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舞波蹈

    指導性意見說不上。確實,歷史上幾乎沒有一個文化人不曾見過學過聖教序。我也非常喜歡,時時臨習。我看,用心揣摩,聚神臨摹,即可;另外寫字時,務必注重腕肘臂聯動,這也是羲之書法精髓所在。我想,練習王字,懸肘是必須的,這可是真功夫體現。別無玄機。

    附晨作數字,不勝惶恐。

  • 2 # 1777夏

    我目前是學的顏真卿的書法,《聖教序》是王羲之書,我覺得他的字瀟灑灑脫,又不會讓人感覺太刻意,是隨性的,有個人的性格。你可以根據先觀察他的筆畫特點去臨摹,每天選擇一個安靜的時間去臨摹,當然,練習書法還得有個好心態,不能急於求成,把書法當做享受,慢慢來。不要因為一個字寫不好而煩惱,之後又重寫浪費了紙張,之後你發現錯了才能改正,進步就是從錯誤中得到的,還要有顆恆心,給自己一些鼓樓的話。 仔細讀帖,努力發現其中規律性的東西。行書的筆法主要是轉筆和折筆。 《聖教序》因為是集王字,字跡大小完全是按墨跡的原尺寸,多為一寸之內,也是當時晉代指的“八分”書大小。系用指,稍加掌功而得。初學者,不容易將字寫到原大,可以先放寬尺寸,逐漸縮小恢復至原大。不宜寫得過大,因為這要牽涉到用腕、用肘及用臂,便不得其本碑要領。臨摹,對於學習書法來說, 是一個艱辛的過程,更是一個不可缺少的過程。這些都需要我們在臨習中善於研究,善於發現。 我還有許多經驗不足,只能這樣了,希望對你有用吧!

  • 3 # 麓風軒

    行書學習《聖教序》是不錯的選擇,當代很多人如張旭光、孫曉雲等學習《聖教序》成為行書名家。臨摹《聖教序》要注意點什麼呢?

    1、《聖教序》是集字作品,保留了王羲之的大量書跡,且很少重複,是學習行書的極好範本,在臨寫的時候儘量保留王氏風範,記住其字形結構,能夠離開帖仍然心中有數,把《聖教序》作為看家本領。

    2、《聖教序》是碑刻作品,雖然製作精良,畢竟經過雕刻、拓印以後也與王羲之真跡有所出入,特別是對於筆法的細緻入微之處,難於察覺。因此,在臨寫《聖教序》的時候建議參考一下王字的《蘭亭序》,也可以參考《真草千字文》《書譜》《韭花帖》等。

    3、《聖教序》作為集字作品,在筆勢和筆意上,缺少手寫作品那種筆畫呼應、渾然一體的藝術效果,為了彌補這個缺陷,可以參考王羲之一些手札作品。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 4 # 翰墨書道

    題主的提問不夠具體,所以只能從學習書法的一般規律或方法方面試做解答。

    具體來說,讀帖就是結合所學理論知識、範本上的技法指導,利用這些知識去閱讀範字的點畫造型、結構布白規律和技法,做好臨摹前的理論知識儲備和積累。

    還有就是由於《集王聖教序》是行書作品,最好能夠有幾年的楷書學習經驗。

    由於《集王聖教序》是集字作品,部分字形寫不好容易寫疏散了。

    不妨在臨摹學習《聖教序》期間,穿插學習一些王羲之的其它書法作品。要注意刻貼與墨跡的異同區別。

  • 5 # 千年蘭亭

    臨摹《聖教序》,一定要了解該帖的歷史背景,以及對後人的影響和後人對其評價。

    我們要知道《聖教序》是王羲之書法之大成,代表王字精華。但同時我們也應知道,此碑畢竟是集字,其中一些字因書寫的時間丶年齡、情緒、氣氛的差異,在筆勢的連貫上略上人自然,有失全文的渾然和諧。

    學碑可以強其骨,學帖可以養其氣,學間架看石碑,學精到處非看真跡不可。學《聖教序》,一定要同時廣覽王字墨跡,這樣可以更好地掌握王字特點。

  • 6 # 子衿書法

    聖教序,是集王羲之書法而成的石刻牌帖,在臨摹以前,最好把王羲之的其他墨跡找來,在聖教序中找到它的墨跡原形,如蘭亭序中的“是、趣、生、大、能、以、形、陰、之、所)等大約二十多個字。在其他墨跡中,也能找出幾個來。

