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木旭吾無
-
2 # 瓜皮的守望者
還好吧,高中的時候看得,初中特別喜歡看類似旅行者一號,二號這些新聞,所以雖然物理化學很差,但是思維蠻開闊的,所以一看三體就愛上了,大學又看了一次,又有了不一樣的理解,是需要一點科學基礎,但是在這個知識爆炸的年代,很多東西大家都多多少少聽過一點,所以問題不是很大,很值得看的一本書,不要聽說是什麼硬科幻就理解的太難了
-
3 # 東霖大法師
吸引我的應該是對未來的渴望。小的時候仰望星空就有探索宇宙的夢想,後來入世之後慢慢的世俗起來,早已忘記了抬頭欣賞銀河的美。這部小說讓我重新找回了對宇宙的敬畏,和對未來的希望。
-
4 # 喜歡雨沒理由
《三體》顯示出大劉對天文,物理方面的學識。我個人比較喜歡探索頻道,看三體很多都能夠聯想到當時看節目中的場景。而且引力波天線被描述成太空船就很有新意。水滴我認為是某種能量場的結合,透過引力來密集聚合。四維空間的描述讓人產生無盡的遐想。最後的結局應該就是宇宙的塌縮了。《三體》基本上就是把大劉以往的短篇濃縮在一起的一部長篇,或許若干年後書中的一些會成為現實,就如同凡爾納的小說一樣。
-
5 # 1379號觀察員
三體作為一部硬科幻小說,其中的確有好多高深的物理學理論,但是大劉在描述這些理論時,基本都會有較淺顯解釋或比喻。我覺得即便不是理工科出身的人也都基本能領會其中的意思。本書的精彩之處在於對技術,對未來,對宇宙瑰麗的想象。
我讀三體給我最大的震撼就是大劉以整個宇宙為背景來講述人類和三體兩個文明的危機以及對危機的抗爭史。你一點也不覺得虛假,尤其是黑暗森林理論的提出,它對映的是整個宇宙的常態,這使我徹底顛覆以往對宇宙的遐想。大劉無情的為我們揭開宇宙黑暗的一面,也可能是最真實的一面。
-
6 # 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44370766
其實《三體》看完之後,最讓我佩服的是大劉透過整個故事對人性善惡的把握。以往很多文化作品提及“人性”,總會讓人有種很裝逼的感覺,無非最終都為表達人性的“惡”而已。但是大劉不同,他顯然境界更高,他透過宏偉的敘事結構清晰地刻畫出葉文潔如何對人類社會的絕望,刻畫出在人類遇到生死存亡考驗的時候,唯有羅輯韋德這類理性冷麵的人才能應對,而程心這類“聖母”除了一顆善心再一無是處,甚至因她而導致一切的毀滅。還有,多數人永遠是自私愚蠢甚至幼稚的,真理永遠掌握在那些不為傻逼們理解的少數精英手中。
聖母婊總能被社會包容並欣賞,而真正的英雄總在社會邊緣。
-
7 # xhdgh
看三體的其中有一大批偽科幻愛好者,因為這本書太優秀了,只要是愛看書的人隨便翻翻就愛不釋手。它是科幻小說也是社會小說你即可以喜歡其中的科幻點子也可以欣賞宏大的敘事,即便是當成驚險小說也可以。這些偽科幻讀者基本上就看了一本三體對其他科幻小說並無涉獵。真正的科幻愛好者,就像我除了三體還看了很多其它科幻書,科幻世界每期都買已經是一種習慣,明知質量每況愈下但是還是期望能有一篇好文章。
-
8 # 天池居士
畢竟是華人寫的,《三體》比起那些苦澀的外國科幻小說容易理解的多,比如《沙丘系列》、《深淵系列》、《安德系列》、《宇宙漫遊指南系列》。甚至比王晉康的《逃離母宇宙》好好理解一些。任何一個長期關注科幻小說的讀者都不難看懂大劉的三體系列。社會上有好多人總喜歡用自己作為衡量世界的標準,自己看不懂就認為別人也看不懂,真是井底之蛙。
-
9 # JOY34513875
