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公元1673年11月,吳三桂誅殺雲南巡撫朱國治,自稱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提出“興明討虜”,起兵造反。
9
回覆列表
  • 1 # 機哥聊野史

    三潘之敗,其責任不在吳三桂。吳三桂乃是統兵名將,兵法之強鮮有敵手。可三藩之亂時,吳三桂年事已高,身體不適。三藩初時,以吳軍之通連連得利,後1676年耿精忠、尚之信相繼投降於清政府,孫延齡先叛康熙,後自稱王,被吳世璠殺死在桂林。此後,吳三桂與清庭形成相持階段。1678年)六月初,吳三桂在都城衡州率5萬大軍南下,攻擊兵家必爭之地永興,兩戰兩勝,大創清軍,一戰擊斃都統宜里布、護軍統領哈克三,奪據清軍河外營地,六月中旬,張皇后駕崩,吳三桂精神受挫。八月,得了“中風噎嗝”的病症,吳三桂病死,時年六十七歲,只做了五個多月的皇帝。形勢陡變,吳軍眾心瓦解。吳世璠繼承王位,二十年底,圍攻省城昆明,吳世璠勢窮自殺,三藩之亂結束。在在藩之亂1673年—1681年。

    縱觀三藩之亂,與影視小說上相差天地。三藩之亂,源於康熙削藩,三藩無路可走。吳以年邁之軀不得不反。清軍更不像影視上那麼英勇。吳三桂本有許多致命傷,年事已高,子孫無挑重擔之人,年老髮妻死亡,身體不適,精神不佳……但清軍在正面依然不敵吳三桂。可見其人威望之高,統兵才華之強。吳三桂在1678年的病亡,是導致吳軍戰力急劇下降的直接原因,可見其子孫中無人擁有吳三桂一樣的威望。 而降於康熙的耿精忠和尚之信呢?耿精忠1682年被誅,尚之信1680年被康熙賜其自盡。 可見康熙是無論如何都會找理由誅殺他們的,就像劉邦誅殺異姓王,趙匡胤杯酒杯酒釋兵權,朱元璋看著劉伯溫被毒死……一樣。 只不過吳三桂看得比耿,尚二人清楚,態度更加明確而已。

    至於什麼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懸殊對比……這些東西只不過戰後被人杜撰出來的而已。“道義、民心、師出無名、實力……”透過這些東西誰能分析出弱小清軍可以奪取龐大的大明江山呢?什麼批三藩造反的人為什麼不想想。 三藩若一心想反,機會多得是,在順治離位,鰲拜專權,清政府內鬥不斷,吳三桂更加年輕,清政府各方勢力割據之時,三藩為什麼不反?為什麼偏偏要等要康熙羽翼豐滿,康熙主動提出消藩之後才反?這不是對自己極其不利嗎??雖稱三藩,但耿、尚這兩股勢力反覆無常,與吳並稱三藩感覺不太妥當,僅是康熙清庭一方的說法。實際上是吳軍(大周)與清軍的雙雄對壘,至於耿、尚、孫僅是夾縫中的勢力而已,準噶爾、鄭氏並無直接參與。 吳三桂的一生是風光的,是無奈的。少年成名,保明朝,抵清名將。受崇禎帝常識。李自成後院起火,逼死崇禎,屠城,拷掠明官,四處抄家,大殺朱明後裔。李自成不思抗清,反而主動攻擊前線的以“吳三桂”為首的抗清將領和軍隊。殺吳三桂全家。逼得以吳三桂為代表的許多明將明臣紛紛投靠於清軍。吳三桂為向清政府表忠心,幫清軍攻城掠地,建立赫赫戰功。坐鎮雲南號“平西王”,本來可以說此生已達巔峰,接下來只要過好日子就行了。但康熙帝橫空出世,滅鰲拜,平三藩、明鄭、準噶爾,開創大清聖朝。康熙帝乃是千古帝王,絕不允許鰲拜及其他輔政大臣,三藩,明鄭,準噶爾……干預自己的統治……

