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戰國君
-
2 # 路遙知
公元前381年,吳起59歲,年近花甲。楚國用吳起變法已推行了六年,這一年,楚國命吳起領兵援助趙國,吳起率兵大破不可一世的魏國魏武卒,那是一支他往年親手調教出來的軍隊。就在大捷之時,吳起在楚國變法的最有力支持者,拜吳起為令尹的楚悼王,突然死了。 這一年,吳起又站在了命運的十字路口。
吳起顛沛的一生,讓他擁有極為敏銳的洞察力。多次覺察到君主好惡及周遭局勢的細微變化,逃離了衛國,逃離了魯國,逃離了魏國,避開了人生中的大禍。《史記孫子吳起列傳》中說“故楚之貴戚盡欲害吳起”,以吳起的人生閱歷,對楚悼王死後自身的命運肯定是有預感的。
為何吳起最後卻離開大軍護衛,孤身回楚國國都郢都赴喪,而不是率兵回國或是再次遠遁他國?兩千多年後的今天,我們不得而知。
也許是為了報楚悼王的知遇之恩,他必須回去見最後一面。
也許是為了變法的理想,他要燃燒自己的生命去為變法添上最後一根柴。
也許是年近花甲,從年少殺人離鄉開始逃了半輩子,他不想再逃了。
也許是兼而有之,反正最後的結果,是他回去了。
然後吳起迎來了他人生的結局。史記中說的比較簡要,“及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後世的資治通鑑也基本延用了這種說法,“楚悼王薨。貴戚大臣作亂,攻吳起;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起,並中王屍”。但是這有很大的疑點,楚國當時的王公貴胄們不可能不知道射殺吳起會波及楚悼王的屍體,那必是滔天大罪。尤其是群臣已經將吳起逼進了靈堂,為何不將吳起拉出靈堂殺死而要非用箭射殺呢?
呂氏春秋的說法相對合理一些,“荊王死,貴人皆來。屍在堂上,貴人相與射吳起。吳起號呼曰:”吾示子吾用兵也。“拔矢而走,伏屍插矢而疾言曰:“群臣亂王!”吳起死矣,且荊國之法,麗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逮三族。吳起之智可謂捷矣。“吳起中箭時可能在靈堂外或距離停屍處有一定距離,這時他大喊道:“我今天讓你們看看我是怎麼用兵的!”然後拔出身上的弓箭跑到王屍旁,伏屍插矢喊道:“亂臣賊子,犯上作亂!“,之後慨然赴死。楚肅王即位後下令徹查,殺光了參與作亂的貴族們,“坐射起而夷宗死者七十餘家“。從楚肅王在吳起死後對舊貴族大清洗的決絕程度而言,楚肅王在吳起最後一戰裡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不然射起並中王屍者誅首惡即可,怎麼可能這麼多家的箭都射中王屍?殺光這些舊貴族後收回了他們的城池土地,極大地減少了變法的阻礙。大清洗過程中還牽連了當時身在楚國的墨家鉅子和一百八十名墨家弟子赴死,不過這又是另一段故事了。
吳起一生未嘗敗績,“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名留青史。最後這一戰,呂氏春秋稱讚吳起有急智,不太妥當。吳起應該是謀定而後動的,這分明是早有準備以身殉道的一役,可能具體的實施手段是隨機應變,但拖群臣同歸於盡的大方向不太可能是急中生智。貴族們射中吳起的這一刻,吳起心中應該是狂喜的,你們中計了,你們想不到這一計如此狠辣,所以吳起才情不自禁地喊出了“吾示子吾用兵也”。一代兵聖的絕唱,是何等的風采!是何等的悲壯!
吳起赴死的這年,他一輩子沒有回去的祖國衛國有一位年方十四的少年,公孫鞅,即將踏上前往魏國的旅程,這位少年不知道自己前路如何,也不知道自己將會在秦國掀起變法的滔天巨浪,時代的巨幕正在徐徐展開。
-
3 # 杏臺歸客
司馬貞評價吳起:“吳起相魏,西河稱賢;慘礉事楚,死後留權。”作為戰國時期戰無不勝的大將吳起,在楚國楚悼王去世後被貴族所害,一代名將就此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但他的故事卻流傳至今。
吳起是戰國時期魏華人,家中從商所以從小就家境富裕,但吳起最大的夢想是入朝為官。在透過錢財買官無果後吳起就轉而學習儒家文化,想透過儒家的影響力進而能夠從政,但因為母親去世沒有回去服喪被逐出儒家。
兩次從官失敗後的吳起棄文從武,很快就展現出其天分,在魯國小有名氣。公元412年齊國攻打魯國,魯穆公想任命吳起為將軍,但考慮到吳起妻子是齊華人有所顧慮。吳起知道後就殺害自己的妻子來讓魯穆公放心,後來吳起率兵打敗齊國,但由於自己當初殺妻的行為讓魯國大臣討厭,在暗地裡也誣陷吳起,他就離開魯國轉而投奔魏國。
公元前412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率兵攻打秦國開闊疆土,吳起將秦軍打到了洛河以西並建立河西郡來把手。後來吳起就訓練魏軍打造出當時有名的軍隊魏武卒,公元前389年秦國出兵五十萬攻打魏國,吳起僅僅率兵五萬就打敗秦軍。吳起後來為加強魏國戰力又進行過軍事改革制度,但魏武侯上臺後心有猜忌就罷免了吳起的職位。
吳起又投奔楚國擔任宰相,在楚國期間吳起進行了一系列變法運動,糾正當時的官場風氣,控制貴族數量,完善法律制度,使得楚國的實力大增。但變法損害了當時貴族的利益,在楚悼王死後,貴族趁亂刺殺吳起,吳起被追殺跑到楚悼王屍體旁被亂箭射死。楚肅王登基以後,當時叛亂的貴族被誅滅,吳起更是被馬車肢解。
吳起的一生都在追逐功名,為了功名他甚至殘忍殺妻,對母親的死不聞不問,最後落得被亂箭射死的下場。吳起作為歷史上唯一一位沒有敗績的將軍,但世人提到他時都不禁感到惋惜。
-
4 # 文殳子
我覺得對於名將吳起,用南宋辛棄疾的一句詞形容很合適,“了卻君王天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吳起出身衛國,歷仕魯國、魏國、楚國,均得到重用,精通儒、法、兵三家,在軍事、政治領域取得巨大功績,同時名傳千年,但也付出了個人道德和生命的代價。