太偉大的科幻作品了,從接觸科幻小說就是從國內雜誌《科幻世界》開始的,初中幾乎每期都買,劉慈欣很多短篇也很棒,有很多作者(都忘得差不多了)的文筆與腦洞很強大,這不作品簡直就是中國產科幻巔峰之作,其實還有很多作品沒出來,可能是宣傳不夠吧。《三體》我並沒有完全看明白,也的確沒有那耐心看完三部,最後藉助影片解說完全理解的。於是更加佩服大劉了,希望好萊塢諾蘭最好與華人(吳宇森、李安等除此之外的大導演未必懂得科幻文化)精誠合作製作大電影,讓大劉和科幻迷們一起監督,製作出如《星際穿越》、《盜夢空間》一樣經典科幻大電影來。期待。
-
10 # 萌萌的小怪獸
寫的有些錯落,而且第三部的時間是倒回第一部以前開始寫的,沒有仔細看的話,很容易糊里糊塗的,必須全部看完你才知道她寫了什麼鬼。裡邊的技術完全不必考慮,就像武俠小說,不必考慮招式,只需要知道它的作用就可以了。
-
11 # 魔都青年007
《三體》是想象力的盛宴,我絕對不贊成拍成電影!!!我本人看過一遍,聽有聲小說聽過一遍!我可以明確告訴你能看懂,也不需要多高的物理科學修養,因為老劉寫這個小說是面向廣大普通讀者,所以對於內容中關於較為專業的知識絕對是有所考量的!書中對於物理原理,天文知識等等的解釋都有非常淺顯的比喻,非常形象,比如宇宙背景輻射比喻成宇宙對你(汪淼)微笑,把楊冬等人的死因透過檯球歸納為物理規律消失(因為被智子影響了),這對於傾心於物理的人絕對是三觀的顛覆,類似的比喻數不勝數!如果讀者連這都接受不了,只能說這個人很懶,不願意想象!
-
12 # 電影毒角獸
《三體》絕不是深奧的物理學著作,他是面相大眾的作品,理解並不困難。這裡面並不設計物理公式和複雜的計算,即使涉及到高深的物理學只是也都是用通俗化的語言。而且你根本不需要完全瞭解背後的知識啊,只要能知道什麼樣的科技能起到什麼作用就可以了。
劉慈欣的科幻小說我都讀過了,都不難懂。大劉也只是個科學愛好者,而不是科學家,也寫不出來只有科學家才能看懂的東西。
大劉的很多小說,你只需要高中的物理學知識,再普及一些基本的相對論知識就完全能看懂。對於一般的科普愛好者來說,理解裡面的知識和一些推理假設是不會有太大困難的。
像裡面的三體運動,你只需要知道它無序且無解,會給三體人帶來無盡的亂紀元就可以了。像光粒打擊你只需要知道速度越快的物體質量越大就可以了。至於智子和水滴,在書中都有詳細的解釋,我就不細說了。
如果讓物理科學家去看這部小說很可能會覺得這部小說漏洞百出,只是普通啟蒙讀物的水平。所以,如果你覺得這部小說很深奧的話,那隻能說明你是平時就沒有讀科普讀物的習慣。
閱讀要有興趣,不感興趣的書不要硬讀,要有沉澱,讀不懂的書也不要硬讀。能來讀《三體》很好,但是不要勉強。
如果你覺得讀不下去,不妨去翻翻高中的物理課本,或者找有相關知識的人請教一下。也可以讀讀《時間簡史》這樣的科普書籍,或者去BBC找一些有關物理和宇宙演化的影片。這樣學習一個星期之後你會發現再閱讀《三體》就會非常順暢。
但對於《三體》更可貴的是,大劉可以利用這些物理知識創造一個龐大的宇宙文明體系,然後在裡面探討文明的未來,暢想科技的發展。這是我喜歡的風格,科幻不意味著冷冰冰,透過科幻去探討人性本身,才是科幻作品應有的意義。
三體的第一部融合了科技和歷史,主要還是在地球上,應該是最容易讀懂的。
第二部是對宇宙文明體系的初步構建和思考,主要是三體和地球以及兩個文明的博弈,主體是面壁和破壁。
第三部描寫黑森林體系,面壁計劃的失敗,人類和三體文明的衝突,以及低等文明的脆弱。最後低等文明被一個個消滅,歸零者重啟宇宙
它對於普通大眾的在於吸引人們關注科幻作品,普及科學知識。
對於老人和小孩不能說什麼,但對於新生的一代已經接受高等教育的大學生來說,如果你不能讀懂《三體》,說明你沒有完成學校的教學任務,還不具備基本的科學素養。
有一個描述三體內容的通俗易懂的漫畫,叫做 五分鐘讀懂《三體》全集 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
