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鏡鑑青年

    這類“截殺官員然後冒充上任”的奇事,最出名的就是清代小說集《虞初新志》裡的“雷州假太守”故事:明朝崇禎年間上任路上的雷州太守,突然被一夥強盜截殺,然後這夥強盜拿了太守的上任憑證,大模大樣冒充太守去雷州上任,工作竟然比真太守還出色。以至於從上司到老百姓,都對這夥人敬服有加。直到後來穿了幫,七名強盜被法辦殺頭,大家才在驚愕中明白:這位深得民心的好官,竟是個殺人如麻的惡匪。

    而放在明代爆款小說《三言二拍》裡,這類“截殺官員”的情節,也是多次出現的熱門劇情。比如“巧會芙蓉屏”故事裡,上任的縣尉崔俊臣就被截殺,跳進水裡才撿回一命。“蔡瑞虹忍辱報仇”的故事裡,她赴任的父親也是被水賊截殺。但放在真實歷史上,在古代“截殺上任官員”,本身就是個低機率事件。

    除去亂世或衰世年代,正常年景下,賊寇們倘若“打劫上任官員”,作案難度往往大得多。特別是官員們去異地上任,往往都走的是官道,住的是驛館。比如在驛路四通八達的明代,陸上每隔30至40裡就有一個驛站。水路上距離較遠,但百里內也會有驛站。在水網縱橫的江南地區,沿河還有拉縴的“塘路”,塘路沿線也設有駐紮兵士的“煙墩”,幾乎是全程嚴密護衛。

    所以說,雖說演義小說裡,“截殺上任官員”的事確實有,但放在現實歷史上,這卻是個風險極大的事兒。哪怕窮兇極惡的賊寇,也要掂量一二。也就是在崇禎年間這類衰世年月,才有可能出現。

    如果說打劫官員是高風險,那麼“冒充官員上任”,更是難上加難。古代官員的身份憑證,有委任官職的“告身”與“敕牒”,還有證明身份的“魚符”“牙牌”,以及沿路過關用的“符牌”與“傳信”。上面不止寫明瞭官員的身份官職履歷,還詳細記錄官員的樣貌等特徵。所以就算是“雷州假太守”故事裡,盜賊們也是選了“眾中一最黠者”來冒充太守。放在現實中,這樣的“專業人才”更是難找。所以理論上說,放在古代的太平年月裡,不管“截殺官員”還是“冒充官員”,都是低機率事件。但實際操作中,古代也有一些高水平“人才”,完成了一個更高難度動作:不用“截殺官員”,就靠自己強大演技,竟能成功冒充高官,騙倒一眾高官,賺得盆滿缽滿。

    這其中的牛人,首推北宋李飛雄。此人原本就是個無賴,仗著有個做秦州節度使的老爹胡作非為,後來在家混不下去,騎了一匹大馬出去招搖。由於他是高官子弟,學起高官的做派有模有樣,一路上冒充朝廷欽差,竟是走一路唬一路。沿途州縣的官員們全被他的“演技”騙倒,連身份憑證都沒驗看,反而乖乖跟著他當隨從,陪著他作威作福。

    直到走到甘肅清水縣時,李飛雄威風耍夠了,錢也撈得差不離了,竟又自信心爆棚,想假傳聖旨殺掉當地軍官,然後控制邊軍造反。這下當地官員們嚇得跪了一片,眼看就要稀裡糊塗送命。知縣劉文裕卻發現這位“欽差”不對勁,壯著膽子突然把他擒住,細查才知道是個假貨。可西北各地的巡檢使監軍縣尉等官員,已經全讓他坑了個遍。事情傳到汴京,幾乎誰聽誰捂臉,宋太宗也氣得大怒,不但“夷飛雄家”,就連上當挨坑,陪著李飛雄作威作福的官員,也都跟著掉了腦袋——區區一個二世祖就把你們騙成這樣,大宋要這樣的官員何用?

    如果說當時的大宋,還是因為國家初立,各項制度不成熟,外加官員素質參差不齊,才被這李飛雄鑽了空子,那麼明朝一位騙子,卻完成了更高難度的“表演”:楊福。這位楊福先生,本是明朝成化年間一平頭百姓。而當時的明朝,官員的身份核驗制度已極度成熟,“冒充”機率接近為零。可這位楊福先生,僅僅因為聽人說大太監汪直很牛,就生出了冒充汪直行騙的念頭。

    他和同夥兩人從蕪湖出發,他冒充汪直同夥冒充校尉,竟然就能走一路敲一路,排場越走越大。從蕪湖經蘇州無錫常州,一路南下到福建延平。沿途地方官紛紛送禮請託巴結,還有百姓攔路喊冤告狀。騙錢騙到心情好的楊福,乾脆也順水推舟,做了好些懲貪官平冤案的好事,“汪直太監為民做主”的美談,也是不脛而走。直到這幫人走到福州,碰上了不信邪的鎮守太監盧勝,非要查驗“假汪直”的“符牌”,這場已經騙了小半個大明朝的鬧劇,才算就此穿幫。東窗事發的楊福也被處死——其實,但凡有人像盧勝一樣,多問一句話,多查一眼“符牌”這鬧劇,早就已穿幫。

