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雙王一炸

    傳國玉璽“下落何方?

    傳國玉璽是舉世珍寶。自秦後相傳近2000多年,到宋代下落不明。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何氏璧製成一方玉璽(也有人認為不是用何氏璧所做),丞相李斯題寫“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八字,史稱“傳國玉璽”。

    秦末,子嬰獻傳國玉璽至劉邦軍中請降。西漢末,王莽稱帝,傳國玉璽在爭搶中摔碎一角,用黃金補上。東漢末年,玉璽相繼落入孫堅,袁術,曹操手中。後來北方大亂,玉璽幾經碾轉又被唐朝所得。但五代動亂後,玉璽再次失蹤。這一回就再沒有先前的好運了。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曾多次派人尋找,一無所獲。至此,傳國玉璽從中國歷史中消失了。後來歷代都有人千方百計搜尋玉璽,也有一些傳聞,但始終沒有收穫。

    那麼,傳國玉璽究竟在哪裡?是仍失落民間,還是已經毀於戰火了呢。毛都不知道。

  • 2 # 林皓聊教育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以何氏璧製成一方玉璽(也有人認為不是用何氏璧所做),丞相李斯題寫“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八字,史稱“傳國玉璽”。

    秦末,子嬰獻傳國玉璽至劉邦軍中請降。西漢末,王莽稱帝,傳國玉璽在爭搶中摔碎一角,用黃金補上。東漢末年,玉璽相繼落入孫堅,袁術,曹操手中。後來北方大亂,玉璽幾經碾轉又被唐朝所得。但五代動亂後,玉璽再次失蹤。這一回就再沒有先前的好運了。趙匡胤建立北宋後曾多次派人尋找,一無所獲。至此,傳國玉璽從中國歷史中消失了。後來歷代都有人千方百計搜尋玉璽,也有一些傳聞,但始終沒有收穫。

  • 3 # 周老師生髮

    據歷史記載。秦始皇統一六國,稱皇帝之後,命工匠用和氏璧雕琢製成傳國玉璽。

    玉璽上面刻有丞相李斯親手書寫的八個篆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此璽代表了皇帝的絕對權威,也代表了皇權神授。

    秦亡以後,傳國玉璽忽隱忽現,真假難斷。每一次改朝換代,尋找傳國玉璽就成為很多帝王首務。只有擁有傳國玉璽,才可以證明自己皇權神授的合法性。

    如果找不到正宗的傳國玉璽,就會以仿製品替代,總之一定要有這個權力的象徵物。

    元朝滅亡的時候,元順帝把傳國玉璽帶到了漠北,從此就消失在了歷史長河之中。

  • 4 # 曹老師xixi

    傳國玉璽是秦始皇命李斯用戰國美玉和氏璧鐫刻,刻有“受命於天既壽永昌”,是中國曆代正統皇帝的證憑,隨著歷史中多次王朝更替,傳國玉璽的真偽已不再不清楚,按照統計傳國玉璽大的失蹤共計四次。

    第一次

    秦朝滅亡後,秦子嬰將玉璽獻予劉邦;王莽篡權時,漢太后怒擲玉璽,破其一角,後來王莽用黃金填補;王莽兵敗後,多次輾轉被劉秀獲取。

    漢朝末年,孫堅獲得,隨後孫堅之子獻予袁術,後袁術兵敗,曹操獲得,還予漢室,曹丕受漢建魏,繼承玉璽,司馬炎受魏建晉,繼承玉璽。

    西晉滅亡後,司馬睿帶玉璽南下,隨後晉朝滅亡,南北朝時代開始,玉璽經南方四朝更迭。隋一統華夏,楊堅獲得玉璽。

    隋朝末年,楊廣在江都被殺,蕭後帶玉璽逃亡漠北。

    唐朝建立後,李靖深入漠北,蕭後返歸中原,將玉璽獻於李世民。

    唐朝滅亡後,天下大亂,後唐末帝自焚,傳國玉璽首次失蹤

    第二次

    宋朝建立後,有農夫在耕田時發現傳國璽,獻予宋哲宗,經過鑑定為正宗傳國玉璽(待考)。

    北宋滅亡後,金兵在皇宮中奪取玉璽,歸於金廷。

    金朝滅亡後,傳國玉璽再次失蹤

    第三次

    元朝建立後,玉璽突然出現在大都(待考),為權相伯顏獲得,玉璽歸入元廷。

    元朝滅亡後,元順帝攜帶皇宮物品逃亡漠北,傳國玉璽再次失蹤

    第四次

    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命將領多次深入大漠,尋找玉璽,無果,明一朝無名義上的傳國玉璽。

