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江湖小曉生
-
2 # 史曉生
張居正和申時行,分別是明朝中後期的內閣首輔,兩人都歷經嘉靖、隆慶、萬曆三朝,而在執政風格上,張居正屬於開拓者,申時行屬於守成者,相對而言,申時行的風格會讓更多人接受。
一、風格迥異的兩位首輔1、
張居正少時頗為聰明,12歲就中秀才,13歲就參加了鄉試,16歲中舉人。並於嘉靖嘉靖二十六年,得中進士,入朝為官。初入朝堂之時,正值嚴嵩權勢如日中天之時,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下,沒有為自身的利益去投靠嚴嵩,選擇站在當時還是裕王的隆慶皇帝身邊,一心一意的輔佐裕王,與高拱等人逐漸扳倒了嚴嵩,幫助了裕王上位。
隆慶皇帝在位僅五年就駕崩,而當時的新皇帝萬曆,年齡尚幼,作為前朝老臣的高拱,飛揚跋扈,自持身份,不把皇帝放在眼裡。張居正適時出現,將高拱勒令退隱。使朝政恢復了正常。
張居正在擔任首輔期間,先是鞏固國防,其次整頓吏治,任用了戚繼光、李成梁等名將,對韃靼的侵犯邊境事件,運用巧妙的政治手段化解,同時對於朝廷之前的人浮於事的官場作風,大力整改。實施了著名的“考成法”,明確了各部各官的職責所在,從內閣到六部,從六部到衙門,層層考試,使各個職能部門高效 的運轉。
另外,張居正最大的功績在於推行“一條鞭法“,—條鞭法是中國田賦制度史上繼唐代兩稅法之後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它簡化了賦役的專案和徵收手續,使賦役合一,並出現了“攤丁入畝”的趨勢。
一條鞭法的施行,改變了當時極端混亂、嚴重不均的賦役制度。它減輕了農民的不合理賦役負擔,限制了胥吏的舞弊,特別是取消了苛重的力差,使農民有較多時間從事農業生產。
張居正於萬曆十年(1582)去世,明神宗萬曆賜張居正上柱國,諡文忠。
2、
申時行,是張居正死後首輔的繼任者,在他之前,有位首輔為張思維,張思維父親病故,丁憂返鄉後一病不起,才由申時行接任,歷史中對於申時行的評價傾向於“循默避世“之類,而申時行的政治風格也確實傾向於溫和的處理。
申時行在任期間,經歷了張居正被清算,眾多之前被張居正壓制的官僚紛紛上疏彈劾張居正,申時行作為被張居正提拔的官員,也受到了一定的牽連,但在如此艱難的情況下,申時行依然能夠得到萬曆皇帝的認可,並將文官集團梳理的井井有條,同時彌補張居正留下的千瘡百孔,讓國家機器井然有序的前進。
萬曆年間,黃河多次氾濫,而之前的治理河道的官員潘季馴因為得罪了萬曆皇帝被罷官,申時行多番努力,將潘季馴重新啟用。將黃河氾濫的情況得以遏制。
與邊境和平互市多年的韃靼部落對明朝邊境再次侵犯,申時行透過與蒙古的大部落聯合進行壓制,不費一兵一卒,將邊境重歸於和平,在申時行在任期間,邊境再未發生過騷亂,不得不說,這與申時行的手段有很大關係。
