-
1 # 小潑墨
-
2 # 十萬四千米
第一就是美術基礎
第二就是軟體操作
第三就是影視藝術
1、不同工作要求不太一樣,偏重藝術的從模型,燈光,材質,後期,較色學起,要求藝術和軟體都要強。偏重技術的就從軟體學起,數學,程式設計,做一些製作軟體的研發,開發等,不會這些呢,可以做動畫,不要美術基礎,只要感覺好,可以做繫結,只要有耐心,可以做摳像,要有毅力。
2、後期製作是一件苦差事,一般都是有夢想,愛好才能做得長久,賺錢也是要吃苦的,不是那麼好做的。條件好點的可以參加專業培訓,價格較高,出來工作好上手。
-
3 # 藏原老酒
先從最基礎學習影象處理軟體 Photoshop。
Photoshop主要處理以畫素所構成的數字影象。使用其眾多的編修與繪圖工具,可以有效地進行圖片編輯工作。現在這類網站特別多,多實踐,處理影視後期不成問題。
-
4 # 山頂不老松一一宗凱
答:1、影視後期主要是學軟體,
2、可從以下軟體入手:
①、AfterEffects,
②、Combustⅰon,
④、3dsmαx,
⑤、Maya,
⑥、Ph0tσshop。
-
5 # 鍵盤攝影師Rine
我自學做攝影、影片四年,按照個人的經驗,影視後期的學習首先應當掌握前期的基礎,弄清楚攝影相關的拍攝知識,才能有後期的思路框架。
其次,後期軟體可以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選擇學習,通常剛開始會比較推薦學習Adobe premiere(PR),OS系統推薦Final cut,都是綜合剪輯、特效、音效、調色為一體的綜合影片製作軟體。
最後再熟悉了基本操作以後,可以選擇性進階學習列如Adobe After Effects(AE)、Autodesk Maya(MAYA)等視覺特效軟體。
-
6 # 一勺墨白
影視後期一開始最需要的當然是要學相應的影片後期軟體,Windows系統推薦PR AE,OS系統推薦Final cut pro 達芬奇等等,對於工具的應用是必須掌握的,處理效果 剪裁 音訊 色彩 還有各種外掛也要會使用。
但是最主要的是用什麼,為什麼用。
要提高審美
這就需要大量的觀摩前輩進行學習,這裡我想用這個鏡頭表達一個什麼樣的情緒,一個什麼樣的情感,所以我用什麼效果會更好,什麼不落俗套,影視也是一門學科,前人其實已經積累了大量的經驗,甚至整合成了書籍,提高自己對於畫面的理解,學習後期甚至對於前期的拍攝也會有極大的提高,因為你一邊拍攝一邊就會思考後期的處理,能有效的減少廢片率,表達你自己的鏡頭語言。
-
7 # 鬼谷雲課堂
先要明白影視後期包括什麼
影視後期系統課程內容還是比較多的,包含這麼幾個階段
1、平面基礎選修主要是ps,ai
2、後期特效剪輯合成階段 ,學習AE,PR,Edius及其相關商用外掛等等
3、影視三維製作階段,建模 渲染 動畫 特效四個部分(C4D、MAYA、Realflow等等)
4、商業專案綜合實戰案例階段,學習不同型別的影視後期作品,包括 產品廣告,企業宣傳片,電視欄目包裝,演示動畫,微電影,紀錄片,短影片,mv,影視劇,電影等等
按照順序一點一點學習即可,可以先找免費教程,然後付費教程,然後報班學習
-
8 # 江西新華華哥
答:1、影視後期主要是學軟體,
2、可從以下軟體入手:
①、AfterEffects,
②、Combustⅰon,
④、3dsmαx,
-
9 # 極致量創意影片
