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勞耶維奇
-
2 # 以人為本201611
全球有那麼幾個頂級國際都市,表現在大環境的公共空間,未雨綢繆的規劃和以人為本的安排,每個區的繁華較為均衡,這叫做發達的成熟的國際大都市。至於私人的小空間、小環境,搞得富麗堂皇也好,窮酸簡陋也罷,大半屬個人的事體。內地城市當下還處於粗放的初級國際大都市階段,表現在極少區域景點的繁華,其它暫時還實力不到繁華的份。
阿拉疙瘩有歡樂頌弄堂,黃大仙有樂歡樓。九龍更注重大環境,個人空間預示著個人奮鬥的能力,人均14平方等同於姥公房二室一廳北間的一倍半,往往9平方能放張2米見方的床和一個衣櫃,一個梳妝檯,一張辦公桌,上面能放上二個顯示屏,一臺電腦,14-9剩餘的空間是煤衛合用的空間了,在阿拉疙瘩平民來講,也算較為經濟了,幹嘛要住得那麼大,歡樂頌裡的劉濤住著包總的大房子,使用效率實在小到不能再小,有的房間估計幾個月都不會去過一次。九龍是注重大環境的持續改善,包括盡其可能的樓頂花園、運動球場、甚或泳池,多層超長服務裙樓,遮陽擋雨廊橋,四通八達交運和地鐵,窮人也好,富人也罷,都有公平機會共享。
九龍黃大仙區(3) 2015-9-16
香港九龍黃大仙區蒲崗村道樂歡樓底座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慈雲山與鑽石山之間超高層住宅樓宇 拍攝高度376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中部與觀塘區交界周邊類活化性古老建築 拍攝高度145米
香港九龍黃大仙區豐盛街朝南(在空間佈局,景觀審美,港與內地還是稍許區別)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中部 拍攝高度145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中部偏北 拍攝高度145米
香港九龍黃大仙區東頭村道東黃大仙紀律部隊宿舍[紅色](部隊入鄉隨俗,住上港味十足的高層大樓,用紅色來彰顯部隊風貌。)
【兩城尋常百姓街區馬路低空景觀:上海方中路朝西南與九龍油尖旺區馬頭角道與炮仗街朝東南】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誼比賽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西頭 拍攝高度151米
【兩城尋常百姓街區馬路乾淨品相:上海華廈西路走下來,臨浦村大高圈朝南,近東方體育中心與九龍油尖旺區昌新裡西盡頭朝西】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誼比賽
浦東濱江——讓城市、江河、綠色、文化在這裡相遇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中部 拍攝高度275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西北 拍攝高度245米
【一城一區街區馬路品相:上海華容路與九龍油尖旺區衛理道】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好比賽
香港東區雲景道朝南萬德閣底座
香港東區雲景道朝南雅景臺
真實觀賞陸家嘴,從北外灘估計500米以上,從老外灘估計高度在30米上下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東南角與觀塘區交界 拍攝高度145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靠近北邊山坡 拍攝高度151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山坡上的超高層住宅樓 拍攝高度265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山坡上的超高層樓宇 拍攝高度293米
【一城一區街區馬路品相:上海吉安路朝東北瀏河口路與九龍油尖旺區常盛街朝東北(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好比賽)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東部周邊 拍攝高度145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中部偏東周邊 拍攝高度145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與觀塘區交界海天堂周邊 拍攝高度233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星河明居豪宅地鐵上蓋 拍攝高度172米
【一城一區高檔街區馬路景觀:上海蒲匯塘路與文定路交匯朝西與九龍油尖旺區海庭道與海泓道交匯朝東】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誼比賽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睦鄰街現崇山周邊 拍攝高度151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太子道東譽港灣周邊 靠近啟德舊機場工地 拍攝高度151米
【兩城街區馬路低空景觀:上海新昌路與山海關路交匯朝東南(城區)與九龍油尖旺區崇安街朝東北(城東北)】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好比賽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北偏東 拍攝高度299米
Google Earth 九龍黃大仙區東北 拍攝高度295米
【一城一區街區馬路品相:上海福泉路與天山西路交匯與九龍油尖旺區山窩打老道與染布房街交匯】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好比賽
【一城一區街區馬路上各種元素的特點:上海長樂路與瑞金一路交匯朝東與九龍油尖旺區窩打老道朝西南】中國好城市規劃、好城市建設奧運友好比賽
-
3 # 隨風隨筆集
10
不知起什麼名168
每個地方都有窮人,而每個經濟發達,地方小,的地區,因為樓價,住的地方也是愈來愈小,這不是香港的專利。
近的,北京,上海,深圳,幾十年前和現在的住房面積去比,我記得15年前,深圳的樓房一般最小都是100平米,但現在最容易出手的是70平米左右,也出現一些20平米左右的出租房。
香港雖說有1110平方公里左右,但實際開發的也就40%左右,但是人口有750萬,再加上一年5000萬左右的遊客,可想而知,香港是很擁擠的。
香港在70年代發展時,當時的樓房面積就是70平米左右,但人口愈多,土地的稀缺性愈明顯,以前很多合租,可能兩到三個家庭合租一個三房單位,租金算下來不貴,空間也比較大,但近年,很多年輕人都喜歡自己獨立,想要有自己的空間,因此,出現很多套房出租,在香港叫劏房,現在很多劏房面積20平米左右,租金5000左右,麻雀雖小 五臟具全,很受年輕人歡迎。
其實香港有差不多一半的人口住在政府資助的房屋,租金1000到三千,面積30平米到60平米左右,現在很多住劏房的家庭,其實是在等分配公屋,有了公屋,在香港生活很輕鬆,一家三口,兩夫妻工作,做最基層的工作,一個月加起來有20000以上,租金1000左右,教育,醫療基本不用錢,很多公屋居民在內地都有房產,一年出去玩的次數也多。
其實,很多香港人並不是很介意住的地方小,政府想在郊野公園建公屋或是填海,都有很多人反對。
可能有些人覺得在香港住的地方小,太壓抑,這可能是習慣吧,香港人覺的有一個自己的地方就很好,生活簡單快樂,很多香港人喜歡在假期出去遊玩,行山,游水,燒烤,設施很方便,也會東南亞,內地去玩,日韓臺更是熱門,歐美也很多人去玩。所以,在這個地方,是全世界最長壽的地區。
蝸居,要看標準,現在內地農村還有住十幾平米的家庭,北京住地下室的也很多。但有希望就好,最怕是沒希望。
香港人不吃不喝19年才可以買到自己的蝸居,是按工資中位數去算的,也你所在的城市呢?
