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雲隱
-
2 # 麻辣鮮詩
很高興參與這個問題的回答,隨著城市化的加快,越來越多的人不在像祖輩一樣過著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是二十四節氣在中國農耕文化的發展過程中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不僅有耳熟能詳的二十四節氣歌,還有二十四節氣詩,版本眾多,最耳熟能詳的是下面這首:
二十四節氣歌
春雨驚春清谷天,夏滿芒夏暑相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每月兩節日期定,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來六甘一,下半年是八甘三。
立春:立是開始的意思,立春就是春季的開始。
雨水:降雨開始,雨量漸增。
驚蟄:蟄是藏的意思。驚蟄是指春雷乍動,驚醒了蟄伏在土中冬眠的動物。
春分:分是平分的意思。春分表示晝夜平分。
清明:天氣晴朗,草木繁茂。
穀雨:雨生百穀。雨量充足而及時,穀類作物能茁壯成長。
立夏:夏季的開始。
小滿:麥類等夏熟作物籽粒開始飽滿。
芒種:麥類等有芒作物成熟。
夏至:炎熱的夏天來臨。
小暑:暑是炎熱的意思。小暑就是氣候開始炎熱。
大署:一年中最熱的時候。
立秋:秋季的開始。
處暑:處是終止、躲藏的意思。處暑是表示炎熱的暑天結束。
白露:天氣轉涼,露凝而白。
秋分:晝夜平分。
寒露:露水以寒,將要結冰。
霜降:天氣漸冷,開始有霜。
立冬:冬季的開始。
小雪:開始下雪。
大雪:降雪量增多,地面可能積雪。
冬至:寒冷的冬天來臨。
小寒:氣候開始寒冷。
大寒:一年中最冷的時候。
二十四節氣客觀地反映了季節更替和氣候變化狀況,是中國物候變化、時令順序的標誌,它的形成和發展與中國農業生產的發展緊密相連。現代農業氣象學興起以後,很多地區將二十四節氣與農業氣象資料相結合,編制農業氣候歷、農事歷或農事活動表,使古代經驗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相互參照、補充,在現代農業生產中繼續發揮作用。
-
3 # 俊子的生活日常
二十四節氣不僅是一種傳統文化,更是一種可持續發展的知 識體系,是一種中華民族傳承至今的生態文明觀。因此,二十四 節氣的成功申遺只是其保護的階段性成果,它的保護、傳承、利 用與弘揚應是全體華人長期、艱鉅、共同的任務。
-
4 # 凰梧
2016年11月,“二十四節氣”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從世界及自身民族來看,它的傳承與保護都是具有十分重要意義的。具體而言,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說:
1.具有時間標記和時季轉換的提示意義。二十四節氣首先是一種計時方式,是華人將一回歸年劃為24份並分別給予名稱的時間制度,它和歲(年)、時、月、旬、日、時辰、刻等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社會基本的時間單位。對二十四節氣的標註和使用,意味著中國在與世界節奏保持一致的同時,又保留了自己的特色和元素。不僅如此,二十四節氣的名稱本身即將時間的流轉與氣候、物候的變化相關聯,其中有8個反映了季節變化(即二分二至和四立);5個反映了溫度變化(即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7個反映了降水變化(即雨水、穀雨、白露、寒露、霜降、小雪、大雪),4個反映了物候變化(即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因而具有鮮明的時季轉換的提示意義,這是公曆所不具備的特點和優勢。
2.可以發揮指導農業生產的作用。“種田無定例,全靠看節氣”“不懂二十四節氣,白把種子撒下地”。農業生產最講究不誤農時,對準確把握播、耘、收、藏的時機提出了要求。二十四節氣的產生與農業生產密切相關,形成之後又成為農業生產的重要指南。長期以來,廣大智慧的勞動群眾,在無數次的辛苦勞作後,自發地總結了形成了符合本地特點的節氣文化,尤其數量眾多的節氣諺語,是經驗和智慧的結晶,對於指導農業生產具有重要價值。
3.可以指導日常生活,尤其是在養生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二十四節氣不僅關乎生產,亦深系生活,不少節氣諺語都是對生活的指導,從穿衣到飲食到娛樂休閒,無不涉及。如“一場秋雨一場寒,十場秋雨換上棉”“立夏栽茄子,立秋吃茄子”“穀雨過三天,園裡看牡丹”“夏至餛飩冬至團,四季安康人團圓”等。它告訴人們,要踩著自然的節點,遵循自然的規律去生活。
