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只說科技
-
2 # 立志猥瑣滴羊
現在的日本沒落得不止是手機,而是所有產業全面沒落,與其說是堅持自我,不去說是閉門造車,全面自嗨。歸根結底,最大的原因在於當代日本社會極度封閉。無論是從文化到科技都全面開始脫離時代。
工業領域,過去日本還可以依靠工匠精神,透過5到10年的沉澱打造出具備自己特色的產品,而現在世界發展太快,變化也太快,往往一個產品出現還沒有幾年,就迅速被下一代淘汰。
比如索尼的手機,因為對市場敏感度太低,失去了先機,丟掉大量的市佔率,只有依靠降低成本來維持利潤,降低成本的代價就是質量工藝的降低,導致失去更多的市佔率,惡性迴圈。
日本繼續再這樣保持下去,別說手機,要不了幾十年整個國家徹底淪落為二流都是有可能的了。
-
3 # 菲律賓島主
手機最關鍵的是作業系統,日本無法研發,用安卓系統,手機成本和售價比不上中國品牌的低,日本只能眼紅蘋果了,蘋果手機生產成本1000賣個6000~10000,這麼龐大的利潤相信沒有國家不眼紅的。
-
4 # 樹蟲1
索尼在蘋果4過後,經常燒主機板是硬傷,還不如用3星或驍龍便宜,雖然主機板是索尼的,但音效遠沒有魅族和索愛w系列的好,所以我也是粉轉路。京瓷手機基本靠偷渡進來,日文看的不太明白。威圖手機,基本沒3萬月薪不敢買,土豪用的
-
5 # 純爺們55773411
很簡單的道理,蘋果改變了全球移動通訊,這是一個蘋果的時代,隨之而來安卓的開源大軍蜂擁而至。蘋果的一切,三星的一切,代表著移動通訊的主流配置與外觀。日本的手機廠商不會模仿,不會山寨,再加上一些基本零部件需要進口,成本提高,不死才怪。
-
6 # 阿斌_38529
日本手機沒落只是一個開端,重工業很多方面國內很多企業也在不斷追趕,差距是有的,需要時間來實踐與證明。手機作為電子科技產品,經過十年左右時間驗證,國內企業發展了華為,小米,OPPO 還有許多企業,遙想十年前都是靠代工,加工,各方面積累技術與專利才成就了現在。目前汽車領域就等待時間來驗證了。
-
7 # 漢家雜論
日本是科技偏科強國,直升機航母再叫航母也打不過真正的航母。現在日本是吃老本,你可以說他賣專利走高階但是沒有過硬的產品和工業實踐賣專利就是吃老本,往後不好說了,你會看到日本企業一個個的倒閉。
-
8 # 格性簽名
日本手機廠商一般有很多產業,手機行業利潤率逐漸降低,企業投入也就不會偏向與這些產業,我們國家不也在提產業升級,再過幾十年,我們也不會在做這些普通的手機,這很正常,人力成本越來越高,就只能像高利潤產品升級
-
9 # 大鐵鍬摳牙縫兒
這個題目有問題,日本手機從來沒有淪落,是日本品牌的手機淪落了!從三點來看,本世紀末的智慧機大戰,諾基亞,諾託羅拉等大廠商潰敗,三星憑藉技術優勢倖免於難.這是大勢所趨.一縱觀現在全球智慧機市場,蘋果佔了八九成,剩下的一成由各個國家自主品牌的手機分食.日本人年輕人用蘋果,年紀大的用NEC,SONY,三菱.中國也有華為,金立,OPPO,小米.印度人用自家的Micromax,Lntex,Lava.蘋果硬體裝置也是全球採購,蘋果攝像頭,儲存器,蓄電池仍然是日本的.所有智慧機裡面的高階被動件日本仍然是壟斷地位,無人可撼動!從這一點來看還沒有沒落的跡象!第二,以智慧機為依託,智慧服務平臺已經是大趨勢!這一點日本走在了美國後面,美國的腳步已經放緩,而中國正在快步追趕。這首先要感謝我們的中興,華為,十五年前為我們鋪設了先進的通訊網.