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kakalang
-
2 # 破碎的玲洋
以前沒車的時候喜歡玩歐洲卡車模擬2,那時候有空一玩就是兩三個小時,再聽一下交通廣播,感覺就在開車。而且確實對學車有很大幫助,比有些模擬軟體真實多了,畢竟裡面全是大卡車,車身寬,視野高,玩個一兩年你再去學車那肯定輕車熟路了。我是在北京公交駕校學的車,除了科一考了兩次(手動眼瞎),其他都一次過。
11月底去湖北買車,自己一個人高速回南通,下午到的上海,休息一下晚上12點上高速(走蘇通大橋段)回南通,我日高速沒路燈,新車又不清楚大燈調節在哪,車燈照的太低了,前面根本看不清,我就沿著第二條車道線一直往前走,還好高速大多數都是直的,彎道我基本都是靠導航來判斷的,有段路車多我就在最右側車道跟著大貨車走,走到蘇通大橋特別亮,橋上有路燈,下面也燈火通明,真的特別壯觀,過了蘇通大橋連忙找收費站下高速,然後慢慢吞吞一個多小時終於到家了,現在一想真覺得自己膽大啊!
-
3 # 撞衫小弟
我來回答吧,不知題主為何沒說到模擬飛行。
這些模擬類的遊戲,之所以小眾,是因為它的上手難度係數大,大家都知道,一款能火起來的遊戲必須具備以下條件:
1.易上手
2.遊戲免費,道具收費
3.遊戲門檻低(大多數玩家的遊戲裝置效能夠用)
4.具有龐大遊戲玩家群體 做支撐,聯機,互動方便。
而模擬類遊戲似乎沒有任何火起來的理由!因為其不符合以上四原則!所以必定小眾!
而為什麼有些玩家執意去玩呢?這些小眾遊戲玩家一定具備以下條件的任意一條!
1.是無法實現的夢想的一種延續。例如我自己,從小時候就愛飛行,勵志要當一名飛行員!但是由於身體原因,根本不可能實現,只能將夢想寄託在虛擬世界裡,得以“延續夢想”!而這類玩家將會克服一切困難最終成為“半個機長、半個火車司機、半個老司機”!
2.滿足虛榮心!認為LOL、date、cs、cf、dnf這類遊戲是弱智玩的遊戲,除了打打殺殺,偶爾練一下團隊配合,毫無卵用!純屬浪費時間!而這種心理的模擬遊戲玩家,都會因為一時頭腦過熱,誤闖入模擬遊戲的領域,隨後被繁瑣的遊戲操作,和大量的的專業知識而擊垮!
3.希望關鍵時刻能救命,世界末日能獨存的人!他們總是以為坐車、火車、飛機時會發生意外,司機腦溢血,火車司機食物中毒,航班被劫持,機長被殺死!這時候就是他們大顯身手的時候了,這類玩家的唯一表現就是,在不缺錢,或者條件允許的情況下,不會購買任何保險!例如交通意外險、火車意外保險、航空意外險等等。因為他們以為 就算是駕駛員死了,自己就是一名替補!而且技術過硬,不會出現任何差錯!
-
4 # 大連的雜家
這個就是個人愛好吧。我本人就很喜歡玩這樣的遊戲,玩過模擬火車,歐洲卡車模擬等類似的遊戲,我從自己的角度分析一下,我認為之所以我喜歡玩這類遊戲還是源於現實中對卡車以及火車比較感興趣。本人就是,經常上些卡車或者火車論壇。可是,不論怎麼感興趣可能我這輩子都無法親自駕駛卡車或者火車,所以,本人把這種興趣轉嫁到了這類遊戲中
-
5 # 爬到樹梢的蟬
這個為什麼啊?這就跟有人喜歡吃魚,有人喜歡吃肉不一樣嗎?
我個人是比較喜歡火車有關的東西,也喜歡玩火車模擬。以前總有人會奇怪,你怎麼會喜歡火車……我能說,是機械工業之美,你們信嗎?
