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有什麼好處
8
回覆列表
  • 1 # 笨老爹日記

    雖然爬行動作雖然簡單,不過它對寶寶的好處多多呦。

      首先,爬行時寶寶頭頸抬起,胸腹離地,要用四肢來支撐身體的重量,寶寶的胸、腰、腹、背及四肢的肌肉因此得到鍛鍊,進而促進骨骼的生長髮育,更為站立和行走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其次,寶寶躺著、坐著、趴著時,能得到的外界刺激還比較有限。如果學會爬行,寶寶會尋聲做轉頭、抬頭的動作,同時還會觀察到遠處的物體,併為之做出相應的反應,這些感官的刺激,均有助於寶寶的大腦發育和智力開發。

      第三,寶寶爬行時,在父母的提示下不斷地修正對物體的定位和運動方向,不僅有助增加親子間的互動,享受爬行的樂趣,還有利於寶寶前庭平衡的發育,提高寶寶對感知訊號的敏感性和準確性,加強其手、腳、眼等各個身體器官的協調性。

      第四,寶寶在爬行過程中不斷探索周圍世界,有助於激發其觀察、瞭解外界事物的慾望,培養好奇心,在以後的成長中更樂於探索。而且,“摸爬滾打”也有助於鍛鍊寶寶的意志和膽量,有利於自信心和個性的培養。

  • 2 # 唯一的美麗Love

    愛爬的孩子,比不愛爬的孩子更加聰明,愛爬的孩子愛動,愛思考,愛鍛鍊自己的胳膊和小腿。經常活動的孩子不僅身體素質好,而且愛冒險,愛在爬行中體驗快樂,學習新的知識,所以家長應該放手,讓孩子慢慢學會爬,學會走,學會跑……邁開生命中的第一步……

  • 3 # 灣區追夢

    嬰幼兒時期會不會爬對寶寶今後的發育是很重要的,爬得越好,走得也越好,學說話也越快,認字和閱讀能力也越強。一旦錯過了爬的關鍵時期則很難彌補。

    即使寶寶不會爬,也會走、會蹦蹦跳跳的,但沒有很好爬過的寶寶,在運動中經常顯得動作不協調、笨手笨腳,很容易磕磕絆絆、走路摔跤。

    另外,爬還可以促進寶寶大腦的發育,因為大腦的發育並不是孤立的,它需要接受並適應來自其他腦部(如小腦、腦幹)的刺激而發育起來,爬是嬰幼兒從俯臥到直立的一個關鍵動作,是全身的綜合性動作,需要全身很多器官的參與。在爬的時候雙眼觀望,脖子挺起,雙肘、雙膝支撐,四肢交替運動,身軀扭動,這不僅需要自身器官的良好發育,更需要它們之間的協調運動,這些部位必須協調配合才能向前運動。爬不僅對大腦發育有很大的促進作用,並且可以治療受傷後的大腦。

    因此,在寶寶成長過程中,爬行這個環節是不可逾越的,媽媽要給寶寶創造爬行的條件和環境。

  • 4 # HELEN鄭英惠SIPD

    爬行的重要性怎麼強調都不為過。所以媽媽們一定要讓寶寶爬行夠4個月。

    第一,爬行促進大腦雙側分化,即身體的整體協調性。

    爬行是小寶寶的身體發展過程中遇到的第一次強烈的雙側肢體刺激【手腳同時進行的協調運動】,這個刺激能夠促成大腦皮層中心溝的形成,促進大腦雙側功能區的分化完成【左右腦功能區的逐漸分化】,如此,腦部各功能區才能專責化發展,也就是我們常常說的視覺區、聽覺區、語言區等等,孩子的身體因此能得到大腦更明確的指令,而身體傳給大腦的資訊才能更正確、有效地被解讀。

    大腦雙側分化不全的孩子,因為腦功能區專責化不完全,大腦常常模糊而混亂的指揮身體。這樣的孩子是最辛苦的學習者,因為他們各項表現都很正常,能專注認真,智力也不差,然而,他們方式使用身體的方式會讓他們的身體很快消耗能量------身體大片用例來執行一個小動作。