一、輔助三國,功成名就吳起活躍於戰國初年,他先學儒,後學兵,再悟法,自言七十餘戰五一敗績,先後在魯國、魏國、楚國擔任要職,當時各國明君輩出,對吳起這種大才無不虛位以待,也給了他施展才能的廣闊平臺與空間。
1、助魯勝齊
吳起在魯國棄儒從兵後,頗有名聲,隨後投奔掌握朝權的重臣季孫氏。有次齊國要攻打魯國,魯穆公用吳起為將,吳起率軍打敗齊宣公,阻止齊軍進一步入侵魯國,結束後便因讒言被魯公免職。
魯卒以(吳起)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2、助魏稱霸
魏國當時剛立為諸侯不久,開國之君魏文侯一心求治,以李悝為相開展變法,並任用翟璜、西門豹、樂羊等文武賢臣,知道吳起名聲在外,便任命他為將領。吳起隨後輔助魏侯開展軍事變革,創立聲名赫赫的魏武卒,隨後率兵向西攻佔秦國河西之地,尤其是陰晉之戰以五萬魏武卒打破五十萬秦軍,被任命為首任河西太守,確保了數十年內將秦國死死壓制在關中西部;向東攻打至齊國長城,佔領了大片領土,為魏國在戰國初期的霸主地位立下赫赫戰功。
於是魏文候以(吳起)為將,擊秦,拔五城。3、助楚崛起
吳起後來因為與繼任的魏武侯不對付,加上新相國的讒言,被迫又來到楚國。楚悼王對他的到來很是高興,一年之後便任命他為最高長官令尹,並在楚國開展變法。吳起仿照李悝在魏國的變法內容,從制定法律條文、限制貴族特權、整頓吏治和冗員、改革軍制等,短短數年便使楚國勢力大振。隨後,楚軍向南攻下百越之地,向北攻佔魏國棘蒲、黃城等地,使楚國一舉成為強國之一。
楚悼王素聞起賢,至則相楚。明法審令,捐(損)不急之官,廢公族疏遠者,以撫養戰鬥之士。要在強兵,破馳說之言從橫者。於是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之強。二、思想永存,名傳後世吳起作為戰國著名軍事家、政治家,著有《吳子兵法》一書,不僅戰無不勝,而且被後世所尊崇,唐宋時入列武廟。
1、吳子兵法
吳起是兵家的重要代表之一,他的軍事思想主要體現在《吳子兵法》,這部兵書在中國古代軍事領域具有很高的地位,與《孫子兵法》並稱《孫吳兵法》,後世將其列入《漢書·藝文志》、《武經七書》,是中國古代軍事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與諸侯大戰七十六,全勝六十四,餘則鈞解。闢土四面,拓地千里,皆起之功也。——《吳子兵法》2、入列武廟
唐玄宗時,特設武廟,篩選歷代七十四位名將入祀,其中吳起被選為地位更高的十哲之一,宋朝修訂時因為其道德有虧,從十哲中拿出來,但仍居剩餘七十四將首位。而中國陝西省延安市的吳起縣,據說也是為了紀念吳起曾在當地戍兵的緣故。
三、道德瑕疵,身死法滅1、為子不孝
吳起自幼貪圖功名,本來家境富裕,貲財達千金之多,因為四處求官全部散盡,現在來看簡直是敗家子,但仍然沒有結果。吳起落魄回來後,殺了三十多個嘲笑他的同鄉人,隨後向母親告別說如果我沒達到卿士、相國那樣的高官,就不回衛國。後來他在魯國求學曾子期間,收到母親去世的訊息,但仍然拒絕回去。曾子認為他這樣太不孝順,於是和他斷絕師生關係。
2、為夫不義
吳起在魯國求學期間,曾娶了一名齊國的女子為妻,後來齊國攻打魯國,魯國國君本來想任命他為將軍領兵出征,但因為他背景調查沒過關,便取消任命。吳起知道後,立刻殺死妻子來自表清白,隨後被任為魯將。殺妻求將,成為他又一個人生汙點,也成為政治對手攻擊他的藉口。
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曹操3、功高震主吳起在任不同職位時,雖然功勞很高,但因為出身不好,或道德瑕疵,被其他臣子詆譭,或被君主防備。如他在魯國擊敗齊軍後,被人詆譭說他對母親不孝,對妻子不義,打敗魯國的兄弟之國齊國,會讓魯國被諸侯仇視。於是“魯君疑之,謝吳起”,吳起不得不離開魯國。
吳起到魏國後,與魏文侯相處不錯,但魏武侯用人唯親、唯貴,逐漸產生糾葛。如李悝死後,吳起本以為相國之位會是自己的,結果是另一位貴族田文。吳起很不服氣,於是找他比試功勞,結果田文承認三個方面都不如吳起,但說當時“主少國疑,大臣未附,百姓不信”,反問他這時相位是屬於我這個宗室,還是你這個將軍?吳起沉默良久,只得承認他說得對。
田文死後,另一位宗室公叔痤繼任相國,對吳起很是忌憚,隨後用計讓魏侯猜忌他,吳起擔心自己安全,找機會投奔楚國去了。
四、慘死楚國吳起在楚國變法過程中,得罪了楚國強大的貴族勢力,但在楚悼王強力鎮壓下沒有反彈,變法得以順利開展。楚悼王沒幾年便去世了,楚國貴族期間一直在暗暗積蓄力量,便乘機發難,攻殺前來弔唁的吳起。吳起知道自己必死,想起楚法規定,凡用兵器觸到國王屍體的,一律處死,並罪及三族,於是跑向楚悼王的屍體處,被射死前大喊“群臣亂王”。
太子熊臧即位後,先處理好楚悼王的喪事,而後按照楚國律令,將那些把箭射到楚悼王屍體上的70多家貴族全部族滅,同時車裂吳起屍首,廢除了吳起變法的全部內容,恢復楚國原先的規定。
吳起說武侯以形勢不如德,然行之於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軀。——司馬遷【結語】 總體來說,吳起生逢其時,在戰國初期的廣闊舞臺上,充分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魯國小試牛刀,魏國發揮出彩,楚國大展拳腳,不僅當時聲名顯著,而且後世揚名傳作。但因為道德和出身瑕疵,免不了小人攻擊,至於最後身死法滅,也是無可奈何。 -
5 # 劉一千五
吳起的結局很慘,他被楚國的貴族們射死了。但是,吳起的厲害就在於,他可以“以死殺人”,不僅替自己報了仇,而且,殺的人數不少。
一,吳起戰無不勝,結果被人不容1,齊魯文明之邦,在春秋戰國時期照樣打仗
吳起被魯國國君任命為將軍。但是,他老婆是齊華人。魯國國君就因為這個想收回成命,不讓吳起為將軍了。吳起也不慌,回去就把老婆殺了。魯穆公一看嚇了一跳,至於嗎?竟然為了當個將軍,就把老婆殺了。魯穆公讓吳起帶兵,吳起打敗了齊軍。但是,魯穆公還是感到寒心。因為吳起為了個人主義,能殺老婆,還有什麼不能幹的?
