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劉金根565
-
2 # 淡定從容ZWH
“勞動力”是大集體時對每一個參加勞動的人的一種稱呼,如某一戶有6口人,兩老人已失去勞動能力,兩小孩還小不能參加勞動,那麼,這個家庭就只有兩個“勞動力。”
現在把打工者稱“勞動力”早已過時,更不合適,也是對打工者的不尊重。是貶義稱呼。
打工者是農民工的一個群體,早就有專家指出“農民工”這個稱謂本身就帶有歧視色彩。原河南省委書記盧展工說:“農民工這個稱呼是對農民一種極大的不公。”
社會發展到今天,全國各行各業都有“打工者”農民工。他們為國家富強,祖國建設的各個領域做出了貢獻,我們應該尊重、尊敬“打工者”農民工,應該給打工者一個光鮮亮麗的稱謂,絕不該把打工者、農民工稱為“勞動力!”
-
3 # 汐陽232
勞動力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上的勞動力指全部人口。狹義上的勞動力則指具有勞動能力的人口。勞動力是一箇中性詞,把打工者稱為勞動力並沒有什麼不合適。
-
4 # 戴眼鏡的阿童木
有什麼不合適的?必須合適。都什麼年代了,勞動沒有貴賤之分,只有職業不同!只要透過自己的勞動獲得報酬,都應該被尊重!
-
5 # 我高興18
“打工"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勞動力自由流動中出現的新名詞。現在打工多與農民工聯絡在一起,在一些人眼中打工低人一等,是對普通勞動者的岐視。實際上無論什麼人從事任何工作都是為了促進社會發展,為了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在這個意義上來說都可以稱作打工。而在實際工作中用工單位多用員工,職工來稱呼勞動者。勞動者當然就是創造社會財富的勞動力,只不過有的是體力勞動者,有的是腦力勞動者,他們分工不同但人格是平等的。
-
6 # 隨緣215517204
打工就是勞動,勞動得出力,怎麼叫都無所胃,只要尊重勞動力就可以了,勞動力怎麼了,它們光榮它憑自己的本事吃飯,沒要別養著,我看勞動力這個名稱就很好的,因為它平凡隨和全球各國離不開勞動力,可以說全球每一個人都是勞動力,只是因為各人的分工不同擺了。
-
7 # 使用者21740811756夢叟
純屬扯犢子!那都是剛解放時候的稱呼。早就過時了!如今打工的都是農民工!都出的是實實在在的牛力馬力!哪來的人力!那根本就不是勞動!是地道的驅使牲口!怎麼可能還叫勞動力呢!那不叫外國人笑話嗎?
-
8 # 星岑雨
感謝各位解答[祈禱]
從奴隸到後來仕、農、工、商…把人分成了三六九等。
我個人認為,每個人…至少大多數人生存在現在這個時代是非常辛苦的,如陀螺般的需要不停旋轉。
如今物慾橫流,到處是爾虞我詐、勾心鬥角、加上攀比之風盛行,但每個人來到世上是沒有選擇的來臨了。
從娃娃開始終其一生都在競爭:學業競爭、職業競爭和爾虞我詐的人際關係中競爭。
還要經歷生、老、病、死(殘)這個每個人都逃不開的劫難,另外伴隨的還有七情六慾之苦。
這這樣的環境下,條件富足的到還好,他們生活資源豐富,不需要怎麼風吹日曬就可以獲得富足的生活,條件富足的人往往也會被冠以比如“老闆”或“某長”這樣的稱呼。
而把從事一線工作,工作最累的他們或我們,風險最大的他們或我們,賺錢最少的他們或我們,然後還要被階級層次統稱為“勞動力”這樣在現在聽起來有辱尊嚴的稱呼,我個人認為是不合適的。
可能有人會說這是他們不努力的結果!也許有一定的成分,但是有的出生就含著金鑰匙,出入社會後各種優越資源隨意享用;而絕大多數人都是一般家庭甚至貧民家庭,我們沒有這些優越資源,這些資源對於我們來說很難,在“良幣驅逐劣幣”的條件下,在正常的市場競爭中很難競爭的過富人。
然後“馬太福音效應”繼續傾斜…
人一輩子已經很難,何必又加上一個許多人覺得不被尊重的稱呼。
許多明事理的人一旦受到尊重,都會感覺精神飽滿、神采奕奕。
大多數人只是“生存”在這個時代,相互扶持,相互尊重,方為正道!
-
9 # 麼麼有愛
社會中的每個人不都是勞動力嗎?從事腦力勞動的腦力勞動者,從事體力勞動的是體力勞動者,大家都是勞動力,沒有必要單獨把打工者拿出來說,何必自己給自己劃分界限呢?
