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蕭郎君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的關係非同一般,她是武則天的女兒,而李隆基呢,是武則天的孫子,所以李隆基就是她的侄子,既然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為何李隆基要殺掉太平公主,自己的姑姑呢?難道是因為李隆基六親不認?心狠手辣?實則不然,兩人之間有嚴重的利益衝突,李隆基迫不得已才斬除掉太平公主的。

    事情的起因要從韋后之亂說起。韋后是武則天第三個兒子李顯,也就是唐中宗的皇后,她這個人,野心十足,不僅和女兒安樂公主合謀毒死自己的丈夫,還想要效仿武則天稱帝。事情敗露後,被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所殺,而後逼迫其子少帝禪讓皇位給李隆基之父李旦。

    李旦再次登上皇位,多虧了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李隆基成為皇太子,太平公主也因此收穫了更大的權勢。此後,太平公主自持功高,經常干預朝政。李隆基則不喜歡太平公主參政,所以經常使絆子,阻攔太平公主。太平公主看李隆基如此妨礙自己,於是對李隆基產生了敵意,想讓李旦換太子。

    李隆基知道此事後,便開始對太平公主有所防範,兩個人心裡都想除掉彼此,一來二去,仇恨增加,開始了明爭暗鬥,太平公主甚至明目張膽的勸宰相換太子,但未能得逞。李旦看著兩人之間的矛盾越來越大,心裡不安,怕江山大亂,於是主動將皇位給了李隆基。

    李隆基成為皇帝后,太平公主心裡不服,便暗中積攢力量,準備除掉李隆基。李隆基也不閒著,也想先下手為強,最終李隆基先發制人,剷除了太平公主的勢力,並賜死了太平公主。

  • 2 # 無月文化館

    館主來了 ,我是無月,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說到底,無非就是“政治”二字。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雖然昏聵,但是年輕時候,那還真的是英明神武,有王者之風。

    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父親李旦的妹妹,也就是說,太平公主是李隆基的姑姑。

    當年唐中宗李顯殯天后,韋后企圖效法天后武則天,做那一朝女皇帝,為此,韋后勾結外戚,開始把控朝政。

    經歷過武則天一朝的李氏皇族豈能容忍大權旁落外家的不幸之事再度發生,自然暗中開始集結力量準備反對韋后一黨。

    而權力慾望強烈的太平公主也不甘心自己的權力就此被韋后那個女人奪走,便與李隆基達成了共識,結成同盟,來推翻韋氏。

    此後,透過唐隆政變,韋氏一黨被剷除,太平公主和李隆基共同推舉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坐上了皇位,李隆基也因為功勞大而被封為了太子。

    這之後,在朝堂之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都用心培植自己的勢力。

    在朝堂上,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經常因為政見不合而產生的矛盾。

    久而久之,心懷不滿的太平公主,預感到長此下去,自己的權力將會受到威脅,為此,太平公主屢屢向李旦進言,言李隆基非嫡長子,不可立為太子,應廢李隆基,而立李成器為太子。

    太平公主試圖透過培養一個傀儡,來繼續自己的權力掌控。

    但是李旦最終沒有聽太平公主的話,而李隆基也決心將太平公主剷除。

    最終,李隆基登基之後的第二年,太平公主就被李隆基賜死了。

    無月文化,品讀經典,品味文化

  • 3 # 小龍女5505

    唐玄宗李隆基與其姑母、權傾天下、顯赫三朝、風雲半生的鎮國太平公主,曾經因皇權鬥爭是盟友,他得太平公主之力成功剷除專權的韋后一族,才得以順利即位登基。可惜即位之後,也同樣因皇權鬥爭,他們從盟友變成了政敵,走向了對立面,最終演變成你死我活。唐玄宗又一次大獲全勝,而這一次顯赫一時、權傾天下的太平公主敗於自己侄兒唐玄宗之手,唐玄宗為鞏固自己統治,為保住自己皇位,親自狠心的對自己至親姑母下了殺手。以謀反作亂、大逆死罪賜死了自己的姑母太平公主,保住了自己到手的皇位。

  • 4 # 榮耀歷史

    太平公主是史上最牛的公主應該沒有異議吧,先後三次參與宮廷政變,在權力鬥爭中游刃有餘,把一群男子漢玩弄於鼓掌之間,有其母武則天的風範。也許是太沉醉於權力鬥爭無法自拔,直到遇到了比她更厲害的李隆基,被白綾賜死,香消玉殞。

    狗血一般的風流情史

    與大多數唐朝公主一樣,太平公主也有著數不清的情緣。

    她是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最後一個孩子,從小就備受寵愛。吐蕃使者入京求親,指名道姓要娶太平公主,武則天怎麼會同意自己的寶貝女兒嫁到那麼艱苦的地方,於是下令修建了一座道觀,讓太平公主出家,道號“太平”,斷了吐蕃的念想。

    16歲時,李治為她精心挑選了駙馬,城陽公主的二兒子薛紹,也是李治的親外甥。這是一場世紀婚禮,整個長安城都成了節日的海洋,婚後生活也還算幸福,可是天不遂人願,薛紹的哥哥薛顗參與李唐皇室李衝謀反被誅殺,薛紹也被杖責丟入獄中,太平公主苦苦哀求武則天放了薛紹,武則天不聽,薛紹在獄中活活餓死,而此時他和太平公主的孩子才剛剛滿月。