    這是一件考驗眼力的細心話,聖教序中的字,甚至是由兩個字分解組合而成的。把找到的字在石刻與墨跡中進行對比,看看它們的出入有什麼。初學者看,分別不大,看上去兩種字形完全一樣。高手看就能夠區別出墨跡中精妙的筆法。

    臨帖主要學習的就是筆法,筆法在石刻中,初學者是完全看不到的。我們看到很多臨習聖教序的習作,大多數都是生硬的外形模仿,毫無生氣可言。所以要學習臨摹聖教序,就要先把能找到的墨跡中的字對照墨跡進行練習。把這些字中的點畫起止收放規律摸清楚以後,再去臨習石刻中的其他字,以學到手的起止規矩去學習,便能收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 7 # 萬氏制筆

    聖教序,是集王羲之書法而成的石刻牌帖,在臨摹以前,最好把王羲之的其他墨跡找來,在聖教序中找到它的墨跡原形,如蘭亭序中的“是、趣、生、大、能、以、形、陰、之、所)等大約二十多個字。在其他墨跡中,也能找出幾個來。

    這是一件考驗眼力的細心話,聖教序中的字,甚至是由兩個字分解組合而成的。把找到的字在石刻與墨跡中進行對比,看看它們的出入有什麼。初學者看,分別不大,看上去兩種字形完全一樣。高手看就能夠區別出墨跡中精妙的筆法。

    臨帖主要學習的就是筆法,筆法在石刻中,初學者是完全看不到的。我們看到很多臨習聖教序的習作,大多數都是生硬的外形模仿,毫無生氣可言。所以要學習臨摹聖教序,就要先把能找到的墨跡中的字對照墨跡進行練習。把這些字中的點畫起止收放規律摸清楚以後,再去臨習石刻中的其他字,以學到手的起止規矩去學習,便能收到理想的學習效果。

  • 8 # 南玫瑰騎士

    說不出有什麼意義,總是越看越喜歡。別的字看多會淡化,只有聖教序。可見懷仁用心良苦。連蘭亭序都比不讓聖教序。美而不媚。

  • 9 # 不二齋

    1、我們平時說的聖教序一般就是指的王羲之的行書《集字聖教序》,唐代褚遂良也寫過楷書版的聖教序,我們一般稱之為《雁塔聖教序》。

    2、《聖教序》是王羲之的一幅集字作品,是唐代的一個叫懷仁的和尚,把王羲之的行書根據《聖教序》的內容集合而成,也可以說這幅作品是王羲之行書的一個字型檔,包含著從王羲之各個書法作品裡選出來的單字。

    所以聖教序的優勢在於它的單字和結構,而不在於章法和行氣,初學聖教序最好有老師或者配合著王羲之的行書尺牘作品學習。這樣既能夠學習到它的結構,也能夠學習到王羲之的書法的章法和行氣。

    3、初學王羲之《聖教序》如果感覺入手比較困難,可以從元代的趙孟頫臨寫的《聖教序》入手,趙孟頫的《聖教序》是墨跡作品,相對於刻帖更好理解,適合初學入門學習,然後再逐步過渡到王羲之的《聖教序》,但是要注意不要在趙孟頫的《聖教序》應太多的時間。

    4、學習完《聖教序》以後,未必一直抱著聖教序不放,可以去參考學習顏真卿以及宋四家的行書,去掌握更多風格性的行書,畢竟《聖教序》是一本集字,還要去鮮活的作品中去驗證。

    5、我個人會把王羲之的《聖教序》當成一個字典,有什麼拿不準的字形就去裡面找,以聖教序為基礎,以宋四家為風格,以自己的性情去發揮,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路子。

  • 10 # 快樂書法

    就學習《聖教序》,我的體會是:

    一,《聖教序》是刻帖,其優勢是筆畫的起,行,收筆的一些微妙動作,所形成的細微差別和牽絲引帶看不到了,因此其筆畫顯得斬截剛斷,初學的朋友不會受到這些細枝未節的干擾,直奔主題,學習結構。不象臨習《蘭亭序》,光一個起筆的複雜動作,和筆畫的特別微妙複雜的弧度變化,就讓人感到極難適應,極難學成。

