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劇漫劇剪

    我感覺日漫看久了真的會讓一個人發生改變嗎?其實關於這個問題沒有什麼太過準確的答案,以我自身來說,日漫看久了對一個人確實有著不小的影響,至於改變那肯定也是存在的,毫不誇張的說大部分漫迷們都避免不了自己早已經在長久的時間長河中發生了一些改變。

    第一個發生改變的地方:衣服的喜好

    第二個發生改變的地方:喜歡幻想

    第三個發生改變的地方:關注點轉移

    第四個發生改變的地方:腦回路變得很跳躍

  • 2 # 方圓十來裡

    真的 真的可以。

    (不想看中間具體,可以直接看結尾總結~)

    我初中接觸日漫,最開始是柯南,在電視一個頻道看的,當時覺得特別特別好看,怎麼會有這麼好看的東西!!!媽媽有次因為太晚該睡了不讓我看我還哭了。

    真正的一發不可收拾從高二開始。。。沉迷動漫。沉迷。高二。唉。之前成績一直優異,慚愧,以前是真的優異。高二成績跳水般下降,開始泯然眾人。。。加上當時有幾個男生追我比較高調,老師家長都懷疑我早戀了。我也不解釋,如果被知道是看動漫,會沒收手機的。父母為了督促讓我學習,給我更好的學習環境,給我租房子陪我走讀,天天做好吃的,但是面對父母的用心良苦,我還是控制不住自己,慚愧T_T。。。

    我用了整整一個17歲去愛一部動漫裡的cp,愛的死去活來。死去活來。我可以一天不看書,也不可以一天不看我家cp。理科生自己憋不出來細膩的文章,但可以手抄喜歡的巨長的同人文。我家cp不熱門(´;︵;`)糧比較少。混了cp圈一年的結果是,混熟了貼吧的大吧小吧主,混熟了好幾個大大,圈子裡當時活躍的好多人都加群聊的超開心,成為了生活裡的朋友。互送禮物啊寄信啊。上大學之後還是有來往。之前看過一個說法是,如果你和你的網友三年了還有聯絡,那是真的朋友。我想我們因為cp結緣認識彼此,是珍貴的友誼吧。

    高三,泡麵裡放了火影卡,我可能有收集的癖好。。。一邊收集卡,一邊補火影。不說別的動漫,火影我高三就從頭補了600集。我走讀的地方沒有網,週末回自己家的時候下載幾十甚至上百集動漫。天天走讀,父母在別的屋子看以為我天天熬夜苦讀,其實我在看動漫,我的cp。唉。對不起父母。

    至於成績,我本來一直是抱著復讀的覺悟來放縱自己看動漫的。理綜也覺得自己沒有發揮好,一出來就告訴父母我可能要復讀了。但是,最後結果比我想象的好,可以說比高二高三的平均水平好,雖然沒有達到我高一的程度,但是真的特別幸運了啊T_T!!最後去了一所211。我很感謝我當時的班級環境和可愛的學習小夥伴和好朋友,因為他們,我至少沒有浪費在學校裡的學習時光,感恩,慚愧。要是沒有他們的幫助,我可能就毀了吧。說來慚愧,有時候想想或許也正是因為高中沉迷動漫抱著復讀的覺悟參加高考,壓力沒那麼大反倒發揮好了吧,不過還是非常不建議我這種消除壓力的方式啊。。。

    接觸了動漫以後,越發覺得日語特別好聽。高三自學了日語初級的一些東西,尤其記得一個早自習被老師看到我在看五十音圖的目光。。。高中畢業的暑假,我就開始學日語。媽媽聯絡了一個老師,老師說已經開課一週了,不知道我能不能跟得上,我脫口而出我自學過一些東西應該沒問題,然後媽媽說我你看看你高中都好了點兒啥,。,一不小心暴露了

    唉。我真的一度因為動漫特別沒有自制力了。沉迷不可自拔。如果沒有動漫,或許我會…………………………如果不是動漫,那麼我不會學日語,更不會選擇畢業去日本讀研。

    所以這真改變了我一生的東西

  • 3 # 理想技術宅

    是可以的

    其實不光是動漫,其他的一些影視作品也都可以,因為這些表現形式的共同點就是講一個故事,這個故事有背景,有人物,故事的發展和形成就是靠每個人物在各自所面對的情境中所做出的選擇來推進的,並且不同於現實世界,在動漫中我們可以看到不同角色所各自面對的情況,以及內心的獨白,更方便我們去理解他們之所以會做出這樣選擇的理由,真正的做到站在“對方”的角度看待問題。因此這樣看多了動漫我們的心裡自然而然的就會在面對一些問題的時候將我們曾看過的動漫中的情景帶入思考,而做出不同以往的選擇。

