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萌萌噠的狗頭
-
2 # 縱觀宇宙
本片是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和丹佐華盛頓所合作的巔峰之作,湯姆漢克更是憑藉其精湛的演技和讓人起敬的專業精神獲得其個人的首個奧斯卡金像獎的影帝稱號。
湯姆漢克斯真得很會演戲,他主演過很多部被影迷津津樂道、直呼好看的電影,就算電影本身劇情不怎麼樣,個人的精彩演出卻能夠將整部片扶上更高境界,可以說看湯姆漢克斯的電影就是在看他燃燒靈魂演出不同人物的故事,哪怕是再小、再日常的舉動都很有戲,只是說也奇怪我對於他就是很無感,他所主演的電影也都提不太起興趣,唯獨本片是心頭所愛,當年第一次看完後情緒蠻激動的,對於片中情節太有感觸,費城陳述的不僅僅是一個愛滋病發的同性戀者垂死前努力掙回尊嚴的故事,更多的是社會大眾刻板印象,對恐懼事物採取歧視心態,公司制式體制下員工的弱勢,也讓觀眾更瞭解愛滋病以及同性戀族群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
湯姆漢克斯和丹佐華盛頓無疑是片中兩位核心人物,是他們給予了這兩個角色靈魂,讓它變得有血有肉,情感表達強烈,讓觀眾不自覺入戲跟著一起憤怒一起揪心,年輕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角色在片中對安迪不離不棄十分得觀眾喜愛,但整體而言還是雙人組搶戲搶得兇,所激出的火花讓電影加分,湯姆漢克斯也因此角獲得當年奧斯卡影帝,更讓影迷們回味無窮的還有片中的配樂,片頭Bruce Springsteen“Streets of Philadelphia(費城大街)”是當年經典還是也是本片靈魂,同名片尾曲NeilYoung“Philadelphia”在電影結束時聽起來讓人有種安迪已平靜走到天堂的氛圍,當然少不了全片張力最大之處兩位主角所聽的歌劇曲Maria Callas版本“La mamma morta(他們殺了我媽媽)”,歌詞配上臺詞優美得讓人起雞皮疙瘩。
-
3 # 三小隻趣事分享團
湯姆漢克斯可謂是美國著名的好萊塢影星,影帝中的影帝,電影史上兩次蟬聯奧斯卡影帝。對他則是始於阿甘,盛與費城!!
首先來講講《費城故事》的大概情節,本片湯姆漢克斯飾演了一位因同性戀而患上艾滋病被律師公司解僱的律師。遭解僱的安德魯(湯姆漢克斯飾演)四處尋找律師為他討回公道。他找到了米勒,而米勒因為歧視同性戀和懼怕艾滋病拒絕了安德魯,但他當他看到安德魯在圖書館搜尋“艾滋病歧視時”受到了管理員的白眼,以及他身邊很多朋友都是同性戀等等一系列的事。米勒決定受理這個案件,米勒也在籌備案件中對安德魯改觀。在最後的法庭上,病危的安德魯毅然出庭……
湯姆漢克斯在《費城故事》裡那聽歌劇的忘我歌唱,從樓道里走出來絕望但又無法訴說的痛苦都被他演繹的淋漓盡致。在這部電影中,你不會感受他是湯姆漢克斯,而他只是一位受盡社會歧視的艾滋病患者!!!他已經到了無我境界了,完全融入了角色。
他曾經說過:“我沒有任何技能,唯一擁有的,就是假扮其他人的能力。能成為演員,是我最幸運的事”。是的湯姆漢克斯是一位極具天賦的演員,但他卻在拍每一部電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在《費城故事》裡,他成功表現出了一位無畏流言與病魔的艾滋病患者,他的演技卓越風采。他所飾演安德魯無論何時都面帶微笑,給別人安慰。
湯姆漢克斯即是安德魯,亦是阿甘……他演的電影給這些角色賦予了靈魂!他的演技感染了所有的影迷,給予影迷正能量和勇氣。
最後希望湯姆漢克斯和他妻子能早日康復,戰勝病毒!!期待他繼續帶給我們新的角色!!
