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禾口王君
-
2 # 康夫大大
說到趙雲與馬超的官位不得不說說劉備的官位,馬超投靠劉備時劉備自己的正式官位是左將軍,並沒有權力去任命重號將軍,其手下包括關張以及趙雲全是雜號將軍,而馬超雖然只是朝廷正式任命的偏將軍,但其在投奔劉備前自封為徵西將軍,劉備不好去啪啪打他臉,只能承認其徵西將軍的身份;馬超在成都開城一事上立了大功,劉備還得升他官,這時的馬超就成為了平西將軍,但這個平西將軍不是劉備有資格任命的,估計也像之前對付孫權和劉璋一樣,上個表給許昌的朝廷申請一下,也不等答覆就直接刻個印上崗了。等到劉備拿下漢中自封漢中王后,劉備有權封漢中國的重號將軍了,最高官位給了關羽,馬超這時排在第二位,前後左右將軍封完劉備沒有繼續封了,除了關張馬黃四個外其他人包括諸葛亮趙雲,都還只是雜號將軍;等到劉備稱帝,由於關羽已死,馬超就成了蜀漢武將第一人,而趙雲與魏延等人也在這時升為重號將軍,趙雲任中護軍徵南將軍,不過這個徵南將軍在當時能排到多少號就不清楚了,由於蜀漢國不置史,後來在夷陵犧牲的大都督馮習,先鋒主將張南這些人的官職不明,不知道他們是比趙雲高還是低;總的來說,馬超進劉備陣營起點太高,曾經連關羽都要被他壓一頭,而趙雲在劉備陣營官位並不低,但比關張馬黃低第一檔次,與他地位差不多的還有一批人在。
-
3 # 歷史遐想
趙雲一直跟隨劉備做他的貼身保安,沒有多少機會帶兵立功,而馬超一投降,就立了一個大功,而且馬超本身也有人馬,就像現在你兼併公司,人家老大你怎麼也得給安排個名譽主席啥的職務吧,有名無權的就行,大家都說的過去。要不以後誰還來啊。
-
4 # 科技博聞
官職和地位是不一樣的,趙雲在劉備心目中是絕對的心腹,可以交託性命的人,不然也不會託付家小。馬超是降將,但他地位極高,之前是一方諸侯,又是將門之後,東漢伏波將軍馬援後人,名氣極大。此時的劉備,只是偏安一隅,需要大量吸引人才來投。對馬超相當於千金買馬骨,證明自己的胸襟。曹操當年收留劉備而不殺之,同樣的道理,怕“殺一人而阻天下之心”。
即使諸葛亮在劉備手下,地位也不是最高的,地位最高是許靖,劉巴這兩個當時名士,位列三公,其實是政治花瓶,用的就是他們的名氣。對馬超是同樣,給超高的政治地位,但沒有實權,而且還處處防著他反叛,馬超歸降劉備後也再沒有任何光輝戰績,鬱鬱而終。所以說,馬超只是給個官職供著,在蜀漢的真正地位,是沒法跟趙雲比的。
-
5 # 寒鯤
二層君臣關係與徵辟選官
在漢代,存在一種被學界稱為“二層君臣關係”的現象,也即某人既是漢帝的臣子,也是恩主的臣子,這是一種介於周代封建制與唐宋官僚制之間的政治文化現象,也是漢代制度乃至於受其影響的魏晉制度的特色之一。這種“二層君臣關係”在兩漢,以徵辟制度為其基礎,基本上各個可以開府的大官僚都有資格徵辟屬官。趙雲就是二層君臣關係下的典型,他既是漢帝的臣子,又是劉備左將軍府徵辟的屬官,在級別上是不可能超越劉備的。
漢末割據與上表請官在漢末,隨著黃巾之亂、州牧出鎮、關東反董等集中發生在靈獻二帝之間(188-190)的事件,地方牧守獲得了極強且全面的治權,再結合屬官徵辟制度與二層君臣關係,使得任何一個割據過的勢力領袖都已然成為週末漢初諸侯一般的半獨立存在。割據牧守可以根據自身實力,以“看似臣服、暗涵威脅”的上表請官形式,實現名爵的先定後奏,甚至可以不上表,直接自封。馬超作為曾經與曹操對抗過的一方諸侯,自己就是一個可以開府治事、徵辟屬官的大官僚,自然是劉備屬官趙雲所不能比的。
