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二戰始作俑國——德國,憑藉強大的軍事力量橫掃整個歐洲,再次將全世界拖入一場大戰中。人們在戰後反思這場戰爭背後的成因時,驚奇的發現,拋開正義與非正義的因素,德意志民族的團結和民族自尊心,是挑起這場戰爭的根源。

    這個民族的發展史就是一部征戰史。腓特烈大帝、俾斯麥等人,都是令人側目的“好戰分子”。人們不禁會問:德意志民族為什麼這麼好戰?要想得出答案,就不得不從200多年前的普魯士王國說起,這其中也離不開與法華人的是是非非。

    德意志民族的覺醒,離不開拿破崙的暴政。

    在中世紀的歐洲,法國長期處於主導地位,而德意志民族猶如一盤散沙,他們分屬300多個小邦國和上千個騎士莊園領地,飽受大國的欺凌。在腓特烈大帝統治下的普魯士王國,征戰46年,在歐洲打出了“一片天地”,躋身強國之列。

    然而,好景不長,拿破崙征服了普魯士和歐洲大部,並武力推行資產階級變革,儘管從歷史的角度看,推翻了封建等級制度,有積極的一面,但其根源還是“為己所用”的暴政,激發了歐洲民族主義的盛行,他們組成“反法聯盟”進行抗爭。

    1813年,普魯士、俄羅斯、奧地利等國第6次組成“反法同盟”,集合了30萬大軍向18萬的法軍發起進攻。半年後,攻佔巴黎,法國無條件投降,拿破崙被囚禁在一個小島上。然而,不甘心的拿破崙率700兵士逃出小島,重返巴黎。

    眼看拿破崙又要“做大”,英國、普魯士等國第7次組成“反法同盟”。這就是改變十九世紀的大決戰——“滑鐵盧之戰”,拿破崙被迫第二次退位。歐洲各國在維也納召開了國際會議,重新確定歐洲秩序,更主要的還是瓜分法國。

    普魯士王國儘管在這次會議中收穫多多,獲得大片土地,但與會的列強們並不願意看到一個統一的德意志,於是將過去300多個小邦國合併成38個邦國,組成一個鬆散的德意志聯邦,奧地利為主席,普魯士為副主席。

    政治上的長期的分裂,嚴重阻礙了德意志聯邦的工商業發展。例如,從薩克森販運10元的商品到漢堡售賣,區區300公里的路程,交稅就要8元。於是,在普魯士的倡議下,他們成立了“關稅同盟”,廢除內地關稅,建立統一度量衡和貨幣。

    所以,德國在統一之前就已經實現了經濟統一。

    1834年,儘管德意志聯邦並沒有統一,但在由普魯士主導下建立的關稅同盟,使得德意志地區的經濟呈現出繁榮的景象,稅收增長大幅提高,十年幾乎翻了一倍。由於經濟上的高度融合,德意志全民族要求統一的願望也越來越強烈。

    在當時,最有實力統一德意志民族的,只有普魯士和奧地利。相比較而言,奧地利還是一家獨大,但內部腐朽不堪,民族運動層出不窮。尤其是席捲歐洲的1848年革命,奧地利更是淪為了“重災區”,根本無力“豎起民族統一的旗幟”。

    而國力蒸蒸日上、野心勃勃的普魯士,自然就成了全體德意志人渴望統一的希望。但其利用主導的“關稅聯盟”,動輒以廢除同盟為要挾,迫使其他盟國接受自己的經濟政策,甚至是自己的政治主張,各邦國對普魯士的“霸權主義”頗有微詞。

    他們紛紛靠攏奧地利,試圖依仗另一個大國來抗衡普魯士。但經濟的作用還是決定了一切,“關稅聯盟”使各邦國之間的工商業已經高度融合,誰也離不開誰。也就是說,儘管他們不滿普魯士,但又不得不在其陰影下生存。

    擺在德意志民族統一大業面前的只有兩條路,一是“文”,透過德意志會議取代聯邦會議,制定憲法,設定政府,從而實現民族統一;二是“武”,依靠強大的武力實現統一。“武統”的代表人物,他就是大名鼎鼎的俾斯麥。