13 # 看風景的蝸牛君
《三體》雖然是科幻小說,也是很多人眼中的“硬科幻小說”,但畢竟是小說。既然是一部小說,就意味著其中涉及到的科學不必經過嚴密的數學推導,只要大體上邏輯自洽即可。比如其中涉及到的三顆恆星的複雜運動過程,其中涉及到混沌效應。在這部分情節中,其實沒有必要搞清楚到底什麼是混沌效應,只要接受小說中的結論,即這三個恆星的運動難以預測,給三體星人帶來了毀滅性的災難就可以了。
再比如小說中提到的曲率引擎,可以在不違揹物理學規律的情況下實現光速飛行。在這一點上,我覺得絕大多數人都不太清楚到底什麼是曲率引擎。但是這並不影響讀者對小說情節的理解,即獲知小說中文明解鎖了光速飛行的技術。
還有在防禦外星文明攻擊時,小說中提出可以透過自己把太陽系變成“黑域”的方法,即透過自廢武功來讓對方放心。我現在已經忘記小說中是如何解釋實現“黑域”的技術和原理了,但還清晰地記著雲天明在給程心講述的故事中提到的饕餮魚構成的封鎖。
另外還有一個《三體》衍生出來的新詞彙,“降維打擊”,物理上如何實現三維到二維的轉化?我反正是一臉懵逼,不知道技術上如何實現。但那又如何呢?這部分情節推進很流暢,對背後的技術和物理原理並不需要了解的很清楚。
所以,讀懂《三體》並不難,畢竟這只是一部小說,不是科學論文。
-
14 # 未來電影局
三體裡的科技與武器
二向泊
二向泊是三體裡介紹最有威懾的武器,屬於歌者文明使用,但是對於他們來說這是一種常見清理座標的低等武器,它可以透過一種二維能量態,讓三維空間坍塌從而降維到二維,所有物質化為能量態,曾經的太陽系和地球人就遭受降維打擊而滅族。
光粒
光粒一種接近光速的低體積的物體,由於相對論質能轉化效應使質量變大,而摧毀一顆恆星,是低等文明用來清理座標的常規武器。
水滴
水滴是三體人用的常規武器,其材料透過將重金屬原子間的間隙縮小為零,原子間成為一種穩固狀態,表面絕對光滑,瞬間可以摧毀多數太空飛船。
智子
智子是透過對質子的低維展開,對粒子的更地層次微操作而電路蝕刻改造的計算機,再轉化到不可見的高維,透過量子糾纏太進行實時通訊並監控地球,鎖死地球文明,因為兩個質子之間具備相互影響,即便分開後也能透過一方獲取另一方資訊。其他的黑域與死線之類就不做過多解釋了。
-
15 # LostLand
其實三體所有的科幻都只是背景或手段,通篇探討的只是人性,而且不管對人類,還是三體人、歌者、歸零者等等所有文明都是站在人性的角度來分析和展開的,所以這本優秀的科幻小說也只是小說,不存在是不是真的看得懂的問題
-
16 # 開心手打
能不能看懂只是相對的,有的人只關注主題內容,對純科學上的東西只是明白大概意思就可以了,有的人可能有些認真真,不懂的地方就想搞明白,所以懂不懂主要看自己的要求,三體既是科幻小說,也是人文小說,適合大部分人
-
17 # 普拉多是一條狗
人都是好奇的。孩童時候的好奇,是自己從哪裡來的。少年時候的好奇,是有沒有外星人。成年之後的好奇,是宇宙有多大,能不能穿越過去未來,物理規律是怎麼來的?總之,人成長的每個時期,多多少少都會有一些這種脫離實際的好奇吧。
第一次聽說《三體》這個名字,2012還是2013年忘記了,從我的經理口中得知。雖然平常也會關注一些關於天文的資訊,但是成長過程中接觸的一些關於這類問題的文字影視,科幻在我潛意識裡已經是是胡編亂造,純粹是沒有根據或者滑稽的根據的幻想的代名詞。所以當時也就沒有一絲去看的想法。偶然一次機會跟考研的朋友逛圖書館看到這本書,猶豫下還是買了。晚上回去翻看,看了幾頁確實看不下去。就擱下了。心想,總不能又跟《夢的解析》一樣成了床頭的擺設吧,就逼自己往下看了。結果,,,結果就停不下來了。接連幾天,真是欲罷不能的看完了三部。當時《三體》給我的驚喜就是,他一本正經的滿足了你的二十多年最原始的好奇心。雖然不是全部,也夠你流連其中忘返現實了。