劉備政權的客觀需要與馬超的實際貢獻即便不考慮前述政治史維度的制度變遷與政治文化,單論劉備在招降馬超時面臨的局面,給予馬超更高的名爵實乃增加劉備集團影響力的天賜“統戰”良機。馬超降劉之時,正是劉備取蜀的關鍵時期,從此時起,成都合圍、招撫西羌、勸進漢中王、勸進稱帝,可以說,季漢政權建立的每一步關鍵軍政大事,都有諸侯馬超的領銜助力,這些都是屬官趙雲所不能提供的。換言之,馬超不是降將,而是歸降的諸侯,考慮到馬超本身的關西豪族身份,馬超擁有趙雲所無法擁有的關隴一方影響力,更是趙雲所無法比擬的。
-
6 # 清史宴
趙雲的出身和馬超是沒法比的,而且在當時的那個年代,馬超的影響力也是遠超趙雲的。
趙雲一直擔任的都是劉備的護衛職責,趙雲在蜀漢的實際影響力也沒有那麼大的,三國演義裡把趙雲寫的有些誇大。
馬超曾經把曹操打的割袍斷須而逃,馬超在關中的影響力,也不是一般人能夠替代。最主要的是馬超的父親馬騰和劉備那是同朝為官,並且一起對付曹操的盟友。
馬超與劉備都與曹操有不共戴天之仇,任何人都可以投降曹操,唯獨他們二人不能,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很自然的,劉備要重用馬超,有馬超鎮守漢中,曹操是不敢輕舉妄動的。
-
7 # 天下知我者誰
自從劉備得川稱帝,趙雲的地位就一落千丈。一是各利益集團平衡:打壓,拉籠。(趙雲無私,沒有拉幫結派。)二是劉備知趙雲忠心重情。無名利之心。這種人的利益最好犧牲。就像是現在的老實人容易吃虧。在那個時候有兵就有話語權。
-
8 # 河東小書蟲
衛戍部隊司令+政治局常委(職責),官職再高點好像很尷尬,趙雲屬於權力大,職責重,這種人地位再高點,夭壽了! 馬超不一樣,馬超屬於官職高,沒權! 文官的對比,就是許靖和諸葛亮,另外 平時趙雲還插手內政。地位高點,確定不會和文官集團對掐? 另外 你讓荊益集團怎麼看?
-
9 # 長河落日圓讀史
因為歷史上趙雲的軍功,本來就不高,比不上關羽、張飛、黃忠,比馬超低,則是因為馬超投靠劉備之前,曾經是諸侯,稱霸一方,劉備要利用他的聲望。
三國演義顯著地誇大了趙雲。
-
10 # 飛天琴羅
很正常的。為什麼?因為建安時期是一個極度計較出身的年代,而不是看你有沒有能力
建安年間素有“名門必然望族,寒門難出貴子”的風氣。
雖然趙雲的確很出色,還救了劉嬋,萬軍從中過寧死不降,論忠心,論膽識。趙雲的確是當初劉備將領中不可多得的人才。那又怎麼樣?
封五虎將的時候
關羽前將軍,蕩寇將軍
馬超左將軍,驃騎將軍
張飛右將軍,車騎將軍
黃忠後將軍,徵西將軍
而所謂的“虎威將軍”趙雲其實是個雜牌,官至翊軍將軍,更多時候是中護軍,就是劉備的保鏢。前四個將軍裡,分量最重的是關羽的前將軍,官最大的是馬超的驃騎將軍。
不過還是前後左右四大將軍好,是唯一的,什麼車騎蕩寇徵西等一抓一大把。另外劉備的四大將軍和曹操的四大將軍孫權的四大將軍是不能比的,劉備是漢中王,還是自封的,曹操是魏王,二者的差距那是相當大。
軍階而言,趙雲的軍階是很低的。但是趙雲在劉備心目中是不是不得重用?不是,其實趙雲對於劉備。等於典韋,許褚於曹操那樣的地位。屬於近衛軍的統領
講會導致這樣的情況的原因。當初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而劉備也參加成為第十九路諸侯,憑藉的是什麼?劉備當初就500兵馬,沒有根據地。他憑什麼和其他諸侯平起平坐?
