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旋轉的方向盤
-
2 # 一身傲骨_63
不對,你們有意拉下一款被人們熟悉的發動機“那就是鈴木,在鈴木面前豐,本,日,馬什麼都不是”。最好的發動機非鈴木莫屬。
-
3 # 非專業車評
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這四家車企每家都有自己的特點,比綜合實力豐田肯定是一哥,馬自達則由於自身體量小、必然墊底,若比較發動機、那麼只能說這四家南拳北腿各有千秋,都強、強在不同的角度,但卻沒辦法說最強、因為設計預期存在不同,對未來的理解也不同,所以沒辦法比!
談日系發動機,可以具體劃分兩級,其一是日本金融泡沫破裂之前的黃金時代,其二是日本經濟泡沫破裂後、日系個主機廠迴歸本源的時代;破裂之前、日本車企都在玩效能,那個時期誕生過很多名機,有名的太多、每一款都擁有龐大的擁躉,說誰好、誰壞沒辦法,所以我們只能說各有所長,很多機器都是那麼令人懷念!
日本車企黃金時代豐田有大名鼎鼎的2jz發動機(還有其它很多名機、不一一贅述),本田有超高轉速的F20c發動機、日產有RB26DETT,馬自達則同樣有掛兩科渦輪的13B-Rew發動機,所以該如何去比較誰好誰壞?所處的位面都存在差異,誰都不能說轉子機器一定比活塞機器好,因為它們屬於不同型別、沒辦法比較,它們的特性也完全不同!值得注意的是本田的f20C,2.0L的機器馬力接近220PS,升功率在二十年前就突破了一百匹以上(十年後才被458法拉利給勉強超過了),所以本田的自吸很恐怖!
迴歸平淡的日本車企日本金融泡沫破裂後,各大車企玩不動不賺錢的效能車了,而紛紛迴歸民用領域;而在這之後豐田徹底放棄了效能發動機的打造,2jz發動機徹底斷代,以至於如今復活牛魔都得用寶馬的發動機,復刻86得用斯巴魯的機器,不過豐田把民用車發動機做到了極致,比如混動、比如THS結構、比如tnga架構,無一不是經典中的經典,這只是豐田冰山的一角,汽車領域豐田掌握專利最多,所以潛力最大!日產在VQ37HR逐漸停產後,拿出了可念壓縮比,該機器強在理念、但實際的燃油經濟性不一定多理想,矛盾點在於改變機械壓縮比、真的比用可變氣門技術改變等效壓縮比更有意義麼?要知道透過可變氣門技術改變等效壓縮比更簡單、成本也更低,所以Vc-T的未來很難預估;本田的地球夢繫列沒有那麼多過分的色彩渲染,不過無論從效能、燃油經濟性方面,地球夢表現都是最好(綜合方面),不過地球夢存在的小毛病也不少!至於馬自達依然在走不尋常的路,一代創馳藍天已經令我們耳目一新,而二創的跨度之大更令我們驚奇,直接達到了混合氣超稀薄狀態下的燃燒、壓縮比起手就二倍過量係數29.4,在這種超稀薄混合氣狀態下,點不著了、所以馬自達引入了壓然(點只能點一個火星,壓可以壓燃一層),所以馬自達在超稀薄燃燒領域是最為強大、耀眼的,不過劣勢在於、它真能如期到達我們的市場嗎?總之豐田、日產、本田及馬自達,四家各有各的優勢、也都存在自身的劣勢,沒辦法比較出誰最強!