    比如寫字或畫畫時,頭、頸、肩、手臂都一起用力地繃緊,身體很快就沒力氣了,所以當同伴能專注兩小時來聽課、並完成指定的任務時,大腦雙側分化不全的孩子大概只能支撐五十分鐘,後續將因體力不足而無法再專注學習,使得這些孩子表現時常而承受莫名的挫敗感,繼而出現情緒不穩定易怒,但又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情緒不穩定,反映出來的行為讓周圍的人無法理解。

    第二,爬行促進頸部肌肉骨骼的發展。

    爬行鍛鍊寶寶頸部的肌肉和骨骼,頸部肌肉和頸椎能更強有力地支撐頭部,並以挺直的姿勢傳送內部血管和神經管道的營養和資訊,提供腦部足量的養分和氧氣,讓我們頭腦能夠時刻保持清晰和活躍的狀態,孩子長大後就不容易出現上課時老覺得脖子酸而需要用手支撐著下巴,或者把頭趴在桌上,甚至上課容易打瞌睡沒勁兒,犯困。

    第三,爬行可以鍛鍊寶寶眼球肌肉,發展出成熟視覺聚焦能力。

    爬行不但可以使我們有更寬的視野,因為爬行的時候寶寶需要把頭仰起,眼球就會隨著目標目上下左右轉動,因此眼球肌肉能得到鍛鍊,寶寶在三四歲時發展出成熟的聚焦能力,將來讀書的時候才不容易跳行跳字。

    而且仰頭的動作剛好刺激到腦幹部位前庭的位置,前庭感官也會因此得到順利發展,未來較不容易出現寫反字,或者視覺空間對應能力不足的現象。視覺空間是孩子未來數學物理的學習基礎。我小時候就是姥姥代養的,沒有經過爬行,所以我的數學物理成績就很差。

    第四,爬行能夠增強寶寶四肢肌肉張力和骨骼支撐力,為未來的走路做很好的鋪墊,同時鍛鍊身體的平衡協調能力。

    間接促進寶寶身體對食物的營養吸收能力,尤其對鈣質吸收。現在許多孩子雖然家長也提供了充足營養,但是孩子的肌肉能量並不大,力氣就不足,表現出來就是經常喊“累”,雖然每天孩子都喝牛奶,因為寶寶的身體【包含骨骼和肌肉】沒有接受足夠的鍛鍊,大腦會主動判斷四肢肌肉骨骼不需要承擔負重的工作,所以吃進去的營養會被挪用為他用,不會拿來增強四肢骨骼和肌肉發育。

    至於要爬多久才夠呢?一般而言,從7個月開始需要爬到12個月以後才能完成大腦功能區的分化。但是,大腦各功能區的執行能力在一歲後仍繼續強化,所以你1歲後如果可以繼續引導寶寶能夠爬行到一歲半是最好的。

    如果孩子已經錯過了爬行期而不願爬怎麼辦?那就需要家長費點心思,設計出一些爬行的延伸活動或者遊戲,讓寶寶補足該有的刺激,連線起尚未連線上的神經網路,只要寶寶願意爬,六歲之前多爬對感覺統合發展很有幫助。

    爬行中注意的事項:

    2.已經會爬的寶寶,家長每天和寶寶一起在地上爬,引導寶寶邊爬邊找玩具,用愉快的表情和聲音提示寶寶玩具所在地,或者家長在寶寶前面拿著玩具倒退爬,吸引寶寶往前爬拿取玩具。

    3.對於已經爬行超過5個月的寶寶,家長可以偶爾把玩具放在沙發上或者安全穩定的桌子上,引導寶寶爬向沙發或者桌子旁邊,讓寶寶自己沿著傢俱扶著站起,在引導寶寶由站到蹲,再回到爬行活動。

    4.對於爬行超過5個月的寶寶,讓寶寶與家長對坐,家長兩腿開啟,讓孩子坐在自己兩腿之間的地面或床上,遇害者雙手互拉,幫助寶寶由坐到屈膝,再到戰力;然後再將寶寶輕輕放倒,恢復坐姿。每次練習蹲、起、站立6下。