“女無美醜,入宮見妒;士無賢不肖,入朝見嫉”。
吳起的才華,讓魯國的卿、大夫們嫉妒了。他沒有辦法呆下去了,就到了正在搞招聘活動的魏國。
2,魏文侯出重金招聘天下大才
吳起早就名聲在外,此一去,魏文侯大喜,馬上讓吳起上班,任命他為大將軍,主持魏國西部方面軍,專門防禦秦國,與秦國作戰。
吳起第一次西征,就把秦國打敗了,奪了秦國五座城,設立了西河郡,在讓秦國上下痛心不已。魏文侯死了之後,魏武侯繼位,吳起遭到魏國大臣的陷害,處境開始艱難了。
吳起為西河守的時候,碰上了田文在魏國做相國。吳起不高興,上演了一場“將與相”的大戲,結果被相國田文駁倒,吳起心服口服與田文一起,幫助魏武侯把魏國治理得十分強大。
3,公叔痤排擠吳起,吳起出走楚國
田文死後,公叔痤為相國,吳起不得不走。
公叔痤沒有什麼功勞,只是公族而已。他害怕吳起對他的位置有危險,就進讒言於魏武侯。說吳起有野心,魏國可能留不住他。魏武侯相信自己的家族人物,就逐漸地疏遠了吳起。吳起一看不好,害怕魏武侯降罪於他。再說“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他到了楚國。
吳起在魏國打了許多勝仗,對魏國的強大已經聞名諸侯了。楚悼王聽說吳起到了楚國,馬上派人把他找到楚國王宮。任命吳起做了楚國相國。吳起把治理魏國的辦法用來治理楚國。並進行了改革,效果十分明顯。吳起幫助楚王謝絕了各地來的說客,避免了外交上的麻煩;向南平定百越,吞併了陳國和蔡國;打退了三晉的進攻,向西壓著秦國打。楚國一時強大,沒有諸侯國敢惹。
二,吳起的結局,以死殺人另一方面,吳起的改革損害了楚國公族的利益,許多公族恨死了吳起;諸侯國也怕楚國強大,所以幾個大的諸侯國很擔心。但是,楚悼王支援吳起,其他人就不敢動。
楚悼王一死,被諸侯各國慫恿的楚國公族就發動了對吳起的清算。他們帶著自己的部下,提刀拿箭地攻打吳起。吳起逃避不脫,只好朝楚王停屍體的地方跑。行兇的貴族們越來越多,吳起又沒有別人幫助,他嘆息一聲,就伏在楚悼王的屍體上。貴族們已經瘋了,於是,復仇的箭全部朝吳起射過來,吳起和楚悼王瞬間成了兩個刺蝟。貴族們才罷手了。
貴族們射吳起沒有問題,有問題的是射中了先王。繼了王位的太子立即追查,是誰射了先王?結果,查不到具體是哪一個,那麼又是那些在場?在場的拿了弓箭的都得死。一共有七十餘家,被滅了族。
那些射吳起的人,一定沒有想到,吳起已經死了,但是,還有人替他報仇。新楚王替先王雪恥的同時,萬不得已地也替吳起雪了仇恨。
-
6 # 小和天下影視庫
自古以來,文臣武將都是君王身邊的左右手,好比一對翅膀幫助君王飛向天際,如果這對翅膀有一隻受傷了,無法扇動,那麼國家安危斷不能長久,只會走上窮途末路,更有甚者會導致國家的滅,而他身處戰火紛飛的戰國時期,一身好武藝,為軍之道早已被他爛熟於胸,他是一代名將,他的故事流傳千年,仍未消亡,一代名將沙場殺敵,指揮千軍萬馬,平定四方,位居宰相,但是被同僚所陷害,最終湮沒在歷史的塵埃中,被亂箭射死,他就是一代名將吳起。
吳起出生於衛國,後來到了魯國學習兵法謀略,讀書時的吳起,非常用功,因為衛國是一個小國,吳起努力學習兵法謀略就是為了衛國能在戰場上屢戰屢勝,於是在齊國進攻魯國的時候,魯國的國君就認命吳起為大將,對抗齊國,但是吳起的妻子卻是齊華人,魯國國君擔心吳起會因為妻子的原因而做出對魯國不利的是,甚至幫助齊國反叛魯國,這樣一來就等於將軍權交到一個隨時可能反叛的人的手中,魯國國君的擔心不是沒有道理,吳起確實存在反叛的理由,所以這樣一來魯國國君不在相信吳起,吳起知道了魯國國君的擔憂後竟然將自己的妻子殺了,此時吳起可能非常想在一場大戰中檢驗一下自己的能力,之後魯國國君看到吳起這樣表明忠心,就將軍權交給了他,沒想到吳起率軍出擊大破齊軍。
吳起打了勝仗回到了魯國,但是他沒想到,因為他的軍事才能遭到大臣的嫉妒,居然在魯國國君面前誹謗吳起,說吳起別有用心,沒有辦法,吳起不想身陷這政治亂局找中,只好離開了魯國去魏國,魏國國君聽說吳起來到他這裡,非常高興,就馬上封吳起為大將軍,讓他統領千軍,在之後秦軍的作戰中吳起表現出超強的作戰指揮能力,吳起率領魏軍大戰秦軍,接連攻陷了秦軍五座城池,而且當時有一個士兵長了瘡,其他計程車兵都嫌髒,吳起知道後竟然親自將那士兵的瘡上的膿液吸了出來,士兵和將領們看到吳起這樣的為人後,大為感動,對吳起甚為佩服。
魏文王死後,魏武王即位,有一天,魏武王和吳起一同遊船,一路上看到非常壯美的景色,還看到黃河兩邊險峻的山河,認為這個地方非常適合建立國家,並且有了這天然屏障的守護,外敵定然很難攻進來,但是吳起聽了後卻贊同魏武王的話,吳起認為,歷代君王守護江山靠的不是險峻的山峰或是湍急的河流,而是靠君主的賢明才能保住江山,像夏桀這樣的君王,雖然有黃河天塹,華山的險峻,但還是被滅亡了,可見守護國家並不是這些外在的東西,而是要考君主的賢良才德,要施以仁政,只有賢良的君主以仁義治國才能永固江山,吳起的這番話讓魏武王聽了非常感動,認為吳起是一個真正的有才之人,對他的話非常贊同。