其實就是一種感覺而已。像我就應該是從最初的好奇而來,像火車怎麼跑,怎麼拐彎,坐進去什麼感覺,於是慢慢了解,有關機車的,軌道的,車廂的,運轉的,車站的等等。瞭解了一些,當然有一種操作的衝動,又沒法開火車啊,那就模擬吧。所以玩火車遊戲,當然我沒錢,不然就買車模來玩了,自己組線路,調車什麼的……
所以,喜好總有理由。
-
6 # 超級無敵大噴子
蘿蔔青菜各有所愛,我就特別喜歡玩模擬經營的,火車模擬,歐卡模擬,xplane,獵殺潛艇等等,越接近真實的越好玩,我有個朋友也跟我有一樣的興趣愛好,而我舍友對這些遊戲不太感冒
-
7 # 說好的遠方呢
現在忠迷於歐卡2,每天晚上回去玩個一兩個小時,盡力模擬的和現實卡車一樣。
有紅綠燈,前燈使用不當,疲勞駕駛,真實油耗,手動擋,緩速器,升降橋,轉向燈,雙閃,警示燈,到了英國就是靠左行駛。
而且這遊戲還有電臺,實時的歐洲那邊的電臺,聽著一堆聽不懂的話,拉著貨兜風,看風景。
每天拉著貨跑個1000+公里,就要花掉兩個小時啦。
玩這遊戲我也經常會睡著,遊戲裡一旦到了晚上,周圍漆黑一片,導致經常疲勞駕駛,是現實的我閉著眼在遊戲裡開車,以至於每次車子都被撞壞,貨物也損壞了,一趟車拉下來全賠光了。
不過到了早上太陽昇起和黃昏夕陽的時候,真的是最美的時候。其實這遊戲最好玩的還是mod,不過安裝mod要看好版本再安裝,我個人還不會安裝mod,下載了個車頭貨櫃面板都不會用ಥ_ಥ
最後獻上個人的遊戲時間,不是什麼大佬,讓大家見笑了,每天都還在還銀行貸款。Ps:本遊戲全名為歐洲卡車模擬2,為pc端遊戲,在steam上有賣,可單機可聯機。
-
8 # 半島奧菲斯
更多的是滿足小時候的夢想吧,我想成為飛行員,但是條件不足所以只能靠模擬遊戲。我想很多人都和我一樣。小時候經常在鐵道邊看火車,站在小院裡看飛機,夢想著自由,想看一看外面世界。但是年齡越來越大了,這些夢想漸行漸遠,還好我很幸運,生在了有計算機能夠模擬這些交通工具的時代!能夠稍微滿足滿足此生無法實現的夢想。
-
9 # 聽說網名越短越容易被人記住
手機版飛行模擬 操作相對不是太複雜 我飛了幾次才把這個颱風降落到航母上的 但颱風不是艦載機 也沒有掛鉤
-
10 # 火龍愛bus
我一直喜歡玩模擬類的遊戲,現在玩《狂熱運輸》,之前玩過《狂熱火車》《新鐵路大亨》,都是沙盒遊戲,相當耗時間和腦力!以前也玩過十八輪大卡車,微軟模擬火車這類模擬駕駛類遊戲!怎麼說了,這類遊戲可以用最簡單的成本體驗不同的工作,而且完成任務後很有成就感!