-
4 # 土豆崽
《費城故事》是由喬納森·戴米執導,湯姆·漢克斯、丹澤爾·華盛頓主演的劇情片,於1993年12月23日在美國上映。
在發現自己身患艾滋病之時,安德魯·貝克特是一個前途似錦的律師。面對這個災難性的訊息,他選擇了對公司保持沉默。但是,安德魯的沉默並沒有換來好運,因為訊息走漏,他還是被公司開除了。安德魯知道,艾滋病和同性戀是他被開除的根本原因。他開始尋求上訴,但是沒有一個律師願意接手他的案子,包括他的對手,喬·米勒。直到米勒意識到安德魯被開除是一件歧視案件,他才接手,直到官司打贏。
影片的象徵意味至關重要。最為明顯的例子是安德魯和喬之間的空間距離,在安德魯感染艾滋病被揭露之前,他們是肩並肩的,只是兩個人處在對立的位置上;在安德魯第一次求助喬時,喬退至屋子的另一端;隨著電影的進展,他們的距離也越來越近:他們坐在圖書館的桌子旁,而後,就是法庭的起訴席;最後,在安德魯垂死之際,喬為安德魯拿下了氧氣面罩,此時,他們的身體,包括心靈,碰觸在了一起。
這是一部誠懇的作品。米勒在法庭上關於同性戀的陳述直率且中肯,隱含著對公正的熱望。儘管時間流淌,但這部電影中的形象在我們內心永遠不會晦暗,只要我們還記得他們,那些被偏見損害的人,那些努力維護正義的人。
湯姆·漢克斯美國演員,連續兩屆以《費城》和《阿甘正傳》榮獲奧斯卡影帝,自90年代中期以來驚人地保持著數一數二的江湖地位。6歲時父母離異,隨著廚師父親各處跑,高中時開始著迷演戲,大學唸到一半乾脆輟學全身投入演藝圈。1979年首次演出電影小角色,接著進入電視圈演出一堆喜劇。1984年他以《美人魚》嶄露頭角,四年後因《飛進未來》首度入圍奧斯卡最佳男主角。1992年《紅粉聯盟》和1993年《西雅圖夜未眠》使他成為票房巨星,真正的突破是《費城》。擅長表現平凡人的不平凡一面。自拍罷《幸福終點站》後,湯姆·漢克斯已鮮有大作了,之後接拍的《師奶殺手》因票房慘淡而讓這位影帝略顯頹勢。2006年又在朗·霍華德導演的影片《達芬奇密碼》中出演男主角。雖然近幾年來漢克斯沒有給影迷帶來足夠震撼的作品,但他在影迷心目中的地位卻是難以動搖的。
湯姆·漢克斯因為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獲得了他第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他的表演並沒有藉助對脆弱感情的煽動和技巧性的控制。我們為安德魯所感動是因為他看起來非常真實,展露了真正的人性。
儘管所有的喝彩聲都是朝向湯姆·漢克斯的,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忽視丹澤爾·華盛頓的精彩表演。在這部電影中,他扮演了一個“普通人”角色,這個角色,就像電影觀眾一樣,微妙地檢驗著自己的頑固,評價著自己對於同性戀群體的情感,讓人印象深刻。
令人好奇的是,傑森·洛巴德在這部電影中佔據了最壞和最好的時刻。在被傳喚出庭後,他憤怒地咆哮著,聲稱安德魯是一個罪犯,“把艾滋病帶進了我們的辦公室!”他的表演看起來就像是在背誦反同性戀的小冊子。但是,當電影進展到安德魯被帶上證人席訊問時,他沒有說話,他的表情說明了一切。此時,你會意識到,不管前面他表現多麼的糟糕,有這樣一個鏡頭已經足夠了。
-
5 # 娛樂三國
《費城故事》講述了一個重病患者用法律維護自己權利的故事。
坦白來講,這部電影用現在的標準來說算不上“精彩”。故事情節很平穩,結局以及主要衝突也很明顯。作為一部律師作為主角的電影,法庭辯論環節也算是潦草,激烈程度及情節轉換已經跟不上現在的美劇。比如《傲骨賢妻》,比如《小律師大做為》,比如《波士頓法律》。
