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櫃員吱聲
-
2 # 行到水窮處h
父愛如山,有時候這座山成為了自己人生中難以過去的坎,不過我覺得任何東西具備兩面性,感情也不過如此,所以與其去懼怕眼前的這座山,不如翻山越嶺越過重重困難歷練自己,這樣才是這座山正在的價值所在!
-
3 # 愛好心理的菜鳥
小時候跟姥姥姥爺長大,一年很少見到父親,有一次父親回來帶我去玩,沒有喜悅,只有害怕,陌生人的感覺。以後就再也不跟他出去了。
-
4 # 利弗莫爾紙帶機
父親亂髮淫威,會導致孩子恐懼。在中國,從南到北,這樣的父親,非常多,以強凌弱,以供養關係為脅迫,虐待孩子,比比皆是。孩子幼小時,會誠惶誠恐。但孩子長大後,會敵視父親。禍起蕭牆,親人反目,這是天下最愚蠢的事。做父親的,應該不遺餘力愛護孩子。父慈才能夠子孝。不要以為你總處在親情的優勢中,等你老弱病殘的時候,你也會淪為弱者,需要孩子扶助。如果你親手毀滅了親情,未來會得到報復。這些都是我人生的真實感受,我那邪惡的父親,癱在病床一個月,直到死,我也沒看他一眼。雖然他希望和解,但我看他,就像一塊臭肉。
-
5 # 一個被迫營業的人
我認為恐懼自己的父親是有眾多原因的,在選擇自己的生活方面應該我認為要有自己的生活。
1 :父親在形象上是比較偉岸的,與我們子女的溝通較少。因為我們的父親母親拉扯我們長大,我們從小到大都是對父親對父親的話言聽計從,所以我們在心理上會對父親產生恐懼,但是母親就不會,母親在我們的眼裡一直是比較親暱的。
2:父母之前一直在為我們拿主意,但我們要為他們拿主意時,有種心理的誤差。在我們求學時期和工作初期,都是我們在請求父母的意見,當我們要自己拿主意時,特別是與父親意見不合時,就會產生矛盾。
解決方法
一:與父親心平氣和的坐下,以大人的身份與父親進行談話,與父親交流自己內心的想法。
二:透過母親與父親進行交流,母親在這些時候一般都是比較理智的,透過母親來讓父親得知自己的想法,從而得到改變。
三:如果自己經濟支援,就可以與父親母親分開居住,因為你陪著他們,他們感覺不到我們子女的好,只有分開時,我們偶爾去看看他們,他們才會說我們的好。
小結:溝通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在溝通後才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
6 # 花花不是豬
在我的家裡,有兩個這樣的人,一個是我的爺爺,一個是我的父親。
先說我的爺爺吧,幾乎沒有人敢忤逆爺爺,在爸爸和叔叔眼裡,他是家裡絕對的權威,甚至在全家人眼裡,他也是被我們敬重的存在。那種感覺,不能說是恐懼,和你準確的說,應該是敬畏。他幾乎從來沒有對我們大家發過脾氣,但是他嚴肅的時候,誰也不敢說話。我想,那就是所謂的氣場吧。這也導致我有很多話不敢對他說。如今他已經離世11年了,但我真的想告訴他,我很愛他,每每提起,也是熱淚盈眶。
再來說我的父親吧,我的父親在我心中是不如爺爺有威望的,對於他的恐懼,更多的是來源於小時候他對我的嚴加管教。小時候爸爸對我要求很嚴格,考試粗心沒考好會捱揍,跟媽媽犟嘴會捱揍,不聽話會捱揍……爸爸打人也挺疼的,好多次我的大腿都被爸爸擰的青紫。那時候對他,是真的恐懼。但是我從不怨恨他。我一直記得小時候發燒打針,大半夜他陪在我身邊給我灌熱水袋,記得他給我做我最喜歡吃的酸菜魚,記得他對我說,要是我的老公欺負我,他一定不會饒了他。我內心深知,爸爸是愛我的。現在面對我的爸爸,也會有些距離,可能小時侯捱揍的陰影還在。但是我一直在刻意拉近我跟爸爸之間的距離,我不希望爸爸覺得我疏遠他。
父愛如山,爺爺和爸爸從未對我說過一些很溫情的話,但是在內心深處,那種來自血脈裡的愛,一直都在!
