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華聖傳媒

    初學山水畫,選擇臨本本人觀點認為《芥子園畫譜》最適合初學者,山石、樹木、雲水、點景等概覽了山水畫的基本技法,透過區域性的學習後,可練習結構組合,進而可以繼續臨摹小品,隨著繪畫能力的提升,就必須向更高層次看齊。首先是要選擇定位,要臨摹優秀畫家的範本,如何認知優秀畫家,中華民族自有其歷史沉澱,中國的美術史公認的畫家,一般都比較優秀,自展子虔以來,山水畫進入了相對成熟時期,一直到清朝,名家高手層出不窮,在其間選擇一流的山水畫家臨本非常必要,至於具體到哪家哪派,在學習中隨興趣愛好選擇就可以了。

  • 2 # 原創畫圈

    多欣賞分析是一方面,從而就會摘選出自己有所喜好傾向的作品來臨摹,不會有老師會強烈建議你臨摹哪個大師的作品,有經驗的老師會引導你去欣賞的同時,去動手臨摹自己認為喜歡的作品。建議臨摹好的真品印刷品。

  • 3 # 懶柯

    其實 學畫和學書一樣,首先要看自己喜歡,並且根據自己性情來定,性格慢緩敦厚之人較適合寫篆隸,性情激揚外放則可以學草書,你自己都反感,肯定也學不好,故此,學畫,無論宋元任何一家,只要符合自己性情就可以學,當然有難易之區分

    宋人之翹楚無非劉,李,馬,夏,范寬,荊,關,董,巨,初學者,宜學馬遠,因其畫面較簡,比較好入手,元人則首推元四家,其次趙孟頫,高房山,如初學,元四家則是必須,可從倪瓉入手,也因其畫面簡單,然後逐步深入,總之學哪家都不是事,關鍵要符合自己情性,學之才會事半功倍

  • 4 # 雪Fen飛

    本人也贊成初學者應該從臨芥子園開始,還是很受益的,然後再臨宋元等,如此循序漸進,一定會有收穫(附幾幅我的小品,請批評指正)。

  • 5 # 亞洲時代一藝術品文化

    臨摹北宋時期的山水畫,首先要對五代時期的山水畫有所瞭解。在中國山水畫壇,五代到北宋初期是中國山水畫較為繁榮的時期,雖然這一時期在政治上較為動亂,但也正因為如此,文人學子有志難伸,只能寄情筆墨,透過筆墨來抒情言志。這一時期在唐代青綠山水畫的基礎上,出現了水墨山水畫。五代時期的中國北方政局混亂,“因而上層無繪畫,風雅之士俱在山林”;南方相對較為安定。南北方的水墨山水畫風格便有所差異,主要體現為北方水墨山水畫中的山石堅凝雄偉,樹木以長松、巨木為主,山中多有瀑布流泉,將北方的山重水複、豪邁之感盡顯畫中。皴法以披麻皴、點子皴為主,用筆堅硬渾厚;南方水墨山水畫在用筆上則較為溫潤,畫面多為空靈朦朧的嵐煙氣象,山石秀潤,樹木鬱鬱蔥蔥,一派典型的南方景象。這一時期傑出的山水畫家輩出,如關仝、李成、范寬、董源、巨然等,在他們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五代水墨山水畫的成就,並且,他們的畫風對北宋的水墨山水畫具有深刻的影響,一方面可以說宋代初期的水墨山水畫就是五代水墨山水畫的延續,到北宋中、後期,“惟摹”的風氣日盛,而北方水墨山水畫較為受寵,在一段時間裡,李成、范寬的畫風在山水畫壇中很是風靡。李成“用筆清瘦”,用墨精微,擅長畫老樹枯枝,雖意境蕭疏,卻又蘊含著蓬勃生機;范寬用筆雄健,善於積墨,峰巒壯闊,雜樹豐茂,具有蒼茫渾厚之感。另一方面,北宋後期的山水畫又出現了復古的態勢,“古”指青綠山水或著色山水,一批畫院畫家以皇室政治風向和審美傾向為主導,創作出了一系列青綠山水畫。青綠山水畫有別於水墨山水畫的山林氣息,它的設色較為濃豔,氣氛燦爛輝煌,具有典型的宮廷風格。所以,當以北宋山水畫為臨摹物件時,可以從這兩個方面入手,理清脈絡,然後進行臨摹。

  • 6 # 使用者32887695

    宋、元,首先要搞明白是學宋還是學元,兩個朝代的山水畫理念是截然不同的,繪畫的表達形式也是不同的。不論學那個朝代,都要直接面對原作或高畫質複製品,不要無謂地拐個大彎去消耗時光。