葉文潔,消滅人類暴政!經歷了太多的背叛,看過了太多的陰暗面,尤其是這些傷害還是來自最親近的人。可悲的是,每當葉文潔動搖的時候,人類所展示出來的陰暗面就會推她一把,把她堅決的推向了人類的對立面。所以看到她割斷繩索的那一刻,我沒有震驚只是心痛。她提示羅輯創立了宇宙社會學,也只能說明她不是伊文思那種極端狂熱的降臨派。人類的陰暗,還是需要外力拯救。只是她沒想到,外力也沒能拯救人類。
章北海,沒有永恆的敵人或同志,只有永恆的責任。他才是最成功的面壁人!他的一切舉動,我都沒看出來下一步。感覺他比維德更加理智。如果當初是章北海控制星環城,他一定不會喚醒程心。延續人類文明的責任,在他看來比任何東西都重要,即使是他的榮譽。可惜啊,大劉為什麼不讓他活著?
羅輯一個典型的英雄故事。他的成長,是英雄的成長。他的選擇,是英雄的選擇。他的死亡,是英雄的死亡。整個《三體》系列,羅輯的部分,最讓我激動與沮喪,仰望與鄙視。在聯合國受槍擊之後裝作奄奄一息,讓我鄙視。被人類唾棄的時候仍暗度陳倉佈置發射器,放棄登陸星環號,讓我仰視。利用執劍人的身份享樂,讓我沮喪。創立宇宙社會學時候,讓我激動。
程心始終是個小女人,幸運的小女人。她做什麼都是被人性綁架,天生的優越感讓她從來不會做出有違人性的決定。奈何命運選擇了她,結果錯了第一次。可是第二次是她自己選擇了命運。你可以說她博愛,說她堅守了人類的價值觀和道德觀,但是最後她確確實實保留了五公斤的大宇宙質量。小女人態盡顯!看到雲天明答應程心貢獻大腦的時候,我想到了卡夫卡寫的一段,父親和兒子吵架,父親說:“你去死吧!”兒子回答:“好,我去死。”然後從橋上跳了下去。你讓我去死,我就去死,這是不是對你最大的懲罰呢?所以程心一直到最後都對雲天明念念不忘,說是愛情?我不信。更多的恐怕還是愧疚吧。
整個《三體》系列,地球人類是道貌岸然的、是幼稚的、是讓人絕望的。人類有多少次生的機會,都以道貌岸然的藉口給扼殺了。想起了《大秦帝國》張子評價齊國“本可為盜偏要做賊,豪奪天下不敢,卻為竊取鄰邦存圖之地高興萬分。”《鹿鼎記》描寫李自成“李西華叫道:“李自成,明日此刻,我在這裡相候,你如是英雄好漢,就來跟我單打獨鬥,拚個死活。你有沒膽子?”李自成回頭望了他一眼,臉上盡是鄙夷之色,說道;“老子縱橫天下之時,你這小子未出孃胎。李某是不是英雄好漢,用不著閣下定論””。人類文明始終是幼稚的文明,自居萬物靈長的虛偽,始終沒有正確對待過和承擔過整合人類文明延續的責任。在澳洲智子這麼說“生存本來就是一種幸運,過去的地球上述如此,現在這個冷酷的宇宙中也到處都是如此。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人類有了一種幻覺,認為生存成了唾手可得的東西,這就是你們失敗的根本原因。”毀滅你,與你何干?人類對蟲子如此,三體人對人類也是如此。三體人給了地球人類四百年時間,地球人類也沒有形成做蟲子的心態和社會制度。雖然說蟲子從來沒有被真正戰勝過,但是,地球人類卻是被徹底的戰勝了。
-
18 # 上氣
三體是我們這個時代遇到的經典!至少大幾十年內很難有同等作品超越!連奧巴馬都喜歡的不得了可以見其影響力!但就物理學來說,本身就是科幻所有的科技都是當今無法驗證的理論只是一些比較靠譜的大師們的猜想!結合於自己的理解融會貫通,為了不出大錯劉只開腦洞不去計較具體公式!反而通俗易懂!更震撼我們的還是他對宇宙和人性的結合!地球渺小文明很大!人性本善,利益為大!如果單純抱著物理學去讀,反而讓我們理解不了真正的意義!當然書裡開的腦洞太多,提問要具體討論哪一個方面!
