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羊羊先生

    很多人評價董卓都說他無能暴虐。這話有點毛病,暴虐之人一般帶兵打仗都是一把好手,衝鋒陷陣鐵定所向披靡,只是能活多久不清楚。在年代好的時候,說不定能得個戰死沙場馬革裹屍的身後名。但是生在社會動盪政局不定的時代,沒點政治頭腦,勇猛有餘智慧不足則基本上沒什麼好下場。

    靈帝掛掉,大將軍何進把他招到洛陽,準備幹一番大事業。摩拳擦掌的時候,何進被宦官騙進皇宮殺了,於是本性生猛的他沒了束縛。就像馬戲團的獅子出了籠子,馴獸師猝死,獅子就可以橫衝直撞了。

    董卓成長於涼州, 好結交羌人。羌人一聽就是西邊的少數民族,那裡的人自古民風彪悍,一言不合就喜歡提刀就幹,沒那麼惜命。從董卓後來的表現來看,他確實是這樣的,對不服他的人也不殺掉,就割舌頭四肢,再拿去煮,想想都覺得噁心,而他若無其事地吃吃喝喝。總之,動物本性十足。

    在靈帝那會,有些州勢力特別龐大,有些州又太小,地方已經失衡,zy也綱紀廢弛,一場大亂將至。在那個時候,董卓這隻獨角獸又剛好離帝國中心最近。相當於整個國家權力暴露在眼前。天賜良機,絕對適合暴富。

    暴富的機會,董卓是抓住了。他靠著自己的軍隊,控制著帝國中心的權力,說一不二。可惜的是,他守不住這筆天降的天量橫財,昏招頻出。這種時候,他就是報復性地補充自己的很多小慾望,比如多找幾個像貂蟬一樣的美女,房子住聯排別墅,也沒什麼人會在心裡說他。主要是幹了兩件事,把天下人都得罪了。

    第一件事是靈帝想幹而沒幹成的。那就廢少帝劉辯而立獻帝劉協。董卓出於什麼動機幹了這種蠢事已經不得而知了。一個錯誤有一千種理由,一個正確只有一種理由。有人說是因為劉協自小被董太后養大,董卓為了認個本家,才立劉協為帝。

    就廢嫡立幼這件事,直接把整個官僚集團給得罪了。當官的很多時候才不管皇位是誰在坐,而看這人守不守制度,能不能團結大家謀生存搞建設。因為日子還得過下去,誰不想平靜簡單地守著自己的利益往前看。董卓但凡有點曹操的胸襟和謀略,握著少帝這張王牌,挾天子以令諸侯,把地方大佬一個個收拾過去,後面的帝王肯定都姓董了。

    第二件事是遷都長安。董卓在根基還沒扎穩的時候,就搞了篡弒,把靈帝埋下的雷給真正點爆了。本來董卓算是撿了個大便宜,天下群雄都羨慕加眼紅。這下好了,這麼好的理由,不造反更待何時。而且董卓的政治基礎是西涼兵,西涼人彪悍又愛自由,到了洛陽這種天下最富庶的地方,自然都成狼了,到處搶劫姦淫。有一次,洛陽附近在作社(中國民間最重要的社祭,有宴樂),老百姓在社廟附近歡聚。董卓的兵直接把男人殺掉,把人頭掛在車上,把婦女都搶走。這個事《後漢書》有寫。

  • 2 # 活捉一條遠古魚

    董卓是被請進京的。當時朝中內亂,皇帝被太監廢立,大將軍何進召董卓進京一同誅滅鬮黨。太后不從導致何進兵敗,皇帝被太監截走,董卓攔回。

    然後董卓派呂布殺了丁原,掌握京城兵權。不久董卓廢皇帝為弘農王,然後又殺弘農王與太后,立獻帝。

    董卓升任丞相,劍履上殿,佔據武庫甲兵,國庫珍寶。曾經殺良冒功,對外謊稱是剿賊所得。

    董卓一生殘暴,滿懷私慾和野心。他從隴西發跡到率軍進京操縱中央政權,始終考慮和盤算的是如何滿足私慾和野心。

  • 3 # 小灰讀歷史

    首先是政治地位上,中平六年八月二十五日,大將軍何進在宮內被宦官孫所害,政變爆發。在此之前袁紹給大將軍何進進言招募外郡太守進京除去宦官(十常侍),而大將軍何林被害後,張讓和趙忠等人劫持少帝劉辯在北邙山被董卓大軍撞見,董卓於是攜裹少帝劉辯和陳留王劉協進入洛陽,在兼併洛陽守軍和幷州刺史丁原的兵馬後實力空前強大,廢少帝,擁立陳留王劉協為帝,自己進丞相,有擁立新功,政治地位上正統。