-
7 # 天使寶貝727
都說:“父愛如山,深沉而偉岸”在我的童年記憶中,父親嚴厲的像一座大山一樣讓我發抖,好害怕爸爸的眼睛,爸爸脾氣不好一發火,家裡雷聲隆隆,炮火連天,用媽媽的話說:“爸爸是家裡的老虎外面的綿羊”每每做錯事我就躲在角落不敢回家,跟在媽媽後面讓媽媽給我打前仗,在這樣的恐懼中,渡過了小學生活,幸好還有媽媽的安慰與鼓勵!
1966年的爸爸媽媽在長治
帥氣的爸爸
1987年隨父親從小縣城來到了人生地不熟大城市,媽媽在家鄉教學直到退休,剛來大都市,我心彷徨迷茫無助,可媽媽又不在身邊,有些事情根本不敢向父親訴說,這就形成自卑恐懼的心理,想媽媽了就偷偷的哭泣,天天就盼忘這假期快點來臨,就可以得到母愛的溫暖,母愛的力量……
1992年春節
歲月的無情時間的流逝,在高中生涯中的一次經歷,卻讓我改變了對父親的看法,那是1992年的初夏,早晨起床頭疼難忍,兩眼發黑,繼續睡覺沒去上課,一覺醒來看到爸爸握著我的手,坐在床前,給我買了最愛吃的蘇打餅乾(那個年代吃飽飯就不錯了,家裡姐妹五個沒有閒錢買零食吃)又是物理降溫,又是找醫生來家裡給我看病,原來是我出麻疹了,需要在家休息一個月,在這一個月中,爸爸又當爹又當孃的,跑前跑後,無微不至的照顧著我,關心著生病的我,我滿身滿臉都是珍子,爸爸不讓我撓破,警告我說:撓破了就會留下疤痕,將來可找不到男朋友的,對於一下威嚴的父親來說,能說出這種開玩笑的話,我還是第一次聽到。
2018年春節
在這一個月中,爸爸每天都做我愛吃的飯菜,平時過年才可吃到的東西,這一個月中我都吃了個遍,爸爸說話的語氣也緩和了好多,一下沉默的家中也有了氣氛,爸爸的話也多了起來,還去同學家給我抄作業(那時即沒有電話☎️更沒有手機)不會的給我講解,突然間我感覺到久違的溫暖,爸爸也不怎麼可怕了,原來父親也有溫柔的一面,是我心裡有牴觸情緒,竟然把爸爸拒千里之外,透過這一個月的家庭生活,使我對父親有了新的認識:父親威嚴中帶著慈愛,嚴厲中藏著和善,嚴中帶柔,柔中帶剛,慈祥的父親,和藹可親的爸爸,一直陪伴著我們直到今天。
2019年國慶節
願爸爸身體健康,平安幸福,願媽媽開心快樂,幸福無憂,願我們的爸爸媽媽福如東海 常流水壽比南山不老松
2019年五一
2018年六一
“父母在哪裡家就在哪裡”請珍惜和爸爸媽媽在一起的時光,溫馨浪漫甜蜜幸福
願我們這個大家庭興旺發達,錦繡前程!
