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媒體報道,金沙江領投朱嘯虎和著名天使投資人王剛,二人合投標的是一家名為魔急便Mobile Go的早期專案,近期A輪融資或也已接近尾聲。 魔急便做的事並不複雜,概括來說,就是在類似滴滴的分時租賃汽車上的無人貨架。使用者上車後,可以看到其安裝在前排車椅椅背上的帆布貨架、以及座椅間的零食盒子,掃描其上的二維碼選好商品後便可下單結算。對於司機來說,只要具有滴滴平臺上的合規身份,交99元保證金即可申請加入,平臺稽核通過後需要司機前往線下站點啟用、領貨、培訓,司機本身並不直接購買貨品,而是由平臺承擔,司機從訂單中抽成。你覺得這種商業模式可行嗎?會出現什麼問題?
4
回覆列表
  • 1 # 七個文牛

    這是非常好的專案,從司機角度能有額外收入,對於乘客來說的到了便利,從這兩塊角度看這商業模式是可行的,可任何事都有兩面性,也有很多問題需要解決。

    無人貨架安裝位置安全嗎?

    可以看到,無人貨架安裝在後排座位,人坐在位置上的正對面,這會不會對乘客安全造成影響,比如急剎車如果撞到無人貨架上的物品,雖然無人貨架是帆布做的,可商品並不是柔軟物品,可能會造成傷害,從安全形度看,無人貨架不應該先考慮顯眼的位置,而且先考慮在不對乘客安全造成影響情況擺放,這這才能做到真正便民服務,而不是帶來安全問題。

    無人售賣信用制度

    司機可以透過滴滴認證進行繳納押金,那麼也可以對乘客進行記錄信用,無人貨架是靠人的信用自覺付款消費的,那麼就得有個記錄信用的機制,防止個別乘客拿了的東西沒付款的情況,畢竟司機負責開車,看不到後面情況,無人貨架又是自覺付款的,萬一有人拿了沒付款,這貨物損失算誰的?所以需要從平臺建立一個信用制度。

    99元押金合理嗎?

    認證加99元押金後,司機可以直接到線下啟用、領取貨物、培訓,平臺並不需要司機自己購買貨物,而是平臺承擔,司機從賣出去的貨物抽提成,這點非常好,司機只是需要付押金,押金是可以退的,為了保障無人貨架的歸還,收取一定押金合理,不需要司機自己額外負擔貨物的費用,減少了賣不掉,錢壓著的情況,又可以賺錢。

    無人貨架可行嗎?

    從無人貨架商家和司機是共贏的,大家都有錢賺;從乘客這裡,無人貨架給乘客帶來便利,所以無人貨架是3方都有利的情況,這商業模式來說可行。

  • 2 # 河源HWL

    在滴滴擺這種“無人貨架”?個人認為:一輛車的空間那麼小,車主就在離客戶不到1米的地方,擺這是不是多此一舉?還要押金,商品的價格怎樣?賺的錢還要分成,要是為了賺那幾毛錢,99的押金幾時能賺回?萬一那個小架子被不小心弄壞了車主是自己賠還是扣押金?與其這樣,車主不如自己在車上放個零食和水的小籃子,顧客一上車就提醒一下顧客需要就買,賺多賺少入自己口袋不用分成,賣的東西還不用那麼貴。

    所以這種無人模式我並不看好,就醬。

  • 3 # 海微喵

    金沙江領投朱嘯虎和天使投資人王剛,合投一家魔急便專案,這個專案概括來說就是滴滴上的無人貨架。看起來是個非常好的專案,從司機角度有額外收入,乘客也得到便利,乍一看是個三盈的朝陽產業,實際上存在很多問題,想盈利,一個字:難。

    人的素質問題:無人售貨機在許多國家都已經非常普及了,尤其是日本,販賣的商品種類琳琅滿目,但是中國推廣無人售貨機的公司死的一個比一個快,那些生產販賣機器的商家,還勉強能維持,究其原因就是昂貴的售賣機經常招到人為損壞,共享雨傘這麼快就銷聲匿跡了就說明越是小商品越難把控。

    商品角度:魔急便主要販賣的商品是以飲料為主,這些商品利潤低還比較重,賣完是開車去取貨還是在出租車裡備貨,這麼重的東西,要消耗多少能量,對司機來說又真的划算嗎?先不說被人不經意拿走,就算是有淘氣的小孩子,沒看住把瓶蓋擰開了,又怎麼算?有些人就是喝了不給錢,司機有什麼辦法?市內乘車5到10分鐘,有多少人需要你這瓶水。這些都是現實問題。如果真的特別掙錢,司機為什麼要給你幹,自己賣不行嗎?