  • 4 # 剪輯者小花

    你好 首先我覺得是能的 我個人認為不管是日漫 還是國漫 或者其他劇 多多少少都會影響人的一些看法 所以看日漫真的能影響人在大是大非上的看法[呲牙]

  • 5 # 紫水晶35317

    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看是什麼型別的,好像很多青少年都非常喜歡看日本動漫,看完後影響人生觀,我覺得不排除這種可能,我親身經歷的喪親之痛,雖然不能證據十足得指正是日本動漫惹得禍,但各方面細節都在向人們訴說著,與日本動漫有很大關係。

    事情發生在四年前,180CM身高的外甥,是個外表看上去斯斯文文的帥哥一枚,15歲,上初三,非常愛看日本動漫,他每天的看電視時間,他一定是看日本動漫, 因為愛好,他都是看日語版得,所以他自學了日語,並且多次表示,中考完成,要去諮詢日語考級,他身亡警察找出了,他留下的日語日記,他用於查資料的手機語言也是日語,這也是不可否認的好處,試問幾個孩子能跟著影視學會其他國家需要,這也說明了,日本動漫的吸引力。他最喜歡,看了很多遍的一部動漫,我不知道名字,劇情裡主角對生活失去希望,於是與別人互換了身份,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裡面一個六角星的標誌,不懂語音,所以具體劇情不是很深刻。

    傳來他跳樓身亡的噩耗時,我怎麼的也不會相信,去了他家,房間書桌上一本筆記本,用小刀,用力的劃了一個六角星的標誌,劃的很深,最少有十幾頁吧,上面很多血,應該是刻那個標誌時留下的,跡象表明,因為他在跳樓之前先割了手腕,然後日記本留下標誌,可能血流出來不像電影中那麼多,他才去選擇從五樓一躍而下。

    這一切,不能全讓動漫背黑鍋,家庭教育,個人性格都有關係,但他留下的那個標誌,說明了很多,姐姐是個溫和的人,唯一讓我可以想到的最大的原因,是姐夫長期在工作,初中又剛好是叛逆期。如果不是青春期,如果沒有看動漫,如果沒有讓他對生活失去希望,這一切不發生,我那學習優秀,待人有禮的外甥可以活在這個美好的時間。

    這不是故事,是真實發生的事,給我們家長敲響警鐘,要多關愛青少年心理健康,在他們沒有建立正確人生觀之前,少接觸暴力,陰暗的東西,正確引導他們,希望悲劇不要重演!

  • 6 # 濰燕

    我認識是可以的我雖然是男生應該具有男子漢氣概由於我小時候看百變小櫻神秘星球孿生公主等少女動漫導致我的性格像女生一樣

  • 7 # 漫客吧

    俗話說,一千個人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往往是一個人的思想高度影響他對作品解讀的高度。但是反過來講,這是一個非充分條件。

    先不論日漫作品是好是壞,但就一個公認的優秀動漫,充滿正能量的動漫,依然會有人看出別的門道來,也就是大家常說的“思想齷齪的人,看啥都是齷蹉。”

    所以,上面的問題的答案沒有正解,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進行分析。

    觀看者年齡不同

    1.未成年人觀看,自我意識不明

    很多家長之所以反對家裡的小朋友看動漫,尤其是日漫的原因就是因為血腥暴力的因素存在,對於未成年人來說,很容易接受到錯誤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因為未成年人,他們的心理還不夠成熟,處於受學校、家長引導學習的階段經常“有樣學樣”。他們很難分辨是非黑白,而且很多也不明白一個動作的威力到底有多大。

    所以,我們可以經常看到有新聞搬到:“某某孩子看《喜羊羊與灰太狼》、《熊出沒》學習模仿危險動作,導致小夥伴受傷或是死亡”。這種級別的動畫都有危險,世界觀、價值觀比較隱喻的日漫,豈不是更亂套。

    所以,在經歷過這類事件之後,中國的影視劇、動漫、遊戲等娛樂市場對於血腥暴力涉黃的一些作品進行了刪減下架處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解禁,成為了“禁片”。

    一直看動漫的朋友們應該都知道當年的B站大清洗事件,堪稱“二次元黑暗之年”。

    所以,現在的很多動漫在播放之前,都會打上“未成年人請在家長的陪同下觀看”的字樣,就是為了避免同類事件發生。

    2.成年人觀看,更容易思想極端

    成年人看,就沒有事了嗎?

