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少時誦詩書啥啥啥
-
2 # 九龍真一
首先我覺得大家對於大眾皮實耐用,質量好是國民間普遍傳遞的一種說法。而對日系車大家並沒有太多的明顯好感。都號稱著愛國情懷,抵制日貨,不買日本車。
第二點,Passat中保研測試取得了這樣的成績,讓大家都大跌眼鏡。其實我在2012年的時候,就已經發現了大眾的偷工減料的跡象。只是當時上面的人都不相信。況且這一次的Passat是中保研在市面上購買的。也就是說每一輛Passat都是這樣的設計。每一輛車都有碰撞斷a柱的風險。這對於那些骨子裡認為大這麼很好的人心裡當然是不能接受的。
而對於豐田機油門。目前沒有證據證明每一輛車都這樣。況且市面上普遍的豐田車肯定沒有大眾那麼多。所以大家也不會過分的去在意豐田。畢竟骨子裡還是認為大眾好。
-
3 # 李廣體育評論
其實這兩件事有質的區別。
其實和機油有關的各種門太多了,人們已經麻木了。不論是機油減少的大眾機油門,還是機油增多的本田機油門,無一不是設計缺陷。包括豐田的兩款發動機的乳化增多也是缸體設計缺陷。缺陷,這很重要,因為沒人想要這缺陷,它不是主觀故意。
Passat不同,它是一代人的情懷,關乎信仰。如今情懷被中保研撞出了史上最差,A柱斷裂,駕駛艙潰縮,無異於信仰崩塌。
與之呼應的是美版Passat在美國的同等碰撞的結果是優。大眾的解釋是中國以前沒有25%碰撞,這個還不如不說,大眾的看人下菜碟徹底激怒了中國的大眾情懷擁有者。
相比之前的Sagitar斷軸,DSG雙離合頓挫,中保研的碰撞算是傷筋動骨,大眾中國各式公關被碰的鼻青臉腫,黔驢技窮之後,Passat被迫提前推出了2020版Passat,意味深長的漲了一千塊錢,一方面告訴我們大眾做了修正,另一方面特意向我們強調了成本。
成本確實不高。
看來這三百六十行,確實行行有道行。
-
4 # 天和Auto
「品牌人設」與營銷方式的差異決定影響強弱:一丘之貉
Passat中保研碰撞測試事件一石激起千層波,僅僅一臺車的碰撞測試A柱彎折(與轉向柱方向盤移位和中控臺嚴重侵入)。Passat確實具有代表性,但關注度如此之高似乎也有些反常?這是一種違反新聞熱點週期規律的現象,理論上在測試結果公佈一週後會開始平息,即便是關注度最高的熱點新聞似乎也會在一個月的時間內消弭,比如近期比較熱點的一些車市資訊。
問題彙總:
豐田機油乳化伴隨增多
本田機油增多伴隨乳化
日產捷科特CVT頓挫異響
大眾汽車碰撞測試接連出現問題
所謂的「日系三傑」近期也是問題不斷,但是產生的影響力均沒有大眾汽車強。
於是則出現了所謂從結果反推本質,認為是營銷層面的兩方對抗造成的結果;然而這種說法在現階段並沒有任何依據,即使初期存在“互咬”的情況但至少不會在近期明顯的表露出來,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品牌人設「德系品質&工匠精神」,這兩個人設是德系大眾汽車長期以來的設定,品牌自帶“精緻”“高階”“先進”“效能”等標籤。從1984年開始,大眾汽車以“To-B”開啟第一階段汽車使用者市場為基礎,逐漸實現全面佔據B/C全範圍;以初期技術支援為代價獲得了由上至下的所有機構的被動認可,在面對對汽車知識掌握程度無限接近零的消費市場而言,大眾汽車的人設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站的很穩,即使這種人設會隨著技術的發展而早已不存在。
大眾汽車是國內銷量最高的合資品牌,長久以來形成的“品牌高階感”已經深入人心,而且從城市市場逐漸衝擊農村鄉鎮市場也是大眾穩固品牌影響的理想方式,總要以大部分不懂車的使用者對品牌的迷信養成一批“品牌衛道士”。但是不論對某個品牌在痴迷,一旦其產品涉及到關乎使用者安全的問題則會被瞬間拉下神壇,這就像“鹿鹿鹿”牌曾經知名度是那麼高,一旦出現問題就算完蛋了。簡而言之:Passat時間作為導火索,引發Magotan、TiguanL等車接連在碰撞測試中出現問題的原因——期望值過高,失望程度就會越大。
「日系三傑」從來沒有傑出過,豐田、本田、日產、斯巴魯、凌志、三菱、鈴木等,這些品牌從上世紀其本土工業開始復甦之際,在全球範圍內上演過太多可笑(比大眾更嚴重)的案例。比如鋼材造假,質檢放水,硝酸銨引藥高田氣囊,排放油耗造假,輪胎補強劑造假,車輛安全等級極低等情況,其中高田氣囊被定義為全球汽車史上最惡劣的事件(沒有之一)。日系車從來都是廉價車和低品質的代名詞,NA&CVT也是很低階的組合,那麼為什麼在國內又能被稱之為“三傑”呢?
