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菜豆芽兒
-
2 # 愛心輔導媽媽
現在識字早的孩子多的是,有的孩子3到5歲就已經認識幾百字或上千字了,這樣的孩子到底會怎麼樣呢?
(1)在上學之前,孩子認識很多字,對孩子學習有很大幫助,比如:一年級的家庭作業得家長給讀題,孩子才能做,考試的時候,試卷得老師讀題,孩子才會做題。而識字多的孩子就不用麻煩家長老師了,讀題自己就能完成。
(2)識字多的孩子能自己閱讀,不用家長讀繪本、讀故事,自己從頭讀到尾不費吹灰之力,既解放了家長,也方便了自己,為孩子養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奠定了基礎。
總之,識字多的孩子學習起來確實省力,所以,如果家長有時間的話,讓孩子早點學習生字,確實很好。
-
3 # 凌兒媽媽
識字早的孩子到上一年級之後對學習很有幫助,比如看題,因為識字了,看題對孩子來說沒有困難。這樣寫作業就不需要家長一直陪著,很大程度陪養了孩子獨立完成作業的好習慣。
另外現在老師佈置作業都會佈置閱讀課外書十五分鐘。那麼早識字的孩子可以自主閱讀,不用等著家長給自己讀書。
我女兒就屬於識字早的,上小學後我從來沒陪過她寫作業,最多是在初時檢查一下。後來要求她自己寫完作業自己檢查,由她自己去負責。
但是我侄女就是識字晚的,上小學前一個字都不認識。現在小學一年級,如果沒人讀題她的作業不會做。讀課外書也要大人讀給她聽,大人不讀她自己就看不懂。我覺得識字晚給孩子和家長都帶來很多不便,同時也影響到了閱讀和學習。
-
4 # 葡萄老師讀書
識字早的孩子可能隨著年齡的增長會有兩種情況發生:
一種情況是識字比較早,對文字也比較感興趣的孩子,就會慢慢喜歡閱讀。有些孩子會在看繪本的時候,就直接讀出繪本中每一頁的文字,也就是我們所說的孩子能夠自己獨立的閱讀了。家長看到這種狀況,會非常高興。這樣的孩子隨著年齡的增長,知識面也會很寬,你說什麼都會知道。但也會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孩子在六歲前就認識很多字了,我們在引導孩子自己觀察理解繪本,按照自己的理解把繪本講出來的時候,這樣的孩子往往表現出來的是,沒有自己的理解,不會用自己的話講解繪本,習慣性地照書去唸。也就是他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這個時候受到了限制。
再一種情況就是,由於孩子識字早,一般都會在六歲前,甚至有的家長會在三四歲左右就開始教孩子識字,首先是這時候識字,是違背了孩子的年齡特點,這個年齡的孩子是以具體形象思維為主,而字、字母、數字都是抽象的符號,所以家長在教孩子識字時,孩子會對這些東西不感興趣。再有就是無論什麼樣的識字,都是讓孩子死記硬背的,這種學習方式也不利於這個年齡孩子特點,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對文字不感興趣,看到文字就躲避,因此,有些識字早的孩子,由於在早期識字時,受到這樣教育方式的傷害,到了上學時,還不喜歡看字多的書呢!
-
5 # 時之歌河
其實問題想問的是“別人家識字早的孩子後來都怎麼樣了”,藉此來調整自己的育兒方案。很多回答文不對題。我只說自己(別人我也不知道),不吹不黑,客觀闡述。
我三線首府城市出生。據說我會說話和識字都比較早,奶奶在新華書店工作,我家書很多。從小也勉強算博覽群書,但是由於種種原因沒養成好的學習習慣,初中三年沒寫過作業,但是仗著文科底子好(數學30分)上了二流高中的文科實驗班。還是不寫作業,但文綜和語文沒問題,數學一塌糊塗,英語just so so。後來考上了我們省第一的大學(運氣,壓線)。
上面看似還湊合吧,接下來才是真正學做人的時候。大三時,和一個看上去和我一樣吊兒郎當的同學聊天,他說,他從初中開始,每天都堅持做四篇英語閱讀,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而我呢,高數上,掛,高數下,掛...畢業的時候,同學出路都不錯(我們大學在我們省還可以),我勉強考了個事業單位,上面那個同學,考上了人大研究生,現在在我們省銀監會工作。於是我開始反思,發現我是老底吃了20年啊!