    康熙雖說“撤亦反,不撤亦反;與其遲撤而養旤益深,不若早撤而除患較易。”但事實上只是康熙一人單方面的說法而已,並無證據。可康熙堅決撤藩的決心卻是朝內朝外都感受得到。帝王在將權力集中在自己的手中,實際上根本就沒有任何道理可講。皇命就是天,皇上之言,天下人聽之行之則可,無需思考是非對錯。帝王說一切不聽我命者或我看不順眼者皆是賊,那就是賊。這叫“君叫臣亡,臣不得不亡”,君讓臣亡,臣不死,就是逆賊。 康熙、朱元璋、漢徹、劉邦…… 歷史上這樣的例子太多了………………………………

  • 2 # Foot88

    吳三桂反清一度在軍事上取得了勝利後,但最終落得失敗的結果。我覺得原因有:一,清朝入關取代明朝作為一個新的朝代的更替,中國人民還是擁護的,所施行的一系列政策還是很受老百姓歡迎的。例如清朝承諾的永不加稅,還有相關的土地政策百姓很滿意,清初的一段時間使經濟民生得以恢復。百姓思定而不願繼續戰亂,吳三桂在民心上得不到支援。二,吳三桂就是靠清軍發家,迅速打垮了李自成,清朝也沒虧待他,得以發展壯大,由於康熙考慮到天下逐步安定,想盡快恢復經濟,為了節省費用撤藩,和吳三桂為了小集團的利益而傭兵自重的思想根本矛盾。比較起來康熙會得到更多的人支援。三,康熙皇帝的用人沒有錯誤,啟用了一批漢族將領,徹底擊敗吳三桂的同時,打牢了自己的班底。

  • 3 # 歷來都會意

    清康熙初年,封藩雲南的吳三桂舉兵反清,一度聲勢浩大,波及十餘省,兵馬數十萬,即所謂“三藩之亂”,最後卻由勝利而變相持,由相持而遭覆亡。

    我覺得吳三桂最後敗亡有以下幾點原因。

    一、戰略錯誤,雄心大減

    吳三桂年老成精,身經百戰,手下又盡是悍將勇將,與清軍作戰勝多負少,聲勢浩大,波及十餘省,打的清軍失去半壁江山,但吳三桂年老體衰,雄心大減,一心想的卻是和清朝劃江而治,猶豫不決,戰局越拖下去,滿清方面控制的華北各省和江南地區,形成的政治和經濟優勢就越明顯。更讓玄燁得以有充足時間整合滿清軍政力量,從容部置依次掃滅各地反清力量。

    二、貌合神離、隊友內訌

    吳三桂的幾個隊友,各懷鬼胎,互相攻訐嚴重,臺灣鄭經無戰略大局觀,為爭大陸上的一棲之地,攻佔福建幾府地盤,在耿精忠欲和吳三桂合兵攻江南時,他投機取巧直取汀州,與耿精忠鬧翻,耿精忠兩面背敵,索性降清。尚之信也跟著請降。鄭經揮軍三萬攻福州,烏龍江之戰大敗於清軍,被迫退守廈門,數年後連續放棄沿海各島,退回臺灣。

    西北方向,王輔臣叛來叛去首鼠兩端,丟了平涼又丟了陝甘地區,西北地區歸於清朝手中,吳三桂雖傾力反擊,與清兵相持於岳陽、韶關一線長達兩年,力保西南的雲貴川湘桂五省,但是終究大勢已去。

    吳、尚、耿、鄭諸心不齊,互相拆臺,是吳三桂失敗最重要原因。

    三、弒殺明帝、不得人心

    1662年,緬甸將南明皇帝永曆獻給吳三桂,隨後吳三桂上書給清朝皇帝,準備把他壓到京城,清朝皇帝為了安全,怕反清復明的人在路上解救他,於是經過皇帝的批准,吳三桂在昆明殺了永曆皇帝。不得不說,永曆很無能,他也是漢人名義上的皇帝,殺了永曆以後,吳三桂提出的反清復明口號得不到支援,到底是復漢家的明還是你吳三桂的明,自吳三桂造反以後,漢人對他冷眼旁觀,地下反清復明勢力更是視他為國仇,大失民心的吳三桂又怎麼會成功呢?