-
8 # 孝順在個人
這個問題,就讓我想起小時候,因為我爸上夜班,白天在家睡覺,有一次,那時我們在家放假學習,我們子妹三個,就為藍球網掛在哪裡,就開始大聲吵吵,把網放最高處,開始打藍球,因為家裡的空間有限,我們就開始鬧騰,這時,我父親拿起一條皮鞭,打在我大妹身上,當時我們嚇得早已跑街上。從那以後,再看父親很恐懼,再也不敢在家打鬧,從此,知道父親工作的不容易,讓父親睡個好覺,做好工作。
-
9 # 蘇沫若
我比你好點,沒有到恐懼的地步。只是對於父親有種若即若離的陌生感。
小時候的記憶始於六七歲吧,再早的記憶感覺模糊到記不起來。但是從記事起感覺父親就沒有很慈祥的跟我及姐姐和弟弟溝透過,更不用說陪我們玩耍了。所以看見隔壁小夥伴有父親陪伴那種羨慕不言而喻。
父親是八九十年代難得的"鐵飯碗",是鄉鎮的院長,可能工作使然他脾氣也不好,屬於暴躁沒耐心那種,感覺自己也有點被遺傳。父親平時住在單位,週六日會趕回來。每當從母親口中得知父親要回來了,心裡是很矛盾的即渴望父愛又害怕父親回來後的嚴肅,於是斷斷續續的童年就在跟父親忽遠忽近的隔閡中度過了。
對於父親的恐懼一方面是源於他不善於交流溝通,話很少;另一方面是因為我們小時候父母總打架,不是單純吵那種,而是真動手,但是男女體力懸殊最後受傷害的都是媽媽,到了十來歲感覺自己開始叛逆,我勸母親離開他,我寧願承受缺失的家庭也不願意看見父親醉酒後對母親的家暴,雖然每次都是醒酒後父親給母親道歉懺悔,但是對始作俑者的父親我都是氣憤的,但是母親的性格軟弱以及放不下孩子,生活就這樣時而平靜時而暗潮洶湧的過來了。
如今,父親已退休多年,看著他日漸佝僂的身軀及對我們越來越多的依賴,脾氣也收斂了不少,起碼跟母親不吵架了。做為兒女我們對他的害怕程度基本上快沒有了,但是用時間和回憶快來的結果著實太大了。
父愛是從血緣裡流淌出來的情感,是幾生幾世修來的情緣,是生命深處永恆的思念,願不好的過往被歲月抹平!
-
10 # 飛飛49262
與父親的關係是在不斷變化的。
小時候父親很嚴厲,但是相比母親對我說一不二的要求,父親還是可以通融的。如果作業完成不好,父親會幫我督促我完成而不是一味地責罵。相信每個人都有小時候犯錯受罰的痛苦經歷吧。
到了上中學時,父親已不再像管小孩子那樣管我了,他只是做好後勤保障,照顧好我的起居生活,學習的事完全不插手,給我充分的自由和自尊。這時候父子關係是最好的。因為作為孩子來說,沒有完全長大,還需要依賴父母,父母的愛是非常必要和及時的。另一方面孩子也成長為青少年,有一定的獨立意識,父親能夠尊重適應我的改變,我是非常感激他的。
等到了青春期,我的性格又有了變化,不但叛逆,還常常自尋煩惱,現在想來那時都是閒的。這種不好的情緒帶到家裡,自然父親很不高興。大學畢業就得找工作、擇偶、買房,世俗的困擾一樣不少,所以青春並不都是美好,還有很多苦澀無奈。父親見證了我的煩惱,我現在覺得不應該給他帶來這麼多不快。
待到一切塵埃落定,父親終於不用再為我操心了,可以安享晚年了。父親也老了,他對生死看得很淡,倒是我常常恐懼衰老。我和父親不常見面,我也不善於表達,只是心裡放不下又說不出,大概華人都這樣吧。
-
11 # 斑馬boke
首先找到根源才容易處理。你收的資訊只能做大致的分析。
1.因為缺少父愛,對大伯格外依賴,害怕失去對大伯的依賴。
2.對父愛的不確定性,與父親相處結果的不確定。
建議的處理方法:
1.不用擔心他們不寬容你,親人對你的寬容度比普通人好得多,父親則更寬容。
2.也不用擔憂處理不夠完美,改善關係都是逐步進行的。
3.從當作重要的普通人朋友交流開始。
-
12 # 水平688
你這孩子,肯定玩皮搗蛋,或者是學習不上進,你的老子恨鐵不成鋼,本想依靠你把你家業往下傳,你父看得清,你沒有這才能,所以你老子對你橫眉又冷眼,稍不如他意棍棒伺候先再先,他本想棍棒底下出孝子,誰知你油鹽不進,久而久之棒子把你打得落了影。一個正常的孩子不可能恐懼自己父親的,疼愛孩子是做父母的天性,你如果學習好,肯聽話,不瞎鬧,他不可能讓你這個小老鼠怕見貓。孩子,讓你恐懼你父親,這是好事,最起碼你在外學孫悟空時,考慮到家裡還有一個如來老佛爺。