沒懂下面的人評論,pr是做什麼,pr主要剪輯一些短影片,廣告片,宣傳片,等等,為什麼現在pr比較火,因為pr.AE.PS.AI等等這些軟體都是一個公司的,有很好的相容性。而另一款剪輯軟體Vegas在影視中用到的比較多,Vegas可以結合AE,還有Nuke這款後期製作軟體。首先你要明白影視後期絕不是剪剪片子就行的,AE這款軟體比較簡單,容易出效果,現在短影片比較火,自然而然的AE也比較火。Nuke這款軟體可以和AE平起平坐。電影,動畫,中大型場景製作都會用Nuke來製作,包括國外的也是這樣。接下來我們說說三維的軟體,首先說C4d,這款軟體針對的就是欄目包裝,欄目包裝裡就包括廣告片宣傳片等等。C4d這款軟體出模型動畫比較快,但是放在遊戲裡,或者大型電影場景中,達不到完美的效果。而在電影大型場景中,用到的三維軟體就是maya,maya這款軟體做精模,大型場景中得需要精模,但是在遊戲中精模的話,遊戲引擎會出問題,這時候就需要3d max了,包括動畫也是的。影視後期會延伸出好多的工作崗位,首先就是,模型師,燈光師,材質師,動畫師,特效師,這幾種都是maya或者3d max軟體延伸的工種,而AE和NUKE叫做後期合成師,pr和vegas呢又叫做剪輯師,現在小影片火,所以需要的剪輯師也比較多,現在招的剪輯師沒什麼大技術,配音樂在點上就行,剪的看得懂就好,畢竟小影片嘛。我自己就是做後期合成這一塊的。
回覆列表
影視後期的範圍很大,包括了剪輯、調色、特效製作(畫面、聲音)、輸出渲染等。
這裡,如果你想要學習剪輯,我推薦去看一下歷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剪輯獎的影片來看看大師們的手法。
我幫你簡單整理了一下:
2020年(第92屆)《極速車王》2019年(第91屆)《波西米亞狂想曲》2018年(第90屆)《敦刻爾克》2017年(第89屆)《血戰鋼鋸嶺》2016年(第88屆)《瘋狂的麥克斯:狂暴之路》2015年(第87屆)《爆裂鼓手Whiplash》2014年(第86屆)《地心引力 Gravity》2013年(第85屆)《逃離德黑蘭 Argo》2012年(第84屆)《龍紋身的女孩 The Girl with the Dragon Tattoo》2011年(第83屆)《社交網路 The Social Network》2010年(第82屆)《拆彈部隊 The Hurt Locker》2009年(第81屆)《貧民窟的百萬富翁 Slumdog Millionaire》2008年(第80屆)《諜影重重3 The Bourne Ultimatum》2007年(第79屆)《無間行者 The Departed》2006年(第78屆)《撞車》2005年(第77屆)《Aviator》2004年(第76屆)《魔戒三部曲:王者歸來》2003年(第75屆)《芝加哥》2002年(第74屆)《黑鷹墜落》2001年(第73屆)《毒品網路》2000年(第72屆)《駭客帝國》其實很多時候,剪輯、調色都是可以在上面的片子中學到的。後期製作都是對劇本、人物故事、導演意圖的補充,所以要充分去理解上面的這些關係。放到自己的短片中,簡單來說就是:你要知道自己想表達什麼情感,再去找相應的剪輯和色彩的表達方案。
當然理論知識也不能少,下面推薦一些剪輯的書籍:
《看不見的剪輯》作者:鮑比·奧斯廷(Bobbie O’Steen)《眨眼之間》作者:(美)沃爾特·默奇《電影語言的語法》作者:丹尼艾爾∙阿里洪《魅力剪輯》作者:周新霞最後,“紙上得來終覺淺,得知此事要躬行”,實際操作方面,個人使用Final Cut Pro或者DaVinci(達芬奇)來做剪輯或者調色都是沒問題的,這兩個也是行業的主流剪輯和調色軟體。
多看,多練,多學,多想,就這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