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宇宙閃電少女
-
2 # 桃花依舊笑春風拂面來
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1、政治方面:在中國上古時期,春季和秋季是諸侯朝聘王室的時間,也是各諸侯國之間使者往來、會盟等活動的主要時間,很多重要的政治活動都是發生在春秋季節。
2、經濟方面:在古代,中國是一個農耕國家,最重要的經濟活動當然發生在春秋季節的農耕了,春種秋收嘛。於是用最能代表當時政治經濟活動的季節來代表全年,就很合乎情理了。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
3 # 哲指
我雖然我還沒畢業,但我還是想挑戰一下這個比較專業的問題吧!
《春秋》 又名《春秋經》,古代儒家經典六經之一。春秋時期,各國割據混戰,魯國史官按照年,季,月,日等記錄本國和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發生的大事。自古人們春種秋收,人們在春天盼望一年有好收成,在秋天收穫勞動和快樂,重要的經歷勞動都在春天和秋天舉行。
春天東風吹化了冰雪,冬眠和動物開始活動,魚兒從深水處游到冰層下,水獺把獵到魚,候鳥大雁開始北歸,天子們貢獻脾臟開始祭祀。春天萬物復甦,大地回春。冬天時候人們都躲在屋裡不方便出來活動,一下暖和了,人們會在春天時候出來祭祀 郊遊 打獵 訪友 ,開始各種活動。魯國史官開始記錄評論人們的活動,行為。
秋天時候莊稼熟透,人們收穫滿滿。沙場秋點兵,人們普遍在這時候開始軍事行動,打仗,搶地盤。到了春天經過一冬的消耗糧食,不足以發動戰爭。夏天天氣炎熱,戰士打仗需要穿鎧甲,太熱,也不易發動戰爭。到了秋天有源源不斷的糧草供給,穿上鎧甲也不會熱,更適合攻城略地。戰爭前也要祭祀等活動,史官們也到了最忙碌的時候,開始記錄人們的活動。
人們活動總在春天和秋天,這兩個季節發生的事比較多,所以名為春秋,史學家也把這一時期稱為春秋時期。 與《春秋》同時代的還有秦國的呂不韋《呂氏春秋》,魯國左丘明的《左氏春秋》。
-
4 # 言者青青
中國第一部史書《春秋》,是由魯國史官編寫的一部史書。《春秋》這一書名,據說是由於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史官們按這一年四季簡括這部編年史書,冠名《春秋》。
《春秋》(網路圖片)
那為什麼不冠名冬夏呢?
從《春秋》具體內容看。《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魯國史官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了。
從《春秋》敘述歷史事實便捷講。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這樣編寫起來不復雜,按照時間順序,會很方便地記載了下來。
從自然規律的時間概念來認識。一年中包括春夏秋冬,春是萬物伊始,秋是碩果累累,而夏是萬物成長期,冬是萬物孕育期。孕育與成長說明不了春的生與秋的果,但是,春能包含著萬物的成長,秋能展示出萬物孕育生長後的果實。因此,春秋能蘊含著夏冬寓意,而夏冬卻容納不了春秋。很明顯,春秋的概念完全可以代表這一年的時間概念,代表著世間萬物伊始而終。而夏冬要遜色的多了,它只能被春秋所包容。這也是魯國史官為什麼冠名《春秋》原因之一。
總之,中國第一部史書《春秋》為什麼不冠名冬夏是有科學道理的,無論從自然界的時間規律,還是從寫作編輯的需要,以及讀者易學易懂,選擇冠名《春秋》再合適不過了。 -
5 # 張柢昀
生、長、收、藏是萬事萬物發展的基本規律;對應到四季為春生、夏長、秋收、冬藏。而生長收藏也代表著事物演變的步驟,萬事萬物都有一個相對的靜態期和動態期。
靜態期靜態期表示可見、可知、固定、穩定的局面和狀態。萬物生長成型之後,是我們可見和可知的;萬物歸藏之後,則代表其進入了一個固定和穩定的狀態,是不會輕易再改變的。因此,用夏長和冬藏來代表事物的靜態期。
動態期動態期表示未見、未知、易變化、困惑的局面和狀態。在春天萬物復甦,還處在萌芽狀態,我們不知道事物最後會發展為什麼樣的形態,這是未知。到了秋天萬物成熟,是收穫的時期,但這份收穫的用途卻又是千變萬化的,基於這些變化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我們總是處在困惑之中。
春秋戰國時代春秋戰國時代是一個動亂的時代,諸侯群起紛爭,有七雄五霸割地為據,各自為政,天下短時期內無法實現大一統。所以,一切都是未知和不確定的,小到人們的衣食住行,大到國與國之間的生死存亡,都有可能在某個未知的時期發生顛覆。
因此,用春秋這樣蘊含莫測變化的哲學道理的詞彙來描述這個時代更加的準確。而不是用冬夏。
-
6 # 愛修學
春方位在東,對應五臟為肝,有生髮之意。
秋方位在西,對應五臟為肺,有收斂之意。
我們常說“買東西”,而不說“買南北”,是因為“東西”即“春秋”兩季,符合天地萬物生長收藏的原理,這也意味著歷史綿延,文化的生生不息!