    太平公主寡居了2年,武則天不忍女兒一個人孤單,又為她找了駙馬,自己的侄子武攸暨,而此時武攸暨已經婚娶,武則天竟然命人處死他的妻子,然後把太平公主嫁給了他。真心懷疑武則天對幸福的婚姻理解是否有誤,太平公主也許是看透了吧,徹底放開了自我,墮落了,她開始學母親武則天豢養面首(男寵),甚至還把自己看中的男寵張昌宗送給武則天,於此同時還與眾多朝臣私通,很多人因為做了太平公主的入幕之賓而成為她的政治勢力。

    參與神龍政變

    武周後期,朝堂形成了三股勢力,一股是被武則天召回重新立為太子的李顯為代表的李唐勢力,一股是以武三思為首的武家勢力,另一股則是武則天男寵張昌宗、張易之。

    因為武則天的寵幸,二張的勢力愈發擴張,引起另外兩家忌憚,特別是公元701年,張氏兄弟向武則天告密說李顯長子李重潤和魏王武延基非議朝政,武則天將兩人賜死,張氏兄弟得罪了李武兩家。

    公元703年,張氏兄弟故伎重演,誣告魏元忠和高戩,武則天大怒,要將兩人下獄處死,高戩是太平公主的情人,張氏兄弟徹底得罪了太平公主。

    公元705年,武則天病重難理朝政,太平公主聯合張柬之等人發動神龍政變,誅殺張氏兄弟,隨後逼迫武則天退位,擁立李顯登基。

    也因為在神龍政變中的功勞,李顯授予太平公主“鎮國太平公主”的稱號,還允許其開府,太平公主正式走到前臺。

    主導唐隆政變

    李顯登基後,皇后韋氏與武三思私通,欲學武則天弄權,女兒安樂公主也不安分,要李顯立其為皇太女,也想登基做皇帝。

    公元707年,李顯太子李重俊被逼謀反,先是誅殺了武三思父子,然後打算殺進宮去誅殺韋后,未能成功,兵敗被殺。安樂公主趁機誣告太平公主和相王李旦參與李重俊謀反,李顯欲殺二人,幸得御史中丞蕭至忠勸諫才得以倖免。這也激化了太平公主和韋氏集團的矛盾。

    安樂公主要做皇太女未能如願便毒殺了李顯,韋后集團立李重茂為傀儡皇帝,韋后掌權,眼看武后之亂又起,年輕的李隆基找到了太平公主,雙方達成政治同盟,發動了唐隆政變,誅殺韋后、安樂公主,推相王李旦登基。

    命喪先天政變

    因為擁立之功,李旦也對太平公主頗為信任,讓其參與政事,每次大臣奏請重大事情,李旦都會詢問“這件事情太平公主知道嗎?什麼意見”,然後再問“三郎知道嗎?什麼意見?”三郎就是李隆基,只有得到兩人都肯定的資訊,李旦才會同意大臣奏請。

    正因為如此,太平公主的權勢達到巔峰。她開始渴望更進一步,甚至學武則天做皇帝了。李隆基剛被立為太子時,太平公主並未對這個年輕的侄子在意,然而她不斷髮現李隆基的能力,覺得不好控制,便蠱惑李旦改立太子,因此姑侄兩人埋下了不可調和的矛盾。

    李旦自知沒有能力處理國事,便提前禪位給太子李隆基,太平公主苦勸未果,李隆基登基為帝。太平公主知道李隆基的能力,也知道他肯定不會允許自己這股能威脅他皇位的勢力存在,遲早要清算自己,一旦等他皇位坐穩了就不好對付,太平公主打算先發制人。

    先天元年,太平公主與黨羽左羽林大將軍常元楷、知右羽林將軍事李慈、左金吾將軍李欽等人陰謀發動政變廢黜唐玄宗,計劃提前洩漏,李隆基搶先發動,誅殺太平公主一眾黨羽,不顧李旦哀求,執意賜死太平公主,時年49歲。

    權力是毒藥,會上癮。太平公主生活的環境就處於激烈的權力鬥爭中,這讓她嚐到了權力的滋味,難以自拔,最後身敗名裂。

    說不清的歷史,窺一斑而見全豹。

  • 5 # 春風解語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這一對姑侄,從一開始就是以利益結盟的,皇宮中的親情在權利面前,真的是不堪一擊,如果利益不在了,那裡是反目之時。

    太平公主一生髮動過兩次“政變”,每一次都是成功的,這證明了她是很有能力的。

    “神龍政變”之後,太平公主把李顯送上皇帝寶座,由於她擁立有功,被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可是李顯太過仁慈懦弱,竟然被韋后與安樂公主給毒死了。

    同時韋后也漸漸顯露出自己的野心,此時的政治走向再明顯不過了,韋后、太平公主、安樂公主,這三個女人簡直就霸佔了大唐的政權舞臺。

    在三位女性粉墨登場的時候,李隆基還在隔山觀虎鬥,等到時間差不多了,他出場與太平公主一起發動了“唐隆政變”,此時,李隆基不客氣了,直接把皇位塞到父親李旦的屁股之下。

    利益團體,一切以利益為先

    都說太平公主熱愛權利,那她到底要什麼樣的權利呢?登上那高高在上的皇位嗎?如果想如此,在神龍政變之後,她不是沒有機會的。

    如果不想做皇帝,她為何要與李隆基為敵,要李旦廢了他,另外選一個人做太子呢?