    所有以上動作練習要在溫柔、安全的環境條件下進行,儘量在吃奶前進行,或者奶後半小時後進行,動作的時間和標準性根據孩子月齡和體能狀態不同做適度調整。

  • 5 # 家有熊寶寶兒

    寶寶在爬行過程中可以對寶寶的抬頭、四肢、胸肌一個很好的鍛鍊方式,促進骨骼生長,為今後的站立和行走打下良好的基礎。

    多讓寶寶練習爬,這樣可以增加寶寶的運動量,增加寶寶的食慾,多練習爬型寶寶會吃的香、睡眠好、同時增加身體的各項機能發展。

    寶寶如果不練習爬行,只在一個地方待著,那樣的看到和聽到的都會受到一定的侷限性,寶寶逐漸長大後,他的好奇心就在逐漸增長,如果多練習爬行他就會看到和接觸到不同的新鮮事物,有利於他的心理和智力的發育。

    多練習爬行可以增加肢體的靈活性,情緒上也會比較開朗活潑,更有活力,出現遲鈍、動作緩慢的機率會小很多。

    寶爸和寶媽可以用一些小玩具來吸引寶寶練習爬行,把玩具放在離寶寶比較近的地方,逐漸讓寶寶爬的更遠。

  • 6 # 時雨煙

    除了寶寶更聰明,有沒有寶媽發現寶寶會爬之後身體更好了呢?

    我家寶寶是會爬了之後生病明顯減少了。

    之前聽過一種說法是,寶寶爬的時候身體各個器官是平行的,人類站著各個器官是壓迫的,所以多讓寶寶爬也有利於身體發育。

  • 7 # 格姆思Games

    7個月大的幼兒就開始自由的自發性爬行和抓物了。而爬這個動作本身,不僅幫助幼兒身體發育,也對幼兒大腦發育有促進作用。

    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幼兒不但要用小手、小腳支撐身體,使其四肢的小肌肉群得到發展,而且關節的運動有利於其骨骼和屈肌、伸肌的發育。同時,爬能增強幼兒頸部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力量,提高了幼兒敏捷性。而且幼兒在爬的過程中必須經常變換姿勢,也促進了其平衡器官的發展,對大腦控制手眼協調、手腳協調的神經發育有極大的益處。

    可以說,幼兒透過爬行適應周遭環境和探索自己的世界,促進了身體與大腦的共同發育。

    醫學專家及幼教專家經過認真而細緻的研究,反覆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沒有爬行過程的嬰兒,將來很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並影響大腦中樞發育,導致感覺統合失調。嬰兒動作能力的發展直接反映小兒智力發育情況。大多數書籍定義幼兒爬行的關鍵期是7~9個月。其實對於每個寶寶的性別、身體發育,爬行的敏感期也不盡相同,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千萬不能強迫寶寶爬行而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而要用引導的方式循序漸進的進行。

    如何引導寶寶爬行

    1、2個月時練抬頭

    孩子滿2個月後,家長可以讓他趴著,透過玩具引導他抬頭。

    2、4個月時練翻身

    4個月後,爸爸媽媽可以透過床單、浴巾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3、6個月時學坐起

    6個月的寶寶頸部肌肉已經有力了,可以坐起30秒,爸爸媽媽可以透過演示的方式,引導孩子坐起。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一些遊戲幫助他鍛鍊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比如居高再放下;幫助孩子站起來,再坐下。

    4、8個月時學匍匐

    8個月時,寶寶的四肢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較之前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透過寶寶的喜歡的玩具做引導,鼓勵他們匍匐前進。

    5、10個月時手膝爬行

    10個月的寶寶就能透過手和膝蓋的支撐進行爬行了,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嬰兒爬行動作。家長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行引導,讓他們多爬,只有多加練習,寶寶才能掌握爬行的技巧,從而達到鍛鍊目的。

    6、12個月爬樓梯

    對於12個月左右的寶寶,爬行已經不在話下了。他也會開始不拘泥於無聊的平地爬行,嘗試在沙發、床等傢俱爬上爬下了,這時,家長除了鼓勵寶寶爬行,更要注意爬行安全。

    小G老師最後再強調一點,爬行是孩子成長髮育的自然過程,不過臨床中確實有孩子不會爬行直接學會走路(比如小G老師自己……),這會影響到孩子成年後的運動協調性,如果孩子表現出了某些不協調動作,或肌張力異常,還是要及時找專家檢查!