4.具有重要的文化認同價值。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的原創文化,是古代民眾在長期實踐中不斷求索、認知、總結的智慧結晶,它所蘊涵的中華文明的宇宙觀和核心價值理念,是中華文明區別於其他文明的重要方面。歷史上,二十四節氣伴隨著王朝曆法的頒佈成為老百姓遵循的日用之時,為全國各地所採用,併為多民族所共享,在長期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各地的人們對於二十四節氣進行因地制宜、因俗制宜的創造性利用,形成了十分豐富的物質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甚至成為文化認同的重要載體。
-
5 # 五臺徐氏
二十四節氣作為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是中國古代漢族特別是中原地區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
我們大多數人的家族宗譜中都記載先祖是以耕讀傳家,那麼在農耕社會,人們生活節奏、農耕生產節奏(春種、夏長、秋收、冬藏)與大自然節律(春夏秋冬的季節變化)是同步的。二十四節氣中,表示四季變化的有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 冬至八個節氣名稱;表示天氣變化的有雨水、穀雨、小暑、大暑、處暑、白露、寒露、霜降、 小雪、大雪、小寒、大寒十二個節氣名稱;表示農事和其他的有驚蟄、清明、小滿、芒種四個節氣名稱。它們所標示的氣候變化,迄今仍是華人和自然之間漫長的農耕關係的續演,其中的傳承意義深遠而厚重。
我們的先祖們發明了中國古代農曆,它是一種“陰陽合曆”,即根據太陽也根據月亮的執行制定的,因此不能完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但中國又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需要嚴格瞭解太陽執行情況,農事完全根據太陽進行,所以在曆法中又加入了單獨反映太陽執行週期的“二十四節氣”。
“二十四節氣”具有不可磨滅的文化價值,作為華人特有的時間知識體系,具有不可磨滅的文化價值。它不僅深刻影響著人們的思維方式和行為習慣,而且鮮明地體現了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能力,華人從來沒有對事物關係固定的看法,習慣在運動流轉中理解世界,理解時間。這也是節氣帶給我們的生活服務價值的特殊體現。對於我們今天社會的人來說,很重要的一點,我覺得是一種文化認同的價值。
隨著中國城市化程序的加快和現代化農業技術的發展,“二十四節氣”對於農事的指導功能逐漸減弱, 有很多人認為二十四節氣對現在來說意義不大了,其實是大錯。比如陰陽五行,主要用陰陽二氣的運動變化來理解時間的流轉。古人會認為冬至是陰陽二氣變化的關鍵期,陰氣處於最高點,但陽氣開始發生,所謂“冬至一陽生”。還有像清明時節很多家族依然延續古例進行全族祭祖,冬至這個節氣甚至做為了每年的一個節日,每到這天,家家戶戶吃餃子,防止“凍耳朵”。
其實對於當代的華人來說,二十四節氣依然具有多方面的文化意義和社會功能。另外,“二十四節氣”所帶 給我們的,不只是對生產生活的指導意義,還有人類應該敬畏自然,親近自然、尊重自然、保護自然的積極態度。它鮮明地體現了華人尊重自然、順應自然規律和適應可持續發展的理念,彰顯出華人對自然認知的獨特性,適應自然的實踐活動之豐富性,與自然和諧相處的智慧和創造力。這種文化價值是永遠也無法磨滅的。
-
6 # 升龍創意工作室胡老師
二十四節氣是中華民族的重要貴寶,是老祖宗留下的財富,到目前農村人種地還是按照二十四節氣種地的。傳承二十四節的意義重大,任重而道遠。
-
7 # 愛冒險的阿星
二十四節氣指二十四時節和氣候,是中國古代訂立的一種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
首先,二十四節氣有著重要的文化價值。二十四節氣早年成功入選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是古人留給我們的寶貴文化遺產。
其次,二十四節氣具有極重要的科學參考價值,二十四節氣與季節、溫度降水及物候有密切的聯絡,立春、立夏、立秋、立冬分別表示春夏秋冬四季的開啟,雨水、穀雨、小雪、大雪反映降水情況和程度。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勞動人民長期對天文、物候、氣象進行觀測和總結的結果,具有極高的科學應用價值。
最後,二十四節氣具有極高的歷史研究價值。科學家可以根據二十四節氣推斷古人的生活作息情況,更可以瞭解到古人當時的科技發展水平。為現代文物、民俗研究提供參考。
-
8 # 青絲琉璃盞
二十四節氣是華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而形成的時間知識體系,2016年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引發了華人對二十四節氣的高度關注。關於二十四節氣的保護也由此進入了一個新的歷史階段。