    因此,吳三桂失敗並非是滿清如何強大不可戰勝,清康熙帝玄燁又如何英明神武(剛親政,閱歷不足),而是一手好牌被他打得稀爛,自己坑,隊友也坑。

  • 4 # 北京律師625

    吳三桂沒有戰略眼光,本來已經打到長江邊了,卻沒有集中兵力北上,而是在一城一池中和清庭展開拉鋸戰,給朝廷集中兵力贏的時間,而後戰局不利,又貿然稱帝,失去眾多反清復明的同情者,終於成了孤家寡人,在憂慮中一命嗚呼。

  • 5 # 歷史不舊

    吳三桂把康熙打的要亡國?想多了!最後一敗塗地原因倒是很好講。

    第一、吳三桂是明朝的罪人

    吳三桂當初為了一個女人,開啟山海關,引清兵北上,借力抗衡李自成,以求奪回陳圓圓。吳三桂跟李自成的過節,是漢人之間的較量,說穿了是一家人窩裡反,但引外族入關,就是不顧民族大義,成了賣國求榮的大漢奸,這給後來造反時帶來了隱患。

    民心沒有歸一,許多人隔岸觀火,並沒有真正的幫助吳三桂抗清,比如三藩中耿精忠、尚可喜只是隨大流湊個熱鬧。漢人力量沒有擰成繩,各自為戰。李自成的餘部肯定不會投靠、張獻忠的餘部更不會打吳的大旗、鄭成功和南明餘部自恃正統哪會理會吳三桂,所以這場戰爭,其實是沒辦法把反清力量整合在一起的。

    第二、師出無名,反清復明不可用

    殺了南明永曆帝,斷絕明朝皇室血脈,清剿西北皇室舊部,鎮壓雲、貴農民軍,“反清復明”的口號有問題,抗清的人都可以用,唯獨吳三桂不可以用。

    反清,反的是現在的清朝主子,還是康熙殺了吳應熊,削藩損害了吳三桂的利益的情況下進行的抗爭;復明復得是哪個明?連皇家最後血脈永曆帝都給殺了,所以反清復明都不適合吳三桂用口號來號召抗清力量,凝聚民心,唯有“匡扶漢室”是靠譜的口號,或者乾脆找個朱姓王爺,打出光復大明的旗號。

    第三、人老偏安一隅,不思進取

    吳三桂年老體弱,後繼無人,兒子吳應熊被康熙殺了,孫子尚且年幼,這江山打下來未必是自己的,所以早早稱帝,過了把皇帝癮。這讓反清的人士更加失望,連身邊的謀士也紛紛離去,大好局面毀只一旦。吳三桂一來是人老,想法自然偏穩,而起兵不在乎為子報仇,讓康熙收回削藩的旨意,後來劃江而治估計也是想增加談判的籌碼,談個好價錢,繼續回雲南當個土皇帝。這個想法很可能導致後來的戰略錯誤,貽誤戰機,給了清朝從容的時間進入消耗戰,從而功虧一簣。

    第四、戰略錯誤,貽誤戰機

    吳三桂想開闢西北戰場,派汪士榮勸說老部下陝西提督王輔臣、甘肅提督張勇起兵響應,王輔臣只想過安定日子,直接把汪士榮交給了朝廷處死。1674年王輔臣卻被陝西經略莫洛逼反,於寧羌擊斃莫洛起兵造反,次年攻下蘭州重鎮,從西北支援吳三桂。