    參考文獻:管正妞 李宏玲 嬰兒爬行訓練與智慧發展 [J] 現代特殊教育優才教育版,1996.(5)黃忠秀 1350名嬰兒爬行動作發育情況與相關因素調查[J]中國農村衛生事業管理.2011.(7)
  • 8 # 睿爸育兒

    爬行是寶寶大動作發展中的一個重要階段,一般來說,寶寶6個月左右,他開業趴在床上或地毯上,腹部雖然不能完全離開床面或地面,他能匍匐爬行;隨著月齡的增加,他的手臂、腿部和背部的肌肉逐漸增強,腹部能離開地面爬行,等寶寶9、10個月,基本都能完全掌握爬行的技巧了。

    有些家長認為寶寶在地上爬,會弄髒衣服和小手,或是怕寶寶磕碰,寧可抱不離手也不捨得讓寶寶爬行,其實這是錯誤觀念。爬行對寶寶未來身體與智力的發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讓寶寶下地多爬爬。

    爬行能促進寶寶身體各部位協調發展。爬行是一種非常好的全身運動,它能促進身體各部位的生長髮育。充分爬行,能夠鍛鍊手、腿、腰和背等部位的肌肉力量,寶寶在做爬行時,需要雙手與雙腳交替活動,協調地、有節奏地運動,有助於發展寶寶手與眼以及手與腳的協調能力。在這些活動中,寶寶練習獨立地移動身體的每一側,但同時又保持著與身體另一側活動的協調,從而促進他們身體兩側肌肉的協調發展。

    爬行有利於寶寶語言的發展。寶寶在爬行時,頭部是抬起的,這個動作可以刺激大腦皮層上的語言中樞,這種經常性的刺激,有利於寶寶將來順利地學習語言。有關研究發現,爬行的時候,手與頭的距離大約為30釐米,這正好是兩眼焦距結合的部位,因而,讓寶寶經常做爬行練習,有利於他們長大後閱讀與寫字。

    爬行能促進寶寶的心理發展。爬行練習不足或沒有爬行經驗的寶寶,往往會缺乏意志力,易受挫折,侵略性強,情緒多變,從而造成學習和行為上的困擾,常表現為注意力不集中,不能持久幹一件事;有意地培養寶寶爬行動作,能激發他們探究陌生世界的積極意識;爬向媽媽,爬向爸爸身邊,可讓寶寶產生安全感;爬到目的地後,還能讓寶寶體驗到成功的喜悅與快感。

    爬行能促進寶寶智力潛能的開發。寶寶在家長的懷抱中,只是一個被動的觀察者;而在爬行活動中,他可是主宰自己方向的探索者。透過爬行,姿態由靜到動,範圍由點到面,視覺與聽覺都得到極大鍛鍊與發展,擴大了寶寶的認知範圍,為寶寶擴大對外部世界的初步認識,創造了有利條件。

    爬行可為學走路打下結實基礎。有些家長認為寶寶提前會走路,這說明寶寶身體生長髮育好,於是乎讓寶寶過早的學走路,其實這是錯誤的觀點,過早讓寶寶學走路容易導致寶寶出現O型或X型等異常腿型。家長應該是讓寶寶多多爬行,等腿部骨骼和肌肉充分生長,有足夠力量了,才順其自然讓寶寶進入學走路階段。

    不過,要提醒的是,寶寶在爬行時要注意安全。爬行的地面寬敞、乾淨,最好讓他在爬行墊上爬行,避免寶寶碰到帶有病菌的垃圾或廢物;周邊不能有鋒利的牆角或尖銳的硬物,以免寶寶磕到,牆角與傢俱稜角要提前做好包邊;爬行地面或爬行墊上不能有小物件或小玩具,好奇又貪吃的寶寶,喜歡把東西塞進嘴巴,這個要家長看管;家中低位的電源插座,家長也要加封,避免調皮的寶寶把小手指塞進插座孔發生觸電危險;熱水瓶不能放地面,以免寶寶爬行是打翻燙傷;多層戶型的房子,寶寶爬行時要有家長看管,避免寶寶從樓梯上摔下。

  • 9 # 玥媽育兒

    小寶寶一定要先學會爬才能學走路,這是孩子的身體發育規律,不能夠違背這個規律,否則對孩子的骨骼發育很不好。孩子多練習爬對孩子的感覺器官和運動系統的發育是很有幫助。能夠幫助孩子的平衡能力感知能力,對孩子將來的運動神經發展也很有幫助,所以家長們一定要幫小寶寶多練習爬。