    總之,太平公主的一生還是有些擰巴,如果要保持自己的地位權利,繼續與李隆基聯手就好了,為何非要給自己樹立一個敵人,最後還把自己送上了不歸路。

    太平公主雖然熱愛權利,但是她身上卻有一些女人的優柔寡斷,政治思想搖擺不定,這也許與她的出身有很大的關係,她受盡武則天的寵愛,其性格也很強勢,所以即使已經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她依然想把持朝堂之上的政治。

    李隆基就與太平公主不同,他的政治目標很明確,就是要登上九五之尊的寶座,但是他能力出眾,不可能為太平公主所左右,這就使得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發生了利益上的衝突。

    一個起於利益的團體,在目的達成之後就是清算各自之間的得失了,如果利益受到損害,那一定是反目成仇的時刻。

    雙方的政治博弈,導致了總有一方會退出歷史舞臺

    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政治博弈,從一開始就進行著。

    發動神龍政變之時,李隆基還羽翼未豐,他還不足夠強大,這時需要找一個強大的聯盟,那就是太平公主。

    從一開始,李隆基的目的就不是純粹的要清理君王身邊的奸佞小人,他本身的目的就是上位做皇帝。

    後來李隆基的實力漸漸增強,太平公主才感覺到危機,可是此時她已經無法壓制李隆基了,他的對手已經日益強大。

    強大之後的李隆基也很明白,自己要走到權利的中心,就必須除掉“絆腳石”,而此時太平公主就沒有什麼用處了,她不僅幫助不了自己什麼,還會在關鍵時刻把自己推下水,如此一權衡,李隆基就決定除掉太平公主,一勞永逸。

    而太平公主呢?她惹了一個大麻煩,她開始挑撥唐睿宗與李隆基,企圖達到主弱臣強的目的,通常這是很危險,難度也很高的遊戲,自己要有很強的軍政實力才可以成功,太平從政主要從武周後期開始,他的實力網路還遠遠不夠。

    太平公主的目的是找個聽話的人,可是李家的子嗣不能個個聽話,特別是李隆基這樣一個能力出眾的人,以換太子來鞏固權利,這種方法,實在有些不靠譜。

    總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政治博弈,總會有一個出局的,權利的中心有鮮花浪漫,就有危機四伏,所以只要是鬥爭,就會有人以悲劇告終。

  • 6 # 國史春秋

    沒殺太平公主之前,李隆基這個“皇帝”就像是一個泡在水裡的饅頭,看上去個頭十足,實際上比豆腐還軟。所以,許多人不把他放在眼裡。殺了太平公主之後,饅頭立馬變鐵錘,落地一個坑,砸東西稀碎,人人敬畏。李隆基想做什麼?自然是鐵錘子,所以他要殺太平公主。

    (李隆基劇照)

    那麼,李隆基為何先是當了“饅頭”了呢?因為被他老爹李旦“截流”了一部分權力,還且還是重要的上半部分,三品以上官員任免,及重要軍政、刑獄大事他都無權處置。也就是說他既管不了宰相,也調動不了軍隊。所以,當時李隆基這個皇帝的水分很大,關鍵時刻還受太上皇李旦節制。李旦為何要搞這一齣戲呢?其實他不會別出心裁,而是太平公主一步步在暗中作祟的結果。

    而“半個皇帝”必然是諸事受制於人,而且能不能當下去還是一個未知數。所以,解鈴還須繫鈴人,李隆基只好借殺太平公主之機,逼父親李旦徹底退位。因此表面上看,李隆基殺太平公主是了恩斷怨,實際上另有所圖。怪只怪太平公主在不知不覺中淪為墊背,而她全無覺察,還一直在做著擠掉李隆基的春秋大夢。

    (太平公主劇照)

    公元710年,太平公主與李隆基聯手除掉欲篡奪皇位的韋皇后,然後擁李旦復位。李旦是為睿宗。說是聯手,其實太平公主更多的是靠“售賣”自己的威望和臉面,而起決定作用則是李隆基。因為李隆基有萬騎營一幫刀頭䟡血的朋友為他赴湯蹈火,比如陳玄禮、葛福順、李仙鳧等人。但不能否認的是在除掉韋后的過程中,如果沒有太平公主協助,李隆基斷不會搞得那麼順利。

    按理說,經歷又一輪刀光劍影的拼殺,大唐王朝應該趨於平靜。然而,李旦皇帝寶座之下卻是一筆糊塗賬。首先,太平公主認為自己有成為女皇的資格,手下也有一幫擁躉,所以她在靜觀其變,以待時機;其次一部分人認為李隆基除韋后居功至偉,皇太子非他莫屬;而太平公主卻想先將李成器扶為太子,因為他是皇長子,名正而言順。

    然而太平公主此舉也非秉持公理,而是包藏私心,因為她認為李成器性格柔弱,成不了“大器”,所以便於操控,而李隆基鋒芒畢露,感到棘手。因此,她可以把李成器當作一把梯子,在不久的將來,待時機成熟,好讓自己一舉躍上龍椅。退一步講,即便到時當不成女皇,但多年經營的權勢也不會受損。而咄咄逼人的李隆基就像一隻張牙舞爪的攔路虎,只會摔她跟頭,削減她的權勢。

