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弗學漫話

    王陽明的心學說到底是儒家學派的一個分支,儒發端於孔孟,在傳承的過程中被演化,到了陸九淵那裡就出現了心學“心即是理”,所以對人生真理的認識上,不是向外求,轉而向內求了,這就是世界觀的認知方向上發生了改變,所以就反對程朱“格物致知”,提倡“致良知”,也就是格心,世事諸理皆於此心,但在格心的過程中,深受道家及佛家的影響,所以後世哲學在研究王學多以“主觀唯心主義”論之。

    我們說陽明心學,有般若的思想,有禪宗的影子,也有陰陽之道的倪端,這些也不為過,人類在追求真理的過程中都會博學旁家,吸取精華。

    但是王陽明在晚年為何把自己的著作付之一炬呢?實際上其向內格心方法上從整體框架上並沒有超越佛教的認識論,但在實踐的方向上則擺脫個人而基於社會,這種適用範圍上作了調整隻是儒家根基文化使然。

    王陽明,一個仕途順利的青年才俊,因為得罪了權勢而被貶,再用儒家的學說使其也擺脫不了個人的苦悶命運,為了精神上的解脫,就必然對佛、道兩家的學說進行解析和覺醒,但是,佛道兩家的個人解脫的定格並不能完全滿足其所受儒家文化的達則兼濟天下的追求,而儒家的所謂窮則獨善其身的虛偽更滿足不了王陽明,所謂的龍場悟道,只是在佛道的發動機的驅使下,用儒家的方向盤駛向個人的人生目標。

    所以王陽明的“心即理”也好,“知行合一”也罷、或者“致良知”,都是在儒、釋、道文化的融合後從一個全新的角度解析的產物,為讀書人創立了一個即可像佛道兩家那樣的認識世界的方法和感悟,又能出世建功立業,可謂魚和熊掌皆可以兼得理想天國。

    然而從歷史上來看,這種心學除了能給人以理觀上的覺悟,而對於實際問題的解決並無大的幫助,以至於後來的泰州學派發展陽明心學,演化成為反對束縛人性,引領了明朝後期的思想解放潮流,被正統道學家目為異端邪說。

  • 2 # 木山文

    王守仁.(1472一1528)字伯安,浙江餘姚人。他曾經在浙江紹興的陽明洞讀書。.所以人們稱他為陽明先生。他的心學主要由三部分組成。一,心外無物。有一次王守仁和他的朋友到南鎮去遊玩。朋友指著山中的花樹問道。你說天下沒有心外之物,像這樣的花樹,在山中自開自落。同我的心有什麼關係呢?王守仁回答說。你沒有看見此花時。此花與你的心同歸於寂,你看見此花時。此花的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就是說。山花的存在並不是真實的。只不過是一種幻相。你看到他感到他的存在。就有山花的顯現。不去看他,心死寂了,山花也就消失了。從這種人的主觀精神決定客觀事物出發,物就是一種意念。我想到了什麼什麼就是物。不去想的東西就是不存在的。因此他武斷的說:"離卻我的靈明"心",便沒有鬼神天地萬物。"離卻我的心沒有鬼神是對的。沒有天地萬物卻是非常荒謬的說法。王守仁在世界上只活了58年。可是天地萬物並沒有隨他而死寂,卻是萬古長存的。二,致良知,良知的說法最早是孟子提出的。所謂"不慮而知是良知,不學而能是良能"。王守仁對孟子的這一思想做了盡情的發揮。良知說構成了王守仁心學的基礎。什麼是良知?王守仁認為。見父自然知孝,見兄自然知敬,見到小孩落井,自然產生憐憫之心。這些思念是不慮而知。不學而能的。這就是良知,推而廣之。父子有情,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的三綱五常觀念以及惻隱,羞惡,辭讓,是非等感情,也都是與生俱來的。都叫良知。所以王守仁所謂良知。即指封建的倫理綱常和道德觀念,它不僅是社會的主宰,而且還是萬物的根源。王守仁的良知說和他的心生萬物的論調。是一脈相通的。科學的理論和實踐告訴我們。並沒有什麼先天的良知良能。一切知識才能都是從後天學習來的。一切社會道德觀念都是一定社會經濟政治制度決定的。忠君孝親的觀念。是中國宗法制度和君主制度的產物。這種觀念世代傳續。在封建社會里,佔統治,支配的地位。人們生到這個世界上。就接受這種有形無形的教育和薰陶。因此人們產生了一種錯覺一一把世代祖傳的思想觀念,當作是從天上掉下來的。或者頭腦裡固有的。王守仁的良知說就是建立在這種錯覺的基礎上的。又由於當時生產力水平的低下。人們對自然所知甚少。王守仁又把良知的觀念推廣到自然界。從而構成了他的哲學體系。三,知行合一。王守仁認為知行是合一的。不能把它分割為二,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比如說某人知孝,某人知悌,是指這個人已經實行了孝悌之道。並不是口說些孝悌的道理,而沒有孝悌的行為就稱讚他知孝知悌的。所以知和行不能分開。王守仁的知和行的主張。和他的致良知的學說是互相聯絡互相發明的。.王守仁的知行合一說在理論上是錯誤的。因為知和行,畢竟屬於兩個不同的範疇。王守仁把屬於思想意識範疇的知當做了行。已知代行。又把屬於實踐範疇的行當做了知。以行代知,結果把知和行相混淆。使知和行的關係也模糊不清了。但是王守仁第一次提出知行合一這個概念。在哲學史上是有重大意義的。首先他突破了人們長期以來。把知和行割裂分離的形而上學的觀念。引導人們把知和行統一思考。他對行的強調。對後來思想家也產生了積極影響。王守仁的主觀唯心主義學說。無限的誇張了主觀精神的作用。將人們的注意力進一步引向人的內心世界。助長了明代不務實際的清談之風。

