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風過了無痕112
-
2 # 上海莫律師
劉備是真英雄,能得到關羽張飛趙雲諸葛亮這樣的英雄人物真心愛戴,追隨畢生的人,像他這樣起於匹夫,胸懷大志,德行完備,不是我們可以輕易評判的。
-
3 # 茶如荼
看到問題忍不住答一波,人性各有不同,為人處世的準則也各有不同,從以人的個性魅力與其在歷史中扮演的角色而言喜歡曹操,特別是從《三國志》中對於曹操的評述:“太祖運籌演謀,鞭撻宇內,攬申、商之法術,該韓、白之奇策,官方授材, 各因其器,矯情任算,不念舊惡,終能總御皇機,克成洪業者,惟其明略最優也。抑可謂非常之人,超世之傑矣。”
高嗎?足令當世及後世高山仰止也!
從本人角度先說曹操曹孟德,個人覺得,雖然其說過“寧可我負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負我”這樣目中無人之言,但單論這個人,決對是成大事者,成大事者都有些自大吧。
其一、決斷能力強,需要當機立斷的時候,毫不猶豫,不論個人感情,甚至說是不擇手段,很多人會因為這一點去對他印象不好,但這確實是一個成大事者該有的決斷能力。君不見華夏乃至世界泱泱歷史中力挽狂瀾、雄創霸局者概莫能外。
其二、是他本人的統治能力與才能實不可小覷!那句“治世之能臣,亂世之奸雄”就是一句詮釋。在和平盛世,他可以保一方水土平安。在亂世,他屬於天下三分之實力最雄厚一分。倘若不是赤壁之戰,他是完全有機會一統天下的。
其三、他心中懷有大志,在最初,東漢末年的時候,他也對漢室有過期望,他也曾經忠心耿耿的想匡扶漢室,可是天下大亂、人心思變、群雄並舉,又有董卓、袁紹一干人等巧取豪奪爾虞我詐刀光劍影屍橫遍野令時勢瞬息萬變波詭雲譎,一步步打開了他的奸雄之心。他心中終於知道,當今大漢已經沒有辦法再回到曾經,所以他毅然決然的想要平定天下。
其四、他的惜才。身邊的謀士不用介紹了,雖然後來司馬懿呵呵…大家都懂得;對於諸葛亮這樣一位大能,拋開意識形態或政治見解來講,他對曹操也應該是充滿恨意的,但曹操確實比較珍惜人才,不然也不會在屠了他諸葛家的人之後,還去請諸葛亮幫他…呵呵……當然,如果(肯定是如果)諸葛亮能夠歸於曹操的麾下,那歷史又當是如何的改寫、曹或諸葛又當開創怎樣的一番局面,諸君都可以於心中盡情暢想一下。
其五,還有他的詩詞歌賦,足見其文采飛揚:“青青子吟,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與其子曹丕、曹植奠定了建安文學!
再來說劉備,“地不長無名之草、天不生無用之人”,更何況雖長期居無定所顛沛流離然終與曹、孫三分天下成就一番帝業的劉皇叔肯定做起人來非尋常眾生所及,屬於一代梟雄之輩!
首先劉備的長處性格堅韌不拔且知人善任,40多歲時還能因為自己一事無成而大哭髀肉復生,劉備的志向遠大和意志堅定真不是吹的。
當然劉備的長處也是有原因的,或者說是這些原因逼出來的。當時劉的個人起點與軍事實力方方面面不可與曹、孫相提並論,再有大環境漢室衰落,皇帝皇權任人欺辱,他作為一個皇親後裔自然有心去光復。像董卓曹操把皇帝都欺負的不像個樣子了,一個國家的最高權力者真龍天子大漢皇帝淪落到那種境地,他怎能不心如刀絞?
都說劉備愛哭,那是真傷心啊,他的政治綱領也是漢賊不兩立,所以劉備對漢室的忠心是毋庸置疑的,畢竟其根紅苗正,屬皇室宗親,所以羅貫中給他的是正面的形象,而曹操只能是奸雄,但後世多補稱其譽為梟雄乃至英雄!