-
7 # 拾級而上的木木
個人理解,因為春秋兩季在古代華人的意識裡,是最重要的兩個季節。
春季,是一年的開始,俗語說的一年之計在於春。華人為了表示對春季的重視,把一年之初的時間上升到王權的高度,只有聖王才能確立真正的時間,只有聖王才能頒佈“正朔”,才能給予春天:春天來了,春天開始了。《月令》中說:“立春,正月節。立,建始也。五行之氣,望著過,來者續。於此而春木之氣始至,故謂之立也。立夏、秋、冬同”。華人對春天的觀察有著千萬年的歷史,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立春,立春之日迎春有著三千多年的歷史。春,無論在時間還是地裡的空間上都代表著開始。
而秋呢,即收穫,在時空的意義上也是一個分界點。所謂“鬥指西南,維為立秋,陰意出地,始殺萬物,按秋訓示,谷熟也”。是一個收穫的季節。在大的時間尺度裡,此時的時空卦象是上乾天、下坎水。天欲上,水欲下。天欲西行,水要東流。乾德為健,坎德為險,行險而健,必然衝突。立秋前後,人們既要晴天,也要雨水,而二者爭奪,皆有客觀之情、公道之義。人們工卦象中看到社會屬性,人與人之間的衝突。古典華人因此把此時空名為爭訟的訟卦,以考察自然和人類社會的紛爭。這個時候,莊稼熟了,糾紛隨之而起。在曾經農耕文明和鄉土社會里,此時啃定會發生衝突與爭鬥。你偷割我的麥子,我不讓你在我家地頭前經過等等。因為北方的農作物一年只熟一次,秋後收完穀物才算有了經濟收入,此前的債務可以還清了,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總說秋後算賬的緣故。這也是為什麼有秋後問斬一說。古代華人被判了刑,一般都要等到秋後才執行。這裡不僅有人道,還有考慮示警的作用。因為秋後忙完緊跟著冬天,都是人們最清閒的時候,方便地方官員動員民眾觀看。還有一個天道的順和,因為秋季帶有肅殺之氣,冬天百物蕭條,亦適合執刑。《周禮》是中國最早關於制度安排和設計的著作,書中把掌管刑法的官員稱作“秋官”。秋季,是一個收穫和總結的季節。綜上所述,秋天在古代華人的心裡是和春天一樣重要。
所謂中國古人把“歷史”稱作“春秋”,因為莊家春種秋收,春生相當於歷史之因,秋熟相當於歷史之果,春來秋去的迴圈就是時間,而時間的迴圈就是歷史。
個人見解,僅供參考!
-
8 # 紅塵路過客
這個問題比較複雜,因為歷史久遠,對於當時著書之人的命名的初衷和原因已無法考證。所以,如果想要弄明白這個問題,我們可以試著把自己代入當時的時代,置身於當時的情境當中儘量做出一種猜測。
從當時的春秋寫作特點來看,它寫的每一年發生的事情都是從春到夏到秋再到冬,是按一年四季的順序來寫的。而當時古人測算四季的時間用的是圭表,圭表直立於平地上測日影的標杆和石柱,叫做表;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測定表影長度的刻板叫圭。每當太陽轉到正南方向的時候,表影就落在圭面上。量出表影的長度,就可以推算出冬至、夏至等各節氣的時刻。表影最長的時候,冬至到了;表影最短的時候,夏至來臨了。它是中國創制最古老、使用最熟悉的一種天文儀器。
一般是冬至與夏至是一組,春風與秋風為一組。
再者,從季節的特徵來看,春天代著生機與希望,為一年之始。而秋季代表著肅殺,衰老,預示著老化與消亡。
因此,綜合以上兩點,春秋二字代表了一年中最具特徵的兩個季節,能更好地代表一年的生長與衰敗。當我們一說起春秋的時侯,腦海中馬上就能閃現出相應的場景,能很直觀地感悟到生老病死的迴圈往復,感慨到時間的流逝。所以春秋就做為時光的代詞而延用至今。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淺顯見解,請各位同仁提出寶貴意見,不勝感激!!!
