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蘭秋1969

    書法是抒發情懷的!所有傳世之作都是抒發內心情懷的作品!藝術是想通的,工整的為了發表作品而創作的,也許讓人賞心悅目,但缺乏靈魂的東西,所有隻有飽含情感的的作品才會傳世!才會成為經典!

  • 2 # 百川書法

    首先《祭侄文稿》被稱第二大行書,我不信服。我想虔禮也不會贊成,五乖五合是有道理的。書法與寫字雖相近而意相遠。想了解書法離不開要了解當事人的當時:處景。蘇軾剛從天上跌下凡塵,窮困潦倒,食不果腹,用多年不棄不離的禿筆寫下了《寒食帖》。他在幹什麼?這張帖在當時他換了多少充飢的食物與散銀。第三大行書實在抬高蘇了,你還不如給他一碗紅燒肉。盡做那些後人之私前人哭笑不得的事情。

  • 3 # 手機使用者6937527238

    不必把書法中的情緒過分誇大,似乎書法大家的作品帶著情緒才出神品,恰恰相反,不學書法的普通人才隨心所欲的寫出情緒,我學書法的,潛意識中無論什麼狀態都在想著筆法結構章法在寫,沒有充分的情緒發揮,你們去看看書法展的字那有什麼情緒可言,全是風格技巧形式。

  • 4 # 空谷山人

    無情之書乃印刷體,公文,抄書。日記,家書,情書,都會自帶情感,只不過有情之後是否符合美學原則,恰到好處,該醜的醜,該美的美,該靜的靜,改動的動。這需要平時有目的的整理總結,透過研究瞭解古人是如何體現這些情感的。

    只要不刻板的抄襲,拼剪,就好。

    平時要解決同一個字,怎樣把不同的表情寫出來。

  • 5 # 蘆笛悠揚

    相比而言,更喜歡顏真卿的《祭侄文稿》,悲憤交加直抒胸臆,盡情揮灑一氣呵成,絲毫沒有嬌柔做作譁眾取寵之意。也讓觀者頓有酣暢淋漓之感,同時,更佩服書者紮實雄厚的行草功底。

  • 6 # 鴻鵠迎罡

    唐代書法大師顏真卿(709年——784年)的《祭侄文稿》和北代大文豪蘇軾(1037年——1101年)的《寒食帖》都是非常著名的書法瑰寶,分別有天下第二行書、天下第三行書的美譽,歷來是書法愛好者臨習和研究的典範,在書法史上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

    這兩幅書帖有一個鮮明的共同點,那就是在書寫中,不在意筆墨線條是否好看,不在意結字是否美觀,也不在意章法佈局是否妥當,完全憑藉即時的情緒起伏去寫,以飽滿、強烈的情緒取勝,把“我手寫我心”的藝術理念發揮得淋漓盡致,書家能遊刃有餘地依靠平時積累的書法修養,來展現特定時刻下的個人心境,無限放大了書法的藝術趣味。

    情緒是透過個人的主觀認知而產生的一種心理狀態,如同河流一樣起伏不定,喜怒哀樂都是情緒的外在表現,當情緒跟藝術聯姻,並被藝術家融入到作品裡,會產生起伏跌宕的節奏和韻律,進而產生熾熱而強烈的感染力,觀者欣賞此類作品,非常容易產生感動和共鳴,從中看到身同感受的共性情感。

    優秀藝術作品,都是情緒化或者情感化的產物,是藝術家的生命意識在作品裡的盡情釋放,《祭侄文稿》和《寒食帖》恰恰是情緒化書寫的代表作。

    《祭侄文稿》全名叫《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一篇悼文,字型用行書書寫,寫於758年,共有234字。

    “安史之亂”中,顏真卿的侄子顏季明為國捐軀,為了悼念侄子,並記錄侄子在討伐叛軍中的功績,顏真卿悲憤交加,情不自禁,提筆寫下了這篇聲情並茂的短文。由此,這篇短文具備了藝術和史料的雙重價值。