    可放在那個朝堂上人浮於事,官員們趨炎附勢成風的成化年間,大家都在想著,抱上大太監的粗腿撈好處,誰願意相信這是假的?誰又敢多問一句?官員們的心態都是如此,再完備的查驗制度,也成空談。因為人浮於事的政風,極度的腐敗,說到底,確比最兇惡的盜賊還可怕。

    參考資料:陳寶良《明代社會生活史》 、方誌遠《成化皇帝大傳》、顧雲卿《中國古代證明文化漫談》、 程太坤《“三言二拍”中的犯罪故事研究》、《明史》《宋史》

  • 2 # 江雨燕

    都別搶,我來答。

    古代截殺官員,然後冒充對方去上任。這種事情並不是沒有,因為古代能夠確定一個人身份的手段太過於落後,無非就是依靠簽名、身份憑證之類的,但是由於沒有照片,最靠譜的還是驗明正身,簡單來說得看臉。

    正因為存在這種漏洞,所以冒充官員的“李鬼”事件歷來有之,拿明朝來說,對此還在《大明律》中專門出臺了相關的規定,以懲罰那些冒充朝廷命官、欽差大臣、皇親國戚的人。畢竟古時候交通閉塞,資訊流通緩慢,一個人跑到山高皇帝遠的地方冒充自己是官員,恐怕並不是什麼難事,前提是隻要膽子夠大。

    相關規定

    明朝在《大明律》有著非常詳細的規定,專門針對那些冒充官員的犯人,下面節選幾條:

    ①凡詐假官、假與人官者、斬。其知情受假官者、杖一百、流三千里。不知者不坐;②若無官而詐稱有官、有所求為、或詐稱官司差遣、而捕人、及詐冒官員姓名者、杖一百、徒三年;③凡詐冒皇親族屬姻黨家人、在京在外、巧立名色挾騙財物、侵佔地土、並有禁山場、攔當船隻、掯要銀兩、出入大小衙門、囑託公事、販賣錢鈔私鹽、包攬錢糧、假稱織造、私開牙行、擅搭橋樑、侵漁民利者、除真犯死罪外。徒罪以上、俱於所犯地方、枷號一個月、發邊衛充軍。

    除上面以外還有很多,總之規定已經出臺了,簡單來說就是告訴那些準備耍小聰明的人,冒充政府官員是重罪,輕則流放,重則殺頭。各朝各代基本上都是這麼規定,大致在細節上有所不同,但朝廷規定儘管是這麼規定,但是鋌而走險的人自古以來真的是前赴後繼。

    從漢代開始,就有記載有人冒充官員還準備謀反的事情了,《漢書·酷吏傳》記載道:

    歲餘,故城父令公孫勇與客胡倩等謀反,倩詐稱光祿大夫,從車騎數十,言使督盜賊,止陳留傳舍,太守謁見,欲收取之。廣明覺知,發兵皆捕斬焉。

    如《漢書·魏相傳》中還記載了御史大夫桑弘羊的門客冒充御史的故事:

    頃之,御史大夫桑弘羊客詐稱御史止傳,丞不以時謁,客怒縛丞。相疑其有奸,收捕,案致其罪,論棄客市,茂陵大治。

    以上事例似乎表明古代冒充官員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事實就是這樣,古代想要冒充官員真的非常容易,只要膽子夠大,不怕被流放或者殺頭。因為古代證明自己的身份的東西太原始了,而且可信度不高。

    古代的身份證明

    古代用來證明自己身份的東西還是比較齊全,譬如有類似於身份證的腰牌,這個腰牌既是一種身份證明,也是一種通關憑證,類似於護照一樣的東西。這種腰牌一般由名貴香木、玉石、金銀鍛造而成,在腰牌上會註明這個人的職業、姓名等簡單資訊。

    算是一種簡易版的身份證了,但僅僅憑藉腰牌並不靠譜,把官員殺了誰也不知道這腰牌是誰的。此外又有告身,所謂的告身就是任命狀,凡是被朝廷錄用的官員,在得到皇帝的批准後,就會由吏部和兵部簽署文書,註明這個人什麼出身,被授予什麼官職,如果是吏部簽發,就蓋上“尚書吏部告身之印”的字樣,如果是兵部就蓋上“尚書兵部告身之印”。

    比較著名的就是顏真卿被朝廷委任為太子少保時下發了告身,顏真卿覺得值得紀念,就把這份告身文書抄寫了一遍,這就是後世非常著名的書法作品《告身帖》。

    此外還有一樣東西就是敕牒,它屬於國家公文,類似於我們今天的各種紅標頭檔案,但是這個東西無法證明一個人的身份,它的作用是朝廷下發到地方上的檔案,說明來的這個人是幹什麼的,要做什麼工作。當地官員看了之後還不信的話,就要把告身拿出來給對方看。

    總之,在古代還是有相應的辦法來證明一個人的身份,但是我們看到這種制度是死的,僅僅只是從文字上來體現。但依然不能防止乙拿著甲的身份憑證去冒充他,畢竟那時候又沒有全國聯網的行政系統,可以透過照片對比來確定這個人的身份。