    後金建立後,多爾袞滅蒙古林丹汗,林丹汗部族獻出元帝北逃時攜帶的傳國玉璽(待考)

    清朝乾隆時期,自稱藝術達人的乾隆皇帝,鑑定林丹汗部獻的傳國玉璽是贗品。

    清末民初,故宮管理混亂,傳國玉璽不知所蹤

  • 5 # 小扎說事兒

    傳說中的傳國玉璽,是中國王朝皇位正統的象徵,得到它象徵著你“受命於天”,相當於你就是得到了權力,所以傳國玉璽是所有玉璽裡面最寶貴的。

    傳國玉璽的前身叫和氏璧,使用和氏璧做成的,而做成它就是秦始皇。歷代王朝為了得到這個寶貝是你爭我奪,發生了一次次戰爭。

    最終得到這塊寶物的是卞和,話說卞和在荊山得到一塊石頭,他自己就認定了這是塊寶玉。他為了能在皇上那邊得到賞賜,就把這塊寶玉獻給了楚國的楚厲王,楚厲王不信這是塊寶玉,認為這就是塊普通的石頭,所以就以卞和的欺君之罪把卞和的一條腿給弄斷了。後來卞和還不服氣,到楚武王在位時又把這塊石頭獻給了楚武王,而楚武王的判斷是和楚厲王一樣,認定這就是一塊破石頭,所以卞和又是欺君,把他的另外一條腿也給廢了。

    卞和這時很傷心,沒人相信他,到了楚文王在位時,知道了這件事認為卞和太可憐了,所以就命下人把他的石頭拿來,然後破開了石頭,果然是塊寶玉。所以又叫“和氏璧”,這就是著名的卞和泣玉。

    現在好多賭玉的人都把卞和當做祖師爺,特別是現在的雲南那邊,都非常喜歡賭玉。

    到了戰國時期,和氏璧到了趙國。秦國的嬴政知道有這麼一塊寶玉,自己願意用15座城池去換。後來就引發著名的“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不辱使命完成了趙王給他的任務。但是秦國同統一了六國,最終還是得到了和氏璧。

    於是秦始皇就讓李斯雕刻成一塊玉璽,在上面題字“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就這樣傳國玉璽的傳承開啟了。

    後來秦王朝滅亡了,劉邦建立了大漢王朝,玉璽就到了劉邦手中。

    在後來西漢末年王莽篡政,得到了天下,於是就去要皇權的象徵傳國玉璽,當時這塊還在西漢太后的手中,看到王莽來要,就不給他然後把玉璽扔在了地上,還摔破了一個角。於是王莽就命人用黃金修補了那個角,而後得名“金鑲玉璽”。劉秀建立東漢之後玉璽又到了他的手上。

    到東漢末年,天下大亂,孫堅去討伐董卓,沒想到在洛陽宮中的枯井中發現了傳國玉璽,他認為這是天註定的,他自己要當皇上了。但是好景不長,再返回的路上被荊州的劉表給劫道了,孫堅在亂箭中死去。後來他的兒子孫策把塊玉璽獻給了袁術。後來司馬炎統一了三國,玉璽又歸於晉。

    就這樣朝代不斷的更替,唯一不變的就是傳國玉璽,傳國玉璽不斷易主,最終在歷史上失蹤是在五代,從宋太祖開始就沒有見過這塊寶玉。到乾隆在位時,他就是命手下人自己刻了個有二十五的大小的玉璽,並說新朝有新氣象,本朝不需要前朝的東西。也就是乾隆的氣魄大。

    從此這塊傳國玉璽就這樣消失了,在歷史上再無蹤跡。

  • 6 # 桃花島工作室

    秦王政十九年,秦滅趙,得和氏璧,丞相李斯以和氏璧鑄成傳國玉璽,獻於是嬴政,正面刻有“受命於天 既壽永昌”八字,自此成為中國正統皇權憑證。秦始皇過洞庭湖曾遺失,八年後復得。

    秦二世而亡,漢高祖劉邦得璽,號曰漢傳國璽,王莽篡漢爭奪玉璽過程中導致破一角,後用黃金彌補。三國時期,袁紹入宮殺宦官,慌亂中玉璽丟失,孫堅敗董卓,殺入洛陽,見城南有五彩運氣,在一口井裡發現,後又被袁術所奪,憑璽稱帝,卻兵敗身死,荊州刺史攜璽入許昌,獻曹操,曹丕代漢稱帝后又在玉璽上刻篆字“大魏受漢傳國璽”。

