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關東博文
-
2 # 寧哥知天下
寒深
只惜病來似嶽傾,更有兵敗如山倒。
最恨咽喉猶敵扼,生死存亡在一朝。
今夕再無春暖意,明晨應是冬霜漂。
先祖夢裡常託付,徵路艱險萬里遙。
譯文:常人只嘆惜生病像五嶽傾倒那樣嚴重,其實對我而言更應嘆惜的應該是連連失敗。最痛恨敵人的掣肘,這樣生死存亡就在一瞬之間。今夜之後再也沒有像春天一般的暖意,明天早上應該是漫地白霜。先人常常在夢裡告誡我,徵路艱險任重而道遠。
-
3 # 詩人木迦
詩言志,文載道,詩歌是詩人情感寄託的載體,可能詩歌的存在就是有一股浪漫風。一首好的詩歌,必然是感情充沛,悲傷處催人淚下,熱烈處催人奮進的。不過光有感情可不夠,舉個例子,你追一個女孩暫且叫他小紅,給她寫一首詩(單單從感情這方面出發)就是這樣“阿!小紅/你真好看/我喜歡/你/我太喜歡你了/我賊啦喜歡你!”有美感可言嗎?沒有,詩歌不是小說,他不需要太多平鋪直敘的東西,但是他一定要給人一種感覺,這種感覺能讓讀者感到共鳴,怎麼營造這種感覺,用修辭,提升詩句的美感,用意像,營造一種畫面,用工整的對仗,給詩歌的整體營造一種美感。還有一點,就是,腹有詩書氣自華,多讀書,多積累,當您積累的東西達到到一定程度時,好詩自然就出來了。
-
4 # 白龍詩咖
一:,立意深
主題的深度決定詩人對社會、對人生、對生活的認識和理解的水平。主題可能先有,可能在被感觸的素材中產生。
主題要有最適合的載體,主題與題材應實現和睦的完美統一,主題與客體應和諧地對位。
為了讓這段看起來特別枯燥、無味、理論性較強的話看起來更易理解,咖煮結合個人想法列出了三點建議,供大家參考:
1.主題可以不外露,最好交給讀者(應該相信他們)。
說明和闡解主題都是不感人的。真正打動人心的往往是那些“心照不宣”“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部分。正如“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一般,不著雪字而雪景全出,亦如“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一樣,未寫秋字而秋意森然。
2.對題材的選擇,角度要新。對題材的剪裁要慷慨。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在眾人皆以秋為悲時,劉禹錫卻言明“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的見地,這便是新意。“新”可以是發現和利用新的意象,也可以是對古之意象施以今之用法。中華詞章千年風雅,開拓新的意象可能並不容易,後者往往更容易操作。
而慷慨的剪裁,則是從文章的詳略來談的。寫詩與其他文體的寫作一樣,是“厚積薄發”的結果,一篇佳作必然凝結了許多的積累和鋪墊,融入了作者的心血。想要表達的東西雖多,但需去粗取精,從一而終。
3.僅僅寫一點情緒、一點印象、一點觀念只能流於膚淺。不要忘記豐富和昇華主題。主題與我們的人生體驗結合了,主題就有了作者的個性色彩。
