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燕過紫禁城
-
2 # 攀登的猴子
不會站隊的軍神
大唐盛世中良將眾多,若是要在其中推選第一名出來,恐怕非李靖莫屬。他不僅長於謀略、善於用兵,而且勇猛善戰、功勳卓著,在唐朝初期建立和發展時,他先後平定了大唐的南方各路反王、北方和西方外族勢力,堪稱大唐一代軍神。但“金無足赤,人無完人”,在軍事上絕對是天才的李靖,在政治上的表現簡直慘不忍睹,這也令他雖然戰功顯赫卻數次身處險境,與死神擦肩而過。
1.忠於隋朝結怨李淵。
李靖出身官宦之家,史書說他“少有文武材料略”。隋朝很多大臣將軍都對他稱讚有加。在他跟隨李淵與突厥作戰時,由於隋煬帝無道,各路反王都揭竿而起,眼見隋朝已岌岌可危,對此他卻沒有一點政治敏銳。在李淵也在暗中招兵買馬準備爭奪江山時,他居然準備向隋煬帝告密,被俘後差點就被殺。雖然後來因為李家欣賞他的才識和膽氣得以保命,但有過“前科”的李靖依然是唐高祖的“眼中釘”。在平定割據江南的蕭銑時,他很快就迎來了又一次生存危機。
雙方戰爭陷入僵局時,“高祖怒其遲留,陰敕硤州都督許紹斬之。”要不是許紹愛惜他的才華,為他求情,李靖就命絕於此了。此後戰爭持續好幾年,李靖靠著諸多功績,才慢慢改變了李淵對他的成見。李淵曾專門寫信給他說:“既往不咎,舊事吾久忘之矣。”並任命他為三軍主將,最終平定了江南。
2.繼位之爭乏善可陳。
當唐朝逐步掃除群雄以後,李世民與太子之間的爭鬥進入了白熱化。作為出身秦王府、又手握重兵的李靖,《舊唐書》等史書在這期間對他的記載是空白的。也有傳說是李世民在爭取他的支援時,他是保持中立態度的。但不管怎麼說,這期間他確實沒有發揮什麼作用是不爭的事實,而且中立兩不相幫看似不會選錯,但也因此自絕於勝利者的核心圈子了。當李世民依靠玄武門之變登基後,李靖的處境就稍顯尷尬了。
好在軍神之名確實不是蓋的。公元630年,年近六旬的李靖老當益壯,率軍平定了突厥,一雪突厥趁李世民稱帝局勢不穩之危、逼迫唐太宗簽訂城下之盟的前恥。這個時候發生的一件事很耐人尋味。史書上說:“溫彥博害其功,譖靖軍無綱紀,致令虜中奇寶,散於亂兵之手。”而唐太宗的表現是“大加責讓”。由此可見,唐太宗對軍神心懷不滿的,而原因相信與李靖當初選擇中立不無關係。此後,雖然李世民還專門作出過解釋,還封李靖為“尚書右僕射”。李靖的表現呢?居然是“每與時宰參議,恂恂然似不能言”! 後來,還曾經以有“足疾”為由申請辭職。簡直小心謹慎到如履薄冰啊。
3.功高震主閉門謝客。
由於大唐軍事行動不斷,吐谷渾趁機再次崛起,頻繁侵擾唐朝邊疆。公元635年,李靖請命西征,再現封狼居胥輝煌。戰爭結束後,竟然有人誣告李靖謀反。李世民下令查明真相後,嚴懲了誣告者。但李靖的表現再次讓人感嘆:“闔門自守,杜絕賓客,雖親戚不得妄進。”他的做法是無比正確的,畢竟他的軍功實在是太高了,除了東方的高麗,大唐的三個方向都是他平定的,功績已經高到封無可封的地步了。但從此之後,李靖託病不出,到死都再沒有任何作為。
俗話說: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然在封建王朝裡做官,就必須認準一個旗幟緊跟不放。在兩次改朝換代需要選邊站隊時,李靖都是政治上不正確、押錯了寶,所以也只能夾著尾巴做人了。
-
3 # 小驢品歷史
李靖是唐初名將,因為他戰無不勝攻無不克,有卓越的軍事才能!在站錯隊的情況下依舊拜將封侯。後世為了紀念他逐漸將他神話,托塔天王的形象也為世人所熟知!
