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宇宙裡的銀杏樹

    漢武帝是中國歷史上武功最盛的皇帝,是最大男人主義的皇帝,他可以金屋藏嬌,可以一而再,再而三的廢皇后,可以任意屠戮自己的兒孫,可以在晚年痛定思痛下罪己詔來反省。

    當然我要講的不是他的故事,而是一個叫做劉病己的小年輕,沒錯,他姓劉,皇室血脈,但是這是他一生不幸的開始,在他一出生一場巫蠱之禍,死了數萬百姓,兩個宰相,兩名公主,還有皇后曾祖母,以及皇太子祖父全家。作為太子一脈的唯一倖存者,劉病己能保住這一條小命已經是一個奇蹟了。

    即便如此,劉徹依然不想放過自己的孫子,只因為一句:“有王氣在東監”的相士之言,就派使者持三尺龍泉來取自己4歲孫子的性命,我根本無法想象漢武帝是怎麼樣的一種心情,他真的敢去直眼面對自己4歲小孫子血淋淋的頭顱嗎?

    所幸的是正直的監獄長保護了劉病己,當初就是他還了兩個同是罪犯的乳母養育了病己讓還在嬰兒就慘遭滅門的劉病己(滅他的門還是他自己的親爺爺)後來劉病己在市井中長大,娶了許平君為妻,許平君的父親是刑餘之人,是監獄長的部下,本來監獄長喜愛劉病己打算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但是畢竟恐懼於皇族的血腥政治,最後劉病己娶的是糟糠之妻許平君,這兩個孩子,其實是在那監獄的深牆裡一起玩大的吧。

    然而,劉病己與許平君剩下了一個乖巧的兒子,這年,劉病己還未到18歲,幸福快樂的生活就這樣持續著,也許真的老百姓要比皇帝生活的快樂的多吧,可是,劉病己的血統註定了,這是被詛咒的血。

    聰明絕頂的漢昭帝劉弗陵可惜不能長壽,二十出頭就撒手人寰,甚至連後代都沒有留下,重臣霍光帶領群臣首先迎昌邑王劉賀繼位,可是僅僅繼位27天,劉賀就被數落出一千一百二十七條罪狀來,從此被趕下寶座。 現在的皇帝不是強勢皇帝,真正的強勢者是霍光,這個中興名臣。

    接下來繼位的是……劉病己,漢宣帝。

    這樣那光彩奪目的大餡餅突然就到了劉病己身上。劉病己那前十八年,說得好聽點是接近百姓,體察了很多深宮中皇子無法體察的民情;說得難聽點,對不起了,就像其高祖劉邦一樣,是個市井無賴。我情願相信這近二十的平民生活給劉病己更多的是正面影響。在掖庭中他大概也接觸了不少宮闈爭鬥,至少是耳聞,或者是由於身份特殊而敏感,或者就是天性聰穎,剛登基的劉病己已經顯露出智慧。

    已改名為劉詢的劉病己深知霍光的位高權重。作為武帝的託孤忠臣,霍光的確是兢兢業業為漢家天下著想,但他扶起昌邑王,又把他拉下寶座的能力也不能不讓劉詢感激之餘有幾分忌憚。於是劉詢對霍光是禮敬有加。“大將軍光稽首歸政,上謙讓不受;諸事皆先關白光,然後奏御。……及昌邑王廢,光權益重,每朝見,上虛己斂容,禮下之已甚。”簡言之,終霍光之生,劉詢對他都是言聽計從,百依百順的。

    就只除了一件事。一件讓霍光不喜,群臣不樂的大事。這就是立皇后。當時眾公卿都認為霍光之女是最佳的皇后人選,甚至於集體上書。為什麼?因為霍光與皇室聯姻,於霍光是固崇,於皇家則是籠絡權臣,於眾臣則是更加緊密的團結在以霍光為首的領導班子周圍,既然老霍與天子都成了一家人,那麼大家多討好老霍也不算忤逆天子吧?