二:構思巧
構思是整個作品的骨架,關係一首詩歌的成敗與高低。構思的要害是一個巧字,巧就是不平鋪直敘,就是不一般化(即,強調詩歌語言的陌生化),從而達到一種使人意想不到又引人入勝的效果。
構思受主題的引導。構思有不可窮盡的辦法,用一種方法構思,會失去新鮮感,勇於探索的詩人在構思上要敢於不斷的變化。
構思要解決的主要問題是:素材的取捨與組合,以及手法的選用。
構思中要找到整個詩歌的最好的連線,比如空間的轉換,時間的運轉,情緒的流動,感覺的序列都可以連線全詩。空間在一首詩歌中有其特殊的作用,它可以精簡素材,有主與次的轉變,並留給讀者想象的空間。
一首詩歌的頭尾是構思的難點,詩歌的開頭應該把讀者儘快引入全詩的意境。詩歌的結尾不是總結,不是封閉、而是要給讀者一個全心的境界。
通常來講,多層面比一個層面好,曲線比直線好,空間大比擁擠好,要有反傳統的精神。
-
5 # 依然ybc
說到詩歌寫作規律,也許你會想到很多,通感、移情、反諷、比喻等等。你也可能想到更詳細的,比如:
1.詩歌的語言需要跳躍,所以我們首先要斬斷的便是語言的邏輯性。
2.儘量不用人稱代詞,省略謂語,儘量不用關聯詞,直接呈現動作和意象。
3.儘量不用形容詞,突出動作性,把靜態的事物變為動態;
4.異質同構,把兩個不關聯的事物拼在一起,營造陌生感……
你想到的或許還有很多,但這都是教科書呈現給你的。我不想在這裡談這些(你有空可以自己去翻書)我這裡呈現給你的,是我自己寫詩這麼多年得到的東西。
說到詩歌寫作技巧,我們先來想想詩歌寫作的原因。你為什麼寫詩。或許你會說,會寫詩顯示高雅,很酷的事情。或許你會說,靈感來了,想記錄一下。散文、小說太長,所以就偷懶寫成詩了。我同意後一種說法,這才是寫詩的原動力。
你想寫詩,一定是你對某事某物某種現象進行體驗,有了自己的想法,產生某種”共鳴“,但是你又不能用現有的語言直接說出來,所以你想用“詩”的形式,來表達。讓別人讀懂你的”共鳴“。
到底有沒有什麼好的方法技巧來寫這種”共鳴“呢。在這裡我遺憾告訴你:沒有!你,你,你先別噴我哈。我說的是事實,如上所說,所有的寫作方法,都是為真實的生命體驗和詩中所要呈現的思想服務的。詩歌技巧是有形的,而詩歌內質是無形的,只要遣詞造句能讓人”讀懂“你的共鳴,就是好方法。
現在有很多花拳繡腿式的詩歌,語言精美卻毫無意義。為高雅而寫詩,為寫詩而寫詩。說了這麼多,你也許煩了。說好的”自己的東西”呢?說好的乾貨呢?
好吧。那我就告訴你最簡單的,記住四個字“呈現、對比”。這麼多年,讀了至少也有上萬首詩了,不管是朗誦抒情詩,意象詩,現代漢詩。都用到了這四個字。
抒情詩,注重鋪墊和渲染形成對比;
意象詩,是在詞語陌生化中形成對比;
現代漢詩,是注重事實間形成對比。
當你不知如何寫出心中的共鳴時,不如試試這個方法,把你心中看到的呈現出來,詩意自現。
-
6 # 濟源高魁
我看寫詩沒什麼高的妙招。要有這方面的特長愛好,要有靈感。肚裡要有貨,常言說:巧婦難為無米之飲。就是說要有詩歌,語言:文化:歷史和其它方面的知識。:重要的一點你要有實踐,你要深入生活,融於生活,就是說詩的知識在詩
外。如果你整天座在樓房裡去作詩,只會用華麗詞句堆砌,照抄別人,怎麼能寫出表現人們現實生活繽紛多彩的詩歌呢?