    所以雖然規定有規定,手段也有,但是依然無法防止有膽子大的人去鑽這個空子。

    相關例子

    其實古代冒充朝廷官員的人還是挺多的,在這些離奇的故事中,這些人甚至連什麼敕牒啊,告身啊都不需要,就憑一張嚇唬人的嘴就把當地官員給唬的團團轉。這樣的例子是非常多的,我舉一個比較有代表性的例子。

    說的是宋朝初年宋太宗時候的事情,一個叫李飛雄的人,這人不是什麼社會二流子,而是一個官二代,但是他憑藉自己的膽子,硬是靠著一匹馬把秦州官員耍的團團轉。

    有李飛雄者,太保致仕鏻之孫,秦州節度判官若愚之子。性兇險,不為其家所容,常往來京師、魏博間,與無賴惡少遊處,縱酒蒲博為務。以其父故,盡知秦州倉庫所積,及地形險易、兵籍多少。又有妻父張季英為鳳翔盩厔尉,飛雄自京師往省之,因乘季英馬詐為使者,夜抵廄置呼卒索馬。卒秉炬出迎,飛雄以私市馬纓示之,卒不能辨,即授以馬。一卒乘一馬前導,以巡邊為名,因矯詔率巡驛殿直姚承遂,至隴州率監軍供奉官王守定,至吳山縣率縣尉盧贊,皆從行。先是,秦州內屬,羌人為寇,朝廷遣周承瑨、田仁朗、王侁、梁崇贊、韋韜、馬知節及文裕領兵屯清水縣,飛雄至,稱制盡縛之。承瑨等見姚承遂數輩同至,不覺其詐。仁朗獨號泣求詔書,飛雄叱之曰:“我受密旨,以若輩逗撓不用命,令盡誅。汝豈不聞封州殺李鶴邪?詔書汝豈得見!”先是,上即位,分命親信於諸道廉官吏善惡密以聞。嶺南使者言封州李鶴不奉法,誣奏軍吏謀反,詔即誅之。故飛雄引以為言。將械承瑨等詣秦州戮之,因據城叛,遂驅承瑨等行。

    以上就是記載於《宋史·劉文裕傳》裡的冒充官員的故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官二代冒充朝廷欽差巡邊的故事(故事太長,就不簡述了,感興趣的同學可以去搜索相關白話文)。故事是非常荒誕的,這個人靠著一匹馬竟然成功的冒充了朝廷大員。

    而地方官員在沒有任何文書憑證的情況下都選擇了相信,可見在古代想要冒充一名官員實際上並沒有我們想象中那麼困難,這是由於科技落後導致的緣故。既然我們談到古時候是因為科技落後,那麼在我們現代社會有沒有這種事情呢?

    也是有的,相信大家經常在新聞上看到冒充將軍、國家相關工作人員的訊息,而且還欺騙了不少人。但這個主要是針對不明真相的群眾,如果是前往政府系統冒充,那幾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我國現在的法律也有明文規定冒充國家工作人員、偽造政府檔案將會受到的懲罰,在《刑法·妨害社會管理秩序罪》中就規定說:

    冒充國家機關工作人員招搖撞騙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情節嚴重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可見,自古以來都有對這個冒充國家工作人員做出的相應制度,但是架不住總有人鋌而走險,尤其在科技落後的古代,這種事情不敢說常有,但也是屢見不鮮的事情。但是今天科技非常發達了,所以不要以身試法喲,要做一個遵紀守法的好公民才對呢。

  • 3 # 史研

    這個是非常正常的一個現象,因為當時沒有照片,而且交通又不是特別的方便,這個就是最好的機會,很多土匪的話就是見到有這麼好的機會就會搶奪那些官員,當然他們不會自己去上任,因為土匪和那些當官的是不一樣的,他們會找一些柔弱的書生去當官。

    除了這樣的情況的話,還有一些人膽子特別大,本來這個沒有當官的人,但是他們想盡辦法去搞一些證據,比如只要能夠有令牌就行了,朝廷的命令也是非常容易偽造的,當時實在是沒有什麼防偽的技術。

    只要能夠擁有朝廷的證明,這個人就是真正的當官的,而且是非常難以發現,除非是朝廷來人了。

    電影裡面讓子彈飛,這裡面有一個場景,那就是當時有一個土匪搶了縣令,然後拿著這縣令證明去當地的縣城,這個時候都已經發生在了民國時候,而且他居然成功了。民國的時候都容易成功,更何況是古代呢,古代的時候交通更加的不便,連那些汽車都沒有,只能靠馬匹來運輸,更加別說是有照片和那些電話了。

    資訊進行傳播的實在是太慢了,甚至有些地方是很難進去的,要爬山涉水是很困難的。所以朝廷甚至是幾年都沒有來人,除非是發生了叛亂,或者是有些地方都被土匪佔領了,朝廷也沒有辦法,畢竟有些土匪,朝廷一直都沒有辦法消滅,最後只要不發生特別的大亂就行了。

    想當年的王陽明時候曾經被朝廷派去剿滅,那些土匪匪患是非常猖獗的,當朝廷命官並不算是特別的事情,就連朝廷命官都可以殺死。所以說在朝廷裡面搶奪官員然後上任的也是存在著很大的可能性的。

  • 4 # 西奇博物館

    讓我來答!