    吳三桂佔領廣西、湖南、四川三省,而廣東,江西、福建、浙江、陝西等地起兵呼應,在各地反清形成燎原之勢時,最佳道路是趁機北上,將戰火燒至清朝腹心,學朱棣孤注一擲,直搗黃龍,即使不能拿下北京,至少可以坐下來舒舒服服的談個好價錢,從此明清各據半邊江山隔江相望。第2條路,出四川,佔據漢中,與蘭州的王輔臣互為依靠,再挺進河南,徹底斷掉清朝的與南方的聯絡,成孤城,逐步蠶食,直逼北京。第3條守成之路,東進拿下南京,佔據江南,卡住長江交通要道,阻斷漕運。只要把握住江南這塊清朝的財賦重地,就卡住了清朝的重要財政來源,拉跨清朝對戰爭的經濟支援,最終以江南財力物力來來決定消耗戰的走向,但很大可能是耗不過清朝,民心不齊,各自為戰,被滅也是遲早的事情。

    不吳三桂選擇了一條讓人看不明白的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爭,奪沒有戰略意義之地,據江而守,與清兵相持,進入消耗戰。吳三桂應該想的是鞏固西南,作為自己的大後方,再守在長江,不與清朝的八旗騎兵做正面相接,最終以和談收場。

    康熙想過和談,是在無兵少將、亡國的情況下,這與吳三桂偏安一隅的的想法較量最後佔了上風。康熙先敗王輔臣,平定西北,抽調西北兵力支援前線,開始逐步緊逼長江防線,打破相持的局面,勝利的天平已經傾向清朝一方,吳三桂敗象已定。

    綜上所訴,吳三桂敗在了年老守成,名號不正,失去民心,戰略不當,最後一敗塗地。

  • 6 # 歷史至上

    吳三桂打著折反清復明的口號,但是這個口號卻很可笑,南明最後的永曆帝就是死在吳三桂手裡。吳三桂手下大將如雲,而滿清的八旗子弟又墮落腐化,吳三桂初期是佔到了很大的便宜的。

    但是康熙卻顯示出了極高的軍事才能,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然後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其同黨,以打擊吳三桂氣焰。之後為對吳三桂部下進行分化瓦解,康熙帝宣佈,在各省任職的吳三桂部下的親屬概不株連,各安職業。最後派大軍討伐吳三桂,派得力將領分赴軍事重地。

    康熙對吳三桂,在政治上是討逆平叛,經濟上是以全國制一隅,使得吳三桂一軍不得越長江一步,最後大獲全勝。

  • 7 # 侃歷史的大山

    之前寫過一篇吳三桂稱帝為什麼草草了事,大家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首先吳三桂起義的口號是(反清復明驅除韃虜)記住這個點。

    他宣揚這個口號是為了拉更多的抗清力量加入他這個團體,有道是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嘛?

    但是當時除了耿進忠,尚可喜,還有臺灣的鄭經響應他了,之前的明朝殘餘力量壓根就沒鳥他,就是因為他做過叛徒,放清軍入關屠殺大明子民。

    三個盟友兩個是想要跟清廷要更多的福利待遇,還有個鄭經壓根就是趁火打劫撈點資金,要跟就不去佔地盤。

    有抱負有能力,但是他死的太早,剛稱帝沒幾個月就死了,又沒有能力強勁的後代,兒子在京城被殺了,由孫子繼位,這在安定年代,繼承帝位都會造成動盪,何況還有大清正在猛攻,邊防將領肯定人心惶惶,致使被清軍趁虛而入。

    總結下就是缺少有力的抵抗清軍力量,隊友太水,沒有跟清廷劃江而治,師出無名,就這樣被清廷滅殺。

  • 8 # 觀景說史

    吳三桂是中國歷史上非常有爭議的人物,年輕時他以仁孝聞名於故里,後又因為引清兵入關,助清朝奪取了江山,最後又背叛清朝發動反叛,讓後世一些認為他“不忠”,更有一些人把“漢奸”的名頭安在了他的頭上。

    吳三桂的最後失敗主要歸咎於他做了三件事

    其一,一怒為紅顏,吳三桂在得知明朝崇禎皇帝吊死在煤山之後,心情是非常複雜的,當時他有三個選擇,其一是繼續打著大明王朝的旗號和大順以及大清這兩個勢力鬥爭;其二是歸順如日沖天的大順;其三是投入清軍的懷抱引清軍入關。當時李自成打下北京城後,明朝有很多大臣投降了大順,李自成對於鎮守邊關的吳三桂還是很看重的,他一邊派出明朝投降的大臣去勸說吳三桂前來投靠,一邊把吳三桂寫家老小扣做人質,一副吃定吳三桂的樣子。