    不,大錯特錯!最容易出事的其實還是在成年人。有意識,有自我,大家誰也不服誰。

    就拿《犬夜叉》的彈幕來舉個例子。大家都知道《犬夜叉》裡面犬夜叉和戈薇是官方CP,但是有很多“CP邪教”存在。

    之前漫漫曾經做過一個統計,《犬夜叉》裡的“邪教CP”有戈薇和殺生丸,奈落和殺生丸,桔梗和殺生丸,神樂和殺生丸,戈薇和桔梗,犬夜叉和殺生丸等等……

    但是問題就出現在這裡。彈幕裡每個CP都有戰隊,彈幕刷起來真的是十幾家在打架,感覺你站個官方CP都是錯的。

    成年人的社會更加可怕,誰不能說服誰,各自擁護成為一個群體,誰意見不合便懟誰。一旦成為群體,個人的意識也就喪失了。

    勒龐在《娛樂至死》裡有記載,恰好應徵了這個說法。

    個人一旦成為群體的一員,他所作所為就不會再承擔責任,這時每個人都會暴露出自己不受到的約束的一面。群體追求和相信的從來不是什麼真相和理性,而是盲從、殘忍、偏執和狂熱,只知道簡單而極端的感情。

    成人的世界往往比未成年人的世界更復雜,更黑暗,更極端。

    觀看的內容不同,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

    看不同的內容也會得到不同的感悟。

    如果真的改變了一個人對大是大非的看法,那必定是個很有意義,有價值的動漫作品。

    畢竟如果一個人只看少女漫,只看後宮漫,除了灰姑娘與王子的浪漫愛情,充滿夢幻通話之後真的是學習不到更多東西。

    當然也有例外。

    漫漫從5年級開始接觸動漫,起初沒想到能從動漫裡獲得什麼,只是單純地覺得動漫角色好看,愛情比較甜,有點類似於校園愛情小說,換個方式看偶像劇。

    但是隨著年紀變大,對動漫的選擇也發生了變化。其實動漫和電視劇一樣,都有一個過渡期,每個年齡階段看的都不一樣。

    這其實就是一種成長,對於人生、世界的看法都變得不一樣了。

    接觸宮崎駿的作品,看到了童真、和平、反戰與自然保護,還有對戰後日本民眾的迷茫、經濟危機過後的人性貪婪等人性弱點的解讀;接觸今敏的作品,看到的是光怪陸離的人性世界,夢與現實,還有愛情的永恆,人與人之間的溫暖,互相救贖等等。

    大師的作品總喜歡用歡樂,愛情,治癒來變法人性,來反映社會的現實,來隱喻人性的缺失。不管是浪漫主義色彩,不論是現實主義題材,都有著對人生、對社會的思考和感悟。所以,觀眾總能從他們的留白中,看出屬於自己的人生,收穫自己的價值觀。

    就像《羅小黑戰記》裡,無限曾經對小黑說得一樣:“你可以有自己的答案”。他可以是正確的,也可以是不正確的。

    但它們是你的答案,你的意志。

    動漫只是個作品,應理性看待

    動漫你可以不喜歡,但不能阻止別人喜歡。同樣,你喜歡,也不能強迫別人喜歡。動漫它其實就是一種藝術表現方式,它的價值是透過觀眾的感受和反饋來決定的。

    所以,也不必認為自己喜歡動漫,就與其他人不同,高人一等;也不必因為不喜歡動漫被排擠在外而傷心,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動漫不是神,也不是魔,沒必要將它看的那麼重要。畢竟觀看者每個人選擇的理由也並不相同,看一部動漫也不代表喜歡看其他。

    漫漫是為了工作之餘有了興趣愛好,所以選擇了動漫,因為喜歡,所以堅持;身邊的同學有喜歡畫畫的,所以看動漫找素材;同事是因為喜歡聲音,所以只追喜歡的聲音。

    還有些人單純是因為閒,希望吃飯的時候能夠有個東西恰飯。動漫時長段,剛剛好。

    所以,看動漫也並不是為了追求能收穫多大的能量,能獲得多大的價值。如果真的因為動漫收穫了其他別的東西那隻能說明你和她有緣,請試著堅持下去。

  • 8 # 檸檬17Clannad

    網上有一句很經典的話,五十部電影五十部名著一個新人生。我覺得是對的,生命的長度導致我們不能閱遍人間千萬事,所以很多想法是從別人的一生裡找答案。

    別人的一生的表達方式可以是書稿也可以是影視,無論前者還是後者,都是我們接納的途徑。在途徑沒有問題上,剩下的就是質量和數量的事情了。

    人是可以很輕易地被改變的,這句話不是說人沒有自主性和獨立性,而是說改變的行為是潛移默化的,這種變化大概只有你在與別人交流的時候才會稍微有所察覺,而這個改變的前提,是量的漸變,雖然具體的實數不一定就是五十,可如黃執中所說的,你爬高了就容易聽到遙遠的哭聲了。你看的東西多了(特指看進去了),再加上時間的推動,你呈現的思維和邏輯絕對也會變了。

    所以看日漫能不能改變大是大非的看法,完全取決於你看的質量和數量。就像情緒這種東西,你越滲透越瞭解,你就會發現其實它是可控的,而大是大非的想法,是你經歷的東西多了,看的能力增強了的結果罷了!

