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rusa39962936
-
2 # 雲端飛豬
敦刻爾克有名不是因為逃跑,而是活著就是勝利,沒有這幫人英華人早就投降了。他們是英國吹響反攻號角的主力軍,雖然反攻號角先吹在他的北非殖民地。看這部電影首先需要了解德軍當時的割據機計劃,這是另外一個影響世界的計劃,從此機械化開始橫掃整個歐洲大陸,然後就是英法聯軍被分割包圍,英華人為了能最大程度的挽回損失,發動了發電機計劃,創造了世界戰爭史上的奇蹟。
-
3 # 有一種倔強叫我還好
官方回答:為盟軍儲存了有生力量,對以後的反攻有積極影響
個人感覺:電影應該是好電影,但是但是沒有深處歐洲戰場的我們,用旁觀者的態度去看就是40萬盟軍讓10萬德軍追著打,並且危在旦夕而展開的一場營救式的撤退
個人感覺電影應該展現出戰爭的殘酷,並且主體著重展現的是幾天時間動用召集成百上千的各式船隻,們面對德軍空海炮火阻擊所展開的一場全民一心共同抗敵的壯烈鬥爭
-
4 # 星期五文藝
其實,想看這部電影之前,需要儲備的知識就是了解有兩方面,一個是歷史知識,一個是電影語言。
首先,《敦刻爾克》所涉及的歷史問題極其有限,或者說,電影迴避了所有敏感話題,比如說: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局面;到底作為盟軍雙方的英軍和法軍關係如何;大撤退戰略對二戰其後的影響如何…
然而,如果我們沒有認清戰爭的本質,那麼這個「撤退」又有什麼意義?或者說戰爭本來是否就沒有任何意義。
就現有的「敦刻爾克大撤退歷史本身」來說,涉及到它的電影也有不少了。我們拿出幾部來參照:很奇怪,不同電影表達的歷史問題竟然大相徑庭。
69年的合拍片《倫敦上空的鷹》,裡面也有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事件,但是它就更不客氣了,它直接把之後倫敦遭德軍轟炸歸咎到「敦刻爾克大撤退這一戰略」上。
帶著疑問我們來看一組數字:敦刻爾克大撤退轉移聯軍 30 萬人,西線戰場死傷加被俘人卻也接近 10 萬了。
英法聯軍共丟棄了 1200 門大炮、750 門高射炮、500 門反坦克炮、6.3 萬輛汽車、7.5 萬輛摩托車、700 輛坦克、2.1 萬挺機槍、6400 支反坦克槍以及 50 萬噸軍需物資,這些軍資到哪去了?
之後的倫敦轟炸僅死、傷的平民加起來也達 18 萬了。這要怪誰?
這背後的政治關係我們不得而知。至少在《敦刻爾克》中我們找不到任何答案。我們只知道影片結尾的那個強化概念:撤退也是一種勝利。
還有,在《敦刻爾克》的撤退過程中,軍隊所面臨的困難是什麼?畢竟,我們從中看不到敵人背後的部署,看不到天氣狀況,有的只是零星的炸彈、魚雷、幾架敵我戰機…真實情況狂如何,我們再看:
英國軍方總部在 9 天中共派出 2740 架分機,平均每天有 300 架飛機掩護撤退。並大量徵集商業漁船。
也就是說,真實撤退的勝利可不是那一個小時的空戰解決的問題,也不單是幾艘漁船的功勞。無疑,這是個極其複雜的歷史問題。
歸根結底,我們從《敦刻爾克》這部電影中獲取的真實歷史資料極其有限。
當然,電影只是講故事,它的價值不單單在於還原歷史(那是紀錄片)。
第二你就要學會欣賞電影的語言了,諾蘭的敘事線、鏡頭、音樂以及他想表達的思想。不過這部電影裡我覺得差了一點火候,他其他的電影我十分喜歡看。
-
5 # 大聰看電影
相信有部分的人,還不太瞭解敦刻爾克大撤退的始末。其實在真實事件中,敦刻爾克大撤退,也是處處充滿懸疑的。
這次大撤退,是人類戰爭史上的偉大奇蹟,也是盟軍和納粹的歷史性轉折點。
德軍在1939年9月1日清晨,以閃電戰攻勢迅速入侵了波蘭。而英法聯軍雖然2天后對德宣戰,但實則站而不戰,聯軍當時只是守在法國東北處的馬奇諾防線上。
在短短一個月時間內,波蘭就完全被德軍收歸。而英法聯軍依然紋絲不動。
1940年5月,德軍變本加厲,出動136個師,繞過馬奇諾防線,進入荷蘭,比利時,盧森堡等國。
此時英法盟軍不能再坐視不管了,眼看火燒眉毛,不妨也得防。只能被迫和德軍交戰。
本來盟軍出師就不利,而且還對德軍戰術的判斷,出現了嚴重性的失誤。導致盟軍被德軍AB兩軍團夾擊。說白了,盟軍就像夾心餅擠壓一樣,一路被迫撤退到了法國北部的臨海城市,這個城市的名字就叫敦刻爾克。