-
10 # 傳統木工愛好者之家
打工者稱為勞動力,是錯誤的!打工者是城市建設的主力軍,為國家的發展強大做出偉大的貢獻,勞動光榮的!不應該稱為勞動力!
-
11 # 八BCD
不管國內國外打工者:統稱務工人員或務工者!務工人員為最好!我們都是服務行業的!國家領導人和各個行業都屬於務工人員!科學家稱號是國家推動國家科技和經濟發展的重要人員:簡稱科學家!也屬於務工人員!
-
12 # 使用者8860826113275安
農民工出門打工就為了賺錢!又苦又累的活都是農民工做的!農民工又如何!做苦力又如何!打工仔!勞動力好聽一點!有錢賺無所謂!
-
13 # 慧元佈施
多年來人們習慣把農村進城的務工者稱為農民工,而把城市的務工者稱其為打工者。稱呼一般都是由職業或者工作屬性、工作環境命名的。不管是農民工還是打工者,由於其工作是根據用工單位及其工人的意願而結合的,其實都可稱為自由職業者或靈活就業者。稱呼固然重要,比稱呼更重要的應該是對自由職業者們的權益保護,及其失業後的經濟保障經濟救助。因為這些人是國家的勞動者,是社會財富的創造者,同時他們也是工作環境極其不穩定者,所以是弱勢者群體!
-
14 # 天高雲淡6869
勞動力是計劃經濟時代對農村符合勞動年齡人群的統稱比如男:18—60女:18—55週歲小於18大於55或60歲的都不在勞動力範疇勞動力是一個年齡段群體總稱現在沒在沒這種稱謂了。現在招工年齡限制還拿這做依據18歲以下不屬於成年人女超過55男超過60歲屬於老年人也就是中間的成年人屬於勞動力。至於此稱呼即不是貶義也不是煲義。
-
15 # 散聊吧627
你不是當家做主了嗎?[大笑][大笑][捂臉][笑哭][我想靜靜][淚奔][淚奔][淚奔]哪裡還有勞動力這一說呀?[大笑][大笑][捂臉][捂臉][笑哭][我想靜靜][淚奔][淚奔][淚奔][淚奔]
-
16 # 旱河舒記
我覺得稱呼勞動力並不覺得不妥,因為勞動是光榮,打工仔的概念範圍是很廣的,只不過是層次不同罷,有能力才幹的靠腦力獲得應得的報酬,沒文化技術的只能靠體力,其實大家都不容易,都是為了國家,為了父母和妻兒老小整天忙的像駝螺一樣不停地輪,那些開口閉口就稱呼人家農民工實屬不該,因為他可能忘了自己也是農民工。只有那些半土不洋的富二代可能比較直接對人家狗眼看人低,瞧不起勞動者,所以才大呼小叫喊勞動者為農民工,正所謂大石都靠細石墊才放得穩,加上他們還沒有到把人家當小石墊的資格,如果不是自己父母的財富,他連農民工都不如,只不過是含著金玥匙出生命好,人家是含著黃連出生命苦,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誰是真正王者,還不知道呢?
-
17 # 小飛俠燕子
打工者一般都是農村出來的,有吃苦耐勞的精神。農民工,其實打工者為國家付出建設發展的成果。他們是辛苦勞作最值的敬佩。打工者也處在社會地位的最底層。他們才是最光榮的。
-
18 # 風彌2
所稱打工者與“勞動力”沒什麼質的區別,這是新時代下所賦予的統稱,具有時代感,時代特色!
從定義打工者與“勞動力”層面意思,都是從事有目的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主導者,扮演者,稱呼不同,實質是一樣的。
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當然所賦予新事物的名稱也就豐富多彩。象以前“郎中”,現稱醫生,農夫現稱農民。開車的叫車伕,現稱司機或駕駛員,會蓋房子叫“泥水匠”,現稱建築工。等等不勝列舉。
綜上所述,打工者與“勞動力”都是一個意思,都是新時代下所賦予同一事物的稱呼而已,打工者稱為“勞動力”是合適的!
-
19 # 逍遙獨行者
勞動力是什麼概念?是個大的概念!
無論是體力勞動還是腦力勞動,或者說體力和腦力兼有的勞動,其進行實踐者都可以稱為勞動力。僅以打工者稱為勞動力,當然的不對。
-
20 # 蔣理667
把打工者稱為勞動力再合適不過了!古人云,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於人!所謂工人階級領導一切,工人農民當家作主全是騙人的鬼話!
回覆列表
現社會上打工者,稱為農民工,一般分學歷高與文化低,找工作有所不一樣。如建築類,瓦工、木工、搬運工,因需承受強度大的體力活,其實可稱勞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