    作為普魯士王國的宰相,他在其出任宰相僅僅一個星期,就叫囂“武統”。“當代的重大問題不是透過演說與多數議決所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這就是所謂的“鐵血政策”,俾斯麥也因此被譽為“鐵血宰相”。

    奧地利是他“武統”的首要目標。然而,狂熱的民族主義,使人們無法理解為什麼要自相殘殺?他們對俾斯麥一再挑起與奧地利的爭端,表示出了強烈的不滿,甚至派人刺殺他。“燕雀安知鴻鵠之志”,俾斯麥現在想的是,如何實現德國的統一。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二戰全史》

  • 2 # 星墨動漫

    在德國近代歷史上,曾出現過一位著名的政治家。他的名字叫俾斯麥。1815年4月1號,卑斯麥出生在普魯士一個地主家庭。俾斯麥天性強暴蠻橫,兇悍粗野。在他讀大學時,曾因一些矛盾和同學發生過27次決鬥。大學畢業父親讓他回鄉經營屬於他的兩處領地。俾斯麥是一個野心勃勃的人。他從沒想過在自己的領地上待一輩子。他渴望有機會去外面更大的世界施展拳腳。機會終於來了。1848年,德國革命爆發。俾斯麥第一時間收到了戰爭的味道。於是他迅速集結了一支軍隊。準備武力鎮壓革命。從而邁出了向權力頂峰前進的第一步。1862年,俾斯麥出任普魯士宰相兼外交大臣。

    上任第一週,他就在聯邦會議上發表了他的首次演說。他這樣說道:“當代的重大政治問題不是用說空話和多數派決議所能決定的,而是必須用鐵和血來解決的。德國所指望的不是普魯士的自由主義,而是他的武力!”俾斯麥“鐵血宰相”名號由此而來。那麼俾斯麥為何要發表這番演說呢?原來幾個世紀以來,德國一直處於四分五裂的狀態之下。1815年,維也納會議召開之後,建立了德意志聯邦,包括力量較強的奧地利、普魯士和其他小國共34個國家和4個自由城市。但這個聯邦並不是一個統一的國家,各個小國自己完全有獨立的主權,有各自的獨立政府和軍隊,有各自不受侵犯的疆域,不同的關稅政策以及不同的發展水平。所謂的聯邦,只是徒有其表而已。

    1850年春,奧地利率先發起了攻勢。5月,奧地利在法蘭克福召集全德代表會議,會議決定恢復全德會議。並且由奧、普輪流擔任主席。但是,普魯士予以斷然拒絕。直到50年代末普魯士開始反攻,它首先與許多德意志小國發展經濟聯絡,並利用1859年。法、意與奧地利打仗的機會,企圖迫使全都會議交出領導權。1960年春,普魯士進行了一系列軍事改革,軍事力量迅速增強。到了1862年9月。俾斯麥擔任首相時,普魯士的軍事力量正處於上升期,這便是他的鐵血政策下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他在議會指控政府“違背憲法”的情況下,踢開無能的議會公開揚言:“衝突在所難免,在衝突中最有力量的方面,一定獲勝。”俾斯麥“鐵血政策”的第一步。就是向丹麥進攻。1863年末俾斯麥聯合奧地利對丹麥開戰,最終打敗了丹麥。作為戰勝一方普魯士得到原屬丹麥的施勒斯維希,奧地利則得到原屬丹麥的小公國荷爾斯泰因。打敗丹麥解除後顧之憂後,隨即俾斯麥便劍指向奧地利,試圖一舉蕩平奧地利,這是鐵血政策的第二部。但老謀深算的俾斯麥深知,奧地利並不像丹麥那樣容易對付。於是他義大利,結成了反奧聯盟。之後他又前往法國,假意許諾拿破崙三世,打敗奧地利後讓法國得到一份領土報酬,這樣便穩住了法國。

    一切準備就緒之後,俾斯麥開始向奧地利發起了挑釁,企圖迫使奧地利秋出兵。他先是要求奧地利將不久前從丹麥手中得到的小公國荷爾斯泰因讓給普魯士,然後又提出改革德意志聯邦法案,排除奧地利在整個德意志的影響。這些要求當然是奧地利無法接受的,於是奧地利就聯合了不少德意志小公國,對普魯士進行了制裁,普奧戰爭一觸即發。1866年6月,奧軍28萬對陣普軍25萬人,7月3日雙方集結於薩多瓦村附近展開決戰。俾斯麥下決心一舉擊潰奧軍,並自帶毒藥,準備一旦失敗就服毒自殺。結果普軍大獲全勝。10天后,俾斯麥帶兵逼近奧地利首都維也納時,他想法國可能會出面干預,另外還會利用奧地利。

