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曾雲金飛馬
-
2 # 北斗星1740
前者表明其工作,無感情成分;後者有歧視的感情表露。“言乃心聲
”語言是一門藝術,同樣需要修煉。
-
3 # 野草2019
他賣粽子我加標點符號來解釋:首先用問號?,是老漢你五月五去賣,有市場,平常你去拾荒也不要做這生意。用逗號,我得想想,是朋友親戚,有沒有禮尚關係,邦個場子。用句號,他賣粽子無我關係,不屑一顧,也許妨了市面。用感情號!應該贊助,不喜歡也帶粽子回家改善下食譜。用書名號《》,那寫一篇文章敘敘舊,或寫一篇論文,粽子是怎麼裹成的,要不你是老師,交給學生寫篇記敘文。用引號“一",那即興表演:“他賣粽子,我我無話可說了"。
-
4 # 泰山木32140178
兩句話說得一個場景,兩句話表達實質意思有差別。
他賣粽子。是對他當時行為描述,賣應該是動詞。
-
5 # 鈺姐的書齋
從現代漢語角度,分析“他賣粽子”和“他是個賣粽子的”這兩句話,區別如下。
一、兩者陳述的主旨不同。前者陳述的“他賣粽子”這個事件,回答的是“他做什麼”這樣的問題;後者陳述的是“他是賣粽子的”這個身份或職業,回答的是“他是做什麼的”這樣的問題。所以,很明顯,前者是動作事件的陳述,後者是身份職業的表達。
二、兩者的語法結構不同。前者的主語成分是“他”,謂語成分是“賣”,賓語成分是“粽子”,這句是典型的標準的主謂賓結構的句子。
後者的主語成分是“他”,謂語成分是“是”,賓語成分是類似”人“這樣的詞語,只是被省略了。”個”是量詞,“賣粽子”是動賓結構的詞語,兩者用在”的“前面,都是賓語”人“的定語成分,功能是用來修飾賓語的。
所以,後者是省略了賓語成分“人”的主謂定賓結構的句子,全句如補全成分,可以是這樣的句子“他是個賣粽子的人”,但加了賓語後,語言反而不地道,有累贅之嫌了。
這樣省略的賓語的句子,還有類似這樣的句子:他是來教書的,他就是搞笑的,等等。
三、兩者的動詞詞性不同。前者的動詞是及物動詞“賣”,直接接賓語”粽子“,形成標準的動賓結構;後者的動詞是“是”,是在名詞前面的”是動詞“,表示主語”等於什麼“或”屬於什麼“或”是什麼“這樣的。所以,前者動詞是”及物動詞“,後者的動詞是”是動詞“,兩者的動詞類別是完全不同的。
四、兩者的省略情況不同。前者沒有省略句子成分-賓語,後者省圖略了類似於”人“這樣的賓語成分,但這樣同樣不會引發語義歧義的。至於句子的結構成分能否省略,全在於具體的語言環境或語言習慣。有的時候,只有進行了適當的省略,才能讓語言更有魅力。
結語:綜上所述,雖然兩者同樣“賣粽子”,但兩者陳述的方式方法和主旨均不同。可見,中國文字博大精深,只有認真的學習和不斷的研究,才能感受到語言的真正魅力。
(END)
-
6 # 使用者3416587124459
第一問
動詞,某人正在進行某事
第二問
名詞專指
某人身份是什麼,如,醫生,司機,小販……等
回覆列表
“他賣粽子”是個陳述句,不帶有主觀的感情色彩。只是在述說他(主語)賣(謂語)粽子(賓語)。
“他是個賣粽子的”是個判斷句,帶有強烈的主觀感情色彩。明顯得能從這句話聽出“貶低”,“鄙視”,“輕蔑”的感情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