    其次可以從軍事實力上來分析,董卓由於武藝嫻熟,青年是被拜為羽林郎。延熹九年,因為對抗鮮卑人入塞有功,董卓因功拜郎中,熹平年間,董卓出任幷州刺史、河東太守,中平元年,黃巾起義爆發。改拜董卓為東中郎將,鎮壓黃巾,實力大增,後來涼州發生叛亂,進犯三輔。中平二年,董卓為破虜將軍抵抗涼州叛亂,在此期間,由於董卓大方,把每次戰勝得到的財物分給手下,於是手下聚集了一幫強兵勇將,文有李儒,武有張濟,郭祀等人(飛熊軍),後來在洛陽兼併洛陽守軍得到徐榮,戰勝幷州刺史丁原後兼併幷州軍,得呂布(幷州狼騎),使得當時董卓的實力成為最強的軍閥。

    再次可以從當時經濟實力和人才來分析,由於在進京後董卓實力得到空前強大,董卓控制了涼州,三輔(關中),幷州,司隸(洛陽)和冀州的一部分,還可以得到來自荊州,徐州,益州等地給中央政府提供的糧餉,稅收較多,還讓其手下士兵搶劫富商,盜取黃陵的財物,經濟實力強大。手下有從涼州開始跟隨的強將,還兼併了洛陽,幷州強將,管轄中央政府,手下繼承了中央政府的三公大臣。實力強大。

  • 4 # 駙馬君

    董卓作為外郡刺史,進京後的胡作非為、所有的膨脹都是對政治權利中心的渴望!

    1.董軍閥的崛起之路

    董卓進京都是何進和袁紹缺乏政治頭腦。在北邙山上營救了皇帝,使得董卓見到了政治發跡的曙光。

    2.京城正遭遇權力真空

    當時的時代還沒到後期三國英雄們登臺的時期,使得董卓的勢力一度成為歷史上短暫的主角,待袁紹聯軍成立後,京城只能東遷長安了。

    總而言之,作為一方諸侯的董卓,突然邁入政治權力的中心,無論其政治權謀還是幕僚機構,都還沒準備好,失敗只是歷史的必然。

  • 5 # 舊夢難尋MAX

    話說董卓進京後,胡所非為,擅殺王公大臣,廢立新君,文武百官敢怒不敢言,究其所以依仗的不過是以下幾個原因

    一 董卓進京前貴為西涼刺史,統領涼地二十多萬軍隊,可謂兵精將廣,在當時哪個有兵便是爺的時代,可不為所欲為,而後奉召進京,在北邙山救駕,得以進入朝廷的權力中樞,隨後殺了丁原的了虎將呂布,更不把任何人放在眼裡

    二 漢靈帝駕崩,新帝年幼,朝廷大事全憑董卓做主,外戚大將軍何進,已經被十常仕殺害,在當時無論在軍事實力,還是朝廷上權利都沒有人能超越董卓,所以才敢廢立新君,竊居龍庭,姦淫後宮,殺戮百姓。董卓進京後的一系列惡行,天理昭彰,是其後100多年的諸侯紛爭的源泉

  • 6 # 投筆鴻毛

    直接說吧,董卓被算計了!點題

    首先,說明一點,董卓不是刺史,是正兒八經的幷州州牧,這個州牧很有含金量,因為不是他自封的,是漢靈帝駕崩之前親自封的,只不過他還沒走到幷州,在半路上就被袁紹叫回來參與剷除宦官行動了。

    此外,在漢末政權沒有崩潰,漢靈帝還活著的時候,欽封的州牧只有四位,其他都是“冒牌 ”的。“正牌”的有劉表,劉焉,這兩位是有分量的漢室宗親,還有個黃琬是豫州牧,因為他是“政績為天下表”的賢臣,然後就是董卓,這分量不輕吧?