-
19 # ZT皮尺部首席設計師
說老實話,涉及專的物理知識部分,我確實看不懂。但,小說的情節和邏輯卻是正確的,引人入勝的。記得一次性看完三本小說的時候,感覺整個人都沉浸其中了,有很強的代入感,走火入魔了都。
-
20 # 吉祥雨影視
我很願意回答這個問題,我就是你說的那個完全看不懂其中科學理論的人。
我是個初中高中物理從來沒有及格過的文科生,三體裡面關於愛意斯坦廣義相對論,量子通訊,光粒打擊,深海狀態,面壁計劃一竅不通。
但這一點也不妨礙我非常喜歡這本書,我是一口氣看完三本的。
這部小說無與倫比的末日想象力,對自然規律的深刻揭示,直透人心深處的反思……都深深的震撼了我
不懂物理有什麼關係呢?比如平時電影裡出現閃電的鏡頭、地震的鏡頭,我可以不需要知道為什麼會有閃電,它會產生多大的電流,也不需要知道地震是怎麼發生,未來地震是否可以預測?我統統不需要知道。就等同於我不需要了解,為什麼豎琴可以幾分鐘割斷一艘數十萬噸級的遊輪,它是怎樣做到的。二向箔又憑什麼可以把整個太陽系壓扁,它的有效打擊範圍是怎麼界定的。
一部偉大的作品,儘管這是一部科幻小說,但,我相信,作者想要表達的重點並不是科學概念,物理理論論證,而是他的思想,他的情感。因此,科技相關的描述,只是這部小說的皮,表相。裡面各種人物的思想才是裡,核心。
自從劉慈欣得了獎,《三體》的粉絲就陡增了,幾乎佔據了中國科幻小說讀者群半壁江山。但是我覺得《三體》還是挺深奧的啊,好多宏觀物理學的知識不是普通人能理解的,那些愛看三體的人是被什麼情節吸引的呢?
回覆列表
真正愛看三體的人一定了解一些物理學知識,並且對未來感、科技感較強的內容感興趣。
劉慈欣的《三體》是一部硬科幻小說。他小說中的世界觀多數是建立在一定的物理學基礎之上的,根據自己對物理學方面的一些瞭解給出自己的想象,而這種想象多數也是自洽的。這就導致對於物理方面有一定了解的人往往難辨其真假,而後拍案叫絕,由於寫的確實好,所以使人總能沉浸其中,百看不厭。
我自己喜歡在夜深之後一個人躺在床上看大劉構造的恢弘世界,看到精彩之處躺在床上深思,深思宇宙真理深思人性善惡,也只有夜深人靜讀了大劉的作品才有那樣美妙的感覺。
但喜歡三體的確實是小眾,想要很好的get到三體的每一個點確實需要一定科學基礎,建議大家可以先看看科普雜誌,慢慢了解這方面的知識,相信不久之後再重讀三體會有大不一樣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