    果然,拿破崙三世出面進行了調停,雙方達成協議奧地利宣佈退出德意志,並將四個邦國和一個自由城市讓讓給普魯士。這樣普魯士就統一了德國整個北部和中部地區,建立起了一個北德意志聯邦。這時只有德意志南部緊鄰法國的四個小邦國仍舊保持著獨立。俾斯麥想兼併這4個小國,但他知道法國同樣也有這種想法,而且法國還是那樣的強大。不把它打敗,德國的統一將很難實現。同時,俾斯麥對法國境內富裕的地區阿爾薩斯和洛林早就垂涎三尺。於是他便啟動了“鐵血政策”的第三步對法開戰。1870年普法戰爭正是爆發,在普軍強大的軍力量前面前法國毫無招架之力,最終普軍大獲全勝,自此以普魯士為首的德意志帝國正式成立,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為德意志帝國皇帝,俾斯麥為首相。德意志的統一最終實現了。

  • 3 # 石海釣沉

    對奧地利動手,並非俾斯麥臨時起意,而是他長期以來所制定的德意志崛起方案的成敗所在。

    統治奧地利的哈布斯堡家族能力不大能量大,本事不強但野心強,長期以來,它把持著德意志諸國老大的位置,舉著神聖羅馬帝國的大旗,卻從不為統一德意志而費心,一直坐視德意志諸國一盤散沙任人欺凌宰割,只顧自己擴張地盤。在這種情況下,本就缺乏天險拱衛的德意志地區成了歐洲的農貿市場,斯拉夫人西進,瑞典人丹麥人南下,法蘭西人東征,德意志都首當其衝,飽受其害。

    而到了十九世紀,歐洲主要國家各自的民族性已基本形成,語言文字市場軍政統一的前提下,民族主義已經成了各國飛揚狂飆的大旗,而德意志地區仍是死寂沉沉。而當時作為德意志家族二當家的普魯士,透過拿破崙戰爭後的維也納合約,得到了長足的發展,領土擴張了一倍,科技實力軍事實力均已超過或逼近奧地利,因此,透過戰爭逼迫奧地利讓出老大寶座,繼而帶領德意志諸國完成統一,就成了俾斯麥及其普魯士有識之士的最大追求。

    俾斯麥的策略是,小心翼翼維持當時列強遵守的維也納條約體系的前提下,透過外交活動,撬動列強間的關係暗板。首先,聯合奧地利對丹麥下手,收回了丹麥侵佔的德意志兩個小邦石荷兩邦;接著,和英國搞好關係,離間奧地利和法國及俄國的關係,確保兩強不插手干預,同時悄悄修好了通往普奧前線的鐵路網;然後藉口石荷繼承權問題向奧地利發難,迅速調動部隊撲向奧地利,先期解決奧地利最大盟友巴伐利亞,然後速戰速決打殘奧地利主力,又用優惠條件在列強明白過來進行干涉之前和奧地利簽訂了和平條約,不割地不賠款的情況下,奧地利退出德意志邦聯,從此分家單過,德意志則進一步團結在普魯士的周圍,為德國的最終統一提供了條件。