    後來傳國玉璽輾轉歷經晉 南北朝 隋等朝代至後唐末帝就此失蹤

    到了宋代雖有農夫在田間發展並獻到朝廷,但經過多方考證還是認定是贗品。金兵破汴京此後又是無影無蹤。

    傳聞到了元代傳國玉璽現於大都,被伯顏所購。

    此後朝代多有玉璽重現的傳聞,但都被考證為贗品,朱元璋窮追猛打北元就是為了得到玉璽,但最終也是無功而返。

    傳國玉璽輾轉神州兩千餘年,忽隱忽現,似有靈性,至今不知所蹤,令人嘆息!

    有傳聞玉璽在金 元 清等朝代被帶入漠北。

    有傳聞被末代皇帝溥儀所變賣,溥儀被逐出故宮時,張壁,鹿鍾麟等人仍在索要。

    有傳聞元代收天下印璽,切割加工給貴族做私章時被毀。

    也許真的被毀,也許仍在大漠,也許就在某處,離我們很近也很遠,傳國玉璽國之重器,往往蘊含王朝氣運,我等凡人又豈能參透其中奧妙。

  • 7 # 中國騰飛路

    透過現在的考古和史籍記載推測,玉璽最早出現於西周時期,距今已經有三千多年曆史,中國璽印文化可以說是源遠流長。而將玉璽賦予至高權力的象徵,作為傳國重器之用,則始於秦始皇命人所造的傳國玉璽。 考古發現的西周早期“玉璽”

    傳國玉璽,相傳是秦始皇命人用和氏璧所鐫刻。和氏璧最先出自楚國,自誕生之日起,就充滿了悲壯和傳奇,被各諸侯奉為“價值連城”的“天下所共傳之寶”。春秋戰國幾百年間,輾轉數國,最後被秦國所擁有。據史書記載,秦始皇滅六國後,命令玉工雕琢皇帝玉璽,稱之為“天子璽”。玉璽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書寫的“受命於天,既壽永昌”八個大字。

    傳國玉璽自問世後,就和它的前身一樣,開始了傳奇又悲壯的經歷。相傳秦始皇滅六國後,南巡行至洞庭湖時,風浪驟起,所乘之舟行將覆沒。始皇帝將傳國玉璽拋於湖中,方能平安過湖。八年後,當他出行至華陰平舒道時,有人持玉璽站在道中,對始皇侍從說:“請將此璽還給祖龍(始皇帝代稱)。”言畢不見蹤影。傳國玉璽復歸於秦。

    秦朝末年,劉邦率兵入咸陽。秦王子嬰將“天子璽”獻給劉邦。劉邦建立大漢,得傳國玉璽,號稱“漢傳國璽”。此後玉璽珍藏在長樂宮近兩百年,成為皇權象徵。西漢末年,王莽篡權,皇帝年幼,傳國玉璽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陽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璽,遭太后怒斥。孝元太后怒火中,擲玉璽於地,玉璽被摔掉一角,後以金補之,從此留下瑕痕。

    王莽政權滅亡後,玉璽又幾經輾轉,最後落到漢光武帝劉秀手裡,並傳於東漢諸帝。東漢末年,宦官作亂,漢少帝倉皇出逃,來不及帶走玉璽,返宮後發現玉璽失蹤。沒多久,適逢“十八路諸侯討董卓”,孫堅部下在洛陽城南甄宮井中打撈出一宮女屍體,發現“傳國玉璽”,孫堅大喜,於是做起了皇帝夢。不料此事被袁氏兄弟聞之,強逼孫堅交出玉璽。後來袁氏兄弟敗死,“傳國玉璽”復歸漢獻帝。

    三國鼎立時,玉璽屬魏。

    晉武帝繼位後,統一全國,玉璽又歸了晉。西晉末年至南北朝時期,北方戰亂不斷。“傳國玉璽”被爭來奪去,甚至一度被少數名族政權所得。到南朝梁武帝時,侯景叛亂,劫得傳國玉璽。不久,侯景敗亡,玉璽被投入到棲霞寺井中。後又經寺僧將玉璽打撈收存,獻給陳武帝。