    這時候,皇帝卻下了一道莫名其妙的詔書,我在貧微之時曾經有一把舊劍,現在我十分的想念它啊,眾位愛卿能否為我將其找回來。(“上乃召求微時故劍”——《漢書》)。總算群臣也是揣摩上意的好手,開始一個個請立許氏為皇后。

    故劍情深的浪漫典故從此開始流傳, 這是中國歷史上一道最浪漫的詔書,一道王子對貧女的許諾,即便我害怕霍光,即便群臣們害怕霍光,即便這個天下讓我去委屈求全。但是我不能沒有你,在我困頓的日子裡,是你支援著我,給我幸福,給我快樂。我們那歡樂的時光,我必須讓你,母儀天下,因為你才是我真正最愛的人。

    許平君是歷史上最幸福的皇后嗎?應該是,因為只有她是與自己愛的人自由戀愛,幸福生活在一起的,只有她才能感覺到故劍情深的感動,三宮六院,宮怨深深,但是這裡也有一曲傳誦了2000年的偉大愛情。

    然而,皇家的血統必然是一個悲劇的詛咒……

    許平君立後第三年,再一次幸福的懷上了病己的孩子,就在她生下這個帝國的小公主的時候,霍光的夫人霍顯買通女醫淳于衍,用產婦忌服的虎狼藥送許後歸了天。史書上自然不會記載劉詢的悲痛,他只能接受這產後血崩的事實,把愛妻葬在了自己百年之地——杜陵的南園。南園遺愛……為什麼幸福不能長久,為什麼那個不懂政治只是陪伴在我身邊的人要為政治而犧牲,南園遺愛,千古帝王唯一嘆,中國的帝王居住在紅色的血與黃色的金之中,真正快樂的能有幾人。

    南園遺愛,故劍情深,唯一的愛也要犧牲在政治旋渦裡。

    霍光的女兒成君如願以償地入宮做了皇后。不過,這只是另一出悲劇的開始,成君用一顆女孩子的心愛著自己的丈夫,悉心撫養平君留下的兒子,她的內心一定想成為一個好妻子吧——可是她是霍光的女兒。到了霍光逝世以後。劉詢對於他如芒在背的積怨,再加上有關許後死因的絲絲風聞,終於到了爆發的時候。霍氏被滅族,皇后也順理成章地被廢。漢宮怨,君不見白頭。

  • 2 # 金十七讀歷史

    題主應是一位重情重義之人。

    這兩個成語都是講漢宣帝劉詢和他的第一任皇后許平君的。

    漢武帝晚年,發生巫蠱之亂,太子劉據自殺。劉據之孫劉病已(後改名劉詢)尚在襁褓之中,也被收入大獄。後出獄,得丙吉和張賀養育,及長,張賀為其娶許廣漢之女許平君。夫妻恩愛。二人生有一子劉奭。

    公元前74年,劉詢為霍光擁立為帝。霍光想立自己女兒為皇后。此時,劉詢釋出了一道詔令,求微時故劍,群臣知其意,乃立許平君為皇后。這就是故劍情深的典故。這道詔書可以說是史上最深情詔書了。

    被立為皇后的第三年,許平君被霍光的妻子派人毒死,漢宣帝悲痛欲絕,封其為恭哀皇后,厚葬於杜陵南園。是為南園遺愛。幾年後,漢宣帝羽翼已豐,趁著霍家叛亂的機會,將霍家一網打盡。

  • 3 # 南朝居士

    這兩個是同一個帝王的故事。

    故劍情深是漢宣帝劉詢,他繼位後,想跟霍光鬥法,因為政治鬥爭就是爭奪支援你的人,支援你的重臣越多,你的勢力就越大,反之則越小。

    霍光拿劍逼著大臣廢了劉賀,搶奪皇帝的玉璽,把皇帝拉下皇位,這不是他權力上升了,反而會讓他的權力下降,群臣對他都很不滿。

    這時候霍光扶持劉詢繼位,霍光想讓他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霍光外孫女是太后),劉詢的髮妻是許廣漢的女兒許平君,劉詢想讓許平君做皇后,

    劉詢於是釋出一個另類的詔書,說自己想找在民間時遺失的一把佩劍,大臣一看就明白了,他是暗示大臣,自己不棄糟糠,想立結髮妻子許平君為後,

    《漢書·外戚傳上》:“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其指,自立許婕妤為皇后。”

    一聞漢主思故劍,使妾長嗟萬古魂。。王昌齡《行路難》

    劉詢同時也是告訴大臣,自己想跟霍光鬥,你們就大膽站隊吧!

