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雲鶴166082174

    詠桃花的詩,桃花上的露珠未必因人來才紅,我來了她依然紅著。

    解詩從來都不如品詩,一但付諸文字就把很多意象過濾掉了。

  • 2 # 野駱駝9777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齊己的這句詩是什麼意思?

    回答;

    整片的桃園盡收眼底,似曾千株都被早春的露珠浸染變態,這何日何地何時能夠讓人看到紅粉的桃花,照到人的臉上相映紅。

    有【去年今日此門中,人面桃花相映紅。】的感覺

    但這裡的桃樹是正值早春,霜露浸染,沒有開花,怎麼能夠照人紅呢?

  • 3 # 青紫Kiki

    這句詩出自唐代詩人齊己的《桃花》詩。

    原詩是這樣的: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齊己是晚唐時期著名的詩僧。湖南長沙人,主要生活在唐懿宗時期。

    這句詩的主要意思是:清晨,我走在桃花盛開的桃林裡,我看到粉紅色的桃花花瓣上,都凝結著晶瑩的露水。不管我走到哪裡,桃花都點亮我的雙眸,映紅了我的臉頰。

  • 4 # 葫蘆文化

    《桃花》

    唐 ·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這句話的意思是千株桃樹含苞待放,哪個地方的桃樹能把人照映成紅色呢。

    齊己晚年自號衡嶽沙門,唐朝晚期著名詩僧。

  • 5 # 使用者50564871400

    詠桃花的詩,桃花上的露珠未必因人來才紅,我來了她依然紅著。

    解詩從來都不如品詩,一但付諸文字就把很多意象過濾掉了

  • 6 # 飯後停

    唐代齊己的《桃花》詩,其實這句話很好理解。詩人寫桃花可桃花還沒開放,沒開放作者便已急不可待開始詠詩了。可見作者期盼桃花開放的急切心情,可見詩人對桃花的喜愛。正所謂千百株的桃花含苞待放,桃花啊,桃花,現在你那個地方能讓我看到你粉紅的麗影呢,你何時才能開呢?我等不及了。

    此詩作為開篇第一句首聯便為整首詩定了基條:愛桃花,期盼看到千樹萬樹桃花開。

  • 7 # o清o風o

    此五言絕句是出自唐朝著名詩僧齊己之手。原文如下:

    《桃花》

    唐 ·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譯:

    千株桃樹含苞待放,哪個地方的桃樹能把人照映成紅色呢。暖風吹進仙源裡,春天來了水變暖了。鳥叫聲應該變少了,飛舞的蝴蝶卻不知道桃花還未開。想要來看桃花畫畫,每條樹枝都是光禿禿的樹幹。

    作為一位詩風古典清雅、格調清簡和煦的詩僧,齊己在當時乃至後世都是頗負讚譽的,這首《桃花》,不僅描繪出桃花綻放時落英繽紛。枝紅映人的美,還表達出了自己對世外仙源的嚮往。

  • 8 # 千葉書院祝秀老師

    讀到齊己的這句詩的時候,我們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春天已經來了,春暖花開,春光融融,春到枝頭已十分。

    春天,桃花的那抹豔紅、粉紅、桃紅燦若煙霞,明媚如畫。其實,齊己的這句詩和吳融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和許渾的"花在舞樓空,年年依舊紅"和元稹的"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一樣描寫的都是春天裡那一樹樹盛放的桃花。春天,目之所及,少不了桃花的嫣然與爛漫,春天裡,儘管桃花沒有白玉蘭的玉潔冰心;沒有紫玉蘭的高雅大氣;沒有含笑的怡人清香;甚至比不上一樹繁花的紫荊和冬青。它總開得那樣轟轟烈烈,毫不保留。它甚至帶著熱鬧和俗氣但桃之灼灼,它的熱烈卻是春天最好的象徵和寫照。在那桃花盛開的地方,也許是一個村莊,也許是一個公園,也許是一個校園,也許是一個小區,甚至可能是路邊,房前,屋後……每年春天,我都會拍一些桃花、桃樹的圖片,雀山公園的人工湖旁會有一些,雀山公園人工湖中的小島上有一大片……只是今年,因為疫情緣故,今年直到今天,公園仍處於封園狀態。人非草木豈能無情,這些天,一直關注著整個疫情的動態,有觸動,有感動……

    一花一世界,一木一浮生,一葉一菩提,但願:桃花依舊,萬物有情,生生不息……

  • 9 # 荒漠的春天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大片的桃樹都已經含苞待放,哪一處怒放的花朵能把人映襯的如同桃花一樣紅。

  • 10 # w先森

    1.原詩附上

    《桃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作者簡介

    齊己(863~937)俗名胡得生,為唐末著名詩僧,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

    《桃花》解析

    是一篇描景詩,流鶯,舞蝶意在描寫桃花開的美景。描寫桃花落地如流鶯,飄空私蝶舞。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為首聯

