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淡淡的雲G
-
2 # 思與悟1
作為父母不要大自私,只想自己安逸養老,不看兒女生活堅辛,用道德把兒女挷架,生兒養老是封建社會的腐朽觀念,不應再傳承下去了。你們兒女天天守候著你,沒有收入來源怎麼供家中生活,你應該快快樂樂接受兒女的建議,開開心心去養老院,現在人老了去養老院養老是很正常的事。
-
3 # 讓天賜我一雙慧眼
世俗變了 ,人的生活觀念變了,人的意識也變了。孩子讓你一起去看就看看吧,也不是什麼大事,孩子讓去養老院說明他有這個經濟支配能力,再說了,孩子也有自己的事業,總不能讓孩子因為咱與社會脫軌 ,辭去工作專門來照顧你,我覺得這樣挺好,大家相對都活得輕鬆一點。
-
4 # 蒼天又曾繞過誰
人活著,其實活得是感情,無論做什麼事都包涵了許多感情的動力,就活著而言,多數人是為了父母孩子及身邊的親人,這些人是他們不辭辛勞,無怨無悔地奔波的動力。很簡單,奔的就是那個情,年輕時候看到父母的操勞和願望,為了父母好好拼搏,中年了為了父母孩子一家人的生活更好,拼搏,老了什麼都不圖,就希望父母健康長壽,兒女平安快樂,老了最大的願望就是能和孩子說說心裡話,能和孩子團圓,所以好好想想老人到底需要什麼,再決定他們的歸宿。
-
5 # Only夭
說實話,現在跟以前真的不一樣,以前只有老公一個人工作,不買房,一個人的工資也能養活一家人,媳婦在家伺候老人孩子是可以的,而且那時候老人在養老院很丟人!
現在情況不一樣了,現在一個人養不了家,就要求兒媳婦上班,上班就伺候不了家裡的老人孩子。家裡的所有事需要家裡的人都要去分擔。老人可以正常生活還好,如果不能對於一般偏下的家庭來說是個頭疼的問題。
現在養老院跟以前養老院不一樣。就想小孩子的託兒所,以前一起看,現在還有教育在裡面,早拖班現在成了有錢人家小孩上的了。以後的養老院醫療設施很全,休閒區,。,。你沒錢你都進不去。。。所以錢才是關鍵。有錢你就有更好的服務,沒錢只能最差的。
我以後要存錢,我老了,手裡一套房,20存款。我自己能動,自己生活。自己不能動,賣房子住養老院。不給孩子新增負擔,當然自己手裡留房很有必要。病了能看病,老了能養老
-
6 # 平常心113763219
人生的悲哀,老有所依老有所養是每個人老了以後的夢想。但現實很殘酷,老對小盡心盡力,不嫌髒累不嫌麻煩,耐心呵護,無微不至。小的對老的,由於生活工作所迫沒有時間,精力也不足,也缺少耐心,不能經常陪伴,不能很好照顧,嫌髒嫌累嫌煩現象很普遍。尤其生病以後,臥床不起的狀態下,就出現了久病床前無孝子的說法。老人從不能動需要照顧到死能有幾年,做子女的應該捫心自問,好好思量。有的人養狗,狗有十五年壽命,每天遛狗,洗澡,餵食不嫌麻煩,養狗的屋裡狗臭渾渾狗毛亂飛不嫌髒,狗有病了立馬送寵物醫院去瞧,多少錢都願意掏。如此看來,老人活的真不如狗,有多少每天能陪伴父母的,有多少人能經常給父母洗腳洗澡搓背的,養狗愛狗的也別說自己有愛心,善良,自己心裡咋想的自己知道。做人要有良心,對父母要知道感恩,我發誓,一定盡最大努力,不留遺憾。
-
7 # 天天平安616
錢,關鍵是錢!我也是過六十歲的人了。現在的子女,需要上班或打工養家,如果老人生活不能自理,指望子女常年伺候並不現實,這樣就只剩下請保姆或養老院兩個選擇。如果你手裡有足夠養老的存款,你可以自己選擇。如果你沒有足夠的積蓄,需要子女出資金,那就乖乖的聽子女安排就行了。相互理解吧,就別拿什麼養兒防老孝不孝的去要求子女了。
-
8 # 平安一生122505431
兒子是混蛋的做法,父母即使有那心思想去養老院,作為兒子都得勸不要去,這個兒子藉口就是不願意伺候父母,想攆母親走的意思。白眼狼
-
9 # 快樂遊玩2
你也別想那麼多了。你家兒子竟 既然說了這個話。肯定就已經是想好了送你去養老院的。你去,大家皆大歡喜,你不去在家也沒有什麼好日子過。你就選一個環境優美,比較高檔的養老院過去。
-
10 # 劉俊利
要打消養兒防老的想法。從歷史上看,雖然一直這麼提,但實際上孩子們大多數都在迴避養老的情形。客觀原因是一方面,主觀也有。尤其是今後孩子養老的負擔大,更沒有可能養老了。
不一定去養老院,自己過不是也很好嗎。儘可能不要給孩子添麻煩。
-
11 # 老郭正能量
時代不同了,養兒防老是不假,但傳統居家養老方式,現很多己被託老所,養老院所代替,當然居家養老還佔大多數!