一家之見,望大家指正
-
7 # 笑看人生120525436
那一抹紅
晚霞飛架半空中
準葛爾沙漠的親兒子
臉色紅彤彤
甜蜜嚼碎了大蔥
辛辣被趕出鑲金的牙縫
美女抹去了口紅,眼淚噴湧
用紅紗饢品嚐鬱鬱蔥蔥
臥在綠蔭下避暑的瓜農
旁邊小路留下準葛爾盆地影蹤
還有越過瀚海飢渴的駝峰
姑娘不會想到,爺爺流下的汗珠裡有血與膿
這條小路
是死亡之海誕生的嬰兒,紅柳搭床,苦豆作篷
是十字鎬在寒夜裡與狼交媾的後代,野性嚇退蟊蟲
坎土鏝揮灑青春歲月
戈壁芨芨合圍的千里長鎖
把冰山雪川鎖住
小路胸懷才會如此寬闊
火球烤化了北冰洋
綠蔭下愛犬張口要吞下全部駝峰
裡面瓊液流進小路上的人群
涼爽得西甜瓜早早入夢
夢見還是那一抹紅
俘獲了滿天雲彩紅彤彤
夢見還是那條小路
又去尋找羅布泊的繁榮
2019.8.30
-
8 # 李老根2017
《先做雜家,後做詩人》
寫詩,只能視為一個愛好,千萬別妄想用它去沽名釣譽,成什麼名,做什麼家。更別指望憑什麼一首詩,幾篇詞去謀取衣祿金錢和地位。
詩人,說穿了,就是比一般人說話說得雅,說得真,說得通,說得順,說得好聽,說得準確和精煉,如此而已矣,並不是什麼了不得的技藝,沒什麼神秘。
那麼,怎樣才能寫好一首詩呢?我認為功夫不在技巧,而在詩外。詩外是什麼意思呢?我認為要做詩,先要做好一個俗世生活的雜家。
一個雜家,就是文史哲,天文地理,醫道八卦和形形色色的俗世生活,你都要涉獵一下,懂得一點,不說精通,至少要觸類旁通。
再就是讀書,不能只讀經史子集詩詞歌賦,還要讀些語法,修辭,形式邏輯之類的文字工具書,知道什麼叫主語,謂語,賓語實詞虛詞。
有了基本的文學底蘊,接下來就是寫作材料的積累了。文學是人學,詩歌是文學的範疇。寫詩就是寫人,寫生活。不懂人,不懂生活,怎麼能夠寫詩?
而要寫詩,寫詩的人首先要飽學,要有氣度和自我修煉。歷史上的大詩人,無論中國的李杜蘇辛,還是俄國的普希金,菜蒙托夫,德國的歌德,或英國的拜倫,印度的泰戈爾,都是胸襟博大,極端熱愛生活的人。
他們不但是文化人裡面的巨匠,更是俗世生活的挑戰者和實踐者。不但見多識廣,心胸宏大而且富於人文情懷。隨便數一個人,他們好像都是一個知識的寶庫,一張嘴便可口吐蓮花。
為什麼現在文學院的專家,大學裡的文科教授寫不成詩?不在於他們不懂文法,是太懂文法了卻看不起販夫走卒階層的底層生活,於是只能坐而論道。可是詩歌這東西,又偏偏要求內容要有人間煙火味。
沒有人間煙火味,詩歌究竟要表現什麼,歌領什麼,批評什麼?就沒有方向了。於是硬鱉就只能從文字到文字,從臆想到臆想,不是無病呻吟,就是空洞地充斥著叫喊。這樣寫,哪怕文詞再美,語言多麼華麗,能有什麼意義?
一花一世界,一草一春天。做個詩人,如果不用誰確的語言,真實詠歎,歌頌生活裡的美好事物,歌頌時代的主旋律,就只能定義為附庸風雅,寫得再多,哪怕行文規範,文筆優美也於家國無用,還不如不寫。
所以,要做詩人,要寫好詩,我的淺見是,首先要飽讀文史哲方面的各類著作,先用知識把自己的頭腦武裝起來,再去擁抱世界,擁抱生活,從生活裡吸取創作的養分,才能感受時代脈搏的跳動。從而使詩歌寫出世界的真,善,美,批判到社會的假丒惡。
因此,要寫好詩,我認為先要去做一個什麼都能爛熟於心的雜家!然後才是技巧。
-
9 # 郝1283515
生活在黃河邊,時常感慨黃河的內陸河的寬廣,音樂有《黃河大合唱》,書畫有《黃河魂》,自己不擅樂及畫,用書寫來描就母親河的壯美!
近期又到黃河邊轉了一回,在經過峰戀的呂梁山脈,黃河別有一番景象,有感寫下:
觀壺口瀑布
千里黃河壺口收,
煙霏迷漫復飛虹。
磐間翻滾波濤吼,
濁浪奔流魚化龍。
煙霏:指水霧氣。
魚化龍:指魚在寬窄適宜且具石礫質底的上游逆行中飛躍產卵的自然現象,詩中借指逆境中造英雄。
-
10 # 沒啥都不
“啊!
今天
真是
一個
好~日~子~
有飯吃
還有
老婆……
可以
夢想……”
看看,有感而發即為詩;譜上樂曲即為歌!讓它們結婚,就是詩歌啦!
啊!今天真是一個好日子!