  • 9 # 動畫瘋人院

    回答是:當然可以。

    下面扯扯背後的原因,延伸為一個人如何被改變。

    首先,沒必要把目光聚集在日漫上,任何事物都有可能改變一個人。不信,你看看各個社交媒體上,那些被情感類營銷文輕而易舉洗腦的人。

    所以看日漫也可以替換為打遊戲、玩手機、刷抖音、看小說、喝奶茶(笑)……等等

    改變都是量變引起質變。只是一連串的事件最終在某個節點爆發出來,人們就簡單地認為是發生在質變點、爆發點的事改變了一個人。

    人是社會性動物,所以必然受到方方面面事物的影響,這樣說好像把原因全都歸結到外界,但實際上,一個人的內在因素也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個人將各類因素歸納起來,大致總結為以下四點。

    ①內因之年齡

    更準確的說法或許是三觀成熟度。

    很多人不滿意的一杆子打死式審查制度,其實有許多心理學和社會學實驗都證實了觀看暴力作品,是會影響兒童的暴力傾向的。

    這就和年齡、心智以及三觀建設程度有關。 一個是非觀還不成熟的人確實可能觀看過某部表面上表現暴力,核心上諷刺暴力的作品後,就對其是非觀念產生巨大影響,但同樣的事情在三觀成熟的人身上往往不會發生。

    所以審查制度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像是日漫,動畫有詳細劃分的播放時間段以針對不同年齡層,漫畫也分為少年、少女、青年漫畫等。我們國情不同,還是應該多多理解。

    ②內因之思維方式

    年齡大不代表思維方式就靈活,三觀成熟度高也可能更加不知變通。

    思維方式可以大致分為海綿式思維方式和淘金式思維方式。它們都有利有弊。

    海綿式思維就是被動地、不假思索地吸收外界資訊。它強調的是獲取知識。好處是可以積累大量知識,奠定基礎,壞處就是沒有對資訊進行鑑別,最終盡信書不如無書。

    淘金式思維就是主動地、持懷疑態度地獲取資訊。它強調的是與知識產生互動,在接收資訊過程中不斷髮問。好處自然是鍛鍊思維能力,壞處就是一直這樣自己和周圍的人都會很累。

    淘金式思維還分兩種,弱勢和強勢。弱勢是對任何不符合自己觀點的資訊都加以批判,只認同自己固有的觀點,不斷捍衛自己原有的信念;強勢就是對自己原有的信念也進行評估和修正,自己批鬥自己。這兩種也是各有利弊。

    以上兩個內因共同決定了人的抗外界干擾能力,內在強度高,就更可能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畢竟有時候我們無法選擇和改變環境,只能靠自己。

    然後是外因,也就是環境。

    ③外因之接觸廣度和深度

    就拿日漫來說,你一天花多少時間泡在日漫上,半小時還是十小時?你每年看多少日漫,十部還是一百部?你只看一種型別還是什麼型別都看?你是略知皮毛,還是已經追根究底?接觸量越多,接觸面越窄,接觸度越深,潛移默化的影響就越大,這樣就好像一個錐子,深深刺入核心,耳濡目染的力量還是很大的。

    ④外因之衝擊力和契合度

    同樣是日漫,你看一百部內容溫吞的作品,可能沒有看一部辛辣老道的作品給你的影響大。影響大不大既要看這部作品自身有多大的衝擊力,是否能對你原有三觀產生影響,同時也要看這部作品能給你多少共鳴,這又和自身經歷息息相關,也就是契合度,或者說電波是否吻合。

    這還可以解釋為何有些公認的神作確實對很多人產生巨大影響,卻仍然有部分人沒有任何感覺。 此外這樣的作品也容易成為質變點。

    總結

    內在強度高,抵禦外界影響的能力就強,但同時也要讓自己儘量不入淤泥,孟母三遷的道理我們都懂。

    總之就是內外兼修。

  • 10 # 穗薰日語

    至少改變了我的想法。我開始更加重視個人的感受而不是執著於那些假大空的口號,我希望更加努力去創造一個更公平更正義的世界,我開始有勇氣去反抗去冒險甚至去犧牲。我開始期待一個更美好的世界,哪怕我不是主角,只是一個路人乙。

    我覺得中國的父母在對子女進行道德和人格教育的教育方面是非常的無力的,大多數父母都認為服從是唯一的美德,而且也僅允許孩子有這樣的美德。但是對於勇敢、堅強和愛這些,都少有涉及,而日本的動漫實際上填補了這些空缺,使我的個性更加的豐富,也能夠從更多的方面看待這個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沒有哪一個愛豆正好長在你的點上的?為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