    可以看出,在寫字時,顏真卿心無旁騖,完全由情感意識支配著筆去書寫,沒有一絲雕琢的痕跡,對筆墨、結字、章法等外在形式完全處於一種遺忘狀態,即使筆頭上的墨用完了,他也忘記蘸墨,任其寫下去,卻歪打正著,形成了許多滯澀、遲緩的枯筆,正好跟起初的字跡形成了濃淡、輕重、緩急的對比關係,讓線條的節奏感跟當時的情緒起伏合二為一,自然而然構成了節奏和韻律的變化。

    從不斷變化的書法線條中,觀者完全能看到顏真卿此刻悲憤、沉重、痛苦的心情,同時也看到了顏真卿的赤子之心,怎麼能無動於衷,不受感動呢?

    《寒食帖》大約寫於1083年,共129字,距離蘇軾被貶黃州已有3年有餘。在3年前的1080年,蘇軾受“烏臺詩案”的牽連,被降職後貶到遠離京城的偏僻之地湖北黃州,在這裡,蘇軾人生地不熟,再加上生活窮困潦倒,心情非常苦悶,在這年的寒食節,蘇軾觸景生情,寫了兩首五言長律,來抒發自己鬱郁不得志的心情。

    從《寒食帖》的書法線條裡能看出,蘇軾在用筆的氣勢上隨心所欲,前半部分字型的線條以瘦勁自然為主,行筆比較緩慢平和,宛如平靜的河面,給人風平浪靜的感覺,能看到他此刻的心境是豁達樂觀的。而後半部分字型筆畫肥厚壯碩,行筆張揚,氣勢奔放灑脫,流露出很強的節奏感,能看到他的情緒越來越激動,給人感覺他在奮筆疾書,在一吐為快。

    在一靜一動,一張一弛中,蘇軾不但把自己的情緒完美地凝注線上條中,而且展現了自己複雜矛盾的心境,真正做到了手、書、心三者合一的大境。

    顏真卿寫《祭侄文稿》時49歲,蘇軾寫《寒食帖》時46歲,兩人之所以能人書合一,寫出這兩幅沒有瑕疵的經典之作,一是兩人到了這個年齡,經過幾十年磨練,書法功力非常高,完全有能力把控好書寫時的狀態,把最佳狀態展現出來。二是情到深處難自制,這兩幅書法是他們個性情感的集中爆發,兩人在創作書法前都經歷了情感的煎熬,情感如火山一樣一直在內部積聚,積聚到一定時刻,他們正好用書法藝術給釋放出來了,書法線條裡全是他們的血淚和吶喊,因此,這兩幅作品很感人。

  • 7 # 翰墨書道

    書法中的情緒表達含蓄內斂為多,但也有直白的,比如行書和草書就較楷書直白。我們知道人在不同的整體下其思想行為是有區別的雖然修為高的人可能這種狀態反映不明顯,但在書法中仍然有區別的。

    打個比方說吧,心中有急事事,一些人就容易發脾氣或愛沖斷,心情愉悅是彷彿什麼都是美好的,心情不好的時候,無論外界多麼美好熱鬧,都不會提起興趣。人們的喜怒哀樂都會在自己的言行和麵部表情上有所表現。書法同樣如此。不同個性、文化修養、不同心態和外在環境條件創作的作品同樣會在作品中有所流露和寄託。所以書法是能夠達其性情形其哀樂,孫過庭也認為人們心情愉悅是書寫的作品線條就比較暢達,充滿喜氣。

    心情不好時,書寫的狀態也不好,速度會慢些,如此的作品就會顯得凝重厚遲滯。不同的心理狀態會影響書寫狀態,就像不同性格的書法那樣會有不同風格的作品,所以古人說字乃心畫,字如其人。《蘭亭序》就有一種喜氣和曠達之氣,而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則有一種悲憤之氣;蘇東坡的《黃州寒食帖》也是在蘇東坡不得志的時期的作品,因此有一種抑鬱之氣,且有是寫在寒食節期間,心情更加抑鬱,所以在用筆的韻致上這三帖就有非常大的區別。