原因實際與大眾汽車如出一轍,從上世紀80年代起,香港的二手日系車、從南方某些海島走“私”的日系車大批湧入閩粵瓊等地。這些車面對也是一批對汽車沒有任何概念的使用者,在這種狀態下別說是日系車,哪怕是同期的韓系汽車進入也能形成一種“區域型汽車文化”。但是很可惜的是日系車文化在中國汽車市場的區域性太過突出。
可以說除了以閩粵瓊等地為主的省區,其他區域對於日系車的認可度遠低於其他車系,排名基本為:德系>美系>日系,在德系大眾人設崩塌後實際大部消費者也會按照“美系>德系>日系”來排序。那麼問題也就得出答案了,兩田一產的問題之所以關注度沒有大眾汽車高,只是因為大多數消費者本就看不上所謂的“日系三傑”,也不認為這些品牌出現問題有什麼值得驚奇。
總結:如客觀評價合資汽車近期出現問題的品牌,既不能說大眾汽車比豐田本田優秀,也不能反之評價日系車就比大眾汽車品質領先。因為日系車在被動安全保護方面一直很差,消費者只是沒有想到德系車也這麼差而已。至於機油乳化與增多問題絕對比燒機油危害更大,豐田機油乳化主要因鋼材品質不合格,在熱脹冷縮的作用下造成缸蓋裂縫導致冷卻液滲漏;這會造成發動機嚴重的異常磨損(加速報廢),同時可能出現機體高溫自燃或發動機熄火導致車輛失控的安全隱患。同樣的問題豐田北美已經召回,合資豐田不召回那就要使用者自己去反饋了。
一句話總結這些問題品牌——一丘之貉而已。
-
5 # daytonlee
你覺得死人重要還是機油乳化重要?大眾自燃,爆頭,斷軸都是要命的操作,機油乳化乳化中國產品牌也不少,看看長安的CS75,買車有小毛病可以理解,但是出人命性質就不一樣!
-
6 # 紅劍魚
Passat當初的a柱撞斷風波,之所以被炒的沸沸揚揚,路人皆知,跟廣汽豐田脫不了關係。大家都知道,以前的豐田粉張口就是“買車並不是用來撞的”!,但自CAMRY的碰撞結果出爐以後,改成張嘴必提中保研!不然不是豐田粉。雖然八代CAMRY的安全效能好,也並不代表7代CAMRY或者是豐田VIOS的安全效能就更好!但他們一個個如同臉上貼了金條一般,還是感覺分外的自豪,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這就是典型豐田粉們的心理。
但是呢,中保研測試成績完美的八代CAMRY,還是沒有碰撞不及格的大眾Passat銷售成績好,這一點尤其讓豐田的營銷人員感到傷心和沮喪,眼看2019年的年底就到了!原來的銷售目標根本就達不到,甚至可以預見的是,本田車2019年在中國的銷量,也絕對會超過豐田!豐田怎麼辦?不甘心啊!不甘心!