我們首先來看一下什麼是二十四節氣?二十四節氣是華人的時間制度。它是一種特殊的陽曆,是我們華人將回歸年劃分為二十四個段落,並且分別予以命名的一種時間制度,和同屬於太陽曆的公曆日期基本是相對應的。但是和公曆不一樣的是,這個時間制度是太陽曆和物候歷的結合,它把時間的流轉直接和特定的季節、物候、氣候相關聯。這點首先就突出表現在了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上。二十四節氣的名稱中有八個反映了季節變化,像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春分、秋分、冬至、夏至,有四個反映了物候變化,像驚蟄、清明、小滿、芒種,還有五個反映了溫度變化,像小暑、大暑、處暑、小寒、大寒,還有七個反映了降雨降雪,像雨水、穀雨、白露、霜降、小雪、大雪等等。其次突出體現在附屬於二十四節氣的七十二候上,我們知道,每一個節氣都分成了三候,每一候是五天,共七十二侯,比如像小滿,第一候苦菜秀,第二候靡草死,第三候麥秋至。直接能夠反映出來氣候和物候是直接相關聯的。
二十四節氣完整的出現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它作為天文歷和物候歷的一個精妙的結合,是中華民族偉大的創造,有人甚至稱它為我們華人的第五大發明,它是古代民眾在長期生產實踐當中不斷求索認知總結的智慧結晶。
我們有一個歷史學家叫柳詒徵,他曾經說過:“古之聖者,殫精竭力。”從羲農一直到堯舜這樣非常漫長的歷史時期,才獲得成功,那麼這裡面就是包含著對測度時間的一個歷史,這其中包含著對節氣的探索和掌握的。二十四節氣它正是華人查玄項之執行,示人民以法首的這樣一個產物,古人們透過觀察天象,尤其是太陽週年的運動來認知一年當中的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的變化規律所形成的這樣的一套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它是我們中國傳統時間制度的重要的組成部分。
二十四節氣的出現,我們從史書的記載上來看,在《尚書》當中就已經出現了,《尚書·堯典》裡面有這樣的說法:“日中,星鳥,以殷仲春;日永,星火,以正仲夏。宵中,星虛,以殷仲秋。日短,星昴,以正仲冬。”也就是說當時是根據日影的長短,以及黃昏時分南中天的星象來判斷這個時間,來測度這個時間,確定季節、月份。從這裡我們看出當時已經發現二十四節氣當中的二至和二分,裡面日中、宵中就是春分和秋分,日永和日短就是夏至和冬至。也就是說把握住了二至二分和季節變化的關係。
除了文獻記載的史料之外,考古的發現也提供了一些證據,比如說2003年在山西襄汾陶寺遺址出土了觀象臺,以實物來表明,至少四千年以前,中國已經有了相當成熟的測定節氣的專門技術。
當然也有人說這個地方就是堯都,如果真的如一些專家所說是堯都的話,就有考古的發現和文獻《堯典》當中的記載來互相印證。
根據考古發現,山西襄汾的陶寺觀象臺由十三根夯土柱搭建,成弧形。考古隊就在原址複製模型,進行模擬實測,從觀測點透過土柱的夾側來觀測塔兒山的日出方位。從這個觀測點來測算,圓形的地方觀測塔兒山的日出方位,發現從第二個夾縫看出的日出是冬至日,從第十二個夾縫看出的日出為夏至日,從第七個夾縫看出的是春分和秋分。那麼至少在春秋時期就已經出現了四時八節,也就是二至、二分、四立都已經出現了。像《左傳》昭公里面就有這樣的記載:“鳳鳥氏,歷正也;玄鳥氏,司分者也,伯趙氏,司至者也;青鳥氏,司啟者也;丹鳥氏,司閉者也。”這裡面的分、至、啟、閉,就是二至、二分和四立。
二十四節氣的完整出現,公認為是在西漢時候的《淮南子》中,當時的節氣順序和現在的相同,但是名稱上還是略有差異,比如說驚蟄稱為雷驚蟄。在另外一本比較完整的記錄了二十四節氣的著作《逸周書》當中,節氣的順序和現在有所不同,比如說驚蟄是排在雨水前的,穀雨是排在清明前的,這就反映了二十四節氣是不斷豐富,不斷調整才最終確定下來的。
到了漢武帝的時候,二十四節氣被定入了曆法當中,自此以後,它一直就成為中國傳統曆法的重要的組成部分,並且在國家事務,農業生產,日常生活方面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形成了十分豐富的二十四節氣文化和實踐活動。
二十四節氣為什麼會成為華人的偉大發明?這裡面學者也在尋求其中的原因,因為人類生存的時間維度,作為社會性的動物,人是需要統一的節奏來安排生產和生活,需要記錄歷史的,這些都必須要測量時間。那就必須要掌握測量、記錄時間的方法。不同的社會其實是有不同的時間單位和不同的計時方式的,比如古埃及人,他們早在三千年以前就在觀察尼羅河的漲落和天象關係的基礎之上,制定了現在世界上公認的最早的太陽曆。
世界這麼大,中國形成了二十四節氣,首先和自然環境是有密切關係的,只有春夏秋冬四季分明的地區,它才會有明顯的氣候和物候的變化。在地球上實際上只有中緯度地區才有這樣的條件,就是四季分明。也就是說,它只能出現在地球的中緯度地帶,我們國家地域非常遼闊,黃河中下游地域正處於中緯度地帶,這個也就是我們一般認為二十四節氣是出現於黃河中下游地區的原因,黃河中下游地區正是二十四節氣的起源之地。