    就這樣,俾斯麥以十年時間兩戰之威,解決了奧地利這個老大難問題。

  • 4 # 跪射俑

    普魯士與奧地利均有機會和能力統一一盤散沙、邦國林立的德國,最終普魯士在俾斯麥領導下統一了德國,普魯士的國王成了德意志帝國的皇帝。

  • 5 # 心向青山

    德國之小,容不下二主。

    這是俾斯麥對德意志邦聯中同時擁有普魯士和奧地利兩強的看法,所以,德國要想以普魯士來完成統一,擊敗奧地利便是必然的選擇。

    公元1815年,擊敗法國拿破崙的歐洲列強在維也納開會,並形成了“四國同盟”——英國、普魯士、奧地利、俄羅斯聯合對抗法國。

    與此同時,在原來的神聖羅馬帝國基礎之上形成了一個鬆散的德意志邦聯,以奧地利帝國為主席。

    我們可以這麼看這個維也納體系,歐洲列強恐懼法國一家獨大,但同時也預感德國的統一威脅會更大,所以維持德意志的鬆散現狀也是歐洲列強的願望。

    正是這個原因,有兩個人對這一格局非常不滿。一個是法皇拿破崙三世,另一個便是普魯士的鐵血宰相俾斯麥。

    拿破崙三世想要打破維也納牢籠,俾斯麥想要擊敗奧地利一統德意志。拿破崙三世公開推崇普魯士的民族主義,同時認為普魯士是德意志邦聯的最正統代表,並鼓勵普魯士與奧地利開戰。

    當然,這並不代表拿破崙三世希望德國統一,而是因為他認為普魯士與奧地利開戰,強大的奧地利必然取勝,到時候法國便可以以仲裁者的身份擊破維也納體系。

    俾斯麥當然渴望法國能夠中立,他甚至對拿破崙三世表示如果法國中立,那麼普魯士對法國佔領比利時樂觀其成。

    不過,俾斯麥對“兄弟”奧地利動手也並非其上任一週之後。

    公元1862年9月23日,威廉一世任命俾斯麥為首相兼外交大臣。從此,俾斯麥的名言“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透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成為普魯士行動的方向。

    四年後,公元1866年,普奧戰爭爆發。與法國預想的不同,普魯士迅速擊敗了奧地利,快的法國連插手的機會也沒有。

    這一戰只打了兩個月,1866年6月14日—8月23日,之後奧地利與普魯士簽訂布拉格條約,永遠退出了德意志。

    所以,普魯士的統一德國,一半由於法皇拿破崙三世的縱容,一半由於俾斯麥的鐵與血。普魯士擊敗奧地利之後,法國出兵普魯士,普法戰爭爆發。

    普法戰爭的勝利者同樣是普魯士,公元1871年1月18日,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在法國凡爾賽宮加冕為皇帝,標誌著德國的統一和德意志帝國的成立,而這也成了法國的恥辱。

  • 6 # 安定郡小書生

    19世紀的德意志邦國林立,隨著工業革命對歐洲封建經濟的衝擊,德意志各階層(新興資產階級、貴族地主階級)都迫切需要德意志統一,一是維護自己傳統利益,二是對內擴大市場,三是對外擴張殖民。

    此時的德意志眾多邦國中最有實力完成統一大業的也就只有兩個完成自身改革的邦國,普魯士、奧地利。

    鐵血宰相卑斯麥也就是在這種環境下出生併成長起來的貴族代表,經歷著歐洲工業革命的洗禮,同時也在接受者傳統貴族文化的薰陶。卑斯麥迫切渴望德意志能夠統一,一方面是主動適應變革,維護自己貴族階級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轉移國內自由資產階級的視線,在對外擴張中分得一杯羹。

    1862年,卑斯麥正式出任普魯士首相兼外交大臣;

    1864年,聯合奧地利發動“普丹戰爭”,從丹麥手中接過石勒蘇益格;

    1866年,對奧宣戰,透過“普奧戰爭”,將奧地利控制下的被北德諸邦納入統一;將奧地利排出統一範圍,建立北德意志邦聯,卑斯麥出任北德意志邦聯首相;

    1870年,對法宣戰,透過“普法戰爭”,將法國控制下的南德諸邦納入統一;完成了德意志統一併建立德意志帝國,卑斯麥出任德意志帝國首任首相。

    正如卑斯麥在出任普魯士首相後,在下院首次演講中說道:“當代的重大問題並非透過演說和多數派決議就能解決的,而是要用鐵和血來解決。”隨後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對俾斯麥說:“我很清楚這個結局。他們會在我歌劇廣場的窗前砍下你的頭,過些時候再砍下我的頭。”而俾斯麥則迴應道:“既然遲早要死,為何不死得體面一些?是死在絞架上,或死在戰場上,這之間是沒有區別的。我們必須抗爭到底!”

