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鄉村流浪華仔
-
2 # 老邪農語
夏季種植大蔥出現葉黃根黑,我認為是正常現象,在種植過程中,葉子和跟會隨著外界環境而產生變化,所以說病變在所難免,都是大蔥生長的一個過程,關鍵在於我們怎麼去處理了。我親戚家的大蔥也是三天兩頭的出現害蟲,葉子遭到啃食,經過一些措施之後,最後都解決了,我來說一說葉黃根黑的問題。
根據我的判斷,這種情況應該是根腐病。夏天多雨,加上高溫的天氣,根腐病的出現,使很多大蔥生命力下降,質量和產量上不盡人意。
為什麼大蔥會出現葉黃根黑的情況?
這跟土壤有關,夏天對雨,土壤的潮溼度遠遠超出了種植大蔥生長的標準值,當土壤溼度過大的時候,大蔥根部的呼吸受到了抑制,空氣的侵入受到影響,導致大蔥自身抗性下降,一系列的病害由此而生。我認為有一點是不可忽視的,就是重茬導致的根腐病,連續多年的種植使土壤發生變化,病原菌由此集聚增多,極易造成大蔥根腐的病症。
該如何防治?我認為有兩點,至關重要。
第一點就是改善土壤狀況。不能讓其處於高溼度的狀態,更不能讓病原體聚生,夏天的時候,種植戶必須要做好排水措施,挖出必要的排水通道,防治水澇產生。種植大蔥還有一點要講究,就是輪作,和其他的一些蔬菜或者花草輪作,避免重茬現象,又可以增加其它果蔬產量,切記不要與大蒜、韭菜輪作。
第二點是施肥。對於大蔥來說,最適合施肥的就是夏季了,生物菌肥不可少,這種肥料會大大增加土壤有益菌,相當於是提高了自身抗體,從而抑制病原菌浸染,單靠這種還不夠,藥劑也要準備好,因為根腐病有傳染性,會讓其它的大蔥遭殃。噴施藥劑能夠保證那些沒受到感染的土地避免侵害,在這裡我推薦甲基託布津和硫酸鏈黴素。
-
3 # 痴騎朽翁
這是因為你違背了大蔥的種植生長規律,所以說啊,它才會生各種各樣的病。
我告訴你個秘密吧!大蔥都是在春,秋兩季種植,夏,冬不種植大蔥,你如果任性的違背它的生長規律,它一定要給你點顏色看看,讓你出力不討好,竹藍打水一場空。
-
4 # 吉安老男孩
精禾草克:屬內吸型、選擇性莖葉處理化學除草劑,可有效防除大蒜地禾本科雜草,且對大蒜苗比較安全。其最佳防治時期為大蒜出苗後、禾本科雜草3--5葉期,一般畝用5%的精禾草克乳油50—60 毫升,兌水45公斤,對雜草莖葉進行噴霧。施藥後24小時內藥劑即可傳遍雜草全株,2—3天雜草新葉變黃、停止生長,4—7天莖葉呈壞死狀,10天內整株枯死。需要注意的是,用精禾草克進行化學除草,一是要把握好施藥時機,噴藥過早雜草還沒有長齊,影響防效,但施藥過晚,雜草已經長大,需要增加藥量,提高成本,而且防除效果也不太好;二是精禾草克只對禾本科雜草有效,大蒜地闊葉雜草需另外防除。
除草通:商品名“施田補”,為選擇性、內吸區域性傳導型土壤處理劑。除草通不僅對許多單子葉雜草有良好防除效果,而且對闊葉雜草同樣有效,但對大蒜安全,既可在大蒜播後苗前做土壤處理,也可在大蒜出苗後早期使用。苗前除草,一般在大蒜播種後至出苗前,畝用33%的除草通乳油150--200毫升,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於土表;苗後除草,一般在大蒜1--5片真葉期施藥,藥劑用量與苗前除草相同。除草通主要透過雜草幼芽、幼莖和根系吸收,抑制幼芽和根系分生組織的細胞分裂,致使雜草幼苗因生長阻礙而死亡。除草通持效期長,一次施藥可解除大蒜整個生育期的雜草危害。
