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你有見過什麼罕見或者瀕危的動物嗎?如果有拍照,歡迎曬出照片! --------------------------------------------------------------------- 2017年12月25日至29日,在悟空問答或者今日頭條客戶端問答下搜尋#鯨奇物語#標籤問題,寫出你和野生動物的故事,或者曬出你拍下的動物照片,即可參與鯨奇物語活動,如果你實在喜歡宅在家,我們也為你準備了寵物相關的問題,確保你能參加活動~ 活動獎勵 優質回答獎: 我們會根據親們的回答質量評選出優質的原創回答 一等獎1名,獎品:價值500元的京東現金卡,和限量版精美鯨魚手賬筆記本 二等獎3名,獎品:風靡全國的物種日曆禮盒和限量版精美鯨魚手賬筆記本 熱情參與獎: 我們會在此次活動「回答活動問題最多的人」中隨機抽取10個人,每人送出一個限量版鯨魚手賬筆記本。 什麼是優質回答?滿足以下幾條即可: a.300字以上,原創首發於頭條問答,文內沒有廣告,包括微訊號等; b.言之有物,緊扣問題作答,內容為自己的親身經歷故事和真實感受感受。 d.文筆流暢優美,圖文並茂
12
回覆列表
  • 1 # 動物世界的樂園

    電光鰩,照片沒有,上網上找了一張,差不多就是下面這個樣子:

    第一次看到真的被嚇到了,特別是它的正面,突然露出一個小小的頭,顯得太不勻稱了。

    它在深海中能發光,不知大家注意到沒,生活在深海的動物一般都具有淺海中生物不具有的很多本領,電光鰩它能夠釋放出電光,主要生活在魚種類繁多的印度洋西部,是迄今單鰭電鰩科家族中體型最大的物種。

  • 2 # 超側衛

    要說我見過的最罕見的動物,那無疑就是上個月在亞馬遜叢林裡見到的這隻巨鼠了。

    在南美洲亞馬遜河岸的叢林裡,生活著這樣的鼠類,體型巨大,完全超出我的想象,如果不是導遊介紹,完全不會把它當成老鼠,因為它身長已經快接近1米了,重量超過50公斤。

    剛剛抵達亞馬遜河的時候,我們從機場下車,坐一輛小巴士到了亞馬遜河的渡口,開始從渡口坐快船前往處在深山裡的酒店,一路船都開很快,河岸兩旁的樹飛馳而過。就在一個河道的轉彎處,船長突然停了下來,直指河岸邊讓我們觀看,當時我們尚未來得及反應,甚至都不知道要看什麼。導遊告訴我趕快拿相機,準備一會拍。我就匆匆拿出了相機也不知道要拍什麼。

    就在毫無目標的糾結之後,一隻體型碩大的肥肥的動物從岸邊的叢林裡爬了出來,我揹著相機一頓狂拍之後,看到了這隻怪物,我當時的感覺以為是隻野豬。後來導遊告訴我們,這是老鼠,世界上最大的老鼠——這樣的成年老鼠重量最多的可以超過60公斤,身長超過1米,見到我們慢慢靠近,這隻大老鼠一點也不害怕,除了時不時抬起頭張望之外,沒有任何想要被我們嚇跑的樣子。我們的船靠近之後,整船的人都在給這隻巨鼠拍照,而它則爬出原來的岸邊,朝我們這邊走來,邊走還邊時不時的停下來觀望,雖然比其他動物稍微警覺,但是我更覺得它像一隻長了長毛的豬。

    後來回來查資料,才得知這隻巨鼠就是世界上最大的老鼠——波洛巨鼠 。

  • 3 # 核先生科普

    我見過最奇怪的動物就是鴨嘴獸了,是最原始的哺乳動物之一。嘴型像鴨子,腳也像鴨子,而身體和尾部像海狸,如下圖(鴨嘴獸:敢說我醜,我就說我和你祖先是同輩)。

    特別之處一:當今活化石

    因為生活在遠離大陸的澳大利亞大陸,2500萬年前就是這個樣子,至今沒有多大的變化。目前想看鴨嘴獸也只能去澳大利亞,世界各地動物園都沒有。

    特別之處二:奇特的生物特徵

    鴨嘴獸屬於進化不完全的產物,當18世紀,英國動物學家喬治.肖發現鴨嘴獸時,第一印象就是這傢伙身體絕對不是原裝的,絕對是早期整容失敗的產物,或者是人為惡作劇拼湊起來的,在自然界中怎麼有這種物種。