日本ntt本具有很多優勢卻沒有發展起來,在美國good和facebook是絕代雙驕,16年17年業績下滑,至今仍然運轉不良,反觀中國微信,支付寶和很多新興服務平臺業績翻倍增長,很多新功能facebook都在模仿.今天中國微信,支付寶依然無法撼動facebook但是後勁十足,讓facebook緊張萬分.而這一點原本佔盡優勢的日本人卻沒有任何的作為!第三是日本本身的問題,日本產品再不是設計精美現代感十足,質量優異.日本推出新產品的速度明顯放慢,東芝,日立,松下很多大廠商都投資失利,不但沒有進步反而退步,SONY曾是現代娛樂裝置代言詞,卻再難出Walkman這種顛覆性產品!而自從PS以後再沒有出過熱賣的產品!客觀的說日本現在在吃老本,精工方面仍然世界第一,而在新興領域需要創新的業務裡面近年在踏步不前,很多優勢領域也被中,韓,美蠶食!日本的通訊網一度是超前的,我們還是gsm的時候人家就是cdma了,線上服務商當年的NTT全亞洲都領先!當時的日本手機更是價格便宜質量好!在這個領域今天中國目前正在全面超過它,日本手機為什麼淪落!這不是手機的沒落,而是它整個產業鏈的退步,手機只是上面的一環!解釋日本為何低迷,呵呵!一天也說不完!有機會再聊!
-
10 # 科技之窗
說起日本手機廠商,這些年我們並沒有大多的報道,只知道日本青年喜歡傳統翻蓋手機。而且我們常常輿論到日本本土手機商走不出國門的訊息,事實卻是如此。日本的製造工藝水平不用懷疑。它可以造出非常薄的手機,實際上市場上也有幾款。但絕大多數都是比較大的翻蓋。日本製造了多年手機,更新換代也非常快,但沒有個統一的通用 OS。每個手機的介面都是定製的,功能也個有不同。缺乏全球化的視野,缺乏對 OS 和軟體的重視,對構架或者平臺的理解不夠,都讓日本手機出了國門,就變成了一個奇怪的,各種矛盾交織起來的失敗產品。
日本的智慧手機行業是否早已落後於中國?是的,實際上日本手機市場從智慧手機突入開始就已經完全落後於中國了。現在的日本移動產業市場基本上就是閉關鎖國的最佳寫照:
日本國外的手機要進入日本市場比登天還難,日本國內的手機殺出國外結果就是要被砍死的命,結果就是日本的手機品牌只得縮在日本爸爸的懷抱裡固步自封去坑害日本人。日本手機被通訊商的長期壟斷,導致日本手機發展畸形。早在翻蓋機的時代,日本手機基本上都是高階品:高畫質螢幕,幾百萬甚至上千萬的畫素相機,拉開天線看電視,查字典、防水防寒。但國外根本看不到這種手機,日本廠商必須根據三大通訊商的要求生產,不能互相換卡,也不能流入或國外。導致日本手機在全世界的市場份額沒有超過6%,當然,外部手機也進不來。
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發展已經超過日本,並正在把日本甩得越來越遠。就我個人看法來說,目前全球智慧手機市場總體上在被美國的蘋果、韓國的三星和中國的群狼逐漸分食殆盡,而其中屬中國廠商增長最快。另外中國智慧手機市場的龐大不止是因為人多,還因為普及率比日本更高。智慧手機的市場體量即是移動網際網路發展的上限,而全球移動網際網路市場,顯然已經是中美兩國的天下。
國產廠商做出來的產品比絕大多數日系廠商要出色,目前日本能拿的出手的大概也就剩下索尼了,但是中國有小米、一加、華為、魅族、OPPO等一眾強悍的手機廠商,而且其中一加和華為在國際上還形成了一定的影響。然而,日本在上游領域(元器件,顯示屏相關製造裝置)絕對優勢尚且存在,而中國挑戰力明顯不足。如果想要涉足手機制造完整的產業鏈,中國仍需任重道遠。
-
11 # ZOL問答