    千株桃花含苞待放,哪處的桃花能把人對映成粉紅色呢

    解詩還需品詩,可以融進作者創作的環境中去,可以慢慢體會,慢慢品味當時的意境。

  • 11 # 徐佳寶琦

    春天,桃花的那抹豔紅、粉紅、桃紅燦若煙霞,明麗如畫。其實,齊己的這句詩和吳融的"滿樹和嬌絢麗紅,萬枝丹彩灼春融"和許渾的"花在舞樓空,年年仍舊紅"和元稹的"桃花淺深處,似勻深淺妝"相同描繪的都是春天裡那一樹樹盛放的桃花。

    春天,目之所及,少不了桃花的嫣然與絢麗,春天裡,雖然桃花沒有白玉蘭的玉潔冰心;沒有紫玉蘭的典雅大氣;沒有含笑的怡人幽香;乃至比不上一樹繁花的紫荊和冬青。

  • 12 # 人生在世詩酒花

    此句是唐代齊己《桃花》的首聯,全詩為: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關於這首五言律詩的資料非常少,我只能按照自己的理解作答,如有不妥,不吝賜教。

    千株:表示桃樹眾多。

    含露:頂著露珠,含苞待放。

    態:姿態。

    何處:哪裡,哪。

    照:對映,映襯。

    所以首聯的意思應該是:千萬枝桃花頂著露珠,含苞待放,競相展現出美好的姿態。到底是哪一枝與姑娘的臉龐兩相輝映。

    這一聯中,一個“態”字,把桃花擬人化了,桃花就像一個小姑娘一樣,嬌羞誘人。

    此外,“何處照人紅”與“人面桃花相映紅”有異曲同工之妙。

    頷聯:

    仙源:指桃花源,唐王維在《桃源行》中寫到:“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也有一種說法是道教神仙居所。

    水國:應與仙源相對,也是桃花源之意,或指桃花源裡的水鄉。

    桃花源裡春風送暖,Sunny和煦。

    頸聯:

    鶯,鳥,黃鶯;流,偶爾一隻。

    空中偶爾一隻黃鶯飛落下來,但卻不見彩蝶飛舞。

    尾聯:

    打算尋筆來畫,但卻飛入枝葉掩映的竹叢中去了。

  • 13 # 大漠慢行者

    《桃花》

    唐 …齊己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這首詩是唐朝晚期詩僧齊己的作品。整詩譯過來應是這樣的:千百棵桃樹含苞待放,花胞的形狀像露珠一樣。哪個地方的桃樹開花了,且能把人映照成紅色的呢?整片林子都找不到。暖風吹進這如神仙居住的地方,暖洋洋的春天,讓水都變暖了。花還沒開,連鳥飛進來的都少,沒聽見幾個相和的聲音,而飛舞的蝴蝶卻不知桃花還沒開放。本來想要看桃花開了畫一幅畫,沒想到每條樹枝都是光禿禿的樹幹。

    歷代詩詞中,題詠桃花的佳句數不勝數,如:《詩經周南桃夭》中的“桃之夭妖,灼灼其華”,如王維的“雨中草色綠堪染,水上桃花紅欲然”,如韓愈的“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映淺紅”,如蘇軾的“鴨頭春水濃如染,水面桃花弄春臉”,如李賀的“桃花亂落如紅雨”,如李彌遜的“小桃花初破兩三花,深淺散餘霞”等等,寫的都相當美,都比這首詩寫的好。再看唐代吳融寫的:“滿樹和嬌爛漫紅,萬枝丹彩灼春融”。滿樹的桃花爛漫紅豔,如嫵媚女子一樣嬌美無比,千枝萬樹的桃花,紅豔如火,訪復把春天都燒融了。多麼美的意境。回頭品品齊己的這首詩:清潤平淡中見僻遠,冷峭之極。既沒有唐寅”又折桃花枝當酒錢”的豪放,也沒崔護“桃花依舊笑春風的爽朗”。

    寫詩的人一定要有個性,要感情豐富,要有高的情商,否則寫不出好詩來的。同樣是獨身,林逋能寫出“君淚盈,妾淚盈,羅帶同心結未成”這樣讓人想流淚的詩句。同樣是和尚,倉央嘉措能寫出深情與命運:“最好不相見,如此便可不相戀,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這世間除了生死,哪一件不是閒事” ,“曾慮多情損梵行,入山又恐別傾城。世間安得雙全法,不負如來不負卿”。

    齊己,脖子上那個癰瘤,那個裝著八百多首詩的“詩囊”,算是白長了。

  • 14 # 上弦月A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丨“含露”,指桃花之新之嫩,一種嬌嫩的初美。“何處...”句,很明顯詩人感慨桃紅無處尋。千為虛數。近鏡頭寫桃花。