他戰功卓著,一生征戰無數,為唐王朝的強盛立下了汗馬功勞。他是個優秀的軍事家,唐玄宗時配享武成王廟,位列武廟十哲之一。同時也是一位出色的軍事理論家,據傳著有《李靖六軍鏡》等多部兵書。據說唐朝著名將領蘇定方、侯君集等都曾隨李靖學習兵法。
李靖出生於官宦世家。他的祖父李崇義是西魏殷州刺史、永康公,李詮父親曾擔任隋朝趙郡郡守。史載李靖長得“姿貌瑰偉”,很早就具有“文武才略”,常對自己身邊的親友說:“男子漢大丈夫如果遇到機遇,必須要幹一番大事業,以求取功名富貴”。可以看出李靖從小便已有了與其年齡不符的雄心壯志,並且對自己的才能很有信心;
因特殊的家庭背景,李靖從小就接觸了很多當時有名的大人物,並受到這些人的關注和讚許。他舅舅隋朝名將韓擒虎非常欣賞自己這位外甥,
《舊唐書李靖傳》記載:其(李靖)舅韓擒虎,號為名將,每與論兵,未嘗不稱善,撫之曰:‘可與論孫、吳之術者,惟斯人矣。
又記載隋朝尚書左僕射楊素、吏部尚書牛弘都非常看好少年李靖。楊素曾說‘卿終當坐此。意思是說你以後也會坐到我這個位置的。
因戰無不勝,逐漸被後世神話
公元621年,李靖陳十策以圖蕭銑,獲高祖讚賞。李淵以趙郡王李孝恭為荊湘道行軍大總管,命李靖為長史,實際負責其事,發兵東征蕭銑。
李靖不負眾望,用兵入神,不出三月便攻克江陵,平定蕭銑,以功授上柱國,封永康縣公。
不久,李靖被任命為嶺南安撫大使,檢校桂州總管,成功將嶺南納入李唐版圖。
公元623年,淮南道行臺僕射輔公祏造反,高祖仍命李靖發兵進討。輔公祏叛亂很快被平定,李靖以功授揚州大都督府長史。
捷報傳來,高祖龍顏大悅,讚歎道“李靖是古之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也比不上!”唐太宗亦稱他是古今第一名將。
後來,李靖更是大顯神威,北擊東突厥,西逐吐谷渾,李靖的軍事指揮藝術達到出神入化的程度。
玄宗時,李靖進入“武城十哲”之列,代表歷代良將坐侍於太公武成王之側,得國家歲時祭祀的待遇。上行下效,在皇室的推動下,民間開始出現自發的祭祀行為,李靖也在此過程中逐漸被神化。
發展至宋代,李靖與毗沙門天王聯絡在一起的程度逐漸加強,其在道教神話中也開始有一席之地。尤其是經過宋代之後神話小說的不斷改造和發展,託塔李天王已成為道教神祇。
-
4 # 聊以自娛2
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藥師,雍州三原(今陝西)人,軍事家,封衛國公,世稱李衛公,諡“景武”。列武成王廟。李靖出生於官宦之家,是大隋名將韓擒虎的外甥。李靖的祖父李崇義曾任殷州刺史,封永康公;父李詮仕隋,官至趙郡太守。李靖本人長得儀表魁偉,由於受家庭的薰陶,從小就頗有“文武才略”,又很有進取之心。他曾對父親說:“大丈夫如果遇到聖明的君主和時代,應當建立功業求取富貴,何必只做一個讀書人呢”!
李靖的舅舅韓擒虎是隋朝名將,喜歡與年少的他談論兵事和戰法,說:“現在可與之討論孫吳(孫武、吳起)之術的人,也只有你啊”! 李靖在隋朝時期先、後擔任長安縣功曹、馬邑郡丞、殿內直長等職。他的官職雖微,但才幹卻聞名於大隋。公卿之中,吏部尚書牛弘等人稱讚他有“王佐之才”。隋朝軍事家、左僕射楊素也撫著坐床對他說:“你終當坐到這個位置”!
