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據一些史料記載。古代有很多的大胃王,飯量能頂現代的三四人,為什麼古人那麼能吃?
4
回覆列表
  • 1 # 指動濟南

    據一些史料記載,古代有很多的大胃王,飯量能頂現代的三四人,為什麼古人那麼能吃?拋開小說、傳說中的人物不說,古代的大胃王都有誰?

    1、古人飯量多大?說出來嚇你一跳

    《墨子》一書曾載,對於守城士兵的軍糧,按照“斗食食五升”標準供應,也就是“每天吃一斗,每餐吃五升”。一斗、五升分別是多少?古制一斗為十升,每升1.5公斤。也就是說,每天供應15公斤軍糧,士兵每餐7.5公斤。

    同時規定,“救死之時,日二升”——供應短缺時每天供應二升,也就是3公斤。按一日三餐算,一餐吃1公斤。而在春秋戰國時,人們基本一日兩餐,也就是一餐吃1.5公斤。有沒有被這個數字嚇倒!不過也許可以理解,士兵打仗嘛,吃得飽才有勁拉弓射箭。

    那麼普通人呢?同樣是《墨子》一書載,墨子推薦耕柱子在楚國做官。墨家二三名弟子去看望他,耕柱子請他們吃飯,每餐僅供應三升米。弟子回來向墨子訴苦,這樣的招待太不優厚了(食之三升,客之不厚)。”

    如果按三名弟子算,每餐三升,摺合每人一升,也就是1.5公斤。這樣的供應標準竟然被認為“太不優厚了”,現在讀來,是不是覺得墨子的這三名弟子就是飯桶?一頓飯吃1.5公斤的標準還嫌少,你這是要鬧哪樣?

    也許有人會認為《墨子》是瞎說。不過,據睡虎地秦墓竹簡出土的秦律,秦國御史出差,隨從每餐每人粺米半鬥。大夫以上的出差,隨從每餐每人糲米半鬥。爵位從不更到謀人,每餐每人粺米半升;爵位從上造到無爵的佐、史等,每餐每人糲米一斗。

    這回沒啥可懷疑了吧?這是秦國的傳食律,根據爵位大小,秦國官吏和隨人每餐供應標準不同,從半鬥、半升到一斗。這裡的粺米是指精米,糲米則是糙米。

    2、古代大胃王多牛?說出來嚇你兩跳

    古書曾記載許多大胃王的故事。比如戰國的李牧;西漢的周亞夫、樊噲;東漢的馮異、吳漢、馬援;三國時的諸葛亮、張飛、典韋、甘寧;唐朝的尉遲恭、薛仁貴、石雄;北宋的狄青;明朝的徐達、胡大海、傅友德;清朝的年羹堯、左宗棠等。

    他們一餐可以吃三升、五升甚至一斗飯。《魏書》載,北魏經學家闞駰(kàn yīn)生效能吃,一餐要吃三升才飽(效能多食,一飯至三升乃飽)。也就是一頓飯吃4.5公斤!不過,這位文人跟一名武將比起來還差了很多。

    看過《史記》的人一定記得這個故事:廉頗受到趙王猜疑,在前線領兵時,趙王派樂乘來接替他的指揮權,廉頗就率兵攻打樂乘,隨後跑到魏國去了。後來,趙王想重新啟用廉頗,就派使者到魏國去見廉頗。

    使者到了後“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廉頗當著使者的面,一頓飯吃掉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堪大用。這就是“廉頗老矣,尚能飯否”的典故。

    廉頗應該是古代終極大胃王了,雖然史書對他的確切年齡沒有記載,老了是肯定的。但一頓飯可以吃15公斤米、5公斤肉,這個飯量除了一些小說人物外,真實的史料中沒有第二人可以超過他。也許有人又說了,你說的全是很久以前的,近代的有嗎?

