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辛瓜地考古問祖
-
2 # 安虎山書法
米芾和蘇東坡,是宋代四大書法家裡的人物,他們是宋代傑出的書法家,有很高的成就,兩位大師的手法難以分仲伯,可以說沒有高下之分。米芾繼承古人的書法來進行創作,功力深厚,技巧豐富,變化多端,學習米芾書法是練基本功非常好的字帖。蘇東坡的書法個性面貌很強烈,風格的創造性比較強,善於從宏觀把握,開創了一種新的行書風格,技術上不一定比米芾巧妙,但風格上獨創性很強。這兩位書法大師是中國書法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書法家。
-
3 # 狂喜淡墨a
不分伯仲,各有所長。書法風格不同。
米芾宗晉法,加上自己的意氣刷筆,風檣陣馬,形成了四面出鋒獨有一筆。
蘇軾筆法,不拘它法,寫自己的才氣字,取意而成美妙。
兩人在書法給後世留下了很多的筆墨作品。知名度都是很高的。
摹其形體姿態,可得其筆畫風貌,難得其才情風神。
都屬於大境界大性情之文人。所寫筆墨流露出文氣情趣,極具書卷之味。
-
4 # 趙福
【在黃庭堅眼裡蘇軾書法當推第一 而喜歡米芾書法的人認為米芾書法更略勝一籌】
文/木葉文學作家 歸趙
筆者先來說說蘇軾書法古代著名書法大家蘇軾,他的書法是隻可意傳,不可言明。古代書法一代宗師黃庭堅也認為蘇軾之書法當推為第一,可見黃庭堅心目中之書法第一人為蘇軾。
黃庭堅,其實是一名專業的識字人員,因為他從字型能看出蘇軾之臥鉤是手腕伏案斜著筆側鋒寫的,其左邊是實的,其右邊是虛的,黃庭堅也向大家說了蘇軾學習書法之經歷,蘇軾用筆非常認真刻苦努力。
筆者再來談談米芾書法說米芾書法略勝蘇軾書法一籌的大有人在,因為大家認為,他的字比起蘇軾的字能夠看得懂,不愧是人人喜愛的一代書法大家。
米芾的書法比較勁道禪意十足,讓人看了心情舒爽,米芾的字不但寫的好,還是一個大名鼎鼎的繪畫大師,也到了痴迷的程度。
-
5 # 法乎上得中
有人說蘇黃米蔡四大家就是蘇軾第一,幼稚,這只不過是並列而且是第一個說出這種說法的個人提法,並非就是四個人書法比較的排序,論技法和藝術趣味的多樣性米芾當屬書法歷史長河中數一數二的存在,米芾全能的用筆技巧學到一點就非常厲害了,蘇軾有個人明顯風格,加上自身修養和影響力也是書法高手,他也是非常推崇米芾的技法。
-
6 # 天秤9552
宋朝“宋四家”中,蘇黃米蔡中,蘇軾和米芾擁有更多的粉絲,若要說誰更勝一籌,這就得看評論者喜歡什麼風格的了,就像比較梅花和蘭花誰更美一樣。蘇軾厚重,米芾跳脫,展示的是書者對書法藝術不同的表現形式,蘇軾的書風側重以正取勢的靜態美,米芾的書風側重以險絕為勝的動態美。
-
7 # 一笑貫長天
當然是米芾!
如果蘇東坡是一流書法的話,米芾的書法就是超一流!
蘇東坡的書法確實是頗具個性,石壓蛤蟆也確實不僅僅是玩笑,也是特色,個性。
然則,蘇東坡的書法也只能與趙孟頫相若,或是比趙孟頫稍好,與米芾,王鐸還差一個等級。這不是為了語出驚人,我是從書法的技能的比較。
一,米芾的書法明顯比蘇東坡的筆力好強健許多,這點可以從墨色的浸透上看出來。書法人都應該明白,筆力是功力深厚的象徵,沒有深厚的功力是難以寫出強健的筆力來。
二,米芾的書法講究八面出鋒,其書法作品也確實能夠做到,米芾的書法很難看到垂直的豎劃,為了什麼?為了變化!米芾的橫劃有相同的角度嗎?很少!那麼咱們看一看蘇東坡呢?蘇東坡做不到!這是明顯的差距!