當時吳起在魏國已經非常有名了,但是魏王任命宰相之職的時候,卻沒有將吳起考慮進去,最後擔任宰相一職的是田文,對此吳起當然感到非常不滿,自己有許多戰功,但是到頭來卻比不上一個田文,於是吳起就找田文,和他比一下功勞。在吳起所說的幾件事情上,田文並沒有吳起有能力,但是田文認為如今大王年幼,還需要一個能臣來幫他處理宮中事物,吳起自認為沒有這個能力,而且田文原本就是齊國的皇族,在他的門下有三千多的門客,從小田文就是一個有才高尚品德的人,這一比較,吳起自愧不如,就對田文的宰相之位心服口服。
在田文之後,公叔擔任了魏國的宰相,公叔看不慣吳起的為人,想將讓驅離魏國,於是屢次在魏王面前說吳起的壞話,就這樣吳起被魏王猜忌,漸漸被魏王疏遠了,最後吳起離開了魏國前往楚國,吳起來到楚國後,楚悼王聽說吳起是一個具有才學的人,就馬上拜他為宰相,吳起登上宰相之位後展開了他一系列的政治措施,楚國在吳起的改革下國力逐漸增強,吳起為人廉潔,嚴格地執行政策,他遣散了多餘的官員,受到影響最大的就是楚國貴族,吳起削弱了貴族們的錢財,這也為吳起的悲慘的結局埋下了伏筆,楚悼王死後,楚國貴族就馬上奪了吳起的軍權。
吳起被奪軍權後,楚國貴族們趁機叛亂,殺進宮中,吳起知道自己難以逃脫,就趴在楚王的屍體上,最終被亂箭射死,落了個悲慘的結局。
-
7 # 月下讀書
亂箭穿心而死,死後更被車裂分屍
吳起一代名將,一生鮮有敗績,著有《吳子兵法》歷史對他的評價可謂“小人”二字可以概括,不否認他的能力卓越,人品上一直被人詬病。軍事才能在無能與之匹敵者,曹操評價他:
“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可是前面還有幾句評價,內容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散財買官
吳起 衛華人,家中十分富裕,可是他一心想要求官,散盡家財去買官,卻沒有成功,內心十分著急,周圍人還都嘲笑他,吳起暴怒而殺人,一口氣殺了三十多個,最後留下一句“不當卿相,絕不回衛”然後跑去了魯國。這裡如果他去經營自己產業,按照他的謀略很可能就是呂不韋級別的人物,富可敵國接著就可以操縱政治,可惜他一心想當官,肚量還小,受不得別人評說,敗了家,殺了人,只能出逃。
母死不歸
吳起跑到了魯國,拜在孔子門下,師從曾參之子曾申,曾申十分喜愛這個弟子,聰慧好學有自己見解,可惜好景不長,母親去世的訊息傳來,而吳起選擇不回去守孝,因為他說了那句話“不為卿相,絕不回衛”,他不想回去再受人嘲諷,可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就是孝,對於他的行為曾申如何姑息?直接與他斷絕師徒關係,踢出儒門,吳起本著此處不留爺,自由留爺處,改換門庭去學習兵家。
殺妻求官
後來,齊國攻打魯國,吳起認為自己的機會來了,魯穆公也看好他的能力,可是聽說吳起的妻子是齊華人,這下魯穆公猶豫了,害怕吳起偏向齊國,吳起為了表明立場,殺了自己的妻子。吳起稱心如意當了將軍,並且大敗了齊國,可惜魯穆公並不信任他,吳起最後跑去了魏國。
在魏成名
在魏國吳起經歷大大小小几十戰,從未一敗,可謂用兵如神,率領新軍五萬大敗秦國五十萬軍隊,迫使秦國不敢進攻魏國,吳起的大名在春秋戰國一時無兩,無人可挫其纓,這時候他的軍事才能得到了肯定。
身亡楚國
吳起投奔楚國以後,在楚王的支援下開始變法,移風易俗,顯示自己的政治才能,令楚國風貌一新,此後楚國於春秋戰國都一直保持著強大,跟吳起不無關係。所謂變法,肯定要觸及貴族利益,這也是自古變法不變的道理。楚王去世以後,楚國的貴族們抓住機會要除掉吳起,吳起身重數箭,跑到楚王屍身,知道自己難活,立刻相出報復方法,把身上的箭矢插在楚王身上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因為傷害國王的屍身也是重罪,要誅滅九族。果然,楚肅王上位,下令把射中楚王屍身的人全部處死,吳起雖死也沒有躲過被車裂的刑法。
吳起擁有卓越的軍事政治才能,可惜為名利可以捨棄一切,有人評價他成大事不拘小節,猶如流氓會武術,誰也擋不住。可是他的行事方式只能被人唾棄,不管古代還是現代,都不符合人生的價值觀,縱然能力再強,也不值得推崇。
-
8 # 先秦史
吳起來到楚國,很快得到楚悼王的賞識,第二年便位居令尹大位,在魏國多年沒實現的夢想在楚國轉眼就實現了,這讓吳起非常感動。為了答謝楚悼王的知遇之恩,他全心全意為楚國變法,涉及法治、貴族、官場和軍事等領域。其中關於官場的損公肥私、殘害忠良的風氣的糾正似乎也是他對自己命運的一種抗爭。
吳起的人生是顛沛流離的一生。早年家境殷實,為了能夠有“用武之地”,他散盡家財,孜孜以求卻一無所成,心底的鬱悶只有自己能夠理解。好不容易得到魯穆公的賞識,卻遭到同朝為官的“君子”詆譭,不得不離開魯國。