看完電影之後,很喜歡幾個片段。首先是片頭曲,《Streets of Philadelphia》影片從這首歌開始,帶我們領略了費城這座友愛之城。歌曲緩慢而平穩,城市、街道、市民,費城是美國《獨立宣言》釋出的地方,是美國重要的歷史城市之一,就是在這座城市,上演了一個爭取合法權益的故事。
還有就是重病的男主安德魯,在決定上訴之前,和家人圍坐在一起。整個家庭的氛圍沉靜而溫暖。兄弟手足的關愛,父母的體諒,沒有哭天搶地,也沒有冷漠遠離,只是,一家人,在一起。這樣的畫面,讓人印象深刻。
影片的另一位男主米勒,以一種“普通人”的身份進入。他是一位父親,一位經驗豐富的律師,他對安德魯態度的轉變,帶動著整部電影的情節發展。
電影的中的高潮片段應該是兩位主人公聽到這首歌劇《La Mamma Morta》。法國大革命期間,暴徒燒燬她的房屋。一個女人,房子著火,母親為救她而死,面對大火與泥土,她的絕望與希望。安德魯在歌劇聲中傾訴著自己的內心,整段的表演震撼人心,我希望你也能看到。
看完電影,不要輕易去評價當時的人們,不同的時代背景造就不同的認知,沒有對錯。其實,我們要明白的就是一些簡單的道理。影片結尾,陪審團商議結果,就從最簡單道理入手,他是否優秀,是否有工作能力,是否被解僱。想的簡單,結果就會變得簡單。
影片中安德魯是因為同性戀而染上艾滋病的,因此他被上司視為道德敗壞,並被拋棄,於是他為維護自己的利益而訴諸法律,影片由此而展開。
我們以為那些事情與我們無關,但當它們對傳統觀念進行挑戰的時候,我們才發現我們正是迎接他們挑戰的人。
影片正是在這樣一種沉痛而又無奈的氣氛中結束。它敢於大膽的向社會提出這一問題本身,就標誌著這個社會正在前進。
湯姆·漢克斯因為在這部影片中的表演,獲得了他第一個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獎。
-
6 # 成都萬事通
要出演一個你並不屬於的群體 替他們爭取到一個幾乎不可能的機會向所有人表達他們的內心 必須把它做得非常好 這勇氣和難度已經足以讓我無話可說
有幾個鏡頭我印象尤其深刻
一是 他第一次被律師拒絕走到大街上無助的神情
二是 在法庭上面色極其蒼白 為了向陪審團示以真相 脫下襯衫向所有人展示身體上的傷痕 為公正向外界揭示自己的痛苦 最後虛弱地微笑
三是 最後歌劇裡的情緒發洩 無法形容 難之又難
一種令人無法控制流淚的肅然起敬
-
7 # 發哥電影
本片是好萊塢巨星湯姆漢克和丹佐華盛頓所合作的巔峰之作,湯姆漢克更是憑藉其精湛的演技和讓人起敬的專業精神獲得其個人的首個奧斯卡金像獎的影帝稱號。
湯姆漢克斯真得很會演戲,他主演過很多部被影迷津津樂道、直呼好看的電影,就算電影本身劇情不怎麼樣,個人的精彩演出卻能夠將整部片扶上更高境界,可以說看湯姆漢克斯的電影就是在看他燃燒靈魂演出不同人物的故事,哪怕是再小、再日常的舉動都很有戲,只是說也奇怪我對於他就是很無感,他所主演的電影也都提不太起興趣,唯獨本片是心頭所愛,當年第一次看完後情緒蠻激動的,對於片中情節太有感觸,費城陳述的不僅僅是一個愛滋病發的同性戀者垂死前努力掙回尊嚴的故事,更多的是社會大眾刻板印象,對恐懼事物採取歧視心態,公司制式體制下員工的弱勢,也讓觀眾更瞭解愛滋病以及同性戀族群所受到的不平等對待。