    齊己年少出家,遊歷天下,人云“齊己,通方之士,才高思遠。”他尚不知何處桃花照人紅,可見,此時人間桃花待放時。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丨仙源對水國。仙源應是桃花源,水國當為此水鄉。暖風吹進桃花源,水波旖旎,初香迷離,想想我都不想上班了。拉長鏡頭寫環境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丨流鶯對舞蝶,虛實結合。流鶯,指偶爾有鳥飛過。花開尚早,鳥飛還少。敏銳的鳥兒尚少,遲遲的蝴蝶自然更不知花事近。動態加擬人甚妙,借第三方抒懷

    借鳥和蝶,抒發詩人對千株桃花紅盛景的期盼和嚮往。真想不到啊,你個老和尚竟然也好這口。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丨春暖,水鄉,桃嬌,流鶯,詩人很想執筆作畫,抬頭望去,桃林盡是孤枝,流鶯已然飛去。還有心思畫個鬼!呼應首句,以敘述結尾更勝感慨收筆!

    詩僧齊己,雲遊四方,心通天下,可想見他境界很高,卻心思敏銳,邊遊走邊寫詩。

    齊己寫此詩年事已高,難免感懷人間美好。此生未戀人面桃花,總不能再錯過千株桃紅。以至於十天半月都等不及了。在此奉勸大家,出家請慎重

  • 15 # 千春詩書

    齊己是唐代的一位著名的詩僧。他從晚唐時節一直到後來五代,他寫了大量的詩。其中這首詩《桃花》給人的印象非常深刻。“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是《桃花》裡的詩句,這兩句把桃花與環境、桃花與人之間的聯絡,寫的非常動人、深刻、感人。

    齊己的這首《桃花》是一首五言律詩。“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翻譯過來就是春天到了,千株桃花含苞待放。特別是這個含露的清晨,Sunny之下更顯得嬌美異常,這樣漫山遍野的美景何處最能夠光彩照人呢?這是他在首聯提出的問題,緊接著在首聯之下的頷聯,他就回答了這個問題:在春風和山水相連的地方,桃花開的是最熱烈,燦若丹霞,令人流連忘返。人面桃花桃花人面相映相照,豔美已極。到頸聯的轉句,寫到小鳥在歌唱、彩蝶在飛舞,構成一幅美麗的圖畫,加深了桃花的美感。

  • 16 # 清風巖塘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這句詩,出自唐朝晚期著名詩僧齊己的《桃花》。

    桃花,歷來是詩人們創作的物件,有許多佳作名篇。齊己這首詩寫的還是不錯的,也許他是僧人吧,寫出來的詩,就如一幅桃源仙境畫似的。

    齊己其人

    齊己(863年—937年),出家前俗名胡德生,出家後雲遊天下,晚年自號衡嶽沙門,湖南長沙寧鄉人,唐朝晚期著名詩僧。著有《白蓮集》十卷、詩論《風騷指格》一卷傳於後世。《全唐詩》收錄了其詩作800餘首,數量僅次於白居易、杜甫、李白、元稹,位居第五。

    原詩欣賞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

    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

    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

    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仙源,指桃花源。王維 《桃源行》:“春來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處尋。”

    春和,是春日和暖。《漢書‧文帝紀》:“方春和時,草木群生之物皆有以自樂。”

    水國,猶水鄉。孟浩然 《洛中送奚三還揚州》詩:“水國無邊際,舟行共使風。”

    流鶯,指鶯鳴聲婉轉。 晏殊 《酒泉子》詞:“春色初來,徧拆紅芳千萬樹,流鶯粉蝶鬥翻飛。”

    詩的大意是:千百株桃樹都已長出花苞,正含苞怒放。其他地方的桃樹有沒有開花的,能夠把人的臉面映成紅色的呢?桃花源裡暖風微微,江南水鄉的春天慢慢暖和了。黃鶯在空中婉轉歌唱,想落在桃樹枝上,多彩的蝴蝶在桃園中飛舞。我想尋找地方作一幅畫,這個地方最合適了,既有桃樹、又有竹子,真似一個仙境。

    此詩特色

    齊己雖皈依佛門,卻鍾情吟詠,詩風古雅,格調清和。這首《桃花》詩看似平淡,實則讀進去,才知道它的妙處和意境。

    該詩是一首五律詩。頷、頸兩聯對仗工整。“風暖”對“春和”,“仙源裡”對“水國中”;“流鶯”對“舞蝶”,“應見落”對“未知空”。且有靜有動,動靜相宜。可見詩人的技巧嫻熟。