  • 3 # 趙教授備用

    計劃和願望是良好的,行動能不能做到?

    否則變成唯心主義。老作空頭大夢。有益老百姓的事幾年沒幹過一件。

  • 4 # 進化論的軌跡

    知行合一,知是指良知,行是實踐,簡言之,有良知,行善事。王陽明自龍場悟道後,一生都在踐行此四字。中國歷史上的聖人有三個半。孔子、孟子、王陽明,曾國藩只算半個。相比於孔孟,王陽明於曾國藩具今更近。近幾年來,研究二人者眾多。而二人的最大區別就是,曾國藩的功利性更強,他的立德、立言、立功,目的是維護當權者的利益,以確保家族的利益。在對抗太平天國的戰爭中,無數平民百姓被無辜屠戮,這也是曾國藩只算半個聖人的原因。

    王陽明早年也是與曾國藩想法相似,效忠於封建統治者。不過在受到正德皇帝朱厚照的廷杖之後,關詔獄,貶龍場後,漸漸參悟到,統治者的昏庸殘暴。王陽明後期提出的人人可以為聖賢,說明王陽明在封建時期,就認清了統治階級剝削勞動人民的事實。他的格局更大,沒有被時代困住。王陽明在剿滅山賊的戰爭中,也是極力做到,以招安為主 ,對罪大惡極者,關押或斬殺。

    王陽明聰明更具智慧,一生命運坎坷,但無論是何種情況,他都在堅持知行合一,並不斷傳播,講學。最終於回鄉船中病逝,留下臨終遺言:此心光明,亦復何言。知行合一,死而無憾。

  • 5 # o輕羽o

    陽明心學融會貫通“儒釋道”三家,而宗旨歸於儒家。其思想,小可以“修身養性”,讓自己有一個平和的心,身處煩惱而心靜;大可以“安家治國”,讓自己明白事物之理,而去惡為善。因此,陽明心學講的是修心治事之道。

    陽明心學核心是“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亦可以“致良知”來概括。如果想明白陽明心學到底講的是什麼,就必須首先明白“心即理”,這是心學的基礎與開端,也是龍場所悟的道。再者,就是搞懂“知行合一”,這是陽明先生在悟道後最先講學的宗旨。最後就是“致良知”,這是以救先前講學存在的弊端,完善心學思想而提出的宗旨。