-
4 # 車海v無涯
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到底哪一家的發動機技術最強?為什麼?不管是豐田,本田,還是日產,馬自達,這四家都是日系品牌,同屬日本汽車工業發展的佼佼者,也正如它們在全球市場的表現一樣,每個品牌都是自己風格和特點,側重點不一樣,但客觀的說,就發動機技術上來說,這幾家的發動機技術儲備都很強,甚至說很多技術都是可以共享和共同研發的。
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彼此要做出對方一樣的發動機,根本沒有問題,但畢竟是不同的汽車品牌,不同的品牌文化,每個品牌的側重點不一樣,追求的目標也不同;所以在各自的發動機調校方面,也會有不同,重要的是要與自己的車型特點相匹配,合適的發動機才是最好的。
豐田汽車比較經典的發動機主要有4A-GE系列, JZ系列和 1LR-GUE等,它們的特點就是穩定可靠,經濟耐用,維修成本低,能夠適應不同的環境氣候和惡劣條件。這也是為什麼豐田汽車能過暢銷全球很重要的原因之一,也許搭載在車上的發動機,技術不是最先進的,但絕對是最成熟可靠的。正因為有這樣的實力底氣支撐,才會有:車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豐田車這句耳熟能詳的廣告語。所以你能說豐田汽車發動機技術不強嗎?它絕對有足夠強的發動機技術儲備,只是應用到汽車上的,有所保留,相對保守而已,這與豐田汽車的品牌特性有關,與發動機技術無關。
本田發動機技術也非常強的哦,很多人是從本田的摩托車發動機開始知道定並瞭解本田的發動機技術的。想當年,在國內開始普及摩托車的年代,如果誰有一輛是本田機頭的摩托車,絕對是相當自豪的;絕對跟現在你有一輛賓士S Class一樣的感覺。本田汽車發動機技術沒的說,動力強勁,可玩性十足,也會有GK5和CIVIC這些可玩性十足的神車。
說道日產汽車,你會想到什麼?舒適性好,大沙發,經濟省油的Teana,Sylphy等車型;但除了這些特點車型,我們也不要忘了,日產還有GTR這樣的效能神車,百公里加速不輸那些上千萬的超跑,要知道GTR的發動機只是3.8升V6雙渦輪增壓,售價不到200萬。所以可看出,日產不管是做家用車發動機還是做效能車發動機,都遊刃有餘,這樣的技術儲備,你能說它發動機技術不強嗎?
馬自達汽車的轉子發動機也可是赫赫有名哦,雖然由於結構過於複雜,技術難度高,維護難度大,目前不再使用,但至少也證明就馬自達汽車在發動機技術上面的造詣。而目前,馬自達的創馳藍天技術發動機,也可以說是馬自達發動機技術的結晶,兼顧動力與油耗,同時提升汽車的整體操控性。與轉子發動機不同,創馳藍天技術發動機更能與時俱進,跟上時代發展,所以,馬自達汽車也被成為日系車中的寶馬汽車,也是不無道理的。
綜上所述,作為都是汽車工業強國旗下的汽車品牌,這四個汽車品牌的汽車技術水準都在很高的水平上,基本也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也獨具風格特點。沒有高低之分,只有百家爭鳴,共同進步。以上看法,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學習,謝謝大家。
-
5 # poppy
長久以來,在華人認知中,日本汽車工業強於中國是毋容置疑的,然而不可否認,中國產品牌在汽車技術研發方面逐漸拉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方面值得稱讚。說到日本汽車品牌代表,在國內被大家熟知有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四個品牌,但是對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哪家發動機技術最強,相信令網友爭論不休。
在汽車界,技術沒有獨霸一方的說法,不管是世界的豐田,還是銷量遍及全球的大眾,都做不到絕對的領先。就以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四個日本品牌分析,即使在發動機領域,也是各有各的優勢與不足。
豐田發動機穩定性最佳,但是爆發性欠缺
豐田在純粹的發動機研發領域,不管是燃油發動機,還是混動發動機技術,在全球車企排名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在國內為什麼有開不壞的豐田讚詞,因為豐田汽車在三大件方面穩定性是最大的賣點和優勢,旗下COROLLA、CAMRY、CROWN、PRADO任何一款車的耐用性都是最好的佐證。
特別在發動機穩定性方面,開十年八年不滲油,無故障比某些品牌表現更出色。所以,豐田發動機的爆發性欠缺,不如說是追求穩定性的設計理念更恰當。
本田發動機眾多黑科技集於一身,爆發力強
本田發動機的黑科技是最值得車主津津樂道的話題,對於本田車主來說,本田汽車有一種魔力,類似於發動機超強的爆發力令人著魔一般,平民超跑GK5就是一個例子,可以說,買了本田車的人,多數人換車還是會選擇本田車。上面講完優點,為了公平性,需要說一下本田發動機的不足,對比豐田的穩定性,本田發動機還有進步的空間,你認為呢?