    吳三桂在前期確實有倒上大順的心思,他已經率領部下在前往北京的路上,但走到半路的時候,吳三桂收到了一個讓他改變主意的壞訊息,從北京逃出來的人告訴他,他的父親被李自成愛將劉宗敏嚴刑拷打,愛妾陳圓圓也被劉宗敏給霸佔了。聽到這個訊息後,吳三桂是久久不能平復心中的怒火。李自成答應要好好保護他家人的承諾成了水中花。於是吳三桂改變了主要決定聯合清軍攻打李自成,這就有了——“一怒為紅顏”的典故。

    其二,引清軍入關,吳三桂引清軍入關的主意目的是聯合清軍攻打李自成,他們達成協議事成之後,黃河以北地區劃給清軍,但清軍入關後,並沒有滿足於現狀,多爾袞把年幼的清朝順治皇帝帶到了北京紮下了根,後來多爾袞並沒有遵守當初的承諾,而是讓吳三桂徹底的變為了清朝的一員,還把他封為平西王。鎮守雲南的吳三桂擁兵自重,他在暗地裡偷偷的訓練了十萬精兵,以圖他日能反清復明,但康熙比他更加狠一系列的削藩,沒有給吳三桂有太多的時間去準備。被逼無奈的他聯合耿精忠和尚可喜另外兩藩進行了歷史上著名的“三藩之亂”。

    其三,殺掉了不該殺的人,吳三桂在投降清軍後,做了一件大事,就是把南明永曆皇帝給殺了,按照現在我們的看法來說,他就是像用南明皇帝的人頭向清朝邀功,但他的這一舉動徹底的堵死了他和明朝忠臣之間的聯絡,同樣這個舉動也讓清廷對他又增加了一些防範之心,因為他對舊主心狠手辣,他日也會對清朝如此。果不其然,吳三桂反反覆覆的態度讓他投降清廷後又反出了清朝。

    吳三桂在扯起“反清復明”的大旗時,已經註定了他最終的結局

    1673年11月,吳三桂殺了雲南巡撫朱國治,提出了“興明討虜”的口號,起兵反清,自任天下都招討兵馬大元帥。雖然吳三桂起兵造反後,前期形式非常的好,但到了後期就乏力了,其原因主要是在吳三桂起兵造反後,其他藩鎮也紛紛效仿。

    吳三桂在前期由自己統帥的10萬精兵強將,發展到後來的40萬軍隊,雖然名義上來說他的軍隊又擴大了,但是管理上就困難起來了,這些軍隊前來依附他,主要是覺得有利可圖,到了後期清廷也看出了這一點,透過離間和招撫讓這些投靠吳三桂的軍隊成了他的定時炸彈。

    最重要的一點,吳三桂是打著“反清復明”的旗號去發動叛亂的,在一個殺死明朝皇帝的人的嘴裡提出這樣的口號,是無法讓人信服的,也就是說吳三桂的部隊是沒有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他們都不知道為誰而戰,軍心不穩遲早要完蛋。

    結語:吳三桂在歷史性的選擇上,做出了錯誤的選擇,最後只能讓勝利的成果拱手讓人,還落得個身敗名裂,真是可悲可嘆!