三,米芾的章法更恣肆,變幻無窮,氣象萬千。這點也是蘇東坡不如的地方。
四,米芾寫生,而東坡寫熟,這是東坡只能與趙孟頫相若的所在,米芾更多的再用澀筆,在結構商業是突破甚遠,這等功夫放諸晉唐都是高手,東坡不如啊!
-
8 # 柏夫文藝
單就書法而言,米芾的成就更高。一是米芾對古法的臨習功夫更深,其書法有“集古字"之譽。二是米芾的書法創作繼承並發展了古法,形成了其獨特的“刷字"的風格。三是米芾對後世書法的影響更大也更遠。四是宋四家蘇黃米蔡的排序,更多地受了年代和蘇軾文學成就及知名度的影響。五是蘇軾自稱“我書意造本無法",開宋人尚意之先河,但畢竟“意造”之說,失之抽象!
-
9 # 宣墨軒
單從書法成就而言,米芾應略高於蘇軾。
可縱觀歷朝歷代的名家,我對蘇軾卻情有獨鍾。是我最崇敬,最佩服的一個人。可以說是五體投地。他一生多才多藝,生活多彩多姿。他是一個世間少有的樂天派,雖數遭貶謫,仍是笑對人生。是悲天憫人的道德家,是平民百姓的好朋友,是大詩人,大書家,無所不能。他的“寒食帖”被奉為天下第三行書,也並非徒有虛名。每每看他的作品,一種敬佩的微笑,油然而生。他的詩詞接近民眾,接近生活,或一時即興之作,或是有所不滿的有感而發,都是自然流露,順乎天性。他往住能將一些看似白話的語句,巧妙地寫進自己的詩詞,而且恰到好處,平易近人。他還是一位美食家,每每提到東坡肉,我亦垂涎有三尺。我實在太崇拜蘇東坡啦。
單書法而言,蘇米都是一等一的大家。風格各異,各有千秋。但就書法史上所作的貢獻,及後人學習追捧的程度,米芾的書法要更勝一籌。他崇尚晉法,是二王書法最直接,最精到的傳承,且有創新。其“刷字”工夫無人能及,美其名曰“八面出鋒”,風格獨特,功力深厚,技法靈活,變化多端,對後世書法的影響,更大,更深遠。
對於米蘇,作為一個還沒有真正入門的習字者來說,本沒有評價的權利,他們都是書法大家,今生今世若能學到任何一位之一、二,就算燒高香,阿彌陀佛了。
-
10 # 潘工工作室
若從書法成就即對後世影響來看,當屬米芾了!因為米芾的字很有張力,給人印象深刻,直指大眾之心!若細品兩者書法,蘇軾更加耐看,溫文爾雅些,有含蓄之美!這需要欣賞的人能靜下來,慢慢咀嚼,字如其人。藝術品的高下要全方位的看,大眾喜愛的不一定就最好!相信兩位大師都是難得的人才,我是相當佩服之至,用膜拜全不為過也⋯
-
11 # 和鳴書畫
蘇軾(1037年-1101年),字子瞻、和仲,號鐵AVANCIER人、東坡居士,世稱蘇東坡。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祖籍河北欒城,北宋著名文學家、書法家、畫家。
文學方面:詩題材十分廣泛。擅長用誇張比喻的手法與黃庭堅,並稱"蘇黃",他的詞是開放豪放派。與辛棄疾同是豪放派代表人物,並稱"蘇辛"。他的散文豪放自如,與歐陽修並稱"蘇歐",被稱為唐宋八大家之一。他的作品有《東坡七集》《東坡易傳》《東坡樂府》,在後來的文人心目中,蘇軾是一位天才的文學巨匠。
書法方面:蘇軾早年學“二王”,中年以後學顏真卿、楊凝式,晚年又學李北海,又廣泛涉獵晉唐其他書家,形成深厚朴茂的風格。他講自己書法時說:“作字之法,識淺見狹學不足,三者終不能盡妙,我則心目手俱得之矣。”他 講他的書法藝術創作過程時說:“我書意造本無法,點畫信手煩求”,“自出新意,不踐古人”他重在寫“意”,寄情於“信手”所書之點畫。他在對書法藝術深刻理解的基礎上,用傳統技法去進行書法藝術創造,去豐富和發 展傳統技法,不是簡單機械的去泥古。他的書法用筆多取側鋒取勢,結體扁平稍肥。與他握筆的姿勢有關,執筆為“側臥筆”,即毛筆側臥於虎口之間,類似於現在握鋼筆的姿勢,故其字結構右斜、扁肥、厚重。