-
11 # HXD1d0331
我從七八年前買電腦開始先後玩過美國18輪大卡車、什麼模擬運輸、歐洲卡車模擬1、大神根據歐卡1改的中國卡車模擬、到現在的歐卡2和最近出的美洲卡車模擬,歐卡2很不錯,比較真實的模擬了現實情況,下雨天路面溼滑剎車距離會變長;停車時剎車踩的次數多了壓力還會降低;有時候AI變道別車還比較勇猛……歐卡2和美卡比還是喜歡歐卡2,美卡比較新,mod還比較少,歐卡2的mod就多的多了,各種地圖、貨櫃、車頭,還有大客車mod。其實喜歡歐卡2的最主要原因還是因為卡車的外形……我更喜歡平頭車。
至於模擬火車我玩過火車司機,msts,模擬火車從2012到2016。雖然msts遊戲很老,畫質很渣,但是最能還原我國真實的火車駕駛狀態,不管是駕駛室,音效,窗外的風景,還是控制方式等等……超速或冒進訊號都會任務失敗,有些高難任務透過固定的訊號機的時間都有要求早或晚都會任務失敗(最喜歡韶山系列的DK2型電空制動機,過沖運轉中立制動重連緊急,初減壓50追30平穩停車
-
12 # GeoffreyG
大學時期玩過,當時第一代名字叫十八輪卡車走遍美國,當時很熱衷的從東部跑到西部再跑回來,當時的模型場景等都不是很精緻,但是那感覺真的好,只不過每跑一趟都要一兩個小時,經常跑睡著。
後來玩過歐卡,精細了許多,功能也強大了不少,一直到工作了就沒時間玩了,不知道現在出到第幾代。
現在開車也很喜歡晚上或者下雨一個人在沒車的路上跑,感覺世界是自己的,這感覺在卡車模擬遊戲就能輕易找到。
-
13 # 祭夜H
真的是源於一種情懷,我爸以前在鐵路上工作,我家呢又在火車站旁,從小就是在火車的轟鳴聲中長大的,小的時候經常坐在坡上看火車,感受火車那種機械美,自然而然長大以後知道有這款遊戲就玩了。
-
14 # 假如給你三天光明-
當然不會很無聊啊,模擬可以讓你體驗真實的感覺,從中得到滿足感!很多玩家從小就對車車,槍,軍事有很強的興趣,如果有一款遊戲可以模擬的話就可以更好的來體驗這種樂趣。包括逆戰,cf等都是軍事題材的模擬,在遊戲中或多或少可以找到小時候那種夢想的感覺,而火車,汽車模擬的樂趣就在於他的真實,你可以傾聽引擎轟鳴,看著輪胎轉動,彷彿身臨其境,這就是一種滿足感!我現在玩(旋轉輪胎),俄羅斯出的越野模擬遊戲,有各種復古卡車,在爛泥路啦木材,遊戲引擎做的很逼真,輪子壓倒泥裡的那種軌跡彷彿像你站在路邊看一輛車駛過,本身就對汽車感興趣的我,得到了滿足,當然還有很多mod,各種汽車卡車,爽歪歪……現實固然真實,但遊戲也有另外一番世界!
-
15 # 一個西瓜呀
1.模擬遊戲(SIM)
其實題主這樣的疑問是很正常的,很偏激的說,任何一個模擬遊戲如果讓普通玩家看一眼就覺得好玩,那說明可能這個遊戲不那麼模擬。對於普通玩家來說,模擬遊戲是枯燥或者晦澀的:模擬人生或者模擬城市這樣的,在模擬遊戲中已經是最親民的了。
不親民的模擬遊戲,就如同ARMA這樣的,大部分玩家第一次進遊戲之後就不知道能幹嘛:按照“常理”開槍根本打不中人,鍵盤上的幾乎所有按鍵都有用,看到敵人了直接滾完鍵盤就死。
Arma 3 on Steam
比ARMA模擬性弱不少的FPS,Red Orchestra,紅色管絃樂隊(先不提比較冷門的美國陸軍系列),在對抗性上會比ARMA強一些,畢竟這就是一個以聯機對戰為主的遊戲。然後也是大部分玩家第一次進房間就各種莫名其妙的死,標尺也不會調,剩餘彈藥也不會看。
Red Orchestra 2: Heroes of Stalingrad with Rising Storm on Steam
跳出FPS這個圈子,模擬遊戲幾乎滲透到了各種題材裡面——幾乎什麼東西都可以在後面加一個simulator,然後做成遊戲來賣。歐洲卡車模擬就是佼佼者:
Euro Truck Simulator 2 on Steam
還有比如算是現在火車遊戲愛好者們不多的選擇之一的火車模擬(Train Simulator):
Train Simulator 2015 on Steam
steam上搜索simulator,跳出來的遊戲有23頁之多,幾乎可以說涉及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很多我沒玩過啊,其實我覺得那個Car Mechanic Simulator 2015應該很不錯,評價也很好,有機會入了試試看)
這樣的遊戲是如此之多,多到現在“simulator”這個詞已經成為PC遊戲界的一個梗了。任何遊戲都不妨被評為XXXsimulator,比如
portal2是ex-girlfriend simulator,比如HL2是headcrab racism simulator等等。
雖然
simulator遊戲種類繁多,但是也並不意味著這是一個非常大眾化的遊戲型別——這23頁遊戲裡面有相當一部分也就只有很少量的玩家相應,遊戲本身的質量也是參差不齊的——可以說模擬遊戲現在來看,只是遊戲市場中非常小的一塊,和動輒1000W、2000W銷量,賣個500W就像是死了舅舅的3A大作是沒法相提並論的。
2.玩家都不只是玩家
我在:
為什麼一些小眾遊戲廠商的使用者群忠誠度極高? - 龍草的回答
這個回答裡,是把模擬遊戲玩家放在小眾玩家群體裡的,而且不僅僅是國內的小眾,就國外來說,SIM類的玩家都是小眾(哪怕在SIM類玩家最集中的德國也是這樣)。所以也不存在什麼“國內玩家欣賞水平不夠認為這些遊戲不好玩”這樣的問題——嘛,其實更多的是國內玩家不知道這樣的遊戲存在吧:我在網上遇到過很多玩家,在第一次知道某種模擬遊戲的時候都驚呼“臥槽原來遊戲還可以這樣做啊!”
