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郝小浪s

    雨果的長篇名著《悲慘世界》由英國籌拍,丹麥導演比利·奧古斯特執導。原著劇情和人物極其豐富,在此基礎上營造出了一個新興世界的眾生百態。但是如此之多的劇情和人物想要縮編在一部130分鐘的電影裡是一件非常難的事,不注意取捨就很容易流水賬,沒有重點刻畫造成人物蒼白。而本片正是有這樣的問題,劇情過於繁雜造成觀眾無法留下深刻印象。

    本片的主角冉阿讓和警長沙威分別由英國人連姆·尼森和澳大利亞人傑弗裡·拉什飾演,他們出色的發揮和強大的氣場基本保證了這兩個角色的豐滿度,描繪出了他們各自的心結,並且最後在塞納河邊得以宣洩和釋放。其他角色就不敢恭維了,不是蒼白無力就是一筆帶過,連帶著劇情也顯得平淡。珂賽特和她男友塑造的比較失敗,一個不聽話不可愛,一個無才無能,不是原著中帶給我的形象。

    不過有世界名著做底以及製作人員的細節功力尚在,即便詳略失當,本片並不能算爛片,至多隻能算平庸。

  • 2 # 毅善盤點

    首先,非常高興回答作者的問題,我的感受是這樣的

    書裡書外,從冉阿讓到二戰,故事格局很大,人物眾多,還有一人分飾多個角色,多麼容易拍砸的電影啊,每個環節都做了最對的選擇才有了最後的成果吧,因為情緒到位,三個小時沒嫌長。世界上有那麼多疾苦,好在人和人之間還有羈絆。

    是反戰反納粹主題。運鏡很炫,首尾呼應的舞會,彷彿自己也置身其中有點暈乎乎了。120幀之後,影院看此類鏡頭都感覺很糊,由奢入儉難啊。貝爾蒙多年輕時就算難看的,老了更醜,大銀幕面部特寫有點嚇人的。。。

    是三層套的劇中劇了,故事有悲慘世界核心,故事中主角回憶悲慘世界裡的內容,主角還在故事中看老版的悲慘世界電影。回到故事將原著悲慘世界的人物打碎融合,讓人物更有立體感,每個人都可以是悲慘世界中幾個人的融合。以聚會開場聚會結束,結尾相當的感人,讓人感覺世界還是有美好的。

    在一戰二戰時期的故事裡巧妙地穿插悲慘世界的情節,多線多角色講述但不亂。本來可成為主旋律電影佳作,但對人性的描述比較真實,有告密者也有投機者。與原著不同的是大團圓結局,本次“從小說到電影影展”最佳改編影片

  • 3 # 貓魚看電影

    電影講述了冉阿讓偷麵包被關二十年,被釋放後,因囚犯的身份到處碰壁,在走投無路的時候被主教收留,冉阿讓又偷走了主教的銀器,被逮捕後主教卻說是自己送給冉阿讓的禮物,這讓冉阿讓很是感動,他決定改變自己,最後他成為了小鎮鎮長,這時一直在追蹤冉阿讓的沙威發現了發現了冉阿讓身份的故事。這部影片告訴我們任何事都要為自己的錯誤買單。

  • 4 # 最響亮的名字

    電影《新悲慘世界》是根據雨果名著《悲慘世界》加以新編,把時代背景改為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法國。豆瓣評分8.1

    老牌巨星貝爾蒙多飾演頭腦簡單的傢俱工人亨利·福亭,為了幫助一個猶太家庭躲避納粹的迫害,幫他們偷渡到法國。一路上他閱讀雨果原著,很喜歡書中的悲劇英雄冉•阿讓,想不到他個人的遭遇也有如翻版。

    那我們就很有必要了解一下雨果《悲慘世界》的原著了:

    主人公冉·阿讓原是個誠實的工人,一直幫助窮困的姐姐撫養七個可憐的孩子。有一年冬天,他找不到工作,為了不讓孩子餓死,他只得去偷了一塊麵包,因此被判處五年徒刑。在服刑期間,冉·阿讓因不堪忍受獄中之苦四次逃跑,但最終都沒有成功,刑期也從五年加到了十九年。假釋出獄後,苦役犯的罪名永遠地附在冉·阿讓的身上,他找不到工作,連住宿的地方都沒有。即使同樣是做苦工,假釋犯得到的報酬也只是別人的一半。

    不甘心被人如此欺負的冉·阿讓感到十分苦惱。正在他感到灰心氣餒的時候,冉·阿讓遇到了米利埃主教。米利埃主教是個善良、正直、極富同情心的人。他好心收留冉·阿讓,他在自己家裡過夜。但走投無路的冉·阿讓卻為了生計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準備潛逃。途中,又被警察抓住,但關鍵時刻,善良的米利埃主教聲稱銀器並不是冉·阿讓所偷,而是自己送給他的,並且連銀燭臺也一同贈給了他,就這樣使冉·阿讓免於再次被捕。而冉-阿讓也被這一位主教的寬厚與愛心所感化,獲得了新生的勇氣,決心從此去惡從善。之後,冉·阿讓確實改名換姓,化名馬德蘭,埋頭工作,而命運也給了他機會,讓他在製造黑玻璃小工藝品上有所發明而起家,經過了十年的辛勤努力,他成了一個成功的商人,辦起了企業。成了大富翁後,他樂善好施,興辦福利,救助孤寡:他為濱海蒙特勒依城的窮人花了一百多萬,創辦託兒所,創設工人救濟金,開設免費藥房等等。他的善舉讓他得到了大家的愛戴,並終於當上了市長。

    也是在此期間,冉·阿讓認識了妓女芳汀,一位女工。她有美髮皓齒,多情而又幼稚無知的她真心愛著一位大學生並以身相許,失身懷孕,但這個大學生卻是個逢場作戲的輕薄兒,對她虛情假意,不久便棄她而去。芳汀生下了女兒柯賽特後不敢返鄉。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認識了泰納迪埃大媽。芳汀為了有時間賺錢,把女兒寄養在泰納迪埃家。這夫婦倆其實是極其貪婪、庸俗的一對,經營著一家小旅館,但生意很糟糕。他們同意收留柯賽特其實也是為了騙一筆錢還債。小柯賽特慢慢長大,夫婦倆人想盡辦法,以各種理由要芳汀寄更多的生活費。一方面騙芳汀說她的女兒過著怎樣幸福的生話,另一方面卻隨時隨地地侮辱、虐待、毆打小柯賽特。讓她小小年紀就要幹雜事,打掃房間、院子、街道,洗杯盤碗盞,甚至搬運重東西。總之,可憐的柯賽特在那裡受著非人的待遇。

    芳汀在把女兒託付給泰納迪埃一家後,來到了濱海蒙特勒依一家玻璃製造廠工作,工廠的老闆便是馬德蘭先生,也就是冉·阿讓。芳汀來到工廠之後,終於可以自食其力了,每月都會給旅店老闆泰納迪埃寫信、寄錢。她的美貌引起了當地許多惡婦的嫉妒,她的行為更成了她們議論、猜忌的物件。終於有一天,一個名叫維克圖尼安太太的人查到了芳汀的過去經歷,將她有私生女的事揭發了出來。她的幾位同事以馬德蘭先生的名義給了芳汀50法郎,讓她離開,但馬德蘭並不知道這件事。芳汀從此開始了她的悲慘經歷。她被解僱,再也沒有人肯僱用她,她無法靠勞動養活自己和寄養在別人家的女兒,只能為10法郎賣掉了自己的一頭秀髮,40法郎出售兩顆門牙,最後淪為娼妓,變為社會的奴隸。曾幾何時,一個活潑的年輕少女變得形容枯槁,病入膏肓,還飽受社會的歧視。