    答案是:有!清朝文人錢泳所著《履園叢話》記載,清代學者、顧炎武外甥、人稱“崑山三徐”的徐乾學就是超級大胃王,每天晨起上朝前,徐乾學都會在家裡大吃大喝,食譜如下:實心大饅頭50個、燒黃雀50只、煮雞蛋50個、燙黃酒10壺。

    有人大體算了一下,50個大饅頭約是10公斤,加上黃雀、雞蛋,徐乾學早餐的飯量為15公斤至20公斤。看仔細嘍,是公斤,不是斤。

    3、為什麼古人那麼能吃能喝

    古人為什麼那麼能吃能喝?這個問題的答案極其簡單!先講一個發生在上世紀60年代的故事。一個鐵路工程隊在江西的高山叢林中築路,工人全是20歲出頭的棒小夥兒,每天中午吃飯時,都舉著臉盆盛飯,大鍋飯連米加菜,誰吃的快就可能搶到第二盆。

    50人的工程隊裡,飯量最大的一中午能吃三臉盆飯。當年參加築路的老工人,晚年回憶這段往事時說:“一臉盆飯有3斤、1.5公斤,三臉盆就是9斤、4.5公斤。為什麼這麼能吃,一句話‘肚子裡沒油水"。炒菜不放油,出鍋前大師傅往菜上倒上一層油完事。”

    肚子裡沒油水的感受,對於出生於上世紀70年代前的人來說,應該是非常真切的。很多人家把豬的肥膘煮熬成大油,吃飯時來上一大勺盛鍋裡,倒上開水、灑上蔥末就喝。

    有了這些記憶後,再來談古人為什麼飯量如此巨大就不難理解了:古代的生產能力很差,人們物質生活水平較低,能吃上肉是身份的象徵(也不可能天天有肉吃),普通民眾更是一年到頭吃上不幾回肉。

    吃下肚子裡的東西沒啥油水,這飯量能小了嗎?不僅很大、大得出奇、湧現出很多大胃王,而且吃飽後餓得極快,因為消化快。根據現代醫學的研究成果,瓜果、蔬菜入胃後最快30分鐘就可消化;五穀雜糧類食物最快1小時;肉類則需要3至4小時。

    植物油永遠都比動物油更容易消化。這是無可爭辯的事實!因此,動物脂肪含量高的食物入胃後,會使飢餓感大大推遲。久而久之,會引發消化不良和飯量變化。所以,古人飯量大、出現很多大胃王就是因為吃肉少、沒油水。

  • 2 # 開周說宋

    認為古人飯量非常大,這是一種錯覺。

    不可否認,史料當中確實有一些超級大飯桶(待會兒我還要介紹這些大飯桶都有誰),但他們之所以被記載下來,恰恰是因為太出奇了,遠遠超過常人。換句話說,這些大飯桶不能代表古人的平均飯量。

    打個不恰當的比方,秦朝嫪毐以效能力出奇和與秦始皇他媽亂來而載於史冊,你能用嫪毐這一個特例來證明秦朝男人的效能力要比現代男人強嗎?

    在我這條回答下面,有一個網名“指動濟南”的愚蠢回答,他說《墨子》一書中守城士兵每天吃一斗,每噸吃五升,還說古代每升1.5公斤。

    古代每升真是1.5公斤嗎?扯!“升”是容量單位,“斤”是重量單位,同樣一升,你放小麥進去,和放大米進去,重量會相差很多。歷朝歷代的升,具體容量也有天壤之別,戰國時一升只有200毫升,唐朝時一升漲到600毫升,明朝一升又漲到980毫升,現在一升則是1000毫升。在《墨子》成書的戰國時代,一升舂過的乾淨大米重約160克,3兩多而已,連半公斤都不到, 怎麼可能有1.5公斤呢?

    十年以前,我為《讀書》雜誌寫過一篇《兩漢魏晉西域駐軍食量考》,根據出土的文書和度量衡,考證和比較漢朝和魏晉時期西域駐軍的飯量,文章結論是,即使在出徵和作戰期間,當時士兵每日配發的食糧也只有1.2公斤小米(其中0.2公斤可以兌換羊肉和蔬菜)。作為重體力勞動者,他們的食物絕不豐富,食量絕不驚人。放到今天,礦工、士兵、軍訓期間的大學男生,同樣能吃下這麼多食物,恐怕還能吃得更多一些。

    古代有沒有超級大胃王?當然有。

    康熙年間,有個刑部尚書徐乾學,此人每天上早朝,都要用一大堆點心把肚子填飽。都有哪些點心呢?——饅頭50個,雞蛋50顆,烤黃雀50只,另加10壺小酒。《清代名人軼事》裡說,徐尚書早上吃完這些東西,可以“竟日不飢”,一天都不會餓。這是廢話,不管誰吃下去這麼多東西,一天都不會餓。

    乾隆年間,有個工部侍郎吳省欽(據說此人是大貪官和珅的死黨),他跟某將軍比試飯量,一頓吃下24碗米飯,結果還是輸了。他不服,第二天中午又跟那個將軍比試,這回只吃米不吃菜,竟然吃了36碗米飯。那將軍挑食,“無餚不能下嚥”,只吃了20碗,就吐得滿地都是,讓吳侍郎扳回了一局。