    還有個特殊情況:真遇到喪心病狂的變態,把有毒的飲料和正常飲料調了包,責任你能說的清嗎,這種事怎麼監管?出現兩起這樣的事件,分分鐘讓你倒閉。如果有惡性競爭對手出現這種情況很容易發生。

  • 4 # 風渡

    可行,這種商業模式是一種多贏的商業模式,為滴滴司機帶來額外的收入,也為乘客帶來了一些方便,當然最大的贏家是投資方,其次是廠家。有好處自然會有壞處,就像當初的共享單車。這種商業模式肯定會出現衛生問題,不過這些問題會慢慢的變淡。所以說可行。

  • 5 # 妥妥大哥

    我覺得非常可行,但是要最佳化。成功的思維永遠是少部分人。你們個個都說不行也不看看你們跟大佬的差距在哪?共享單車你們說行了?共享汽車你說行了?房地產你們說行了?經濟你們說行了?

    總的來說,車內空間本身不大,那個貨架裝在那裡確實有一定的危險性,出了事就說不清了。建議最佳化,東西庫存放在後備箱,一套放在前排放東的儲物櫃裡面,包括車位下面。給客戶展示一個二維碼即可,客戶掃碼進去進入網店一樣有圖片展示,就直接選購下單支付,告訴司機,司機拿東西出來給客戶。市場是可以的,一天司機賣幾票,就相當於少走好幾趟的車。

  • 6 # 愛美寶寶小程式創城哥

    1作為一個公司來運營的話,我認為不太可行。

    1.公司依賴於滴滴平臺,哪一天滴滴不願意了,把你撇開,他自己操刀上馬,公司馬上完蛋,風險就很高。因為這個不存在什麼品牌效應,滴滴沒必要收購你。所以滴滴也在觀望,讓你們去測試市場。失敗了,你就做先烈。成功了,他來割韭菜,一腳把你踢開,換成他自己的貨架。

    2.平臺只是平臺,他還要考慮到司機,司機一看這個模式簡單賺錢,那他可以自己搞。自己套個袋,再進一點避孕套、礦泉水,餅乾零食 甚至香菸(不知道是否需要專賣許可證),大貨放後備箱,前面就各放一件,兩個袋子最多放兩件,下車的時候目測一下就可以知道有沒有被盜。自己賺的百分百歸自己,丟失了自己負責,清晰有效。沒必要透過第三方公司以及平臺再來分傭。

    網際網路公司習慣用大炮來打蚊子。仗著背後投資人的鉅額資金,一味的思考如何把量做上去,而忽略了這個模式本身是否具有邏輯合理性,是否能夠經營3到5年?

  • 7 # 網際網路指北

    拋開這種新場景的可行性不談,我們先來盤點一下這種零售場景有哪些優缺點。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優點:

    1、新的場景。在車上做無人零售,區別於以往的零售方式,乘客在買服務的同時,還能買到飲料和零食,覆蓋了一個空白的消費場景;

    2、規模化容易。滴滴作為中國網約車的老大,不僅有龐大的乘客基數,車主數量也很多,因此一旦司機們認可,這種形式可以快速複製、形成規模化;

    3、投資較小。對於魔急便來說,主推產品單一,批發成本價低,投資較少,對於司機來說,只需99元就可以合乎規定地增收;

    4、互利共贏。車主可以增加自己的收入,滴滴也可以用這種方式進軍新零售行業,方便乘車的顧客。

    一個硬幣有兩面,事物也具有兩面性。除開上述這些優點,魔急便這種新模式也存在很多缺點:

    1、安全問題。在距離客人不到一米的正前方放個盒子,同時邊角是尖的,飲料硬度也很大,而汽車在行駛過程中具有慣性,會增加乘客的乘車風險;

    2、衛生問題。既然決定了要在車上賣東西,就意味著允許使用者在車上吃東西的行為,而碎屑或飲料掉在、灑在車上,又難免會引起司機和乘客之間的摩擦;

    3、SKU數量有限。雖然有流量,但在車內這種有限的空間,直接決定了售賣產品數量少,能積累的SKU太少;

    4、過度擠壓使用者乘車空間。原本就不寬的車內,再擺上一個貨架,壓縮了使用者的乘車空間,降低了使用者的乘車體驗;

    5、誠信和技術問題。司機的視線在前方,無法看到後面的情況,如果使用者沒有誠信,該透過什麼技術來規避這種損失;

    6、質量問題。更為重要的是,這種開放環境內,食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該如何保障。出了問題誰來負責?