創建於2017.6.10編輯
-
4 # 阿弗談地產
那個繁華都市的背後都有陰陽的一面。不可能所有的快遞小哥都能成順豐老闆。願意在香港蝸居的人,只有一個原因,他們在追逐他們的香港夢,在他們心裡覺的香港還有值得期待的機會。否則回到鄉間,天大地大,為什麼還有那麼多農民工要往城市裡打拼?
回覆列表
睡"棺材房"、籠子裡住人、睡在馬桶上,看完這些你還覺得城中村苦逼嗎?
說到香港,最先出現在你腦海中的是什麼?各種摩天大樓、名貴跑車?還是世界各地的名牌潮牌、高檔餐廳?
你想的到的都有。
但繁華奢侈的背後,有些你想不到的東西更是能亮瞎你的眼!瞬間讓你趕腳生無可戀!!
蘇北小城的人對於香港的一貫印象就是"有錢",總覺得滿大街西裝革履的都是下海的商人,遍地都是金子。偶爾聽聞哪家哪戶兒女定居香港,月薪一萬有餘,更是豔羨不已。
然而,真正踏上傳說中富得流油的這片土地,才恍然大悟。月薪一萬有餘?除去房租、日常吃穿,根本就一毛都不剩了好嘛!
買房
內地人的生活以"房"為中心,工作了趕快攢錢買房,結婚時沒房死活不嫁,待到生寶寶時若依舊沒錢買房簡直就要鬧個家破人亡。辛辛苦苦攢夠了首付錢,餘下二十年依舊在為了房貸拼搏。然而在香港卻並沒有這些煩惱。因為,除非你有個李嘉誠老爸,否則,別說辛辛苦苦二十年,二百年你也未必買得起房。乍看香港房價之時,單價似乎也並不驚人,郊區大約一萬出頭,市區也不過四五萬而已,似乎和北上廣深一線城市相比水平相當。可再仔細一看,頓時嚇出一身冷汗,單價的單位竟然是平方尺。沒錯,1平方米等於9平方尺,請在單價上乘以9,才是內地人通常概念裡的價格。知道真相的我眼淚掉下來。買房?此生無望!今年春節後,見新聞中報道香港樓市一度走低,滿懷希望的我點開各大網頁,看到各大樓市果然跌了不少。然而,對於普通工薪階層而言,依舊遙不可及。
興許有人會問,房價這麼高,香港本地人怎麼買得起房?同樣疑惑的我問了好多可愛的本地小夥伴,得到的答案大多是:不買房。
香港的年輕人大多是和父母一同居住在公屋中。公屋和內地的廉租房類似,是政府以低價房租提供給無力供房市民的溫馨福利。當然,公屋申請也需要一系列繁瑣的程式和嚴格的規則,包括至少在港住滿七年、收入不得超過規定上限等,對於廣大港漂而言,十年內絕對是與之無緣的。即便過五關斬六將滿足了所有條件,排隊等候也是一等數年遙遙無期。買不起房,就只能租房了。然而所謂租房,也是一條漫漫的不歸長路。
租房
一個人租房實在不現實,單間、一室一廳的單身公寓在香港絕對是稀缺戶型,叫上小夥伴一起分攤高額房租是九成港漂的不二選擇。
也許想著會覺得似乎也挺自在舒服,畢竟大學期間的宿舍也是兩三人合住一間,區別不大。然而香港的兩室一廳、三室一廳和內地的面積可完全是天差地別。
30平的房間可以拆成兩室一廳一廚一衛,40平的房間可以拆成三室一廳一廚一衛,所謂的臥室根本就是除了一張床以外只剩一條狹窄的單行道,兩人體重稍一超標便休想擦肩而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