  • 7 # 希澤花園

    大一統的歷史必然性:

    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德意志民族日漸意識到自己需要凝聚為一個整體,而當時的德意志世界卻因為歷史的綜合因素陷入南北兩極中。南部奧地利是由天主教、保守主義經濟模式、多民族主導的傳統領袖;北部的普魯士則是由新教、自由主義經濟模式、單一民族主導的後起之秀。德意志人面臨的問題是“德意志地區的邊界在哪?由誰來主導?”。

    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儘管神聖羅馬帝國的光環不再,但承載哈布斯堡王朝四百年基業的維也納依舊是德意志地區的中心。奧地利皇帝此前長期兼任神聖羅馬帝國皇帝和後來的德意志聯邦的元首等職務,因此德意志民族內部的各邦國君主更認可奧地利的傳統領袖地位而不是普魯士國王的號令。即便是普魯士王國的王位也是奧地利皇帝封的,他們本來是名義上的君臣關係,如果走和平聯合統治的道路,那普魯士在德意志帝國的優勢蕩然無存,皇帝的稱號很可能落入奧皇手裡。

    德意志帝國的建立是透過一系列的戰爭實現的。俾斯麥經常在上一次戰爭的結果中埋入下一次的引信,使其互相連貫。普丹戰爭之後,俾斯麥的下一個目標是統一北德,要消滅這些小邦國的封建割據狀態,必須打敗他們的總後臺奧地利。對此俾斯麥不遺餘力的強調透過必要的戰爭實現德意志統一的必要性“德意志命運的難解之結,不能用執行雙雄並立的溫和方式來揭開,只能用劍來斬開”。在他的心中,普魯士是作為一個大國而不是作為“聯邦成員”行事,普魯士必須領導別人,而不是追隨別人。德意志的未來不允許兩雄並立,必須以普魯士為中心。

    早在1865年,普奧雙方簽訂分享普丹戰爭戰利品的《加斯泰因專約》其中規定:石-荷為普奧兩國君主實行聯合統治,但分別管理,石勒蘇益格歸普魯士管,荷爾施泰因歸屬奧地利,但荷的首府基爾港的防務委託普君擔任,普魯士有權修築經荷爾施泰因境內的鐵路,設定電報,以及開鑿連線北海和波羅的海的運河。

    維也納的政治家曾稱《加斯泰因專約》是“沒有謎底的謎語”,俾斯麥這是在為普奧衝突埋下伏筆,因為奧地利地處南德,荷地處北德海邊,中間橫著普魯士,奧地利要真正掌握荷爾施泰因,會有多大麻煩? 而由普魯士到石勒蘇益格,必須經過荷爾施泰因,這中間就比較容易製造事端。用俾斯麥的話來說“這是一張遮蓋裂縫的糊牆紙,在這裡遇到的問題,是隻要歐洲的政治形勢許可便可隨時用來作為發動戰爭的藉口的問題”。只要時機一到,他就會捅破這一張糊牆紙,打一場兄弟鬩牆的決定德意志命運的戰爭。

    另外德意志地區是一個宗教情況十分複雜的區域,宗教改革興起後,德意志北部地區基本都已成為了新教國家。,為了保證德意志地區的信仰不受奧地利的天主教影響,則也必然將奧地利的影響力降到最低排除在外。只有這樣,才能保證奧地利失去幹預德意志內部宗教問題的理由。

    奧地利的弱勢:

    那時的奧地利帝國雖然是個龐然大物,但內外矛盾重重,它境內的民族構成實在太過複雜。德意志人,匈牙利人,斯洛維尼亞人,捷克人,羅馬尼亞人,克羅埃西亞人,塞爾維亞人等等,這些人有要求自治的,也有要求獨立的,這樣不和諧的內部環境,決定了奧地利的戰爭機器笨重,擴充軍備所需要的時間要比普魯士要長一倍。

    而且國際環境對普也極為有利,19世紀60年代初,法、俄關係疏遠併發生惡感,使普魯士兩邊的這兩個舉足輕重的大國不能聯合起來對付普魯士;英、法由於對海外殖民地的爭奪,關係也日趨惡化;擊敗奧地利,將奠定普魯士在德意志世界的霸主地位,主導德意志統一的歷史程序。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年終獎到手,今年一定買車,回家過年10萬智慧SUV求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