    渾圓的身體隨時看上去都有可能翻滾的危險,成年後長40~50釐米,重量雌性在700~1600克之間,雄性在1000~2400克之間。 全身覆蓋棕紅色的毛,毛在游泳時主要起到身體保溫,防水作用,溼潤後緊貼著身體,增加了身體的流線型,減少了水的阻力。肚子左右兩側伸出四隻小腳,根本不能把身體拖起來,腳上有五爪,指間有蹼相連,就像船槳一樣,(準確說法是船槳模擬的蹼),游泳時增加動力。最顯眼的就是小小的頭上面拖著的長長的嘴,嘴的長度要大過頭部,且扁而平。就像人為安裝的,嘴上面兩個小洞也很突出,這就是鼻子,用來呼吸的,不向嘴巴,鴨嘴獸的眼睛佔用的地方很小,看上去卻是和真誠的眼睛。

    特別之處三:卵生哺乳動物。

    發現鴨嘴獸之前,動物學家認為哺乳動物都是胎生,然而活久見,鴨嘴獸就是卵生,每次2-3卵。卵比麻雀卵還小,彼此粘在一起,小鴨嘴獸經過兩個星期的孵化破殼而出,然後經過長達5個月的哺乳期,但是母體鴨嘴獸並沒有發現乳房和乳頭,小鴨嘴獸哺乳時,成年鴨嘴獸會將身體反過來,腹部乳腺區稍凹,乳腺分泌出乳汁後小鴨嘴獸舔食母乳。

    鴨嘴獸還有其它特別之處,自然界中同樣還有更多奇特生物待我們發現。

  • 4 # 攜狼拍雪豹的王鵬

    最罕見的,除了雪豹,應該是野駱駝吧!

    2009年,第一次從敦煌進入羅布荒原,然後開始了長達兩年半的野駱駝科考之旅。野駱駝的數量是極少的,全世界大概只有幾百到一千隻左右。除了中國的阿克塞到羅布荒原這一片,就只有蒙古國有一些了。屬於世界瀕臨滅絕的8大物種之一。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偶蹄目哺乳動物。能在羅布荒原生存下來,一直屬於一個奇蹟,很多生命科學研究者都為此作過科研,但是一直沒有讓人信服的結論。

    我在羅布荒原的野駱駝尋找之旅進行了兩年半。見過單隻的,也見過幾只的、一大群的。最有意思的一次是,我們從新疆若羌紅柳溝騎駱駝沿著羅布荒原的南麓、阿爾金山的北麓橫穿到達甘肅阿克塞縣。在路上我和一位嚮導牽著駱駝走向一隻單隻的野駱駝,它對我牽的駱駝特別好奇,一直到我們距離它一百米左右的時候,野駱駝才發現了我們,然後風一般的跑掉了。

    也發生了一些驚險的事,比如號稱羅布泊之王的馬穆利被駱駝兩蹄子踢飛,兩分多鐘沒有呼吸,把我們嚇了一條;我騎的駱駝鼻環掉了,駱駝瘋狂的跑上了懸崖,最後在三面環崖的地方險險的停下……等等吧,都成了美好的過往。

    但是,野駱駝那美麗的大睫毛和大眼睛依舊明亮,讓我懷念。同時也紀念已經世去多年的兄長,新疆野駱駝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局長張宇老哥,祝他在天堂安息!他摯愛的野駱駝依舊生存在中國的羅布荒原。

    我那時候還是有些胖阿

    我騎著駱駝和嚮導去找野駱駝。

    感謝我的哥們流浪者之歌當時留下的珍貴照片。

  • 5 # SME科技故事

    其實我要回答的這個並不算罕見,但我第一眼見到(或者說吃到),內心就是這種OS是這樣的:

    臥槽,這居然能吃!臥槽,居然這麼好吃!臥槽,竟然賣這麼貴!

    它就是被稱為“來自地獄的海鮮”和“最貴的海鮮之一”的狗爪螺!