看似無關主題,其實我想說的,我就是那個說話早、認字早的孩子。但是,最終決定人生高度的,不是說話認字多麼早,而是你有沒有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能不能持之以恆。當然,如果有條件,在兒童時期,啟蒙是必要的,如果孩子能接受,早一些學說話學認字能讓孩子對閱讀產生興趣,對以後的人生來說也是受益匪淺(我就吃老底吃到考上大學);但是,千萬不要勉強,不能把說話、認字當作任務,所謂強扭的瓜不甜,這樣反而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
現在我有孩子了,剛剛20個月,但是說話說的很溜,識字卡也認識很多,但是,一起看繪本的時候,他會不耐煩,我的原則是:堅持但是不勉強。每天都把和他說話和閱讀作為必做事項,但是他表現出不耐煩就放他去跑去玩。我不承諾孩子的未來,只希望他不要再犯我曾經犯過的錯誤。
另,樓主痛定思痛,前年過了司法考試。祝每一個孩子都有光輝燦爛未來。
-
6 # Andy媽媽愛生活
我認為識字早的孩子,通常會有兩種表現。
一種是積極正向的表現。
孩子識字早的時候,他的閱讀能力會有所提高。並且在學習當中會比較輕鬆,這樣如果有一個積極的心態去正確對待的話,那麼這樣的孩子他在上學的時候,學習起來就會相對更輕鬆一些,這其實對他是有很大的好處的。
另一個其實就是相反的表現了。
孩子識字早,在學習中可能會更輕鬆,但是我們家長也要教給他,不要驕傲,覺得自己什麼都會了,老師在上課講課的時候就可以不注意聽講,這樣一旦產生驕傲心理的話,也會影響他的專注力。那麼,隨著年紀的增長,當其他同學都與他齊頭並進的時候,他的專注力卻不如別人,他的成績,就容易下滑。
所以我認為孩子識字早,實際上是一個很好的事情,但是對學習一直有一個積極的態度也同樣重要。
-
7 # 孩子的暴龍媽咪
識字早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這個問題該怎麼說呢?你要知道在影響一個人的命運的因素中,“識字早”幾乎不能成為其中一個。
只能說識字早的孩子,在他的成長道路中,會比一般的孩子具有更大的競爭力,既然他識字早,也就代表著他識字量,識字量大的孩子對於閱讀肯定是很喜歡的,閱讀又會影響孩子的各科成績,按這下推下去,你認為識字早的孩子會怎麼樣呢?
-
8 # 中西教育
不要信什麼識字早,會讓孩子失去快樂童年, 壓力大, 上學後因為都懂了會不認真聽課, 從而會產生厭學之類的鬼話.
只要孩子不排斥, 不痛苦, 早點讓孩子識字, 好處非常大.
首先學起來自信心強了. 前期學習吃力會大大挫傷自信心. 我身邊就有一個真實的例子, 一個朋友的孩子, 幼兒園開始父母什麼也不管, 幼兒園什麼也不教, 加上本身也不是特別聰明的小孩, 結果從小學開始就學得很吃力. 每次都倒數5名左右(班上有45名學生), 語文學不好, 數學題目也就看不懂, 結果數學學得也不好, 就是英語稍微好些. 結果一直追到4年級才追到平均水平. 今年我家孩子去參加私立小學考試(我們在上海), 才知道差距巨大, 優秀學生上小學前都識字500以上了, 有些達到了1000.
其次, 識字早的孩子, 自主閱讀就越早. 閱讀是學習的基石. 讀得越多, 見識越廣, 思維越活躍, 學習自然也不是問題.
所以, 能識字早, 就儘量早點. 當然, 一定不能讓孩子感覺到壓力, 產生厭學情緒. 最好是透過遊戲方式以及日常生活識字, 比如看到什麼字, 就教教孩子.