在諾基亞還獨佔江山的時代,日本手機其實還是非常火的,而且可以甚至可以作為奢侈品的代表。那會的夏普在國內非常流行,即使沒有行貨也不足以影響它的銷量。小編記得那會除了夏普以外,NEC N8也是一款非常火熱的機型。然而現在日本品牌的手機基本都沒落了,僅剩索尼一家在苦苦支撐。
小編認為夏普和NEC衰退的原因或許和諾基亞一樣,沒有隨著市場需求一起前進。之前用夏普手機的時候,都被它的顏值吸引,超大屏加翻蓋設計非常不錯。但是那會使用者也發現夏普手機的螢幕解析度是個問題,很多東西不能全屏顯示,看著有些難受。但是那會的手機在這些功能方面還不是很注重,所以多半使用者也就忍了。後來隨著安卓以及蘋果這種智慧機的流行,使用者開始更注重功能方面的使用體驗,夏普這些品牌也就逐漸消失匿跡了。
另外一點也可能跟產能有關係,日本那麼大點地方,每年還有什麼地震輻射等自然災害,我想再多出工廠大批次的造手機已經非常困難。而且與其造手機,可能造配件的利潤來的更快一些。像螢幕、感測器等供應商還是大多數來自日本。
-
12 # 蘇菲的日本
大概十年前,日本的翻蓋手機因為可愛的外觀,健全的功能,曾經風靡一時。但是隨著智慧手機的崛起,日本並沒有很有影響力的手機品牌出現。
日本手機品牌中,在全球最有名的應該是索尼手機和夏普手機,但是現在這兩家公司的手機銷量可以用慘淡來形容,甚至還不如部分中國的二線品牌。2016年全年,索尼只賣出1500萬部手機,夏普更是慘淡,而2016年中國的華為賣出了1.4億部手機。另外,大家不要有一種日本手機在日本本土還很受歡迎的錯覺,日本人對iphone的追捧相對國人來說是有過之而無不及,iphone也徹底統治著日本的手機市場,本土手機很難有生存空間。
無論從銷量還是影響力上來看,日本手機品牌的集體沒落已經是不爭的事實,那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兩點。
1. 軟體生態系統落後
在智慧機崛起之前,日本手機業一直是一個封閉的市場,外面的品牌進不來,日本手機也長期處於一種自給自足的狀態。日本最大運營商NTT DOCOMO建立了一套名為i-mode的封閉體系體系,在這套體系下,運營商完全主導著整個手機產業鏈,包括3G網路運營,新手機開發等等。在這套體系下,日本手機淪為了運營商的代工廠,花費大量精力在各種硬體的打磨上,這樣便增加了手機的成本。到了智慧機時代,封閉體系下的日本手機又喪失了對市場大勢以及使用者需求的感知,導致日本手機的軟體生態系統顯得落後,無法吸引顧客的喜愛。
比如索尼手機有著過強的硬體,但是軟體生態建設上卻很落後。索尼推出過三防手機和XperiaZ系列的旗艦機,但是使用者體驗卻落後於其他國家品牌的只能機,索尼這幾臺手機在全球也沒有賣出好成績。
2. 軟銀引入iPhone,打破i-mode的封閉體系
智慧機快速崛起的時候,軟銀順應時代潮流,大力引入了iPhone,並且提供了大量的優惠服務,鋪設大量wifi 熱點。這些措施讓iPhone手機快速融入了當時日本相對發達的網際網路環境,實現了本土化。並且打破了i-mode的封閉體系框架,吸引了許多愛好新奇時尚的年輕人。
同時,在日本手機行業集體衰落的背景下,iPhone憑藉自身強大的App Store,優良的使用者體驗,時尚精緻的外觀快速接盤了日本的主流手機使用者,並且其地位一年一年的鞏固。這又進一步壓制了日本本土手機的發展。
最後要說的是,雖然日本現在已經沒有巨頭手機公司存在,且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遠不如中國,但是在整個手機產業還是有很大的話語權,比如索尼的鏡頭和夏普的螢幕,都直接決定著各大手機廠商的產能。