但如果孩子有此打算,你最好還是去為上策,因為不去的後果,很嚴重,再說去養老院,也不是壞事,比在家強多了,有人說話,人也多,集體生活也有樂趣!
由於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年輕一代的生活壓力隨之倍增,在加上房貸,車貸,以及這錢,那錢,人情禮儀,孩子上學,老人撫養,真是倍感壓力山大!
所以作為老人就是有兒女,為了給孩子們減少心事,去託老所,養老院,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
-
12 # 傲梅5478
我是六十年代的獨生女,我奶奶活到92歲,中風癱瘓在床二十年,基本是父母和我們一起照顧,直到去世的前兩年才請人照顧。現在父母親都八十多歲了,也經常生病住院,都是我和老公照顧,我不會考慮送父母去養老院,只要我們精力允許我會選擇自己照顧父母,如果精力不允許,家裡可以請保姆。我希望在父母的有生之年陪伴在他們身邊,你養我小,我養你老。我現在已經五十多歲了,我們就是希望自己身體健康,不要成為兒女的負擔,如果有一天需要人照顧的話,還是請保姆比較好,不過以後的事誰也無法預料,儘量不要拖累兒女,聽兒女安排好了。
-
13 # 家人同樂788
百善孝為先,我不同意把父母送養老院去,父母辛辛苦苦一把屎一把尿的把我養大成人,我不能在父母老的時候丟掉父母把父母送進老養老院,有一句老話嗎外邊在好不如家裡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草窩,人老了盼的就是兒孫滿堂享受天倫之樂你確一腳把父母送養老院去了太傷父母心了,其實沒有一個老人到老了願意去養老院的,除非無兒無女的老人沒辦法了才去養老院,只要我活著絕不送父母去養老院,我要讓父母在家安度晚年父母不能動了我可以僱保姆來伺候父母,我天天下班能看見父母叫一爸爸媽媽是做兒女的最大幸福。
-
14 # 明儀居士
養兒防老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這個概念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人類文明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養兒防老受到了衝擊。社會養老,全民養老即將形成,這是大勢所趨,是人類文明發展的必然。過去的一畝三分地,老婆孩子熱炕頭,家有父母兒不遠行。是落後的,國家沒有工業,人不在家守那點地去幹啥去?現在是國家由農業國轉變為工業國,到處是工廠企業,到處需要人打工。離家遠近年輕人必須找適合自己的工作,必須找有前途有發展的單位去上班。偏遠地區工業不發達,年輕人必須進城去打工,不能長相死守在老人跟前。再者,農民種地也逐漸變成了機械化,電器化,自動化。種地所用的功夫越來越少,根本用不上那麼多人去種地,年輕人為了家庭生活的更富裕,日子過得更好必然出去打工賺錢。
老人老了,需要人照顧,怎麼辦?就有了養老院。養老院有國家扶持,社會辦院,社會養老全民養老雙接合。老人進去吃喝不愁,不用勞動,有專業人員照顧,集體生活避免了老人們的孤獨,寂寞。可以說養老院是老人們的樂園。
當然,很多老人不願意去養老院,還想著養兒防老的舊習慣,一時間扭不過勁來。怎麼辦?我們當老人的要為兒女們想一想,是不是我們應該少給他們添點麻煩。讓他們放心大膽的去上班,去賺錢。