黃庭堅將蘇軾書法分為早、中、晚三個時期:早年姿媚、中年圓勁、晚年沉著。早期代表作為《治平帖》,筆觸精到,字態嫵媚。中年代表作為《黃州寒食詩帖》。蘇軾因為烏臺詩案遭貶黃州時所寫詩兩首。詩句沉鬱蒼涼又不失曠達,書法用筆、墨色也隨著詩句語境的變化而變化,跌宕起伏,氣勢不凡而又一氣呵成,達到“心手相暢”的幾近完美的境界。晚年代表作有行書《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等,此二賦以古雅勝,姿態百出而結構緊密,集中反映了蘇軾書法“結體短肥”的特點。其最晚的墨跡當是《與謝民師論文帖》。黃庭堅在《山谷集》裡說:“本朝善書者,自當推(蘇)為第一。”
其代表作有《天際烏雲帖》,《洞庭春色賦》、《中山松醪賦》、《黃州寒食詩》被後世稱為"天下第三行書"。
人格魅力方面:在文學和書法上的傑出表現 ,使他的作品深深烙在人們心裡 ;性直坦率 ,胸懷寬廣 ,有君子之風 ;對人生的理解超凡脫俗;性情隨和、自然 ,為人厚道、務實 ,將偉大的人格與普通人格巧妙地結合起來,政治上失意情況下卻依然抱有為國效忠的心願。
米芾(1051年—1107年),初名黻,後改芾,字元章,自署姓名米或為芊,湖北襄陽人,時人號海嶽外史,又號鬻熊後人、火正後人。北宋書法家、畫家、書畫理論家、收藏家,他與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
藝術理論方面:尤其是對草書理論上極力反對唐朝書法尚法循規的法度,崇尚二王的法度。著有《書史》《海岳名言》《寶章待訪錄》《評字帖》等。顯示了他的膽識和精到的鑑賞力。 如今傳世有《寶晉英光集》。米芾能書又能詩,詩稱意格,高遠傑出,自成一家。
書法方面:米芾發現唐人書法的缺陷與不足繼而轉學晉人“尚韻”的用筆精髓,以期望達到瀟灑俊逸、平淡天真的意境。集眾家之長,他書法的分佈、結構、用筆,都有獨到之處,做到“穩不俗、險不怪、老不枯、潤不肥”,姜夔所說“無垂不縮,無往不收”也是此意。求在變化中達到統一,把裹與藏、肥與瘦、疏與密、簡與繁等對立因素融合起來,也是“骨筋、皮肉、脂澤、風神俱全,猶如一佳士也”。章法上,重視整體氣韻,兼顧細節的完美,成竹在胸,書寫過程中隨遇而變,獨出機巧。米芾的用筆方面,主要是善於在正側、偃仰、向背、轉折、頓挫中形成飄逸超邁的氣勢、沉著痛快的風格。字的起筆往往頗重,到中間稍輕,遇到轉折時提筆側鋒直轉而下。捺筆的變化也很多,下筆的著重點有時在起筆,有時在落筆,有時卻在一筆的中間,對於較長的橫畫還有一波三折變化也很多,勾也都富有特色,達到瀟灑俊逸、平淡天真的意境。集眾家之長,在本質上講是他立意創新對“趣”的心理,追求自然率真的審美境界和“真趣”。董其昌:"沉著痛快,直奪晉人之神。米元章書,筆鋒燦爛,少奇多怪,意到力寡,正當逸處,卻有懶筆。如高陽酒徒,,醉後便欲憑兒"。其代表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人格魅力方面:米芾性格偏執放浪形骸、瘋癲、潔癖成性,表現待人處事,以自我為中心。也正是人格的缺陷,成就書法藝術護身符,他集書法家、畫家、收藏家於一身,真是大智若愚一-一大智慧的米癲
綜上所述:從文學角度看蘇東坡更勝米芾,蘇東坡在當時開創了詞宋詞豪放派成就很大,而且有很多流傳下來的代表作。
書法所有的藝術一樣,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蘇軾的書法大方,四平八穩,肥瘐感,結體和佈局有大氣磅礴豪邁感,也有一些皇家官樣的大氣度、富貴氣。蘇軾筆法,不拘它法,寫自己的才氣字,取意而成美妙。