吳起的人生需要一位伯樂,這時候魏文侯出現了,他知道吳起的能力出眾,就連李悝也直言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所以很快為魏文侯所重用。那時侯魏國對外最重要的軍事是爭奪河西,奈何魏秦爭奪多年卻到了相持不下的境地,吳起便在這時候閃亮登場了。這是屬於吳起的舞臺,他將在這座舞臺上盡情揮灑自己的滿腹經綸和豪情。
公元前409年,吳起正式被任命為河西主將,僵持的局面也很快被打破,在兩年的時間裡先後攻破臨晉、元裡、洛陰、合陽等地並築城,並一度攻入關中地區,秦軍不得不退守洛河,河西之地就全部歸屬魏國。春秋時期強大的晉國都沒能完成的壯舉,吳起幾乎憑藉一人之力實現了,這一刻吳起內心的喜悅無以言表,這一天他等的太久太久。鑑於河西戰略地位的重要性,吳起被任命為河西郡守。後來經過休整的秦軍迫於魏國的壓力,不得不組織反壓迫,多次與吳起交戰均為得手。公元前389年,吳起率領5萬軍隊與秦惠公50萬大軍在陰晉展開決戰,秦軍大敗而歸。秦國短時間內再也無法組織起來有力的反擊,這都是吳起的功勞。
河西之戰是吳起人生的巔峰,但是物極必反似乎是亙古不變的真理。由於吳起能力出眾,功勳卓著,朝中很多大臣就開始詆譭他。為了讓自己的相位坐的更安心,公叔痤也排擠吳起,他讓魏武侯把魏公主(似乎是棄婦)嫁給吳起,看他是否答應,以此來檢驗他對魏國是否忠心。注重名節的吳起當然不能答應,於是就君臣見疑了。他知道魏國已經待不下去了,後來就去了楚國。
楚國是吳起人生的最後旅程,他的生命之花將再次綻放,然後落葉歸根化作春泥。吳起變法初見成效後,楚國就開始對外擴張,他們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一時之間,戰必勝攻必取,各諸侯國都開始畏懼楚國。吳起本以為可以把餘生寄託在這裡,楚悼王卻突然中道崩殂,這無疑給他以沉重的打擊,甚至是致命的一擊。那時侯吳起正在外領兵打仗,楚悼王的噩耗傳來,他含淚回國弔喪,一場危機就這樣突然降臨。《史記·孫子吳起列傳》:及楚悼王死,宗室大臣作亂而攻吳起,吳起走之王屍而伏之。擊起之徒因射刺吳起,並中悼王。吳起就這樣被亂箭射死,楚國變法也就夭折了。楚肅王登基以後,根據楚國法律,把在追悼會上叛亂的七十餘家滅三族。同時把吳起車裂肢解,不知是因為吳起引眾箭射中楚悼王,還是他的變法觸犯了楚王和貴族的利益,或許是兼而有之吧。
吳起一生大小七十二戰,未嘗敗績。河西之戰把秦國打的懷疑人生,吳起變法也讓楚國一時強盛。然而被人詆譭、遭人排擠也是他無法擺的命運,但這正是對他能力和功勳的一種肯定,後來的商鞅、白起、李牧哪個不是榮譽等身卻慘遭內部詆譭而死?所幸的是宋代皇室為歷史七十二位名將設廟祭祀,吳起位列其中,他還入選了北宋年間成書的《十七史百將傳》,最為重要的是他的《吳起兵法》六篇流傳下來,成為中華古代軍事文化的瑰寶。
-
9 # 人間正道70
吳起,中國歷史上的名將,被眾射刺而死於楚國。春秋時期衛華人。遊仕不得,與母親告別時候誓言:”不為卿相,不復入衛。”母逝終未歸。起步於魯國,魯公因其妻為齊人,而疑其不盡心,吳起殺妻求將,魯公終不用。聞魏文侯賢,往事之,文侯問李克,吳起何如人。李克對:”吳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穣苴不能過也。”文侯以吳起為將,擊秦,攻拔五城。善用兵,廉平,盡得士心,為魏西河守,秦、韓不敢覬覦。魏武侯立,為魏相公叔所害,懼誅,逃奔楚國。楚王聞其賢能,以為楚相,實施了一系列富國強兵的改革舉措,南平百越,北並陳蔡,卻三晉,西伐秦。諸侯患楚強,楚之貴族也皆欲害吳起。楚王死,眾宗室大臣共攻吳起,吳起伏楚王屍體上,擊吳起的人也同時射刺到楚王。楚王葬了之後,太子立,盡誅射吳起並王屍者,滅族者達七十餘家。吳起可謂智及身後者。
-
10 # 南宮雁門
吳起是戰國時期著名的軍事家,政治家。他不止會打仗,而且還會變法。他能文能武十分少見。但是他卻始終沒有得志,不得不令人感到遺憾。
吳起本來也是大戶人家出身。但是他為了求取功名利祿耗盡了家財但也沒有得到什麼官職。有很多人紛紛嘲笑他。吳起見後就把那些人給殺了。後來他決定離開家鄉去外地求官並且向他母親發誓求不到官就是他母親死他也不會回來。後來還真如他所言,他母親死後他果然沒有回來看他母親最後一眼。
後來吳起終於來魯國做了將軍。後來齊國要發兵征討魯國魯王任命吳起為大將統兵抵禦齊軍。但是魯國的大臣在魯王身邊說吳起的妻子是齊華人,怕吳起有通敵之嫌。吳起為了避掉這通敵的嫌疑就殺了他的妻子向魯王表示自己覺悟人心。後來吳起率領魯軍大敗齊軍。
在齊軍退去之後吳起卻並沒有因為殺掉他的妻子而受到魯王的信任。相反魯王越來越猜忌他。一個連自己妻子都能殺掉的人也幾乎沒有什麼事是他做不出來的。吳起見魯王不再信任他就知道自己再繼續呆在魯國也不會有什麼作為的機會了。於是吳起離開了魯國前往了魏國。
在魏國吳起又受到了重用。他發明了魏武卒極大的增強了魏軍的戰鬥力。在陰晉之戰中五萬魏武卒大敗五十萬秦軍。取得了歷史上罕見的以少勝多的戰役的勝利。這時的吳起達到了人生的巔峰。