-
9 # 立筆如刀
《春秋》是中國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是中國第一部編年體史書,也是周朝時期魯國的國史,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
原因一、顯示重視
中國古代先有春秋之分,後有冬夏之說。在農耕時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其實就是重視春耕秋收,祭祀神靈保佑風調雨順,能有個好收成,有了好收成,才能吃飽肚子,生活才有希望。
另外,夏長冬藏卻讓人記憶不是那麼深刻,惟有春秋難忘。春耕,付出辛勤的汗水,種下了希望;秋收,收穫的是豐收的喜悅。因此,人們更多地記住了春秋,而忽略了冬夏。
古人把史書定名為《春秋》也體現對國史的重視程度,把寫史和春秋兩季祭祀列為了同等重視的大事。
原因二、為了省事
魯國史官要把每天每月所發生的事兒,都要逐一記錄下來。在那個沒有紙張的年代,需要用筆墨記錄在竹簡之上,也是件極為艱鉅的工作。為了省時省力,史官們學會了偷懶,就用極為簡練的語言來記事。不僅史官如此,那此文人著書立說也是惜墨如金,能三言兩語,絕不多寫一個字。因記錄的是長達242年的國史,史官們為了方便記憶,圖省事兒,遂將書命名為《春秋》。
原因三、暗藏隱語
在歷史的演變過程中,詞語會發生諸多的變化。“春秋”慢慢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表示一年或四季,也成為了一個時代“春秋戰國”的統稱是,也還產生了“春秋筆法”之說。
魯國史官記錄大量當時本國諸侯、大夫、華人等失禮非禮之事;魯國史官也會收集其他諸侯國公侯大夫等失禮非禮之事等內容。在朝為官,卻淨記錄些為官者們失禮非禮的事兒,當然也會怕當權者給穿小鞋,所以就用極為簡練的語言來記事,但幾乎每個句子都暗含褒貶之意。所以就用“春秋”來一語雙關,用詞遣句“字字針砭”,讓人以為是寫的春秋大事兒,實際卻隱含著更深一層的含義。
微言大義寫春秋,
多少往事煙雨中。
追本溯源有何意,
以史為鑑寫春秋。
-
10 # 金道論國學
其實春秋戰國時期被叫做春秋,主要就是來自於孔聖人整理的《春秋》。
春秋就是被儒家奉為經典的那部書,而春秋時期的春秋和這本書其實有深的關係,他是由魯國史官所編寫的,記載的就是各個國家發生的重大事情,我們都知道這部書的目錄其實是按照年季月日所編寫,然後每年所發生的重大事件,都會在春夏秋冬4個季節所記錄,所以這部書簡單的稱呼起來其實就叫《春秋》,然後孔子把這部書整理修改了之後,就變成了儒家的經典,而春秋戰國也是我們歷史上非常璀璨的一段時期,裡面發生了非常多有趣的事情,所以他就直接把這段時期叫做春秋,以此來表示這段時期的大事件很多。
春秋時期在中國歷史上,並不是佔據了很長的時間,但是300年也不短了,但是這個時期的周天子已經不負以前的威風,一直都處於名存實亡的位子上面,早就沒有了西周那個時候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的霸氣,春秋時期就是諸侯分裂割據的一個時期,社會動盪變革層出不窮,百家爭鳴,最出名的就是我們所知的春秋五霸,在這一時期齊桓公,晉文公,宋襄公,秦穆公楚莊王可以說是大放異彩。
而周天子就是淪為了一個吉祥物,這些霸主就動不動的拿著周天子的名譽去攻打其他國,在春秋時期,周天子起碼還能淪為別人攻打其他國的藉口,但是到了戰國,真的就是什麼都不算了。
春秋意味著春和秋兩種概念,西周是當時最權威的朝代,並且十分注重祭祀禮儀,尤其是對天地和社稷的祭祀,而祭祀的時間就選擇了一年之中的春季,因為4月是播種的季節,而秋季是豐收的季節,所以說周朝就嚴格的制定了關於分封的要求。要求各路諸侯天子覲見周天王的時候,就在每年的春季和秋季。
因為秋季是每年的開始,各路的諸侯可以向周天子上報這一年發生的利弊,並且針對問題提出改善,並且一年之計在於春,春季就象徵著全新的開始,秋季則是碩果累累的時候,各位諸侯在這個時候覲見周天子就可以有充足的食物向周王朝貢。
-
11 # 會太極的豬
第一,“春秋”一詞出自於孔子修訂過的史書《春秋》。
這本史書記錄了東周時期,從魯隱公元年(公元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公元前481年),前後一共242年的各種大事。這個時間段,和歷史上認定的東周前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476年)的時間大致吻合,因此,就把東周前期這一段叫做春秋時期。