因為他是山中靖王的後裔,劉備可能沒啥實力,但是他有身份所以他也算一個諸侯。
所以建安時期是一個極其講究出身和背景的年代。
反觀五虎將,張飛,關雲長是劉備的結拜兄弟,換句話而言就是皇親國戚。
等同夏侯家於曹操的地位。
黃忠降劉備的時候已經官拜中郎將,稗將軍的級別,征戰沙場已經30載有餘,所以地位也很高
馬超更加不用說,西涼太守馬騰的兒子,換句話而言他的地位已經等同西涼太守的位置,官職其實和劉備沒稱王之前同等級的,更何況他是帶著西涼軍來投靠劉備的
所以五虎將官位最高是馬超很正常。
而趙雲的出生是什麼?他原先是公孫瓚手下的一名普通將領,官階不怎麼高,出身也一般般,在戰場上也沒啥可圈可點的戰役。就背景而言根本就不能和那4人媲美。
可能有人不服氣說長坂坡救阿斗什麼之類的。。
關張這兩位皇親國戚我就不講那麼多。
黃忠征戰沙場30多年,拜中郎將,稗將軍。中郎將是什麼級別?曹丕沒當太子之前就是五官中郎將的地位。所以黃忠被投劉備之在韓玄的手下算是第一猛將。
馬超就不用多說了,西涼錦馬超,追殺曹操到黃河,當時還是曹操虎賁軍第二代統領許褚硬拼馬超。才把他攔下。
所以就當時的名望而言趙雲名望不高。
但是後期趙雲過得也很好,起碼劉備對趙雲很推心置腹。曹操的許褚=劉備的趙雲
也不差
-
11 # 司空摘月
樓上的回答扯的太遠了點,以企業為例,趙雲追隨董事長劉備二十多年,是身兼數職的核心層高階副Quattroporte,公司為發展國際市場,劉備高薪從一巨頭公司挖來一位很有實力的副Quattroporte,這位馬超副Quattroporte的出身好,業務能力強,祖父,父親曾經也是一家國有企業的高管,現在為了吸引人才,所以公司給馬超的待遇非常好!
-
12 # 好孩子就是我
趙雲官職很低,不但不如馬超,就連腦後有反骨的魏延都比他官大,這是有原因的。從表面看,趙雲跟隨劉備30多年,馬超是劉備取西川時才投降過來的,不論是工齡,資歷,戰功,馬超都不能和趙雲比,但實際上不是這麼回事。
第一,趙雲是莊戶孩子出身,沒什麼背景。超哥就不同了,馬超老祖宗乃是漢伏波將軍馬援,且馬家世代公侯,地位顯貴,給人家官小了,人家幹嗎?這身份上趙雲就差了一大截。
第二,劉備一心要稱帝,當時正在取西川,之後便是東川,漢中一帶。而馬超家族久居西涼,在軍中威信極高,西涼之兵誰人不知,可以這麼說,有了馬超,漢中西涼一帶就得了一半。而趙雲雖然也有萬夫不當之勇,但在這個地區威名就遠不如馬超了。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劉備急於登帝位,馬超自是忠心擁護的,先支援劉備自立漢中王,後又支援他稱帝。反觀趙雲呢?傻乎乎的,他真以為劉備是聯孫抗曹,為了獻帝,整天把恢復漢室掛嘴邊上。
從一件事就可以看出來,關羽大意失荊州,兵敗身亡,劉備以為弟報仇為名大起川兵,本意是先滅東吳再打曹操,一統天下。但趙雲確在早朝上極力反對,說:漢室之仇,公也;兄弟之仇,私也。望陛下先公後私。曹操統一北方,是那麼好打的嗎?只有拿下東吳才有可能和曹操一較高下。早朝上別人都不多言,偏偏趙雲不同意,阻礙劉備的好事。不和領導一條心哪能有好果子吃。
因此,劉備心裡不喜趙雲,當然不會封他大官了。要不是看在趙雲以往戰功赫赫,又救過阿斗兩次的面上,殺不殺他還不一定。
-
13 # 只識彎弓射大雕1
首先馬超不是降將而是被曹操打敗而投靠劉備,馬超地盤是甘肅。第二馬超父親和劉備是老相識而且漢朝社會注重門弟出身更兼馬超勇武絕倫連關聖爺都想與馬超比武,諸葛亮回覆關聖爺是馬孟超出身世家,雄烈過人可以和翼德並駕爭先,是英布彭越可比。反觀趙雲庶族一個差太遠。
-
14 # 老郭觀百態
在這裡我發現個個都是人才,好有回家的感覺!反正我這輩子是不會像趙雲那樣給人家打工了,文化沒文化,技術又沒技術。就說上次我打劫,被我制服了一個,沒想到還有一個,結果他把我給制服了,還對我說不讓我動,我說:“我能不動嗎?不動那不成王八了我!可我是萬萬沒想到啊!他沒錢,於是我就搶他的煙,萬萬沒想到啊!他煙也不給我”!