    狗爪螺的學名叫鵝頸藤壺,是藤壺類生物,生活在海流交換比較頻繁的島嶼礁石的夾縫中。

    至於它為什麼叫狗爪螺,主要是它的外形酷似狗爪子,也有的地方叫它雞爪螺。

    之前買的博物君的《海錯圖筆記》,就提到了這種海鮮,古人一般稱其為“龜足”。

    裡面有一則笑話挺有意思,由於龜足外形怪異,古時候中原人不認識它。有一次,一箇中原人到福寧州做官,看到市場上有賣龜足,想常嘗,但是又不屑於向別人問其名字。

    於是他就在採購單上寫:給我買那種長得像“匆”字或是“易”字的東西。

    負責買菜的下人看不懂,就去問人。一問就知道了,這不就是龜足嘛。

    這麼一看,狗爪螺確實是長得像“匆”字和“易”字。

    一般吃狗爪螺的方法有白灼和爆炒。

    但個人而言,白灼的味道更好,真的原汁原味,超級鮮美,彷彿能嚐到真正海的味道我知道啊!

    因為狗爪螺並不是哪裡都長有的,它對水質是比較挑剔的,環境差點都無法生長。

    所以有它的地方,證明那裡的海水都比較乾淨。

    而且鵝頸藤壺還含豐富的碘、鈣、蛋白質及維生素等,食後有恢復並增強肌體組織功能,促進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等。

    所以你別看人家長得不好看,其實它是一種實實在在的高檔海鮮。

    來感受一下吃法:

    吃的時候要先剝掉上邊“指尖”的部分,將“手指”的肉剔出,就可以享受狗爪螺的美味了!

    不過說實在的,如果不是在海邊長大,見到這東西都不會覺得它跟“吃”有什麼關係。

    但是吃過之後,就知道什麼叫人間美味了。

    只是對於一個物種來說,生的太好吃了並不是一件好事啊。

    因為鵝頸藤壺實在是太美味了,過去人們只管採擷,不注意保護,許多島上的的狗爪螺已越來越少。

    聽朋友說,她家鄉那邊狗爪螺已經比過去少很多了,也特別難採到,所以也越賣越貴了。

  • 6 # 不入流的大劉

    說罕見,那麼常見動物裡,非常特別的是不是也算呢?如果算,那麼我見過

    5條腿的牛

    2003年暑假,我本科畢業,等待去北京讀研。但家境貧寒的我,研究生費用很成問題。學費3萬,加上住宿和生活等雜費,三年下來,小十萬的開支,對於我父母來說不堪重負。而我考研時就誇口,說研究生費用我會自己解決。所以,那個暑假,我就必須打工了。

    但你讓我一個普通本科畢業,還學的新聞學專業,去哪裡打工呢?實習都不一定有人要。但海口已經誇下了,只好硬著頭皮找到縣電視臺去碰碰運氣。果不其然,電視臺新聞部的主任以為我是去實習,開始挺熱情。一聽說我要工資,就沉默了,“不好意思啊,我們這不缺人!你文筆怎麼樣?可以去報社看看。”我說沒關係,那我參觀參觀吧。然後主任就帶著我各處看了看。途中就閒聊嘛,這一閒聊機會就來了。主任同時也是位慈祥的母親,有一個兒子剛上大一,花錢有些大手大腳。一對比我和他兒子的生活花費,又問了問我打工的原因,主任就動了惻隱之心,“那你讀一段新聞我聽聽”。聽完後,她就讓我第二天去上班了,並讓臺裡的男主播去休假。然後,我一星期工作五天,播兩天新聞,三天下鄉出鏡採訪。

    背景介紹有點長哈,下面說正事。有一天,臺裡接到熱線電話,說有個鄉鎮生了一條五條腿的牛。我們扛著機器,拿著話筒就出發了。是那種鄉下最常見的水牛,第五條腿掛在脖子正下方,由於位置比較居中,也比較直溜,小牛又剛出生不久,不覺得怪異,還是很萌很萌的。當地獸醫當時也在場,說那條腿裡有動脈,不能切除,切的話小牛會死,建議保留。所以,應該就會一直掛著吧。

    太久遠了,當然沒有照片留下來,不久前我還圖片搜尋過一次,找到過非常非常相似的圖。但今天再搜,找不到了。能找到的五條腿的小牛,都沒有那隻看起來不討厭,沒有那隻呆萌。所以,我就不放圖了。

    那麼,你們又見過什麼畸形,卻又不討厭的動物呢?