知乎上也有,嗯。
很多普通玩家在碰到這種遊戲的時候都會說,這些遊戲到底哪裡好玩?因為這些遊戲並不符合一個“普通的遊戲”的標準,它們的激勵機制看起來很沒有吸引力,它們大多數上手難度高得令人髮指。所以如果玩家單單只是一個玩家,那麼這些遊戲都是不合格的,因為玩家不能再投入非常多的精力研究透這類遊戲後獲得什麼快感,更多的是枯燥和乏味。但是呢,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所有玩家都只是一個玩家。
我覺得可能每個人都有的興趣愛好吧。遊戲玩家也是,都有自己的除了遊戲之外的愛好。有熱愛軌道交通的玩家,有熱愛大型機械的玩家,有從小就喜歡飛機的玩家;有既是玩家也是軍事愛好者的,也有既是玩家也是歷史愛好者的。我覺得每一個玩家都可能不只是一個玩家,他們都有遊戲本身之外的G點。
比如一個熱愛軌道交通的玩家去玩GTA的時候,他就會想,我可不可以自己去設計一個城市的交通系統呢?於是就催生了交通模擬遊戲,比如Cities In Motion都市運輸系列,比如更早的運輸大亨(TT)系列(我是說這種需求催生了,不是說GTA催生了啊,TTD比GTA初代也要早幾年了)。
當我們在玩遊戲的時候,總是希望我們在某一方面掌握的知識能夠在遊戲裡得到運用,或者希望我們的某方面的興趣愛好能夠得到滿足,我們希望我們在遊戲裡獲得的獎勵不僅僅是腎上腺素。
我在GTA5裡面看到車輛爆炸,我會覺得爽;我在Last of Us裡面暗殺掉一個Clicker我會覺得爽。同樣的,當我在歐卡2裡開著雷諾重卡賓士在阿爾卑斯山的山道上的時候我也會覺得爽;當我在CIM裡為一座城市建立起完備、完美的公共交通系統的時候我也會覺得爽;當我在ARMA裡計算密位爆掉一個敵人的頭的時候我也會覺得爽——這些爽不僅僅來自遊戲本身,不僅僅來自那一堆遊戲策劃教材裡所說的如何設計的獎勵機制,更多的是來自於玩家本身對卡車、對公共交通、對彈道系統的認識、理解甚至熱愛。
模擬遊戲的一部分意義就在於此,這些遊戲試圖在遊戲裡去刺激玩家遊戲之外的G點,這是別的遊戲型別不會去做而且也很難做到的。
3.現實下的可能性
遊戲的意義是什麼?這個不同的人回答會有不同的答案。如果我來回答呢,我會說遊戲的意義在於“可能性”。特化到這個問題,模擬遊戲的另一部分意義就是,可以讓玩家追求現實下的可能性。
每個人都渴望自由,所以才使得沙盤類遊戲在現在大火特火——但是任何沙盤類遊戲都不是絕對的自由,而是規則下的自由。GTA5很自由啊,所以大家都說好玩;如果GTA5是noclip模式那就更自由了——但那時候就可能不會有人說好玩了。
玩家所追求的自由,並不是無邏輯的自由。這種自由恰恰是需要在某種規則的約束下才有意義,而這種規則的極致就是現實規則。而在某一個方面儘可能的模擬出現實的規則,恰恰是模擬遊戲所追求的。而在這樣的規則的約束下,大部分模擬遊戲的進行方式都是相當開放和自由的——玩家可以盡情的選擇自己進行遊戲的方式而不是一條路走到黑,這就使得在這個現實規則約束下的世界充滿了無限的可能——這就是我所說的現實下的可能性。
模擬遊戲的另一部分意義就在於,允許玩家去追求、去體驗現實的不同可能性。
有人說這些遊戲對現實的模擬並不精確,其實也不需要非常精確,但是現實感是需要的。這種感覺很微妙,也很難形容——或者這是除了題材之外,另一個決定模擬遊戲能否成功的因素吧?