日產發動機像一個“文靜”的學生
為什麼這樣形容日產發動機?在豐田、本田發動機都賣出自己的“亮點”時,日產汽車卻在賣移動“大沙發”,另闢蹊徑,在當年吸引了一大波中年大叔,圈了一堆“大叔粉”。然而,這樣會令很多人誤以為日產發動機“平平無奇”,非也!
在當年,日產VQ系列發動機曾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包括當下的vc-turbo系列發動機也是黑科技滿滿了。搭載在上一代Teana轎車上的V6發動機,平順性、靜音性還有多少人懷念?所以說,稱日產發動機像一個文靜的學生並不為過。
馬自達是技術宅男,死磕發動機
馬自達汽車對比豐田、本田、日產,相對來說體量較小,但是並不影響它在中國消費者中的影響力,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雖然離普通消費者甚遠,但是另一方面,其獨有的自吸高壓縮比的發動機是其它車企無法觸及的技術流,如創馳藍天發動機技術,對於其它車企來說,馬自達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對手。
總而言之,你一定要在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中挑選一個發動機最強者,相信很艱難。因為以上四家日系車企的發動機研發理念不同,對發動機的需求偏向不同,造成消費者對它們的認知理解有差異。如豐田的穩定性,本田的爆發力、日產的持久力,馬自達的技術流對於消費者來說,即是解決消費需求的賣點
-
6 # Top690
長久以來,在華人認知中,日本汽車工業強於中國是毋容置疑的,然而不可否認,中國產品牌在汽車技術研發方面逐漸拉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這方面值得稱讚。說到日本汽車品牌代表,在國內被大家熟知有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四個品牌,但是對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哪家發動機技術最強,相信令網友爭論不休。
在汽車界,技術沒有獨霸一方的說法,不管是世界的豐田,還是銷量遍及全球的大眾,都做不到絕對的領先。就以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四個日本品牌分析,即使在發動機領域,也是各有各的優勢與不足。
豐田發動機穩定性最佳,但是爆發性欠缺
豐田在純粹的發動機研發領域,不管是燃油發動機,還是混動發動機技術,在全球車企排名中都是名列前茅的。因此,在國內為什麼有開不壞的豐田讚詞,因為豐田汽車在三大件方面穩定性是最大的賣點和優勢,旗下COROLLA(引數|圖片)、CAMRY(引數|圖片)、CROWN(引數|圖片)、PRADO(引數|圖片)任何一款車的耐用性都是最好的佐證。
特別在發動機穩定性方面,開十年八年不滲油,無故障比某些品牌表現更出色。所以,豐田發動機的爆發性欠缺,不如說是追求穩定性的設計理念更恰當。
本田發動機眾多黑科技集於一身,爆發力強
本田發動機的黑科技是最值得車主津津樂道的話題,對於本田車主來說,本田汽車有一種魔力,類似於發動機超強的爆發力令人著魔一般,平民超跑GK5就是一個例子,可以說,買了本田車的人,多數人換車還是會選擇本田車。上面講完優點,為了公平性,需要說一下本田發動機的不足,對比豐田的穩定性,本田發動機還有進步的空間,你認為呢?
日產發動機像一個“文靜”的學生
為什麼這樣形容日產發動機?在豐田、本田發動機都賣出自己的“亮點”時,日產汽車卻在賣移動“大沙發”,另闢蹊徑,在當年吸引了一大波中年大叔,圈了一堆“大叔粉”。然而,這樣會令很多人誤以為日產發動機“平平無奇”,非也!