  • 9 # 茹叔敬

    其實,在平定三藩的戰爭中,孝莊也顯示出了其高人一等政治才能。皇上有何良策?孝莊輕輕地問。康熙慨懍道:太皇太后,孫兒決定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私孫子吳世霖,以寒老賊之膽,絕群奸之望,激勵三軍之心!好!孝莊覺得有道理:現在可用綠營兵作平叛主力,替下滿兵。康熙有些不解,疑道:綠營兵均為漢兵漢將,以漢人去打漢人,萬一陣前倒戈,後果不堪設想。孝莊發揮了政治見解:皇上也許過憂了。大清入關至久,中原漢人已歸化我朝,綠營兵雖為漢將,但多受我大清皇恩,受先帝和皇上二代帝壬恩澤,定會盡忠於皇上。再說吳三桂舉兵進南夷,在昆明以弓弦絞殺南明永曆帝於鬧市,已寒漢人之心。今吳三桂打著復明旗號召,但漢人根本不相信他,他叛明降清有反清!綠營兵將自然不會聽信吳賊之言,背棄恩主。孝莊又補充道:現在三藩叛亂,但平南王,靖南王只是受吳賊之誘,隨從作亂,其他的叛將王輔臣,孫延齡等也是望風而動。如果朝廷下令停撤平南,靖南二藩,對歸降的叛軍即以保全,恩養安插,赦其以往,不復究的,定町瓦解叛軍,孤立吳賊,扭轉今日不利的局面。孝莊則是孝莊,昔日的後宮第一謀土應驗了後來平三藩。其二,歷史上得確記述孝莊為了使軍士們能夠奮勇殺敵,孝莊拿出自己的金帛犒賞勞苦功高的將士們:哀家願拿一萬兩供奉之銀,獎勵前方將士。太皇太后你食無珍味,衣無綢緞,孫兒再難,也不在乎一萬兩銀子。孝莊一拍案几,大怒道:皇上此言差矣,哀家不僅拿出的是一萬兩銀子,而是哀家的一片心意,將士們若聽到此訊,定會加倍努力,忘我殺敵。再說了,國家有難,人人都應盡為,這樣才能團結民心,同仇敵愾。康熙忙謝罪道:太皇太后息怒,恕孫兒無知,惹太皇太后生氣。其三,順治九年,桂林被反清將領李定國攻佔,桂林守將定南王孔有德自焚而死,其全家被殺,只有一個兒女孔四貞死裡逃生。孝莊得知此事後,並將孔四貞收為義女,封為格格,將其接入宮牛撫養。其實,孝莊此舉並非僅僅為了表彰孔有德的忠心。事實上,這個女子在平定三藩之亂時,派上了大用場。康熙十二年,平西王吳三桂聯合其他兩藩宣佈反叛清朝,各路反對清朝統治的人馬紛紛響應,相繼扯起反旗,孔四貞的丈夫,時任廣西將軍的孫延齡也加入了吳三桂的叛軍之中。這時候的孔四貞就開始聯絡父親的舊部。幹康熙十四年,殺死了當時掌控局勢的孫延齡之兄孫延基,並逼迫孫延齡交出兵權,在妻子的勸說下,孫延齡終於決定倒戈相向,幫助清朝。三藩叛軍逐漸被分化,並最終被消滅。

  • 10 # 創業問問

    我不是歷史學家或者歷史研究者,但是,從一個普通人的視角來看吳三桂的失敗。

    第一,錯誤的政治口號,“反清復明”這個口號天地會可用,南明可用,唯獨吳三桂不能用,因為,吳三桂是明朝的叛臣,他的口號沒有震撼力,人家會認為是他和新的主子的私人矛盾,談不上民族大義。這個口號,比那些反腐敗,清君側之類的還不靠譜;

    第二,沒有共同價值觀的夥伴,當時雖然有三省反叛,但是彼此之間並沒有形成共同的價值觀,只是一時的需要而已,這個如果沒有深度利益談判,最終會分崩離析,就像民國時期的軍閥,到1949年蔣系和桂系都沒能統一,所以,失敗是遲早的事情;

    第三, 過於激進,開始的時候佔有天時地利,佔領了南方几個省,就開始膨脹,要知道,南方人向來討厭打仗,誰當皇帝只要不讓我們日子太難受,我們每必要進行殊死抵抗,所以,吳三桂在長江以南地區發展很快,這個很像太平天國和北伐對吧,都是地域特點形成的,吳三桂沒有穩紮穩打形成根據地。