    隋唐時期,“傳國玉璽”仍被統治者視為至寶。到了五代朱溫篡唐後,玉璽再遭厄運。後唐廢帝李從珂被契丹擊敗,持玉璽登樓自焚,玉璽至此下落不明,後世之人再無從得見。

    五代後唐末帝李從珂

    傳國玉璽,被歷代統治者極力宣揚。所得玉璽者,都視自己為中華之正統,天命所歸,祥瑞之兆。可見,傳國玉璽的吸引力了。這也是統治階級反覆爭奪傳國玉璽的原因所在。也正因為如此,傳國玉璽又屢遭厄運,最終下落不明。

  • 8 # 獵奇清單怪

    受命於天,既壽永昌 。這八個字首次出現是在秦王政十九年(前228年)由秦相李斯篆書,咸陽玉工王孫壽將之精研細磨,雕琢於玉璧之上,雕琢為璽,傳國玉璽乃成,“傳國玉璽”,又稱“傳國璽”、“傳國寶”,為中國曆代皇帝相傳之印璽。

    前221年秦王政一統六國完成統一大業,皇帝尊號稱始皇帝,本欲此璽傳國二世三世乃至千世萬世作為皇帝的象徵,卻怎知二世乃亡...... 傳國玉璽”就材於“和氏璧”。 春秋時,楚人卞和在山中得一璞玉,獻與厲王。王使玉工辨識,云為石也。王怒,以欺君罪刖卞和左足。後武王即位,卞和復獻玉,仍以欺君罪再刖右足。及文王即位,卞和抱玉坐哭於荊山之下。文王遣人問詢,曰:“吾非悲刖也,悲夫寶玉而題之以石,貞士而名之以誑。”文王使良工剖璞,果得寶玉,因稱和氏璧。

    我只想吐槽一句傻缺果然是傻缺,寶貝自己不藏好獻給人家還被搞成殘廢.......

    關於和氏璧得傳說最著名的就是價值連城、完璧歸趙了。

    據傳,秦王政二十八年(前219年),秦始皇乘龍舟過洞庭湖,風浪驟起,龍舟將傾,秦始皇慌忙將傳國玉璽拋入湖中,祈求神靈鎮浪。玉璽由此失落。而八年後,華陰平舒道有人又將此傳國璽奉上。而且送了一句話給始皇帝,今年祖龍死,把他嚇個半死。隨著大秦江山二世而亡,傳國玉璽在楚漢之戰後歸漢朝。

    西漢末年,外戚王莽篡權,時孺子嬰年幼,璽藏於長樂宮太后處。王莽遣其弟王舜來索,太后怒而詈之,並擲璽於地,破其一角。王莽令工匠以黃金補之這就是金鑲玉的由來了。我想說王莽是自欺欺人啊!壞了就是壞了補塊金子多俗啊。

    東漢末年,軍閥孫堅得到玉璽還沒捂熱,就被人給懟死了,而後袁家的袁術得到玉璽稱仲氏皇帝,結果又被懟死了。荊州刺史徐璆攜璽至許昌,時曹操挾獻帝而令諸侯,至此,傳國璽得重歸漢室。

    漢獻帝延康元年(公元220),獻帝被迫“禪讓”,曹丕建魏,改元黃初。乃使人於傳國璽肩部刻隸字“大魏受漢傳國璽”,以證其非“篡漢”也,實乃欲蓋彌彰,篡不篡自己還不清楚?

    魏元帝曹奐鹹熙二年(公元265),司馬炎依樣而行,稱晉武帝,改元泰始,傳國璽歸晉,皇帝輪流做今年到我家,證明了一件事,出來混都是要還的。唐末,天下大亂,群雄四起。唐天佑四年(公元907),朱全忠廢唐哀帝,奪傳國璽,建後梁。十六年後,李存勗滅後梁,建後唐,傳國璽轉歸後唐。

    又十三年後,石敬瑭引契丹軍至洛陽,末帝李從珂懷抱傳國璽登玄武樓自焚,傳國璽就此失蹤。傳說一直傳至北宋。北宋哲宗時,有農夫名段義者於耕田時發現傳國璽,送至朝廷。經十三位大學士依據前朝記載多方考證,認定乃始皇帝所制傳國璽。而朝野有識之士多疑其偽。我個人覺得這就是一場戲來宣示皇朝的正統性。

    元至元三十一年(公元1294)國玉璽”忽現於大都,叫賣於市,權相伯顏命人購得。伯顏曾將蒙元收繳各國之歷代印璽統統磨平,分發給王公大臣刻制私人印章。傳國玉璽亦恐在其中而遭不測。