  • 10 # MM育兒雜談

    爬行是寶寶成長過程中的一項重要的大肌肉運動專案,但是有些家長對此不夠重視,沒有進行有意訓練,導致自己的孩子不會爬就學會了走路。這是一種完全錯誤的認識。

    1、爬行讓寶寶更聰明。在爬行過程中所接受到的刺激可促進嬰兒的空間智慧的發展,刺激內耳或前庭系統,有助於維持平衡感,促進左右腦的均衡發展。

    2、爬行讓寶寶身體更靈活。爬行是在手、眼、腿、腳的協調配合下才能有效完成的一項動作,有助於四肢協調能力的發展。爬行促進寶寶大動作及精細動作發展,爬行中運用到不同的肌肉群,促進寶寶身體協調性的發展,增強動作的靈活性。

    3、爬行讓寶寶學習探索世界。爬行提供了寶寶發育早期主動探索和嘗試獨立的機會,寶寶在爬行中接觸更大範圍的環境,可促進寶寶認知能力的發展。

  • 11 # 天使媽媽育兒知識

    爬這個動作本身,不僅幫助幼兒身體發育,也對幼兒大腦發育有促進作用。

    在學習爬行的過程中,幼兒不但要用小手、小腳支撐身體,使其四肢的小肌肉群得到發展,而且關節的運動有利於其骨骼和屈肌、伸肌的發育。同時,爬能增強幼兒頸部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力量,提高了幼兒敏捷性。而且幼兒在爬的過程中必須經常變換姿勢,也促進了其平衡器官的發展,對大腦控制手眼協調、手腳協調的神經發育有極大的益處。

    可以說,幼兒透過爬行適應周遭環境和探索自己的世界,促進了身體與大腦的共同發育。

    醫學專家及幼教專家經過認真而細緻的研究,反覆實驗觀察得出結論沒有爬行過程的嬰兒,將來很可能會出現語言障礙並影響大腦中樞發育,導致感覺統合失調。嬰兒動作能力的發展直接反映小兒智力發育情況。大多數書籍定義幼兒爬行的關鍵期是7~9個月。其實對於每個寶寶的性別、身體發育,爬行的敏感期也不盡相同,家長不必過於糾結。千萬不能強迫寶寶爬行而引起孩子的牴觸心理,而要用引導的方式循序漸進的進行。

    如何引導寶寶爬行

    1、2個月時練抬頭

    孩子滿2個月後,家長可以讓他趴著,透過玩具引導他抬頭。

    2、4個月時練翻身

    4個月後,爸爸媽媽可以透過床單、浴巾幫助寶寶練習翻身。

    3、6個月時學坐起

    6個月的寶寶頸部肌肉已經有力了,可以坐起30秒,爸爸媽媽可以透過演示的方式,引導孩子坐起。同時,爸爸媽媽也可以透過一些遊戲幫助他鍛鍊平衡能力和肌肉力量,比如居高再放下;幫助孩子站起來,再坐下。

    4、8個月時學匍匐

    8個月時,寶寶的四肢肌肉、背部肌肉、腹部肌肉較之前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可以透過寶寶的喜歡的玩具做引導,鼓勵他們匍匐前進。

    5、10個月時手膝爬行

    10個月的寶寶就能透過手和膝蓋的支撐進行爬行了,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嬰兒爬行動作。家長可以透過多種方式進行引導,讓他們多爬,只有多加練習,寶寶才能掌握爬行的技巧,從而達到鍛鍊目的。

    6、12個月爬樓梯

    對於12個月左右的寶寶,爬行已經不在話下了。他也會開始不拘泥於無聊的平地爬行,嘗試在沙發、床等傢俱爬上爬下了,這時,家長除了鼓勵寶寶爬行,更要注意爬行安全。

    小G老師最後再強調一點,爬行是孩子成長髮育的自然過程,不過臨床中確實有孩子不會爬行直接學會走路(比如小G老師自己……),這會影響到孩子成年後的運動協調性,如果孩子表現出了某些不協調動作,或肌張力異常,還是要及時找專家檢查!

  • 12 # 寧靜育兒

    寶寶練習爬行,是寶寶舅舅特意叮囑我,要注意的。他是感統訓練老師,現在很多孩子感統失調,都是小時候運動不夠,特別是大運動。幼兒時期的爬行,訓練手腳協調能力,長大點,踢球,跑步,丟沙包等等。不要讓電腦,平板,手機佔據孩子的世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阿布扎比財團除了錢還帶給了曼城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