在當年,日產VQ系列發動機曾獲得沃德十佳發動機稱號,包括當下的vc-turbo系列發動機也是黑科技滿滿了。搭載在上一代Teana(引數|圖片)轎車上的V6發動機,平順性、靜音性還有多少人懷念?所以說,稱日產發動機像一個文靜的學生並不為過。
馬自達是技術宅男,死磕發動機
馬自達汽車對比豐田、本田、日產,相對來說體量較小,但是並不影響它在中國消費者中的影響力,馬自達的轉子發動機雖然離普通消費者甚遠,但是另一方面,其獨有的自吸高壓縮比的發動機是其它車企無法觸及的技術流,如創馳藍天發動機技術,對於其它車企來說,馬自達是一個不可輕視的對手。
總而言之,你一定要在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中挑選一個發動機最強者,相信很艱難。因為以上四家日系車企的發動機研發理念不同,對發動機的需求偏向不同,造成消費者對它們的認知理解有差異。如豐田的穩定性,本田的爆發力、日產的持久力,馬自達的技術流對於消費者來說,即是解決消費需求的賣點。
-
7 # 百樂魚
日系的四駕馬車,豐田、本田、日產和馬自達哪家的發動機技術最強呢,應該是分開來看的,目前來說,本田的渦輪增壓發動機最強了,代表產品就是它的1.5T渦輪增壓缸內直噴發動機了,而對於自然吸氣發動機來說,馬自達的發動機最為厲害了。
為何說本田的機油增多發動機是最強的呢,正是本田,敢於最先使用缸內直噴發動機喲,是本田走在最前面,最先量產上車,然後出現了機油增多,然後其它所有缸內直噴發動機,要麼回爐改進,要麼召回處理,比如奇瑞的1.6T,是回爐了一下,而長安的1.5T是召回處理。而這些都是本田上車一年之後出現大面積面問題之後,給其它汽車提供了一個經驗。也就是說,所有的缸內直噴發動機,如果不是因為本田的機油增多,大面積上車量產,結果都是一樣的。
而對於馬自達的自然吸氣發動機,它可以說是相當有追求了,它的創馳藍天發動機,需要足夠的動力,還要更優的油耗表現,壓縮比超高,對於動力的壓榨最強了。它的油耗表現也是異常的突出。這一點兒也只有馬自達在堅持自然吸氣了,因為包括豐田在內,也開始了渦輪增壓發動機的上車量產,比如豐田的COROLLA。
而同樣的日企豐田和日產的發動機,都沒有非常厲害的表現,但是它們的路線不一樣,比如說豐田向來以穩定為主,不怕發動機技術舊,就怕不穩定,所以它的車就表現的比較耐用,發動機的毛病相對少一點兒,因為豐田的汽車銷量最大,它必須以穩定為第一要求,然後才是新技術的應用。
-
8 # 胖燈兒聊車
拿現在這4家最新的發動機從技術上做對比,分別是:日產2.0T,本田2.0T,豐田2.0T,馬自達2.5自吸
第一名:日產的2.0T技術最先進,新技術可變壓縮比(此技術只有日產有),還加入混合噴射
第二名:馬自達的2.5自吸發動機,理由是,壓縮比是13,竟然能加92的油,這種配合只有馬自達能做到,
第三第四名:不相上下,豐田2.0T有混合噴射,本田有vtec,這都是常規技術,而且馬自達,和日產都在最新發動機上分別裝配這倆技術,這兩家都他們兩家在發動機上沒有上新技術,
其實豐田和本田,在民用發動機上從來沒有上過新技術,都是別的廠家把新技術玩剩下的,選擇性的放到民用發動機上,比如渦輪增壓,和直噴,可以這樣說豐田本田在國內是最後用上的,日產其實也是這樣,這次升級可能抽風了,上了個新技術,可變壓縮比。馬自達,小眾名牌,有自己的個性,
-
9 # 十萬山裡的小木屋
馬自達推出了壓燃發動機,把汽油的壓縮比大大提高,使得燃燒效率提升,動力強了還省油,這個發動機已經裝配了。之前有關於本田新發動機的新聞,當時好像說也採用了新技術,使得燃燒效率提升到46%。都很不錯。一位美食作家為您回覆,別人的菜是煮出來的,我的影片是畫出來的,請您關注我,也看看美食的冷知識和故事。
-
10 # 寶馬94315397