二、不同的政治風格,適應於不同的時代背景張居正時代,朝綱混亂,百官人浮於事,國家財政以及軍力薄弱,張居正透過一系列措施和方法,將嘉靖皇帝之後逐漸日薄西山的大明朝重新拉上了正規,又使這個王朝煥發了新的生機。而對於張居正的很多政治策略和政治風格,部分人評價用力過猛,但在當時的大環境下,張居正的“猛政“措施,也是當時最行之有效的方式。
而申時行,經歷了張居正死後被清算的歷程,對於已經對朝政懈怠的萬曆皇帝和日益強勢的文官集團,他沒有張居正那樣的魄力和能力,他更願意用相對溫和的方式去感化影響身邊的人和事,尤其是面對奇葩的萬曆皇帝之時。
三、總結縱觀張居正和申時行的政治生涯,兩個人作為明朝的內閣首輔,在各自的時代,均是兢兢業業,面對複雜的朝局形式和性格迥異的皇帝以及同僚,各自採用了不同的方式進行改變,其目的也都是出自於忠君愛國的本身。
兩個人的結局,不得不說都是慘淡收場,張居正作為生前紅極一時的明朝第一首輔,死後被萬曆皇帝清算,家產被抄,兩個兒子也分別因他而死。而申時行,也因為在政治上的不謹慎,被迫辭官歸隱。
相對於張居正和申時行來說,兩個人分別是開拓者和守成者,而兩個人的做事風格,申時行會更讓人能夠接受,能夠喜歡。
-
3 # 格律詩X
張居正明史上一個救時宰相、鐵血宰相,他為大明續命了70多年。申時行,說他性格溫和都是對他的褒獎,但萬曆皇帝需要這樣的傀儡誰也改變不了的。如果讓張居正挑選接班人的話,申時行永遠都排不上號
-
4 # 大海里的小駱駝
張居正不用說了,瞭解的比較多,大體總結下來就是雷厲風行,大膽激進。正是這樣的做事風格才能使得他的改革能快速的推行下來吧,延長了明朝70年的壽命。但是也正是這種做事風格使得他得罪 了很多的人,導致他死後被“反攻倒算”,被鞭屍不說,兩個兒子也是不得善終。
申時行歷史上最多的評價有“和事佬”、“溫和謙讓,胸中富有積蓄,但不近懸崖,不樹異幟”,在內閣首輔8年時間,有效的調和文官集團和皇帝的矛盾,調整了明朝對內對外的政策,使得在張居正死的政治風波不至於波及太多的人,同時在立儲這件事上也有效的穩定了朝政。總之,申時行是有見識和有能力的,但時不予他,雖然如此,他還是盡心盡力地完成了本職,無功亦無過
-
5 # 星如雨o
個人更喜歡張居正!
魯迅先生曾說,我們從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幹的人,有拼命硬幹的人,有為民請命的人,有捨身求法的人,……雖是等於為帝王將相作家譜的所謂“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們的光耀,這就是中國的脊樑。
我認為張居正就是這樣的人,考成法以整飭吏治,一條鞭法以整飭財政制度,軍事上重用戚繼光,李成梁。極大的改善了百姓的生活,抑制了封建王朝後期慣有的土地兼併。
海瑞評價張居正,工於謀國,拙於謀身。我另有看法,像張居正這樣的人,肯定明白得罪權貴階層意味著什麼,但是他為什麼這麼做。為的就是讓更多的人吃得上飯,為的是他堅守的傳統儒家思想:雖千萬人吾往矣。挽狂瀾於既倒,扶大廈之將傾。
至於所說的品行不端,生活腐化,我認為是誇大了。跟李太后很大可能是子虛烏有,抄家只有白銀10萬兩,黃金3000兩對於首輔來說更談不上多。
至於所說的獨斷專行,不獨斷專行能做到這麼多事嗎?