    第一,入京

    董卓不是私自入京,是收到外戚黨魁,大將軍何進的命令才入京的,加之袁紹等人在一邊操控。讓董卓進京目的是剷除宦官集團,也別把剷除宦官想的那麼簡單,真相絕不像小說中曹操說的“兩名刀斧手”就足夠了。

    京城軍隊分為守城禁軍和皇宮禁軍,其中皇宮禁軍是被宦官們掌握的,守城禁軍不能攻打皇宮的(打不下來),這個是有先例的,二十幾年前的另一個大將軍竇武就幹過,輸了!此外,宦官們之所以能權勢熏天必然是有自己的一方勢力的。

    史書中說宦官們的“父兄子弟”都居要職,還有不少投靠他們的大臣,如著名的大漢名將段熲就曾投靠宦官集團。同理,朝廷大臣中也有不少人投靠了宦官,他們之中未必就沒有身居要職的。這個不多說了,迴歸董卓話題。

    第二,廢帝

    董卓的胡作非為是從廢帝開始的,這也是說他被算計的開始。為什麼?說幾個史書上的事實,就好分辨了。

    1,董卓入京開始只有三千兵馬。

    2,董卓八月二十八日入京,九月初一廢帝。

    3,主持廢立皇帝的是太傅袁隗,尚書丁宮。

    4,十八諸侯討董卓的官職,半數以上是董卓封的。

    5,董卓曾對建議封官的兩個官員說:此二君賣卓,卓何用相負!

    這能說明什麼?

    第一,董卓兵馬只有三千,而京城南北禁軍保守估計也有四五萬上下,丁原呂布的幷州軍也在京城附近。此外,袁紹等人還掌握著西園八校尉,有一萬上下的人馬,董卓不佔優勢。如果像史書中說的眾大臣早有提防董卓的心思,明顯,只靠兵力是不可能有後來掌權的董卓,因此,我更相信這說法是“馬後炮”。

    以董卓是袁家故吏的身份來看,他可能被視為大臣們的一派,或者說是被大臣們認為是可以控制的棋子。

    第二,時間。八月二十八日到九月初一,這中間只隔了兩天!不意外嗎?董卓外臣進京,用兩天操作時間廢了皇帝,這麼厲害嗎?

    這一點能推翻一大票人的解讀。

    《後漢書》記載:二十八日,帝還宮。大赦天下,改光熹為昭寧。九月初一,董卓廢帝為弘農王。

    董卓二十八日在北邙山“救駕”漢少帝,隔了兩天就廢劉辯,立劉協,如果董卓是掌握大權才廢帝的,那麼兩天之中,董卓需要做多少事?

    引誘呂布擊殺上司丁原,收攏其麾下的上萬幷州軍,此為一;

    收編何進何苗麾下的朝廷數萬禁軍,無人反對,此為二;

    收攏袁紹等人麾下近萬人馬的西園八校尉,全部束手就擒,此為三;

    為防止兵力不足問題暴露,一連數天的晚間耍了一套部隊進出城門的把戲,此為四;

    同袁隗袁紹等人,商議廢帝事宜,此為五;

    安排廢帝程式,以及主持禮儀的朝中大臣,無人反對,此為六;

    諸如此類吧,其他瑣事就不談了。

    這是一個帶領三千人馬的董卓匆匆趕入京城,然後在兩天內能做到的事嗎?還有更離奇的。

    按照史書的說法,在八月三十日時,董卓就在朝堂上提出了廢帝事宜,但遭到盧植的反對。董卓這麼自信,是在二十九日那一天就解決了上述的所有問題?

    說啥我也是不信的!

    只是兩天而已,怎麼董卓就產生了這麼大的威懾力?以至於在廢帝當日,群臣戰戰兢兢的畏懼董卓,敢怒而不敢言?要知道,就在兩日前,這些大臣誅殺十常侍的過程中,可謂個個奮勇上前,當機立斷!這一定不是真相。不排除是史書對他們的美化,因為他們 也參與了廢帝,史書就是他們自己人寫的。

    第三,以觀後效

    從廢帝前後的過程來看,董卓未必是廢帝的主導者,主持廢帝儀式的是太傅袁隗和尚書丁宮,事實上沒有他們出面,董卓的廢帝過程一定是不被百官接受的。

    董卓是袁家故吏,極可能是有袁家為首的公卿大臣與董卓合作而行,說真的,只靠董卓自己,真的幹不來這麼多事。整個廢帝過程基本是穩步進行,除了盧植和袁紹等人,基本沒有什麼反對的聲音,這本身就是一件不正常的是事。這麼順利的過程,不知道的還以為董卓以前幹過,然後駕輕就熟了呢。