    首聯“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看似說,這裡的桃樹正含苞怒放,其他地方還有早的嗎?這種反問句式,增強了詩的音韻,更證實了這裡的桃樹開花是最早的。

    尾聯“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詩人想作一幅畫,不僅要畫桃樹,還要有竹子,沒有想到這裡都有,確實給人以驚喜。這種寫法,拓展了人的想象,實在處理得好。

  • 17 # 澡雪堂主談修心

    要想讀懂這首詩,需要先了解一下詩人,齊己是禪宗南嶽法系下的第五世,當年六祖慧能大師座下弟子形成兩大法系,一系是青原行思,一系就是南嶽懷讓,懷讓座下有馬祖道一,馬祖座下有百丈懷海,百丈座下有溈山靈佑,溈山座下有仰山慧寂,而齊己就是仰山禪師的座下弟子。

    五宗七派有溈仰

    六祖慧能傳下的禪法,後來形成了禪宗的五宗七派,這其中就有溈山靈佑和仰山慧寂大師的溈仰宗,溈仰宗以“鏡智”為宗要,旨在破除“三生”,一為“想生”,二為“相生”,三為“流注生”。

    這個提法源自《楞嚴經》,經中說:

    若棄生滅,守於真常,常光現前,根塵識心應時銷落。想相為塵,識情為垢,二俱遠離,則汝法眼,應時清明。——《楞嚴經·卷四》

    “鏡智”就是唯識中所說的大圓鏡智,即修行成功後,智慧可以象明鏡一樣徹照三千大千世界而無遺漏,“想”和“相”,一個是能攀緣的內心,一個是所攀緣的外境,“流注”就是象流水一樣連綿不絕。

    當我們未曾修行時,內心與環境一旦接觸,外境馬上映入內心,然後二者開始互動,產生一系列的聯想,外境在我們內心形成的影像就是“相生心”,而我們對這個影像的各種聯想就是“想生心”,這種狀態的不斷持續,就是“流注心”。

    溈仰宗認為,要想恢復內心清淨,就要截斷三種心,原因就是《楞嚴經》中所說的“想相為塵”,“塵”就是汙垢,這種內心與外境間不斷的交織互動,會直接干擾我們內心的清淨,所以一定要想辦法截斷它們。

    我們瞭解了齊己的師承門派,再來看他寫的詩,就非常的有意思了:

    千株露態照人紅

    這首詩叫《桃花》,全詩是:

    千株含露態,何處照人紅。風暖仙源裡,春和水國中。流鶯應見落,舞蝶未知空。擬欲求圖畫,枝枝帶竹叢。

    這裡的“千株含露態”就是“相生”,也就是外境出現了,而且“千株含露”嬌羞宜人,這是一個極具殺傷力的景緻,莫說是見,就是想到也足可以心馳神往了,所以後面緊跟著就是“何處照人紅”,這個“想生”就起來了,期盼桃花迅開,並由此聯想到桃花映人面的情景。

    然後後面的“暖風”、“仙源”、“水國”、“流鶯”,以及“舞蝶”等等,都是“流注生”,這等於思緒已經是開掛了,止不住了,所謂“明月簾下轉身難”,清淨在這時候已經變得很奢侈。因為內心已經開始“擬欲求圖畫”了。

    這意思是說,對於景色中的些許遺憾,已經開始在內心打稿彌補了,哪個山不夠高,哪個水不夠清,鳥鳴不夠媚,蝶舞不夠嬌,這些都需要“流注”補足。

    但詩人畢竟是禪門出身,觀景是假,做功夫才是真,所以最後一句“枝枝帶竹叢”剎住了車,如果純粹從文學的角度看這首詩,這末後一句可能會有些突兀,正在說桃花,怎麼突然就出來了竹子呢?

    但若從禪家做功夫的角度切入,感覺就自然了,大家想一下竹子有什麼特點呢?空心的,對不對?到了這個時候,就要把功夫提起來,迅速來破除“三生”,將能緣心從所緣境中收回來,切斷流注,返照歸空,這才是禪家應做的事情,也就是“常常勤拂試,莫讓惹塵埃。”

    總結

    總之,我們讀禪詩,若想嚐到真正的滋味,一定要儘可能的先對詩人有一個瞭解,他的師承流派,儘量搞清楚,這樣才能知道他平時是怎麼做功夫的,明白了他的修行路徑,這時候再來看他的詩,就會感覺受益匪淺,禪家的修行,涵蓋了日常的一言一行,這就是永嘉大師所說的“行也禪,坐也禪,語默動靜體安然。 縱遇鋒刀常坦坦,假饒毒藥也閒閒。”

    大家好,我是“澡雪堂主”,希望以上的分享對路過的客官有用,若有不足之處,一請包容,二請指教!!!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5公里20分鐘的水平可以參加馬拉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