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欣賞3O
-
2 # 豫東雲姐
看到這個問題心情有點沉甸甸的,為了避免感染新型冠狀病毒要做好以下幾點!
1、注意個人和家庭衛生,勤洗手,常開窗通風,出門口戴口罩,外套要進行酒精噴灑消毒!
2、合理搭配飲食,按時休息,不熬夜!不聚眾聊天,在家隔離,非不得已不要出門走動。
3、外出回來及時丟棄被汙染的口罩丟棄時可以用備用的垃圾袋包起來丟棄垃圾桶,避免亂丟亂放,引起交叉傳染!做好以上幾點,傳染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4、易感染的人群、首先就是體弱多病的老人和小孩,自身抵抗力下降,免疫力差。所以在這裡提醒廣大朋友們在這疫情關鍵時期,管好自己的同時,也順便給老人小孩講講疫情的嚴重性,讓他們提高自我保護!我們人人都做個衛生宣傳員!做好疫情防控!
-
3 # 藥師方健
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流行一下子打亂了全華人民正常的生活節奏,為了防控病毒傳播,許多地方都啟動了一級響應,人們減少外出,娛樂、餐飲、網咖、電影院等公共場所也紛紛暫停營業,使得城市裡的很多地方都失去了往日的繁華。從疾病預防控制方面來說,這樣的做法是行之有效的。就個體來說,有新冠病毒感染的高風險人群,但也有不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人群,下面來看看你屬於哪一類人吧。
不容易被新冠病毒感染的人
1. 經常運動的人
運動能提高身體免疫力,經常保持運動的人體質一般都較好,身體免疫力較高,平時也很少生病,病毒、細菌等病原微生物自然也很難感染這一類人。
2. 營養均衡,飲食健康的人
要想提高身體的免疫力,營養也是必不可少的因素。人身體內有一種物質叫球蛋白,與人體免疫力有密切的關係,球蛋白維持在正常水平人體才具有較好的免疫力,但需要健康的飲食和均衡的營養素。如果飲食不健康,營養不均衡,就容易出現胃腸道功能紊亂,甚至發生胃腸道疾病,擾亂機體新陳代謝,難免會導致身體免疫力下降。
3. 生活自律的人
不抽菸、不酗酒,規律作息,不熬夜,平時注重個人衛生,勤洗手的人。在清潔乾淨的環境中新冠病毒的很難存活的,所以這一類人也不易被病毒感染。
哪些人容易被病毒感染?
1. 老年人
從目前的確診病例和死亡病例來看,老年人佔了大多數。因為老年人身體各方面機能下降,免疫力也較低,所以新冠病毒非常容易找上這一類人群,而且一旦被感染症狀都較重。
2. 有基礎疾病的人
有糖尿病、冠心病、惡性腫瘤或其他免疫抑制性疾病,或正在服用免疫抑制劑的人群,其身體免疫力也會受到抑制,也是很容易被病毒感染。
3. 肥胖的人
肥胖的人往往缺乏運動,且可能還合併有高血壓、糖尿病等基礎疾病,這部分人體質較差,也容易受到病毒感染。
4. 不良生活習慣的人
熬夜、抽菸等不良生活習慣都對身體造成嚴重損害,造成身體免疫力下降。特別是抽菸,對肺部會產生嚴重危害,而新冠病毒也是肺部受累常見,所以感染後往往會導致重症肺炎。
最後,不論你是屬於哪一類人群,只有不與新冠病毒接觸,才能杜絕被感染的可能。所以,每個人都嚴格做好防控措施,避免出門,減少與別人接觸,才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接觸到新冠病毒。
-
4 # 心血管王醫生
第一階段:
在告知大家新冠病毒人傳人之前,容易被感染的就是正常人群分佈;最開始說新冠病毒對小孩不敏感,現在的結論是新冠病毒對每個人群都敏感。