    其實書法能夠寄託情感並不能理解。

  • 8 # 書生打天下

    這兩幅作品被稱為天下第二和第三行書,包括天下第一行書王羲之的蘭亭序在內,都是作者隨意而為,有感而發的作品,沒有刻意去創作,無心栽柳柳成蔭。與當今刻意創作的醜書不同,有道是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

  • 9 # 拾藝軒

    其實在古代書法中不只是《祭侄文稿》和《寒食帖》中有情緒存在,《蘭亭序》還有很大部分書法作品中都有情緒在裡面,宋代的米芾、黃庭堅,還有王鐸等他們的作品中都有很重的情緒在裡面,所以很多人說這些作品都不能臨寫,咱們找不到他們的那種情緒,也就無法寫出他們的神來。

    至於情緒怎麼理解,那我個人覺得是這樣的。每個人都會有情緒所在,發洩的方式不同而已,有人哭鬧,有人靜默,那麼古代書法家乃是文人,文人好面子,不能哭鬧,靜默無法釋懷,那就用書法來抒發來發洩。

    以上是個人觀點,大家共同探討[祈禱]

    下面來幾幅書法看看

  • 10 # 聽竹齋

    書法創作中有“情緒”在裡面,而且“情緒”會體現在作品裡。書寫中的運筆緩急,落筆的輕重,字的間架大小和章法都是與“情緒”有關,也就是說“情緒”始終伴隨著你的左右並影響著你的創作。

  • 11 # 高逸群1

    書法,尤其是行書草書本身就是一種情感的表達,根據書者當時的心境所表達情感也有所不同,透過筆畫的粗細濃淡大小和書寫時的速度來體現,我想為什麼好多人都喜歡書法,不單單是因為他的美觀和藝術性,更多的是能從中體會到書者宣洩出來的情緒,並受那種情緒的感染!引起共鳴!

  • 12 # 心靜自然涼卐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那是失去親人之痛,蘇軾的黃州寒食詩帖是被貶的懷才不遇之痛,還有王羲之的蘭亭序那是以酒對詩的朋友之樂。這些千古流傳的名帖都帶著各種各樣的情緒。事實上講,這也是書法的真諦所在。一方面從作品中透露出作者的真實感受,品味文章帶給人的精神享受。一方面在情緒中把書法的表現力發揮的淋漓盡致。寫的過程中,這些大家已經不是在創作,而是在發揮情感。而恰恰是這點,造就了一篇篇千古絕唱。單從藝術上講,在深厚的基本功下,無心之作,創造出的卻是上上之作!

  • 13 # 風雨無阻1141538443

    任何藝術都是人類思想和精神的現實寫照,書法也不例外。書法是書寫者表情達義的具體體現,是書寫者內在精神世界的外在體現。沒有情緒的書寫是不存在的,也就談不上是書法藝術。

  • 14 # 一人筆記

    我是一人。有些事情不是那麼容易體會的,並不容易。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都是在極大情緒中產生的,而且極大悲極大哀情況之下,不是我們個人感受的情緒而已。

    有些想要從書法中感受到一些什麼,這是真的。但是如果知道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的當時背景,提問者可能就不會這樣問了。

    有些話要思考再說,有些事情是不能想當然的。這兩個帖,我們當代人基本上不太可能體會得到。

    《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文稿內容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顏真卿的弟弟)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

    對顏真卿來說寫《祭侄文稿》,大是大非的事情,悲憤交加。不應該用情緒這個詞,而且我們現在活著的人,很難深刻理解他當時的感受。

    再說說蘇軾,蘇軾中華文化史上可以說是綜合實力第一文人。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作。

    如果瞭解蘇軾這一生,起起伏伏,《寒食帖》到底心有多寒,我們當代人是不可能感受到的。

    最近有個詞又火了“共情”,要是現在某個人能夠和《祭侄文稿》或《寒食帖》“共情”那是不可能的。

    一人有感

    學學書法,寫寫字,有的時候容易想多了。

    文人有“雅趣”很正常,想要共情很正常。但是有些事情還需要先了解一下。書法有很多方面可以研究,附庸風雅也要保持敬畏之心。

  • 15 # 清風軒書法篆刻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都是在極大情緒中產生的,而且極大悲極大哀情況之下,不是我們個人感受的情緒而已。】