    網際網路流行著這樣一句話:站在風口,豬都能飛。但是,風停下來,豬還是會掉下來。無人貨架的這種新場景是不是豬,我說了不算,司機和乘客說了才算。司機接不接受,影響這種模式能不能快速規模化;乘客買不買賬,決定了這種模式生存還是死亡。

  • 8 # 卷拽

    我非常看好這個專案,原因有一下幾點。

    1.擺無人貨架可以給滴滴司機帶來額外的收入,這彌補了滴滴取消補貼後司機賺錢越來越少的詬病。

    2.給滴滴帶來增值服務,進軍移動零售行業。提高為客戶服務能力。

    3.模式新穎,有更多的想象空間和發展空間。

    我個人談談自己對滴滴上擺無人貨架的幾點想法。

    1.滴滴上擺貨架,就是說這是個移動的無人貨架,其覆蓋範圍太廣了。可以說遍地是便利店。如果能在手機上下單,路過的滴滴車主手機上會顯示有人下了四瓶可樂的訂單。舉個場景,我去電影院裡看電影,在前臺買點零食,一般電影院的零食是外面市場的幾倍,而我在滴滴上下了個零食單,路過的滴滴車主給我零食。

    2.我覺著擺在車上的零食對包裝應該有要求,比如包裝大小,形狀,都要去適應車載的狹小空間。

    3.零食安全問題,夏天天熱,零食能放多久?

  • 9 # 創業者黃濤

    其實無人貨架並不是什麼新的商業模式,看著這麼眼熟,這不就是街邊自動售賣機的縮小版嗎?只不過,將自動售賣機從街邊、地鐵站搬到了滴滴上,用時髦點的話來說,這樣就會有消費場景。

    這樣的消費場景也不陌生,滴滴專車上也會配備純淨水供顧客飲用。現在,從單純的純淨水變成了飲料和零食,從免費提供到自助購買。

    這樣的模式可不可行,關鍵要看,乘客是否有購買需求,司機是否願意提供這樣的服務。

    先說乘客,在這樣的場景裡是有消費需求的。例如早上上班,來不及買早點,可以在車裡消費。不過無人貨架的容量是有限的,很難做到滿足大部分客戶的需求。賣得好的商品會被第一個客戶消費掉,那麼第二個客戶就沒有選擇了。畢竟,無人貨架的補貨還需要時間。

    然後是商品的儲存。在滴滴這樣的行駛環境裡,司機無法對客戶消費商品的全過程有全程監控。是否會出現有的客戶對商品進行拆封又不消費的情況,這會影響下一個客戶的體驗。

    無人貨架上的商品售價不會太高。否則,我花30塊錢坐車,還要比超市多花好幾塊錢去買零食嗎?對大多數消費者來說,經濟性是首選。既然商品的利潤空間有限,那麼司機願不願意跑去補貨就難說了。作為創業公司,魔急便的線下補貨點一開始也不可能很多,這就進一步增大了補貨的難度。除非,司機可以在遍佈城市的便利店,像711,這樣的網店隨時補貨。

    此外,既然有零食和飲料,那就不可避免的出現了車內衛生問題。如果上一單的客戶比較過分,那是不是在拉下一單時,司機還需要對座位進行一次清理?甚至要增加車內的清潔保養次數。

    綜上,我覺得無人貨架最大的問題在於商品的補貨。把這個問題解決好,無人貨架才能真正開展下去。

  • 10 # 科技民生

    朱嘯虎入局新零售,網約車上擺貨架,司機能同意嗎?

    金沙江領投的朱嘯虎,這位投資了百姓網,映客直播,滴滴出行,餓了麼,百合網,ofo等知名網際網路企業的著名投資人,這次又將目光轉向了最近儼然為了網際網路行業新風口的新零售。

    這一次,他和著名的天使投資人王剛共同投資了一家名為魔急便的的初創公司。這家公司主營業務就是車載便利。顧名思義,就是在類似滴滴的網約車上安放無人貨架,使用者在車上,只要選好商品再掃掃貨架上的二維碼就可以完成交易。而司機呢,只要具備類似滴滴平臺上的合規身份,再交99元的押金就可以申請加入。平臺在稽核透過司機的資質後,需由司機自行前往線下站點進行啟用,領貨和短時間的培訓後,才能正式開始運營無人售貨架。商品由魔急便提供,司機參與銷售的分成。