    那又為什麼說董卓被算計了呢?從董卓的行為可以分析。

    董卓想爭權是真的,但並不是一入京城就開始胡作非為的。可以看看一開始董卓做了什麼事。

    在廢帝的九月中,董卓行為:

    1,遙封遠在幽州的幽州牧兼太尉劉虞為大司馬。

    2,董聯合司徒黃琬、司空楊彪一同上書為陳蕃、竇武及黨錮之患計程車人平反,恢復爵位。

    3,提拔黨人的子孫為官。

    4,召荀爽、韓融、陳紀等名士入朝為官,其中,蔡邕成為董卓最信任的幕僚。

    5,提拔大批士族官員如韓馥、劉岱、孔伷、張諮、孔融、應劭、張邈、袁紹、袁術、王匡、鮑信等等,甚至後來的荊州刺史劉表也是董卓封的,這批人大多成了反董聯軍的成員。

    6.卓所親愛,並不處顯職,但將校而已。董卓的親信沒有提拔升官,還是小將小校一般的小官。

    這算胡作非為嗎?佔便宜的明明是世家大臣們吧!反而是後來大批被董卓提拔的官員都參加了反董聯盟,這才是被“背叛”了吧。

    董卓也是意識到自己被賣了以後,這才開始了大規模的“破壞行為”,變得殘暴嗜殺等等。

    總結

    從董卓入京開始,其實一直都在旋渦當中。廢帝這種事,根本不是他一個入京兩天的兵頭子能幹的事,沒有世家大臣的參與,他自己也玩不轉。

    世家大臣們利用董卓挑起廢帝的名頭,結果就是在廢帝的前後,董卓承受了大量的惡名,實際的利益被世家瓜分,解禁了士族黨人的法律禁錮,提拔了大量士族官員,他們都掌握了地方實權,力量空前暴漲。傻乎乎的董卓還在親近士人,以為能有擁立新帝的功勞,典型的被賣了還在數錢呢。

    明明大夥都參與了廢帝,大臣們卻“清白”的像一朵白蓮花,進而圍攻“惡名昭著”的董卓,委屈的董卓大喊:卓何用相負!

    這不是被算計了是什麼?

    當然事情已經發生了,董卓固然掌了權,更像是吃了糖衣炮彈,此時後悔也沒用了。董卓乾脆破罐子破摔,一舉誅殺袁氏一族,與天下對抗,因為後退一步就是萬劫不復了,從此他就走上了禍亂天下的道路。當然,以後來董卓的行為來看,“禍亂天下”這個詞也不算冤枉了他。

  • 7 # 跳跳的蝸牛

    這個事情我們先從進京前開始說起,董卓,一直在西涼那邊,主要是跟羌人打交道,羌人好習武,好結交,好騎射,董卓能在那邊站住腳跟,而且能把羌人打敗,不得不說,肯定有些必然的本事,要不不可能跟羌人關係那麼好。史料記載董卓青少年時時一個遊俠,好結交,懲惡揚善,性情非常灑脫。我們要知道一個人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肯定得經歷過一些重大的事情,他也同樣的經歷了,

    最先,是漢政權主要集中在十常侍手裡,他又不是那種喜歡結交這類人物,而且還是這種猛虎夫,所以就會常常受到排擠和打壓。

    然後,經歷黃巾之亂,平判亂,不但無功還受到了過,肯定是會心生怨氣的。所以何進一招就立馬進京。

    最後,進京之時又被各路人馬瞧不上,還打壓,幸好女婿出謀劃策,使用計策成功登頂。進京之後,肯定是會要被京都繁華迷失眼睛的,所以不肯回去,其實董卓進京之後,比較看中人才與這種豪氣士族 的,但都得不到太多認可,所以只要舉起屠刀,打出威望。其實胡作非為之後,沒有碰到有堅的力量反抗,還倒讓他看到了這種權利的好處,所以導致他這種更加的報復來達到心理的平衡。