    《聖教序》1940多字,是煌煌大帖。學習二王行草書,必學《聖教序》。

    但《聖教序》的缺點也非常明顯。《聖教序》是懷仁和尚,應該是懷仁領導的一個工作團隊承辦的皇家工程,整整用了二十一年時間才集字成碑的。即使這樣的皇家工程,也抗不過藝術規律,就是把字與字之間相互的連帶,顧盼,揖讓關係和大小,輕重,聚散等等對比關係淡化甚至滅失了。

    王羲之的一些表現力強的字,不可能選入《聖教序》。選入這些表現力強的字,會使整體風格不協調。選入的字,基本上都是比較平和中正的,利於通篇的協調。《聖教序》的調子就是不激不厲,疏朗平和。臨習時不注意,容易形成排字,擺字的習氣。一旦形成習氣,平時創作時寫的字容易大小一律且互不相關,顯得極為單調,即使單字寫的很好。

    刻帖《聖教序》另一方面的問題,是看不清筆路和墨色變化,臨習和創作時也容易造成筆法單一和沒有墨色變化,形成筆畫的粗細曲直基本一致,墨色濃淡沒有遞進關係,同樣造成技法的簡陋單調。

    這是所有刻帖共性的問題。

    縱上,學習《聖教序》,無法不與二王手札,《蘭亭序》聯絡,更應參考唐宋人行書墨跡。即使不把它們作為主攻方向,但參考其章法,筆法,墨色變化,毫無疑問是必不可少的。

  • 11 # 湛立波

    在此說說我是如何指導學員的:

    1、選擇指導性的書籍《王羲之行書用筆習字帖》《王羲之行書結構習字帖》(湖南文藝出版出出版,孔夫子舊書網有售)。

    3、少作無用功,千萬別不動腦就寫,重複錯誤比不寫更糟糕(浪費時間)。觀察分析佔臨一個字的2/3時間,1/3時間用來寫。臨一個字寫三遍足矣(最多不超5遍),第一遍在充分觀察、分析、閱讀字字析後且基本背記該字特徵時才寫,寫後與原帖字對比找差距,在第一遍字上修改,修改後寫第二遍(基本上與原帖接近),第三遍要求背帖寫(即背臨)。

    4、在理解和背記《用筆習字帖》或《結構習字帖》中當頁條款的楷體小字後(這可是精髓,既可是指導你的,也可是將來你指導人的),再動筆臨寫該頁之帖字。

    5、聖教序中字的書法線條,具有張力和凝聚力,線條的沉、厚、圓、勁必須要表現出來,這也是學聖教序終極目標之一。

    ......

  • 12 # 翰墨今香

    題主說的《聖教序》應該指的是懷仁和尚的《集王羲之書聖教序》吧,因為《聖教序》有兩個版本,另外一個是褚遂良的寫的楷書版。不過一般情況下我們習慣了把褚遂良的楷書版本稱作《雁塔聖教序》,而懷仁的叫《集王書聖教序》或者簡稱《聖教序》。

    《聖教序》可以說是學習王羲之行書的非常好的字範,古今很多書法大家都臨摹過,而且留下了臨摹的範本,例如趙孟頫和王鐸的《臨聖教序》。特別是趙孟頫的《臨聖教序》與原帖相似度極高,而且是墨跡本,因此在學習《聖教序》時可以把趙孟頫臨摹的《聖教序》拿來作參考,來分析行書的筆法。

    懷仁的《集字聖教序》因為是集字,從王羲之不同時期的不同作品中,挑出需要的字,放到文章中來。碰到實在沒有的字就需要利用拼湊偏旁部首來重新組字,甚至是隻能按照王書的風格自己寫。因此《聖教序》只能拿來作為王羲之行書的字範,而行書應該有的上下貫通的行氣這裡就差了很多。

    在臨摹的時候我們可能會碰到下面一些問題,需要我們注意:

    結構難以把握:臨摹初期這種問題很正常,不妨先從摹開始。用透明紙覆蓋在上面,用雙鉤的方法鉤出輪廓,然後再填墨書寫。看起來有點費事,但效果真心的不錯,初學尤其建議。

    適當放大:《聖教序》的原字一般比較小,古人的尺牘書一般都是這個尺寸。初學的時候寫太小的字有難度,不妨臨摹的時候稍微放大一些,放大1.5倍左右就好。也不建議放太大,那樣對筆法的理解就會出問題。