我能不敗家嗎?不敗家對得起我這名字嗎?大力出奇跡知道不
還有上次有個哥們讓我去陪他過夜,沒想到這麼摳門,100塊都不給我!這是什麼人啦!100塊都不給我,還要我打車自己回去
-
15 # 魂舞大漠
劉備是梟雄,其幹部路線有個三六九等,馬超乃西涼舊將,其族在彼經營已歷三世,一朝納之帳下,自然要刻意籠絡,而趙雲一介布衣,長期擔任中護軍,自然建功機會不多,以功行賞亦論不到他,所以終其追遂劉備一生無過雜號將軍。劉禪世,念之當年護持有功,才在其死後給其一個侯的諡號。
-
16 # Harry使用者已經存在
這個問題就好比,恆大給予一名為了錢來工作的巴西外援的待遇,為什麼比一直隨隊征戰的中國球員高那麼多?球隊買球員是為了贏球,同樣,劉備任用將軍也是為了勝利,收購馬超可以帶來的政治影響力和軍事影響力顯然大於趙雲。
-
17 # 切割地球
答 | 江隱龍
劉備系統中,馬超官職高、趙雲官職低其實是兩碼事。《三國志平話》中將兩人同歸於“五虎大將”之中,這個“五虎大將”是民間稱呼,並不見於正史,最早乃是源於《三國志》中的《關張馬黃趙傳》。馬超、趙雲雖然被列到同一章節中,但兩人的身份地位等因素,可謂天差地別。
我們來看一看建安二十四年(公元219年)劉備群臣勸進時那封《漢中王勸進表》的署名順序:“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將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奏。”
從中可以提煉出帶頭官員的排序為馬超、許靖、龐義、射援、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賴恭、法正、李嚴。官員上表的順序很講究,其名字的排列順序同時也代表了署名者的地位高低。從這一份名單我們可做一個歸類,除馬超外,許靖、龐義、射援等“益州派系”排在了前列,之後才輪到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這些“荊州派系”。再之後又是“益州派系”中權勢相對弱一些的賴恭、法正、李嚴——可以看出,在這份勸進表中,基本遵循著“益州派系”優先於“荊州派系”的原則排列。
“荊州派系”中“上榜”的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四人,均是在荊州戰事及益州平定中建有軍功之人。而趙雲常年跟隨劉備,但一直到中年都幾乎沒有用武之地,從軍功的角度來看實在難以與關羽、張飛、黃忠等人相比。趙雲的軍功幾乎是在諸葛亮北伐階段才爆發出來的,那時劉備已死,所以劉備生前趙雲官職不高,甚至在《漢中王勸進表》中直接被“等一百二十人”略過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重視“益州派系”的原因暫且不表,這裡說一說為什麼馬超是第一位。其實在劉備入蜀之前,連個諸侯都未必算得上,在亂世之中,他的地位比起平西將軍馬超只低不高,只是後來馬超為曹操所敗,而劉備漸有起色,兩人的處境才漸漸反轉。馬超又是名將馬援之後,血統出身高貴,在涼州極有人望,劉備欲稱王,最缺的就是這樣又有地位又有官職的人的支援。馬超的地位至少相當於劉璋,而“益州派系”只是劉璋的臣子,所以勸進以馬超領銜,一點都不奇怪。