  • 7 # 我是阿偉

    我家是農村的,小時候我記得我家裡養了一隻黑狗。大概養了兩年多吧,狗非常聽話,從來都不主動咬人。讓我記憶最深的,每次我上廁所狗都跟著我後面來,因為農村的廁所以前都是在外面,這隻狗只要看我上廁所,馬上跟我跑去,只是晚上上廁所的時候才會跟著我,因為農村的廁所一般裡面都養著豬,狗跟著我去,一般都是咬老鼠,你還別說,它咬老鼠的成功率還很高,他只咬死老鼠,但是它從來都不吃,狗晚上很精的,只要你一開門,它馬上就跟來了。那個時候我大概是差不多十歲。現在回想起來,那隻狗真的很聽話,可惜只養了兩年多,真的是可惜了。

    有的人會問為什麼只養兩年多

    ,因為那個時候的農村養狗一般都是會吃掉的,只有很少的家庭是不吃自己養的狗。那個時候我年紀還小,農村殺自己家養的狗也不足以為怪,現在回想起來真的是太可惜了,很難得養一隻這麼聽話的狗。當時殺那隻狗的時候,我心是有點傷心的,畢竟它每次都和我玩。自從那以後,我家都不養狗了,現在我也不想養狗,因為沒有時間,既然你養了它,你就要對他負責。現在要我養狗的話,我絕對不會殺它的,絕對不會把它賣給別人。狗是我們人類最忠誠的朋友.等我以後退休了,我就養一隻狗。謝謝大家的收看。

  • 8 # 丁媽親子時光

    我見過最罕見的動物是火雞。

    因為我生活在地處偏僻的農村,罕見的動物也不來這窮鄉僻壤之處,再加上我的孤陋寡聞,所以都沒有見過什麼高、大、上、奇的動物,見過的動物中就感覺火雞還很奇特。

    火雞體型比一般雞大,可達10公斤以上。根據傳統,美國人會在感恩節及聖誕節烹調火雞。火雞軀體高大,頸短直。背略隆起,長而寬,胸骨長直。胸、腿肌特別發達。頭和頸部沒有羽毛,頭上有珊瑚狀皮瘤和肉錐。脖子上也有,很大一大堆,羽毛顏色隨品種不同而有很大差異。因發情時擴翅展尾成扇狀,肉瘤和肉瓣由紅色變為藍白色,這時候也是火雞最漂亮最獨特的時候。

    火雞對氣候的適應性很強,特別能耐寒 ,可在風雨中過夜,在雪地上覓食或進行日光浴。火雞採食青草的能力比較強,能從各種青草中獲得營養物質,特別喜歡吃韭菜、蔥和大蒜等食物。

  • 9 # 花落成蝕

    我見過最罕見的動物是白鱀豚。

    1980年1月11日,人類在洞庭湖、長江交接的湖口處捕獲了一隻白鱀豚。這就是後來鼎鼎有名的白鱀豚淇淇。這頭白鱀豚在人工環境下被養育了22年185天,創了紀錄的長。他一直住在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鰭豚館中。小時候我去看過。

    淇淇的飼養非常不容易。它剛來的時候就差點死了。捕捉它的過程就充滿了兇險,它是幾個漁民在洞庭湖淺水區發現的,當時它擱淺了,漁民把它從水裡吊上了船,但拉網子的吊鉤意外把它的背扎傷了,傷口還很嚴重。送到武漢之後,它的傷口還感染了。很多動物界的專家一起出手想辦法,才把它的命給扯了回來。

    在武漢的近23年中,淇淇為科學貢獻了很多,科學家和它一起,在生物學、生態學、人工飼養、行為學、生物聲學、血液學、疾病防治等方面有很多突破。最有意思的是,科學家從它的超聲波中,發現白鱀豚能夠透過聲音、傳播表達自己的感情。

    那些年裡,科學家也一直在幫淇淇找女朋友。1986年,人們為它找到了一頭雌豚珍珍。珍珍和淇淇一同生活了兩年半,有交配,但一直沒有產子。可惜的是後來珍珍因肺炎不治。後來科學家還嘗試過幾次,依舊沒有成功。

    淇淇在武漢生活的這22年185天,是長江生態惡化變差的22年185天。這段時間內,長江和很多支流、湖泊的生態環境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大壩越來越多,魚蝦越來越少。像白鱀豚、江豚這樣江中的頂級生物,因為沒找不到食物而越來越少。