所以,這時的豐田就打出了Passata柱被撞斷的這張牌!不得不說,論炒作和忽悠能力,在全國來說,豐田就是第一!本田只能排第二。比如,像雷克薩斯es200這樣的裝配2.0l自然吸氣發動機的車型,都敢定價至少29萬起,還引得很多人紛紛加錢去搶!豐田的忽悠能力,確實是宇宙無敵。所以當豐田的主力營銷人員大張旗鼓的去宣傳大眾Passat的a柱被撞斷的時候,所能造成的影響也就可想而知。
Passat的a柱被撞斷事件,經過豐田水軍的一番推波助瀾以後,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和關注。這裡面,自然還是豐田粉的功勞最大!比如雷克薩斯ns200在行駛途中自燃的事件發生以後,為了轉移人民群眾的目標和視線,雷克薩斯網軍的宣傳小隊長都明文規定,各位下線人員在網上要時不時主動提起大眾Passat的a柱被撞斷,來分散人民群眾的注意力。
甚至現在,只要你說起豐田車的機油增多,肯定還是有專業的豐田宣傳人員,在下方評論哪裡或貼圖或訴說,Passat的a柱被撞斷!所以有時我也很納悶,你說,Passat的a柱跟豐田車的機油增多,有什麼必然的關係嗎?是不是因為Passat的a柱不結實,才導致了豐田車的機油增多?這哪跟哪啊?純粹就是風馬牛不相及,驢頭對不上馬嘴的事。
但你也不應該低估豐田網軍的智慧,這其實就是他們最擅長的渾水摸魚和烏賊戰術。反正在豐田粉眼裡,豐田什麼都是世界第一!銷量,豐田車世界第一!質量,豐田車世界第一!機油增多,豐田車還是世界第一!
這不,豐田車全面爆發了機油增多。牽涉到的車型包括CAMRY全系、亞洲龍全系、rav4榮放全系、雷克薩斯es全系,甚至連COROLLA和LEVIN關於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的投訴量也已經越來越多!可見,現在的豐田車,除了VIOS和致炫類的1.5l,以及CROWN類的2.0t車型以外,你想找輛能夠不機油增多的,也比較難!
豐田對於旗下車型爆發了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還是承認的,但它只在美國對機油增多的車輛進行了召回,給美國機油增多的車主更換了全新的發動機。而對國內使用者,豐田的解釋是,機油增多是正常的!不影響使用。所以永遠也不可能因此而召回。
而豐田粉們對此又是什麼心理呢?確實有很多的豐田車主由於不滿意豐田的這種“馳名雙標”的行為,所以大舉投訴,導致CAMRY成了被投訴冠軍,亞洲龍成了被投訴亞軍,rav4榮放是被投訴季軍。
但也有小部分的豐田車主,附和豐田官方的說法,認為機油增多是正常的,不影響使用。如果真有問題的話,再向豐田索賠也不遲。
但問題是,只要汽油摻到機油裡,就會稀釋機油,從而讓機油失去原有的效力和保護作用,嚴重時甚至會引起發動機的突然爆缸或拉缸!萬一你在跑高速時發動機因為機油乳化突然爆缸或拉缸了!你的小命能不能保住?還是個問題。萬一命都沒了,你向誰索賠?
最後,豐田車的機油增多事件,不亞於汽車界的一棵重量級的原子彈!它所引起的反響,現在還不是能夠塵埃落定的時候。所以有人也戲稱,天生吝嗇的豐田,好不容易給中保研投資了三個億,卻因為機油增多,一夜又回到瞭解放前!
-
7 # 章仁寬
看看這些車企,在有的在中國賺大錢卻在國外因胡作非為被本國民眾以及世界上許多國家罰到底褲都快脫了卻在中國大言不慚!