最後引用著名學者熊十力的話,漢以後二千餘年人物,真有公誠之心,剛大之氣,而其前識識遠見,灼然於國覆種奴之禍,已深伏於舉世昏偷,苟安無事之日。毅然以一身擔當天下安危,任勞任怨,不疑不布,卒能扶危定傾,克成本原者,餘考之前史,江陵一人而已。
-
6 # FH731011
幹事還是張居正吧,雖然此人有些悲劇色彩,做為男人,我更欣賞他。申連蕭規曹隨都做不到,也就平平了。不過張鋒芒畢露,樹敵太多,沒把自己的身後事和接班人安排好,也是人生一大敗筆
-
7 # 乾坤正法
這個不是喜歡不喜歡的事,而是哪個更適合你的風格,以及在特定的時代背景下,必須要有什麼樣的人、什麼樣的行事風格,以及與之相對應的人和行事風格。所以治國之道,一張一弛,不能偏廢。
-
8 # 山情水意最通靈
這個真不好說,兩人都是優秀的政治家和宰臣,都會維護朝廷時局、推動社會發展盡到了自己責任,只不過風格略微有些不一樣,一個是困境中的補救者(申),小心謹慎、左右逢源,很巧妙的處理好了親政初期想要有番作為、性格比較叛逆偏執的萬曆皇帝與迂腐清高的群臣之間的關係,小心的維持著二者之間的平衡;一個是大刀闊斧、大開大合、壯懷激烈的改革者(張),透過一條鞭法等系列改革措施,在較短時間內很好平息了社會矛盾。
兩者的處事風格也跟所處政治環境有很大關係,張居正當政時皇帝年幼,太后、馮保又全力支援,且無太強政治野心,基本朝廷事務就以他為主導,所以他才能大刀闊斧搞改革;申時行當首輔大臣時,萬曆皇帝已親政,且年輕氣盛、性格剛強,而且廢除了張居正改革,明王朝國勢日益衰頹,關鍵朝臣還總想左右皇帝,慢慢君臣之間出現嫌隙,這種情形下的宰輔大臣怎麼可能強勢得了,只有小心翼翼的維繫好局面,既要確保政府各個系統的正常運轉,又要照顧皇帝的積極性和威嚴,所以只能當個紙糊匠,哪破了糊哪裡,但換個其他人再沒人比他在那種情況下做的更好。
-
9 # 讀史君
申時行和張居正都是明朝時期的首輔,倆個人做事風格顯著不同。正好最近拜讀了黃仁宇的《萬曆十五年》,我個人認為什麼時候都需要有張居正這類人,也需要有申時行這類人,二者融合才是一個完美的人。不過說我更喜歡哪一種,按現在的角度看,我會喜歡申時行的做事風格,下面就從他倆對文官的態度來講講。
在《萬曆十五年》這本書第二章的標題為“首輔申時行”,實際本章所講的內容是透過對比申時行與張居正的執政的不同特點,再透過實際的例子將一些有趣的事情串聯起來,敘述整個明朝的文官集團的雙重性格及他們是如何排除異己。這篇文章主要說申時行與張居正對文官集團不同的認識,從而體現他們的做事風格。
張居正,似乎永遠是智慧的化身,他的十年新政,重點在改變文官機構的作風,他的目的是富國強兵。他的這種改革也同時得罪了文官集團,忽略了文官集團的雙重性格。申時行對文官集團的這種雙重性格看得是非常透徹。申時行明白這些人以傳統的“四書”中所表明的內容作為標榜、宗旨,同時這些人也有他們自己的私慾,申時行明白他不能消除這些人的私慾,所以他選擇與文官集團合作;而張居正卻把文官集團作為他改革道路上的障礙,他想要改變他們的作風,這是文官集團所不能忍受的。他的十年專政並沒有改變什麼,也就是說他的改革是失敗的,這種改革只是暫時性的,並沒有達到真正意義上的改革。對於文官集團的反抗,他在世的時候,可以用權勢壓制這些抗議的人,等到他故去,他的心血事業也付諸流水,最終也造成了歷史的悲劇。
申時行沒有做大事的決心,他前任的各種錯誤能避免就避免,不會犧牲自我。他對文官集團的誠意便是對他們起感化和領導的作用即可。他明白除非以不同於文官集團的組織來替代他們,否則身為首輔只能與他們合作,按照他們的共同意志辦事兒。申時行也沒有忽略文官集團的雙重性格:即雖稱公僕,實系主人,有陽則有陰。雖然他最終也是被文官集團逼的辭官養老了,