    但事與願違,李成器不敢無功受祿,再說當年李建成的下場讓他心有餘悸,所以他對太平公主的“好意”始終無動於衷。後來,太平公主又找上門兒來遊說,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而李成器依舊不為所動。之後,太平公主幹脆放棄“爛泥扶不上牆”的李成器,轉而教唆宰相們去向李旦諫言,以廢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

    (宋璟畫像)

    而以姚元之及宋璟為首骨鯁之臣同樣讓太平公主大為失望,他們在擁護李隆基的同時,還建議李旦削弱李成器、李守禮(李賢之子)、李隆範、李隆業等子侄的軍權,以消除對李隆基的威脅,太平公主則安置於洛陽,從而避開她與李隆基的正面衝突。

    其實對於李旦來說,他既不忍心打壓妹妹太平公主,也不想改換太子人選。所以他將太平公主遷置到蒲州不久又將其調回長安,而對李隆基則不斷的授予理政的權力。因此,李旦是從主觀上平衡太平公主與李隆基的關係。但這樣下去終不是長久之計,因為權力的角逐就是快刀斬亂麻,不允許有曖昧之情。所以,李旦漸生傳位於李隆基的念頭,好結束妹妹同兒子的紛爭。

    (李旦劇照)

    但太平公主並不甘願落敗,始終抱著除掉李隆基的幻想。可是有哥哥李旦盤橫於中,她又不能直接對侄兒採取武力手段,而只能用“溫柔一計”將其排擠出局。因此,每當李旦有傳位的舉動時,太平公主便出來橫加阻撓。

    公元712年7月初,彗星現於西方,太平公主指使一位熟悉天文曆法的官員向李旦上書,暗示李隆基要奪取皇位。李旦明白這又是太平公主在背後搞的小動作,於是感到心煩意亂之餘,決定快刀斬亂麻,傳位李隆基。

    太平公主得到訊息後慌了神,急忙來見李旦,又要阻撓。但發現李旦的態度很堅決後,只好改建議說不能“完全傳位”,而是有必要協助李隆基處理政務。結果李旦採了太平公主的建議,他自己仍然稱“朕”,可釋出誥命。李隆基稱“予”,命令稱“制”或“敕”。最重要的是,三品以上官員任免及軍政大事還由李旦說了算,而且他還要每五天朝見一次大臣。

    此舉對於李旦來說,他仍然可以做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的調和劑。對於太平公主來說,依舊能保持自己的勢力不被李隆基削減。因為當時已經有崔湜、岑羲、竇懷貞、陸象先、蕭至忠等五位宰相依附於太平公主門下,恰好李隆基沒有對他們的任免權。另外,對依附太平公主的諸如左羽林將軍常元楷、右羽林將軍李慈、左金吾衛將軍李欽、中書舍人李猷、右散騎常侍賈膺福等人,李隆基也是無可奈何。

    所以,表面李隆基當上了皇帝,其實是太平公主用一招金蟬脫殼之計儲存了自己的實力,還有繼續對抗李隆基的資本。而對李隆基來說,他還需要看父親李旦的臉色做事,如果李旦不想讓他當這個皇帝也是一種話的事兒。所以,李隆基惴惴不安,如坐針氈。

    後來發生的一件事情果然驗證了就在李隆基的擔憂。就在他當上皇帝的四個月後,契丹與奚劫掠漁陽、幽州一帶,於是李旦打算派李隆基巡邊震懾之。但李旦釋出誥命後又覺得欠妥。因為他覺得此舉似乎替太平公主布了一招“調虎離山”之計。如果李隆基離去,到時太平公主節外生枝,李旦恐無法應對。所以便有意延遲行期。

    而李隆基更是備感危機四伏,因為他無法預料自己走後的局勢。再說此次巡邊路線從西北到東北,貫穿了唐朝大半個邊境,再加上需對將帥徵調,士卒訓練等一些事物做詳細的處理,所需時日定然遙遙漫長。如此一來,正好讓太平公主鑽了空子,鳩佔鵲巢鬧劇必然上演。

    公元713年7月初,距李旦釋出誥已過去近八個月,李隆基終於沉不住氣了,於是率領300衛士突襲太平公主。而太平公主尚沉靜在李隆基巡邊後、她好翻雲覆雨,大幹一場的幻想中。

    由於太平公主毫無防備,結果她的那些骨幹成員很快被李隆基拿下。太平公主眼看大勢已去,只好逃入寺廟。第二天,李旦便宣佈不再保留權力,安心去做太上皇。李隆基大獲全勝,改元開元。這一幕與當年李世民玄武門決鬥何其相似!