  • 7 # 自由的釘子

    宋元書畫名家的作品特點還是很突出的,每個人都在不同的技法上有很高的境界而且被歷代文人墨客借鑑學習,豆瓣皴,斧劈皴,牛毛皴,披麻皴,米點皴等都可以根據自己想學習的皴法擇優而取,沒有規矩說從何學起,從誰學起!在你想學的名家技法裡再尋找自己更感興趣或更有火化的一個名家作品入手,也是你和這位畫家之間的機緣,中國畫將就傳承性,也更有情感的觸動,雖割千年,精神上更有感觸的或許就是你可以去學習臨摹的

  • 8 # 臥龍村夫

    學畫山水,先對著芥子園畫譜畫樹,石,水雲,人物點景等,畫熟了,就離開畫譜背畫,關鍵詞,背畫!這一點很重要,透過背畫,你可以做到離開畫譜,隨意勾畫山石,樹木,雲水,人物,舟船,房屋等點景,這樣基礎才能打好!當然也可以學習近現代其他人的優秀畫譜,比如申石加的山水畫譜,裡面有許多樹石很好的!有了樹石等的基礎,你就可以學習勾畫山脈,勾畫山脈比較複雜,有近景,中景和遠景,這是個複雜的過程,你需要有一個決定,是學南宗山水還是北宗山水?…這需要你自己的決定,山水分宗學習,路子對,學的快!

  • 9 # 松下雲池

    宋人李唐、劉松年、夏圭,馬遠,北宋巨然、董源、荊浩、李成、范寬、郭熙、王詵等等無不是入手學習的極佳概模,元人放逸之風盛行,古雅的僅有趙孟頫,元四家首推黃公望,倪雲林,然後是吳鎮和黃鶴山樵。皆可入手學習。

  • 10 # 厚朴堂主卜令軍

    山水畫學習分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芥子園。同小學生學認字類似,熟悉山石樹木等基本技術,以能初步利用所學,拼湊剪貼的形式,獨立完成一幅相對完整畫作為畢業水準。

    第二階段,宋畫臨摹。宋畫技法己基本完備,格調高古,摹寫不易。好在較寫實,關,董,範,馬,劉,夏等都可一試,學像後可理解為初中畢業。

    第三階段。元畫臨摹。元畫重意,不偏重寫實。更強調對技法背後的傳統文化,哲學思考,對道的追求。所以此時不光要臨畫,更要廣泛學習傳統文化,完成知識儲備。相當於高中畢業

    第四階段,專業突破。以明,清(個人不推薦),近代名家為參考(如沈周,石濤),結合自身喜好,建立自己風格。大學專業畢業。

    第五階段。寫生。嚴格說這階段貫穿始終。不寫生的山水畫不是好畫家,如清四王。一味寫實的畫家也不是好畫家,如很多當代獲獎作品。此時,技法完備,更要汲取大自然營養,所謂搜盡奇峰打草稿。研究生畢業。

    第六階段。化繁為簡,化實為虛。初學者總怕畫不實,不清。到此,不再糾結。追求自我,意筆草草,卻能意源物化。

    附一些臨摹作業

  • 11 # 倚夢石

    臨摹是一種用心的效仿。字眼可能有點生硬。

    首先給你的讚譽就是能為傳統國畫的一種認可很感到欣慰。不用去刻意的在乎臨摹誰的作品,在這裡我可以給你提出個人的見解。

    傳統國畫的發展源遠流長。積累著太多各大家之所長。都有著獨到的藝術氣息和靈魄。不妨多拜讀一下各名家的作品。也好綜合一下自己的適合的技法和認知。選出自己得意的符合自己的要臨摹的作品。用心的聆讀作者是處於哪種意境和心態完成的作品,在臨摹創作作品的同時。也可以發揮咱們個人的見解和韻味。人無完人,作品亦是如此。沒有超乎完美的人,也沒有精所致極的作品。臨摹就是一種踏著先人的軌跡,取其之長,致善自己。

  • 12 # 天意76767

    宋人的畫很牛,沉下心臨習體會,老老實實一筆一筆照貓畫虎,畫在紙上的筆痕,每層都會出不同的效果,多體會多積累。這是學畫的一種方法,比較實用。線條、皴法、墨法、渲染一整套下來,還是會受益匪淺的。範本要找好的,能找到原大的印刷品就更好了。

  • 13 # 徐榴堂

    “宋元山水畫”這個範圍、跨度很有點大!