    “心即理”,我們觀察、認識萬事萬物,其本源是我們的“心”,因此,這些萬事萬物都在我們“心”中。而萬事萬物皆是“天理”的外顯,其根源即是“天理”。所以說,“心之本體”即是“天理”。“巖中花樹”詮釋了“心即理”,“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心同歸於寂”(“寂”是天理存在的狀態,傳習錄中有證),這句話是說,未看到花時,花與“心”同時處於天理狀態,兩者同屬於“天理”。“你來看此花時,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這句話是說,看到花時,花在我們“心”中,此時兩者為一體,即“天理”。

    “知行合一”與“致良知”主要是讓我們進行實踐,而不是僅僅在探求“本心”上下功夫。如果只是一心放在思考“本心”是什麼,而不在現實生活中“為善去惡”,就永遠不知道“善”“惡”是什麼樣的,也分不清不同情形下的“善惡”,更不用說達到“至善”。

    “四句教”即是濃縮的心學。陽明心學講的正是四句教的內容,即我們的“本心”是“無善無惡”的,但“意動”出現了“善惡”,我們因有“良知”能分辨出“善惡”,而“為善去惡”的“格物”方法,可以去掉我們“心”中的“私慾”,達到“至善”境地,此時,沒有了“惡”,也沒有了對應的“善”,“心”就歸付於“無善無噁心之體”的天理狀態。所以說,陽明心學只有在現實生活中腳踏實地的“為善去惡”,才能最後達到“我心光明”。(陽明心學的三大核心必須透過系統的闡述,才能揭示其內涵,受篇幅所限,只能簡短淺述,語難達意。)

  • 6 # 橘子兇猛

    爛大街的“成功學說”有三,博弈論、厚黑學、王陽明。

    其實這反映了人急功近利的本性,妄想一日成功,總在幻想得一技就可獲得成功,他不斷的簡化所有的過程,然後商人再向他們販賣“成功學”。(是的,我在偏題)王陽明的心學是門大學問,要在一朝一夕就透徹明瞭的理解幾乎不可能。

    我對王陽明心學的理解是“所知即所行”。《傳習錄》上有句話叫“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只是未知”。知行合一的實質是知行一體,你的身體行為忠實於你的大腦。舉例你明白少喝酒吃席對身體好,但你依然會繼續喝下去,你抱怨,怎麼才能“知行合一”啊。事實上你一直在知行合一,你的認識就是喝酒那一刻的快感優勝於身體不健康的風險。

    你所謂的明白,其實根本不“知”,你缺乏認識的廣度與理解的深度,對細節思維的補充。

    韓寒說我們明白了那麼多道理,卻沒法過好一生。問題的答案就是根本沒有真正的知。

  • 7 # 平凡的時代奮鬥者

    王陽明的心學講的什麼道理,以我們的普通人學識不敢妄言,只能猜猜,我以為王陽明以自己的修行和實際行動告訴學生以及後輩一個簡單而深刻道理,那就是心裡想的,嘴上說的,實際做的要統一。

    王陽明能成為心學大師,有巨大的成就,因為他有源源不斷的動力,那就是他的心學動力源泉所在:從小立志成為聖人,而成為聖人的要求是很高的,所以王陽明處處嚴格要求自己。

    聖人在平時很難看出來,只有在經歷一些事之後才能被人們發現。

    當年王陽明被貶龍場,龍場在當時就是一個鳥不拉屎的地方,偏僻很,可以說是流放,發配,估計皇帝是不想再看見他了,只是留了一條命罷了,一般當官的人遇上這種事估計就走到頭了吧,再也提不起精神來了。可是王陽明沒有,他心中有個念頭,那就是要成為聖人啊,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睏乏其身,反而踩著垃圾登高了,他堅持修身,主政,做出了一番成就,使一方民眾安居樂業,得到大家的一致好評。

    王陽明的心學是一種信仰,也是一種方法論,他認為自己一心要成為聖人,言行舉止都在成聖,別人心裡想什麼也會表現出來。所以當王陽明帶兵打仗也是這個主張。話說上兵伐謀,而王陽明走的是攻心路線,他恪守這種心學,也很好地應用了這一點,成功的打贏了戰場,立下赫赫戰功。

    就算做了高官,從來沒有飛揚跋扈,他內心的聖人之道從骨子裡流到血液裡,流遍全身,滲透在每個行為舉止以及為人處事上。他以自己的一生為榜樣,告訴世人,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心動配合一致的行動,必有所成。