    第四,吳三桂不屬於戰略級別的智慧家,承擔不了那麼大的富貴,所以失敗是必然的。

  • 11 # 李雲飛40897054

    1、吳三桂兵力雖然強盛,但卻不具戰略眼光:在其起兵之後,既沒有“疾行渡江,全師北向”,設法以軍事上的勝利去推動政治上的成功;也沒有“下金陵,扼長江,絕南北通道”或“出巴蜀,據漢中,塞崤函自固”,以建立鞏固的後方,而是分兵湖南、江西、湖北,逐地爭奪一些戰略價值不高的城鎮。貽誤了戰機,給了清政府以從容佈置反擊的時間。

    2、由於此時清軍入關已經三十年,民族矛盾早已下降為次要矛盾:吳三桂以反滿相號召不過是刻舟求劍,脫離實際。而且,吳三桂降清以來的自我表演也太充分了。在民族矛盾最尖銳、民族鬥爭最激烈的時刻,他信誓旦旦地表示要“矢忠新朝”,對各地抗清義軍極盡鎮壓之能事,曾幾何時,他卻又要“共舉大明之文物”了。

    3、康熙皇帝雖然年輕,但卻有著傑出的政治才幹:早在撤藩之初,便已對撤藩可能導致的後果有所準備,因此在他得知吳三桂反叛的訊息後,鎮定自若,措置得當。他首先停撤平南、靖南二藩,以在政治上孤立吳三桂,而後,又在京師處死吳三桂之子吳應熊及其同黨,以打擊吳三桂氣焰,鞏固後方。

    4、康熙帝採取各個擊破的方針,西北的王輔臣首先被擊敗:清軍首先攻下秦州,總兵陳萬策投降。接著便包圍了蘭州、鞏昌。蘭州、鞏昌相繼攻破,清軍便圍住王輔臣的根據地平涼。康熙特派大學士圖海為撫遠大將軍,親臨平涼,指揮戰鬥。清軍以巨大代價奪取了城外的制高點--虎山墩,平涼城失去了屏障,王輔臣於康熙十五年(1676)六月歸降,西北平定。西北戰場的勝利使康熙消除了肘腋之患,並最終可以抽調西北勁旅對付吳三桂,吳三桂的失敗便註定了。

    5、嚴重戰略失誤:吳三桂年老,一心想在雲南裂土為王,將藩地傳及子孫,實系被玄燁逼迫而反。因此當佔據半壁江山後,他沒有如朱棣那般孤注一擲、夠狠敢搏的決然,而是隻想和滿清劃江而治。若吳三桂直取荊州襄陽,然後順江而下阻斷漕運,抄略江南財賦重地,則滿清統治崩潰便成定局。

    綜上所述,失敗已是必然。

  • 12 # 趣向雜談

    吳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長伯,一字月所, 明朝遼東人,祖籍江南高郵(今江蘇高郵), 錦州總兵 吳襄之子, 祖大壽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軍事人物。明崇禎時為遼東總兵,封平西伯,鎮守山海關。 崇禎皇帝登基,開武科取士,吳三桂奪得 武科舉人。不久,吳三桂又以父蔭為都督指揮 。 崇禎十七年降清,在山海關大戰中大敗李自成,封平西王。順治六年,吳三桂鎮守雲南,引兵入緬甸,迫緬甸王交出南明 永曆帝。康熙元年,吳三桂殺南明永曆帝於 昆明。同年,晉封為平西親王,與福建靖南王耿精忠、 廣東平南王尚可喜並稱 三藩。 康熙十二年,下令撤藩。吳三桂自稱 周王、總統天下水陸大元帥、興明討虜大將軍,釋出檄文,史稱“ 三藩之亂”。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吳三桂在衡州(今衡陽市)登基為皇帝,國號大周,建都衡陽。建元昭武,同年秋在衡陽病逝。追諡為開天達道同仁極運通文神武高皇帝。其孫吳世璠支撐了三年之後被清軍攻破 昆明,三藩之亂遂告結束。