    有些想要從書法中感受到一些什麼,這是真的。但是如果知道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的當時背景,提問者可能就不會這樣問了。

    有些話要思考再說,有些事情是不能想當然的。這兩個帖,我們當代人基本上不太可能體會得到。

    《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文稿內容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顏真卿的弟弟)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

    對顏真卿來說寫《祭侄文稿》,大是大非的事情,悲憤交加。不應該用情緒這個詞,而且我們現在活著的人,很難深刻理解他當時的感受。

    再說說蘇軾,蘇軾中華文化史上可以說是綜合實力第一文人。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作。

    如果瞭解蘇軾這一生,起起伏伏,《寒食帖》到底心有多寒,我們當代人是不可能感受到的。

    最近有個詞又火了“共情”,要是現在某個人能夠和《祭侄文稿》或《寒食帖》“共情”那是不可能的。

    【一人有感】

    學學書法,寫寫字,有的時候容易想多了。

    文人有“雅趣”很正常,想要共情很正常。但是有些事情還需要先了解一下。書法有很多方面可以研究,附庸風雅也要保持敬畏之心。

  • 16 # 胥利劍瀟逸幽竹

    書法作品不只是一張紙 一絹布 而是真正有血有肉有筋有骨的 真感情才是好文章 除基本筆法字法墨法章法外注入感情 使作品昇華

  • 17 # 陽明子

    王羲之的《蘭亭序》天下第一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天下第二行書,和蘇軾的《寒食帖》天下第三行書,被譽為“天下三大行書”。行書追求書寫時的即興,不受控制的情感流露。 分別看下三幅的創作背景就能感知書法創作的情緒作用。 東晉穆帝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三月三日,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一位軍政高官,在山陰(今浙江紹興)蘭亭“修禊”,會上各人做詩,王羲之為他們的詩寫的序文手稿。《蘭亭序》中記敘蘭亭周圍山水之美和聚會的歡樂之情,抒發作者對於生死無常的感慨。王羲之的蘭亭序是蘭亭雅集時王羲之喝醉酒時所寫,酒醒后王羲之反覆抄寫多次均達不到醉時的境界,醉酒時的情緒是微妙的,可以是李白的豪放,也可以是傅抱石的憤憤不平。而王羲之的蘭亭,更多的是追求寧靜的崇尚古之賢者的情緒。在酒精的作用下思緒亢奮,疾筆揮灑,一蹴而就。

    而顏真卿的 祭侄文稿,於今年在日本展出後算是引起了不少國人的關注,而從日本展覽結束後三年內不會再展,將休息三年,也是國人的一大遺憾之一。《祭侄文稿》(全稱為《祭侄贈贊善大夫季明文》)是唐代書法家顏真卿於唐乾元元年(758年)創作的行書紙本書法作品,《祭侄文稿》是追祭從侄顏季明的草稿。共二十三行,凡二百三十四字。這篇文稿追敘了常山太守顏杲卿父子一門在安祿山叛亂時,挺身而出,堅決抵抗,以致“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取義成仁之事。通篇用筆之間情如潮湧,書法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氣呵成。

    看著親人的人頭,在其極度悲痛的情緒下,一般人可能連拿筆的力氣都沒有。這種情緒化做與賊人勢不兩立的堅決態度躍然紙上。

    寒食帖又名《黃州寒食詩帖》或《黃州寒食帖》。行書十七行,129字,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那時蘇軾因宋朝最大的文字獄,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作了二首五言詩:"自我來黃州,已過三寒食。年年欲惜春,春去不容惜。今年又苦雨,兩月秋蕭瑟。臥聞海棠花,泥汙燕支雪。暗中偷負去,夜半真有力,何殊病少年,病起頭已白。";"春江欲入戶,雨勢來不已。小屋如漁舟,濛濛水雲裡。空庖煮寒菜,破灶燒溼葦。那知是寒食,但見烏銜紙。君門深九重,墳墓在萬里。也擬哭途窮,死灰吹不起。"