目前世界上凡是先進發動機制造都離不開日本的精密製造裝置和技術,歐系和美系都如此,可見日本在發動機製造領域具有的優勢。日系在30年前造出的紅頭髮動機堪稱汽車工業的頂尖水平,即使放到今天仍然不落伍。應該講,日本幾家車企在發動機技術上各有所長,其中,全世界只有馬自達能量產轉子發動機,這是一種極其精密的產品,世界各大車企都因無法量產放棄,但馬自達卻成功了。斯巴魯的水平對置發動機也一樣,製造成本比保時捷同類發動機低得多。豐田和本田的發動機技術也相當先進,還掌握了油電混合動力技術,日產目前開發的可變壓縮比發動機屬於黑科技,動力和燃油經濟性都做得很好。
-
11 # 玩車報告
其實豐田、本田、日產、馬自達都有各自的比較強的一方面。
先來說說豐田吧,有路必有豐田車我相信大家都聽說過吧,為什麼會有這句話呢?因為全球都是豐田車,特別是貧窮地區,豐田發動機耐操穩定,很難出大問題,配件便宜,保有量高,開不壞的豐田,這些都是豐田的優勢也是較強的一部分。
豐田4A-GE系列、豐田 JZ系列、豐田 1LR-GUE都是豐田的經典中的經典
再來說說本田吧,一說到本田大家能想到的就是紅頭機,爆VTEC,但是普通的就只會說Accord、CIVIC、FIT,一度被稱為神車,特別是在GK5和十代CIVIC上一再被抬上了神車的地步,本田發動機就是動力強,耐操,難壞,維修便宜配件多。
本田經典發動機有紅頭、藍頭、黑頭(不是鼻子上的哦),B系列、K系列都是經典中的經典,當然還有F和H的兩款
日產,記得在出新Tiida1.6T的時候,地表最強,當時無人能敵,加速度直超當時2.0T的車,但是,油耗也相當恐怖,10幾個有在一個1.6T的車上出現是真的優點誇張。但是老Teana的舒適是真的不必CROWN差哦,大沙發可不是浪得虛名,但是塌屁股的通病無法解決。
日產SR系列、日產的RB系列都是日產的經典
最後說說馬自達,現在的創馳藍天技術在AXELA、ATENZA身上出現後得到了一個小的高峰,特別是AXELA身上的變速箱響應更是得到了很多馬自達粉絲的讚賞。據說最新的AXELA採用均質充量壓縮點燃(簡稱HCCI)技術的發動機,不需要火花塞哦。可以期待一下
馬自達最出名的可能是轉子了,不過因為之前很多地方不會修,一般都是買車另外送一個發動機。
所以問誰最好,估計沒人可以回答,每一個都有自己強的地方,所以,信仰很重要
-
12 # 小舟麻辣車評
這四家其實對各自的定位各不相同,首先豐田 本田以及日產都是大廠,豐田和本田就不說了,可以說是全面戰爭,從日本本土一直打到全世界,日產雖然一度賣身雷諾,但影響力也同樣不容小覷。比起來馬自達的影響力就小很多了,雖然在國內有一汽和長安兩家合作商,但實際上常年也就三四款車在賣,還分別在不同的4S。。。
因為定位不同,所以推行的策略也不一樣。豐田採用的是大而全戰略,從1.0L到5.0L發動機都有,渦輪的,自然吸氣的,混動的基本都有,偶爾蹦出點黑科技,但主要還是走的省油,可靠耐用的路線。豐田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儲備非常富裕,比如老COROLLA上用的1.6L發動機,可靠性和口碑都不錯,說不用就不用了,全世界熱銷的愛信6AT變速箱,豐田也幾乎不用了,只有HIGHLANDER上還在用,換代估計也上8AT了。用李雲龍的話說就是,豐田盡TM打富裕賬。
本田則是典型的技術宅,作為一個跑賽道出生的品牌天生具有運動基因。產品線雖然不如豐田齊全,但也非常有自己的特點。本田的地球夢技術世界知名,現在主銷的1.5L,1.5T,2.0T發動機都屬於地球夢技術。油耗低,動力暴躁,甚至本田自己憋出來的CVT都比日產和豐田運動,CIVIC和Accord的加速能力一向比COROLLA和CAMRY要強。當然,由於對發動機壓榨過狠,本田時不時出點小毛病,比如地球夢以前就叫積碳夢,1.5T發動機產機油,現在也解決的差不多了,還是一條好漢。