後來因為魏國名臣公叔痤的排擠吳起在魏國又難以立足。不久他就離開了魏國來到楚國。在他離開魏國之後曾經強大的魏武卒便開始慢慢衰落了。
在楚國吳起再次被重用。楚王任用吳起進行變法。吳起的變法比商鞅在秦國的變法還要早。吳起的變法讓楚國煥然一新,到處都是生機盎然。照此下次楚國一統天下有望。
但是天有不測風雲,在變法還未完成時,楚王就死了。吳起的變法了商鞅的變法一樣觸動了許多楚國貴族的利益。在楚王死後,楚國貴族抓住這個機會在楚王的葬禮上用箭射死了吳起。一代名臣吳起就此隕落!
如果吳起在楚國變法完成天下的局勢就是秦楚雙雄逐鹿了。可惜吳起變法沒有成功就死了。
吳起這個人真夠心狠的。為了實現自己的抱負真所謂無所不用其極。但是他最後也沒有達成自己的夙願。也許正是自己的無所不用其極給自己帶來了這樣的後果。可能吳起到死的時候也沒有明白這個道理。
-
11 # 方城闕
吳起,前440—前381年,衛國左氏人,戰國初
期的軍事天才。
吳起一生效力過三個諸侯國,魯、魏、楚。每入仕一國該國便軍力大增。為了早日實現其早年告別母親時所立下的誓言“起不為卿相,不復入衛。”可謂是急功近利,一波三折。
一、殺妻求將,小試牛刀。
前412年,齊國派兵攻打魯國。魯國弱小、兵微將寡。魯侯聽手下舉薦準備起用遊仕於魯國的吳起為將,抗擊齊國。可又擔心吳起娶齊國之妻,是否能一心一意為魯國效命。已被吳起重金收賣的魯侯近侍便將魯侯顧慮之心告訴了吳起。吳起聽後二話不說便砍下了妻子的首級,上殿呈報魯侯,表示了自己於齊國劃清界限的決絕之心。
魯侯見吳起拎著妻子的首級上殿求將,內心懼服,便拜吳起為將攻打齊國入侵之敵。吳起登壇拜將,整肅魯軍,一舉打敗了齊軍。
誰知好景不長,吳起殺妻求將的行為,被一向以禮服人的魯國世卿大夫所不齒,於是吳起以往的陳年糟事便被人挖掘、誇大,傳揚到魯侯哪裡。魯侯便剝奪了吳起的軍權,將其閒置起來。
急於建功立業的吳起,不甘心遭受冷遇,再加上魯國國小君弱,也不能成就自己的功名霸業。聽說魏國文候招賢納士,便投魏國而去。
二、訓練勁旅魏武卒,佔據秦國河西之地。
魏文侯聽聞吳起來投,不顧旁人的閒言碎語,親自接見。聽聞吳起的兵法之論後十分高興,立即拜吳起為將,拒守河西。
至此意欲東出的秦國慘遭厄運,被吳起連連吊打。河西之地盡失,秦國只有憑藉洛水抗拒魏軍。
前389年,秦侯不甘心被魏國多年按在地下可勁摩擦。糾集全國之力,派兵50萬攻打吳起據守的魏國西河郡。誰知吳起不等魏國援軍到來,便率領自己訓練多年的特戰部隊“魏武卒”,以殺敵立功,光宗耀祖來激烈這隻訓練有成但還寸功未立的5萬新軍。全軍士氣高昂,奮勇向前殺,打的號稱50萬大軍的秦軍連連敗退,秦侯不得不向魏武侯屈膝求和。
三、楚地遇明主,吳起終拜相。
前387年,吳起因在魏國據功自傲,爭奪相權失敗逃到楚國。楚悼王聞知心中大喜,先授吳起為宛守,一年後擢升吳起為楚國令尹。吳起終成多年卿相志向,在悼王的全力支援下開始變法。
吳起採用李悝在魏國的變法經驗,法治為先。針對楚國世卿貴族世襲制,削其爵位等級,減其世祿,多出的世祿彌補軍隊不足;推行軍功制,憑功受爵祿;明令禁止巧言令色之徒,憑縱橫術獲封;削弱大臣威權,倡導忠君思想。
經過吳起的變法,昔日贏弱的東方大國楚國,日漸強盛。在此期間吳起率軍接連打敗過去欺凌楚國的魏、韓等國,楚國軍力威震中原大地。
命運多舛,吳起伏屍楚王行間死之計。
前381年,楚悼王死,屍骨未寒。昔日被吳起剝奪、打壓的貴族世卿勢力乘機誅殺吳起。無路可走,赤手空拳的吳起便跑到楚悼王停屍的大殿裡企圖躲避追殺。
根據楚律,楚王喪期只有顧命大臣可以進殿追悼楚王,其它人是不能上殿的。於是對吳起恨之入骨的世卿貴族,便聚集在殿門口張弓搭箭,射向殿中的吳起。生逃無望的吳起,使出了平生最後一計。
他撲在悼王的屍體上,陰笑著背對如飛蝗的箭簇悽然而去。沒多久楚肅王繼位,車裂了吳起的屍身,同時也族滅了參與射殺吳起的世卿貴族七十多家,真是一報還一報。
百年後,被刺客刺成重傷的蘇秦,仿妨吳起,擺了一道間死之計,用五馬分屍之計,捉住了刺客,讓人細思極恐。
吳起生前著有《吳子兵法》,被稱為兵家的代表之作。後人將孫武所著的《孫子兵法》,與吳起所著兵法合稱《孫吳兵法》。
-
12 # 五班長
我是雪上長留馬行處,見字如同見面。
吳起(公元前440年——公元前381年),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改革家,一生歷仕魯、魏、楚三國,通曉儒、兵、法三家思想,在軍事和內政都有極高的成就,他是古書明確記載的沒有打過敗仗的唯一常勝將軍,著作有《吳子兵法》傳於世,在歷史上與兵聖孫武並稱“孫吳”。
吳起是衛華人,從小家境富裕,長大後立志入仕為官,到處找關係、送禮,可由於才學不夠,未求得一官半職,反而弄的家道中落,遭鄉人嘲笑、誹謗,一怒之下,他殺了三十多看不起他的人,逃出衛國到了魯國,在魯國他決定學點本事,於是拜曾申門下學習儒術,學習期間母親去世,未奔喪守孝,被曾申趕出門下,他轉而棄儒學兵,幾年的學習,在魯國小有名聲,公元前412年,齊國攻打魯國,魯穆公想任用他,又考慮他妻子是齊華人,疑他不會盡心,吳起渴望功名,立即殺妻以表忠心,於是魯穆公任吳起為將,大敗齊軍,後來吳起的想法做法遭穆公討厭,被免除了官職,他離開魯國去了魏國。