    馬德蘭知道芳汀的真情和悲慘遭遇後,感到十分內疚,也深深地被她感動,於是決定要照顧她們母女倆。有一次,芳汀要惡少把雪團塞進衣衫的捉弄,奮起反抗反而要被警察沙威監禁。馬德蘭出面干涉,沙威是冉·阿讓在獄中的警長,認為罪人永遠是罪人,一直對冉·阿讓窮追不捨的沙威認出了馬德蘭就是當年的苦刑犯。他寫信告發,卻沒得到理睬。馬德蘭將芳汀佔中救出後,把她接到工廠的診所請人照顧,立即給泰納迪埃夫婦去信,還寄了一筆錢,讓他們把柯賽特送來見病重的母親。貪婪的夫婦倆卻一再拖延,用各種名目騙馬德蘭一次又一次的寄錢。眼見芳汀的病情越來越嚴重,馬德蘭十分著急。正在他為此事傷神的時候,另一件煩心事又接踵而來。

    當地一個叫尚馬蒂厄的老頭被當成冉·阿讓正在接受審判,冉·阿讓於是陷入了矛盾掙扎中:如果承認自己的身份則會被捕,無法照顧芳汀母女;如若不承認,一個無辜的人就會為自己所累,被捕入獄。良知最終戰勝了一切,他毅然走上法庭,道出自己的真實身份。冉·阿讓因此又開始被通緝。他來到芳汀家中,沙威帶人前來逮捕他,芳汀受刺激死去。冉·阿讓也再一次被投入獄中。

    但沒多久,冉·阿讓從監獄中逃了出來,去蒙費梅找芳汀的孤女柯賽特。幾經波折後,他終於在聖誕節找到了正去泉邊打水的柯賽特。跟著女孩回到旅館後,他親眼目睹了女孩的悲慘生活,於是立即從狠毒的夫婦倆人手中救出了可憐的小柯賽特。帶著她來到巴黎。為了逃避警察的追捕,冉·阿讓帶這女孩逃進了巴黎市郊的一個修道院,在那裡將她撫養成人,他們兩人也在那裡過上了暫時的平靜生活。

    好景不長,幾年後,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長大後的柯賽特因為一次偶然的機遇,在公園裡遇上具有共和思想的年輕人馬裡尤斯,兩人一見鍾情。馬裡尤斯原先受到外祖父吉爾諾曼的影響,是個保皇派。他的父親蓬梅西是拿破崙手下的愛將,擁護共和,在滑鐵盧之戰中立了戰功,被封為男爵。吉爾諾曼敵視女婿,不讓他與馬裡尤斯見面,否則要剝奪馬裡尤斯的繼承權。蓬梅西為兒子的前途著想,只得忍氣吞聲,只能趁兒子上教堂之際,偷偷去看兒子。他快去世時才給兒子留下遺囑,把真相告訴自己的兒子。馬裡尤斯受到震動,暗地裡查閱書報,瞭解到父親的英勇事蹟,終於改變立場,離家出走,接觸到“ABC之友社”的共和派青年,很快加入他們,成了一個共和黨人。

    起先,這位共和派青年並不知道他愛上的這名少女名叫柯賽特,也不知道和這少女在一起的先生是冉·阿讓。他找到柯賽特的住處,向她傾訴衷情,他倆常幽會,但馬裡尤斯的外祖父不答應這婚事,馬裡尤斯終於和外祖父決裂。1832年6月,ABC的成員都投入起義。冉·阿讓此時也知道了柯賽特與馬裡尤斯的戀情,深受打擊的他收到馬裡尤斯來信後也來到街壘加入了戰鬥。