-
9 # 古月清秀1
謝邀,每個孩子都有自己的興趣愛好,識字早晚根據孩子的興趣愛好,不能強迫,識字多的不一定就聰明,在我身邊有些孩子小時候特聰明,父母常懸耀說我家孩子又得雙百,又得那些獎項,後來10歲,20歲停止不前,很平凡了,到是些木訥的孩子居上,考上理想的學校了。所以呀強迫孩子識字多,加壓學了好幾樣學科,把孩子過於理想化,一味追求居高臨下,把孩子滿腦子都填滿了各種各樣的知識,反而變得木訥,呆板了,沒有靈活性了。只有在不同的年齡段教會孩子科書知識,提高學習興趣,靈活運用,不倫成才與否,只要能融入社會也是不錯的。當然也有孩子不負父母所望,望子成龍,那也更好
-
10 # 快樂貓錚媽
身邊識字早的孩子比比皆是,結果卻大相徑庭:有的孩子因此收穫頗多,有的孩子卻因此一無所獲。
以閱讀為目標,字是閱讀的工具。識字越早,閱讀興趣越早,閱讀量越大,知識儲備越多,孩子越聰慧,長大後越容易成才。耀耀從10個月開始,父母就有意識地教他識字。他們並不是單純地從識字卡上教,而是訂閱大量的嬰幼兒雜誌,給孩子念,邊閱讀邊引導孩子識字。因為有雜誌裡新鮮有趣的故事吸引,耀耀一直對識字有著濃厚的興趣。
後來,隨著識字量的增多,耀耀不滿足小畫書,經常要求父母給他買全是字的書。等他上小學的時候,各種人物傳記、歷史故事、名著經典基本都看了一個遍。
還記得他一年級的時候,在教室外的走廊上,撿到一張三年級的語文空白卷,一時興起,拿起筆刷刷幾下就答完了,交給語文老師批閱,把語文老師驚得眼鏡都差點掉下來。
他這種異於同齡人、驚人的智慧還表現在作文上,小小年紀,引經據典,有情有理,時常冒兩句詩文、拽兩句名言。到了初中,還經常用文言文寫作,洋洋灑灑,落筆千言。用語文老師的話來說,“真捨不得給他扣分。”
耀耀並不只對文學感興趣,他涉獵廣範,門門功課都是優秀,目前在市重點高中就讀,成績排年級前十,明年高考,北大清華是他的不二之選。
以識字為目標,書就成為識字的工具,識字後反而不會閱讀了,閱讀似乎離孩子漸行漸遠。小滿不到2歲就能認識幾百個漢字,讓周圍的其他家長羨慕不已,經常帶著孩子去他家,看小滿認字。小滿家的牆上密密麻麻地、貼滿了“小兒識字”“看圖識字”“千字卡”等等圖片,媽媽隨便指一個字,小滿立刻就能認出來,贏得大家一片掌聲。
可是給小滿一本書,他卻不能順利地誦讀成句,只挑其中自己認識的字,大聲地念出來,聽到小朋友的鬨笑,他生氣地把書一扔,再也不肯拿起來了。
小滿的媽媽很委屈,當初讓孩子早識字,就是為了讓他早閱讀,但孩子的目標似乎與大人相背。孩子每識一個字,大人就鼓勵獎賞,或者在親友面前表演,孩子就對識字感興趣,他的目標也就鎖定在識字上。但這個目標是暫時的,隨著識字量及對字意理解的積累,孩子是有能力走出只識字不讀書的狀態的。家長再加以積極的引導,他會以一個更高的水準重新踏上閱讀之路。
如果小滿的媽媽當時認識到這個問題,就不會逼著孩子讀書,小滿也不會連識字的興趣都失去了。
後來上了學,小滿上課不願聽講,因為那些字他都認識,可成績卻很不理想,以致於早早地就產生厭學情緒。父母又沒能及時正確引導,結果一直是年級倒數第一。
現在小滿上高二了,經常看到他孤獨地騎著腳踏車上學,嘴裡嘟嘟囔囔地不知在唸著什麼。唉,又一個傷仲永。
-
11 # 亦君說書
其實這個問題不在於識字早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而是喜歡閱讀的孩子後來怎麼樣了。孩子從小有閱讀習慣,識字晚我一點不心急,反而她有更多時間把注意力放在圖片上。讀圖能力在未來會有很大用處的。新媒體小編洋洋灑灑萬言比不過一個表情包的例子還少嗎?人類是趨向於視覺刺激的。
當然識字早的孩子喜歡閱讀也很好,他擁有很多自主選擇權,不依賴於父母,選自己愛讀的也很好!對文字的駕馭能力會很好,理解能力也會很好的
-
12 # 小舞老師講故事
其實很多人說現在的孩子為什麼要給他們讀繪本為什麼要去學圍棋,我們小時候不也什麼都沒學,不也照樣長大了嗎?