  • 8 # 歷史深度揭秘

    如果你把知行合一理解為一種要求,即行動模式,比如什麼知與行要一致,知道了就要付諸行動諸如此類的那確實是方法論。但這樣的理解完全停留在很淺的層面,等於沒入門。知行合一是一種客觀規律。知道了這個客觀規律,乃得出“致良知”這個方法論。王陽明所說體認擴充的思想,而且只提到了體認的思想。仍缺擴充的思想。並未闡釋何為知行合一,我認為,知行合一的功夫不僅是用在體認上,更是用在擴充上。所謂心外無物應該是化物於心,借物擴充我心而使心達到與理的一體化。那麼如何化物於心,則是借知行合一之力。如果把知當做認識,那就永遠在迷霧之中。知道做不到的事太多了,有客觀條件所限,不能用主觀努力所克服。比如原登山者現在廢了,那能說他不懂登山?他懂登山,那他現在登不了山,那知行還能合一嗎?

    守仁心學讓我們知道了聖賢存於每個人的心中,只有致良知才能成為心中最好的自己。那麼知和行這一大段路,要怎麼走呢?怎樣才能做到從心欲,不逾矩?我一直在思考。雖然自從我立志從心後很容易做到了早起,但真正從心還有很遠的距離。王陽明晚年的擔心,就是心學會走向一條他不願意看見的道路。但是實際情況就是如此,太多人注意哪些條條框框,把一切都定死結果什麼都不像了,我記得他說過最接近聖人的人是狂人。我也很困惑,他說的那些很容易懂,但是好像是乎沒有想象的那麼有用!他說致良知!怎麼致?良知又是什麼?我矛盾過,今天突發奇想,所以來知乎看看,結果失望了,看到的都是書上能找到的,千篇一律,無非是找出證據來說明知行合一以及其他觀點。我把今天的想法寫出來吧!我在想,王陽明為什麼一直非常強調靜坐?他在靜坐的時候在幹些什麼?靜坐跟致良知又有什麼關係?

    心學不在於說,而在於做。王陽明說的話現在你都會說了,但是你能有他的成就嗎?你之所以覺得這些言論沒什麼太新鮮之處,是因為幾百年來這些道理逐漸流傳開了,但是真正懂的人鳳毛麟角。就像禪宗說的智者以手指月,愚鈍的人卻把手當成了月亮。不知道我說明白了沒有?我覺得裡面有個地方需要辨一辨。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與寂。這個寂的狀態不是不存在的狀態。只是"心"沒有感知到花,"心"是寂的狀態,沒有動。花同樣是寂的狀態,因為沒有被"心"感知,對於人是一種無意義的存在。

    知行合一的知是指“良知”。能認識到這一點,才能豁然開朗。如果把知當做認識,那就永遠在迷霧之中。知道做不到的事太多了,有客觀條件所限,不能用主觀努力所克服。比如原登山者現在廢了,那能說他不懂登山?他懂登山,那他現在登不了山,那知行還能合一嗎?

    我們的文明從哪裡起源呢?什麼是善惡,什麼是天理?我們的心會為什麼會有喜樂哀樂,為什麼人心可以感知天地萬物?人性是什麼?為什麼人會思考?我們應該如何去思考呢?我相信,在先秦時代,我們的華夏的先賢也思考過這些重大的問題並留給我們今天同樣的疑問?在此,僅以一個重大的問題做為支點來展開。什麼是理,理在哪裡?自先秦文明一直唐宋儒學復興,這個問題無數的先賢給出了答案。宋代的程頤先生及朱子對這個問題,重新做了梳理並且對流傳近千的儒家文明進行的重構。從這個意義上講,朱子對儒家的復興做出了卓越的工作。孔子孟子以及後世無數的先賢應該感到欣慰。我們的文明能歷經千年的歲月,戰火的洗禮人事的更迭,朝代的更替卻沒有消亡?這是奇蹟嗎?不,我們的文明能流傳千年,決不是奇蹟。哪是,什麼才是這股強大力量的根源?是的,我們的心。對於這個問題,陽明先生給出的解釋是:人心天理渾然。這是一個偉大的回覆,每個華人有一天能感受這句話的意義,將匍匐於良知之下而慨嘆先賢的智慧。在這裡,將不再深入的展開。