-
13 # TonY38479950
日本從來都是搞機一流,搞人不入流,搞硬體無敵,搞軟體無語。一直都是這樣啊,並不意外。 當智慧手機從拼硬體走向拼軟體,從拼功能走向拼互動,日本很自然的就被拋下了。 至於引以為傲的設計…… 最廣大的人民群眾又根本不太在乎…… 至於為什麼他們一貫搞不好軟體和互動,我就不瞎bb了
-
14 # 韜得一
如若論設計的話日本最具特色的,有很多手機都設計上都非常獨特漂亮。可惜啊他就是不對外銷售。你想買只能找代購,買回來還要耍機搞這搞那麻煩要死,最不爽的就是網路支援方面。聯通電信還好點。國外很多手機都支援聯通電信。日本也一樣,一旦你是移動卡,不好意思給你一個2G網給你一個飛一般的網路體驗。甚至有些機型目前是沒有解鎖網路的方法的。那就更別提了。所以一個企業如果不對外開放我覺得就會像清朝一樣等著完蛋吧
-
15 # 國米星588
日本有技術,有鑽研精神,在製造業表現得淋漓盡致。但是這些優勢主要適用於上游產業,所以日本在製造業上游還是扼有巨大優勢。但是日本企業閉門造車,固步自封,在滿足消費者需求,提升消費者體驗這個關鍵方面逐漸落後了,這一點主要體現在終端產品上,從家電,IT到汽車,總體是一個下坡路的趨勢。對於消費者,如果喜歡日本產品,就需要忍受一些不足。但在上游,日本還是非常強大,基本高科技產品都離不開日本企業。
-
16 # 使用者5546887207
現在日本是製造業全面沒落,何止手機!極度自我,閉門造車,不能適應高速變化的市場,被淘汰是必然!日本車現在為數不多的遮羞布了,現在已經失去了高利潤區!(高階被德系佔領,中低端跟國產車廝殺),以前的日本相機,不尊重中國消費者,傷害了哈日族,現在有了幾千萬畫素的手機拍照,又又多少人去買相機了呢!?
-
17 # 神猴數碼
雖然在功能機時代,諾基亞和MOTO是無可撼動的霸主,但是那時的日本手機也可謂獨領風騷,在國際手機市場上有著一席之地。但是隨著智慧手機時代的來臨,日本手機品牌卻逐漸淡出了我們的視線,就連唯一能在手機行業佔有一席之地的 索尼手機也頻頻傳出倒閉。那究竟是什麼原因?造就了日本手機的隕落?
自大
當時不光日本手機很風光,整個日本元器件產業都處於世界頂峰。雖然智慧手機時代開始之後,蘋果以及各色品牌崛起,但是在當時的日本手機行業看來整個行業已經是固定格局。這些異端根本不值一提。然而隨後智慧手機風潮並沒有這些固執己見者轉型之機,
整體產業的下滑
在手機失去最佳轉型時機的同時,韓國、臺灣等大量元器件廠家快速崛起,使日本曾經引以為傲的 元器材統治力迅速下降。讓日本失去最後一項優勢,最終淪為平庸之輩。
-
18 # 鎂客網
日本作為一個高新技術產業十分發達的地方,生產的手機曾經也是很輝煌的!早在功能機時代,日本生產的手機就很厲害,包括夏普、富士通、NEC、東芝、京瓷、索尼愛立信、卡西歐、日立、三菱和三洋等等。
曾經輝煌的原因在下看來有以下兩點:一是“黑科技”: 1999 年可發電子郵件的手機、2000 年拍照手機、2001 年3G 網路手機、2002 年可音樂下載的手機、2004 年和 2005 年的手機已能實現電子付費和數字電視功能。
二是設計和質量:像夏普曾經推出過9120c這樣經典美型的翻蓋手機,索愛也推出過W908C等音樂、拍照強機。當時人們手裡能夠拿著這樣一款手機,逼格可一點都不比現在手裡拿著iPhone低呢!所以很多使用者都因為抵擋不住日系手機精美的外觀而投入其懷抱,甚至願意承擔日系手機高昂的價格!!!