    在古代,沒有正規的“人事檔案”存在。即使有所謂的“身份證”,鑑於古人非常“不寫實”的“繪畫水平”,“照片”形同虛設。試想一個與電影《讓子彈飛》相似的有趣情節——一位官員在趕赴地方上任途中,被山賊截殺並“取而代之”。

    如果這事放在真實的古代大環境中,成功機率有多高?

    ——高的嚇人。

    一:問:歷史上有沒有發生過?

    發生過。

    還真有。這個真實的故事,發生在明代。

    據《雷州志》記載,1632年,也就是明代崇禎年間,有一位倒黴蛋,帶著家眷出城,因為他剛被朝廷委派去雷州擔任知府。正當他春風得意馬蹄疾時,路上卻跳出一夥山賊,送了這倒黴蛋一張回城卷軸。您吶,快回去重新投胎吧……

    本來古代荒野之間山賊就挺多,這事兒擱那時不值得特意拿出來說,但離奇的是這個山賊還有點文化,他發現倒黴蛋身上有一張文牒,於是他“繼承”了這張“官憑”,大搖大擺地趕到雷州,順利地接替了前任知府。這位“有文化的流氓”,給自己來了個大轉崗,開始做起雷州知府……

    這事情更雷人的是,“文化流氓”在此後擔任知府的兩年間,工作兢兢業業,將雷州治理的非常和諧,群眾都很喜歡他。直到東窗事發——倒黴蛋的兒子前來投靠,發現這位知府竟然不是自己老爹,於是偷偷向錦衣衛舉報……

    最後錦衣衛安排了一場宴席,將“文化流氓”匡到了埋伏地點並一舉拿獲。之後,該山賊交代了事情的所有經過……

    二:問:取而代之的成功率有多高?

    假設你是一位強盜頭子,你決定截殺遠赴地方就任的官老爺,來看看你得怎麼做才能成功。

    (1)掐住地理位置上的要害。

    首先,你得將你的山寨建在京城唯一的出口處。

    如果你將山寨建在邊陲小鎮邊上,可能你一輩子都遇不上一位上任途中的官員。因為在古代中國,大約只有1500個縣,換句話說,1500位縣官。但因為古代出門交通不便,帶著隊伍的你也跑不遠,只能截殺周邊縣城的官員。邊陲小鎮,一年都沒有幾個赴任的新官,縱使你想幹一番“大事業”,但可能你連人都見不到。所以啊,為了提高成功率,你必須將山寨建在京城唯一的出口處……

    滿足這個條件後,小妹來個情節再現:

    一位儀表堂堂的男子高中狀元,一日看盡長安花後,春風得意馬蹄疾。

    問他要幹嘛?走馬上任去也!

    剛出城,你帶著隊伍跳出來,一頓操作猛如虎,成功將該男子截住!

    (2)你得是個有文化的山賊。

    其次你得有一些文化,不然你看不懂“官憑”。

    因為古代官員上任時,證明身份得憑藉兩樣東西,一是委任狀,二是身份證明,合稱“官憑”。

    如果你連大字都不識一個,那麼你就讀不懂“官憑”。所以啊,前人都給我們總結好了,這叫“就怕流氓有文化”。

    滿足這個條件後,小妹來個情節再現:

    作為“文化流氓”,你從該男子的上衣口袋中搜出一套“官憑”。細細閱讀後,你搞明白了他叫什麼名字,要去哪裡赴任,官職是什麼。

    (3)有一些高雅愛好。

    再次,你一個職業寨主要冒充職業官員,得偽裝的像一點。

    雖然古代很多官員都是買來的,但基本還算是個讀書人。讀書人拿手的什麼“風雅頌,賦比興”之類的你必須能來幾段兒。除此之外,什麼品茶、論道之類的社交技能你也得會一些,不然一個接風宴就能讓你露出馬腳,更別提之後的社交場合了。然後,公文你得會寫點吧?寫字也得認得館閣體吧?不然你怎麼辦公?

    滿足這個條件後,小妹來個情節再現:

    你按照“官憑”上的記載,來到了縣城。透過“官憑”證明了自己身份,順利地入駐辦公樓。為了做個好官,你時不時需要展現一下自己文武雙全的才藝。

    漸漸地,你發現這樣的生活沒有在山間自由。另外,你開始想念與你一同出生入死的兄弟們……

    (4)處理好“該男子”的先期社交關係。

    這一個條件,小妹之所以放在最後,因為它是個死局。

    山寨可以搬,文化可以學,風雅頌可以偽裝。

    但對不起,感情不可以。

    古代的官員,背後往往盤根錯節,他背後是他龐大的關係網。比如家族利益共同體,比如同僚,比如恩師。彼此的利益是套掛在一起的。要同時擺平這些社會關係,幾乎不可能。

    舉個例子,“你爹”給你寫了一封信,透過驛站,送到了你的手上。你回嗎?