    這個商業模式看起來似乎很美好,顧客得到了便利,司機獲得了額外的收入,平臺也賺到了錢。然而,真的是這樣嗎?我看不見得。

    首先,在網約車上賣零食,自然就繞不開滴滴。作為網約車的管理平臺,滴滴是否會同意魔急便在在自家平臺的網約車上安放無人售貨架。就算我們說車是網約車司機的,滴滴無權過問,但是滴滴自己也在探索無人售貨領域,一旦發現在租憑汽車上投放無人值守貨架是可行的,那麼滴滴肯定也想從中分一杯羹,只要滴滴也參與進來,那麼魔急便的先發優勢便會蕩然無存。

    其次,開放式的無人售貨架必然會存在一個商品丟失的問題,司機在駕駛過程中,往往無暇顧及乘客的情況,在這種無人監管的場景當中,商品的丟失率必然遠遠大於那些位於商業辦公區的無人貨架。那麼丟失的貨物的損失由誰承擔?如果是由司機來承擔,司機斷然不願意,“憑什麼辛辛苦苦載客,還要倒貼錢?東西又不是我拿走的。”而如果由平臺來承擔,似乎也不行,畢竟不清楚商品丟失的原因,不能排除被褥羊毛的可能。

    再者,很多網約車司機算是兼職,只是在工作之餘出來跑跑,賺賺外快。汽車主要的功能還是生活便利,節假日帶著親戚朋友出去旅遊玩耍之類的。所以這部分司機並不太喜歡在自己車上加裝其他影響美觀的物件。更何況,在接送親戚朋友的時候,要是有親戚家的小孩看到車上有零食想吃。這個時候該不該向他收錢?收吧,又有些不好意思,不收吧,吃虧的是自己。這個人情要怎麼擺平,也是個不小的問題。

    最後,就是該商業模式的回報率問題了。由於車空間狹小,就註定不能承載太多的商品。如果商品消耗速度較快,那麼司機就得經常前往魔急便的站點補貨,而以魔急便的商業模式來看,它在一個城市中所設立的站點必然不會太多,那麼便對司機補貨造成了極大的不便。並且每個司機補貨起碼要花上兩三分鐘的時間,一旦銷量大,那麼排隊等待就是必然,這將會消耗掉司機寶貴的時間成本,司機透過魔急便得到的分成甚至還抵不過排一次隊所花的時間。

    然而,人們在網約車上購買零食的熱情似乎並不算太高。一來選擇網約車出行旅程大多不會太長,大概也就20分鐘。二來,在車上吃零食似乎也不太方便。如此人們的購買慾望自然就不會高,那麼司機想在短時間內賺回這99塊錢押金就很難。這時候魔急便就會出現現金流短缺的問題,如果沒有源源不斷的資金注入,這個時候魔急便該怎麼辦?是否能堅守本心,不動用屬於網約車司機的押金呢?倒閉的共享單車企業至今還欠著一大筆押金沒還。

  • 11 # 雲獸

    看商業模式行不行的邏輯是1、有沒有解決客戶痛點 2、潛在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3、有沒有清晰和持續的盈利模式

    一個個來看。

    1、有沒有解決客戶痛點?

    坐專車的客戶的痛點是出行沒有車,或者打不到車。過去的痛點還有計程車貴,服務不好,現在已經不存在了,不是計程車升級了,而是滴滴專車不行了。所以吃喝並不是痛點。

    2、潛在的市場規模有多大?

    會在專車這種感覺就不衛生的地方買吃的人,估計只有忘記吃飯餓壞了而且很不講究東西或者地方的人,這種人群恐怕極少。

    再有就是小朋友,估計大人是不會允許小朋友買或者吃車上看起來很多人摸過,不知道放了多久的的東西的。

    還有就是愛吃零食,等不到下車的人,這種人群恐怕也很少。

    只有水和飲料受眾的群體會大一些,但價格必須不能比車外面貴。

    所以潛在的客戶少,而且低頻。

    3、盈利模式

    客戶對車上的食品和飲料衛生要求會很高,因為從心理上對車上食物的衛生本能的懷疑,只要外包裝舊損破髒的產品,基本上售出可能就會很低。再加上丟失(不排除)等損耗,損耗率會比較高。

    收入來看只有產品差價,這些日常食品不可能賣出高價,因為場景不符合,但凡價格稍高,客戶一定會下車再買。就靠極微薄的差價,這麼高的損耗率,盈利絕不可能。

    好,腦洞開一些,盒子上的廣告費。計程車座位廣告已經是很古老的收入方式,別的不說,這塊的收入計程車公司會輕易拱手相讓?