可是時代畢竟在進步,現在的孩子們在繪本、動畫片之類的薰陶下,比我們的小時候要懂得多得多。
很多家長為了不讓孩子在起跑線上落後,就做了很多字卡。中英文都有,在家裡牆上、冰箱上啊,等等能貼的地方都貼上了。就是為了從早到晚利用所有時間來給孩子認識字。
我知道一個孩子,在幼兒園上學,知道1000個英文單詞,可是那又有什麼用呢?
說不出一個句子,也只是在死記硬背罷了。
同樣的,也有認識了幾百幾千個漢字的,可是你給他一本小朋友的繪本,他可以讀嗎?答案當時是不可以啊!
認識那麼多字,卻不能完整說一句英文,不會閱讀,那麼認識字是為什麼呢?
識字是為了交流為了閱讀,如果單純為了識字而識字就完全沒有必要了。
我還見過一個小女孩識字特別多,因為她媽媽比較重視親子閱讀,給他讀了很多書,所以當然她識字比較多,也很喜歡讀書,很多小說都可以完整地看完。我覺得這樣才是正常的識字。
如果為了數為了量,單純的用字卡來是生硬地教,是完全沒有效果還會讓孩子對漢字失去興趣。
而這是一個很漫長的過程,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來的,所以不要心急不要拔苗助長,在親子閱讀中讓孩子們感受愛和陪伴,良好的氛圍會讓他們學得更快。
-
13 # 丁媽親子時光
雖然現在很多專家都不鼓勵孩子提前識字,往往方式方法不對,生搬硬套、破壞孩子的學習興趣,但是,不留痕跡的潛移默化的識字還是非常有必要的,識字早的孩子,在後來的學習中和閱讀中佔有了一定的優勢,我外甥識字早又多,有以下好處:
1.識字的過程就是大腦開發的過程識字是一項很抽象的思維學習過程,更重要的是這種識字還能開發寶寶的右腦能力。認字只是開發右腦的副產品,透過這種認字方式開發了右腦的潛能何樂而不為呢?
2.可以培養閱讀習慣孩子識字以後,就會對文字感興趣,這對培養孩子的閱讀習慣是非常有利的條件,孩子在閱讀中又可以認識更多的字,從而良性迴圈。
3.識字可以讓孩子學習上有自信識字早的孩子上小學以後,對閱讀題目、理解能力都是非常有好處和佔優勢的,從而在學習上樹立了孩子的自信心。
-
14 # 公主去哪兒
首先我的觀點是,這個問題應該是孩子已經成人才有發言權。小學生成績好,不代表後來發展得好不好。
人生是一場馬拉松,起跑階段是否領先,不能預言其未來。
第二、幼兒階段要不要早識字,要看孩子的興趣。孩子有求知慾,願意認字,那就在生活中潛移默化的教教她。
如果孩子對認字反感,就不要強求。
第三、多留心找到適合自己孩子的方法,不必太糾結。家長焦慮猶疑,對孩子不是好事。
祝願每個孩子都有幸福快樂的童年。人生苦短,別讓孩子應該玩的時候,太辛苦。要學,也要邊學邊玩。
-
15 # 麩仔媽的育兒經
我是麩仔媽2歲3個月孩子的媽媽。我並不認同提前認字這個想法。想讓孩子不輸在起跑線上這個我都明白。但是麩仔媽要給大家說以下的幾點。
第一提早認字孩子的創造力會降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樣的感受,當你知道這個是認某的字的時候你看到他已經沒有聯想了。比如筷子,長長的如果你認識1那你看到筷子你很自然的就想起1.但是小朋友其實有很多的想象力,他可能會覺得是大蟒蛇,也有可能覺得像長頸鹿。比如你寫一個2他可能真的就覺得是小鴨子在游泳而不是因為你教他的。這些都是隻有孩子的思維裡才會出現的。我兒子每頓吃飯他會覺得每個菜都像某個動物,給他一塊肉他也會有他的描述,他會跟我說媽媽給我夾塊大象吧。而我們只會說給我一塊肉。這個是小朋友和大人的區別。我不建議大家提早的破壞孩子的創造力想象能力。
第二提早的認知會讓孩子在後面同齡一起學習的時候保持優越感
有的人可能覺得這個不是挺好的嗎?是的,一方面很好,他的心裡會覺得這個我都會挺好的,媽媽提前就給我學了。但是當都是他會的時候他就會對學習沒有新鮮感覺得學習是無趣的。也會一直覺得這個優越感是我比別人聰明。導致後面越來越跟不上。
第三沒人能一直幫助孩子永遠學在別人前面
我們並不能一直督促孩子學在最前面。所以我們並不能幫他一直保持這份優越感,就會讓孩子慢慢覺得很失落
第四看圖講故事是一種能力
小齡段的孩子我覺得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是看圖想象講出他看到的而不是因為認識字不會去想象。我有個弟弟看圖寫文就不會,看不懂圖畫也沒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才是比較糟糕的情況。孩子需要去思考而不是看了文字就不想了。比如我現在跟麩小弟看繪本他可能會看到一副畫裡的某一個細節在下面的文字並沒有描述的,他會自己跟我說這個是小牛在等媽媽回來。我覺得這個是值得去保護孩子的能力而不是去破壞他的這方面能力!