    方案一:回信?暫且不說字跡像不像,就信中所述的事體,你也無從談起,因為你對“該男子”的過去一無所知。

    方案二:不回?“你爹”更覺奇怪了,平時挺孝順的一孩子,為啥突然連人都不理了?我要去看看,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方案三:見面談?一見面?完蛋!即使你說什麼“人到中年所以發胖了”或者“水土不服所以變瘦了”,傻孩子你覺得“你爹”會信嗎?

    所以說“截殺上任途中的官員,並取而代之”,短期可能可行,但長期下去一定會被拆穿。當然如果你只是想當幾個月官過過癮的話,那麼成功率還是很高的。最後祝你好運。

    最後,小妹還有一個問題:你那麼有能耐,雙商都線上,為啥還要去當山賊?

  • 5 # 錘吻鏡

    野史流傳下來一件很有趣的事:明朝有一位官員外放雷州期間,被強盜殺害,強盜頭子派一位認字,處事十分機靈的手下拿著文書,換上官服到這個山高皇帝遠的小地方當起了官員。

    更為奇特的是,這個假冒的官員因為出身於土匪窩,對黑道的手段特別瞭解,他又出身基層,知道民間老百姓有多苦。於是他大力剿匪,打壓豪強惡霸,完全把自己當成了真正的官員,全心全意為老百姓服務。被老百姓稱為“一代青天”。

    可惜,後來真官的親人前來,認出了假官,這件事情就這樣暴露了,最終強盜被處死,可惜,可嘆,可悲。

    其實,想冒充官員還是很難的。

    首先,想當官員不說才華橫溢,但是最基本的禮節,文化還是要有的,這點在古代沒有普及教育的情況下,普通人基本上是不會的,讀書人又不屑也沒有能力做這種事。

    其次,必須得挑一些很偏遠的地方,還要防範真官的親人和一些商人。

    最後,不要小看當地的世家力量,你還沒到,他們就會把你的習慣和喜好調查的清清楚楚。

    因此,古代想殺官冒充,百年難遇,幾乎不太可能。

  • 6 # 以史為鑑

    電影《讓子彈飛》裡面,姜文飾演的張麻子冒充鵝城知縣的故事大家都很熟了。

    而在西遊記裡面,唐僧的父親陳光蕊就是在赴江州上任時被水賊劉洪打死,霸佔了唐僧母親,足足當了十七年的官才被發現。

    古代要當官就要讀書,官員還要參加一些詩詞大會,現場作詩作文等等,可以說不是隨便一個普通人就可以殺官冒充的。

    另外古代做官需要提供兩件檔案證明,一個是朝廷的給的任命書,也就是吏部給發的“敕牒”、“旨授”等;

    另外一樣東西就是告身: 告身上會寫明新任縣令的姓名、年齡、籍貫、體貌特徵等資訊,這兩樣東西就是赴任時必備的“官憑”。但是古時候沒有照片,畫像不準,單憑文字描述,冒充不要太簡單。

    明朝時期,一名金陵人從部曹被任命為雷州縣知縣。結果在坐船的時候遇到水盜,把他和隨從全乾掉了,只留下了妻女,然後在群盜中找了一個讀過書的,讓他冒充知縣,其他人冒充隨從來到雷州上任。

    這幫強盜當了知縣之後,一不加稅,二不貪腐,短短一個月的時間就成功獲得了清廉能幹的名號,當地吏治一下子好轉不少。

    然後為了避免暴露,假知縣又公佈了一項政策:凡是金陵老家來的人,一概不見。

    老百姓紛紛稱讚知縣嚴於律己,一絲不苟。

    結果真知縣的兒子趕了過來投奔老爹,到了雷州發現壓根沒人理自己這個金陵人。偶爾在路邊看到了知縣,發現不是自己老爹,才知道出事了,於是密報給了監司使。

    於是監司使秘密派人包圍了致縣縣衙,然後經過一番搏鬥,只抓住了七個人,剩餘的都逃走了。

    但是等到這件事情公佈之後,雷州的老百姓卻紛紛上書求情,因為這個假知縣比真知縣要廉潔許多。

    記載這個故事的人諷刺的說到:

    聞而嘆曰:“異哉!盜乃能守若此乎?今之守非盜也,而其行鮮非盜也,則無寧以盜守矣。其賊守,盜也;其守而賢,即猶愈他守也。”

    另外冒充官員,這都不算是什麼,在清朝末年時期,還有一個人在武漢冒充了光緒皇帝,甚至差點騙過了湖廣總督張之洞,這才是奇蹟!