    從宋到元,山水畫經歷了幾次大變化,形成了不同的面貌和審美取向,各有側重,這裡就不展開了。

    至於選擇入手臨摹的作品,這要看個人喜好和未來的方向。喜歡寫實風格的,可以考慮宋代李成、郭熙、范寬、劉松年、李唐等人的作品:喜歡筆墨風格的,可以考慮元代趙孟頫、王蒙和吳鎮。

    馬遠和夏圭等先不學,他們的畫法易壞手。黃公望和倪瓚也不建議作為入手臨摹物件,他們的筆墨初學不易,照著畫形狀,則了無生氣。

    當然,還需要看個人基礎,如果畫過山水,想系統性學習傳統,那倒不如從四王開始 ,重點是王翬和王鑑,再從他們的臨仿物件去上溯宋元。

    如果此前沒有基礎,則建議選擇傳世作品較多,且能買到高畫質大圖的畫家去臨摹。或者是帶區域性放大圖的畫冊,也是可以的。範本小了,細節和用筆都不清楚,只畫個大形是沒有意義的。傳統山水畫是筆墨最豐富的畫種,筆墨是學習的重點。否則,不如直接去畫時下流行的毛筆風景畫。

  • 14 # 莊子之水

    一、宋代是中國山水畫史上的高峰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承前啟後的重要時代,是我國 傳統山水畫的高峰時期。當時院體畫、 文人畫相互關聯,共同並進,名家層出不窮,作品空前繁多,質量高雅精湛。如荊浩、關仝、李成、董源、巨然、范寬、許道寧、燕文貴、宋迪、王詵、米芾、米友仁的水墨山水,王希孟、趙伯駒、趙伯驌的青綠山水,南北競輝,達到高峰。從此成為中國畫中的一大畫科。元代山水畫趨向寫意,以虛帶實,側重筆墨神韻,開創新風。形式語言和技法更 加豐富多樣, 他們注重“氣象蕭疏,煙林清曠”,“峰巒深厚,勢伏雄強”,致使宋代山水畫:構圖大勢逼人,筆墨法度嚴謹,意境清遠高曠;從這些藝術作品的語言、形態、內容和審美主體的情感上看,會令人產生一種崇高的藝術美。

    唐末至宋初,北方山水大家多是隱士,他們避禍於山中,于山水相伴,與樹石共舞,自然也以此作為描繪物件。他們的山水畫成就特別高。如北宋的李成、范寬等。

    二、臨摹從范寬的作品開始

    為什麼要從臨摹范寬的作品開始呢?

    范寬(950-1032),宋代繪畫大師,又名中正,字中立,漢族,陝西華原(今陝西銅川耀州區)人,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畫山水,為山水畫"北宋三大家"之一。

    范寬初學李成,後感悟“與其師於人者,未若師諸造化”,遂隱居終南、太華,對景造意,寫山真骨,自成一家。其畫峰巒渾厚端莊,氣勢壯闊偉岸,令人有雄奇險峻之感。用筆強健有力,皴多雨點、豆瓣、釘頭,山頂好作密林,常於水邊置大石巨巖,屋宇籠染黑色。作雪景亦妙。

      范寬發展了荊浩的北方山水畫派,並能獨闢蹊徑,元代湯垕《畫鑑》認為“董源得山之神氣,李成得山之體貌,范寬得山之骨法,故三家照耀古今,為百代師法”,都對范寬的藝術作出很高的評價。據文獻所載,宋代師法范寬的畫家有黃懷玉、紀真、商訓、寧濤等人,南宋的李唐好學范寬,其後又有馬遠、夏圭等人學習李唐,使得整個南宋時期的山水畫幾乎全部出自范寬一系。後人將范寬與李成、董源二人合稱"宋三家",之後的"元四家"、明朝的唐寅,以至清朝的"金陵畫派"和現代的黃賓虹等大師,都受到范寬畫風的影響。

    三、臨摹作品從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開始:

    《溪山行旅圖》描繪的是典型的北國景色,樹葉間有“范寬”二字題款。圖上重山迭峰,雄深蒼莽。此構圖奇特,撲面而來的大山佔了整個畫面的三分之二,此畫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雄偉、高壯,造成凝重通人的氣勢。山頭茂林叢密,兩峰相交處一白色飛瀑如銀線飛流而下在嚴肅、靜穆的氣氛中增加了一分動意。近處怪石箕居,大石橫臥於岡丘,其間雜樹叢生,亭臺樓閣露於樹顛,溪水奔騰著向遠處流去,石徑斜坡透迤於密林蔭底。山陰道中,從右至左行來一隊旅客,四頭騾馬載著貨物正艱難地跋涉著。米沛曾雲:范寬的山水畫叢叢如恆岱,品固在李成之上,本朝之內無人出其右。