-
8 # 榛名說車
咱們從品牌和消費者兩方面來解讀這個問題:
消費者關注大眾汽車這事很簡單,因為人設崩塌了。
舉個例子說,某明星天天刻畫自己純情結果是時間管理大師,沒事搞多人運動,你覺得路人和粉絲會不會被雷的外焦裡嫩?
大眾汽車的營銷一直是土味:
站車門
關車門鑑定是不是高階
按油漆
踹輪胎
德系鐵皮厚
事實上,根據【國家標準】 GB 15086-1994 汽車門鎖及門鉸鏈的效能要求和試驗方法的要求來說,隨便拉個車就能站車門。
站不了那就是不合格。
Passat在中保研測試中A柱彎折,還不如保時泰的偏置碰撞成績,你覺得作為曾經的官車這個成績合格麼?一款合資行政B級轎車,居然連抄襲起家的保時泰都不如,莫大的諷刺啊。
更諷刺的是這車是MQB平臺,按說平臺升級對車輛安全性有幫助,結果搭載PQ46的美版Passat在IIHS測試中堅如磐石。
無論是偏置碰撞還是側面碰撞。
大眾採取的公關辦法也不咋樣,發通稿和控評,找KOL。。。
大哥時代變了,C-NCAP含金量不如中保研測試了,現在的年輕人都認可這個了!
豐田是用刻板印象的高手
涉事發動機其實主要是2.5L自然吸氣發動機,搭載在燃油版和混動車型上面,涉及廣豐、一豐還有雷克薩斯品牌的車型。
鍵盤車神喊了這麼多年的開不壞的豐田,殊不知,這是COROLLA/陸巡家族/海拉克斯三幻神打下的口碑。和你其他車型有啥關係麼?
2.5L自吸雖然熱效率高,但是在國內的環境下,熱車不完全直接進入低負載工況,這就造成了引擎可能到地方還沒升溫完全。
呵,這就是機油增多的根源。
再想想四衝程發動機一分鐘噴油次數,這要是附著在氣缸壁沒有送進燃燒室會有什麼結果。冷機啟動瞬間怠速真的不高,汽油機就這樣。
但是時至今日,廠家不僅沒安排召回,我還在一些媒體上看見了洗地稿。。。
機油增多和機油乳化,嚴重的時候可能導致引擎過度磨損甚至失去動力。失去動力的引擎如果說不威脅行車安全,你信還是我信?不信你自己試試,著車之前打方向和踩死剎車要費多大力氣?
日系車的三部曲無非是:
KOL 我的車沒有問題,我身邊朋友也沒有這問題
車主和經銷商跳出來現身說法
拖到夏天肯定沒機油增多,夏季氣溫30度起步有機油增多才叫怪事。
比如說,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面噴大眾已經成為一種輿論正確性,但凡日系車出點問題,那就不能說。說日系車有問題是非蠢既壞,德系車有問題就必須噴,你看這個輿論導向玩的牛不牛? -
9 # 貓眼看車
這不是品牌的問題,是Passat中保研涉及車輛自身安全係數高低的問題,而豐田機油乳化不會影響行車安全,消費者更加關注安全方面的資訊,而且相比Passat碰撞事件反應出的大眾在成本控制方面的摳門,豐田機油乳化並不涉及成本控制問題,兩者性質不同,所以消費者態度也就截然不同。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沒有,Passat後來選擇中汽研再次進行安全測試,結果是五星好評,“打臉”中保研後,Passat市場立即得到本質的扭轉,從前一段時間的低迷迅速恢復元氣,銷量大增,當然這其中與大眾給Passat制定的終端鉅額優惠也有很大關係。只要Passat中汽研滿分事件被無限制宣傳,那麼Passat後期不會為銷量發愁。
類似豐田機油門事件的還有本田機油門,同樣的道理,機油乳化涉及很多零部件、氣溫變化等細節,之後本田的多款車型並未收到任何不利影響,市場表現依然強勢,而且當初機油門事件熱度也被網路的冷漠迅速打入冷宮,消費者用眼投票的結果就是三分鐘熱度。