-
13 # 鋒點1
我是從恐懼,變得不恐懼,甚至他恐懼我。當他因為我找他要錢修腳踏車的時候,又拿考試成績罵我,那天我突然爆發,他把武器掏出,我沒退縮,他先把武器收回去了。我已經準備好了,他看出來來了。
-
14 # 丫丫阿
取得點成績,父親稍微的一點輕視,自己都會恐懼纏身。
父親一輕蔑,自己就會潛在輕視自己。
並裝出很神秘望而生畏的樣子。打腫臉充胖子,吹肚子當牛逼。
其實是自己看輕自己的魅力存在,不是別人輕蔑之草。
學會放下輕視自己成績,才能容忍別人的小自負小自賤。
-
15 # 辣得起飛
很遺憾,我沒有這種經歷,我非但不怕我爸,還經常欺負他,因為他很愛我
我認識一個朋友,只要他爸在家,那就是皇帝的待遇,稍不如意就非打即罵,因為他爸在社會上沒本事賺不到錢得不到尊重,所以在家裡耍威風,在子女的懼怕中找到自己失去已久的尊嚴
相信你媽媽的抑鬱症也來自你父親,獨立生活沒什麼不好,就算苦一點,至少鍛鍊了自己,也不會再承受過去的心理壓力,加油
-
16 # 沐陽MFC
中國有句老話“嚴父慈母”,相較母親而言,父親都是相對木訥、不善表達情感的,對待孩子也一向比較嚴厲。其實父親只是不像母親那樣善於表達愛,只有某個特定的時刻才會讓你看到他的內心。因此,很多人對父親都有種莫名的……不能算恐懼,我覺得“敬畏之心”更恰當。
其實,可以找適當的時機,和父親溝通一下,有些事情不是靠迴避能解決的,特別是家庭關係。“心靈互通”是建立在瞭解的基礎上,你迴避、不說,甚至躲出去,都不是解決問題的良方,也許父親也有很多心情是你理解不了的,他也需要傾訴。
有時“相互依靠”和“日漸疏遠”只差一次溝通的距離。
-
17 # 造夢小兵
如果你已經成年了,那是一定要選擇離開原來的家的。
這種選擇與你是否恐懼是沒有關係的,但對於個體成年後的發展來說,一直生活在原生家庭中,自己的內在生命就不會真正的成長,只有脫離了原生家庭,你才算真正的長大成人。因為你已經不再是一個依附他人的人體,很多生活事物都是你自己的的選擇,對你來說意義完全不同。
對父親的恐懼肯定和你的童年經歷分不開的,不知道你是男還是女,童年是否被父親虐待或無視的學期經歷。也可能在你的內心世界一直以為,母親的抑鬱症是和父親的某些行為脫不了干係吧?這其實會嚴重影響到你與父親的親子關係。科普一個事實,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精神類疾病,而且女性更容易繼承上一輩的各種遺傳疾病,包括精神類的疾病。現在人離婚率那麼高,除了男女雙方不能互相滿足需求之外,有多少是國為女性的精神官能症造成的直接原因就不好說了,婚姻不是導致女性心理失衡的主要原因,而婚姻卻可以讓女性面對新聞親密關係後引出過去的心理情緒,這都是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心理因素。如果你媽媽有抑鬱症的話,那可能與你的父親關係不大,而與你母親的原生的家庭有關係。
每個家的情況都不同,我很主張獨立的過自己的日子,過不好也不會比現在差,心是自由的,而現在是壓抑的,自己為自己的明天創造條件會更好,除非你真的沒有能力為自己經營生活。
-
18 # 常帝花開
恐懼自己的父親,我覺得在現在的社會里面已經沒有了,基本都是尊敬父親,每個父親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越來越好,給的都是父愛。
如果你恐懼他,那一定是他壓力大,把壓力釋放在了最愛的你身上,或者是你範了錯誤,他沒有用對好的方法對待你,就形成了你怕他,如果怕父親了那就可能看見就怕,就像什麼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可能是這種心裡吧!