從剛出生的新生兒,到八九十歲的老人來說,都有確診新冠肺炎的患者。
我們每天都在看新聞,至今:老人、孩子、男人、女人、醫生、護士、幹部、騎手等等各個人群都可能被感染。
我們再看看鐘南山院士前幾天的一個研究:
除了1%左右的患者與野生動物有直接接觸外,31.30%的患者去過武漢,71.80%的患者與武漢的人接觸過。在這1099名患者中,2.09%為醫務工作者,43.95%為武漢居住者,26%的患者未去過武漢或接觸過武漢回來的人。
患者中位年齡大概為為47歲,女性佔41.90%。新冠肺炎可發生在整個年齡段,其中0.09%的患者在15歲以下。
也就是所有人群都容易被感染,所有才使用隔離的辦法。
當然,一旦被感染後,抵抗力強的,免疫力高的人,相對病情較輕;而老年人,尤其合併慢性疾病的心肺腎本身不好的人,病情危重。
鍾南山院士表示,根據目前觀察的情況,新冠肺炎的病死率約為2.7%,且患者大多為中老年人,病死率雖然比普通流感強,但遠比SARS冠狀病毒、埃博拉病毒或H7N9流感病毒低。
也就是如果是合併慢性疾病的中老年人一旦被感染,那麼病情相對較重。
但總體來說,如果身體健康,嗎,免疫力強,那麼及時被感染,也問題不大,隔離後康復的快,康復的好。
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加強運動,遠離菸酒,控制體重,低鹽低糖低油飲食,減少熬夜,規律作息。但這些功夫是平時的,而不是臨時抱佛腳!
第二階段:
在告知大家新冠病毒人傳人,並告知大家如何做好防護之後,容易被感染的,並不是體質問題,而且腦子問題。
我們後來看到的很多病例,幾乎都是很不重視,不配合,自以為是有著直接或間接的關係;當然這裡面肯定有受害者,但罪魁禍首是那些不重視,不按照嚴格預防措施辦事的人。
比如:出門不戴口罩的依然有,更談不上洗手消毒了;還有聚會吃飯打麻將的;還有不及時不準確上報的;這部分人群更容易被感染。
在第二階段,如果能做好個人防護,少出門,戴口罩,勤洗手,常通風,適消毒;做好這些,絕大部分人,都不會被感染;我們從連續7天外周確診病例的資料持續下降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戰疫還沒有勝利,我們每一個華人,還必須繼續堅持,做好個人防護,我們已經看到曙光:鍾南山院士說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新增感染病例已經在一些地區出現下滑,疫情有望出現緩解。他預計峰值將會在2月中下旬出現,4月前可能結束。
加油中國!
-
5 # 李藥師談健康
新型冠狀病毒的疫情發展牽動著我們每個人的心,很多朋友也關心這樣的問題,到底什麼樣的人更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哪些人有不容易被新型病毒感染呢?隨著對新型冠狀病毒研究和認識的不斷深入,這個問題的答案也慢慢的明晰起來了。
從年齡分層來說,根據目前疫情的發病病例報告情況來看,從小到9個月小兒,上到80歲以上的高齡老年人,目前看來都有被病毒感染的情況出現,因此,並沒有哪個年齡段是這個病毒會繞開的人群,我們每個年齡段的人都應該注意新型冠狀病毒的防護和預防。
從發病病例性別分佈來看,目前公佈的流行病學都發現,男性的患病率略高於女性,鍾南山院士的新文章統計1099例新冠肺炎患者,其中女性患者比例佔了41.9%,而男性患者則更多,而更新的與2月10釋出的預印本論文《2019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研究中,則透過統計資料得出,每10萬人中,男性大約有0.31人患病,而女性則為0.27人,這樣的資料都表明,男性患病機率略高於男性,但從總體資料來看,這樣的差異並不明顯。