-
11 # 螢火喵z
一座精美的城堡建成以後,參觀的人只需要享受這美就可以了,不必瞭解建造過程,用了什麼材料,花了多少錢。但對其他建築師來說,需要了解。有的建築師只要一張圖紙,有的建築師還要了解材料,工程造價等。
可是詩歌不能與之完全類比。一首詩歌在完成之前,沒人知道它的模樣,它沒圖紙可依。具體作者調動了哪些有用的東西來完成這件事,因人而異。其中,感情,字詞,符號,修辭,技巧等,必不可少。當靈感送來第一句詩後,其它詞句會源源而來。你只需讓意象跟隨意識,讓它隨意流淌。甫一完成,趁未凝固,修辭混然天成時,名動形副也各安其位。冗餘的拿掉,欠缺的補上,直到它改不動,直到它完全凝固在時空中,脫胎為一個明亮的事物。
一首詩就這樣,作為獨立的個體站在作者面前,從此和作者相看兩不厭。詩歌一旦完成,同樣作為語言的奴隸,和詩人關係平等。甚至它會成長,像一位知性美女,在時光的不同階段展現不同自我,毋須擔心光陰流轉。
一首好的詩歌不應該輕視讀者的智商。市面上的白話詩,利用扁平化的小說語言,事無鉅細交待的清清楚楚,不給讀者想象的空間。久而久之,讀者的智力難免日益下降,有人幫忙思考,何必再費腦力思量呢。這種現象長此下去,流毒深遠,對文化傷害很大。詩歌是拔高心智治癒心靈的藝術,是堅守心靈底限的文學,我們要善加對待。
-
12 # 知白堂
多讀書,多讀詩,多觀察生活。陸游曾說過“功夫在詩外”,生活的感悟才是作詩的源泉。當然,語法詞彙那是更基本的東西,需要狠下功夫。剩下的就靠天賦了。
-
13 # 中國作家徐建成
詩歌大致要分為古體詩或新詩(現代自由詩)
古體詩又分兩大類,即格律詩詞和非格律詩。
格律詩有嚴格的要求,有用韻有平仄和對仗的要求。
現代自由詩總體上無明確的要求,即無多少行,每行多少字,押韻或者不押韻的要求。
寫舊體格律詩因此有明確的技巧(比如韻,比如對仗)要求。
寫現代自由詩就是自由的寫自由的分行無明確技巧要求。
但寫得好或不好,像詩或不像詩,靠的是作者對詩的感覺。
詩感類似於樂感,是包含了技巧但又大於高於技巧的一種藝術感覺,其源頭一是生活二是文化修養
-
14 # 使用者魯南5198
文無定法武無定式,可以有蘇軾的黃鐘大呂亦可以為柳永的兒女情長。不管怎樣的風格和文筆只要有真情實感在裡面就可以稱為好詩!
-
15 # 雨中歌
首先,抱著自娛自樂的心態去抒發感情;其次,多看一些有關詩歌方面的書籍,掌握格律平仄;第三,放下面子,多練多寫。寫不成律詩,可以先從打油詩寫起。寫的多了,慢慢會越寫越好的。我也在學寫詩歌,我們一起努力吧。
-
16 # 簡德
詩是人類最美好的語言。
一部好的經典文學作品,有好詩如同畫龍無睛;
一處好的風景若沒有詩,此景枉然;
一位巨匠偉人若無詩,其生平遺憾;
才子有妙詩,佳人必解意!
.......
寫詩之人眾多,然而能出一首經典好詩也絕非易事。
縱觀人類幾千年傳下來的好詩佳句也不過千首。
不敢枉談寫詩之技巧,因詩出必有因。
每一種心情,每一種意境都可成詩,小可淡淡,大可蔚然,小有小的妙處,大有大的壯觀。
所以寫詩因人因意因境不同而不同,閉門造車是寫不出好詩的。
以在下愚見,寫詩要麼精簡,要麼重複,拆字而達意,見景而立意,要寫出真心情,表達準確,比喻帖切,用字恰當,前後達意,渾然一體方可有趣。
答此題並不是本人的詩寫的有多好,而是以詩會友,匯以貫通,互相借鑑,取長補短之意。
祝詩友們靈感凸現,妙語感天,都能寫出自己滿意的詩!