    所以,李隆基醉翁之意不在酒,其真實目不過是為了向父親奪權,太平公主不過一塊“擋箭牌”罷了。反觀太平公主,也是咎由自取,她盲目自信、不識時務,最終機關算盡,卻誤卿卿性命。

  • 7 # 最強鍵盤手1

    縱觀唐朝歷史,最為出色女政治家,第一位就當是武則天了,中國第一位女皇帝。然而兒第二位政治上大有作為的就是李治與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李隆基能夠繼位還都多虧了太平公主,沒有太平公主發動政變,李隆基的父親李旦就不能繼位,李旦不做皇帝也就沒有李隆基什麼事情了。但是就是這樣一位有功之臣,還是李隆基的姑姑,李隆基一繼位為何將其殺掉。

    太平公主,武則天的小女兒,但是一直也很受武則天的喜愛,也許就是因為長期受武則天的影響,太平公主的一生也充滿了極其濃厚的政治色彩。雖然自己是太平公主,但是一點也不太平。

    當韋后專權的時候,設計毒死李顯,上官婉兒和太平公主擬詔書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李旦參謀政事,但是韋后一干人等不樂意啊,不願意與他們平分天下,便一步步設計架空了李旦,讓李旦做了太子太師,這一下子原本的皇族平衡就沒有了啊,太平公主等人就不樂意了,於是參加了李隆基的誅殺韋后的行動。

    太平公主之所以能夠稱為武則天第二,肯定是有一定的政治手腕的,之後太平公主順利幫助李隆基除掉韋后及其黨羽,並廢除了李重茂的皇位,擁立李旦為皇位。李旦繼位,太平公主權利達到有史以來的最高峰,幾乎超過了皇帝的權利,無論大小事務,李旦統統都要過問太平公主,即使太平公主沒有上朝,李旦也會派宰相去過問太平公主。

    但是太平公主很快發現太子李隆基聰慧過人,有很強的才能,英明神武,一但李隆基繼位很有可能威脅到自己的政治地位,自己的權勢也會一落千丈。太平公主於是就想廢除李隆基的太子之位,大肆散播謠言說李隆基並非嫡長子,最終發動了政變。李隆基也不是吃素的,眼看威脅到了自己的皇位,隨即反抗,最終李隆基繼位,一繼位便殺掉了自己的姑姑太平公主。

  • 8 # 靜夜思160519196

    政治鬥爭沒有親情,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李隆基的哥哥就是了解弟弟的兇殘和無情才趕緊把太子的位置讓出來。太平公主在朝廷的勢力很大,李隆基在實力不夠的時候都不敢與其爭鋒,據說,李隆基還為此讓她的女人打掉了一個孩子。原因是怕太平公主說他只知道滾床單,荒淫無度。

  • 9 # 左說春秋

    謝謝樓笙侃史提問!唐朝女人們的地位很高。出現了三位女強人。第一位武則天,先是廢立兩個兒子,最後改唐為周自己做皇帝。第二位是兒媳韋皇后及其女兒安樂公主毒殺中宗皇帝,也想把持朝政。第三位就是太平公主,把持兩朝朝政仍不盡興,又要廢太子欲自立,於713年被自己姪子李隆基賜死。也許太平公主傳承母親武則天的基因,頗有乃母才能和手段,轟轟烈烈,權傾朝野,若不是遇到象自已一樣優秀的姪子唐玄宗李隆基,很可能成為第二個武則天。要說清楚太平公主如何死的,需要簡介一下太平公主及死亡過程。

    一、貴為公主,驕奢淫蕩。

    太平公主(665一一713)是高宗李治與大周皇帝的幼女。聰明精幹,彼受寵愛。16歲前為逃避吐蕃求婚出嫁,16歲又嫁給姑姑的次子薛紹,尊崇至極。688年薛紹兄長參與宗室李衝造反,薛紹受牽被下獄致死。為安慰女兒,破格加封食祿1200戶,而其他公主例封僅350戶。690年武則天主持改嫁武攸暨。不久武后改唐為周。太平廣置別業,不但大肆包養男寵,而且還與朝中大臣通姦。為鞏固母寵還把心愛的男寵張昌宗送給則天皇帝。因太平頗具政治頭腦和手段,深得重用。連前朝大臣們也多相巴結。

    二、鐵腕參政,屢立奇功。

    武週末期,李、武兩大家族爭嗣鬥爭激烈,勢同水火。為平衡兩家之勢,讓被廢中宗李顯為太子,又讓太平、上官及二張掌實權。太平會同李顯、李旦兩兄上書加封張宗昌為王,武改為封二張為國公。但二張並不滿意太平攬權,宻告太平情夫致使下獄。太平與二張反目。705年,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諫,逼武則天改周還唐,扶植原中宗李顯登極。因太平力除二張助中宗,被封為鎮國公主。立下擁李第一功。正式走向前臺,引發韋皇后及女兒安樂公主忌恨。709年太子李重俊謀反,母女兩人誣告太平及李旦參與,差點丟性命。自此又與韋后及安樂公主結仇。韋后母女為除去太平,不惜毒殺中宗李顯,另立小皇帝李重茂。太平與上官私立宻詔讓韋后與李旦共同主持朝政,意在控制韋后母女。結果韋氏一黨把李旦駕空為太子大傅。李旦之子李隆基發兵變,殺登極IO天的小皇帝及韋氏等,這期間太平讓自己兒子等加入兵變除韋氏,又立扶植哥哥李旦再次登極之功。