    戰鬥中,冉·阿讓放走了被俘的警長沙威,還把自己的住址告訴了他。他的行為終於感動了沙威,使他相信犯過錯的人真的會幡然醒悟,重新做人。戰鬥激烈,許多戰士身亡,馬裡尤斯身受重傷,冉·阿讓從下水道將他救離險境,送到他外祖父家中。但當時身負重傷的馬裡尤斯並不知情。他外祖父看馬裡尤斯安然無恙,答應了他和柯賽特的婚事。在兩人成婚的第二天,冉·阿讓將自己的身世向馬裡尤斯和盤托出,後者知道了大為震驚,對他冷眼相看。連他辛辛苦苦帶大的孤女也誤解他,離開了他。多年來捨己教人,最終卻連多年來與他相依為命的“女兒”也誤解自己,傷心的冉·阿讓抑鬱成疾,終日只有孤寂與他相伴。

    而之後一個偶然的機會,馬裡尤斯才知道冉·阿讓原來是自己一直尋找的救命恩人,連忙去接他來同住,但冉·阿讓此時已經生命垂危,最後在柯賽特和馬裡尤斯懷裡與世長辭。

    總的來說就是探討人性的故事,愛可以喚醒良知,守護正義的人能否信任他人的改變,書中的故事很精彩值得品讀,但總有一天在這個動盪世界中,你我也會變成書中人,到時又該如何譜寫自己的故事。

  • 5 # 長頸鹿包子

    《新悲慘世界》(孤星淚)是由克勞德·勒魯什執導,讓-保羅·貝爾蒙多,亞歷桑德拉·馬提尼斯主演的電影。

    影片根據名著《悲慘世界》改編,把時代背景改為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法國,講述一個傢俱工人亨利·福亭,為了幫助一個猶太家庭躲避納粹的迫害,幫他們偷渡到法國的故事。該片於1995年3月22日在法國上映。

    亨利·復丁是一個孤兒,但他成為了法國的拳擊冠軍,而後又以幫人搬家為生,在二戰時法國被佔領,他認識了一個猶太人家族--絲曼一家,他帶他們去法國和瑞士邊界。這個家庭被德國人打散了,許多年後,這一家人又在復丁開的小店重逢。但是復丁因為他們的過去而被捕,而且被錯誤的指控為殺人犯。絲曼出面為他進行了一場辯護。

    克勞德·勒魯什用一個現代版的悲慘世界讓我們重溫了維克多·雨果的大作。

    勒盧許繼多年前的《戰火浮生錄》之後,再次處理這種史詩式的大時代動盪故事,戲劇性更濃郁,將原著中的法國大革命時代背景與二戰中納粹橫行和法國當時傀儡政府時代下的動盪相對照,繼承了原著中蘊涵的人道主義光輝,是感人至深的佳作。

  • 6 # 揹包看影視
    這部電影我記得是我偶然間翻看到的,時隔好幾年了,為了回答您的問題,我又重溫了一遍影片,那時的我看此片只覺得主人公冉阿讓不應該偷主教的銀器。畢竟是他最飢餓的時候是主教收留了他,沙威警官處處針對他的過往。現在隨著年紀的增長和遠見有了不一樣的感悟,故事圍繞著男主冉阿讓從監獄出來想踏入社會成為一個好人為切入點,以及沙威警官站在自己的立場來跟男主周旋的故事,從芳汀到後來的科賽特,沙威無處不在的追尋男主冉阿讓,但是影片的結局確是沙威自殺而亡,放了冉阿讓,想不明白為什麼一定要自殺才能為之前犯的錯而贖罪,要是我可能會活著,畢竟活著比死了容易的多。這部作品是根據法國偉大的大作家維克多.雨果又一佳作改編而成,講述了命運的不公以及反應了19世紀當時社會的矛盾,描述了法國大革命前夕社會各階層人民的不同命運,歌頌了人性的善良與純真,鞭策了統治階級與上流社會的醜與惡。用心去看電影,畢竟每部電影體現出來的靈魂和深處,都是導演們的汗水與精力。雖然他們賺錢,這也是他們的熱愛和工作。

