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聽的傳的說的
-
2 # 明空奕奕
在此時此刻千鈞一髮之際,伊朗人必須要表現出極端強硬的態度,才最有可能實現自保。有一點是肯定的,伊朗人現在說的,一定不會每一項都不折不扣的實施到位。伊朗絕對沒有準備和美國及其中東盟友們正式開戰的打算,因此伊朗必須要透過一種既能挽回面子又能實現自保的方式解決當前的危機。
哈梅內伊口中的惡霸,當然就包括美國以及中東盟友們。哈梅內伊以這種強硬的態度對敵人發出威脅,並不僅僅是在顯示自己政治決心,威脅敵人那麼簡單。其更深的目的就是要讓目前在美國和伊朗之間的危機擴大化,讓國際輿論更加關注這次美伊的緊張局勢。哈梅內伊口中所謂對付全世界的惡霸,明擺著這就是要攪局整個世界的安寧,讓國際社會都不能置身事外。
伊朗這麼做很簡單,就是把問題擴大化,壯大國際社會的反戰力量。眾所周知願意看到美伊開戰的國家幾乎沒有,中東陷入動盪將會影響到多方的根本利益。包括美國和伊朗在內,都是不願意和對方發生大規模戰爭的。伊朗越是發出威脅和警告,才能越發的激發國際社會出面干預美伊局勢,進而避免戰爭的爆發。說到底,伊朗其實是害怕美國鎮的打過來,因為伊朗根本就不是美國的對手。
這一次美國對蘇萊馬尼的定點清除行動,大大刺激了伊朗。伊朗對美立場一貫強硬,所以伊朗採取報復措施是一定的。但是伊朗並沒有因為蘇萊馬尼的死就失去理智,選擇和美國正面開戰,以硬碰硬。更重要的是,伊朗甚至擔心對美國的報復會讓局勢失控,自身陷入戰火,哈梅內伊所謂的強硬,也就是聽聽罷了。
-
3 # 風清月明y
卡扎菲、薩達姆、哈梅內伊這些獨裁者都是一路貨色,權傾一方之時,耀武揚威、惡言狂語、橫行天下,面對正義力量都是不堪一擊。
-
4 # 老楊128045219
兩伊戰爭到敘利亞再到美伊朗劍拔弩張,只是戰爭的演變過程,中間都少了大國操作,先武裝反對派,內鬥分裂,瓦解現任政府,最終漁翁得利,乘亂強奪,是制勝法寶,國民一心抗爭到底,美國也是沒有辦法,伊朗政府動武也心理戰,背後俄羅斯,控制海峽石油命脈,牽一髮而動世界,同盟國也怕美國翻臉不認人,接著就漲價,伊朗政府準備好不準備好,先發制人都可達到敲山震虎的目的。
-
5 # 光伏魚家
就在8日早上,伊朗用地空導彈攻擊了美駐伊拉克兩處軍本子基地,炸死美軍80多人,炸傷120多人。美國總統放言⺀你等著到明天早上"。目前美軍向中東地區增兵1萬4千名軍人,杜魯門航母正駛向波斯灣海域。卡梅內依放話要對美軍在中東地區32處軍事基地發起攻擊,還揚言要對美國本土發動襲擊。伊朗聖城旅新任司令卡尼已就職上任。看目前的局勢判斷極有可能上演一場中東之戰。不過美伊中東戰爭目前都是代理人過招,美國的代理人是沙特,伊朗的代理人是胡塞武裝。胡塞武裝是伊朗革命衛隊經多年的扶持裝備起來的,遍佈中東各個地區,沙特聯軍是美國多年訓練裝備的,不過沙持聯軍打仗不那麼積極,沒有多大的戰鬥力。駐紮在阿富汗的美軍調集充耍到中東,阿富汗塔利班武裝也恨美國大兵,肯定幫看伊朗一方。我估計一場地區戰爭不可避免。
-
6 # 保定大城小事
一,對於美國這次刺殺蘇萊馬尼,伊朗方面並沒有忍氣吞聲,國內復仇計劃相應而生,全國國民紀念追悼蘇萊馬尼,可以看出他在國內的重要。
二,相對軍事力量,相差較大,可以從這次導彈打擊上看出,導彈的落腳點經過多放面計算出的。並沒有對美軍有實質性的打擊。
三,特朗普缺理在先,伊朗根本不想打死人,而把事情搞大,讓事態升級。伊朗的目的達到了,證明了自己有能力反擊美國的任何挑釁。也爭回“面子”這次導彈沒有使美軍受到實質性傷害,我相信伊朗不會在繼續追究下去,伊朗和美軍都承受不起戰爭帶來的傷害。
四,美國國內反戰爭民眾較多,政府會迫於輿論壓力太大,做出慎重的考慮,戰爭帶來的影響,不是一個國家短期內能恢復的。
-
7 # 橙色思維
一個政教合一的獨裁、惡霸專制,才是全世界需要對付的它根本就不敢對誰動手動腳,因為它並不具備這樣的實力,所以只能先放一褲子的臭屁自己聞,健康人早已戴上了口罩只有同類才會說味道不錯
相關內容
- 哈梅內伊警告伊朗或退出核協議,這是對英法德的失望還是強硬派得勢的開始?
- 後哈梅內伊時代,誰將成為伊朗最高領袖?美國真敢惹怒伊朗嗎?
- 如何看待伊朗最高領袖哈梅內伊稱不會與美國舉行任何級別的對話?
- 伊朗為何能如此強硬抗衡美國,底氣何在?
- 感覺伊朗很強硬難道真的不怕美國動武嗎?是什麼原因讓伊朗這麼有底氣?
- 哈梅內伊向伊朗青年發表演說,他們將親眼看到美國走向滅亡,為什麼哈梅內伊會這麼狂?
- 怎麼看待哈梅內伊告訴安倍,伊朗不會和美國進行談判呢?
- 面對伊朗重啟高鈾濃縮,美國會採取哪些行動?
- 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為伊核協議重新定調,你覺得這會對美國造成什麼影響嗎?如果會,會有哪些影響?
- 怎麼看待俄羅斯強硬回擊美國,將繼續加強與伊朗的核領域合作,美國還會制裁俄羅斯嗎?
三軍可奪帥,
匹夫不可奪志。
“全世界無產者聯合起來”,
“唇亡而後齒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