    三、把持新朝,廢太子惹禍。

    再次登極的李旦十分依重妹妹太平。新朝七個宰相太平定己黨五人,文武百官絕大多數為太平的人。另外還把持了左、右羽林軍大權,睿宗李旦又成擺設。太平知道自己的哥哥不想當皇帝,懼怕讓位太子李隆基。多次組織大臣說太子的壞話,逼李旦廢太子。以太平的能力和母親臨朝稱制的前例,太平也完全可代兄君臨天下。李旦陷於妹妹與兒子的爭鬥夾縫中。712年退位讓李隆基上位。太平逃入佛寺,太上皇李旦百般求情,太平歸家後仍被姪子李隆基賜死。太平雖有母親的才能,卻遇上一個更有才能的姪子,皇權的排它性,決定了她必死無疑。她死於才能,死於手段,死於不斷膨漲的野心。

  • 10 # 挑戰英語打卡1000天

    近期正在看《宮心計2》,便也來湊湊熱鬧回答下這個問題啦!答案肯定是為了權利!這是毋庸置疑的!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和武則天最小的子女,受到了父母和哥哥們的寵愛,那時候的太平公主對於權利是沒有什麼慾望的。但是,事情總會出人意外,人也不是一下就會變壞,除非他受了很大的打擊。而太平公主就遇到了這樣的打擊,公元688年,太平公主的第一任駙馬薛紹因為嫌疑謀反而被武則天處死。當時太平公主是多麼的愛薛紹。駙馬死後,太平公主的心也隨著駙馬埋近了“深土”。此時太平公主意識到,只有無窮大的權利才能保住自己和喜歡的人,只有無窮大的權利才能為所欲為!

    從此太平公主開始積極參與政治,公元705年,李家的擁護者、宰相張柬之發動兵變,誅殺二張,逼武則天遜位給太子李顯。太平公主由於參與誅殺二張兄弟有功,而受封“鎮國太平公主”,其兄李旦封“安國相王”,開府,封五千戶。公元710年(景龍四年)六月,李顯被韋后與安樂公主毒死。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一起草擬遺詔,立溫王李重茂為皇太子,皇后知政事,相王李旦參謀政事,試圖在韋后與皇族之間謀取平衡,但宗楚客與韋后黨羽商議,改相王李旦為太子太師,架空了李旦,打破了這一平衡。七月,太平公主派其子薛崇簡與劉幽求一起參與了李隆基等誅殺韋后的行動,清除了韋氏黨羽,並親手將李重茂拉下皇位,擁立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太平公主因此番功勞而晉封萬戶,為唐朝公主權勢之頂峰。

    可以說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經權傾朝野,太平公主可能還想更進一步,成為武則天那樣的帝者,這個時候她基本可以左右皇帝李旦的行為。她為了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她極力讓李旦立宋王為太子,因為宋王比較懦弱,但是宋王看到了弟弟平王(李隆基)的野心,便主動退出了太子之爭。

    雖然李隆基當了太子,但是太平公主還是想把他廢了,換一個聽話的順民。他們之間進行了多次的交鋒。公元712年八月,李旦退位,李隆基登基,但是太平公主還不死心,想要毒死李隆基,最後事情敗露,太平公主被李隆基下昭賜死在家中。

    所以李隆基必殺太平公主,這是權利之爭,不是你死就是我死!

  • 11 # 宋安之

    盛唐三連跳:武則天、韋皇后、太平公主。

    唐朝是一個女權主義很強的時代,因此也造就了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帝武則天。

    武則天屬於一個傳奇一個神話,自她成功以後後世千百年中有著無數的效仿者。其中就有她的兒媳婦中宗韋皇后還有寵愛的小女兒太平公主。

    武則天神龍政變之後唐中宗復立,曾經與之共患難的韋皇后也跟著掌權,而韋皇后的野心不止於此,又有一個很明顯的學習物件婆婆武則天。

    於是好不容易可以揚眉吐氣的唐中宗還沒來得及施展治國抱負就被他的患難之妻韋皇后毒死了。

    韋皇后毒死唐中宗以後想學習武則天稱帝,但是擔心相王李旦和太平公主會從中作梗,所以想殺了他們,但沒想到相王李旦之子李隆基還有太平公主聯合起來先下手為強發動了政變,殺死了韋皇后,使她的稱帝夢想還有性命都破碎了。

    韋皇后之後,相王李旦復位是為唐睿宗。李旦復位以後對於兩大功臣李隆基與太平公主是頗為器重,朝中之事都要聽李隆基與太平公主的意見。

    隨著權勢的加重,身上流淌著武則天血液的太平公主越來越不安分。並且開始與李隆基發生了衝突,為了保證自己的權勢地位,太平公主屢次陷害李隆基。

    李旦則試圖在兒子李隆基與親妹妹太平公主之間尋找政治平衡,以免傷害到任何一人。結果卻不是那麼理想。

    有了武則天稱帝的前車之鑑,李旦最終選擇了親兒子李隆基,禪位於李隆基,是為唐玄宗。

    唐玄宗登基後太平公主繼續弄權,還想架空唐玄宗意圖大權獨攬,甚至想效仿母親武則天。姑侄兩個開始繼續鬥法。太平公主想毒死李隆基,結果李隆基再一次發動政變殺死了太平公主,成為最後的贏者,也使武則天開始女人強勢干政的風氣一改,盛唐重新回到男權社會。