    再一位是道光朝的閩浙總督孫爾準。孫總督去泉州閱兵,泉州知府請客,端上100個饅頭、100個蒸餃,以及一個一品鍋——鍋裡有兩隻鴨子兩隻雞。孫總督閱兵閱餓了,竟把那些饅頭啦、蒸餃啦、鴨子啦、雞啦,一點兒不剩全倒進肚子裡去了。泉州知府驚呼天人,席上眾客瞠目結舌,孫總督摸著肚皮說:“我閱兵兩省,惟至泉州乃得一飽耳。”敢情才剛剛吃飽。

    那麼古代有沒有飯量超小的人呢?當然也有。清朝初年有一個著名美女董小宛,她每天只吃兩餐,每餐只吃“水芹數段,豆豉數粒”,然後喝一小杯清茶,就開始打飽嗝了。董小姐吃這麼少,絕非為了減肥,恰是天生飯量小的緣故。

    現在讓我們拋開飯量超大的特例和飯量超小的特例,讓一個普通古人跟一個普通現代人比飯量,你猜誰會勝出呢?

    從常識上推想,古人獲勝的機率會大一些。第一,古人的食物成分相對單一,不像我們每天在正餐之外,還要攝入那麼多的高熱量零食和功能飲料;第二,古人在體力上的消耗要比我們大得多。

  • 3 # 毅而三思吳六奇

    古代……或者說不只是古代,到近代為止,人均糧食的消耗量都很大。但是縱觀其成因,還是很複雜的。先舉幾個例子好了:

    南朝梁時期,有一位即是孝子也是才子的官員叫江革,他曾經被刺史元延明迫害,其中就有“日給脫粟三升,僅餘性命”一條。現在說廉頗能吃,這是武將,體力消耗本身就大。可江革是文人,一輩子都沒拿過刀劍的人。因此這裡的問題就在於南朝梁時所用計量單位較小,一升約合300毫升,不比現在礦泉水瓶子大多少,而一斤也只得220克左右。因此江革的能吃,是度量衡產生的問題。

    由升、斤繼而說第二個問題。曾有人舉例南朝宋的明帝劉彧吃烤豬肉。在《南史》中的原文是“以蜜漬鱁鮧[zhú yí],一食數升,噉臘肉常至二百臠[luán]”。升的問題上面解釋過了,就說說“臠”。臠有兩種解釋,今日多說的是塊。如果是烤豬肉,相信大塊咀嚼並不是什麼難事,但既然是臘肉,試問誰能咀嚼200多塊?因此像清代時《堅瓠集》收錄的就是“宋明帝噉白肉至二百片”,可見原文於後世的變動。

    既然提到了《堅瓠集》,就接著說說歷代的食量驚人,順帶闢個謠。近代的糧食消耗水平之變化不妨後說……

    【飯桶太監】文中提到了《南史》中記載的臨川靖惠王蕭宏愛妃江無畏,是“好食鰿(鯽)魚頭,常日進三百”,在《堅瓠集》中訛傳為臨江王妃,而且有了具體的計量單位,石。就算只吃魚頭,真要是三百石……日本的那位木下大胃王也沒這麼能吃啊。為之後則說晉代有個太監,因為羨慕而“謬習之”,學錯了,王妃吃魚頭他是全都吃,結果“食量寬博”成了飯桶,結果皇帝吐槽他說“你這肚子裡是裝了五百斤的大鐵磨啊”(原文:晉祖曰。汝腹中有五百斤鐵磨。)

    【吃貨爭光】宋代在永嘉縣平陽地區,有個叫陳仲潛的縣令,非常能吃。有次很偶然的他去臨安城的時候,碰見北方來的使節吹噓自己能吃,還說“誰比我能吃”。陳仲潛一聽就樂了,高呼“我能吃”,於是倆人之後是好一頓吃喝。後來陳仲潛吃煩了,說乾脆咱倆一人來個半扇豬肉,誰先吃完誰真能吃。使節一聽就跪了,只能看著陳仲潛一人把這半扇豬肉吃光……這件事引自周密的《癸辛雜識》,頗有些神怪色彩。