公元前402年,魏文侯任命吳起為主將與秦國打仗,透過3年的戰鬥,他率軍攻克了秦國的河西地區,魏國在此建立了河西郡,吳起擔任郡守,公元前389年,秦國50萬大軍攻打魏國,吳起率5萬軍士,3千騎兵和5百輛戰車,打敗了進犯的秦軍,在河西郡擔任郡守期間,他鞏固邊防,加強戰備,鼓勵耕作,採取了一系列的軍事和制度改革,這些舉措遭到了後來繼位的魏武侯的猜忌,他被免了職務,公元前385年,他又由魏國投奔到了楚國。
吳起投奔楚國後,楚悼王任命他為令尹,令尹是楚國最高長官,相當於宰相,在楚悼王授權和信任下,吳起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史稱“吳起變法”,經變法後的楚國實力大增,國土面積迅速擴大,但吳起的變法卻招致了楚國貴族的怨恨,因為變法損害了貴族的利益,他取消了三代後貴族的爵祿,停止對疏遠貴族的供給,還將國內貴族充實到地廣人稀的偏遠之處,可以說,貴族們與他勢不兩立,由於他的後臺是楚悼王,貴族們不敢與他明爭。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時,楚國貴族趁機向吳起發難,他們用弓箭射殺吳起,一箭射中左臂,吳起拔出箭插到楚悼王的屍體上大喊“群臣叛亂,謀害我王。”可吳起的喊叫並沒讓貴族們收手,噴著怒火的箭仍就向吳起射去,吳起被射死,楚悼王也變成了刺猥,楚肅王繼位後,命令新任令尹將射中楚悼王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因為楚國法律規定,傷害國王屍體屬重罪,受牽連被滅族的達70多家,吳起的屍體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由此,吳起變法宣告失敗。
-
13 # 觀景說史
說到戰國時期的名將吳起,真是令人為其惋惜!其性格決定了他一生的成功與失敗。
吳起個人簡介吳起(公元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今山東曹縣)人,姜姓,吳氏,名起,是戰國初期的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同時他還是兵家著名的代表人物,著作有《吳子兵法》與孫子齊名,被稱為“孫吳”。
吳起一生有過兩次跳槽,分別在魯國、魏國、楚國任職。他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為了追求功名利祿,他散盡家財求官、殺妻求將、母親逝世後不回家守孝等被人非議。
“殺妻求將”典故《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者,衛人也,好用兵。嘗學於曾子,事魯君。吳起於是欲就名,遂殺其妻,以明不與齊也。魯卒以為將。將而攻齊,大破之。吳起是衛華人,他的特點是善於用兵。曾經向孔門弟子曾伸求學,學習儒術,後來追隨魯國國君左右。當年齊國齊宣公派遣軍隊攻打魯國,魯國君魯穆公想任用吳起為大將軍抵禦齊國。但想到吳起的妻子是個齊華人,因此魯國君有些懷疑他,一時拿不定主意。當時,吳起一心想功成名就,就一狠心殺了自己的妻子,來表明他的心志。後來魯國君終於任命他做了大將軍。吳起也沒有辜負魯國君的信任,率領軍隊大敗齊國。
吳起被魯國君猜疑,轉投魏國《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吳起於是聞魏文侯賢,欲事之。文侯問李克曰:“吳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貪而好色,然用兵,司馬穰苴不能過也。”於是魏文侯以為將,擊秦,拔五城。魯穆公因對吳起殺妻求將之事總是耿耿於懷,心有疑惑,又不忍心殺掉吳起,於是就把他辭退了。又回到一無所有的吳起,聽別人說魏文候是個賢明的國君,便想去追隨他。魏文候問大臣李克:“吳起這個人怎麼樣啊?可以為我所用嗎?”李克對魏文侯說:“吳起貪戀名利而愛好女色,然而帶兵打仗,就連司馬穰苴也比不過他。”聽了李克的話後,魏文候果斷的任用吳起做將軍,派他前去攻打秦國,奪取了五府城池。
吳起在魏國期間,改革魏國兵制,創立了武卒制,建立了聞名於世的魏武卒。魏軍在他的率領下,在秦國和魏國的戰爭中,吳起曾經以5萬魏軍打敗了50萬強大的秦軍。
吳起最後一站楚國,後因變法身死《史記·孫子吳起列傳》記載:文侯以吳起善用兵,廉平,盡能得士心,乃以為西河守,以拒秦、韓。吳起在魏國得到重用,也為魏國立了非常大的功勞,這時候他的老毛病又犯了,他感覺到自己的功勞,已經足以做丞相了,但魏國新國君魏武侯並沒有封他為相,因此他耿耿於懷,結果換來了魏武侯更大的不信任。迫不得已,吳起離開魏國去投奔楚國。