    太平公主之死無外乎武則天起女人干政的不正之風,與侄子李隆基鬥法,最終成為政治上的失敗者,最是無情帝王家,血緣上的一家人也救不了她,最後賠上了自己的身家性命。

  • 12 # 玉虛總掌五雷大真人

    太平從小深受武后疼愛,常常讓其參與各種朝廷機密,參政的機會多了,自然從母親身上學到了一些別人學不到的東西,其政治經驗絕非一般,神龍政變後太平被加封為“鎮國太平公主”府邸有禁軍衛隊巡邏,其警衛規格等同皇宮,而且這時候太平的食邑達到了五千戶,也就是說這五千戶的賦稅直接進入太平的私囊,再加上太平家人的食邑,他們一家的食邑至少有八千戶,太平有頭腦,有身份地位,有財力,許多朝臣紛紛投靠,其野心和權欲也不可遏制的膨脹了起來。後來太平又聯合李隆基剷除韋后一黨、擁立睿宗,更加的位尊權重,睿宗經常召她入宮商議大政方針,每次都商談很久,每當宰相呈遞奏章的時候,睿宗第一句話總是問“跟太平公主商議過了嗎?”緊接著便問“跟三郎商議過了嗎?”,太平公主的要求睿宗幾乎沒有不答應的,宰相以下的文武官員的升降罰黜,只在太平的一句話,朝野上下對太平是趨之若鶩,其府邸總是門庭若市。那麼李隆基天縱英才、建有大功、自命不凡,他迫切剷除韋后一黨一個很重要的目的就是當太子,進而成為大權在握、生殺予奪、唯我獨尊的皇帝,而權傾朝野的太平公主則不希望未來的皇帝英明強勢,不受她控制。權力是種最令人上癮和瘋狂的毒品,一旦握在了手中就像肉長在了自己身上,要割肉,必定要見血。所以李隆基和太平公主的矛盾已不可調和,必定有一方要出局,而宮廷權鬥,出局就意味著死亡。

  • 13 # 集賢院居士

    正所謂一山不容二虎,兩虎相爭必有一傷。唐玄宗和太平公主可謂是兩隻老虎。唐玄宗的雄才大略自不必說。太平公主雖是女流,但是政治才能殺伐決斷,都很像她的母親武則天。和李隆基合作發動政變,徹底除掉了亂政的韋后一黨,讓李隆基徹底領教了這個渴望權利的姑姑的厲害。所以,為了奪回實權,唐玄宗只能選擇殺死太平公主。

  • 14 # 青言論史

    所謂“天家父子無親情”,其實不僅僅是父子,皇家成員之間向來感情都是非常淡泊的,兒子殺老子,弟弟殺哥哥這類的事情非常普遍。那麼,李隆基殺太平公主也就很明白了。

    作為把皇權從武則天手裡搶回李家,以及誅殺刺殺唐中宗李顯的韋后等人的功臣,太平公主在唐睿宗李旦登基以後,儼然成了當時的帝國最大的大佬,其權勢直接威脅到了皇帝本人以及皇子們的安全,具體的表現,就是對李旦和李隆基構成了嚴重威脅。

    此時的太平公主,已經把整個長安城的官場幾乎都攥在了手裡面,皇帝想任命幾個官員、下發幾道詔書,都得看太平公主的臉色。這個女人已經到了讓人們懷疑,她要接任她老孃的班,做第二個女皇帝的地步了。

    在這種情況下,生性淡薄的皇帝、李隆基的父親李旦把皇位禪讓給了自己的兒子,由他來對付這個刁蠻難纏的妹子。而李隆基上臺以後,兩邊的矛盾也就公開化,最終李隆基發動政變,將太平公主一黨捕殺,太平公主自己也選擇了自盡。

    其實,說到底,也不過就是權力那點事兒而已。

  • 15 # 中孚鑑

    太平公主是唐高宗李治和武則天的女兒,是唐中宗李顯和唐睿宗李旦的妹妹,唐中宗駕崩後,韋后專權亂政,於是李隆基就和太平公主聯手除去韋氏集團,尊李旦為帝,是為唐睿宗,李隆基為太子,太平公主因為此次有功,所以她此時的地位很高!

    那李隆基為什麼要除去曾經和自己聯手的親姑姑太平公主呢?

    唐睿宗登基為帝后,因為太平公主是他的妹妹,同時太平公主又有大功,所以太平公主權傾朝野,很受唐睿宗的倚重!

    在當時凡是太平公主想做的事,唐睿宗都會同意。朝中大臣官位的升降都是在太平公主的一句話!

    所以太平公主的權利幾乎超過了唐睿宗李旦,很多人就投到太平公主門下,當時朝中的丞相有一多半都是出自太平公主門下!

    開始的時候,太平公主覺得太子李隆基年輕,所以就沒有把太子放在眼裡,但是李隆基是個精明的人,經過一段的想識,太平公主發現李隆基的能力很強,這樣李隆基就威脅到太平公主的地位!

    所以太平公主想要廢去李隆基的太子位,改立一個好控制的人來做太子。同時太平公主還經常派人監視李隆基,並且在李旦面前說李隆基的壞話!

    這使李隆基很擔心自己的處境,而李旦又不想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發生矛盾,因為一個是妹妹,一個是兒子。

    後來李旦因為相信星相,認為自己不適合做皇帝,於是就不顧太平公主的反對,禪位給了李隆基,自己做了太上皇!