    元平元年(前74年),漢宣帝繼位,封許平君為婕妤。同年十一月,立許平君為皇后。

    三年後,霍光的夫人霍顯讓人殺了許平君,霍成君順利當了皇后。

    “南園遺愛”是許平君臨死前,宣帝劉詢對他說“你在南園等我,我隨後就來”。

    南園,即今陝西西安東南的杜陵。漢宣帝少時好遊於原上,他即帝位後,於是在此地建陵。

    漢宣帝劉詢一生共有三位皇后,第一位皇后即恭哀皇后許平君;第二位皇后即霍皇后霍成君;第三位皇后即孝宣皇后王氏。其中許皇后和王皇后均與漢宣帝合葬在杜陵,

  • 4 # 醉愛侃足球

    時間倒溯千年的西漢時期,這是一樁被世人美讚的君妃長情。

    漢武帝年間戾太子劉據因巫蠱禍事成了戴罪之身,剛剛出生沒多久的皇曾孫劉病己也遭連累沒入官獄。過了幾年他得到釋放被安置在外祖母家中,而後漢武帝又下詔將其養在宮中掖庭。劉病己長到十七八歲仍然是戴罪之身,掖庭無有人家願意將自己的女兒嫁給他為妻,只有時為掖庭奴役的許廣漢不顧妻子反對將愛女許平君嫁予劉病己。

    出嫁之時許平君只有十四五歲,而此時的劉病己已然是十七八歲的翩翩少年。二人婚後琴瑟和鳴,第二年許平君就誕下二人的第一個兒子。同一年年紀輕輕的劉弗陵因病去世,因其膝下無子,大司馬霍光冊立了昭帝的侄子為新皇。只是這個新皇帝昏庸不堪,他在位二十七天就被霍光廢黜。

    權衡之下霍光擁立皇家正統血脈的劉病己為帝,從此他改名劉詢並登上皇帝寶座,許平君也被封為婕妤。這時候霍光為了控制皇帝將自己的女兒霍成君送入宮中,初進宮廷的霍成君一樣被封了婕妤。前朝有了皇帝后宮就需要有一國之母,於是冊立中宮成了當務之急。朝臣都看霍光的臉色有意請求皇帝冊立霍成君為皇后,然而劉詢一道詔書讓文武百官啞口無言。

    他下詔尋找自己微賤時期丟失的一把寶劍,說此劍雖然破舊可依舊是心頭所愛。能進入朝堂的都不是等閒之輩,他們從劉詢的詔書中讀出了他心中所想。一把故劍尚且苦苦尋找,陪自己共患難的妻子怎能富貴相忘?於是朝臣們改變想法請求皇帝立許平君為後,漢宣帝也毫不推讓於同年冊封了結髮妻。

    皇帝對糟糠妻的愛戴讓朝臣動容,“故劍情深”這個故事也讓世人得知,現如今這個詞語也被用來形容結髮夫妻之間的情深義重。君妃長情的故事固然令人感慨,可他們背後的霍家勢必然不會讓他們安然。兩年之後許皇后再度懷孕,一直以來都有扶女兒上位之心的霍光夫人動了毒害許平君的心思。

    她命醫女給剛剛生產的許皇后服用附子,沒多久皇后就頭暈目眩、一命歸西。她去世後劉詢痛哭不已,恨不得以身死去陪伴愛妻。可他還有一身國事,還有撫育年幼兒子併為愛妻報仇的重任,於是他將愛妻葬於杜陵南園,讓其在南園等待,等待多年之後自己前去陪伴。此後“南園遺愛”一詞也被用來形容二人之間那美好的愛情。

    幾年後霍光去世,羽翼豐滿的劉詢開始大刀闊斧的清除霍家那盤根錯節的勢力。而後被連連打擊的霍家子弟預備造反,不料已經掌握大權的劉詢將他們一網打盡。此次叛亂霍光的妻子霍顯被斬首示眾,貴為皇后的霍成君也被廢並遷居西宮。至此歷經多年劉詢算是為自己的愛妻報仇雪恨,並一舉將自己塑造成一代明君。

    南園遺愛、故劍情深,這樣的皇家愛情故事確實是世間罕見,可這樣美好的愛情同時讓兩個女子成為犧牲品。許平君之所以被害是因為她佔據了皇后之位,而將她推向高位的正是自己的丈夫。筆者不能猜測做皇后是不是霍成君心中所想,但我們知道的是皇后之位將她推向了深淵。漢宣帝對於髮妻的那份愛情著實讓世人讚許,但他對霍成君的那份無情也讓人有一些不能容。

  • 5 # 眸子8552

    ″故劍情深"與″南園遺愛",是漢宣帝劉詢和他的結髮事子許平君的故事。

    劉詢是戾太子劉據的長孫,劉進(因母史良娣,故號史皇孫)的兒子,也是漢武帝與衛子夫的曾孫。

    劉詢出生才幾個月時,因宮內的巫蠱事件受了牽連。還在襁褓中,就成了″犯人"。後來被祖母的孃家收養,長期生活於民間。這讓他懂得民間的疾苦,也有了質樸的親民思想和性格。若干年後,武帝下詔,將其收養於掖庭,劉詢的宗室地位才得到認可。