    用筆遲滯:剛開始臨摹的時候,我們邊看邊寫,用筆會出現遲滯的現象,但是王書用筆是非常流暢的。沒關係很正常,我們一個字多寫幾遍,直到寫的比較熟,找到用筆流暢的感覺。因此不能像抄書那樣臨,一定要逐字臨摹。一個字過關了再臨下一個。這種流暢一定是在保證用筆和結構準確的基礎上,而不是一味追求流暢,失其結構和用筆。

    用筆的虛實:什麼是實筆呢,就是有筆畫連線的用筆,而有些字筆畫之間雖然沒有連線,但是臨的時候要讓筆在空中有連的動作,這就是筆斷意連。

    關鍵是筆法:學習行書,關鍵是用筆,《聖教序》因為是拓帖,不宜分析用筆的來龍去脈,這時多參考王羲之一些其他的行書作品,例如《喪亂帖》《快雪時晴帖》《蘭亭序》等。或者直接參考趙孟頫的《臨聖教序》也可以。

  • 13 # tjsjsh

    注意以下幾點唄:

    1.選字帖。

    《聖教序》版本眾多,西安碑林的版本(有個用宣紙印刷的線裝帖,很不錯);日本三井美術館的版本;天津博物館墨皇版本;中國歷史博物館的版本(這個是冠軍版本);還有一個版本我一時忘了,哈哈。這五個版本我都有,攤開仔細對比著看,美死了。常忘了吃飯。這五個版本是五個時間的拓片,不說帖學,先說歷史,看進去就有體會了,別看收集字帖,看字帖與動手寫表面上沒關係,我的經驗是關係重大!選字帖除了版本,一定要原大!一定要彩色!選好的出版社印製的!這都很重要!這些年其他版本也有出版,有的帶點評,印刷精美,現在學書法的人有福呀。

    2.臨帖

    一定要一豎行做為一個單位,一個字一個字那樣臨,開始可以,但心裡一定記著練行書貴在行,貴在氣,貴在上一個字與下一個字的呼應,注意上一個字末筆和下一個字第一筆是什麼關係,要不,行不起來,就是寫楷書了。

    3.最好寫原大小。不要誇張的寫成拳頭大小。

    4.毛筆:羊毫,兼毫都行,別狼毫,練功夫嘛。筆大小要合適,大筆寫小字或小筆寫大字都不太好。

    5.方法:多讀帖,反對抄字帖,一行一行臨。不像慢慢來,一天抄幾十個字那樣沒大意義。

    6.多悟。這本帖夠寫十年八年的了。當然,《蘭亭序》,其他王羲之的帖也可以多看,多悟。

  • 14 # 倚齋聽風雨

    題主所說的《聖教序》應該是指唐代懷仁和尚集王羲之字而成的《唐懷仁集王羲之聖教序》。這個碑帖是集字後刻在石碑之上,字與字之間的氣脈欠連貫,有些單字的細節之處必然刻畫不夠細緻,因而在臨寫的時候要加入自己的理解。

    《聖教序》是行書碑帖,經過刀刻工序,字形顯得硬朗,筆畫如鐵畫銀鉤,具金石之氣。但在臨寫的時候,大可不必字字下筆銳利,寫得跟石刻一樣。尤其轉折之處,應寫得“方中帶圓,圓中帶方”。

    畢竟石刻字跟毛筆寫出來的字還是有所區別,過分追求石刻的感覺,容易把王羲之的行書書風學偏,以致硬朗有餘,流暢不足。

  • 15 # 老跨鬥

    臨聖教序的小建議

    1、紙和墨:

    一定不用生宣,用熟宣或半生不熟的紙,濃墨裡少加水或不加水,能拉開筆為好。

    2、折出格:

    一張毛邊紙,橫著折格子,最後的格子為1.5釐米左右即可。毛邊紙的上下留白多一些好看,類似信箋紙風格。

    3、毛筆:

    小狼毫、小兼毫為好,可以用幾種筆測試,哪個好用用哪個,千萬別按住一支筆用。

    綜述:

    工具材料上要科學使用,然後才是技法的問題。

    其它以後說。

    4、字的大小:

    建議按照原帖字的大小臨。最好不要放大。因為,小字與大字的方法不是一回事。比如:

    我們寫一個15釐米的楷書長橫,從起到收一定要每個動作到位,這個橫才好看。

    如果我們寫一個0.5毫米至1釐米之間的小楷長橫,就不能按大楷那樣了,就要簡約了。

    更重要的是:

    寫小楷、小行書更多的是靠毛筆自身的特性、彈性自然帶出許多線條的,而不是“刻意寫出來的”。

  • 16 # 張勁逸

    學習書法普遍的遵從規律是:"一專二博三創新"。特別是行書學習。特別要強調專攻一家專臨一帖。而歷代書法家最推崇備至的行書法帖,無疑是《聖教序》了。王羲之的《聖教序》是懷仁集王羲之字跡中最精粹之大成,全帖共1903字,

    專心致志,沉下心來。始終以《聖教序》為準繩,進行長期規範化臨摹 ,可以讓我們的筆法不會跑偏,更不會誤入江湖氣的歧途 ,打下堅實的基礎後再遍臨名家博採眾長,以達到自成一家。

    第一個建議是臨習時,最好可放大一倍或數倍。

    放大後,可以看清小字型難以分析的筆法特點。特別是起筆的方向,和收筆的走勢 牽絲連線細微處,透過放大

  • 17 # 大成國學堂

    首先是拓本問題。

    現在的書法學習有一個普遍問題,就是各大出版社(即使是幾個權威出版社)基本上沒有選擇一個碑最精良的、錘拓技術最高明精細的、最早的拓本來做出版發行,包括文物出版社、孫寶文系列、書畫出版社等權威機構出帖,都不用該碑存世的最優拓本進行發行。大概原因有二:

    1、最好的本子本身多為存世近千年的國家一級文物,要出版發行涉及到複雜的國家級審批程式和相關費用,會提高出帖費用成本和時間成本;

    2、同一碑的最好拓本往往散佈在各大博物館甚至國外,部門協調及跨境交涉相對複雜,反正普通學書者也並不具備版本學、碑拓鑑定和流轉的相關知識,退而求其次用稍劣質的拓本去也照樣銷售賺取暴利。

    比如各大出版社都一致用日本“三井本”來出帖,但其實在存世三個可以確定的宋拓《集王聖教序》中,三井本顯然錘拓最晚,而且錘拓品質屬於民間拓手,拓本品質大打折扣。

    中國古代碑刻原本在民間的很多本子,解放前大量流落日本。日本人在侵華以前成立專門部門派人來收購或者調查,作為侵華之前的軍事任務之一,像具有濃厚日本軍方背景的三井財團就藏有不少中國碑刻的民間拓本。

    但好在,民間拓本其實往往都不是最好的本子。最好的本子一般都在達官顯貴家藏或者皇宮裡。漢隸、北碑的存世最好拓本,多與翁同龢、翁方綱、何紹基三個人脫不了干係。現在故宮博物院藏本也多是他們的藏本。解放後被捐獻給故宮博物院的珍貴文物,包括很多他們三人曾經的藏本,價值連城。

    皇宮裡的最好碑刻拓本,在溥儀下退位以後流散出來,也迅速被張伯駒這樣一批有文化情懷的商界大佬收攏,解放後捐給故宮博物院。但這批本子,基本上都沒有公開發行過。

    學書法,三分勤奮,三分天資,還有三分在帖,一分在和書法的緣分。帖不好,越學越壞。壞到一定程度,就回不了頭了。這就是壞帖的惡劣之處。

    其次是,再好的拓本也只是真跡的一個影子,必須要輔助手段。

    中國書法史上有三個書法作品碑刻的刻工精良,點畫絲絲入扣,完全忠實於原作,都是皇帝親自集舉國之力完成的碑刻作品。一部《集王聖教序》,一部褚遂良《雁塔聖教序》,一部清朝的《三希堂法帖》。刻的好還要錘拓好。錘拓好還要儲存的好。能夠在歷史長河中儲存下來的好拓本其實是鳳毛麟角,而三希堂法帖所收碑帖其實精華已經並不多。

    即使是這樣的最好的作品、最早的拓本、最精的錘拓、最優的儲存,碑永遠是碑,真跡法帖的鋒芒流轉、墨色變化資訊基本上在摹勒刻石過程中丟失大半。

    在古代,真跡或者碑刻的好拓本根本與大眾無緣,所以達官顯貴、官宦世家和皇上家拼命出書法大家,高手在民間根本就是一句笑話(其實到現在也根本是一句笑話)。好字帖就是學書的輸入源頭,輸入的東西層次很低、資訊不足,怎能指望練出書法高手?