    【吃窮自己】明代崇禎年間,有個叫俞胖的人,本來是個土豪鄉紳,卻因為他的能吃,把家業都吃垮了。到最後三餐不濟的時候,花了四兩銀子買了個類似淨壇使者那樣的郡廟皂隸之職,專門負責吃喝供奉給一尊佛像的蛋肉面飯,仍然吃不飽。最後沒辦法啊,親友就又湊了四兩銀子,又買一尊,這才算吃飽。而後從明朝崇禎年間,就這麼一直吃到了清朝的順治年間。到他死的時候,就把這個職位抵給了別人,換了口棺材下葬了。

    至於說為什麼能吃,不妨先看一個圖表:

    從這份統計年鑑中,明顯能看出農村人均口糧的消費走勢逐年降低。所以或者應該說,現代人不能吃?但其實,古代的農耕方式非常消耗體力,而現在都機械化生產養殖了,所以說……

    再者古人的能吃,也和舊時少見膳食平衡的概念有關。現在我們都知道各類食物中有不同的微量元素之類的,但古人不知道啊。類似的還有像秦漢時,如《呂氏春秋》等書籍也說過,常吃大魚大肉傷身,但他們不知道脂肪酸、膽固醇、甘油三酯等等等等。而像上述那些位古人的能吃,無論是因奢華排場而學錯撐大了胃(類例還有日食五十隻雞的),還是可能存在消化或寄生蟲病,甚至是異食癖和心理疾病,其實都是較少見的特例。

    不過從我列舉的來看,大概就明朝那位能吃窮自家的俞胖子,是個真能吃的,沒有任何旁因的天賦異稟。而他這個活了好幾十歲,應該也不是什麼太困擾自身的疾病。活不長倒是有可能因為吸收不好……

  • 4 # 論語天下

    廉頗老矣尚能飯否?廉頗、樊噲、張飛等比比皆是,一是古人勞作等運動量大;二是計量單位的轉換差異;三是古典文學不同程度塑造英雄形象的誇張修辭手法,食量大是肯定的,也未必真的大到違揹人的生理極限;四是,生活條件差,接觸葷腥較少,古代人能食肉是身份地位的象徵,肚子裡沒油水,食量偏大就很正常。

  • 5 # 共賞五千年

    大家都列舉了諸多關於“大胃王”的小故事,確實令人驚歎,真的可以說是大千世界無奇不有!

    在這裡我要講述兩位特殊的“大胃王”,諸多“大胃王”如若和其二位相比那絕對是“小巫見大巫”了,其肯定也是爭奪“世界大胃王錦標賽”的不三人選,絕對所向披靡,“風頭無三!”那麼下面我們就一起來見證下他們的風采吧!瞭解下他們有哪些令大家心銳誠服的“看家本領”:

    一、饕餮

    一個敢於撐死自己的神物!

    先不談實力如何!就衝這個架勢,估計就會嚇退一半參賽選手——俗話說:愣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

    《呂氏春秋·先識》:“周鼎著饕餮 ,有首無身,食人未咽,害及其身,以言報更也。"

    “饕餮”是古代很另類的神獸,是絕對的“大胃王”,而且神秘非凡。

    其長著人面、羊身,虎齒、人手,眼睛卻長在腋窩下面 (所以我在想其是不是在視線不好的情況下才吃掉自己的身體的......)

    相傳其見到什麼就吃什麼,不但牙好胃口還好!在感覺沒吃飽時還會吃掉自己的身體,只剩下一個頭和一個嘴,十分貪婪,最後把自己都搭進去了......

    結果不言而喻——

    和別人比賽頂多“丟人”;

    與饕餮比賽至少“丟命”......

    二、貔貅

    一個“只進不出”的瑞獸!

    同樣先不談實力!就衝這個“絕活!”應該也能嚇退另一半參賽選手——就算你喝一杯白水,你能保證半天不上廁所嗎?

    徐珂《清稗類鈔·動物·貔貅》:"貔貅,形似虎,或曰似熊,毛色灰白,遼東人謂之白熊。雄者曰貔,雌者曰貅,故,古人多連舉之。"

    “貔貅”是古代很有特點的神獸,他有嘴無肛,能吞萬物而從不洩,神通特異。

    其長著龍頭、獅身、鹿耳、羊角、鳳尾、虎爪,看體態和麒麟比較相像,且同樣的威震四方!

    相傳其以主要以金銀財寶類為食,不但牙好肚子還大,從沒什麼消化不良現象!另外說其還有開運、辟邪、鎮宅等作用......