米芾師宗晉法,加上自己的意氣刷筆,風檣陣馬,形成了八面出鋒,帶著險峻的冷逸風格,筆法變化多端,既豐富又統一,特點很鮮明、有創新之處。
我認為兩人在書法作品各有千秋,不分仲伯,各有各自風格和特點,選擇權在你手裡喜歡那個,他們書法師承古法而出新,對後世書法的影響,發展有作不可磨滅的功績,他們都是偉大書法家。
-
12 # 將進酒157
我個人更喜歡米芾的書法,尤其是他的行草,由於我只是普通書法愛好者,沒有很深入的學習和研究,不敢妄加評論,只是個人喜好而已。蘇軾的書法其實我也挺喜歡,個人性格突出,尤其是米芾對蘇軾的高度評價,令我更加好奇和理解其中之妙處。嗨!書法太難了,想學之皮毛都要下一番苦功,也不能再現之一二,只剩下羨慕嫉妒恨了。
-
13 # 素手國風
關於“蘇軾和米芾誰的書法成就更高?”這個問題,我認為二者沒有可比性。自古就有“文無第一,武無第二”的說法,為什麼要拿一座高峰和另外一座高峰來做對比呢?如果非要論二者在書法成就上的高低,我嘗試從以下兩個角度來做分析。
一、從書法的技法上在書寫的技法上,米芾勝於蘇軾是毫無疑問的。
米芾生平對書法非常用功,自述“一日不書,便覺苦澀,想古人未嘗半刻廢書也”。他七八歲就開始學習顏真卿的書法,後又分別學習柳公權、歐陽詢、褚遂良等大書法家字帖。經常在牆壁上書寫來鍛鍊自己的臂力。
他的臨摹水平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真假難辨的地步。而且形神兼備,一般人很難看出他臨摹的作品是真還是假。
給他的書法打下了一個很結實的根基,取諸家所長,集於一身,他也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前輩們的作品反覆臨習和研究,對結字用筆、章法韻律都有深刻的領悟。
米芾《蜀素帖》區域性他在篆、隸、楷、行、草五體都兼善,其中行書尤佳,有“行書學博士”的稱號,他的行書代表有如《蜀素帖》、《苕溪詩帖》、《多景樓詩帖》等。
而蘇軾的書法大多以楷、行的面貌出現,技法相對米芾來說豐富性較少。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米芾的書法作品幾乎沒有雷同的,每一幅都以不同面貌呈現。
蘇軾曾在《雪堂書評》中這樣評價米芾:“海嶽平生篆、隸、真、行、草書,風牆陣馬,沉著痛快。當與鍾、王並行,非但不愧而已。”,可見蘇東坡對米芾的技法也是心悅誠服的。
其書法理論也有相關的著述,比如《海岳名言》、《書史》、《寶章待訪錄》和、《評字帖》等。無論是在書法技巧和理論著述上,他都略高於蘇軾,畢竟米芾是以書法聞名於世。
米芾《苕溪詩帖》區域性二、從對後世的影響上在宋朝初期,蔡襄等名家的書法基本上都是繼承唐朝的書風。加上帖學興起之後,由於反覆翻刻的字帖越來越失去本來的面貌,很難掌握書法家本來的精髓,所以此時的書法越來越凋敝不堪了。
直到元豐年間(1068——1086),蘇軾、黃庭堅、米芾三位天才的相繼出現,他們主張情感的表達、心性的抒發。摒棄帖學,追溯魏晉,宋朝的書法才為之一振,有所改觀。才逐漸形成宋人“尚韻”的書風,而蘇軾就是新時代改革創新的領軍人物,無可代替。並且開啟了文人書畫的先河。
在對後世的影響上蘇軾遠大於米芾,黃庭堅曾曰:“蘇子瞻書法娟秀,本朝第一”。又說:“東坡先生常自比顏魯公,以餘考之,絕長補短,兩公皆一偉人也。”,可見蘇東坡書法在當時的影響力有多大了。
米芾比蘇軾小14歲,他們兩人的交集雖然不多,但彼此都引以為知己。而且可以說蘇軾是米芾的啟蒙老師,米芾曾經向他請教過書法,蘇軾建議他溯源學晉人。
在蘇軾的指引下,米芾悟出了“始專學晉人,其書大進”。由此可見,若是沒有蘇軾的“點撥”,米芾或許沒那麼容易成氣候吧。