    李隆基雖然做上了皇帝,但是李旦還活著,所以太平公主就倚仗權勢和李隆基發生衝突,並且圖謀廢掉李隆基的帝位。

    但是李隆基卻先發制人,打敗太平公主,最後太平公主被賜自盡!

    所以,太平公主和李隆基之間,是相互矛盾的,太平公主想要維護自己的地位、自己的權利,但是李隆基威脅到了她,而李隆基是太子、是皇帝,太平公主也威脅到了他!所以他們最後終於發生衝突,最後以太平公主被賜自盡結束!

  • 16 # 張生全精彩歷史

    李隆基殺太平公主,是初唐盛唐時期,從玄武門政變開始以來的唐宮恩怨的最後一場大戲,一場收官之作。這場大戲過後,唐朝皇室內部,為了權力,為了登上皇位而互相傾軋廝殺的狀況,便告一段落了。

    從這個角度來說,李隆基要把這場戲推向高潮,要給唐宮恩怨畫上一個句號,他就不能不殺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劇照)

    其實,當張柬之等大臣們擁立太子李顯,奪取了武則天皇位的時候,李顯本來是可以結束唐宮恩怨的。誰知道被武則天長期捏來揉去的這個人,竟然會這麼懦弱。他一懦弱,就讓四個女人看到了希望。這四個女人是:韋皇后、安樂公主、、太平公主、上官婉兒。

    上官婉兒可以像在武則天時期那樣,繼續擔任李顯的“內相”。

    韋皇后可以效仿武則天,讓懦弱的李顯靠邊站,他掌控朝中權力。

    安樂公主雖然只是公主,但是她認為既然女人可以當皇帝,她自然可以當“皇太女”,今後繼承李顯的皇位。

    太平公主資格更老,她是長公主,她在武則天時代就擁有權力,自然不願意放棄這權力。

    這四個女人都開始朝自己的目標奮勇前進。

    先是李顯信任上官婉兒,把政事託付給她。接著韋皇后和安樂公主把權力奪過來。接著上官婉兒不服,把武三思引進宮來制衡韋皇后和安樂公主。然而武三思又為了自己的目的,清理掉朝中擁立李顯的那一幫大臣。然後李顯的太子李重俊看不過去,率軍誅殺武三思,並準備殺上官婉兒。但李顯在上官婉兒教唆下殺了自己太子李重俊。接著韋后與安樂公主加快奪權步伐,毒殺李顯,準備登位。然後上官婉兒與太平公主聯合,擁立李顯另一個兒子李重茂,阻止韋皇后登位。然後韋皇后和朝臣聯合,準備強行登位。

    (李顯劇照)

    在這整個互相廝殺的過程中,李隆基一直冷眼旁觀,一直在尋找把腳插進來的機會。但他處在權力之外,一直找不到合適的機會。當韋皇后與安樂公主毒殺李顯以後,他知道機會來了,毫不客氣就率領軍隊誅殺了韋皇后與安樂公主,並順帶處死上官婉兒。把皇位奪過來,塞在自己父親李旦的屁股底下。

    就這樣,四個女人,他一下就解決了三個,只剩下最後一個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顯然並沒有看出李隆基的目標,在李旦當皇帝以後,她卻依然抓住權力不放,而且繼續爭奪。

    我不知道太平公主有沒有自己的人生目標。是想效法武則天,當女皇,還是擁有權力的慣性使然。如果她是想當女皇,但是她很多無腦的做法,可以說,連武則天的一成都沒有學到。如果說她只想保有權力,則他和太子針鋒相對爭鬥,無疑是自取滅亡。並且,她一直小看了李旦和李隆基這兩個男人的智慧。

    當太平公主不斷打擊李隆基,想鼓動李旦,攛掇朝臣廢了李隆基太子之位的時候,李隆基一直示弱,一直往後退。完全不像誅殺韋皇后、安樂公主、上官婉兒那樣殺伐果然。因為他知道,太平公主可以鼓動大家廢黜他,但他要是發動政變,就是大逆不道。所以他只能示弱,在李旦面前示弱,把資訊傳遞給李旦。

    顯然李旦是接到李隆基資訊了的。這個去世後廟號“睿”的人,做出了一個重要選擇,果斷地把皇位傳給李隆基。

    (李隆基劇照)

    當李隆基登上皇位後,他就可以理直氣壯對太平公主出手了。為什麼?因為他現在是皇帝,太平公主再要反對他,那就是造反!

    結果太平公主依然沒有搞清楚這一點,依然還準備打擊李隆基。李隆基因此毫不客氣地出手,殺了太平公主,給唐宮恩怨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參考資料:《舊唐書》《新唐書》《資治通鑑》)

  • 17 # 聰明的小龍女

    唐玄宗李隆基登上帝位後,就因另一場皇權鬥爭賜死了他的姑母鎮國太平公主。因為其姑母結黨謀反、發動政變,欲取而代之。最終被唐玄宗鎮壓,謀反失敗太平公主黨羽全被誅殺、她也被自己侄兒唐玄宗李隆基賜死於府中,結束了自己既榮耀風光,又結局悲慘淒涼的一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玉米播種越早,出苗越不好!玉米播種期咋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