  • 7 # 剪輯蝦ovo

    電影改編自雨果的名著<悲慘世界>。主人公的十年牢獄懲罰,是方汀剪下自己的長髮為女兒買藥,還是沙威最後自沉塞納河底?其實最悲慘的就是薩特的那句名言,他人即地獄,因為整個小說都展現了不同的人之間對信念的執著與信念之間的鬥爭,冉阿讓對救贖與愛的執著, 沙威對人性本惡的執著。

    沙威與冉阿讓很好的印證了黑格爾的慾望辯證法,慾望的慾望,人之所以為人,在於人可以慾望一個慾望本身,而非一個具體的事物,人要在否定他人的慾望中來肯定自己的。而矛盾著的兩個人,如冉阿讓和沙威,就是絕佳的體現,雙方都執著於自己的慾望(信念),雙方在對方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雙方有著相信人可救贖與不可救贖的對立,又存在著沙威的內心期待著自己被救贖,冉阿讓的內心懷著對不可救贖的恐懼的統一。

  • 8 # 線團game

    悲慘世界電影和歌劇均改編自雨果同名小說,下面就以最新版的悲慘世界電影為參照和大家聊聊觀影感受。

    劇情簡介

    十九世紀的巴黎,貧苦的冉阿讓為了捱餓的孩子去偷麵包,結果被飽食終日的法官判處19年的苦役。假釋出獄後,走投無路的冉阿讓被好心的米里哀主教收留過夜,卻偷走了主教的銀器潛逃,後被警察捉回。主教聲稱銀器是送給他的,使冉阿讓免於被捕。主教的言行感化了冉阿讓,他化名馬德蘭,從此洗心革面奮發向上,十年後成為成功的商人並當上市長。這時,以前收押過他的警長賈維爾出現並在一次意外的情況下認出了冉阿讓,由於這些年冉阿讓違背了假釋條約。賈維爾一心要找他的麻煩。在此期間,冉阿讓得知了妓女芳汀的悲慘遭遇,並承諾照顧她的私生女珂賽特。逃離了賈維爾的冉阿讓從無賴德納埃迪手裡為珂賽特贖了身。八年過去了,平靜的生活再起波瀾——成年後的珂賽特愛上了共和派青年馬呂斯,轟轟烈烈的巴黎人民起義爆發了,無賴德納迪埃和冉阿讓又狹路相逢,而多年來從未放棄追捕冉阿讓的警長賈維爾又出現在冉阿讓的面前!

    劇中,芳汀的生活不免讓人唏噓。愛人拋他而去,生活沒有著落。好不容易有一個正式的工作,卻因為長相被排擠,被猜測。為了女兒,他出賣了自己的身體,精神和身體飽受折磨的她。沒有撐多久便離開了這個悲慘的世界。離開時他最牽掛的還是他的女兒,好在冉阿讓答應她要照顧他的女兒,她才放心的離去。冉阿讓就是出現在芳汀最後的生命中的那個光點。

    因為主教成就了冉阿讓,才有了後來的冉阿讓去成就芳汀母女。如果沒有冉阿讓,誰也不知道失去母親的珂賽特會變成什麼樣子。從無賴家族為珂賽特贖身後,冉阿讓帶著她開始了流浪生活。雖算不上富足,至少衣食無憂。相比母親,遇到冉阿讓開始,珂賽特就沐浴在陽光之中。

    作為無賴家族的長女,艾帕妮自幼和珂賽特一起長大。八年後。他們的生活卻調換了模樣。雖是無賴家族的人,然而艾帕妮本身卻很善良。上天卻是如此捉弄人,他和珂賽特同時愛上了馬呂斯。雖然很想得到馬呂斯,但在知道馬呂斯也愛著珂賽特後。她選擇了成全倆人。劇中她獨自一人在雨中哭泣的畫面讓人為之動容。革命中她為了救馬呂斯而離開了這個世界,他的所作所為完全出於對馬呂斯的愛,哪怕她明知他不會選擇自己。