    掖庭令張賀,原是劉詢父劉進的屬下,待劉詢如親子。供其讀書,長大後又為其迎娶了當地一普通人家的女子許平君為妻。許平君勤勞善良,與劉詢相依為命。

    公元前74年,昭帝亡。因其沒有後代,在大司馬霍光的推奏下,18歲的劉詢意想不到的坐上了帝位。因為懼怕權傾朝野的霍光,又娶了霍光的女兒。因此對霍光言聽計從,不敢違

    拗。

    當要立皇后時,群臣為了討好霍光,都推薦霍光的女兒為皇后。劉詢內心不快,第二天便頒佈了這道″上乃召求微時故劍"的聖旨。有的大臣明白了其中的意思:"連貧困時用過的舊劍都念念不忘",貴為天子,皇后也應是他念念不忘的原配夫人。

    於是大臣們馬上紛紛請立許平君為皇后。這就是″故劍情深"與″南園遺愛"典故的由來。

    古人云″貧濺之交不可忘,糟糠妻子不下堂",帝王如此,何況平人乎?

  • 6 # 德厚致遠

    ‘’故劍情深和南園遺愛‘’的典故出自漢宣帝與皇后許平君的故事,漢宣帝劉詢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賢君,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選賢任能,賢臣循吏輩出,全國政治清明、社會和諧、經濟繁榮、四夷賓服,國力強盛,史稱“孝宣之治”。把漢朝進一步推到鼎盛時期。

    劉詢原名劉病己,是漢武帝劉徹的曾孫,漢武帝晚年疑神疑鬼發生了巫蠱之禍,命寵臣江充為使者治巫蠱,江充與太子劉據有隙,遂設法陷害、誣告太子,劉據冤屈又無法向漢武帝解釋,被迫起兵反抗,漢武帝聽信一面之詞誤認為劉據起兵叛亂是謀奪皇位便派兵剿亂,皇后衛子夫和太子劉據驚慌失措被逼相繼自殺。劉據的妻妾和三子一女皆死,唯獨襁褓中的劉病已雖逃過一劫,但也受到牽連被收繫獄中,關進大牢成為無辜罪人,僥倖的是得到了廷尉監邴吉的照顧。邴吉將劉病已送到其祖母史良娣家裡撫養。

    後來巫蠱之禍真相大白,巫蠱一案得到赦免,劉病已才被收養於掖庭,上報宗正並列入宗室屬籍中,此時皇曾孫劉病已的宗室地位才得到法律上的承認。掖庭令張賀原是劉據的部下,為報太子劉據的恩德,他對劉病已極好,自己出錢供劉病已讀書。在劉病已長大後,張賀為他迎娶許廣漢女兒許平君為妻。許平君是個勤勞賢惠的女子,在劉病已最困難的日子裡,不但沒有嫌棄丈夫,反而與他相依為命,用自己的柔情讓這位落魄的皇子感受到了家的溫暖和愛的力量。

    劉詢被擁立為帝也屬僥倖,當時在位的漢昭帝駕崩了,而昭帝無子嗣,當時的權臣霍光就擁立昌邑王劉賀為帝,沒想到劉賀卻把他的原班人馬充斥朝廷,權利之爭使霍光等大臣們只好奏請上官皇太后廢掉劉賀,才擁立劉詢為帝,是為漢宣帝。

    劉詢登上皇位,妻子許平君就是皇妃,兩人當時也生下一子即後來的漢元帝劉奭。立皇后也是國家大事,霍光想讓自己的女兒霍成君成為皇后,但是漢宣帝感念患難與共的結髮妻子,想立許平君為皇后,所以有一天,宣帝莫名其妙地下了一道‘尋故劍’的詔書,說我以前身份貧微,但是有一把故劍,我們感情深厚,現在十分想念它,希望眾愛卿能幫我把舊劍找回來,於是群臣揣摩後知道了宣帝的意思,就奏請立許平君為皇后。這是故劍情深的由來,既有戀舊情結而痴心不改的含義,又表情深纏綿堅貞不渝的韻味,也是貧賤能相知,富貴不相離的意思。