    話說在,戊戌變法失敗之後,六君子血灑菜市口,光緒皇帝被慈禧給囚禁。全國有志之士都情緒低落。

    在這時候,武漢一名官員出租自己的房屋時,發現自己的租客是來自北京的,一老一少,老的上一個太監,年輕的又非常雍容富貴,這兩人在用的吃的,穿的都有金龍標識,老太監對你年輕的,口稱聖上,兩人派頭十足。

    於是光緒皇帝微服私訪的訊息一下子穿了出去,許多人都以洗澡的名義騙太監出去,結果發現是一個真太監,然後一些見過皇帝的人也偷偷的發現,這個年輕人跟光緒皇帝長得非常相似,於是大家都認為,光緒皇帝在維新變法失敗之後,被有志之士秘密救出了京城,來到了武漢。

    許多人都紛紛過來,三拜九叩,然後給光緒皇帝,敬奉各種禮物。還有各種不怕事兒的小報,號稱光緒皇帝被革命黨救出了金城,來到了武漢投靠張之洞,圖謀東山再起。

    然後這事兒一直傳到了湖廣總督張之洞的耳朵裡,張之洞大驚失色,連忙向京城裡的同事打聽,京城官員證實光緒皇帝依然被囚禁在北京。

    你是張之洞派人拿下,親自審問:原來是一個八旗的伶人,之前在皇宮戲班子裡面工作,見識了光緒皇帝,所以模仿起來特別的像,這個太監,也是之前宮裡的老太監。事情真相才告已大白。

  • 7 # 卡卡169386255

    這是不可能的,舉個大家都知道的例子,西遊記,大家都知道,寫到了這樣的例子,唐僧他爹,,唐僧他爹中狀元,遇見丞相女兒拋繡球,緊接著結婚,洞房第二天就上任去了,路遇劉弘被殺,然後劉弘假冒上任,當了二十年的官,唐僧她媽在劉弘上任三個月生了唐僧,這就是八十一難的為父報仇一難,唐僧他爹和她媽認識不到五個月唐僧就出生了,古代官員不能誰便離開治所,還要每年回京城述職,古代人不能誰便跑,要路引,因此冒充不可能,能冒充的就是劉弘這樣的有人罩著你不然一回京城就露餡了。

  • 8 # 毒姑影視

    以下觀點純屬個人見解,如有雷同,純屬偶然。

    古時候,朝廷命官在赴任的途中,會遇到不可想像的困難和危險。能證明你是朝廷命官的材料,只有任命公文,沒有照片。上任地點官員們,只認朝廷任職公文。至於來的這個新官,是不是皇帝派的那個人誰也不知道!

    在這種情況下,新官在赴任途中被他人介紹冒充頂替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電視連續劇《神探狄仁傑》被皇帝御封的淮南侯薛清林,就在赴命途中被歹徒所害,歹徒拿著他的公文冒名頂替去了。

  • 9 # 月明飛97

    可能性不大。其一,盜匪多為生活所迫,打家劫舍多是為了謀取錢財。地方官員在古代也並不是鉅富階層,尤其是新上任官員,很多都是寒門學子。其二,劫匪本身素質低下,不可能搖身一變就成了知書達理識謀善斷的人。第三,健全吏制也不會給劫匪可乘之機。除非劫匪早有預謀,並知到一些官場規矩。但這多屬例案,絕非普遍現象。

  • 10 # 縱貫五千年

    對於你所提出的問題,縱觀中國歷史,確實有人做過。

    我看過《太平天國》這本書,裡面就有一段講當時的廣東現狀,治安混亂、匪徒橫行,其中舉了個例子: 有匪徒殺了來赴任的縣令,自己偽裝為受害者,大模大樣的去赴任,當了若干時間縣令。 (可能是史景遷的《太平天國》)還有個例子:說的是崇禎年間,一位被委派來雷州擔任知府的官員,在帶著家眷在前來上任的路上,遇到了一夥山賊打劫,官員和他的家人被殺害。事情比較離奇的卻是,這夥山賊的首領,利用這為官員留下的文牒,竟然來到了雷州,接替了前任知府,正兒八經的在雷州做起了官員。 這個山賊在雷州做官,一直坐了二年,而且風評還很好。直到真正的官員的兒子來到雷州投靠,發現了山賊的身份,到了當地錦衣衛舉報。最後錦衣衛安排了一場宴席,把山賊匡到了埋伏地點一舉拿獲,山賊被抓交代了事情的所有經過。 這個故事出自 《雷州志》

    這種事如果是在清朝做,可能性不大,為什麼這樣講呢?

    因為在清朝歷代,吏部抽籤之後,要到各省等著分發。到省會慢慢等缺,誰是誰,都記得了。清朝地方官經常要到省裡辦公,如果冒名的,一下就能看出來。 再說很多官員的烏紗帽都是捐錢買來的,這麼有錢的人,肯定跟著家屬、師爺,還會帶著一票保鏢。如果能打的過這夥人,到省裡一引薦時,就露餡了。能直接安排到任的,肯定也是督撫家的人,或中堂家的人,隨便問幾句,也露餡。終上所述,冒名頂替上任官員能做長久的前提有如下幾個:

    ①匪徒恰好碰上一個上任官員,並且沒什麼背景,親人肯定都死完了;

    ②匪徒恰好不被目標地區人認識,必須是外地人,十萬八千里之外;