-
16 # 旅遊業的小喵老師
寶寶識字太早好不好?
網上說六歲才開始,小學之前讓孩子認識,那是拔苗助長啊,這個說法是針對一種極端的情況,這事確實有些父母特別喜歡,讓孩子早點認字兒,於是孩子才兩三歲就開始給他們灌輸認字,一會兒去考察一下那個是什麼意思,甚至用威逼利誘的方法,多記住一個字,就講應是冰激凌,教了很多遍,還記不住,就滿臉生氣。
這種說法當然不對,因為這麼久還是隻是機械的記住了這個字的形狀和讀音,而是對於這個字真正該怎麼用?他在不同句子是什麼意思?孩子就毫無概念。
這樣做嗎確實是在拔苗助長,除了滿足父母的虛榮心之外,沒有什麼其他作用,但是如果不是這樣的極端的情況,如果孩子是在一種快樂互動的情況下認識了一個一個的字,那就完全不同了,這個時候那些事對孩子來說,這再也不是孤立的,機械的,沒有意義的形狀,而是他生活中的一部分,是他看得懂能感受的出來的資訊。
前面的例子,等到六歲以後,有大人正式的教她這個字怎麼念,孩子才會學會讀寫。紐西蘭科學家瑪麗克萊提出來,其實孩子的讀寫能力是自然發展出來的,因為對孩子來說,可不像我們大人一樣,把文字看作多正式和嚴肅的東西,如果它是自然的接觸文字,讓文字也就成為他生活環境中很平常的一個東西,他就會跟你學會認蘋果,任局子繫鞋帶一樣,自然而然的學會認字,所以關鍵不是你孩子幾歲開始識字,而是他學會世俗的方式是自然的還是機械。
如果是用機械的方式,就像前面說的,把文字和環境割裂開來,只管追求單純的認字,還是能認出多少字的形狀和讀音,而不管這個字在真正的語言環境裡是怎麼用的,那確實不好。
如何創造識字的環境?如果是你為孩子建立了一個豐富的文字環境,讓他經常自然的接觸到文字真好玩,互動的過程中可以說是主動學習,他的閱讀能力和認知能力就會相互促進,一起飛速增長,這是閱讀的馬太效應。
馬太效應,原來是指兩極分化,閱讀,是著名心理學家斯塔諾維奇提出來的,他透過總結了大量的研究,發現小時候就喜歡讀書的孩子,以後也會更喜歡讀書,而且讀書的能力更強,所以閱讀的馬太效應就是,你家寶寶會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會讀書。
但是如果錯過了培養他閱讀的能力和愛好,他以後可能就會越來越不愛多,越來越不會讀,為什麼會這樣呢?