養兒女防老在過去是天經地義的,可現在就有點太自私了。我們必須明白一個道理,生兒育女,自然現象,世間萬物萬靈那個不是為繁延後代而拼搏一生?人類怎能例外?養兒防老只是中國的傳統,而不是全人類共有的規則。我們老在中國是多麼的幸運,進了養老院還有兒女去看望,西方那些老人就沒有這種待遇。所以我們老年人也要緊跟時代的發展,雖然不能給社會家庭做貢獻了,少給他們添點麻煩也是貢獻。
請題主,興高采烈的,樂樂呵呵的去養老院吧。不用憂鬱了。
-
15 # 何安華168
動物的自然法則是生育後代必須要讓他們有獨立生存的能力,有的而且強壯才有配種權。人和其它動物不同的是需要智慧,但有一點適用全部動物的自然法則是後代必須獨立生存,人老了有後代照應是人類獨特的規則,這就需要一個自律加法規任何強制都是消極和被動的結果,養老院本身就是一種合情合理的養老方式,而且也是今後的發展趨勢可以彌補這種關係和矛盾,別要求的太多。
-
16 # 總裁299
這個我認為沒問題,兒女要工作,沒時間侍候你,把你按排到養老院,有專門工作人員護理,老人又多,又熱鬧,比在家養老好,而且費用是兒女負擔,你儘管享受美好生活,兒女常來看看你,多好呀,何樂而不為呢!
-
17 # 大杏仁
你好。
舊觀念要改一改了。
如果你兒女多,有這種想法,和打算都挺好。守著子女安享晚年,很美的事。
可是,快節奏的生活現實使得年輕人已經很累了,再一邊工作,一邊帶孩子,一邊侍候老人,一對夫妻甚至要照顧兩代老人,真的是不堪重負。會多辛苦,你想過嗎?
進養老院不是兒子就不養你老了,而是改變了一種贍養方式,養老院就是我們最佳的選擇。
養老院有舒適的環境,可以接觸一些興趣相同的老夥伴,一塊學習,一塊活動,一塊看風景,使自己的晚年生活過得更快樂更有意義。同時減輕了子女負擔。子女隨時抽時間去看望老人,給老人帶去驚喜,這樣產生的距離應該是美好的,調整好心態去養老院過全新的養老生活吧。
-
18 # 秋風真不掃落葉
老了找幾個朋友抱團養老吧,大家在一起集資僱保姆收拾衛生做飯再聯絡個家庭醫生按時體檢就可以了。孩子們也不易。
-
19 # UE姥姥
老年人去養老院是正常的,老了一個人在家兒女是不放心,在養老院有人照顧也能自理有人給做飲有病有災的有人打I20,不是挺好的嗎,
為什麼有人反感,可能他們覺得自己被兒女拋棄了,如果真是這樣想你就錯了。現在的孩子都很忙壓力山大沒有時間陪伴你,他們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請多理解吧
-
20 # 溫馨215632
我爸爸八十四歲了,現在身體還好,不用子女去照顧他的飲食起居,哪天他需要照顧了,我姐弟倆都不會把他送去養老院,別說去養老院要花錢,就是免費也不去。小時候父母給我們餵飯,他們老態聾鍾時我們給他餵飯這是兒女該做的孝道。老人有子女在養老院身邊卻沒有自己的親人,這種被子女遺棄的感覺我們應該能感受得到,無論怎麼樣父母撫養、陪伴我們長大成人,我們就該把父母留在身邊好好的照顧他們的晚年,讓老人在子女溫馨的關懷下度過他們雖艱苦但無憾的一生。
回覆列表
這個話題真的有點讓人傷感。去吧,還有什麼辦法,兒女指望不上,也不能指望了。
他們活著也很累,也很不容易。我們把他們的不容易,都替他們想了,也替他們分擔了。可我們的不容易也就只能自己承受了。
國家搞得這個獨生子女政策,毀了我們這一代人。我們用我們的寵愛,也毀了他們。
但願有一天,“孝”還能迴歸。讓他們能享受到被孝順的滋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