或者,換一種說法。玩模擬遊戲更像是在做實驗,很多的玩家會花大量的時間在遊戲裡嘗試各種可能並且樂此不疲,就像我們每天會花上非常多的時間泡在實驗室裡一樣:這種心態是類似的
4.嚴肅遊戲?
模擬遊戲是為了娛樂嗎?是的。我並不認為如歐卡這樣的遊戲負擔著什麼更嚴肅的教育意義。他可以有教育意義,比如認識歐洲地名、瞭解交通規則之類的,但是這不是重點。
很多模擬遊戲是可以讓人學到不少東西的,但是其設計出來並不是為了讓人學東西的——雖然有的時候我覺得可以學到不少東西也是我玩某些遊戲的動力之一。
模擬遊戲雖然也在要求一定的嚴肅性,但是和“嚴肅遊戲(或者叫應用遊戲,Applied Game)”並不是一個概念——因為二者的目的並不一致:嚴肅遊戲的終極目的是“教育-應用”,而模擬遊戲的終極目的還是為了讓玩家獲得快樂——就和其他所有的普通的遊戲型別一樣。
-
16 # Astronaut丶
怎麼說呢,玩歐卡也超過50萬公里了吧,從白手起家到大半個歐洲都是我的分公司。只是單純的喜歡卡車,又不可能自己去買輛卡車跑運輸吧。歐卡里面,各種鏡子做的十分逼真,在斯堪尼亞重卡里面,用室內視角過危險駕駛確實很有難度,過去了又自信滿滿。打過很多mod,效果挺不錯的。有時候呢,開著卡車,放幾首輕音樂,思考思考,也是挺不錯的。
-
17 # DL一生摯愛
玩歐卡的都是卡車迷,玩TS的都是火車迷,這種迷你可能理解不了。就像我喜歡火車,小時候可以在一個鐵路道口待一天。常人可能覺得不可思議,但是興趣確實力量很大。玩遊戲也是一樣,向真實靠攏也是想滿足自己內心的那種衝動吧
-
18 # 流化床鍋爐設計
因為真實啊。可以體驗到現實中體驗不到的東西。比如飛行模擬,現實中能讓你去開飛機嗎?但我又想做個飛行員,只能玩模擬了。這種遊戲上手難,很多人玩兩下發現操作繁瑣就不玩了。不是我歧視某些人,這些遊戲都是智商比較高的人玩的。還有一種情況就是末日生存是人會玩。比如現在末日來了,你要開個挖掘機或者輪船飛機,你沒開過肯定不知道怎麼開。現實中你不可能去開真的吧,要很多錢。普通遊戲真實度又不夠,模擬類的可以用來練習(事實上飛行員訓練就有用飛行模擬類遊戲來輔助訓練的)
-
19 # 17173遊戲網
Steam上有多少款模擬遊戲?光用“Simulator”(模擬)搜尋就能找到3958款。3958款多嗎?號稱“1985年到2000年所有街機遊戲模擬器”的MAME,它目前所支援的遊戲也就是3000多款。也就是說,Steam上的模擬遊戲數量,和15年內所有的街機遊戲一樣多。
我們不禁要問,哪來這麼多東西可模擬?或者反過來說,如果有這麼多模擬遊戲,那麼它們分別都模擬了什麼?