旱草靈:屬選擇性、內吸型土壤處理除草劑,殺草譜廣,但對大蒜比較安全。旱草靈從大蒜播種後出苗前一直到大蒜出苗後均可使用,最佳施藥期為大蒜剛開始零星出苗時,畝用42%旱草靈乳油90--100毫升,兌水45公斤均勻噴霧。在大蒜兩葉期以後也可噴施,但需提高用藥量。施藥後藥劑很快透過雜草的莖葉和根吸收,2—3天即可將雜草殺死。需要注意的是,噴施旱草靈時,若土壤溼度適宜,則控制雜草時間較長,防除效果也比較好;但若遇持續乾旱,土壤溼度偏低,則控制時間較短,防除效果相對較差。因此,大蒜地土壤墒情不足時,噴施旱草靈最好先抗旱補墒,或待雨後墒情適宜時再噴。另外,施藥時間應選擇晴天進行,高溫乾旱時應在傍晚噴藥,防止Sunny曝曬使除草劑揮發損失。
果爾:為選擇性、觸殺型除草劑,可防除大蒜田多種一年生禾本科及闊葉雜草,但對大部分多年生雜草無效。果而既可在大蒜播種後至立針期噴施,也可在大蒜2葉1心期以後、雜草4葉期以前噴施,一般畝用24%的果爾乳油50--60毫升,兌水45公斤噴霧。需要注意的是,使用果爾在大蒜田除草,一是嚴禁在大蒜1葉1心至2葉期施藥,否則易造成大蒜心葉折斷或嚴重灼傷,在2葉1心期後施藥雖對大蒜葉片有一定影響,但對中後期生長無礙;二是要根據土質靈活掌握用藥劑量,沙質土用低劑量,壤質土、粘質土用高劑量;三是噴藥要均勻、細緻、周到,以提高觸殺除草效果。
回覆列表
1
大蔥葉黃根黑病因
大蔥根腐病與漚根症狀相似,屬真菌性病害。是一種由腐黴、鐮刀菌、疫黴等多種病原侵染引起的病害。病菌在土壤中或病殘體上越冬,成為翌年主要初侵染源,病菌從根莖部或根部傷口侵入,透過雨水或灌溉水進行傳播和蔓延。所以,地勢低窪、排水不良、田間積水、連作及棚內滴水漏水、植株根部受傷的田塊發病嚴重。育苗地土壤粘性大、易板結、通氣不良致使根系生長髮育受阻的地塊,也易發病。
2
大蔥葉黃根黑病症
大蔥根腐病在5月進入發病盛期,其發生與氣候條件關係很大。主要危害幼苗,成株期也能發病。發病初期,僅僅是個別支根和鬚根感病,後逐漸向主根擴充套件。主根感病後,早期植株不表現症狀,後隨著根部腐爛程度的加劇,吸收水分和養分的功能逐漸減弱,地上部分因養分供不應求,新葉首先發黃,在中午前後光照強、蒸發量大時,植株上部葉片才出現萎蔫,但夜間又能恢復。病情嚴重時,萎蔫狀況夜間也不能再恢復,整株葉片發黃、枯萎,根皮變褐,最後全株死亡。
3
大蔥葉黃根黑防治方法
1、合理輪作重茬是造成大蔥根腐病的關鍵因素。由於連續多年種植,土壤中病原菌增多,極易造成大蔥因感染重茬病害根腐死棵。所以,在種植大蔥的地塊與其他作物輪作很重要,但注意不要與大蒜、韭菜輪作。
2、控制土壤溼度種植大蔥過程中,若培土時土壤溼度過大,會影響大蔥根部的正常呼吸,使大蔥自身抗性下降,加劇病害發生。所以在多雨季節,要注意做好大田排水,避免積水漚根,誘發大蔥根腐病。
3、衝施生物菌肥對於大蔥根腐病的防治,做好前期的預防很關鍵。在大蔥培土前,可隨水衝施生物菌肥,增加土壤有益菌,抑制病原菌浸染。
4、噴施藥劑因為根腐病屬細菌性病害,具有傳染性。所以,在發生了根腐病的地塊噴施藥劑,對未發病的種植區域做好防範很關鍵。張樹學建議農戶,噴施的藥劑可選用甲基託布津和硫酸鏈黴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