    就在2007年,淇淇走了5年後,科學家宣佈白鱀豚功能性滅絕。那幾年,科學家多次組織科考,去尋找白鱀豚。然而沒有找到。

    現在,白鱀豚的命運,可能將在江豚身上重演。有研究發現,江豚的數量下降得特別快。也許不到20年,我們看過的白鱀豚悲劇,就要又看一遍。

    選擇權在人類手上。

    PS:白鱀豚的名字不是“白鰭豚”,是“鱀(jì)”不是“鰭(qí)”。

  • 10 # 博物課堂劉老師

    2009年我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見過“孤獨的喬治”一次,加拉帕戈斯象龜平塔亞種,當時這個物種在世界上就它一個了,後來與2012年它死了,這個物種從此消失在地球上,這算是最罕見的動物了。

    先放一段百度的介紹:

    “孤獨的喬治(英語:Lonesome George,西班牙語:Solitario Jorge),1971年被發現到2012年確認死亡為止,被認為是平塔島象龜(學名:Geochelone nigra abingdoni)中已知的最後一個個體。該亞種屬於生活在加拉帕戈斯群島的加拉帕戈斯象龜的11個亞種之一。

    喬治最早由美國軟體動物學家約瑟夫·瓦格沃爾吉(Joseph Vagvolgyi)於1971年在平塔島(Pinta Island)上發現。當時,島上的植被已經被外來的野生山羊所破壞,在島上生活的平塔島龜也僅剩一隻。出於保護它的目的,他被安置到了達爾文研究站(Charles Darwin Research Station)中,與兩隻其他亞種的雌龜一同飼養以繁殖後代。然而,儘管雌龜已為它產下兩枚蛋,但都沒有能成功孵化。”

    我在加拉帕戈斯群島認識了一個當地保護站的工作人員,他說當初在平塔島發現了喬治以後,大家在島上展開了地毯式蒐羅,把島的每一塊石頭都翻了一遍,每個溝溝坎坎都走了,期望找到另外一隻,可惜沒有。

    加拉帕戈斯群島的象龜個頭大、行動慢,在孤獨的海外小島上演化了幾百萬年,因為小島之間互相不聯通,所以每個島的大象龜都自成一派,成為不同的亞種。

    後來水手們發現了群島,把這些大象龜當成活動的食品庫——當時在大海上航行,缺少食品保鮮手段,而把大象龜搬上船,隨吃隨宰,方便得不得了。然後一二來去,把幾十萬的大象烏殺得七零八落。有些島上,可能之前有象龜,都被殺光了。而平塔島,就剩下一隻。

    我是09年去的加拉帕戈斯,當時喬治有一個大園子,園子裡還有一頭母象龜。母象龜是其他島的象龜,但是因為它們親緣關係不算太遠,科學家認為它們有可能雜交產生後代。

    我看到喬治幾次去追母象龜,有意去找人家不可描述,但是母象龜都很嫌棄地走開了。母象龜個頭比較喬治小很多,動作很靈活,喬治追不上。後來聽說母象龜生了蛋,但是都沒有受精,喬治也沒留下後代。

  • 11 # 不念舊情不思舊憶238657375

    其實不能說是最罕見,但是是我見過最驚奇的動物,說起來還有點噁心的山魈

    這是我在動物園的時候看到的,其實說噁心也不是因為長相,而是因為當時去動物園的時候可能剛好碰上山魈的發情期,當時有一群女生在圍觀它,我一開始還不明白它在抖什麼,但後來我看到了一些不明的白色液體,突然間覺得自己好汙啊

  • 12 # 遠哥讀書

    我們這裡位於渭北高原丘陵地帶,高山不多,但是有大溝。一條溝蜿蜒數百公里,寬度在幾公里到十幾公里不等。

    溝裡有茂盛的植被和溪流。在溝裡生活著一種神奇的動物叫做貒,它嘴細毛長,體型像袋鼠。它可以用兩條強壯有力的後腿踢人,用前爪和四隻土狗搏鬥。很是兇猛。但是再猛也敵不過人類。奶奶說再文化大革命的時候經常捱餓,如果運氣好抓到了一隻貒,那簡直就像過年。把貒切好加佐料煮上一鍋,涼下來時候鍋裡就會形成厚厚的一層貒油,用手撈起來一吃,就像吃涼粉一樣,呼嚕呼嚕一會就吃下去幾大塊。

    可惜後來人的活動範圍越來越大,貒就越來越少見了。哪個時候也沒有照相機。貒這種東西可能以後再也不會有人提起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成功學”真能讓我們成功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