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人間山水貴
-
2 # 無水君
《山海經》中關於崑崙山的記載:
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有神,人面虎身,有文有尾,皆白,處之。其下有弱水之淵環之,其外有炎火之山,投物輒然。有人戴勝,虎齒,有豹尾,穴處,名曰西王母。此山萬物盡有。(大荒西經)
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崑崙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上有木禾,長五尋,大五圍。而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羿莫能上岡之巖。(海內西經)
《山海經》是一部非常光怪陸離的小說著作,裡面記載著各種各樣的事物至今讓人們研究不懂,現在人們對於這本書的真實性還是存在疑問,雖然這本書真的存在,但是現在人們還以為能夠寫出這本書的人是真的不一般,因為要說沒有記載吧,還能夠從現實生活中找到。
有個地方非常的生產休閒的得道的人,這個地方就是“崑崙”其實能夠寫出崑崙這個名字一般都是從《山海經》中看到的,所以說崑崙就成為了一個非常神奇的地方,那有人可能就要問了,書中記載的崑崙莫不是現在的崑崙山,其實並不然,現在的崑崙山脈大家都知道在西藏。
但是在古代那個地方是沒有人存在的,尤其是編纂《山海經》的人,更加的不可能跑到那裡去,只不過後來人們根據《山海經》取得名字,其實古人們眼中的崑崙就是今天我們所說的月亮,當時人們記載崑崙上有神仙,說明古人可能登上過月球,書中記載的是有一石梯連線著陸地和崑崙,那時候的崑崙還是在海上。
我們可能就要有疑問了,石梯純屬就是古人瞎編的了,怎麼可能存在呢,但是看過《聖經》的人相信會有印象,因為在《聖經》中記載人們為了看到神也修建了一個非常高的塔,一直通到天上,這難道是巧合嗎,真的具有可考性,畢竟兩者的相似度太高了。這個石梯就是“萬仞山”,
月亮就是“古崑崙”,“華人”曾是最接近“神”的人種。
-
3 # 西府趙王爺
崑崙山脈是萬山之祖、龍脈之宗,但“此崑崙非彼崑崙”!
奇書《山海經》中描述的“古崑崙”並非是現如今位於帕米爾高原的崑崙山脈, 準確的說“古崑崙”是一座包含了山嶺的大山,而“崑崙山脈”則是由山嶺、山谷、山峰組成的龐大山脈,雖然只有一字之差卻相差萬里。
崑崙山自古以來被中華民族譽為仙山,是千古神話的源頭,但是有關於崑崙山的具體方位卻令古今學者爭論了2000多年。
根據筆者查閱資料所知,自春秋時期開始古崑崙山便成為了歷朝歷代尋找的物件,屈原在《天問》中問道:“崑崙懸圃,其居安在?”
到了秦漢時期古人認為于闐的南山才是古崑崙山,但是這一看法遭到了史學家司馬遷的強烈質疑, 西晉後期,涼州王張駿認為祁連山才是古崑崙,包括唐朝以及至今許多學者贊同“祁連山是古崑崙”的觀點。
清代乾隆皇帝平定西藏後,又稀裡糊塗將古崑崙山改回了于闐的南山,於是對於古崑崙山的定位又回到了原點。
到了現代,隨著網路資訊化的普及,廣大網友們對“古崑崙”的具體位置更是眾說紛紜,又是山東泰山、又是陝西終南山、更有甚者將位於非洲大陸的乞力馬扎羅山都捲進來了,最可笑的是居然說古崑崙山在月球上,月球只有火山和環形坑,難不成華夏民族的發源地在環形坑中?
探究古崑崙的具體位置,則必須從《山海經》入手, 根據《山海經》記載: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 “西海之南”指西安南郊的古三門湖, “流沙之濱”指古三門消失後遺留的沙地, “赤水之湖”則位於貴州遵義, “黑水之前”指位於藍田的灞水。
按照《山海經》所述,古崑崙應該在陝西省西安市的藍田縣內,而2449米的箭峪嶺則極有可能是古崑崙之丘的主要山峰。 首先,華夏祖先之一“藍田猿人”生活在藍田縣灞河中下游,這與“古崑崙”是人類發源地的說法不謀而合, 其次藍田是被“神垂青”的地方,古代神話中的三位人皇“華胥、伏羲、女媧”都出自於藍田,這又與“古崑崙”是中國古神話發源地完美契合。
再來,根據古籍《水經注·河水一》、《東京賦》、《崑崙丘贊》綜合所述,古崑崙山由無座高聳入雲的山峰所組成,分別是: 古“天柱”—草鏈嶺(海拔2645.8米位於秦嶺) 古“玄圃”—箭峪嶺(海拔2449米位於藍田) 古“華蓋”—玉山(海拔2311米位於藍田) 古“荊山”—風雩山(海拔1814米位於藍田) 古“閬風臺”—雲臺山(海拔2224.1米位於藍田) 另外,傳說中古崑崙山居住著掌管瑤池的西王母,而在陝北定邊縣發現的漢墓壁畫詳細的記錄了西王母坐在古崑崙五山之巔的頂峰的畫面
陝北是陝西省的北部,在陝北發現西王母壁畫恰好證明了古崑崙在陝西藍田的論證。
綜合古文記載、壁畫記載、人類起源、神話起源、山行地貌五大因素來判斷,古崑崙最有可能位於藍田,而上文所列出的五個山嶺,則是組成古崑崙山的五大山峰。
非洲的乞力馬扎羅山不可能是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月球更不可能,月亮上住的也不是西王母。目前為止只有陝西藍田群山才是最為靠譜的“古崑崙”。
回覆列表
崑崙山是萬山之祖,其傳說起源出自《山海經》。《山海經》中記載的的崑崙山又名崑崙丘、崑崙虛,是中國神話中最神奇、最神秘的一座神山。神話中的崑崙山和現實中的崑崙山脈是兩個概念。現實中的崑崙山是漢武帝命名的,“崑崙”二字正是從《山海經》中借用的。傳說崑崙是天帝在人間的行宮,又是中天之柱,其上可直通天界,凡人登上崑崙山,即可長生不死。山上生活著很多神奇的動物,比如長有四隻角的山羊,像蜜蜂一樣蜇人的怪鳥,還有很多神奇的植物。
《山海經》中對崑崙山的位置是這樣描述的“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後,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崑崙之丘。”從這點去看古人描述的崑崙山肯定不是月球,現實中也找不到相似的地方。
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很多人都認為,《山海經》是一部神話小說故事,其中的崑崙山肯定也是想象出來的。但近些年隨著書中描繪的生物逐漸被生物學家找到原型,而且分佈在全球各地,世人於是對書中內容也抱有謹慎的態度。而且地理學家也發現書中描繪的地理概貌與大陸板塊飄移之前的地貌十分相似,所以崑崙山也不一定在中國,目前就有不少人認為《山海經》中的崑崙山在非洲,也就是乞力馬扎羅山。
中國眾多專家經過考證後一致認為《山海經》是一部神話政治歷史書,書的作者也不止一人,從上古堯舜禹時代到秦漢時期都有創作者加入,書中所述大都依據現實情況演化而來,只不過由於時間久遠,文字殘缺不全,後人的理解也出現了偏差,所以書中所描繪的崑崙山早已不是原先的模樣,僅根據目前所知道的線索是無法找到其具體位置的,但可以肯定的是崑崙山不是月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