不過,魯國的《春秋》其實只是一個諸侯國的歷史,雖然也涉及到其它諸侯國,但是並不完善,為什麼卻能以一個諸侯國的歷史代表整個東周前期呢?我覺得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是這本魯國史書《春秋》是經過孔子編纂的。從漢代把儒學提到至高無上地位的時候,作為儒學宗師的孔子,他所修訂過的史書,當然也具有了崇高的地位,成為儒家也是整個國家的經典之一。因此,把魯國的史書名字,作為一個時期的名字稱謂,也是說得過去的。
二是魯國在周朝諸侯國中具有特殊地位。魯國當年是周公旦的封國,魯國的面積雖小(最早方圓不過百里),但是它具有特殊地位,是負責掌管“周禮”的,也就是執禮的。在周朝,“周禮”是最高準則,是各諸侯國都必須尊崇的。因此“執禮”的魯國就非常尊貴。既然魯國有這樣特殊的地位,說魯國的歷史,代表東周前期的歷史,用魯國的史書名,命名東周前期的這一段歷史,也是說得過去的。
(司馬遷劇照)
第二,“春秋”是代表年的時間概念,“冬夏”不是。
有人還可能問,就算東周前期的命名,是根據魯國的史書《春秋》來的,為什麼魯國的史書要以“春秋”命名,而不是以“冬夏”命名呢?
這主要是在古人的時間概念中,春天是萌發的季節,秋天是衰敗的季節。或者說,春天是播種的季節,秋天是收割的季節。春天到秋天,然後秋天到春天,就是草木生命的一個輪迴,這就有了時間的概念。而“冬夏”沒有這種的典型意義,用以表示時間概念,顯然是不夠恰當的。
古代的史書,在司馬遷寫《史記》之前,主要是編年體,相當於一年的大事記(《史記》用的是紀傳體)。這個一年的大事記,就是以年為單位的。因此,以“春秋”來命名這個時期,也是比較合適的。
(三家分晉)
第三,“春秋”一詞可以概括東周前期的時代特點。
從東周開始,社會就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諸侯們開始不聽周天子的話了,不遵守“周禮”了。同時,那些大諸侯們又依靠自己的強大,任意攻打併兼併其它弱小的諸侯,侵吞瓜分小諸侯們的土地,並且把小諸侯給滅了。同時,那些大的諸侯國內部,也會產生分裂,比如韓趙魏三家分晉等等。
也就是說,這個時期的時代特點是:有的諸侯變大了,蓬勃發展起來了;而有的諸侯變小的,被別的諸侯給滅了。這種特點,和春天和秋天的萬物態勢,有著天然的相似性,因此,用“春秋”來作為中國歷史發展這個時期的命名,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回覆列表
中國古代先民極其重視春,秋兩季的祭祀,由此“春秋”衍生出更多的語言含義,常常用來表示:年,一年,四季,四時,光陰,年齡等。
魯國史官把當時各國報導的重大事件,按年、季、月、日記錄下來,一年分春、夏、秋、冬四季記錄,簡括起來就把這部編年史名為“春秋”。孔子依據魯國史官所編《春秋》加以整理修訂,成為儒家經典之一。
《春秋》記錄了從魯隱公元年(前722年)到魯哀公十四年(前481年)共242年的大事。由於它所記歷史事實的起止年代,大體上與一個客觀的歷史發展時期相當,所以歷代史學家便把《春秋》這個書名作為這個歷史時期的名稱。為了敘事方便,春秋時期開始於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東遷東周開始的一年,止於公元前476年(周敬王四十四年)戰國前夕,總共295年。
從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到公元前403年(三家分晉)這段時間裡,周王室所分封的諸侯力量逐漸強大而輪流稱霸,王室徒有虛名,只能依賴諸侯霸主發號施令。
這段時間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歷史時期,它恰好與《春秋》所記載的歷史時期(公元前722年到公元前481年)大致吻合,所以歷史上稱之為“春秋”。補充史料:春秋時期的列國可以分為幾類:一、周的宗室,如魯、衛、燕、鄭、曹、蔡等國;二、周的功臣,如齊、秦等國;三、前代的後裔,如宋、陳等國;四、被中原諸侯國視為蠻夷的國家,如楚、吳、越等國。
其中,按規模來說,晉、楚、齊、秦都是春秋的大國,其他小國主要分佈在這四國之間,成為大國爭霸博弈的棋子。吳、越兩國稍晚興起,都在東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