    以前共享雨傘就有個聰明人說,有手機號碼可以賣錢!這哥們不知道現在是不是從號子裡出來了,你知道這是違法的嗎?並且要買手機號碼X寶上有的是,一萬條几百塊錢。不要問我怎麼知道的,我也是問度孃的。

    肯定還會有人打司機99塊壓金的主意,按多少個司機就有多少冗餘資金,可以在金融方面運作。司機同志是爭辛苦錢的,是幾塊幾塊錢攢出一天的收入來的。如果這玩藝不掙錢,你覺得司機會交保證金嗎?即使交了,有當初共享單車的前車之鑑,你敢不退嗎?所以就別做夢了。

    由此可見,沒有解決客戶痛點,市場規模小,盈利很難實現。可以很肯定地下判斷,偽需求,商業模式不可行!

  • 12 # 勤奮的茂子

    又在創造一個偽需求!這種商業模式很顯然不科學,不具推廣價值。理由有三:

    1、消費場景導致物品擺放有限。

    轎車內、靠椅背後、鑲一個貨架、裡面擺幾瓶水……你在逗我玩嗎?

    現在滿大街的便利店,進門可選的貨品太多了,我幹嘛要在你私人轎車裡,買一個不知道放了多久、在車裡晃盪的要變質的飲料?

    還有,狹窄的空間裡面,眼前莫名擺一堆貨品,還是有限的幾個品牌,我喜歡百事你給我擺瓶七喜,我喜歡瓜子你給我擺袋花生,你這樣一天能賣幾瓶水?

    還有,裡面擺這麼多東西,安全怎麼辦?車內空間有限,萬一一個急剎車腦袋撞貨架上算誰的?

    2、擺放物品不是生活剛需。

    如果說你在靠背上安裝個聯網的電子顯示屏,我可能要瞄一眼,但擺放那些東西,我真心沒有消費的慾望。

    天熱,不說每天出門包包裡帶瓶水,至少路邊到處可以買,但你在車上這有限的空間內,能擺放幾瓶水?我看三五瓶最多,剩餘的呢?放後備箱?

    我的天,夏天在後備箱放水,是什麼概念?!

    放零食呢?能運載多少?乘客行李怎麼放?

    水、零食我到處可以買,但真心沒必要在車上買……這真不是稀缺、必須的剛需品。

    說句實話,哪怕是你放點安全套,都比放零食快消品好多了。

    3、乘客素質或導致商品被損,影響銷售。

    這話說起來不好聽,但必須面對。

    你想啊,車上載的各色人等,閒著無聊的時候給你東畫一下西摸一下,那物品還能賣嗎?

    如果哪個熊孩子伸手在零食上戳個洞,下車時家長悄默聲走了咋辦?這損耗算誰的?

    目前,共享經濟、無人經濟確實是風口,但風口也需要實實在在的消費場景來支援,且是實實在在給群眾帶來便利、改善生活品質的,如移動支付。

    如果動輒拍腦袋想個內容出來,然後湊個幾十萬的種子資金,拉一票人包裝一下就去忽悠天使、A輪,這樣的共享經濟……

    我看也罷。

  • 13 # 智東西

    這種商業模式是可行的,只不過可能比辦公室無人貨架的發展空間要小。

    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一,場景更封閉,但是消費品類以及體量非常有限。辦公室的無人貨架做得好的一般都會有上百SKU,冷櫃熱櫃貨架都有,但是目前都還不如一個普通人工便利店賺錢,因為貨損和補貨(貨運)成本非常高。而車載無人貨架的場景雖然更加封閉,但是相對來說也是一個限制,首先接觸客戶的時間有所限制,客戶在這個場景中的時間相對較短,在有限的時間裡,客戶可能只會對水、飲料等商品有購買的額需求,其次,車內的空間非常有限,商品怎麼擺放,像一些食品類商品還不適宜在車內實用,所以總的來說車載無人貨架的商品少,需求相對也比較少。

    第二,貨損仍然是問題,車載無人貨架雖然相比辦公室無人貨架來說,多了司機做監督,但是司機大部分時間都在開車,車載無人貨架的位置在司機的視覺死角,因此司機能起到的監督作用相對也很少,那麼貨損對於車載無人貨架仍然是一個問題。

    第三,接觸到的使用者很有限,目前還只是使用相關出行工具的乘客才會接觸到,這個市場完全的空間本身也不算大,因為不同平臺的割裂,現在的車載無人貨架的使用者群就更少了,需要規模發展之後可能才會有所收益,而且這個收益可能也很有限。

    因此,車載無人貨架可能不會成為一個新的投資風口,新零售形態還有待探索,車載無人貨架算是辦公室無人貨架的一個衍生產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男朋友離異,帶有兒子,現在已經13歲了,還應該跟他在一起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