    結果可想而知——

    和別人比賽頂多“胃脹”;

    和貔貅比賽至少“胃裂”......

  • 6 # 國學童生

    據一些史料記載,古代有很多的大胃王,飯量能頂現代的三四人,為什麼古人那麼能吃?拋開小說、傳說中的人物不說,古代的大胃王都有誰?

    戰國趙國廉頗

    《史記》記載:趙王想重新啟用廉頗,就派使者去見廉頗,到了後“廉頗為之一飯鬥米,肉十斤,被甲上馬,以示尚可用”。廉頗當著使者的面,一頓飯吃掉一斗米、十斤肉,還披甲上馬,表示自己還堪大用。

    南朝宋明帝劉彧

    《太平廣記》記載“宋明帝諱彧,能食蜜漬鱁鮧,一食數升。噉豬肉炙,常至二百塊。”,能吃用蜂蜜醃漬的魚鰾﹑魚腸等水產品,一次可以吃好幾升。吃烤豬肉,一次能吃兩百多塊。

    北宋宰相張齊賢

    北宋宰相張齊賢飯量驚人,一次在外面投宿,遇見一群強盜在所住的旅店大吃大喝,普通人紛紛逃走,張齊賢絲毫不懼,反來到強盜面前,說我好久沒吃飽飯了,能否和你們一起吃飽一次呢。強盜們見他竟如此大膽,十分驚奇,非常豪爽上了許多酒肉,只見他左右開弓,一口酒,三口菜,十多個人的飯直接被他自己幹掉。匪徒們直接服了,倒頭便拜。

    南宋宰相趙雄

    孝宗邀請趙赴宴,想了解到底有多能吃。一開始趙雄矜持地吃了一些。宋孝宗準備美酒。趙雄見到美酒一頓豪飲,喝了約10公斤卻毫無醉意。宋孝宗又準備100個炊餅。趙雄吃了50個。宋孝宗見他意猶未盡,便說:“如果愛卿還能吃,就把剩下的也吃掉吧。”趙雄於是把剩下的50個饅頭一掃而盡。

    又一次,趙雄和部下吃飯,一口氣吃了50張麵餅還嫌不夠,又吃了大量豬羊肉,這才飽了。沒想到,他那位部下比他更能吃,他跟著吃了50張麵餅,吃了同樣多的豬羊肉。趙雄飽了,但他還沒有,又一口氣吃了50張麵餅。趙雄看得瞠目結舌,連他也對這位大胃王下屬甘拜下風。

    明朝亓姓副使

    據說嘉靖年間,有個姓亓的副使,巡查到山東萊州。當地縣令是他同鄉,知道他能吃,說:“有一斗白麵(大概16斤),十斤肉(等於現16兩),一小缸酒,不知道大人是否中意?”亓副使點點頭:“不錯。”

    到晚上,亓吃了一頓晚飯還不夠飽,想起縣令送的東西來,讓廚師包成水餃。 邊做邊吃,廚師的速度趕不上亓吃的速度,沒多久,面、肉和酒就都吃光了。

    第二天見到縣令,亓副使道謝:“多虧閣下,否則我昨晚就變成餓鬼了!”

    又有一次,在一鄉紳家赴宴,亓酒足飯飽回家,忽然想起:“光吃肉對身體不好。”問廚子:“家裡還有米嗎?”廚子回答:“還有五升。”亓說:“都做了。”米飯端上來,亓副使一頓吃光,然後才上床睡覺

    清朝侍郎吳省欽

    乾隆年間,工部侍郎吳省欽跟一個武將比試飯量,一頓吃下24碗米飯還是輸了。他憋著勁第二天中午又跟那個武將比試,只吃米飯不吃菜,竟然吃了36碗米飯。

    清朝徐乾學

    清人錢泳著《履園叢話》記載,顧炎武外甥、人稱“崑山三徐”的徐乾學,上朝前都會在家裡大吃大喝,食譜如下:實心大饅頭50個、燒黃雀50只、煮雞蛋50個、燙黃酒10壺。

    清朝閩浙總督孫爾準

    道光年間閩浙總督孫爾準去泉州閱兵,泉州知府請客,端上100個饅頭、100個蒸餃,一個一品鍋,鍋裡兩隻鴨子兩隻雞。孫總督閱兵閱餓了,把那些全倒進肚子裡。泉州知府驚呼,孫總督摸著肚皮說:“我閱兵兩省,惟至泉州乃得一飽耳。”敢情才剛剛吃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選好冬天的打底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