第二個是和農業文明的發達有關係。我們國家是世界農業主要發祥地之一,考古資料顯示我們國家大約在一萬年前,就已經有了農業生產。農作物是有自己的生長規律的,農業生產和它的生長規律相一致,要春種,夏耘、秋收、東藏,才可能有好的收成。
一方面華人很早就強調要不誤農時。由於中國的農業生產很早就採取了一個精耕細作的模式,對於準確把握時間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成為二十四節氣在中國出現的重要的因素。另外一方面,農業生產的發達,也為二十四節氣的出現提供了條件。比如說二十四節氣當中的小滿、芒種,就是掌握了農作物生長規律之後的產物。二十四節氣的出現和農業生產的關係很密切,因此,它對於農業生產有非常重要的實際指導意義。
我們有句諺語叫“種田無好例,全靠看節氣”。這是節氣對農業生產重要性的一個高度概括。有利的自然環境和發達的農業文明,可以說為二十四節氣的發明提供了客觀基礎,但是這樣的客觀基礎其實並不一定導致二十四節氣的出現。事實上,在歷史上確實是出現過其他的節氣系統,比如《管子·幼官》裡面就儲存了三十節氣系統,在這一系統之下每個節氣是12天,不像現在的節氣,每個節氣是大約15天左右。那麼不同節氣系統的存在,就說明在客觀基礎之上,人為的劃分是起了很重要的作用的,也就體現了我們華人獨特的創造。
所以在這個意義上來講,說二十四節氣是華人的第五大發明,我想也是不為過的,不過正如我們後來所看到的,二十四節氣最終取代了其他的節氣系統,一枝獨秀。為什麼是二十四節氣不是三十節氣成為我們的時間制度?按照劉小楓教授的說法,二十四節氣出現之前,人們依靠月相來觀察確定時間,並確定一年為四季、十二個月和360多天的傳統時間框架。由於這種框架已經是根深蒂固了,劃分節氣很難不考慮這一套系統。那麼在這一套時間系統面前,三十節氣就顯得左右為難,它既不能被四平分,從而讓一年四季當中每一個季節的長度相等,也不能被十二去平均,處理和十二個月的關係。相比之下二十四節氣就可以左右逢源,在這樣一個系統之下,每個季節是有六氣,每個月是有兩氣,很均等,很平衡,使用起來也比較的方便。這個就是我們所講的二十四節氣它是我們華人的時間制度。
回覆列表
二十四節氣,是華人“天人合一”觀念下的生活方式。
二十四節氣,源於商周,確立於秦漢,不僅是古代華人用來指導農事的補充曆法,也是華人生活方式的詩意呈現,更是華人宇宙觀、哲學觀的顯現。
2016年11月30日中國的 “二十四節氣”獲批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被譽為 “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二十四節氣”是華人透過觀察太陽週年運動,認知一年中時令、氣候、物候等方面變化規律所形成的知識體系和社會實踐。中國古人將太陽週年運動軌跡劃分為24等份,每一等份為一個“節氣”,統稱“二十四節氣”。具體包括: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二十四節氣”指導著傳統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是中國傳統曆法體系及其相關實踐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國際氣象界,這一時間認知體系被譽為“中國的第五大發明”。
2006年,“二十四節氣”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專案名錄;
二十四節氣,是華人秉承“人法地”的直接體現。道德經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華人能綿延幾千年,就是因為我們的生活準則是依據自然規律,講究道法自然。在農業社會這是非常關鍵的技能,也是大一統形成的基礎。華人採用以農曆紀年為基礎的二十四節氣,正是這種觀念的直接體現,而且是非常科學和先進的,符合了華人“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追求。
時間、空間,星辰對生命的影響,不單單是太陽,地球,還包括月亮和星辰。二十四節氣在如今的生活中,雖然逐漸脫離了農業指導的應用,但其核心的作用並沒有被掩蓋或拋棄。我們的身體、精神乃至國家如果依據天道行事自然就能五穀豐登、風調雨順。二十四節氣就是讓我們華人瞭解生命和生活意義的最佳方式。
二十四節氣中所蘊含的歷法、月陰、日陽、節日是個體生命與宇宙生命相對應的結果,具有非常高的文明程度,富含華夏人的文明基因,到今天還在時時刻刻的影響著我們每一個人。
我們漢民族是天道民族,歷史和文化的斷層,讓當今的華人失去了對天道文明的瞭解和敬重,想要復歸於天道,瞭解天文、曆法是必經之路,而傳承二十四節氣的傳統,是這條路徑的不二法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