《三國志》裡面提到劉備時,描述其是一個不愛讀書的人,或者說討厭讀書的人,但是他社會閱歷很深並且對權謀之術是有悟性的,總覺得他和劉邦、宋江有點像,有著來自社會底層(草鞋商)的小人物的狡黠和智慧,這些人往往能讓一些出身世家身懷大才或先天英武之流甘於效命而追隨左右,“先主之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
當然讀書多在某種程度上和智慧完全沒有關係的,但是讀書少肯定決定了這個人思維不夠開闊,視野不會遠到哪裡去了。他憑藉智慧,寬以待人,獲得人才資源及政治資源,終於得到一方土地,但也因為他狹隘的認知,把一方土地給敗了,按現在話說一手好牌打個稀爛(臥龍鳳雛外加五大猛人)。所以這也是我不喜歡他的原因吧。
-
4 # 歷史吐槽
其實三國中的曹操和劉備都是有一定的領導能力的,分別按照自己的想法建立魏國和蜀國!也都是透過自己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報負!只是一個被稱為漢賊,一個被稱為漢室宗親!
如果非要問我,三國中曹操和劉備我更喜歡誰?
那我其實更喜歡貂蟬的!!!
-
5 # 真我85918
三國演義裡 劉備幾乎全面比不上曹操 只有一點他贏了 娶媳婦 別人媳婦兒基本靠搶 劉備基本沒搶 都是明媒正娶 尤其是甘夫人 據說甘夫人面板白的玉一樣 姿態撫媚 容貌美豔 劉備站在營帳之外看裡面甘夫人就如同皎潔的月光照耀下的霜雪一樣 據說這樣的美人後來只有一位 是誰呢 聽金文聲先生的錄音吧 曾經是他媳婦兒
-
6 # 武威王
小時候喜歡劉備,後來喜歡曹操,現在還是喜歡劉備。
一、小時候——單純的善惡觀
小時候陪爺爺奶奶一起看央視版的《三國演義》,總會問起,誰是好人誰是壞人。當然劉備是好人,曹操是壞人。曹操挾持天子,屠戮忠良,虐殺百姓,生食肉脯,簡直是大惡人;而劉備興復漢室,剿滅國賊,會為了百姓流離失所而流淚,會為了兄弟而拼命,十足的好人。喜歡劉備陣營的諸葛亮鞠躬盡瘁、關雲長義薄雲天、趙子龍一身是膽,這樣的是非觀,簡單純粹,但是非常適合小孩子,在啟蒙教育中去閱讀。
二、後來——張揚個性的崇拜
後來,知道了“劉備長厚似偽,諸葛多智近妖”,知道其實電視劇裡面描寫的不是真實的歷史,很多東西都是作者在杜撰,劉備沒有那麼忠厚,諸葛亮也沒有那麼神。反而是曹操,真正的大英雄,有吞吐天下之志,有車載斗量之才,有周公吐哺的胸懷,有君臨天下的霸業,橫掃六合,霸氣外露,活的瀟瀟灑灑。簡直是學生時代的偶像,夢想著自己在以後的日子裡,也能縱橫捭闔,在世間留下自己的名字。
三、現在——普通現實的生活
現在,步入職場,沒有背景和家世的愣頭青,也摸爬滾打了三年了,經歷了挫折和磨難,嚐到了痛苦和心酸,才明白普通人成功的艱難。
劉備的一生很不順利,前半輩子幾乎都在流離失所、奔走逃亡,有點地盤就被富二代官二代曹操趕走,攆的像兔子一樣東躲西竄。一個人從失敗中站起來不難,難的是在半輩子的失敗中,每一次都能站起來,沒有宗族兄弟扶持,沒有大家大業支撐,只有永不放棄的堅持和推心置腹的信任,城池丟了可以再打,兵馬沒了可以再招,只要自己還一息尚存,就永不放棄。我想他肯定累過、哭過、絕望過,但是夜幕過後,第二天醒來的,依舊是打不垮的好男兒。
我知道現在和我一樣在異鄉打拼的年輕人不在少數,沒有親友的幫助,沒有家世的扶持,做著前途不太明朗的工作,還操心這年邁的父母,不敢輕易嘗試辭職,也不敢輕易頂撞領導,在一個又一個孤獨的夜裡給自己打氣,在每一個醒來的清晨給自己加油。不知道未來可以走多遠,但始終不敢停下來。
堅持不住的時候,就想想劉備吧,我們還沒有他的前半生那麼慘。
-
7 # 公元足跡
小時候喜歡劉備,可能是受《三國演義》尊劉貶曹的思想影響吧,覺得他才是最該一統天下的人,加上諸葛亮被神化,以及各種影視劇的影響。
可是現在我更欣賞曹操。
-
8 # 穀雨_1951
三國演義褒劉貶曹,其實是表達了歷代帝王們的好惡,否則早被封殺了。贊劉,無非因為他所謂"皇N代"的身份,使西蜀政權具有一定的合法性。而曹魏最終奪取了東漢的劉姓江山,所以必須把曹氏罵得遺臭萬年,以警告那些未來可能的覬覦皇位者。然而勝者為王,歷史已經證明,曹操的眼光和手段遠勝劉備,絕對是三國群雄中的最強者。
-
9 # 刺蝟歷史
一個二十幾歲天天想著從一無所有逆襲走向人生高峰的小“屌絲”,肯定是喜歡劉備!劉備這個人有抱負有野心、能忍耐、懂得偽裝自己換取人心,自身還有點小才能;有了這些,你不想成功都不行!