湯姆漢克斯和丹佐華盛頓無疑是片中兩位核心人物,是他們給予了這兩個角色靈魂,讓它變得有血有肉,情感表達強烈,讓觀眾不自覺入戲跟著一起憤怒一起揪心,年輕的安東尼奧班德拉斯飾演的角色在片中對安迪不離不棄十分得觀眾喜愛,但整體而言還是雙人組搶戲搶得兇,所激出的火花讓電影加分,湯姆漢克斯也因此角獲得當年奧斯卡影帝,更讓影迷們回味無窮的還有片中的配樂,片頭Bruce Springsteen“Streets of Philadelphia(費城大街)”是當年經典還是也是本片靈魂,同名片尾曲NeilYoung“Philadelphia”在電影結束時聽起來讓人有種安迪已平靜走到天堂的氛圍,當然少不了全片張力最大之處兩位主角所聽的歌劇曲Maria Callas版本“La mamma morta(他們殺了我媽媽)”,歌詞配上臺詞優美得讓人起雞皮疙瘩。
-
8 # 糖橘子
“受到社會人士的歧視,在社會上被視作已死,這種歧視超過了身體上的病痛。” (Demme, Jonathan)
《費城故事》是一部由喬納森·戴米執導,於1993年上映的電影。湯姆·漢克斯憑藉本片獲得了第6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獎。影片中,安德魯·貝克特(湯姆·漢克斯飾)是一名成功的律師, 跟老闆關係良好,已經被晉升為公司的合夥人。但是,他的老闆查爾斯發現安德魯是一名男同性戀者,並罹患艾滋病,於是設計解僱了安德魯。為了討回公道,安德魯找到了約翰·米勒(丹澤爾·華盛頓飾)。可是在得知安德魯染上了艾滋病後,米勒拒絕了他,懼怕他把病毒傳染給自己剛出生的女兒。米勒瞭解了艾滋病和同性戀者後,決定受理安德魯的案件,並最終為安德魯贏下了官司。
《費城故事》是一場反艾滋病歧視和反同性戀歧視的訴訟,也是一場關於歧視的討論和反思。影片的名字Philadelphia(費城),是美國賓夕法尼亞州一個城市的名稱,本意是兄弟之愛,希望人們可以友好相處,共享兄弟之情。費城也是美國獨立宣言和美國憲法的起草和簽署地,一直以自由平等自居。影片的故事即發生在費城這樣一個以平等友愛而聞名的城市。人們宣揚自由、平等和友愛,然而1993年的費城,生活中的偏見和歧視卻仍然無處不在。主人公安德魯受到的歧視和這個城市聲稱的價值格格不入,諷刺之意明顯。
1993年,人們對艾滋病和同性戀者的瞭解和理解較少,恐懼艾滋病患者,視他們如洪水猛獸;歧視同性戀者,認為他們骯髒不潔。查爾斯因為發現安德魯是同性戀且患有艾滋,而罔顧法律法規想方設法辭退安德魯。對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戀者的歧視在電影細節和演員們入木三分的表演中展現得淋漓盡致。安德魯被辭退時,查爾斯的眼神充滿了嫌棄和嫌惡,並且把安德魯安排在長桌的對面,與他人遠遠隔離。米勒在接待安德魯時本來禮貌的握了安德魯的手,然而,當安德魯告知米勒自己患上艾滋病後,米勒立刻放開安德魯的手,跟他隔開了距離。米勒的注意力完全在安德魯雙手所摸過的物體,眼中露出了嫌憎和恐懼的神情。拒絕安德魯後,米勒馬上去見了醫生,確定自己沒有得到艾滋病。類似的場景在電影中並不少見。安德魯在圖書館查閱關於“艾滋病歧視”的書時,圖書管理員在眾目睽睽之下不停勸說安德魯坐進圖書館的單人間,想方設法隔離安德魯,就因安德魯是一名艾滋病患者。何等公正的場所都會有歧視的存在。
人們不僅歧視艾滋病患者和同性戀者,還會惡意揣測他們,把艾滋病等同於“道德病”,認為安德魯得艾滋病是由於他是同性戀者,認為同性戀者生活不檢點、骯髒,得艾滋病是對同性戀者的懲罰。查爾斯接到法院傳票後,馬上吩咐手下人去查安德魯的私生活,下意識認為安德魯這個同性戀者必然私生活糜爛。被告律師在法庭上陳詞時,說事實是
“Andrew Beckett is angry because his lifestyle, in his rage he is lashing out and he wants someone to pay.” (Demme, Jonathan)