  • 8 # 火星隱士

    這個原因只能歸結為董卓的執政水平不行,用現代流行的說法叫格局不大,體現在政治眼光短淺、枉想以武力征服天下、德不配位等方面。

    首先董卓所作所為算不上一個有遠見的政治家,充其量是個實力派軍閥,但他的機遇格外好,奉旨帶兵入京誅殺宦官,正是這一道旨直接導致董卓輕易地控制了政權中樞。但董卓千不該萬不該做的一件事就是扶立新君,這件事讓董卓陷入了槍打出頭鳥的窘境,也是董卓缺乏政治遠見的見證。試想,東漢政權剛剛經過黃巾起義、宦官亂政、主幼國疑的動盪,各地軍閥和朝廷重臣大多野心勃勃伺機而動,孰料被一個地方軍閥捷足先登唾手而得漢家天下,豈不成為眾矢之的?此行引發了十八路諸侯的討伐,實際上都是各懷異心。其次,作為臣子的董卓奉旨入朝的使命本應該是匡扶社稷,但扶立新君就暴露了董卓篡逆竊國、把持朝政的野心,招致天下人心不服。後來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曹操就比董卓聰明,他不敢隨意換皇帝,就是考慮到天下還有一部分人心向漢,他怕自己被放在火爐上烤乾,拒絕過孫權的勸進。董卓是個武夫出身的政治爆發戶,他沒有這個覺悟和遠見,更缺乏文治教化、爭取民心的治國才能,他手下的文臣李儒也非經世之才,軍師而已。

    扶立新君樹立威信後,董卓出任相國,這讓他嚐到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利甜頭,以致流連忘返,接下來董卓又做了一個更不上道的決策:武力維護既得利益,招降悍將呂布示威天下,殺害無辜恐嚇朝臣屈服於他,縱容兵馬搶掠民財以充實軍隊府庫,他以為有了呂布之勇和兵強馬壯就可以征服天下,自此一手遮天、胡作非為、縱情享樂。這是明顯的軍閥做派。

    從董卓在政治上的胡做非為可以看出,董卓對國家狼逆不忠、素懷野心,個人品質過份貪戀權利和女色,最終把一手好牌打得稀爛。至於京城的繁華,並非他野心膨脹胡作非為的主因,根本就是他格局小、認知低造成的。

  • 9 # 唐燏00

    對於“京城繁華與身為外郡的董卓慾望膨脹胡作非為有沒有關係”一事,可以說有,但不是主要的。

    因為進京的邊吏蕃王多的是,為什麼別人沒有膨脹,單單董卓一進京城看到繁華就膨脹起來啦。所以,董卓的胡作非為指定還有其它原因。

    歷史記載董卓力大無窮善騎射,又能收買人心,在一次次的晉升中聚集啦龍虎熊羆之士,聲譽遠播成為漢末一顆璀璨奪目的明星。所以,在外戚和宦官相持不下時,大將軍何進就選中啦董卓並寄予厚望。

    人類每一次認知的飛躍都是經過否定之否定的脫胎換骨,是及其痛苦的同時更是萬分驚喜的。董卓也不例外,一向覺得天子統御中都,皇恩浩蕩,自己很幸運被朝廷一次次器重,更要日復一日捨身忘死報謝漢家。可是一進京幾,才發現,被董仲舒一脈相承的儒林學究所美化的神京聖都,在一代代的王公卿相朝野大夫的權利角逐下早已七零八碎破敗不堪,更愕然的是,這些把持權力的頭頭腦腦,大半是真才實學的書呆子,還有一小半是隻會互相算計拆臺結黨營私的跑龍套的散兵遊勇,對於治國安邦平天下卻是外行門外漢。所以,看清天下形式的董卓眼前一亮,第一個反應是對至高權力的蔑視,緊隨其後便有目空一切問鼎中原的強烈渴望啦。

    但是,董卓畢竟是土豪,沒見過什麼太大的世面,狠狠捏緊狂燥悸動的野心,屏住呼吸不敢輕舉妄動。可是,董卓的驕兵悍將們尤其是董卓的女婿李儒,更是教唆慫恿董卓抓住時機進取宏圖指掌天下。在經過幾輪思想鬥爭,最後一個回合董卓就被皇園帝京的繁華溫柔淪陷啦,於是把心一橫,笑嘻嘻半推半就的向邪惡的邊緣猛跨一步,走上啦妄談廢立刀鋒舔血的不歸之路。真是官癮一旦發作,就會面目猙獰不可理喻,神擋殺神,魔擋殺魔啊。

    所以,董卓並不全是因為京城繁華才胡作非為的,其之所以膨脹主要還是因為當時確實沒有任何人,能鎮住董卓並且令董卓有些微的忌憚造成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們的孩子都是在自己身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