蘇軾《黃州寒食帖》
我們也知道,蘇軾代表作《黃州寒食帖》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這可不是單靠技法獲得的榮譽。是在生存環境極端糟糕、食物極度短缺的情況下創作出來的。
是對破灶、溼葦、寒菜的百感交集,是對滿腔哀怨、屈辱、愁緒、絕望、憤慨等情緒的宣洩和傾注,完全是書為心跡,筆隨情走。
他自己也說:“我書意造本無法 ,點畫信手煩推求”。所以作品的藝術價值就在於作品所體現的生命情感和豐富的意境。
蘇軾《黃州寒食帖》區域性蘇軾正是這種對藝術的追求和理念影響了當朝乃至今日的所有書家。
在他死後,諡號“文忠”,和顏真卿的諡號相同。由於後人的崇拜,加上他和顏真卿一樣都是一等一的書法大家,也是改革創新和開宗立派的領先人物,所以稱他們為“顏蘇”。
當然米芾的對後人的影響力也是相當高的,比如後來的張孝祥、吳琚、范成大、張即之、趙孟堅等都學米芾書,頗有成就。
明朝書法家文徵明、祝允明、徐渭、董其昌、王鐸等都受其影響頗深。其中董其昌、王鐸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當代的“米家軍”也前仆後繼,其影響力也是“一波動,萬波隨”。
-
14 # 一個聲音在呼喚
蘇軾和米芾誰的書法更勝一籌,我個人觀點:蘇軾名聲更大,流傳的書法字型更廣……米芾是大家真正書法家。蘇軾和米芾不在一個水準,米芾有古今難以超越風骨……!
-
15 # 匠軍
蘇軾和米芾誰的書法成就更高?我個人認為,所謂“書不入晉,便成俗格”。
一、就字的形態來看,米芾更接近晉人;就整體作品的氣韻來說,蘇軾更加散淡平和,更接近於晉人氣度。米芾失在刻意做作。
二、各花入各眼,就個性和技法來言,蘇米都是一等一的大師。但就中國傳統的審美眼光來看,“中和”是至高的審美境界。從這個層面上來說,蘇勝米。
-
16 # 江蘇阿洋
先說一下個人拙見,不喜勿噴。
從書法藝術角度講,雖然蘇米二人各有千秋,但真正的還是蘇軾強於米芾。
蘇軾同蔡襄、黃庭堅、米芾並稱“宋四家”。蘇軾的字看似平實、樸素,但有一股汪洋浩蕩的氣息,就像他淵厚的學問一樣,神龍變化不可測。他長於行書、楷書,筆法肉豐骨勁, 跌宕自然,後人讚譽頗高。黃庭堅他在《山谷集》裡說:“本朝善書,自當推(蘇)為第一”。明董其昌盛讚他“全用正鋒,是坡公之蘭亭也”。
米芾的成就以行書為最大,但由於米芾過於不羈,一味好"勢",這"勢"固是優點,但同時又成了他的缺陷。"宋人黃長睿評其書法,"但能行書,正草殊不工",米芾篆隸的確不甚工,草書也寫得平平。謂“草書不入晉人格,徒成下品。”
回覆列表
一、不同型別的書法家
如果單純從技法的層面來探討米芾和蘇軾的水平高低,那麼毋庸置疑,蘇軾的技法水平絕對比不過米芾,可以說,他們倆的書法是完全不同的兩種型別。
蘇軾的書法,是屬於典型的學者型書法,字裡行間透露著一股學者氣質、學者涵養,因此蘇軾自己也對自己的學問也非常滿意,他自己曾經也說過“腹有詩書氣自華”,而他自己淵博的知識也幫助他的書法氣度更加高貴了。
但是由於蘇軾的書法是屬於學者型書法,因此技巧上稍弱,在技法上沒有達到和他的文化相等的高度。
米芾的書法毫無疑問是屬於技巧性質的,技巧性質的書法非常討巧,而且一般人都認為這樣的書法比較難得,因為,面對書法技巧,一般人會對它給予一種非常艱難的印象,因此人們在無形中就會誇張技巧的難度。
但是實際上,在這兩種書法型別中,蘇軾那樣的學者型書法家更為難得,因為學問技巧有時候不是重複機械的練習就可以得到的,它往往和人的天賦秉性有關,是更難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