吳起投奔楚國後,得到楚國君楚悼王的信任,先是任宛城太守,經過一年的磨合期後,被楚國君提拔為令尹,令尹相當於宰相一職,他的職能是對內主持國事,對外主持戰爭,總攬軍政大權於一身。
擔任令尹後的吳起可謂是春風得意,他在楚國進行了一場大刀闊斧的改革。吳起的變法很快就使得楚國國力強盛,楚國向南攻打百越之地,將楚國的疆域擴充套件至洞庭湖一帶。隨後聯合趙國打敗了魏國。
公元前381年,楚悼王逝世,因變法而得罪楚國的貴族們聯合起來,在楚王的弔唁儀式上,貴族們趁機發動兵變攻打吳起。貴族們拿著弓箭射傷了吳起,吳起拔出箭趕緊跑到楚悼王的屍體旁。
吳起本以為他來到楚王屍體旁,哪些要殺他的人會收斂一點,但楚國貴族恨他入骨,繼續用弓箭射殺他,隨後吳起被殺,楚王的屍體也被箭射中。按照楚國的法律規定,傷害國王屍體的是重罪,將被株連三族。
楚國新國王楚肅王即位後,馬上把侮辱他父親屍體的人全部處死,受牽連而被滅族的就有七十多家。吳起的屍身也被處以車裂肢解之刑。他的變法也在他死後宣告失敗。
吳起的一生都在追求功名的路上,是功名讓他變得如此喪心病狂!吳起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生無敗績的文武雙全的將軍。令人感到同情的是,他最後是一個失敗者! -
14 # 米多多丫吖丫
吳起,生年不詳,卒於公元前381年,衛國左氏邑人。吳起曾經拜魯國曾子為師,學習儒術。最初在魯國做將軍,後又到魏國,戰功卓著,魏文侯任命為西河守。在河西共23年,進行了系統改革,軍事力量也很強盛,與諸侯共有大小七十六次戰爭,其中六十四次全勝,對魏國的強盛做出了貢獻。魏文侯死後,吳起在魏國受到排擠,只好去了楚國。
-
15 # 小小鐵匠
吳起(前440年-前381年),中國戰國初期軍事家、政治家、改革家,兵家代表人物。衛國左氏(今山東省定陶縣,一說山東省曹縣東北)人。
吳起一生歷侍魯、魏、楚三國,通曉兵家、法家、儒家三家思想,在內政、軍事上都有極高的成就。仕魯時曾擊退齊國的入侵;仕魏時屢次破秦,盡得秦國河西之地,成就魏文侯的霸業;仕楚時主持改革,史稱“吳起變法”,前381年,楚悼王去世,楚國貴族趁機發動兵變攻殺吳起。後世把他和孫武並稱為“孫吳”,《吳子》與《孫子》又合稱《孫吳兵法》,在中國古代軍事典籍中佔有重要地位。
唐肅宗時將吳起等歷史上十位武功卓著的名將供奉於武成王廟內,被稱為武廟十哲。宋徽宗時追尊吳起為廣宗伯,位列宋武廟七十二將之一。
回覆列表
就從吳起的一生、和被殺害以及他的評價來簡要客觀地說說吧。
吳起(約公元前440年~前381年),衛國左氏人。曾任魯國將軍、魏國西河郡守及楚國令尹。著有《吳起兵法》。
吳起的一生和主要功績▲吳起像
他是中國戰國時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軍事將領和軍事理論家,與孫武齊名。郭沫若譽他為“在中國歷史上是永不會磨滅的人物”。
吳起在魏國盡心竭力地工作了二十餘年後,由於朝中貴族們的反對,為避禍,不得不逃至楚國,此時他約57歲。
▲吳起訓練的精銳步兵——魏武卒
楚悼王熊類久聞吳起才名,又正值謀求改革圖強之際,不久將吳起升為楚國最高軍政長官的令尹,輔佐熊類進行政治、軍事改革。吳起改革的中心,是從政治、經濟上打擊、限制舊貴族勢力,加強軍隊建設。
讓楚國能夠“砥礪甲兵,時爭利於天下”。經過吳起的變法革新,楚國很快強盛起來,“南收揚越,北並陳蔡,兵震天下,威服諸侯。”
吳起之死正當吳起意氣風發地為楚國的強大而積極經略之際,全力支援他的楚悼王熊類病死。喪失了特權和既得利益的舊貴族們,乘機作亂,向進宮治喪的吳起發動襲擊。吳起倉促遇變,自知難逃,遂大呼“群臣亂王”的同時,伏身於王屍。貴族們箭射吳起的同時也射中了王屍。
▲吳起之死
楚國法律有“用兵於王屍者,盡加重罪,夷三族”的規定。楚肅王即位後,依法“盡誅射吳起而並中王屍者”,結果“夷宗族死者七十餘家”。戰國末期人稱讚說:“吳起之智,可謂捷矣”。
但吳起的屍體,也終被車裂肢解,死時約60歲,在楚共約四年。
吳起的評價雖然吳起冒天下之大不韙,沒有為母親奔喪守孝,被曾申趕出門下,且為了功名利祿有“殺妻拜將”的行為,但是我們後人評價歷史人物,要客觀全面地看待。
吳起於周安王十三年的陰晉之戰,以五萬魏武卒精銳步兵,擊敗了十倍於已的秦軍, 創造了步卒五萬人,車百乘,騎三千,而破秦五十萬眾的中國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著名戰役。
其所著《吳起兵法》對於中國古代戰爭觀的發展有極大推動,對後世影響巨大。一定程度上在孫武的基礎上進行了拓展延伸。且在戰略戰術、訓練兵士、帶領部隊方面有著全面的創新和論述,絕對算的上是中國古代傑出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