斯坦科維奇認為,閱讀能力和認知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你家寶寶讀的越多,他的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就越強,他的這個認知能力越強,他就更喜歡讀,而且讀的更快,閱讀能力和學習環境是相輔相成的,閱讀的本領越大,你就會給他拿更難的書來看,當他能夠更加快速的處理這些資訊的時候,又進一步刺激他大腦的發展,使他的閱讀能力變得更強。
如果寶寶一開始就有閱讀困難,讓他的認知能力就會提升得慢一點,甚至會放緩他在閱讀上的進步,而且他的詞彙和知識增長的會更慢,結果他的閱讀能力提升就更慢了,所以運動能力高的兒童和閱讀能力低的兒童,在語文能力和對世界的認識等等方面,這些在機體上的表現差異會越來越大,就是兒童閱讀的馬太效應。
因此斯坦科維奇就提出來,要重視兒童的早期閱讀能力,不過還是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閱讀有不同的側重點。
不同階段該如何培養寶寶認字呢?三歲之前,以培養寶寶對書本身的閱讀熱情為主。
故事書的情節要簡單,繪畫和文字搭配好,換句話說,繪畫主要是反映文字的資訊,這樣呢還是看繪畫,你給他讀文字,他就一下子就能夠理解了,而且自然學會了這幾個字的含義。
現在的繪本雖然不是童瑤了,但仍然要注意節奏感,最好仍然是那種朗朗上口的語言,因為孩子仍然是對這種語言更感興趣,孩子到了兩三歲以後就要注意給她選的繪本,應該是多樣化的,比如說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大。不同的顏色還有不同的主題,這樣就能夠全面的刺激他大腦發育,這個時候寶寶對書這個東西應該是很熟悉的,知道他是個很好玩的東西,而且如果是一本自己讀過很多遍的書,他就會主動拿起來,在裡面尋找自己認識的東西和人物。
孩子到三歲以後就可以理解故事的情節了,甚至還可以按照圖畫給別人講你們的故事呢,當你陪他讀書的時候,有一個小技巧就是指讀,這是你伸手一個字一個字的指著字,給孩子讀出文字來。
我的孩子就是這麼學文字的,我從他差不多兩歲開始就給他指讀繪本,他那個時候雖然還不識字,但是跟著我的手指,他自己看看,這看看圖片,再聽聽我說的話,自然而然就把這些文字都給學會了,這就是強調了孩子的自信意識。
繪本反覆的讀,孩子就自然而然的認識熟悉的字了。我家的孩子就是這樣認識的他的名字的,他的名字裡有一個“西”字,講到“東西”的時候,他就指出來是西字,講到大西洋的時候,他就也很高興,還拉著我說,媽媽,還有什麼洋也有西字的?作為媽媽,也很自豪。
三四歲孩子的識字能力進一步發展,逐漸掌握了閱讀的技能,逐步能夠自主閱讀,也就是自己讀書,不需要家長陪讀,這就是提升孩子閱讀質量和數量的關鍵。
如果你家寶寶小時候閱讀能力就強,那他就會越讀越愛讀,越讀越會懂,這就會影響認知能力,也影響他的認知環境,這樣他就會跟同齡寶寶的差距越來越大,所以閱讀要從娃娃抓起。
不用擔心孩子識字早了不好,只要你不是用機械的、隔離的方法,就灌輸孩子認字,而是互動的好玩的方式,讓孩子自然的學習漢字,那就可以使它更早的萌發出認字的能力,從而培養出強大的閱讀能力。
-
17 # 寶two
我家老大四歲多認字的,到五歲多已經認識幾千字了,好處就是再也不用給她讀書了,買回來書她可以自主閱讀,天文地理歷史她都看,知識面很廣,也喜歡自己寫點文章,有時出去逛個公園她都會寫首詩,上一年級不需要讀題,完全可以自主閱讀
-
18 # 妮兒媽咪育兒
識字早還是晚與後期的學習成績好壞關係不大吧!就跟現在有許多兩歲多的孩子會背很多的唐詩,而有的兩歲多的孩子話都還說不清楚,就能說明前者以後學習一定好或者不好嗎?