    霍光的心思落空,心裡當然不開心,尤其是霍光的夫人對許平君當皇后更是不滿,於是就串通御醫,在許皇后再次分娩時下毒,許皇后喝下湯藥後不久毒發身亡,漢宣帝十分悲痛,許平君臨死前,宣帝劉詢對她說“你在南園等我,我隨後就來‘’,他無法忘記情深意厚的結髮之妻,悲痛之餘只能將其厚葬,追封為恭哀皇后以表達悼念哀思。

    後來,霍光之女霍成君如願當上皇后,但是她驕橫跋扈,生活奢侈糜亂,宣帝十分不悅,宣帝想立他和許平君的兒子為太子,這時霍家母女又起歹意,想要毒死太子,陰謀沒有得逞,又發動政變,企圖謀朝篡位,漢宣帝趁機將霍家一舉消滅,霍皇后也被廢黜。也算是給許平君報仇雪恨,也算是南園遺愛的繼續。

  • 7 # 水一白聊歷史

    “故劍情深”見微時之情,“南園遺愛”卻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故劍情深”

    故劍情深是記錄在《漢書》之中的。

    《漢書 外戚傳》:廣漢重令為介,遂與曾孫,一歲生元帝。數月,曾孫立為帝,平君為婕妤。是時,霍將軍有小女,與皇太后有親。公卿議更立皇后,皆心儀霍將軍女,亦未有言。上乃詔求微時故劍,大臣知指,白立許婕妤為皇后。既立,霍光以後父廣漢刑人不宜君國,歲餘乃封為昌成君。

    漢宣帝劉病已流落民間之時,與許廣漢之女許平君成親,生下了未來的漢元帝劉奭。等到劉病已做了皇帝以後,群臣卻都推薦大將軍霍光的女兒霍成君做皇后。於是乎,漢宣帝下詔,求取在民間裡的一把故劍,以表達自己不忘本的心思。眾大臣這才瞭解宣帝的心意,於是上書請立許平君為後。

    是為“故劍情深”的故事。這段故事確實很美,也體現了漢宣帝不忘本,做了皇帝也沒有忘記糟糠之妻。不過也有觀點說漢宣帝是因為政治原因才立的許平君,這也是說得通的。

    “南園遺愛”

    “南園遺愛”在文獻中的記載就沒有那麼詳細了。

    《漢書.外戚傳》:“許後立三年而崩,諡曰恭哀皇后,葬杜南,是為杜陵南園。”

    僅僅做了三年的皇后,許平君就被霍光的夫人霍顯委派宮廷女御醫淳于衍毒死了,隨後被葬在了杜陵南園。

    後來引申出了“南園遺愛”的故事,許平君臨死前和漢宣帝的對話,說漢宣帝想要追隨許平君而去,許平君卻勸戒宣帝以江山為重,漢宣帝與許平君約定百年之後,相聚於南園。

    可惜,這段對話很明顯是杜撰的,漢宣帝那時對許平君有多寵愛不得而知,但是他卻有幾個寵妃。

    是時,館陶王母華婕妤及淮陽憲王母張婕妤、楚孝王母衛婕妤皆愛幸。

    即館陶公主的母親華婕妤,舉證陽憲王劉欽的母親張婕妤和楚孝王劉囂的母親衛婕妤,三個寵愛的寵妃,其中館陶公主生於公元前71年,而劉囂生於公元前70年,而劉欽的年齡應該在館陶公主和劉囂的中間。而許平君的去世應該是在公元前71年,當然這不能說明漢宣帝不愛許平君,只是說他不只獨愛許平君一人而已。

    當然,“南園遺愛”最遺憾的一點是漢宣帝死後,並沒有葬在南園,也就是說在“南園遺愛”這個故事中,漢宣帝爽約了。他沒有跟許平君葬在一起,當然也不可能跟霍成君葬在了一起,而是與後來一個他並不愛的女人——王皇后葬在了一起。

    王皇后,漢宣帝的第三任皇后,即許平君、霍成君之後。她的父親王奉光是與漢宣帝在民間時的鬥雞好友,而她卻挺命苦的,幾次嫁人男方都突然去世,嫁也沒嫁出去,後來漢宣帝做了皇帝后,就把王氏也接進了宮。

    漢宣帝對她沒有很深的感情,更不寵愛她,他們之間沒有孩子,反而將許平君的兒子劉奭交給了王皇后撫養。她之所以被立為皇后,只是因為漢宣帝不想後宮之中再發生皇后被害的事件。既然無寵,自然就沒有沒有威脅,

    愛情很美好,可惜越是名君,卻難把愛情只交予一人。“故劍情深”、“南園遺愛”再美,也掩蓋不了政治的殘酷。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志們可以說說你與第二故鄉的故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