隋大業(605年-617年)末年,李靖在馬邑郡(今山西朔縣)任職,隸屬李淵帳下,負責與突厥作戰。當時,各地不斷爆發農民起義,大隋政權搖搖欲墜,太原留守、唐國公李淵暗中招兵買馬,為起兵反隋做準備。李靖發現動向,打算把這一情況報告給隋煬帝,當他來到長安,發現長安已被李淵的唐軍所佔領。李靖被俘,準備斬首。李靖大叫道:“明公興起義兵,本是為天下除去暴亂,怎麼沒有完成大事,而以私人恩怨斬殺壯士呢”?秦王李世民發現李靖是個人才,連忙制止行刑,回去向唐國公李淵報告,李淵也知道李靖是個人才,就沒有殺他。從此,李靖追隨李世民南征北戰,東擋西殺,立下了不少戰功。
大唐建立後,李靖又隨同李世民,參加了平劉武周、擒竇建德、梟劉黑闥、滅蕭銑等戰役,立下了赫赫戰功。李靖憑藉非凡的軍事才能、出色的謀略智慧、優秀的駕馭能力,贏得了李世民的信任、得到了李淵的倚重。武德六年(623年)七月,原投降唐朝的農民起義軍將領杜伏威、輔公祏二人不和,輔公祏乘杜伏威入長安之際,竊據丹陽(今江蘇南京),舉兵反唐。李淵命李孝恭為帥,李靖為副帥,李勣為總管,率大軍東下討伐。輔公祏聽說唐軍到了,忙派大將陳正道率二萬步騎駐守青林、馮惠亮率三萬水師駐守當塗。輔公祏還派人修築了長達十多里的建月城,另用鐵索將長江封鎖起來,任由唐軍叫陣,就是堅守不戰。
李孝恭召集諸將商議,諸將認為:“馮惠亮、陳正通都掌握了強大的兵力,構城固守,守險避戰,短時間內是難以攻取的。不如直取丹陽(非今天的丹陽,這裡指南京),將輔公祏的巢穴搗毀,丹陽如破,馮惠亮等人自然就不戰而降了”。李靖不同意這種意見,他認為:“馮惠亮等駐守的城柵尚且不能攻取,輔公祏固守的卻是石頭城,難道就那麼好輕易攻取的嗎?況且,如果我們攻打丹陽,馮惠亮、陳正通從側背攻擊我們,會是什麼結果呢”?他建議,隱蔽主力精兵,用老弱士兵誘敵攻打馮惠亮、陳正通。待他們追擊時,用精兵埋伏,這樣當塗、青林就容易奪取了,這兩處拿下,丹陽就成了孤城,攻打就沒有什麼後顧之憂了。戰爭形勢正如李靖所料,很快就解決了叛亂。得勝班師,唐高祖李淵升李孝恭為揚州都督。賞賜李靖很多財物,還有奴婢、馬匹。任命他為行東南道臺兵部尚書。並稱贊說:“李靖先後為我除去蕭銑、輔公祏,就是古代名將韓信、白起、衛青、霍去病,也沒有一個能比得上的”!
武德八年(625年)八月,突厥頡利可汗率十餘萬人越過石嶺,大舉進犯太原(今山西太原西南)。李淵任命李靖為行軍總管,統率一萬多江淮兵駐守太谷,與幷州總管任瑰等共同迎擊敵人。由於突厥來勢兇猛,諸軍迎戰多失利,任瑰全軍覆沒,唯有李靖軍取得重大勝利,大唐顏面得以保全。不久,又任李靖為靈州道行軍總管,以抗擊東突厥。李靖在青銅峽附近與東突厥展開激戰,擊敗突厥軍隊,唐高祖任命李靖為靈州都督。武德九年(626年),李世民發動玄武門兵變,李世民繼位,唐太宗任命李靖為刑部尚書、待中書令、宰相等職。