學習的過程是循循漸進而且成績好壞有內因的影響也有外因的影響的。我發小,爸爸媽媽都是那個時代的知識分子,很小的時候就會認識很多的字而且看過很多的連環畫,小時候我們都很羨慕她的。後來她的學習成績真的是一路領先啊,從來沒有掉下來過。而且文科一直很好,很有文采,雖然她後來選擇讀了理科,現在去做了醫生,但是還是很有才華的。
所以小時候識字早或者晚都不能代表以後,每個人的成長軌跡不一樣,並且學習興趣、接受能力都不一樣。不管怎麼樣,古人云:因材施教,是有一定道理的。
有的家長想早點教孩子識字,如果孩子不抗拒有興趣,完全可以教的,不會太在意年齡。但是有的孩子開竅較晚,不願意學習或者對於識字沒有興趣,家長就不要強迫了,免得適得其反。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大家好,我是妮兒媽咪。育兒之路你我相伴,不離不棄,我們一起交流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
-
19 # 油紙傘下的蔓蔓青蘿
我家孩子剛6歲,再有半年就要上一年級了,透過四個途徑認字:1,在幼兒園中班學的拼音和大班學到了一些字,只是日常簡單的;2,讀和背誦帶拼音的古詩(一直每天都在進行中),透過讀古詩的過程中,既熟悉了拼音,也增加了漢字的認識,讀背古詩的好處真是太多了;3,給她買了一些閱讀書,如《米小圈上學記》等一系列帶拼音的,每天都要至少讀上半個小時以上,她還算比較感興趣,透過閱讀,現在識字量不少,好多不帶拼音的兒童小文章,80%的字和詞都認識;4;帶她出門的時候,經常引導她讀廣告門牌等有文字的標識。
透過這些識字的渠道,孩子慢慢的在潛移默化中增加了大量的漢字,字詞認識多了,理解能力也會慢慢提高。
-
20 # 寬和教養
學齡之前的孩子,識字早晚,都不決定他們未來的發展。但是,他們識字的方式,卻很可能對後來的學習成績、學習能力有非常直接的影響。
比如,有些孩子識字,不是被父母強行按在書桌前完成的,而是父母從小給孩子培養閱讀習慣,讀書的時候,看多了的字,孩子自己好奇,自己發問,父母解答,一切都是順其自然完成的。這樣的孩子,未來大機率上學習成績會不錯。
但有些孩子識字,是在幼兒園的“提前教學”中完成的,用的方式,跟小學一年級一樣。然後回家還被父母盯著抄寫、複習生字……這種方式下,孩子學習興趣被破壞的可能性很大,或許因為起步早,能在一二年級的考試中暫時領先,但是到了中高年級,這種所謂的“優勢”就會消失殆盡,而且由於學習習慣不好,學習動力不足等原因,遺患無窮。
總之,其實文字只是工具,識字不是終極目的,實現廣泛閱讀才是終極目的,所以脫離閱讀的識字,都是本末倒置。
回覆列表
和家庭教育有關係。
如果啟蒙教育只注重孩子認識多少字會什麼難度的數學計算水平。那麼到了上學的時候,孩子多半就會沾沾自喜,覺得自己會的比別人多,上課不認真聽,對於合作學習以及思維方式都會錯過吸收的機會。家長多半隻能教方法,而老師卻在課堂學習的各個部分給孩子思考和探索的機會,讓孩子學會思考,瞭解計算的本質,哪怕後來忘記了,這種思考方式也會影響一生。而這樣的孩子往往到了後期成績會掉下來並且跟不上進度。
如果啟蒙教育把握一個度,要求不要過分,並且嚴格把控學習時間,吊足胃口,留懸念,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就像我們看電視劇一集結尾留一個小小懸念就會弔足我們的胃口,甚至第二天一整天都在想劇情。)學習一個字可以從字的由來,或者關於字的故事等等認識這個字,透過這個字學簡單的相關詞語,再發散出去,學會更多的內容。或者在講故事的過程中學習。有好奇心,就不會排斥學習。
然而不管怎麼樣,我們都希望孩子快樂的成長。世界上最瞭解孩子的是父母,如果不是,只能說父母做的不合格。哪怕學習過程中帶一點點逼迫的成分,我們也知道怎麼讓他忘掉學習的枯燥。我帶過我哥的兒子,對學習一點興趣都沒有,我後面和他講,學會了哪些東西,我就帶他去爬山,立刻就傻呵呵地跟著我學。爬山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又跟著我學了很多東西。兩個人爬臺階,互相出題目,速算,贏的上去,輸的站在原地,最後誰先到達目的地,就能得到一顆糖。到了山頂順便灌輸相關的古詩詞。小傢伙那時候成績一直特別好。
最後,我想說,"愛是最好的教育"。不管家長會不會變著法的教育,不管他會不會學會了之後沾沾自喜,只要我們不放棄,他一定會越來越棒!有那麼多小朋友小學成績一般,初中懂事了前幾名,這個不算是小機率,因為他知道了父母對他懷抱希望,他的人生那麼長,他一定會長成最棒的小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