非但趙雲無法與馬超相比,劉備手下並沒有任何一名官員可以與馬超相比。而趙雲沒能與諸葛亮、關羽、張飛、黃忠一樣“留名”,則是因為自己軍功無法與前四人相比。當然,如果“益州派系”與“荊州派系”的地位反轉,那趙雲、馬良等人應當榜上有名,被略過的反而可能是賴恭等人了。
-
18 # 歷史上的小人物
如果從《三國演義》的角度來看,無法解釋這個問題,因為在演義中,劉備是完美的,充滿兄弟情義。劉關張與趙雲情同手足,三人稱呼趙雲“四弟”,劉備甚至曾為趙雲摔自己的兒子。凡此種種都說明劉備極其器重趙雲,再加上趙雲跟隨劉備多年一直忠心耿耿,就算馬超曾是一方諸侯,劉備建國後給趙雲的官職比馬超低那麼多也是說不通的。
那麼,這個問題應該如何解釋呢?最可能就是,真實歷史上劉備根本沒重用趙雲,甚至都沒有重用諸葛亮,趙雲是劉備死後,諸葛亮當權時才受到重用的;而馬超剛剛投降就居高位,原因只可能是他的貴族血統更能彰顯劉備的漢室正統地位。綜合起來看就是,真實歷史上的劉備用人是很重視血統與出身的。
趙雲到底有沒有受劉備重用?《三國志》中關於趙雲的記載其實並不多,
“趙雲字子龍,常山真定人也。本屬公孫瓚,瓚遣先主為田楷拒袁紹,雲遂隨從,為先主主騎。及先主為曹公所追於當陽長阪,棄妻子南走,雲身抱弱子,即後主也,保護甘夫人,即後主母也,皆得免難。遷為牙門將軍。先主入蜀,雲留荊州。”從中我們能夠讀出,趙雲一開始做的是劉備的“主騎”也就是管理騎兵的將領,可問題是當時的劉備一共有兵千餘人,其中騎兵更是少的可憐。後來在與呂布、袁術的戰鬥中,竟然都沒有趙雲的記錄。趙雲在史書中的再一次出場就是保護阿斗與甘夫人,因護主有功才遷為牙門將軍,但當時是牙門將軍其實是沒有兵權的雜號將軍,而在演義中與趙雲並駕齊驅的張飛已經拜徵虜將軍,封新亭侯,實掌兵權。
而且在劉備為稱帝做準備的《漢中王勸進表》中根本就沒有趙雲的名字,也可以看出趙雲在當時蜀國的地位其實並不高。
“平西將軍都亭侯臣馬超、左將軍領長史鎮軍將軍臣許靖、營司馬臣龐羲、議曹從事中郎將軍議中郎將臣射援、軍師將軍臣諸葛亮、蕩寇將軍漢壽亭侯臣關羽、徵虜將軍新亭侯臣張飛、徵西將軍臣黃忠、鎮遠將軍臣賴恭、揚武將軍臣法正、興業將軍臣李嚴等一百二十人上奏後來,劉禪即位之後,諸葛亮官居丞相,趙雲才加官進爵。
建興元年,為中護軍、徵南將軍,封永昌廳候,遷鎮東將軍。也就是說,趙雲其實並沒有受到劉備的重用,或者說趙雲雖勇,但劉備並不是很重視他,那麼蜀漢建國時,趙雲的官職遠低於馬超也就合情合理了。
馬超的貴族血統很多人認為馬騰、馬超家族只不過是西涼普通的軍閥,其實馬家並不是普通軍閥,而是東漢江山的“股東”,他們的祖先與東漢光武帝一起建立的東漢,在東漢建立之初就持有股份,馬騰馬超就是著名的東漢六大家族,馬援家族的後代。
劉備一直彪炳自己的漢室宗親身份,自然和貴族出身的馬超更加親近。曹魏的帝位不論如何也是漢獻帝禪讓得來的,劉備想讓自己的蜀漢政權更具合法性就必須證明曹魏逼迫漢獻帝禪讓帝位,而貴族的歸附無疑能營造一種天下歸心的感覺。因此,劉備給馬超武將中最高的官職--驃騎將軍,而且在《漢中王勸進表》中剛剛歸順的馬超位列首位,充分說明了他對馬超貴族血統的重視程度之高。
回覆列表
馬超名門,本來是一方諸侯,又在西北影響力很大,拖家帶口併入劉備,哪怕他自己本身的勢力就足夠個大官了,又不可能剝了他的兵權軟禁他,他的手下其他人也指揮不了,那麼官職不就只是一個虛頭?蜀國實際上什麼都沒付出。無論名望出身勢力本事都遠不如馬超的孟達,降了曹操還封侯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