    此帖是蘇軾行書的代表作。這是一首遣興的詩作,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所發的 人生之嘆。詩寫得蒼涼多情,表達了蘇軾此時惆悵孤獨的心情。此詩的書法也正是在這種心情和境況下,有感 而出的。通篇書法起伏跌宕,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寒食詩帖》在書法史上影響很大, 被稱為"天下第三行書",也是蘇軾書法作品中的上乘。正如黃庭堅在此詩後所跋:"此書兼顏魯公,楊少師, 李西臺筆意,試使東坡復為之,未必及此。

    所以情緒能夠催化書法的創作靈感和意境。

  • 18 # 清妙集

    想要理解情緒,其實並非容易的事,是需要長時間的積累,積累來自於對書法技藝、學識的不斷了解學習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和提高。 很多人如果對書法瞭解時間太短,一開始欣賞書法,都處於門外漢這樣的角度去欣賞,那也只能停留在作品形式表面,對線條、空間等方面的理解都有些困難,更別說從作品中理解和提取作者的情感和情緒變化。

    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這樣的行書作品,分別被評為天下第二和第三行書,評價之高除了作品本身的技術質量非常高,最重要就是作品本身的情感流露和情緒變化的展現,這也足以說明書法藝術是具有抒情性。而其中這種抒情性是用線條來表現的,我們知道,書法藝術的基本形式語彙是線條,那麼線條本身是具有表情功能的,除此之外,形式表現也是具有表情功能,這是因為它可以傾注作者個人的意趣和情緒。

    但是為什麼用了線條書法的抒情性就更強呢?因為書法線條是具有時間跨度元素,時間是容納情感的最好渠道。

    所以我們再來分析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和蘇軾的《黃州寒食帖》,想要理解他們的情緒就可以先從線條著手,但前提條件是你得熟悉他們的創作背景,瞭解他們的一些創作歷程,這樣能幫助作品所透露的情感和情緒的理解。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通篇氣勢磅礴,縱筆豪放,一瀉千里,雖枯筆眾多,用筆也情如潮湧,蒼勁流暢,其悲憤激昂的心情流露於筆端之間,字裡行間。

    《黃州寒食帖》是蘇軾被貶黃州第三年的寒食節有感而發所作,以此抒發心中的惆悵孤獨,通篇起伏跌宕,筆法多取側勢,肥碩扁平的線條,光彩照人,氣勢奔放,而無荒率之筆。

    雖然書法看似只有幾根簡單的線條,簡單的結構,但它畢竟是一門抽象藝術,它所蘊含的主體情感與情緒變化是十分豐富的,所以這就決定了我們對作品中的情緒、情感的闡釋和分析是多元的、複雜的過程。

  • 19 # 千年蘭亭

    書法之所以成為藝術,很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其中所蘊含的豐富的感情,尤其是行草書,是最易表達情感的書體。

    可以說,人性化正是書法能流傳千古,成為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根本原因。

    書法因為書寫的實際需要而產生,實用性是其產生的內在動力。

    但是,在草書產生後,其人性化的職能得以發揮,書法就開始脫離實用而向藝術化方向飛奔。

    漢代趙壹在那本著名的《非草書》中,一方面描寫了當時人們對草書的喜愛,另一方面則更多地表達了對草書的擔心,認為它脫離實用,終將行不久遠。

    可是,將近兩千年過去了,草書不僅並未如趙壹所說的那樣消亡,反而得到更大的發展,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究其原因,重要的一點就在於它能承載和傳遞豐富的情感。

    回到問題。不僅是《祭侄文稿》和《寒食帖》,《蘭亭序》《韭花帖》《土母帖》等等,哪一件不是帶著情緒、飽含情感?只不過每件作品所蘊含的情感不同而已。

    《祭侄文稿》表達了顏真卿對國愁家恨的悲憤之情,《寒食帖》表達了蘇軾惆悵孤獨而又壓抑的情感,而《蘭亭序》則是表達王羲之舒暢歡快的情感。

    沒有情感的書寫不是書法,沒有情感的文字不是文學。沒有情感,才是真正的“行不久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多少人認為肖戰很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