    正義之士賈維爾從小便是以法律來衡量這個世界。他的世界裡,非黑即白。他不相信壞人有變好的一天。所以在他眼裡,冉阿讓就是一個壞人。他必須要將冉阿讓繩之以法,當革命爆發後。他喬裝成革命人士去調查時,卻被一個眼尖的小孩認出。革命軍把處決權交給了冉阿讓,冉阿讓卻放走了他,此時他的世界觀已經動搖。他不敢相信,自己折磨追捕多年的罪犯竟沒有要殺掉自己的想法。但在他心裡他還是認為冉阿讓是個壞人,再次碰到冉阿讓時。他沒有忍心對冉阿讓下手,此時的賈維爾心中的法律大樹轟然倒塌。他無法接受自己認知世界的改變。無法面對之一切的賈維爾隨即自殺了卻了自己的一生。

    劇中人物都有鮮明的性格,即便是在那個黑暗的年代,愛也無處不在。當愛與正義發生衝突時,愛大過了正義。結尾時,那些離開的人一起高揮著旗幟唱歌畫面讓人為之振奮。他們或許是為了愛,或許是為了信仰,又或許是為了嚮往的生活而付出了生命。然而在那個悲慘的世界裡,他們仍然抱有希望的活著,或許這才是影片所想要表達的願景吧!

  • 9 # 寫bug的小張

    剛好最近看了這部影片,很高興來談下這個影片感受,我的感覺最起碼結局沒有那麼悲慘。

    用銀器買下冉阿讓靈魂的老人給了他心靈的赦免,而沙威在經歷對冉阿讓漫長的追蹤後卻以自己的生命換得冉阿讓的生命,寓意其給了冉阿讓法律的赦免。影片最後,因飢餓而偷麵包入獄二十載後又亡命天涯數十年的冉阿讓徹底成為了一個新生兒,一個自由的人。

    他頭戴軍帽,著一身黑色風衣,眼神冷峻,面色沉靜,深刻的法令紋使整個人散發著威嚴和不可侵犯的氣質,他儼然是神的判決,法律的化身。沒人知道冉阿讓的轉變有多大,除了沙威。沙威明察秋毫,精明果斷,敏感準卻,他對冉阿讓知根知底,在追捕冉阿讓的過程中一步步見證了他行善施德,造福維高市民,一諾千金,為所愛之人赴刀山火海,。冉阿讓在完全可以對沙威作出不利行為甚至是奪取他的生命時寬恕了他三次。不近人情的法律無法定義一個人的全部,一朝為賊終身為寇的說法在冉阿讓的奉獻精神和寬廣的胸懷面前不攻自破。沙威的信仰是對法律的絕對忠誠,他不懼怕死亡,他便是這法網,他便是困獸的堅實高牆和行刑的冰冷槍口,他早就不再屬於他自己。投河自盡既是他對信仰的維護,也是對冉阿讓的肯定,更是自己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擁有屬於自己的抉擇。

    我們沒權力左右他人生死,但我們有權利原諒和寬恕。Liam Neeson(冉阿讓飾者)在辛德勒名單中說,赦免即是權力。

    我們都是上帝的孩子,在他眼中我們純潔無罪。史鐵生說,上帝的仁慈在於,只要你往前走,他總是給路。

    救贖之道在於行,上帝與你同在。

  • 10 # Demon燃剪

    之前看過安妮.海瑟薇演的音樂劇版的“悲劇世界”,印象不太好,看完都忘了講得什麼故事了,這個版本的就好多了,感覺演得很不錯,尤其傑弗裡.拉什把那個陰鷙而又執拗的警官演得很不錯,尤其最後因為感動而最終放棄了自己的原則後的表現,讓人瞬間理解了他的人物性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身邊有沒有喜歡炫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