因此,不論是性別因素,還是年齡因素,都無法有效的區分出一個群體,能夠更少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如果說哪些人更容易感染新型冠狀病毒,如果總結下來,以下兩種情況,倒是值得注意——
1. 高暴露風險的人群,這一點毋庸置疑,到目前為止,大多數的確診病例,都能夠找到明確的傳播來源,比如密切接觸過確診病人的病人家屬,再比如奮戰在抗病毒一線的醫護人員,比如接觸過疫情發源地相關人員的情況,這些都屬於高暴露風險的情況,這種情況下,被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機率當然也更高。
2. 免疫力相對較低的老年人,在《2019中國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學和臨床特徵》研究中指出,老年男性是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患病率較高的人群之一,同時也是發展為重症肺炎,病死率較高的人群之一,除了性別因素的微小差異以外,相信更大的影響因素是老年人的免疫力較低,導致成為了新型冠狀病毒的易感人群。
總的來說,不管是易感人群還是普通人群,在我們的生活中,在目前疫情還沒有全面有效控制的情況下,我們每個人都應該要注意做好新型冠狀病毒的預防和防護工作,而作為易感人群,就要更多的予以注意,給大家分享一個現實中的例子,可以說是很好的一個做好防護的典範:
武漢的一位姑娘,母親因新冠病毒感染入院,她前前後後進出醫院十幾天,但依然保持健康,沒有發生感染,她的防護辦法得到了網友和醫生的點贊,這個例子說明什麼呢?說明即使是高暴露風險人群,如果做好防護,同樣可以有效減少感染風險,而寧波那位買菜不到口罩,15秒被感染的“反例”則說明了,即使是低暴露風險,年輕人,如果不注意防護,心存僥倖,同樣可能被感染,反例就不多說了,這位武漢姑娘做好防護的幾個要點,分享給大家——
1. 外衣及時消毒,她是穿的光面衣服,用酒精消毒,也可以用紫外燈消毒,加熱烘乾消毒等方式為外衣消毒;
2. 外衣裡面穿衛衣,帶帽子那種,出門時把頭髮紮起來,用浴帽包好,再戴上衛衣帽子,並紮緊束口繩,這樣有效的避免了頭髮上沾染病毒的可能性,當然這位姑娘是照顧確診病人的高暴露風險下這樣做的,作為普通人,在空氣流通的室外或低暴露風險的區域,不一定非得這麼做;
3. 確保戴好口罩,並結合實際情況定期更換。
4. 有護目鏡戴好護目鏡,沒有護目鏡,戴眼鏡也可以,有效保護眼部黏膜感染病毒的風險。
5. 戴上一次性手套,建議外出去超市菜場買菜的朋友,可以用這種方式防護手部;
6. 無論是口罩還是手套,都要小心不要把對外暴露的一面接觸到面板;
7. 無論眼睛鼻子多癢,在沒有對手進行徹底清洗之前,都不要用手摸鼻子揉眼;
8. 回家後對相關物品都進行酒精擦拭消毒;
9. 回家徹底洗澡,熱水沖泡半小時以上,外衣掛在通風處,並用烘乾機烘乾消毒;
10 . 不和病患共同進食。
這些辦法很多看起來都是“土辦法”,但在目前疫情防控的複雜形勢下,任何時候,多加小心並不為過,這些方法並不一定都適合所有人,也不一定有絕對的科學道理,分享給大家,只是為了告訴大家,我們在目前疫情防控形勢尚未可以達到放鬆的前提下,我們一定要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繼續做好防護,讓我們一起來贏得這場人民大眾的攻堅戰!