但是呢我要告訴你,沒有一個父親不愛自己的孩子的,你應該理解他,在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如果是你錯了,就改過來。多關心孝順他,讓他感覺到你的溫暖,他會對你改變的,順其自然的回到做好父親的職責位置上。
我記得我小時候,父親喜歡喝酒釋放壓力,由於酒精的作用喝多了回來就教訓我們幾個孩子,姐姐立馬嚇哭了,父親就不願意了,就想打她,母親過來了,拿來了醒酒的酸渣汁給他渴,父親正在生氣呢,怎麼能喝呢!母親看了看我說“快給你爸喝了,喝完醒酒了就好了”。我就拿過來用小勺餵給父親喝,媽媽又對父親說了,“快喝吧你不就和你小女兒對脾氣嗎”。這麼一說父親就笑了,乖乖的喝完了,我又接下來,給父親倒茶水,給他吃蘋果。他就什麼脾氣都沒有了,喝著茶水還給我們唱起了歌,只要我們做到了,一切就皆大歡喜了。
也有的父親是有虐待孩子的那種,那你還是躲他遠點好,他必定是你的父親,你又不能去做不孝順的人,那就得躲他遠點。
最後希望每個父親都能做好自己的位置上的責任,願每個孩子都能得到父親的愛,快樂健康的成長。
-
19 # 車俞子
恐懼?親人之間我是沒有過這樣的感覺,但是理解,人生境遇各不相同,尤其是每個人的兒時成長經歷。
感覺到這位讓人懼怕的父親,應該是事業有成,有不小家業的。也許,他的過度嚴厲是有自己的考慮,創家業容易,守家業難,往下一代傳承更是如此。
為人父母,對子女,我想絕大多數還是關愛有加的。只是方式各有不同,子女方面可能會有不同感受。
現在你也為人父母了,相信你也會有所感悟的!希望你們家庭和睦,越來越好!
-
20 # 五花馬積極心理
1、如果他是你的恐懼的源頭,而你已經可以獨立生活,就儘量獨立生活,遠離讓自己陷入恐懼的境地。
2、所有人勸你忍,你可以選擇聽他們的,也可以選擇不聽他們的,因為他們的意見建議站在傳統的孝道一方面,另外他們沒有你的切身感受,無法理解你真實的感覺,所以這樣的建議最終是否採納,你自己決定。
3、自己已經有能力養家了,那就讓自己更有能力一些,恐懼、悲傷等負面情緒容易讓人思路狹窄,與其讓恐懼損耗你的精神,不如把這些精神能量用於提升自己、拓展自己、為更好的明天做計劃、付之於行動。
4、等有一天你發展的足夠好,心理能量也足夠強大,你不再恐懼他了,再來想是否重新建立什麼樣的聯絡的問題。
人的目光如果知道看什麼讓自己不好,就看不到是什麼讓自己好,是什麼讓自己有希望、有未來。換個視角,為什麼糾結於是否讓自己恐懼下去呢?應該更多的想想,怎麼讓未來更美好、讓自己的小家庭更完善、讓自己更有價值,讓自己更快樂和幸福。人生一世,本就時間不久。讓自己活在愛裡,而不是恐懼中。
告訴自己你值得被愛。你也有資格被愛。
不是簡單的害怕。他不發火的時候,也害怕。他發火的時候我的腿發軟,渾身哆嗦。
自己也有能力養家。母親有抑鬱症。
決定自己生活了。但是所有人都勸我忍。怕我萬一混的不好委屈了我自己的孩子。
但是我還是決定自己生活。
不想說對不對。也不敢說太多。
就說這些吧,有類似家庭經歷的人是怎麼選擇的呢?
回覆列表
正常,原生家庭教育的錯誤,就體現在這,許多父母都是打著孝順的名義,綁著養育之恩,要求這那,和子女的關係只剩投資和回報的關係。更有甚者,不顧子女的感受,安排婚姻和生活,一切都是朝著對自己的方向發展,孩子就是工具,孩子就是升官發財的標的,你要試圖反抗,他們的父權或者母權就發揮出來了,美其名曰“為你好”。這就是中國父母,你不能說這是自私自利,剝奪人權的變相行為,因為你的頭頂上的“不孝”二字隨時砸地,你飽受的社會輿論,不容許你期許不一樣的聲音,所以你很壓抑,你無處釋放,你敢釋放的只有不對等的生氣,撒到別處,包括和同學打架,和朋友吵架,甚至排斥管理者,其實都是在報復你不敢直接抗擊的人,這就是原生家庭帶給孩子的心靈扭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