當然相比張居正結局稍好點,但是他的這種做法對於當時的時勢來說也是國家之榮幸,給了這個精疲力竭的國家一絲喘息的機會。
張居正的悲慘結局也說明了他是一個自負的人。他是一個有智慧的人,他一心想幹的一番事業,最終因為他的自負而付諸東流。
所以說,從他們對文官的態度就可見,張居正史主張改革者,申時行是保持穩定者。從現在的角度看,我會喜歡申時行穩健風格。
回覆列表
張居正是雷厲風行的改革家,而申時行則是假裝大方的守舊者。其實早在張居正執政的時候,申時行就得到了提拔,並且被張居正認定為入閣成員之一。
可以說張居正對申時行的影響還是很大的,不過張居正執政期間,不準人說話的壞毛病,使得申時行一時間也有些抑鬱。
任何一個時代,不允許人說話,不管經濟多發達,都是一個愚昧無知的時代。張居正善於搞經濟,也正因為他打算搞好經濟,所以手段獨到,不允許任何人提出反對意見,這也是後世最為詬病的地方。
01張居正雷厲風行的態度,是辦事情的樣子。張居正是個厲害角色,他老成持重,在內閣呆了很多年。歷經嚴嵩、徐階、高拱等三位內閣首輔,在萬曆初年正式執政,成為大明王朝的實際控制者。
早在嘉靖時期,大明王朝的經濟就已經是一落千丈,積重難返之下,又經歷了皇權更迭的風波,所以張居正上臺以後,認為自己的首要任務,那就是讓國家富裕起來。
當時大明朝富裕的表現,有這麼幾個主要的方面。
首先就是國庫充盈,只有國庫裡面有了錢,才能夠維持國家的基本運轉。張居正一條鞭法,使得大明朝國庫收入成倍增加。其次就是官員富裕,這裡當然不是說貪腐,是國家給開的工資提升。只有公務人員的待遇提升了,貪腐的現象才會減少,張居正改革,衍生出火耗銀子,正好填補了這一點。再者就是百姓豐衣足食,這是最重要也是最根本的一條。張居正改革的初心是好的,統一賦役,減輕了百姓的負擔,增強了生產力。由此可見張居正的改革,使得大明王朝的確迎來了一次走向富裕的機會,這對大明朝來說,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張居正雖然大權獨攬,雖然不聽從旁人的阻撓,可是他雷厲風行的做事態度,是能夠辦成大事的。
予以居正救時似姚崇,偏激則似趙普,專政似霍光,剛鷙則類安石。假令天假之年,長轡獲騁,則吏道雜而多端,治術疵而不醇。斯豈貞觀之房、杜,而元佑之司馬乎?更可異者,自居正以錢穀為考成,而神宗中葉大啟礦稅。居正以名法為科條,而神宗末造叢脞萬幾。嗚呼!手實之禍,萌自催科,申、商之後,流為清靜,則猶居正之貽患也。---《明史紀事本末》
很多時候,左聽右聽就是遲遲不下決斷,這樣的人根本做不成什麼事情,最終反而會耽誤了大事。由此可見張居正,是一位值得尊敬的實幹家。
02申時行假裝大方的形象,反倒是像個小丑。申時行是張居正拉進內閣的,看來是要當成接班人之一來培養。在張居正死後,申時行並沒有出面阻止那些反對派的誣陷,令人寒心。
當時內閣有四個人,分別是張居正、張四維、呂調陽以及馬自強,申時行進來的時候是最末尾的一個。
時行因戒廷臣毋激擾。明年八月,工部主事張有德請具冊立儀注。帝怒,命展期一年。而內閣中亦有疏入。時行方在告,次輔國首列時行名。時行密上封事,言:“臣方在告,初不預知。冊立之事,聖意已定。有德不諳大計,惟宸斷親裁,勿因小臣妨大典。”於是給事中羅大紘劾時行,謂陽附群臣之議以請立,而陰緩其事以內交。中書黃正賓復論時行排陷同官,巧避首事之罪。二人皆被黜責。御史鄒德泳疏覆上,時行力求罷。---《明史》