    四、建議

    本人對范寬的《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進行過認真的臨摹。對范寬的筆法進行過專門訓練,閱讀過大量資料,認為,范寬是傳承了前人的技法,形成了自己的筆墨語言,對後世影響很大,有其很高的美學價值。

    1、開始臨摹的作品有范寬《溪山行旅圖》、《雪景寒林圖》;沈周《廬山高》。

    2、然後根據自己的喜好,選擇性臨摹,比如南宋李唐的《萬壑松風圖》,元代黃公望、王蒙的作品。最後,臨摹石濤的作品。

    3、臨摹最好開始深入一家,琢磨透了再換作品。臨摹需要耐心,循序漸進。

    4、臨摹要同時和寫生結合起來,鞏固自己學過的筆墨技法,同時,師造化,用心和大自然對話,得山之靈氣。

    5、學習書法,為深入畫好山水畫打好更堅實的基礎。

    下面的圖是本人臨摹范寬的作品,請多指教!

  • 15 # 紅梅工筆佛畫

    宋代的中國山水畫重理法、重寫實、重質趣、重人文精神,是當時的文人、士大夫參與繪畫的結果。宋代文人的意趣,是中國山水畫滲透意境的成因。

    由於文人、士大夫的參與,宋代的中國山水畫發展被推倒了歷史的高峰期,的確是學習臨摹的最好選擇。

    至於臨摹誰的應該都可,自己一點淺見,首先要選擇自己喜歡的風格,再者開始不能範圍太廣,畢竟人的精力有限,能夠先選一人或一種風格,爛熟於心才好體會其深意神韻。

    宋畫的確以中國山水畫為最佳,水墨格法得到空前的發展,各種繪畫技法成熟了,講究筆墨韻味的點、皴、擦、染等技法就在這時橫空出世。

    北宋初的中國山水畫,成就最高的是李成和范寬。北宋中後期,翟院深、許道寧、郭熙等人都受到李成作畫風格的影響,同時出現了以趙令穰為代表的富有詩情的小景山水,米芾父子創造的米點山水,王希孟、趙伯駒等人的青綠山水。

    晚唐至兩宋,多認為有兩項重要的山水畫成就,一是皴法的出現和發展,二是遠景和近景高樹人物的組合。前者以晚唐、北宋畫院成就最高,後者則是李唐之後南宋院畫的重要貢獻。

    中國山水畫中的“皴法”起初是源於模仿而發明的,而北宋時期的諸畫家對“皴法”有所創造,其中以北宋山水畫壇的“三家山水”成就最大。

    “三家山水”以李成、范寬、董源為代表,當時李成的中國山水畫是“當朝第一”。李成根據齊魯地域山貌的特點創立了“捲雲皴”;范寬則以直筆短線刻畫關陝高山巨石之風貌而創立了“雨點皴”;董源創立了更適宜表現江南山質的“披麻皴”

    此時的名家輩出,風格呈現出多樣性,所以不知題主偏好的風格,只能是選擇幾個以供參考,看到有人推薦了范寬,黃公望等,儘量不在重複,也好有更多的瞭解。

    先來看看當時“當朝第一” 李成的中國山水畫,李成山水畫最突出的成就是創造了『寒林』之趣,集中展現了唐宋詩文中頻繁出現的『荒寒』意象。不過,現存的許多《寒林圖卷》多為後人仿作。

    藏於日本的《讀碑窠石圖》被確認為真跡,傳為李成的作品還有遼寧省博物館藏《茂林遠岫圖》與《小寒林圖》、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寒林釣艇圖》、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藏《晴巒蕭寺圖》等。日本澄懷堂文庫藏《喬松平遠圖》,佈景構圖具有北宋初期特點,為流傳有緒的李成真跡,但有專家認為是燕文貴作品。

    《晴巒蕭寺圖》絹本墨筆設色,畫中亭臺樓閣,均以界尺畫出,與周圍的自然景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李成是畫風自然傳神的一位高手,在他的筆下,早期山水畫中『概念化』『符號化』的元素均被真切感人的自然形貌所消解,其對煙雲霧靄、天氣變化的表現尤其令人稱奇。

