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南溫聊中南半島
-
2 # 超超9918
呵呵你運氣好 耍不然別人都答不出來 老挺人吃蟲填飽肚子是謠傳 不要信 但吃蟲全世界所有國家 民族都吃蟲 現在東南亞 中美州 中 南部非州都是吃蟲大戶 主食 當然大多是用來做菜 做飯來吃太少了 舉幾個例子 幾千年前華人就吃蛹 唐以後吃蟬 大規模吃蠶蛹 草原各族 殺 羊 牛 馬以後 將內臟埋在地下 來年挖開吃蛆 補充蛋白質 在歐洲王室 大貴族喜歡吃一種麵包上塗蚊子 蒼蠅卵做成的醬 現在國內又流行吃肉蛆了 其實你想吃蟲 去馬來西亞 印尼 墨西哥 每個國家都有幾百種用蟲做的食品 一定能滿足你全家人 祝你全家人愉快
-
3 # 澹奕
寮國吃蟲子填飽肚子怎麼看待?看個錘子噢,寮國是個糧食出口國,人口又少,要吃飽是綽綽有餘的事情,吃蟲子只不過是少數地區的一種風俗文化而已。
地處中南半島的寮國,是東南亞地區唯一的內陸國,不僅深居內陸,而且寮國境內大多數地方都是高原山區,所以也被稱作“印支屋脊”。整個寮國面積約23.68萬平方公里,耕地主要分佈在河流沿岸的狹長平原地區,還有眾多的山間盆地。
農業條件不是很好,也是長久以來寮國的人口一直不多的重要原因之一,不過正所謂禍兮福所倚,寮國人口只有700萬冒頭而已,這樣的人口基數,使得寮國現有的耕地人均下來,其實也還算湊合,並沒有那麼緊張。
而且,寮國雖說耕地總面積不是很多,但有個很大的好處,那就是其位於熱帶地區,水熱條件非常優越,可以輕易做到一年多熟,這是個極大的優勢。
隨著農業技術的發展,寮國現在每年的稻米產量超過了360萬噸,平均每個寮國人每年的稻穀產量達到了500公斤以上,這個水平甚至超過了著名的世界米倉越南,畢竟越南的年人均稻穀產量也才468公斤而已。
不僅僅是稻穀,寮國的還有相當數量的玉米、木薯、番薯、豆類等其他糧食作物的產出,所有的糧食年產量加起來,每年超過了650萬噸,這對於人口僅僅700萬的寮國來說,整體來說寮國是個糧食供應非常充足的國家。
糧食是寮國的主要出口商品,每年,寮國在保證自身供應之後,剩餘可以用於出口的糧食總數也非常驚人,僅僅是稻米就達到了40萬噸左右,而中國的西南地區,也會大量進口來自寮國的玉米、木薯等糧食作物,所以說,寮國的糧食,是妥妥夠吃而且還有很多剩餘的。
當然糧食雖然夠吃,但寮國還有個很大的問題,就是肉不夠吃,現代畜牧業發展需要大量的糧食進行維持,平均5公斤糧食製成飼料,平均才能增長1公斤的豬肉,而在牛身上,則是7公斤的糧食,這也是中國每年進口大量大豆與玉米之類的主要原因,而寮國並沒有這樣的能力大量進口大豆之類來發展畜牧業。
也因此,現實中的寮國民眾,主要的肉食來源有兩個,那就是叢林中的野物,還有湄公河裡的魚類。寮國各地的城鎮,都能在市集上找到千奇百怪的野物出售,而近年來隨著寮國水力資源的開發,各地的淡水養殖興起,魚類越來越成為寮國人的主要肉類蛋白質來源。
至於吃昆蟲,熱帶不少地區都有食用昆蟲的習慣,東南亞尤甚,相對於越南和高棉,寮國人食用昆蟲還沒有那麼普遍常見,但也並非沒有。
聽上去的確是比較嚇唬人,但實際上同等重量的昆蟲之中所含有的蛋白質與熱量,遠遠高於同等重量的牛肉等,通常都在三倍以上,是完美的蛋白質與能量來源,再者,生活在叢林之中的寮國人祖祖輩輩都是這樣生活,早就形成了習慣,這無可厚非。
所謂寮國人靠吃蟲子來填飽肚子,這種說法實在是很無稽,寮國雖然經濟非常落後,是世界上最不發達國家之一,而且農業水平也很低,但寮國的糧食是夠吃的,而且還有剩餘能夠用來出口,所以根本沒必要吃蟲子來填飽肚子。
再者,寮國是個熱帶國家,物產非常豐富,其人口並不算很多,大概廣西類似大小的土地,僅僅生活著南寧那麼多的人口,依靠當地豐饒的物產,也不會出現多大的餓肚子問題。
寮國還有很多熱帶地區,至今也都還保留著食用昆蟲的習慣,但這通常僅僅是當地人的一種習慣而已,並非是因為沒得吃所以才去吃昆蟲,這個道理就像有人習慣吃臭豆腐、吃鹹菜,這些產生於困難時期的食物,現在仍舊受到歡迎,是因為純粹的喜歡,寮國人吃昆蟲,也沒必要去大驚小怪的。
-
4 # 丫丫和蟲蟲
其實就是貧苦導致的物質匱乏,並非是美食。