    如果是真的那我只想說一句蒙古韃子真心沒文化。歷經兩千餘年風風雨雨、撲朔迷離,“傳國玉璽”數隱數現,最終湮沒於歷史的漫漫長河之中。

  • 9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傳國玉璽經過西晉、前趙、東晉、宋、南齊、梁、北齊、周、隋,傳到唐朝,至五代十國時失去蹤影。有關玉璽的失蹤之說,現時有三種說法:

    1、後唐末帝李從珂自焚之時,玉璽便失蹤

    2、公元946年後晉出帝被遼太宗捕獲之時丟失。

    3、傳國璽是在元順帝手上再度失蹤的,元朝皇室曾有玉璽之記錄。明軍攻入元大都,“俘獲諸王子6人,玉璽兩枚,元成宗玉璽一枚,元朝共11個皇帝,其它皇帝玉璽均沒有繳獲。”

    4、據《二十五史綱鑑》載:公元1370年5月,明軍橫掃漠北直搗應昌之時,繳獲元順帝出逃所帶到漠北的一批珠寶。其中既沒有元朝的諸帝之玉璽,又沒有傳國璽。

    玉璽作為皇帝的信物,每當皇帝下詔書的時候,總會在詔書的右下角用玉璽蓋一下章來證明詔書的真實性,而當臣子接到詔書的時候也會看下玉璽的印記來確定是不是真的詔書。

    大部分帝王都是會有印章的,他們憑著這個憑證能夠解決很多的麻煩。這種憑證是在周朝的時候出現的,但是後來秦的時候為了體現統治者與一般平民是不一樣的,所以他們的印章又被另外稱為“玉璽”。

    如果一個國家失去了它,則表示這個國家已經不能夠再接著統治天下了。由此便可看到它的重要性。所以說如果一個人很有野心,他想要得到更多的權利,想要做至高無上的皇位,那麼他就應該要找到它。

  • 10 # 小雨衣褲

    傳國玉璽現在去了哪裡,現在仍是迷,或許存在於世界的某個角落,或者已經消失在世間。 為何這麼說?我們來看看傳國玉璽的傳承經歷。

    當年秦始皇初定天下,便打造一枚玉璽,並命李斯篆上“受命於天,即壽永昌”八字,後世稱為“傳國玉璽”,歷史上傳說它的前身是那塊和氏璧。

    可沒承想,本欲傳千秋萬代的秦朝只享十五年的國運,公元前206年劉邦率大軍至灞上,子嬰降,奉上傳國玉璽,此後這玉璽便入漢家,代代相傳直至西漢末年。

    公元8年,王莽篡漢,向掌管傳國玉璽的元帝王皇后索求,皇后氣將玉璽摔在殿前。於是玉璽就此缺角後用黃金鑲補。

    王莽被殺,玉璽落入校尉公賓手中,公賓將其獻給綠林軍將領李松,李松獻給更始帝劉玄。赤眉軍攻佔長安後玉璽落入赤眉軍,劉秀擊敗赤眉,於是玉璽重新回到漢家。直到東漢末年袁紹引兵入宮,漢少帝急出宮避難,慌忙間未帶上玉璽,待日後返回宮中時,傳國玉璽下落不明。

    沒有人知道其後玉璽經歷了什麼?又流入何人之手,等出現時卻被發現在個宮女身。據《吳志》記載,孫堅率軍攻洛陽時在一個死去的宮女身上偶然發現傳國玉璽。最後玉璽落在曹操手中。

    此後亂世動盪,也喻示玉璽顛沛的命運。玉璽從北朝流入南朝又流經過宋、梁、陣、多位帝王之手。公元589年,楊堅滅陳建立隋朝,玉璽便入隋宮。公元618年,隋湯帝被殺,蕭後與元德太子帶玉璽逃往漠北突厥,直到公元630年迴歸中原才將玉璽獻於唐王室。公元936年後唐被契丹擊敗,末帝李從珂帶著這方玉璽登上玄武樓自焚,此後傳國玉璽下落不明。

    接下來的歷史上,歷朝歷代都有傳國玉璽的傳言和實物出現但都真假未知。後世出現的傳國玉璽也都被鑑定為贗品。

    從上所述,傳國玉璽至今在哪都是個迷,玉璽真正的何時失傳的?個人以為最有可能的是後唐未帝李從珂玄武樓自焚時一起毀掉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跑步是否該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