相比豐田和本田,日產主要走舒適家用路線,全線押寶了CVT變速箱,除了GTR和patrol這種高功車輛,幾乎全部車型都採用CVT變速箱。日產對於自然吸氣發動機的挖掘也是很厲害的,比如Sylphy配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就做到了139匹,那麼大的車百公里綜合油耗只有4.9L,關鍵作為一款老機頭隨便改改就能滿足國六了。2.0L和2.5L自然吸氣發動機也是比較耐用的。當然日產現在也意識到技術迭代落後對手了,所以新憋出了一個2.0T可變壓縮比發動機,算是燃油發動機最後的榮光吧,動力很強,而且變態省油,加速能力也一舉反超了老對手,可變壓縮比技術還準備下放到1.5T發動機裡。總體而言,日產發動機的可靠性算是不錯的,偶爾還有比較驚豔的表現,畢竟技術日產。
相比其他幾家,馬自達的資源更少,所以除了搞轉子之外,其他資源基本都集中在自然吸氣發動機和AT變速箱上了。馬自達有自己的創馳藍天技術,對於車輛的操控和油耗控制非常有自己的特點。力爭駕駛樂趣和環保節能兼顧,有東瀛寶馬的稱號,馬自達也一直在不遺餘力壓榨發動機的效率,每隔幾年就推出熱效率更高的發動機,也從來沒有涉足電動車領域,算是準備一條路走到黑了。
這四家的發動機技術各有特點,總體來說,豐田和日產偏向耐用性,本田偏向動力感受,馬自達偏向駕駛感受,馬自達的自動啟停技術是我覺得做的最好的。
回覆列表
我認為這沒法比,但凡是能在這四個裡面選出一個的基本都是主觀片面的推斷,並沒過多的投入精力去對它們發動機技術有所瞭解。以我對它們的瞭解雖然不算多深入,但到我這個認知程度我就覺得單純比誰更強我沒法給出四選一的答案。我認為它們都很厲害,只是它們選擇走了不同的路線所以才會有差異性,之所以有差異性才會有機會讓我們去對比。
豐田有穩定著稱的UR系列大排量自吸、有以高熱效率拿獎的A25、有THS混動;日產有唯一可以蟬聯14年十佳的VQ35系、有可以讓戰神GTR名噪一時的VR38、有20年磨一劍的可變壓縮比;本田因紅頭機名聲大噪、有特有的VTEC、有另闢蹊徑的immd混動;馬自達有蔑視勒芒的轉子發動機、把高熱效率汽油機實現量產搭載壓燃發動機。它們的每一項代表系列發動機都是一個時代的精華,你能說它們誰強誰弱嗎?至少現在還不能!只是說它們走了不同路線而已,每個品牌在自己的深耕領域絕對是獨一無二的。
論集團實力來說,豐田、日產要強於本田,更強於馬自達,論專利、財團、技術壁壘來說豐田、日產仍然是本田、馬自達所不能比的,尤其在大排量多缸領域本田和馬自達欠缺但這並不能說明豐田、日產的發動機所有技術都比本田和馬自達強,畢竟未來主導仍是小排量市場。本田馬自達在大排量多缸領域欠缺的主要原因是集團實力限制其在高階車、豪華車領域突破。即使某些技術專利雖然屬於豐田和日產,但你能說本田和馬自達就一定沒有這個技術能力?不一定,只是說明專利屬於你但也有可能技術我甚至比你玩的更先進,因為大部分非核心專利大家都是技術共享而不是說專利是你的我就不能有這個技術。
我總結了我對它們各自品牌發動機的認知,大家可以相互探討。
豐田:集各家所長,但又能把技術融會貫通作用於自己併發揚光大,這就是豐田的厲害之處。
日產:技術日產實至名歸,總能給你提供享譽世界的發動機,從VQ到VC-T,從自吸到渦輪增壓領域日產都有帶領革新突破技術。
本田:憑藉自身專注於發動機實力躋身於世界車企,本田克服各種阻力單挑勒芒而一戰成名,VTEC讓大家看到了發動機潛力。因為繞開THS特立獨行的immd混動技術也蟬聯沃德十佳。
馬自達:命運多舛卻自強不息,在轉子發動機上走了偏路但又在自吸上找回自信,在轉子領域馬自達無人能及。實現汽油壓燃發動機量產,把自吸發動機的潛力進一步挖掘。
它們的每一項技術都是一個領域的智慧結晶和突破,而總不能拿別人的優勢來對比自己的劣勢就說別人比自己強,尤其是在家用車領域它們都是強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