  • 11 # 般若文海309

    這種情況是存在的,就說西遊記裡邊唐僧的父親就是被壞人殺死搶了他的官職和夫人,其實在古代這種事情很經常發生,但是在古代基本上來說很難分辨出來一個人是否為官而且上任時也會有官兵保護,一般情況下不會出現類似的問題。但是肯定有不怕死的人,真做了自己就可以上任了,但是機率很小

  • 12 # 風雨兼程LYG

    在山高路遠,交通閉塞,資訊傳遞異常緩慢的古代,這種情況常有發生。西遊記裡唐僧的父親就是被人劫殺,取走官印,做官文書和官袍,還有老婆孩子。截殺者堂而皇之地做起了地方官。

    雖是戲文,但吳承恩老先生也不會信口雌黃,空穴來風。山高皇帝遠,什麼奇事都會發生。不過露餡只是時間問題,其中還是會有許多紕漏。例如新官要拜會上級,上級能不知有新下級上任?貌相,祖籍能沒有分曉?上會無公文下達?從師何人?等等。雖資訊緩慢,古人也不比現代人傻,你能想到的事情,古人就想不到?他們也會有一套防範機制。且有巡視制度,冒充官員可是死罪,只能欺瞞一時,最後搜刮一通,然後掛印跑路。

  • 13 # 易珩君

    可能性不大,因為古代官員赴任,會有朝廷的委任狀,還有“旨授”、“敕牒”、“告身”等等東西,朝廷也會派人護送到任上,有一套完備的交接程式,想要截殺,難度太大,而且殺朝廷官員是死罪,犯罪成本太高。即便截殺成功了,也難以冒充當官,因為上級官員會定時去檢查工作,還要不時去朝廷彙報工作,這樣畢竟紙包不住火,很快就會露餡。關於截殺官員,自己冒充上任的故事,多存在於明清小說中,這只是百姓的一種臆想而已。

    在《警世通言》裡記載了這樣一個故事,明朝永樂一個叫蘇雲的人赴任浙江蘭溪知縣,路上遇到強盜徐能截殺,蘇雲被拋入大江,蘇夫人僥倖逃脫,剛生下的嬰兒被徐能收為養子,取名徐繼祖,後來徐繼祖長大成人中了進士,當了監察御史,才發覺真相,報仇雪恨。

    在《西遊記》中,唐僧的父親陳光蕊也是在中舉後赴任江州知州,途中被強盜劉洪殺害,劉洪拿著陳光蕊的官憑冒充江州知州,直到十七年後才案發被誅。

    清朝徐芳的志怪小說《諾皋廣志》裡有一篇《雷州盜記》故事,講的是明朝崇禎年間,一位在南直隸任部曹的小官經過努力,獲得外放任職機會,被派遣到廣東雷州任職,途中被盜匪截殺,他和部下都被殺害,這夥盜匪本來想搶劫一些財寶,結果發現錢財太少,於是就萌生了一個大膽的想法,從他們中挑了個識字的人冒充官員,拿著憑證赴任去了。沒想到不久後被殺的部曹官員的兒子來探親,發現官員根本不是自己的父親,於是報官監司,盜匪冒充官員的案子才告破,被押送金陵處死。不過,這個假太守在任期間,廉潔能幹,使地方大治,出現繁榮和平景象,以致老百姓都十分懷念這個假太守。

    以上這些截殺官員冒充上任的故事,都出現於小說中,在歷史中並無這種事的記載,這種故事,具有傳奇色彩,很能吸引人,因而老百姓最為津津樂道,但幾乎不可能發生在現實中。

  • 14 # 魏青衣

    可能性不僅大,而且還有真實的案例,並且還有不少。

    《西遊記》裡的唐僧父親的故事就不說了,畢竟是神話小說,我們就來說說真實的歷史。

    宋太宗時期的李飛雄,爺爺做過太保,父親為秦州節度判官,但是他卻是紈絝的官三代。因為平時遊手好閒,無惡不作,總是打著爺爺和父親的名頭招搖撞騙,家裡人把他趕了出去。

    李飛雄沒法繼續打著家裡的名頭了,投奔岳父也不成,結果他想到了一個妙計,既然家裡的名頭借不了,何不借著皇帝的名頭呢?