模擬遊戲裡最火的當屬《Euro Truck Simulator 2》,歐洲卡車模擬2。這款遊戲還挺有名,有中文,玩的人也不少。事實上它正是“Steam七大遊戲”(山羊橋球車槍貓)裡的“車”,是七大遊戲之一。能成為七大遊戲之一,說明它必有過人之處,這種過人之處表現為某種玄學,淡淡的憂傷,若有若無的氛圍。我們來看看一位名為”神隱丶Noob“的玩家的評價:
“前段時間,心情不是很好,一個人在家又打開了《歐卡2》,沒有音樂,沒有電臺,一個人開著卡車,兜著風,看著落在擋風玻璃上的雨滴,聽著車窗外的雷鳴聲,整個山谷裡只有一輛卡車的轟鳴聲,這個時候突然感覺好像抓住了什麼,難道這就是傳說中的玄學?一千個人眼中有一千個哈姆雷特,我不知道你是抱著什麼樣的感覺在開著《歐卡》,但是我似乎發現它對於我並僅僅是一款遊戲。我,常常疲於應付各類瑣事,經常都想有時間能靜下心來沉澱,想總結最近幾天的得與失,有些事情換個方式去做會是什麼樣的結果,當然這往往都是某一個瞬間想做的,下一秒這樣的想法就又不知道跑到哪兒去了。夜深人靜,一個人,開著卡車,拉著滿車的貨物,有時還聽著情感電臺,感覺整個世界都是我的。一邊開車,一邊想著自己的心事,想著想著想出了神,撞車了?沒事,回檔重來吧。一趟車下來,總能想明白很多事情,心越來越平靜,這也讓我越來越愛它。”
這是什麼意思呢?網上流傳有個說法,“中年危機”。你面臨著公司、工作上的壓力,同時在家裡又得不到理解(也許你的伴侶同樣有來自工作方面的壓力)。想要靜下心來獨處,孩子卻開始哭鬧,而你對此束手無策:不能打,不能罵,打罵只會讓哭鬧更厲害。你心煩意亂,但受限於揹著的房貸,沒辦法來一場說走就走的旅行放飛自我,也不敢抽菸喝酒緩解壓力,更不能幹賭博、吸毒這種違法之事。怎麼辦,你發現自己被逼到窮途末路,看不到任何光明。
這時很多人會選擇“下班到家之後不是馬上進門,而是在車裡再坐一會兒”。這沒有什麼幫助,解決不了問題,但至少為你留出了一段休息時間。這段時間裡你不屬於公司也不屬於家庭,只屬於你自己。上面這位玩家的評論讓我們意識到這款遊戲中很有些這種味道,或許正是這個原因讓它成為七大名作之一。
說到七大神作,《Goat Simulator》(山羊模擬)當然也是不能錯過的。這款遊戲裡你模擬、扮演或說你根本就是一隻山羊,然後你可以在遊戲裡橫衝直撞,整個遊戲的玩法差不多就是這樣。單憑這句話描述實在很難理解為什麼它能成為七大遊戲,可能這裡面也有其他玄學原因。
玩家評論,這款遊戲能讓你釋放壓力,並且它層出不窮的Bug也可以看成是某些想像力的體現:你難道不想試試一些現實生活中根本做不出來的騷操作嗎?比如說跑酷遊戲為什麼流行,因為大家其實很嚮往那種在風中自由奔跑、跳躍、飛翔的感覺,但現實裡跑酷又很危險,所以在遊戲裡跑就很爽。那你有沒有想過撞壞一些什麼?一腳踢飛一些什麼?或是把自己掛在欄杆上就是不下來?現在你是一隻永遠打不死的山羊,所以這些操作在《羊》裡都能實現(很多時候是以Bug的方式實現)。遊戲裡還有凌虐與受傷,有破碎與爆炸,你經常會看到主角山羊鮮紅的舌頭抽動……
但是管他媽的呢,給我射爆!