    《宣和畫譜》評價其『所畫山林藪澤,平遠險易,縈帶曲折。飛流,危棧,絕澗,水石——風雨晦明,煙雲雪霧之狀,一皆吐其胸中,而寫之筆下』。古代詩人在描寫山水時所運用的『蕭疏』『清曠』等詞語,完全可以在他的畫面上找到視覺對應。

    北方山水風格的代表人物是李成和范寬,他們繼承了荊浩以水墨為主的傳統,以表現北方雄渾壯闊的自然山水為主,與五代的關仝一起,被認為『三家鼎峙,百代標程』。他們的創作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後繼者有王士元、王端、燕文貴、許道寧、高克明、郭熙、丘納、王詵等。

    在南方,最出色的山水畫家是董源和巨然。董源的山水畫,『水墨類王維,著色如李思訓』,南唐中主李璟對他非常欣賞。北宋中後期,董源受到沈括、蘇軾、米芾等文人的推崇,沈括曾說他『多寫江南真山,不為奇峭之筆』。

    其用筆細長圓潤,形如披麻。皴完後用墨破色渲染,輔以點苔。這種畫風對後世文人畫家影響很大。到了元代,董源的藝術史地位開始提升,元四家也奉董源為典範。

    黃公望說:『作山水者必以董為師法,如吟詩之學杜也。』南北宗的倡導者董其昌更是景仰董源,稱他為『吾家北苑』,並把他和王維並列為南宗開山人物。

    《夏景山口待渡圖》,絹本淡設色,現藏遼寧省博物館,此圖迭經南宋內府,元內府,明代項元汴,清代耿昭忠、索額圖和清內府收藏,是一件流傳有緒的巨跡。

    畫家以繁密的披麻皴和雨點皴表現了氤氳溫潤的江南景色,其『雨點皴』用筆精緻緊密,筆法如唐人楷書般嚴整,形成了此幅作品的一大特色。

    巨然是開元寺僧,作畫師承董源,作品『古峰峭拔,宛立風骨;又於林麓間多用卵石,如松柏草竹,交相掩映,旁分小徑,遠至幽墅,於野逸之景甚備』 和董源不同的是,巨然山水喜作豎式構圖,擅長用粗重的大墨點點苔,效果鮮明、疏朗、率意。

    此外,巨然還有兩個突出特點,一是山頂多起巒頭、礬頭,米芾就說他『少年時多作礬頭,老年平淡趣高』;二是喜歡用大披麻皴法,比董源更進一步。

    宋畫還有『林泉』這個概念,這是一種身臨其境的山水體驗。從畫面上講,皴法可以暗示『若可捫酌』的質感,近景中的微小細節則可以提高觀看的趣味。李唐的山水能夠同時呈現這兩種效果,他將近景高樹人物和遠景巧妙地融為一體,為南宋四家的新風格開闢了前路。

    《萬壑松風圖》皴筆瘦硬,技法較為獨特,畫中筆痕堅挺,類似釘頭、雨點、刮鐵,這些被後人統稱為『小斧劈皴』,這種皴法是李唐的創新,可以表現出山石凝重、銳利的質感,這種技法對於表現近景極為得心應手,且頗有蒼勁、簡括、豪放之趣味。李唐的皴法脫胎於范寬的雨點皴,但落筆果斷,充滿了力量之美。

    《萬壑松風圖》原作覆有厚重的青綠色,但此畫皴法過於強烈,完全壓制了色彩所帶給人的感受。明人曹昭在《格古要論》中說,李唐初法李思訓,『其後變化,愈覺清新,多喜作長圖大障』。這種『清新』之美主要是李唐在皴法上的創造性。

    總之宋代之後,文人山水畫開始出現了一種極為特殊的趣味——『荒寒』。這種趣味最適合表達孤獨、寂寥、自由的精神狀態。在思想觀念上,這種趣味還應該有更早的起源。比如,佛教傳入後,文人對荒寒、孤獨、自由、寂寥、淡泊這些趣味的體驗更為深刻。

  • 16 # 圓月霜華故園夢

    本人是一個業餘愛好者,建議一切從喜歡開始,喜歡哪幅作品就拿起筆細看細畫。

  • 17 # 雄赳赳5018

    從芥子園入手,再上溯宋、元,以宋人丘壑運元人筆墨,再加以寫生,然後讀書、練字,必有所獲。

  • 18 # 水墨黃河

    從範寬的《溪山行旅》開始吧,非常好!

  • 19 # 凡真書畫

    有基數的從宋畫入手比較好,沒基礎的學清四王,這是我以前臨的兩張宋 李成的畫

  • 20 # 手機使用者15828288860

    李成,範寛,黃公望,王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評價大年初一的電影《唐人街探案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