我們看三國,其實最大的贏家就是劉備,從一個織蓆販履的鄉下佬成為三分天下的帝王,不得不佩服劉備的手腕,學會這這些手腕,你可能會走向成功,也可能會體會到人性的殘酷!
首先、超乎想象的自營銷
劉備本來只是個織蓆販履的鄉下佬,但是他極其懂得自營銷,見誰都直言:我漢室宗親,中山靖王之後。在哪個諸侯分裂的時代,誰不想那裂土封王,可是都是師出無名。而劉備卻緊緊抓住這一點,他到哪兒,哪兒都是漢室宗親,從此開始了自己的打怪升級。
其次,偽裝自己換取人心
曹操曾和劉備探討,在這亂世中何以立足,劉備的回答是以仁換人心。那個時候,十八路諸侯爭霸,他們誰關心老百姓啊!可劉備啥也沒有啊,所以他只能鼓吹要以人心立世,抓住人心,臥薪嚐膽,等待時機將人心換作天下。
最後,籠絡下手的手腕
熟悉三國的朋友知道,劉備的天下很大部分都是哭出來的。從窮屌絲到高富帥,哭確實劉備重要的手段,這其實間接反映出來劉備籠絡手下的手段。最著名的就是趙雲救阿斗後劉備的反映,兒子都不要了,不能折我大將,你說這樣的話,那個當手下的聽著不舒服!
所以綜上所述,對於二十幾歲的還一窮二白的“屌絲”來說,曹操和劉備之間,肯定選劉備!
本文作者青梅煮史
喜歡歷史、熱衷碼字
——碼字不易,請多關注!
回覆列表
三國演義我讀過幾遍了,有關的遊戲也玩過幾款。對於曹操和劉備,剛開始的時候我比較喜歡曹操,覺得他有智謀,縱觀他的一生,他大部分的決策都是對的,讓他從一個起義頭目迅速發展起來,並最終成為擁有差不多半壁江山,加九錫的魏王。他夠坦誠,許子將說他是亂世之奸雄,他還非常開心,別人罵他做了很多壞事,他也從不否認。他用人唯才,並能容人所不能容,罵的他狗血淋頭的陳琳,他委以重用,殺了他兒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和大將典韋的賈詡,曹操在他投奔後引為心腹。至於勇冠三軍的關羽,他更是惦記了一輩子。他還有文才,是當時著名的文學家之一。縱觀他的一生,是何等的瀟灑,何等的豪邁,這才是真英雄,不是嗎?
而劉備呢,假仁假義,對待百姓和部下,就只會哭。他先後投奔的幾個人,都被他坑了一把。他投奔公孫瓚,把公孫瓚部下大將趙雲的心給偷走了。投奔陶謙,佔了徐州。投奔曹操,殺了車胄。投奔袁紹,坑了顏良文丑。投奔劉表,喧賓奪主,廣收人心。與孫權合作,荊州不還,與劉璋合作,整個益州都佔為己有。軍事才能也不行,差不多累戰累敗。
不過後來經歷多了,才感覺到劉備真的很厲害。劉備胸懷大志,卻出身布衣,要達成目標,何其艱難。他一生坎坷,顛沛流離。在剿滅黃巾時,累立戰功,卻僅得安喜縣尉一職,還被督郵勒索。好不容易得了徐州,呂布又把他佔了去。投奔劉表,被百般猜忌,還被蔡瑁追殺差點喪了命。劉備的一生,大部分都是在逃亡中度過的。可是劉備從來沒有放棄過心中的夢想,他可謂是堅強不屈百折不撓的典範。
一個人,像曹操一樣,春風得意,順景發展並不難。但是像劉備一樣,在困境之中,卻從未忘記本心卻極為不易。所以說,在現實生活中,像劉備一樣的人,才更值得我們欽佩。劉備無愧於真英雄這一稱號。相對的,我更喜歡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