但是現在日本的手機在我們周圍已很難再看到了,就連日本國內的自己本土品牌近兩年都未能撐起市場的發展。根據IDC的調查報告來看,2017年第一季度,京瓷、夏普、索尼、富士通等品牌的市場份額分別為11.8%、10.8%、8.2%和5.7%,而外來品牌蘋果卻佔到了50%以上。
日本手機為什麼淪落了?沒有及時跟進蘋果、谷歌帶的節奏。
在智慧機到來前夜,手機市場還存在音樂手機、拍照手機等特色應用,俗稱功能機。從2010年後在智慧化平臺上,這些功能已被全面整合,並且開始學習iPhone經驗,每年只推出一款手機,來滿足使用者的多種需求。此後,全球手機市場迎來智慧機創新和體驗的大比拼。大記憶體、大電池、更多好玩應用、指紋識別、移動支付、雙攝、曲面屏、美顏自拍等功能一一亮相。而仍固守音樂、拍照老本行的日本手機廠商,卻沒有及時跟進這波技術和體驗創新,或者就是因創新太過超前而難以在當時打動使用者。如有著“全面屏鼻祖”之稱的夏普,儘管在2013年就推出了全面屏手機,但被使用者記住並喜愛上的卻是三星首款全面屏旗艦S8。2.運營商深度捆綁。
日本手機市場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手機市場是運營商的天下,手機大多都是運營商定製的!這往往讓日本的手機廠商更多的服務企業,而非使用者。也就是說在手機開發上,運營商是比手機廠商更有話語權的。日本類似於softbank和Docomo這樣的巨頭運營商為使用者提供了很多基於Java的服務機制,其中的功能類似於現在的App,提醒功能、打車甚至付錢都能夠透過手機進行,這使得在智慧時代來臨之後日本成為全世界對於iOS和Android最不感冒的市場,因為自家的運營商服務已經足夠好用了。
3.中國、韓國等國家的手機開發已經足夠優秀。
三星、LG自不必說,中國手機品牌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手機登崛起,不僅快速佔領了中國市場,還開始出口到亞洲甚至歐洲市場,而且也已經殺入了日本手機市場。
最後,還有一些其他因素的影響,比如人才流失、硬體生產不再獨大、老舊的代理商體系等等。
現在,日本廠商在非日本本土市場只有兩個獨苗還依然堅強地存活著,分別是索尼和夏普。
索尼一直以來以國際大廠自居的,並不會和其他手機廠商一樣缺乏遠見和受制於運營商,所以在手機開發上,依然能夠使硬體和軟體都維持在一個較高的水平,並且對於全世界的市場都比較友好,而不像其他日本手機,拿出了日本就沒人願意用了。所以雖然在定價、手機研發、系統最佳化等方面因為日本人骨子裡的驕傲和工匠精神被很多消費者認為過於“裝逼”,可是也正是因為這些特質,使得索尼在全世界都有數量龐大的粉絲群。
-
19 # B座603-YXQ
不願意為日本手機“號脈”!日本手機的“沒落”都源於日本企業文化太“毒”,一個科技靠山寨起家企業有拼命保護“科技成果”,產品在防止山寨上大費周章,最終被“共享科技”產品湮滅,可悲可笑。最經典的“毒產品”就是名噪一時的“索尼記憶棒”,最終被“共享科技”的SD卡、TF卡湮滅。
回覆列表
我覺得這和日本廠商一直在堅持自己的設計與理念,追求個性化有關。
自iPhone問世之後,全世界的手機廠商都在向其靠攏,越來越趨於同質化,但日本的手機卻仍在走自己的路子。
有這樣的:
還有這樣的:
雖然它們和別的手機一樣都用安卓系統,但至少外觀與設計理念還是有不同的。
目前,日本的手機品牌中,索尼可能還在全球智慧手機市場中有一點點自己的位置,但它和其他安卓手機相比,仍然顯得很獨特:堅持設計,偶爾炫技,遲遲不上4GB RAM(最近Xperia XZs才正式進入4GB RAM時代)。
這些手機或許在日本本土還能夠吸引一部分市場,甚至國外一些使用者的注意,但始終不是全球智慧手機的主流。
另外,在智慧手機開始蓬勃發展、大家開始朝直板觸屏奔去的初期,日本市場對手機的需求仍停留在翻蓋手機階段,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日本手機的發展。
至於為什麼日本人特別喜歡翻蓋手機,或許這個漫畫能夠解釋原因。
好了,開個玩笑。
當然,現在也有越來越多的日本人開始喜歡iPhone、三星的機型,但日本已經錯過了智慧手機發展的黃金時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