當有充足的肉、蛋供應以及人民能負擔得起(表演/獵奇性質除外),沒有人願意去吃蟲子的
-
5 # 百科千尋君
那是拿來當菜吃的,不是當飯吃的,寮國的糧食能夠自給自足,還能出口,不過肉類緊缺,但是熱帶地區昆蟲眾多,可以用來充當肉類的替代品,因此東南亞國家都有吃昆蟲的風俗。
世界各地都有吃蟲子的習俗,中國和東南亞是吃昆蟲的主要區域,這是一種飲食習慣,不是用來填飽肚子的。
寮國2019年GDP人均2534美元,越南人均2715美元,兩國相差不大,在東南亞乃至全世界都是中等偏下的水平。
寮國雖然窮,但是糧食自給自足,甚至還能出口糧食。沒辦法,自然條件太好了。
東南亞地處熱帶,熱量充足、降水豐富、土地肥沃、一年多熟,很適合發展農業。寮國面積達23.68萬平方公里,比江浙滬加起來還大,和英國差不多,但是人口只有710萬,可謂是地廣人稀。拿近24萬平方公里的肥沃土地養活710萬人口是綽綽有餘。
寮國耕地面積約140萬公頃,僅稻穀產量每年就能達到約350萬噸,人均500公斤左右,比越南還高,2017年寮國還向中國出口了3000噸大米。寮國還有其他的農作物,加起來年產量在600萬噸以上,基本不存在吃不上飯的問題。
此外,寮國是東南亞唯一的內陸國,也是東南亞海拔最高的國家,水力資源豐富。很多國家都跑去寮國建水利設施,2016年寮國建成投產的水電站有42座,年發電量338億千瓦時,大部分出口到越南、泰國和高棉。
但是熱帶地區適合發展農業,不適合發展牧業,所有東南亞人從古自今都處於肉類緊缺的狀態,所以只好拿雨林裡各種動物來補充蛋白質,蝙蝠、蜥蜴、蟒蛇、蟲子等無所不吃,已經形成歷史悠久的食蟲文化。
▲這是寮國集市上很常見的竹蟲,還在蠕動,非常鮮活。
▲高棉的小吃攤,把一些昆蟲油炸後拿盆裝著賣。
▲泰國的昆蟲小吃攤,琳琅滿目的昆蟲。
不止東南亞,世界各地都有吃蟲的習俗,中國大江南北都有。
▲東北燒烤界的扛把子——烤蠶蛹。烤蠶蛹近幾年在一些餐館和小吃攤越來越常見,但華人吃蠶蛹的歷史已經有1400多年了。烤蠶蛹的加強版就是烤蠶蛾,就是蠶蛹裡孵化出來的蛾子,扒掉翅膀也能烤著吃。
▲山東名菜,油炸蠍子。油炸知了猴也很好吃。
▲江蘇連雲港的美食,豆丹。
▲廣州美食,禾蟲煎蛋。
▲廣西的蟲子美食很多,上面這個是蜂蛹。
▲雲南很多地方都有吃蟲子的習俗,雲南十八怪當中的不同版本當中,就有“螞蚱能做下酒菜”、“三個螞蚱一碟菜”的說法。
▲歐洲的蟲子食物以義大利撒丁島的活蛆乳酪為代表。
▲美洲的代表則是墨西哥香辣蠕蟲。
全球大約有100個國家有食蟲習俗,其中非洲36個,亞洲有29個,美洲23個,歐洲有11個,覆蓋人口超過20億人。
回覆列表
你這個問題好像有點誤解,嘿嘿。給人覺得寮國窮到只能靠蟲子來填飽肚子。這就錯了,寮國土地肥,物產多,可食的東西豐富,不可能只靠蟲子來填飽肚子。當然寮國人總體來講比較容易滿足,也就是我們華人眼中的“懶”,所以不愛種或養那麼東西,家裡看起來也很貧窮。但每個國家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我們不能用自己的觀念武斷地去判別人家。比如中國北方人愛吃麵,南方人愛吃米;西方人愛吃麵包,菜品以肉為主,做法不多,而華人卻喜歡做出千奇百怪的菜餚;這都是根據自然環境歷史傳統形成的習慣,無所謂誰優誰劣。
寮國人總體生活態度就是隨意而安,吃喝簡單,拜拜佛,給和尚佈施,逢年過節唱唱跳跳,就很好了。就我本人的印象,寮國條件較好的交通沿線地方,老百姓開著車或摩托,到處溜達,穿著也得體,也愛講衛生,房子再破舊看起來都乾淨整潔,看不到南亞某大國貧民區那種讓人看了不舒服的髒亂差。關鍵是寮國也不招誰惹誰,幾十年來一直和平,治安總體來說不錯,相比緬甸幾十支武裝,一言不合就用槍炮打一架,弄得老百姓雞犬不寧,寮國人的日子還是很安逸的。吃蟲子,是習慣,泰國,緬甸,越南,還有我們雲南的好些民族都吃蟲子,螞蚱,竹蟲,蜂蛹,等等都是美味,勤快的人才會找到,不是窮的體現。
寮國和中國是友好國家,兩邊政府關係密切,寮國民眾對中國遊客也友好,偶爾賣東西會收“外華人價”,比較貴,也理解吧。
你如果在寮國,或者有機會去旅遊,祝玩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