    於是他用了假造的憑證,騙走了岳父府中的一匹官馬,然後憑藉這匹官馬,到了驛站說自己是皇帝的欽差。好吃好喝之後,還帶了一名驛卒做自己的隨從。

    之後,每到一處驛站,李飛雄就如法炮製前一處的行為,幾個驛站之後,他就聚了不少的手下。

    他看著隊伍也差不多壯大了,直接到各地官府(縣級),說自己是朝廷的欽差,那些縣令離皇帝很遠,跟京城高官八竿子打不著關係。

    如今來了一個欽差,那還不得好生招待,哪裡還敢查他的身份。而且,官馬是真的,驛卒也是真的。

    李飛雄又用了在驛站的套路,帶上了各地官府的監軍、縣尉、殿直等。

    這時候,李飛雄的隊伍已經很龐大了,除了他這個冒牌的欽差以外,其他的不是官吏就是士卒,他自覺有些本錢,準備放手一搏了。

    李飛雄這時候又回到了秦州,他知道秦州的清水縣。常有戎人作亂,有七名將領在此屯兵,他準備將這些人全部殺掉,接管部隊。

    其中有一個人叫劉文裕,這劉文裕也是有來頭的,是皇帝的親信,也算是北宋的名將。劉文裕發現了他哪裡是皇帝的欽差,壓根就是和冒牌貨,於是將他拆穿,押送到秦州官府。

    最後,李飛雄對自己冒充欽差,意圖造反的事情供認不諱。

    訊息傳到開封府,宋太祖差點氣昏,馬上下旨將李飛雄滿門抄斬,那些被騙的驛卒和官員也通通腰斬,就連昔日裡跟他一起混的無賴也全都殺光。

    李飛雄這可是真能騙,而且水平相當之高,可惜事情總會有敗露的時候,就這樣,他用實力坑死了自己的家族。

    忘了說,他的父親就是宋朝名臣李若愚,也算是個知名人物,就這樣被逆子坑死,也是挺冤枉的。

  • 15 # 廣噹噹

    現實中不可能。有權有勢家族全方位碾壓強盜,也沒有讓子弟冒名當官的,古代官員能力,自身只是一部分,大部分是人際資源。

  • 16 # 筆說文史

    打劫官員是高風險,那麼“冒充官員上任”,更是難上加難。古代官員的身份憑證,有委任官職的“告身”與“敕牒”,還有證明身份的“魚符”“牙牌”,以及沿路過關用的“符牌”與“傳信”。上面不止寫明瞭官員的身份官職履歷,還詳細記錄官員的樣貌等特徵。所以就算是“雷州假太守”故事裡,盜賊們也是選了“眾中一最黠者”來冒充太守。

    放在現實中,這樣的“專業人才”更是難找。所以理論上說,放在古代的太平年月裡,不管“截殺官員”還是“冒充官員”,都是低機率事件。但實際操作中,古代也有一些高水平“人才”,完成了一個更高難度動作:不用“截殺官員”,就靠自己強大演技,竟能成功冒充高官,騙倒一眾高官,賺得盆滿缽滿。

    這其中的牛人,首推北宋李飛雄。此人原本就是個無賴,仗著有個做秦州節度使的老爹胡作非為,後來在家混不下去,騎了一匹大馬出去招搖。由於他是高官子弟,學起高官的做派有模有樣,一路上冒充朝廷欽差,竟是走一路唬一路。沿途州縣的官員們全被他的“演技”騙倒,連身份憑證都沒驗看,反而乖乖跟著他當隨從,陪著他作威作福。

    直到走到甘肅清水縣時,李飛雄威風耍夠了,錢也撈得差不離了,竟又自信心爆棚,想假傳聖旨殺掉當地軍官,然後控制邊軍造反。這下當地官員們嚇得跪了一片,眼看就要稀裡糊塗送命。知縣劉文裕卻發現這位“欽差”不對勁,壯著膽子突然把他擒住,細查才知道是個假貨。可西北各地的巡檢使監軍縣尉等官員,已經全讓他坑了個遍。事情傳到汴京,幾乎誰聽誰捂臉,宋太宗也氣得大怒,不但“夷飛雄家”,就連上當挨坑,陪著李飛雄作威作福的官員,也都跟著掉了腦袋——區區一個二世祖就把你們騙成這樣,大宋要這樣的官員何用?

    如果說當時的大宋,還是因為國家初立,各項制度不成熟,外加官員素質參差不齊,才被這李飛雄鑽了空子,那麼明朝一位騙子,卻完成了更高難度的“表演”:楊福。這位楊福先生,本是明朝成化年間一平頭百姓。而當時的明朝,官員的身份核驗制度已極度成熟,“冒充”機率接近為零。可這位楊福先生,僅僅因為聽人說大太監汪直很牛,就生出了冒充汪直行騙的念頭。

    他和同夥兩人從蕪湖出發,他冒充汪直同夥冒充校尉,竟然就能走一路敲一路,排場越走越大。從蕪湖經蘇州無錫常州,一路南下到福建延平。沿途地方官紛紛送禮請託巴結,還有百姓攔路喊冤告狀。騙錢騙到心情好的楊福,乾脆也順水推舟,做了好些懲貪官平冤案的好事,“汪直太監為民做主”的美談,也是不脛而走。直到這幫人走到福州,碰上了不信邪的鎮守太監盧勝,非要查驗“假汪直”的“符牌”,這場已經騙了小半個大明朝的鬧劇,才算就此穿幫。東窗事發的楊福也被處死——其實,但凡有人像盧勝一樣,多問一句話,多查一眼“符牌”這鬧劇,早就已穿幫。

    可放在那個朝堂上人浮於事,官員們趨炎附勢成風的成化年間,大家都在想著,抱上大太監的粗腿撈好處,誰願意相信這是假的?誰又敢多問一句?官員們的心態都是如此,再完備的查驗制度,也成空談。因為人浮於事的政風,極度的腐敗,說到底,確比最兇惡的盜賊還可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忙忙碌碌碌碌忙忙,現在的人有沒有想過為啥這麼忙?你是因為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