李世民剛登基時,東突厥頡利可汗乘唐朝皇帝更替的機會,率十幾萬精銳騎兵再次進侵佔涇州(今甘肅涇川西北),並長驅直入,兵臨長安附近的渭水便橋之北。不斷派兵挑釁,還派執失思力等人潛入長安城,以觀察虛實。當時唐徵調的諸州兵馬尚未趕到,長安城內能拿武器打仗的不過幾萬,城內百姓人心惶惶。李世民涉險親臨渭水橋,與頡利可汗結盟,突厥這才退兵。
為報此仇,貞觀四年(630年)初,唐太宗李世民任命李靖為定襄道行軍總管,代州都督張公瑾為副總管,靈州都督薛萬徹、幷州都督李勣、華州刺史柴紹等率十多萬大軍討伐東突厥。當時,天氣異常寒冷,李靖率三千鐵騎直搗頡利可汗老巢,其餘各部星夜兼程,包圍攻打各個要點。頡利可汗得到訊息,既對李靖用兵表示驚奇,又感到害怕,部眾無不大驚失色。斷定:如果唐兵不是傾國而來,李靖決不會孤軍深入的,於是“一日數驚”。李靖探知這一訊息,採用離間之計,威逼頡利可汗的心腹、親信康蘇密前來投降。李靖隨後迅迅速佔領定襄,俘獲隋齊王楊暕之子楊政道及原隋煬帝的正妻蕭皇后。頡利可汗聞訊,倉皇逃往磧口(今內蒙二連浩特西南)。唐太宗得知李靖大敗東突厥,非常高興。封李靖為代國公,增加食邑三千戶,賜錦帛六百段及名馬、寶器等財物。並讚歎:“漢朝李陵帶領五千步卒進攻匈奴,最後落得歸降匈奴的下場。李陵尚且得以留名青史。李靖以三千騎兵深入敵境,攻克定襄,威振北狄,這是古今所沒有的奇勳,足以雪往年在渭水與突厥結盟之恥”。
與此同時,李勣率軍從雲中(今山西大同)出發,與突厥軍在白道(今內蒙呼和浩特北)遭遇。唐軍奮力衝殺,把突厥軍打得潰不成軍。其他各路唐軍如期完成各自的進攻目標,殲滅和打潰突厥軍的有生力量。頡利可汗一敗再敗,損失慘重,他收攏殘兵敗將,退守鐵山。清點時,發現只剩下了幾萬人馬。頡利可汗到了山窮水盡的境地,只好派執失思力入朝請罪,請求舉國歸附唐朝,並表示願意入朝。其實,他內心尚猶豫未決,意欲贏得時間,以苟延殘喘,俟草青馬肥之時,逃到大漠以北,以捲土重來。同年二月,李世民派鴻臚卿唐儉、將軍安修仁去撫慰頡利可汗,李靖揣摩到李世民這樣做的真實意圖,對張公謹說:“使者到了頡利可汗那裡,突厥必定會放鬆戒備。我們就乘此良機,選拔精騎一萬,攜帶二十天的軍糧,帶兵從白道襲擊突厥。”張公謹說:“陛下已經下詔准許頡利可汗歸降,朝廷派去的使者也在那裡,恐怕不宜去討伐進擊”。李靖說:“這正是用兵的良機,時機不可錯過,這就是韓信之所以消滅齊國的道理。即使像唐儉等使者由此遭到什麼不測,又有什麼可惜的呢”?
於是,李靖率軍直逼陰山,遇到突厥斥候千餘帳,一戰將其全部俘獲,命他們與唐軍以同行動。這時,頡利可汗見到唐使臣,放鬆了戒備。唐軍前鋒蘇定方率領的兩百餘騎又乘著大霧,悄然疾行,直到距牙帳七里遠的地方才被突厥人發覺。的頡利可汗如同驚弓之鳥,慌忙騎上馬逃跑了,突厥軍於是四散而逃。李靖大軍隨後趕到,殺敵一萬餘人,俘虜十幾萬,繳獲牛羊數十萬只(頭),並殺死隋義成公主。頡利可汗率萬餘人想北過大漠,在磧口受李勣阻擊,不敢向北逃竄,其餘沒來得及逃跑的酋長,首領皆率部投降。不久,頡利可汗被大同道行軍總管、任城王李道宗擒獲,送到京師。東突厥從此宣告滅亡。西域各部汗國聞知,先後歸附大唐,稱唐太宗為“天可汗”!