    現在科技發展了,有了“法帖3.0”這樣以超越人的肉眼極限的超精度真跡複製手段,我們也可以像皇子們一樣面對“真跡”臨帖。

    如同米芾說“石刻不可學”,我比較建議:學書法,能用墨跡本就離碑拓遠一點,越遠越好。最好的道路還是直接用“法帖3.0”複製古代墨跡來學。這是捷徑。比如有存世《智永真草千字文》墨跡本,就再也不必要去用關中本《智永千字文拓本》乾耗時光。

    假如某帖實在沒有真跡,如《集王聖教序》,那麼在選擇存世最好的拓本的同時,至少要用一些彌補的方法去解決碑拓已經缺失的筆法和墨韻的細節。比如用《趙孟頫臨王羲之聖教序》同參,用大量的讀帖去抓取二王筆法,再結合《集王聖教序》的結字技巧和章法規則。這樣學習,事半功倍。而以上二者的超級複製工作,“法帖3.0”都已經完成。這是古人沒有可能具備的條件。

    第三,學習方法缺失。

    大家有沒有發現,越是出各種書論的時代,整體時代的書法水平反而越落後。從明代到現在,這個規律一直越來越明顯。顯然,靠讀書和傻臨帖學書法是書法這個領域最大的笑話。

    王羲之以降直到智永和尚絕了戶,王氏家族的書法一直是超然卓群、神手疊出。從宋徽宗趙佶開始宋仁宗、宋睿宗、宋高宗直到趙孟頫到趙孟頫的兒子輩,趙家貢獻了一連串書法高手傲視書壇。

    書法是有傳承的。一個特殊的例子很說明問題。歐陽詢的兒子歐陽通是遺腹子,沒見過父親,即使家中父親作品汗牛充棟,書論手稿也都在,他學書勤奮的要命,最後他也就是成了一個二三流書家。

    自古以來書法的教學,有兩大要素:口傳和心授。口傳,很多脫口而出的不傳之秘散佈在各種小規則、規矩、累世總結的套路里面。心授就是墨跡。很多技巧是語言說不出但看得出的。

    我舉一個我曾經直播時教過的的例子。大家習慣了“尖圓齊健”的毛筆去寫《集王聖教序》,但其實王羲之不是這樣的,這就是為什麼滿坑滿谷的人學《集王聖教序》(包括N多給人授課的所謂書法家)就沒幾個寫得像的,那種龍翔天宇的矯健之氣就是寫不出來。

    上次直播我說過王羲之特殊的舔筆方式,但其實,就那麼簡單嗎?僅就這一個方面裡,用什麼筆?舔到什麼角度?舔幾個鋒面?舔幾下?蓄墨量怎麼控制?書寫中要不要調鋒去中和側鋒的弊端?中側轉換有沒有微動作?……這哪裡是直播說的清和看得清的?

    但其實只要當著面舔幾次筆,寫上一會兒字,再當面點撥一下要點,只要不笨,學的立刻就能明白大概。反覆鞏固兩次,傳授也就完成了,剩下就是帖要對(真跡或者“法帖3.0”),人要對(勤奮+堅韌)。這就是為什麼書法是家傳,看書看直播看影片都得不到這一塊兒精髓。

    那麼這些精要在古法失傳上千年之後我們是怎麼得到一部分的呢?精研王羲之《筆陣圖》,透過同時期的文風研究,挖掘他的本來意思,再抓出20部以上“法帖3.0”的王羲之超精度摹本,再進行筆勢、筆法和構件對比,再結合褚遂良、智永、孫過庭、趙孟頫、王鐸(別忘了王鐸的27年聖教序功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墨跡本,一點點比對、驗證,最後推匯出來一些王羲之的結字規則、用鋒習慣、換鋒動作和章法秘密……

    與王羲之眾多的摹本相比較,毫無疑問《集王聖教序》在字數和體勢還原度上都是優勢明顯的,但也別忘了,撈取天上的月亮,不是一隻漁網就能搞定的事兒!願書友們仔細體會、早入《集王聖教序》之堂奧!

    “ 法帖3.0”相關單品,可於某寶搜尋“大成國學”,進入“法帖3.0”版北宋拓《集王聖教序》真跡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結婚嫁人的你,每年的大年三十晚上有沒有想過自己的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