-
17 # 11逐夢
用自己的靈感去寫,用真情來抒發,沒有訣竅
-
18 # 大柳居士
詩來自於生活,抓住生活的細節必能創作出情感豐富的作品
-
19 # 道藝學堂
接通天道,每天讀經,心存感恩,一切恭敬,無私無我,心如明鏡,靈感閃現,下筆詩成!
-
20 # 蘭州飛馬
報文學創作班培訓一下就知道了!
回覆列表
一、對於評價創作詩歌時應充分表達素材寫作意向這個命題,我來分層闡述:
1、首先說一下什麼是詩歌創作。
詩歌創作在百度百科中是這樣描述的:詩歌創作,要求形象生動傳神,創造優美意境,思想內容深刻,語句高度凝鍊集中,概括性強,優美形象生動,韻律節奏鮮明界,高度集中地反映社會生活,凝聚著作者強烈的思想感情,富於想象,語言凝練而形象,有鮮明的節奏感。詩歌作為文學體裁,以抒情為主,或敘事,或說理,想象豐富,也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基本的文學形式。
我本人的觀點是,是作者對文字創作時,進行精煉的運用和意境昇華的統一體,它是用最少的文字表達最深的內涵,詩歌中每一個字都代表一層意思,如果片面的從語言表面去理解詩的內涵,這就失去了對詩的審美;從創作的角度來說也是一樣,如果單純地表達文學素材表面內容,而沒有挖掘文體內部思想,作品也是失去了內涵性和靈動性,我們所指的”直白“就是這個道理,就像 喝一杯沒泡茶的白開水。
2、詩歌創作應遵循什麼規律
在詩歌創作過程中,我們一是要遵循詩歌的主題深度的多層性,也就是我們說主題到底是表達什麼?內在有多少層意思?嘻嘻,我們可以用象徵手法創作,如寫雪,可喻心情、人的頑強等,這裡可包含暗示、雙關等手法。其次應遵循詩歌跳躍性,這是對詩的語言來說,如果從現代詩來說,有點象電影中的蒙太奇,畫面的跳躍,思維的跳躍,有些問題不要做繁瑣的解釋,要給讀者留一些思考空間,這樣更能體現詩歌的主題的深度;三是對於語言和文字的運用,要有可感性,語言要有張力,把文字中的美學功能發揮出來,讓人看了耳目一新,不但有具有色彩感、立體感和具體感(化抽象為具象),更要讓人感覺如畫一樣。
二、創作詩歌應充分考慮寫作素材和意向
1、我們先說一下什麼是素材
查閱百度百科,素材,指的是作者從現實生活中搜集到的、未經整理加工的、感性的、分散的原始材料,這些材料並不能都寫入文章之中。
而對於詩的素材有很多,一切存在於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事件、感懷、感悟、所看、所想、向望等等都是詩的素材,這種生活“素材”,如果經過作者的集中、提煉、加工和改造,並寫入作品之後,即成為“題材”了,也就是寫詩的人創作的寫作動機和思考源泉。
2、如何在豐富的寫作素材中提煉出寫作意向的作品
當我們擁有了豐富的創作素材,我們就有了寫作的基礎,生活是所有創作者取之不竭的源泉,打個比方,古今寫愛情的詩歌有很多,也許有人會說,這愛情難道就寫不盡嗎?是的,永遠寫不盡,只要有人的存在,人對愛情的理解和感悟就有所不同,在受到某一點的創作靈感的提示,就會激發創作者對這一素材的寫作慾望。所以素材是作家的寫作的創作源泉,而意向卻是作家寫作的慾望,具體珠說,他想寫什麼,為什麼要寫,怎麼寫,這個就是作者創作構思階段,咱們古人曾經創作的一個詞”謀篇佈局“,就是對寫作意向的最好解釋。
為什麼寫了這麼多語言來闡述素材和意向的關係,其實就是想要表達下作者對詩歌創作應有個全新的認識和思考,當你有了很好的素材,具備了良好的寫作意向,美詩必然信手拈來。
嘻嘻!詩是詩,創作是創作,只要我們明白詩的創作手法,才能創作出精美的詩歌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