可是張居正死後,新任內閣首輔張四維回家守孝了,呂調陽和馬自強也都去世了。一下子小弟變成了大哥,成為了內閣中資歷最老的閣員,於是他接替了張四維,成為了內閣首輔。
申時行上臺以後,想要有一番作為,所以他大改過去張居正時期的高壓政策,採取兼聽則明的政策,希望大家暢所欲言。
廣開言路本身是一件好事,可是申時行真的是這麼想的嗎?當然不是,這一政策實行以後,那些反對張居正的言官們,紛紛跳了出來。申時行本打算利用這一次機會,籠絡那些與張居正對立的官員,沒想到這幫人一股腦地上書彈劾張居正此前的種種行為,甚至還牽連上了申時行。作為張居正一手提拔起來的內閣首輔,申時行當然脫不了干係。於是一場鬧劇就這麼誕生了,申時行開始與言官對罵。本想洗脫罪名,結果越陷越深,所謂廣開言路,也必須要建立在不能引火燒身的前提下,可見申時行不過是做做樣子罷了。此後申時行更是堅定地站在了萬曆皇帝身邊,幫助萬曆打壓群臣。當時群臣建議萬曆早點立朱常洛為太子,可是萬曆就是喜歡胖胖的福王朱常洵。
一時間上書不斷,申時行出了個主意,不準官員們上奏跟本職不相干的事務,結果事情就這麼被解決了。其實這跟用膠帶封住你的嘴巴有什麼區別呢?
03廣開言路別隻是做做樣子。申時行簡直就是在打臉,一邊希望大家暢所欲言,對國家治理提出自己的建議。一邊又開始封住大家的嘴,讓大家只能說自己分內的事情。
這麼一來,誰還能信任申時行的執政能力呢?他們只會認為申時行是一個在拍皇帝馬屁的內閣首輔,一點作用都沒有。
申時行實在無奈,在最後也假裝站在了群臣那一邊,上書建議萬曆立太子。可是背地裡又偷摸著寫信給萬曆,說立太子是他的家事,大臣們不懂事,不用理他們。
而給事御史王士性、李植等交章劾巍阿時行意,蔽塞言路。帝尋亦悔之,命罷啟愚,留此呂。時行、巍求去。有丁、國言:“大臣國體所繫,今以群言留此呂,恐無以安時行、巍心。”國尤不勝憤,專疏求去,詆諸言路。副都御史石星、侍郎陸光祖亦以為言。帝乃聽巍,出此呂於外,慰留時行、國,而言路群起攻國。時行請量罰言者,言者益心憾。既而李植、江東之以大峪山壽宮事撼時行不勝,貶去,閣臣與言路日相水火矣。---《明史》
這一道奏疏居然被傳了出來,申時行自己都傻眼了。結果當然是蜂擁而至的彈劾書,申時行的高壓政策起不到任何作用,最後只能選擇辭職。
萬曆皇帝想要的是解決問題的內閣首輔,而不是那種兩邊做好人,自己漁翁得利的內閣首輔。顯然申時行並不具備這方面能力,自然是被萬曆皇帝給撤了。
廣開言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真的很難。封建王朝帝王統治之下,誰敢說真話呢?當問題的矛盾涉及到施政者本人時,情況就會完全不一樣了。
總結:申時行和張居正不能調換出場次序。張居正當政的時候,皇帝是沒有什麼權力的。所以張居正可以大權一把抓,成為一個真正說一不二的人。
申時行當政的時候,皇帝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力。所以申時行做任何事情,都要先看看皇帝的臉色。
這兩個人是不能轉換位置的,如果皇帝擁有實權,而張居正又是內閣首輔的話,那麼鐵定會造成皇權和相權之間的鬥爭。
如果皇帝年幼無權,申時行這樣左右搖擺之人當政的話,那麼國家大事無人可以裁決,最終只能造成大明王朝的衰敗。
由此可見,他們必須要在特定的時期出現,又或者說特定的時期造就了這兩個人。張居正當然是非常優秀的執政者,比申時行優秀的多,可是他不讓人說話的態度,的確可惡。
參考資料:《明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