此後,佔據青海的吐谷渾進犯大唐邊境,唐太宗決定大舉討伐,因滿朝文武無人敢擔當此任,李世民自然想到了足智多謀、威震邊庭的李靖。這時李靖年事已高,患有足疾。老將軍聽說朝廷將要遠征吐谷渾的訊息,頓時精神抖擻,他主動去求見宰相房玄齡,請求掛帥遠征。唐太宗大喜,任命李靖為西海道行軍大總管,李靖統一指揮兵部尚書侯君集、刑部尚書李道宗、涼州都督李大亮、右衛將軍李道彥、利州刺史高甑生等五路大軍,反擊吐谷渾的戰爭就此拉開。
狡詐的吐谷渾伏允可汗聽說唐軍到來,下令向西逃跑,並把野草燒光,用以斷絕唐軍馬草。各路諸將大都認為唐軍戰馬贏瘦,缺少草料,不適合長途追擊。兵部尚書侯君集則認為:吐谷渾已“鼠逃鳥散,斥候亦絕,君臣攜離,父子相失,取之易如拾芥,此而不乘,後必悔之”。李靖完全贊同侯君集的意見,決定不給敵人喘息的機會,於是兵分兩路:李靖與薛萬均、李大亮等從北道,侯君集、李道宗從南道,兩路大軍一齊進發。
李靖親率北路軍在曼頭山(今屬青海)擊敗吐谷渾軍,用繳獲的大批牛羊充作軍食。北路主力也先後在牛心堆、赤水源兩地大敗吐谷渾軍。侯君集、李道宗所率南路軍進展也很迅速,他們深入荒漠二千餘里。這裡荒無人煙,溫差變化大,有時酷熱難忍,有時寒冷得令人顫慄。他們克服了種種困難,長途奔襲,到了五月,終於在烏海(今青海興海)追上了伏允可汗,並大敗其軍。薛萬均部則在赤海打敗了吐谷渾天柱王的軍隊。
李靖都促各軍繼續進擊,連戰告捷。一直打到吐谷渾西陲且末(今新疆且末)。部將契苾何力追擊伏允可汗,破其牙帳,殺數千人,繳獲牛羊二十多萬頭(只),並俘虜了其妻、子、部眾。伏允可汗率一千多騎兵逃到磧中,不久,伏允可汗走投無路自縊而死。他的大兒子大寧王慕容順則殺死天柱王,率眾降唐。李靖率軍經過了兩個月的浴血奮戰,終於大勝吐谷渾,大唐王朝為了控制吐谷渾舊境,封慕容順為西平郡王、趉故呂烏甘豆可汗,並留下李大亮協助防守。
在征討吐谷渾時,鹽澤道總管高甑生貽誤軍機,受到李靖的軍法懲處。高甑生為報私仇,串通廣州都督府長史唐奉義誣告李靖謀反。李世民下令徹查此事,弄清了真象,以誣告罪將高甑生流放邊疆。從此,李靖心受刺激,閉門不出、謝絕會客。貞觀二十三年(649年),李靖病情惡化,當時同樣身患重病的唐太宗親臨病榻探望。他見李靖病危,涕淚俱下,十分難過地對李靖說:“公乃朕故舊,功蓋社稷”。這年四月二十三日,李靖去逝,享年七十九歲。李世民特命陪葬昭陵,賜諡號為“景武”,名列凌煙閣。不久,唐太宗也隨之而西去!
回覆列表
李靖,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
1、內外戰皆一流:歷史上的一流軍事家,或者在對內統一戰爭中戰功卓著,如王翦、白起、韓信、耿弇、楊素;或者在抵禦外侮、開疆拓土上彪炳史冊,比如衛青、霍去病、岳飛、戚繼光等等,但幾乎沒有一個軍事家,能夠像李靖一樣,內外皆取得輝煌戰績。
(1)對內:李靖是唐統一天下的最主要功臣之一。在平等蕭銑、輔公祏等戰爭中,都是實際指揮的主將。不僅如此,他還為唐朝安定了嶺南之地,體現了其軍事才能以外更加難得的政治才能和見識;
(2)對外:李靖作為軍事統帥,北平東突厥、西破吐谷渾,為建立不久的唐朝掃平了北部、西部最大的兩個心腹之患,為輝煌的大唐奠定了堅實基礎,其偉大功績與衛、霍相比,毫不遜色。
2、理論與實戰兼具:李靖是中國歷史上少有的既有赫赫戰功、又有軍事理論的軍事家。他曾著有《六軍鏡》等多部兵書,可惜大多散佚,現在我們只能從《衛公兵法》等文獻中管窺一二了。
3、德才兼備:自古功高蓋主者,難有全身而退人。李靖是個例外,他出將入相,不僅在軍事、政治上都有大建樹,更能得善終、善評,實在是難得。這一方面當然與李淵、李世民的容人之量有關,更與李靖為人平厚、謙儉恭順、絲毫不居功自傲的善於謀身的品德有關。
可以說,李靖是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軍事家之一,是千古一流的帥才,也是功績最高、結局最好的軍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