    朱子對於儒家學說的重構,後世一般稱之為理學。理學的根基在於,認為物與的關係是,理在物上。並對後世的影響極其深遠。直至到明代,產生許多的社會問題,特別是是對人性的思考,更加的深入。明代王陽明對於理在物上產生重大的疑問,特別是對格物致知,朱子的解釋他認為不是聖人本義。因此,須要對這個題進行重新的思考。 在經歷磨難和痛苦之後,在貴州的龍場在某個應該記入歷史的一天,先生突然明白一個重大的問題:聖人之道,只在此心,不假外求。天理在我的心中啊,它一直都在,從來沒有離開啊。因此,心學的第一個重大的命題,心即理誕生了。關於這一點誕生,不可否認它也受到了陸先生思考的影響。但真正將其確立,是陽明先生。由於理學有了根本性的不同。由此,心學做為儒家學說的高峰,至今無人可以超越。心學存在於每個人的心中,不管你知不知它,了不瞭解它。它都存在,先生不是創造了它,是發現了它。並且為此,追述了我們文明的本源善惡及性的關係。正因為對於善惡及人性的思考,才有了華夏文明的綿綿不絕,縱橫千里,才有我們文明的長江,黃河,沃野千里。

    再累述一點重要的觀點:1.心學上說致良知,佛偈說是如是智慧,道家說是道。如果這者是同一本質,哪麼又何必說這個本質是儒家還是佛偈,或是道家的呢?2.知行合一,做為心學的基石之一。行是指一念意動,而不能僅僅說是實踐。3.心即理,知行合一 這兩大基石同時存在,致良知才能存在。這裡有精深的邏輯。4.格物致知須有精一之:博學 審問 慎思 明辨 篤行。心學的本質是哲學,是須要嚴謹的邏輯,不可以有一絲一毫不明之處。

    心學的好也是他的反面,不信邪自然也不信正(只信自己),不信權自然也不信權威(容易偏執倔強,從他人的視角來說),信實踐(容易陷入經驗主義,拿來主義弄不好),肯定人的價值(肯定自己的價值,自然別人的價值就差事了)。這麼看來,心學更像是精英的學問,告訴精英要相信自己,但對於普通人來說不過是自取煩惱,這也是心學後繼無力的原因之一吧,缺乏群眾基礎。

    心是指自己的心還是大眾的心,要是自己的心就難免偏頗,要是大眾的心,又難以統一。另外,一個人人生很短,能否在有限的生命裡把真心給體認出來,這都是問題。心學要想成為21世紀的顯學,這些問題都需要去反覆揣摩,以使其理論更加完善。陽明先生建立了理論的大框架,但理論的最終完善卻有待後人。但我認為,陽明先生提的體認本心,並非是閉門造車式的體認。借鑑和學習前人已有的經驗也是體認的一部分,但是不是盲目的學習,而是假定公認的道德是對的,再去實踐和驗證。陽明先生格竹子的故事也正如此,如果他完全拋棄程朱理學,他不會去格7天。如果他盲從程朱理學,他應該格死自己為止,也就不能將新學發展起來。儒家講格物致知,別人格來的,也可為我所用。但我證明別人格的不對,也要大膽按照自己的良知來否定,這樣是不是更接近陽明先生的本意?

  • 9 # 小小竹排江中游

    法不輕傳,沒錢莫談;道不輕論,無情無恨;陽明有愛,即天愛。陽明有情,即天情。人不為己 天誅地滅,良知良能一文不名。不害人即是賢良,不怨天即是神人,良知良能者皆是救世主。

    王陽明之學,利人利己,唯我獨尊!難言之意,不可言喻,不怕錯,知錯改錯。不求真,則無事不真。不求歡,則無事不歡,不求明則無處不明。知無不言 言無不盡,此中真意即解陽明。人生得意須盡歡 莫使金樽空對月。凡心難解聖心。我平凡我驕傲,我看美女兩眼笑,我世俗我無聊,哭哭笑笑真正好。人生苦短,及時行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被騎摩托車外賣員撞傷,如何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