多麼諷刺!律師口中的這個“事實”明明是惡意揣測的偏見。
《費城故事》在明顯的展現了20世紀美國對艾滋病和性取向的歧視之外,在電影的很多細節中也不斷地展現社會中的各種其他歧視——民族歧視、性別歧視、膚色歧視等等。電影中,女人大都以助理的身份出現,大部分成功的律師都由男人當演,這無形中展現了職場上的性別歧視。證人席上,曾有一位黑人女性安西亞·伯頓說慧勒(安德魯的合作伙伴)評價自己的耳環過於“部落色彩”,並且建議安西亞應該戴更樸素、更小、更美國化的耳環。人們口中喊著民族平等,但言談舉止間卻總不自覺流露出民族歧視。當然,安西亞很機智地反擊了這種隱含歧視的語言,說自己的耳環就是美國式的,“非洲美國式”的。美國是個多民族移民國家,一直宣揚多元文化,這帶有“部落色彩”的耳環才剛好體現多元文化包容共存的主流價值觀。
影片中也沒有大奸大惡之人,都是善良的普通人。即使解僱安德魯的查爾斯在安德魯病發昏倒時也著急地大喊“快叫醫生”。但是,人們卻因為不瞭解而恐懼,因為輕易評價而產生偏見,因為不同而歧視。不管是查爾斯還是米勒,他們都因不瞭解艾滋病,不包容不同的性取向,才紛紛排擠,歧視安德魯。但當米勒瞭解了艾滋病的傳播途徑,瞭解了周圍生活中存在很多其他性取向的人之後,他慢慢地改變了固有的偏見,同意做安德魯的代理律師,同情安德魯的遭遇。米勒還隨同安德魯參加了他人生中第一場“同性戀派對”,在安德魯臥床不起時,幫安德魯帶上氧氣罩,坐在床邊跟他說話。合夥人慧勒的公司的本尼迪克特女士輸血時意外得了艾滋病,他認為這是一個意外,並沒有辭退她。然則,人們認為安德魯的病是骯髒的,因他是同性戀,所以他需要被懲罰併為他的行為負責。不過,隨著電影情節的發展,在案件審理的過程中,人們逐漸瞭解同性戀和艾滋病,很多人慢慢理解和接受了安德魯。陪審團最後也站在了安德魯一方。安德魯勝訴。
只有真正平等地溝通和理解,周圍人的支援,當事人的自我肯定,才能真正消除各種歧視。安德魯的家人的理解和愛給了安德魯勇氣。從小的成長經歷教育他成為一個勇者,教會他解決各種難題的方法。安德魯的母親對安德魯說:
“I didn’t raise you so you could sit at the back of the bus”(Demme, Jonathan)
她告訴安德魯他不是二等公民,並教會了他怎麼戰鬥,為自己的人權而戰。電影中有一段安德魯聽歌劇的情節。這既是米勒進一步理解安德魯的過程,也是安德魯自我肯定的過程。歌劇的穿透力與震撼力,發人深思。人處在逆境要有自己的信仰。就像主角安德魯說的:
“Every problem has a solution.”(Demme, Jonathan)
《費城故事》不僅用細膩的鏡頭展現了社會中的各種歧視,也用安德魯的這一場反歧視的訴訟給人們提供了消除歧視的途徑。這部電影不是像怨婦一樣一遍遍訴說對歧視的不滿,而更多的是理性地反思社會中的歧視現象,這是在自由之城費城的一場關於歧視和自由平等的辯論。
回覆列表
要出演一個你並不屬於的群體 替他們爭取到一個幾乎不可能的機會向所有人表達他們的內心 必須把它做得非常好 這勇氣和難度已經足以讓我無話可說
有幾個鏡頭我印象尤其深刻
一是 他第一次被律師拒絕走到大街上無助的神情
二是 在法庭上面色極其蒼白 為了向陪審團示以真相 脫下襯衫向所有人展示身體上的傷痕 為公正向外界揭示自己的痛苦 最後虛弱地微笑
三是 最後歌劇裡的情緒發洩 無法形容 難之又難
一種令人無法控制流淚的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