好評率最高的是《Factorio》(外星工廠)。2016年的遊戲,目前仍位居好評榜首位,說明遊戲獨特的亮點(按官方解釋,遊戲現在還算是在測試,但更新很頻繁)。它其實和最近比較火的“億萬殭屍”比較像,你先生產(造流水線、流水線組成了工廠),然後抵禦蟲族侵略,最終可以發射火箭等。它屬於那種“非常傳統、非常典型”的模擬經營遊戲,是本文中唯一比較正經的模擬遊戲。
再下來就有點奇葩了。《Shower With Your Dad Simulator 2015: Do You Still Shower With Your Dad》,跟爹一起洗澡模擬。本遊戲沒有中文,不過遊戲也不太需要中文。它主要是走歐美玩家比較熱衷的溫情路線,透過和爹一起洗澡、在澡堂裡找到正確的爹等行為,呼喚你心中的溫情——這一招說實話國內玩家不太吃,因為我們的生活習慣決定了小時候是爹給你洗澡,長大了你自己洗澡。但是,重點在於,我們沒有“和爹一起洗澡”的時候,尤其是南方(北方大澡堂可能會有一些)。這樣一來本作最大的賣點就沒什麼吸引力,再加上沒有中文,導致遊戲在國內知名度不高。
當然遊戲畫面還是很魔性的,馬賽克比AV裡的都大。
有爹怎能沒有媽?《Mother Simulator》,孃親模擬。這款遊戲裡你是一個新手母親,你會體驗到養育嬰兒的諸多辛酸比如做飯做菜熱牛奶、收拾被亂扔的物品和被屎尿弄髒的床單與尿布、以及你還要面對製作組的惡意。這嬰兒好像有神的幫助一樣能飛簷走壁,養出這種孩子來是不是某種人生的失敗……看了一下游戲評論基本都是俄語,不知為何毛華人如此喜歡育兒?
遊戲沒有中文而且要賣8塊錢,我寧可拿這8塊錢去買一瓶營養快線。
有爹有媽了能不能來個孩子?沒問題!《Who’s Your Daddy》(誰才是爹)裡,兩名玩家可以分別扮演爹和孩子,遊戲劇情就是熊孩子在家裡到處作死,而爹則要設法防止他受傷。本作畫風清奇玩法詭異,兩名玩家光是為了爭奪誰是爹就要打上一架,進入遊戲後兒子會想辦法躲到比如櫃子裡浴缸裡排氣管裡讓爹找不到,爹呢,找到孩子之後只要不把他弄死,怎麼玩弄都行(但他很快就會爬走)。所以這遊戲兩個玩家要鬥智鬥勇……
最後再說一個,《Hatoful Boyfriend》,我的鴿子男友。遊戲裡你神奇般來到一個學園,除你以外其他的學生都是鴿子。然後這還是一個“乙女遊戲”(女性向遊戲),你在遊戲裡勾搭其他鴿子(雄性),和他們談戀愛……有什麼用,人和鴿子能結婚嗎?為了突出劇情還設計了一些神梗,比如老師被褪了毛之類。當然最後劇情有神展開,但這一切的前提是首先你要能接受“我是女性,我和男性談戀愛”這個視角,其次還得接受談戀愛的物件都是些鴿子這種設定。
說到這裡我想起一個朋友外號也叫鴿子,是個著名的主播。就我所知她工作其實很辛苦,每天花很多時間在後期製作這些方面。當然大家都不知道,每天就問薩爾下什麼時候出。這些就不談了,重點是她和她男朋友感情很不錯三天兩頭秀恩愛,看她男朋友天天打遊戲(守望)很快樂的樣子,所以說和鴿子談戀愛其實也挺好的……
回覆列表
駕駛類模擬遊戲一向都是冷門,因其繁雜的操作、簡單的畫面以及必要的“專業”只是導致對一般玩家很不友好。而大部分能夠堅持玩這類遊戲靠的就是“情結”,比如在鐵路旁長大的人也許就有了某種“火車情結”,他們可以在模擬的遊戲場景中找到感覺。而在缺少這種情結的玩家眼裡坐在火車頭裡看著長長的鐵軌和兩邊單調乏味的風景一定會有“這有什麼意思的”想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