也就是說,夾心餅乾裡的40萬盟軍,背朝大海,面朝德軍,而且被德軍切斷所有補給,活生生的四十萬軍,被團團包圍,此時德軍的坦克,離盟軍不到20公里。
從時間軸來看,從1939年到9月到1940年5月,不到一年的時間裡,英法聯軍本可以積極備戰,積極進攻。但卻被德軍現代化戰爭的戰術,現代化戰爭的武器,以及蓄謀已久的計劃節節敗退。最後只能淪為被德軍宰割的羔羊。
但是,第一次奇蹟來了。或者說,謎一樣的事件,發生了。
5月24日。就在眼看德軍坦克馬上全殲盟軍的時候,就在英國已經準備好悼念這四十萬戰士的時候。德軍元首希特勒,下了一個至今都匪夷所思的命令:停止進攻。這是二戰史上謎一樣的決定。
到現在,認可度比較大的,大概有三種原因:
第一是當時德軍長時間大規模快速作戰,消耗過大,補給沒跟上,因此不得不做出了停止進攻的決定。
第二是因為當時希特勒視察德軍陣地的時候,德國空軍總司令赫爾曼格林,一直鼓吹自己的空軍所向無敵,隨時都能殲滅盟軍,不需要動用大量人力的陸軍,飛機投擲炸彈,就能以最小的犧牲,換取最大的勝利。
在電影中,盟軍的軍官們,也是這麼分析的。
第三個原因則比較滑稽,有學者認為,在作戰當中,德軍給到陸軍司令和希特勒的作戰地圖,是過時的敦刻爾克周邊地形圖。
過時的地圖顯示,幾乎敦刻爾克周邊都是沼澤和低窪地帶,坦克進去無疑沒辦法作戰,反而會造成戰況逆轉。
經過各方面考量,希特勒下達了陸軍停止前進的命令。
而其實當時敦刻爾克的周邊,雖有沼澤和低窪地帶,但遠沒有過時地圖顯示的那麼多。
講真,如果當時希特勒沒有下達停止前進的命令,如果德軍坦克直接進攻敦刻爾克,如果盟軍主力軍隊被殲滅,後果將不堪設想。
決定戰爭成敗的關鍵因素,是人。
因此甚至有史學家推斷,四十萬盟軍當時是歐洲戰場的主力軍,如果當時四十萬主力軍沒有了,歐洲甚至整個世界,都可能淪為納粹的階下囚。
但不管出於何種原因,德軍把掐在盟軍脖子上的手,鬆開了。差點窒息的四十萬盟軍,反而有了奇蹟般的喘息機會。
於是,英國首相丘吉爾馬上宣佈執行代號為“發電機行動”的任務,動員英國幾乎所有的軍用民用船隻。目的是把困在敦刻爾克沙灘的四十萬盟軍,撤回到英國本土。
1940年5月27日,撤退任務開始。當時擺在盟軍面前,有三條撤退路線,分別為如圖A,B,C三條路線。
A線最短,但因為已經是德軍控制範圍,如走A線,必死無疑。
B線中等長度,但德軍已經早早埋下無數水雷,如果花時間排除水雷,就會沒時間撤退。
C線最長,是A線兩倍,走C線,恐怕時間也來不及。
俗話說,如果兩個選擇都是壞的,那隻能選擇相對沒那麼壞的。
最終,盟軍選擇走C線。
在撤退開始的頭兩天,奇蹟又再次發生了。應該這麼說,老天爺,眷顧了盟軍。
從第一天開始,德軍的飛機就裝滿彈藥,起航到敦刻爾克執行轟炸任務。
但自從希特勒停止陸軍前進之後。敦刻爾克沙灘就開始大霧瀰漫,飛機起飛之後,炸彈無法精準打擊,最後德軍飛機只能徒勞而反。這寶貴的2天撤退,又給盟軍一次寶貴的時間。
但好景不長,到第三天開始,敦刻爾克上空變得晴朗,德軍的俯衝轟炸機整裝待發,飛往目的地準備轟炸,而英國皇家空軍,也開始保衛這一次大撤退任務。
這一次,奇蹟又一次展現。
由於盟軍撤退的地點,是敦刻爾克沙灘,德軍投擲的炸彈,墜落在柔軟的沙灘上,爆炸威力遠不如投擲在硬麵路那麼有威力。側面造成了盟軍損失相對沒那麼嚴重。
在撤退中途時間裡,希特勒再次讓陸軍進攻,但這時候盟軍已經做好了強有力的防禦,能抵禦德軍路面進攻一段時間,給大部隊撤離補充給多時間。
就這樣,將近十天的大撤退,動用了933艘船隻,原先只計劃撤退3-4萬人,但總共成功撤回了33萬多人,從撤退角度來看,是一場奇蹟的成功。
但撤退期間,仍有9.8萬人堅守在了敦刻爾克戰線,死的死,俘的俘。
而因為這次撤退,盟軍損失了大量的武器,大量的軍需。但正像前面所說的,戰爭成敗關鍵因素是人,撤回的33萬多的軍人,都是經歷了磨難升級的戰士,成為日後打敗德軍的歐洲主力軍。
而德軍方面,因為一次錯誤的決定,連鎖反應,但在當時看來,也算是戰績不錯,德軍收貨了大量盟軍的軍備,和4萬多法軍俘虜。
因此,客觀來說,盟軍是不敗而敗,德軍是勝而不勝。
回覆列表
昨天剛看過,個人認為主要需做兩方面儲備:一、敦刻爾克大撤退的歷史背景及事件本身;二、諾蘭的主要作品及其個人風格。
當然,一顆open的心和獨立的個人判斷是最重要的,畢竟觀影雖說是個全民娛樂,但其真正的體驗是完全個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