    吳三桂和清廷的關係從一開始就很複雜。

    皇太極在時,吳與滿清不共戴天,寫信招降數次吳都不屑一顧。

    崇禎對他很好,算是有知遇之恩,提拔甚速。松錦之戰吳部和王樸一塊當了逃將,坑了洪承疇。戰後崇禎殺了王樸,但提升了吳三桂,對他再三撫慰。

    這時候的吳,想來是有永鎮遼東,抗禦滿清,以死報君恩的心情。

    松錦戰後,緊接著便是寧遠防禦戰,吳率部出城列陣,竟野戰擊潰清軍,使清人死傷者甚眾,號啕兩日夜而撤軍。

    此戰,不僅讓滿清覺得入關無望,還震驚了北韓,誰都想不到松錦一戰淨歿六萬餘精銳的明朝,一年半後還能牢牢守住寧遠。

    從這時起,吳三桂在滿清眼中的價值更是迅速提升。

    1644京師被圍,吳三桂奉命“盡撤關外”,入援北京。這是崇禎一生中做出的又一個糟糕的決定,盡撤關外意味著無法兵貴神速,因為有數十萬軍屬百姓隨軍,多少人的家財要全部運回關內。

    從吳部的行軍速度看,寧遠到山海關這段走得極慢,騎兵因護送軍屬百姓而無法提速。但進入山海關後,吳部開始急速向京師馳援。

    半路,得到了北京陷落、崇禎吊死的訊息。吳部立刻返回山海關。

    分析吳三桂在李自成和滿清間做選擇的動機時,也要考慮到吳部關寧軍這個軍人集團的整體利益。其實降不降、降誰都不重要,關鍵是誰能“尊重並保全關寧軍利益集團”。

    李自成在京城的拷贓行動率先給出了自己的回答:我不能。

    多爾袞能,至少他當時是很“真誠”地對待吳三桂,同時又很老練地在軍事安排上堵死了吳部“試圖利用清軍重扶大明”的可能性。

    多爾袞給出的回答是:對你們這幫人封疆裂土以待,但要全力助清滅順、滅明。

    當時多爾袞對於拿下南明一點信心沒有,整個八旗都沒有信心,多爾袞的想法只是“得一寸是一寸,得一尺是一尺。”

    滿人想的是,能吃掉黃河以北也不錯,像遼金那樣南北對峙。再不濟,搶一票回家,也是美滋滋。

    是吳部等降清漢人軍閥的力量,讓清廷拿下南明有了可能。

    所以我們會看到,南明覆亡後,三藩全部就於南方及西南,因為這本是他們打下來的。

    清軍入關兩三年後,滿八旗的兵員就已開始捉襟見肘,根本不夠用。這也導致了當吳三桂反清時,一大票降清明將起而應之,清軍根本頂不住,潰如山倒。

    江南瞬間丟失,滿清貴族們想到的不是決一死戰,而是準備撤回關外。

    如果那時候的吳三桂再年輕十歲,康熙就真要帶著宗室跑回盛京了。

    看完吳從明廷重將到清廷藩王的整個人生,他作為一個殺死了永曆皇帝、手握重兵、手下均系關寧心腹、實力強大的漢人藩王,即便主動撤藩,想做個善終的富翁也是不可能的。

    以康熙的德性,吳三桂必死。不但吳本人活不了,他手下的骨幹恐怕也難逃秋後算賬的結局。

    所以,吳三桂必反。

    他之所以沒贏,唯一的問題是自己太老了。

    滿清本身的軍事實力並不強,可戰之兵不多,頂峰時亦不過十一、二萬滿兵,從努爾哈赤七大恨起兵,到多爾袞接位的二十餘年間,清軍一直打不下寧遠城,無法向山海關邁進半步,只能沿松錦一線與明廷消耗。

    其能抓住關內大亂的時機、入關統一中原、竊據大統、乃至維繫二百多年的統治,靠的是高明、幹練、殘酷的政治手段與軍事手段的靈活運用。

    整二百餘年間,滿清一直在玩走鋼絲的政治遊戲。吳三桂不是這個遊戲的第一個“受害者”,也不是最後一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兒女給老人支付了贍養費,不來探望,不來照料,法律有何約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