-
6 # 羅民教授
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流行一下子打亂了全華人民正常的生活節奏,為了防控病毒傳播,許多地方都啟動了一級響應,人們減少外出,娛樂、餐飲、網咖、電影院等公共場所也紛紛暫停營業,使得城市裡的很多地方都失去了往日的繁華。
那麼,什麼樣的人才不容易被這種病毒所感染呢?講究衛生
在此次的病毒剛開始爆發的時候,相信大家就已經聽到專家們給的建議了,一定要給家裡勤通風,平時勤洗手,還要定期地用消毒液給家裡的地面進行消毒處理。這樣的話,即使家裡有病毒,它也沒有辦法蔓延,因為只要把環境清理的足夠衛生,病毒是沒有存活的溫床的。
良好的飲食習慣
如果大家平時的飲食非常沒有規律的話,就會導致我們的身體過度的肥胖,並且很容易出現新陳代謝低下的現象,如果嚴重的話,可能還會造成一些其他方面的疾病。對於那些新陳代謝能力非常低下的人來說,在面對此次的病毒時,就很容易被感染。
那麼什麼樣的人容易被病毒所感染呢?奮戰在一線的醫務人員
由於醫務人員密切接觸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病人,在疾病初發的時候,由於防護不當,容易感染。但是目前大家對於新型冠狀病毒有了更深的認識,如果防護措施到位,醫務人員感染情況可以得到控制。
免疫力低下的人群
包括老年人,有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等基礎性疾病史的人,還有日常生活不規律、不鍛鍊、身體抵抗力差的人。
與疑似病人和確診病人有近距離密切接觸的人
目前已確認新型冠狀病毒主要透過呼吸道飛沫傳播,亦可透過接觸傳播,近距離與病人接觸存在感染的高風險。
經常去人群密集場所的人
對於那些人群密集、封閉、空氣不流暢的場所裡面,人多、病毒更多,更容易互相傳染。因此,大家最好不要去人流密集的場所,而且在家裡也要多洗手、多通風。
-
7 # 產科俞醫生
哪些人不容易被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哪些人又容易被感染?
對於這個問題,回答是肯定的,新冠病毒對於人群普遍易感,尤其是免疫力較低的人群。起先有報道稱,新冠病毒對新生兒兒童不易感,可是後來打臉了, 砰砰的打臉了,甚至有寶寶出生後30小時就感染了新冠病毒。
對於新冠病毒沒有誰不容易感染,目前的研究提示幾乎所有的人對新冠病毒易感,至於哪些人容易感染,常見的就是免疫力低下者,尤其是呼吸道本身就有問題的人群。研究提示既往有糖尿病,高血壓的人群,感染新冠病毒後死亡率更高。
-
8 # 使用者9800106445081
只要是人,都會傳染,不是說感染的問題,是傳染好不好,慎重,那些人不容易感染,那些人容易感染,這是生命,別開玩笑
-
9 # 仡佬族醫藥
中醫講同氣相求。此次疫情是以溼邪為主,凡素體陽虛內寒明顯,或寒溼偏重,或正氣虛若,五臟功能減退明顯,尤其是肺腎虛明顯的,感染上此疫戾之氣,發病快,潛伏期短,容易成為重症。
天下蒼生舉步艱,
一人得病全家染。
此疫溼邪本虛寒,
上熱皆是標因變。
理雖簡單病複雜,
體質不同證多般。
潛伏是在耗正氣,
脾胃虧虛痰溼漫。
中焦壅塞三焦隔,
上咳下瀉身乏軟。
病位在肺司呼吸,
壅白氣竭血氧淡。
肺胃難降火聚上,
燒熱乾渴或身汗。
危則厥逆神昏譫,
陰陽離決撒人寰。
五行本是一體用,
土敗金虧水火散。
不知整體執一端,
炎症風暴搪塞言。
西藥抗生多苦性,
服用暫效易添寒。
雪上加霜虎作倀,
輕症瞬變重症難。
不知中醫真神奇,
拈來野草入湯煎。
良藥苦口利於病,
莫名其妙還人間。
回覆列表
看到這個提問,想起了手足口病。
有的小孩在被窗裡,不會跑,足不出戶,竟然得了此種病,什麼原因呢?
原來成人雖然不容易得手足口病,可他帶來了病毒,起到媒介作用,傳給了孩子,忽視了自己的壞作用,還感覺自己是冤枉的,其實自己才是罪魁禍首。
不論任何人,不做傳波者,不論易得不易得,身體素質強弱,做好自己,疫情定然會被消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