-
10 # 學究又不正經的雜貨鋪
很多答主都提到原因是一個鬧心(豐田機油門),一個要命(Passat斷A柱)。但我認為這只是一部分原因。另一個現實就是風水輪流轉,豐田取代了大眾成為營銷神壇的主人。10年前大眾的水軍有多兇,今天豐田的水軍就有多兇,甚至這些水軍中有不少是同一批人。因為大眾自己不爭氣,在中保研撞折了Passat,造成大眾這個品牌“人設崩塌”,名聲掃地,所以那些充值車評不方便再吹大眾嚴謹、安全、厚實了。正好豐田TNGA車型安全性個個頂尖,這是不容否認的事實,所以要領腸又要保證吃香不難看,很多人就轉而去吹豐田了。畢竟大眾信仰崩了,那麼競品順勢踩幾腳,連帶把莫須有的罪名往大眾身上堆也不會怎麼樣。舉個例子,當一個明面上的好好先生突然被查出是個揹負10條人命的逃犯,這時候你即便再多嫁禍他一條跟他完全無關的人命,大家也不會懷疑。
眾所周知,各個品牌都有自己的水軍,但和豐田相比,大眾的水軍近年來水平可是越來越拙劣了,到今年Passat都撞成這狗樣了,還在讓大量水軍狂吹C-NACP的優秀成績妄圖給自己洗白。然而C-NCAP這種標準寬鬆並且還允許廠家自己送檢(廠家完全可以專門造幾輛測試特供車拿高分)的碰撞測試早就沒有公信力了,大眾如此洗白只會適得其反。
情緒激昂的搖旗吶喊,那是最low的營銷手段,潤物細無聲才是真正高明的宣傳。豐田就更善於後者,它並不高調直白地說自己多好,而是潛移默化地把自己的長處說成是最重要的,把自己做不好或做不到的東西說成沒用甚至有害的。比如現在HIGHLANDER常年加價熱銷,CAMRY幾乎沒優惠,那就是“產品力過硬”“實力的象徵”,Tiguan加價熱銷,那就是割韭菜、賣信仰、收智商稅。如果豐田降價,那就是“實惠、親民、接地氣”,大眾降價,那就是“不優惠都賣不出去”。最有意思的是,很多豐田水軍還特別喜歡“大眾擅長公關,日系車只會老老實實做產品不會營銷”的論調。
當然,不可否認,在被動安全方面,豐田近幾年來確實處於進步狀態。2012-2013年,美國公路安全保險協會IIHS剛開始測25%正面偏置碰撞時,美版7代CAMRY的結果和今天的中國產Passat如出一轍:A柱嚴重變形,氣囊接不住臉,也只得到P,我就是這批車的車主之一。而當年的美版PassatB7這個專案的得分是A。
7年後的今天,8代CAMRY以全G成績拿下IIHS的年度頂級安全獎+,Passat的25%碰撞雖然總評也拿到了G,但由於氣囊沒有充分接住假人的頭部,導致其撞上儀表臺而受輕微傷,無緣頂級安全獎。
現在,國內有了中保研的碰撞測試,標準幾乎和IIHS一樣。網上總說什麼好車一到國內就減配,沒想到在被動安全方面,中國產的TNGA架構豐田車的碰撞表現和美版同款車一樣優秀,而且氣囊配置策略也向美國看齊,全系滿配,不搞高低配區別對待。而國內的大眾反而牽著不走打著倒退,在美國碰撞成績好好的車,到了國內同款成了中保研反面典型,我作為大眾車主都看不下去。
我看不慣豐田水軍,也不影響我認為大眾陷入現在的局面是咎由自取、因果報應,誰讓你當年大肆宣傳日系脆皮論、抵制日貨愛國論、車門站人、空腔注蠟、鐳射焊接混淆消費者視聽,現在被“以彼之道還施彼身”了吧。
回覆列表
世界第一的營銷豐田,才是真正的原因。機油增,美國召回,中國沒有問題,連機油增多對車沒有影響的洗白文章都出來了,可見豐田公關力量有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