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都是雞腿惹的禍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無正史記載,就《三國演義》來說,黃蓋前後侍奉孫堅、孫策、孫權一家三代,仍江東元勳之臣。

    黃蓋年輕時,是正兒八經的科班出身,後來才跟隨孫堅南征北戰。黃蓋到達江東之後,開始被任命為一些民風彪悍地區的地方官。他採用先禮後兵、殺雞儆猴的策略很快樹立威望,把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條。赤壁之戰後,他又受命前往各地平叛,功勳卓著。

    做為三朝元勳級別老臣,為了江東大計直接被“苦肉計”打的幾個月好不徹底,但為了江東大業,他義無反顧,身先士卒。赤壁一戰,從結果上來說,直接形成隆中對時所說的天下三分,各國暫時穩定。無論從出發點、還是從結果上來看,黃忠的做法合乎他自身的定位!

  • 2 # 星漢燦爛原創詩詞

    當時曹操起兵八十萬,意欲一舉蕩平江東!憑曹操的實力,足以碾壓孫權。因此黃蓋的苦肉計無疑是久旱逢甘霖。他以自己的不幸扭轉了整個戰局,改變了命運,因此是值得的!

  • 3 # 中行偃1

    曹操為什麼把馬超家族給滅了?按照《三國演義》去說,孔明叫劉備作書於馬騰之子馬超,令興兵入關,曹操因此不敢南下。曹操滅了馬超家族,背叛曹操的下場!

    孫盛說:《江表傳》之言,當是吳人慾專美之辭。就是吳華人在撒謊!“赤壁之戰”根本就不存在。於情於理都說不通:(赤壁之戰)

    瑜部將黃蓋曰:"今寇眾我寡,難與持久。然觀操軍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乃取蒙衝鬥艦數十艘,實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書報曹公,欺以欲降。”他拿曹操當傻子!我相信憑黃蓋他不敢吧?黃蓋要詐降,首先他的老婆孩子先處理好,或者提前入曹操的地區。其次,應該有輿論散佈孫權或者周瑜與黃蓋有不解之隔閡。

    這兩個條件都沒有,你無緣無故地就來投降,而且還是孫堅時期的舊臣,你不是詐降是什麼!不用說曹操了,他手下的大臣哪個看不出來?周瑜打黃蓋,早不打晚不打?而且,之前的一系列活動,如:草船借箭、借東風、蔣幹盜書、連環計等等一頓折騰,無不是提前告訴曹操要打你了!

    曹操即使再傻,他至少應該問黃蓋的老婆孩子在那條船上?跟沒跟他一起來?沒有,立即攻擊他。曹操在上游,黃蓋在下游,上游打下游!勢如破竹……

    《三國演義》也好、《江表傳》也罷、還包括《三國志》,都不能自圓其說!因此黃蓋詐降是不能成立的。黃蓋是一名經驗豐富的戰將,他斷不可能出此下策,這無異於自投羅網。他要真那麼做了,周瑜不把他打死,曹操也不能放過他。

  • 4 # 風中聽雨

    黃蓋,三國時吳國著名將領,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零陵)人。能征善戰,有謀有勇,擅長使鐵鞭,作戰極為勇猛,一生立過無數戰功。最初任鄉間小官,後被推薦為“孝廉”,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便追隨孫權。

    少時家貧,倚靠賣柴維生,生活困苦,所以更加努力讀書,希望出人頭地。最初任鄉間小官,後被推薦為“孝廉”。黃蓋是個智勇兼備的武將。成年後忠心追隨孫堅,久戰沙場,殺敵無數。 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黃蓋隨周瑜、魯肅在赤壁迎戰曹操,向周瑜獻計:“今寇眾我寡,難以持久。然綱操軍方連船艦,首尾相接,可燒而走也。”周瑜採納了他的計謀。此後,又用苦肉計(即常說的“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率數十艘裝有乾柴、油膏的小艦詐降曹操。當小艦靠近曹軍大船時,黃蓋下令放火。時正刮東南風,風助火勢,曹軍大敗。黃蓋以功官拜武鋒中郎將。後來,長沙、益陽被山越人攻破,黃蓋率軍平定,被封為偏將軍。《三國志·吳書》載,黃蓋死後,“華人思之”,東吳各地“圖畫蓋形,四時祭祀”。陳壽評曰「凡此諸將,皆江表之虎臣,孫氏之所厚待也。」

    當時為了取得赤壁大戰的勝利,打敗強大的曹軍,黃蓋和周瑜成功地利用苦肉計,詐降曹操,從而贏得了赤壁之戰的最後勝利,黃蓋的做法是值得的。赤壁之戰,曹操自負輕敵,指揮失誤,加之水軍不強,終致戰敗。孫權、劉備在強敵面前,冷靜分析形勢,結盟抗戰,揚水戰之長,巧用火攻,創造了中國軍事史上以弱勝強的著名戰例。

  • 5 # 文螢之

    《三國演義》中,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黃蓋的做法,私以為,對!理由如下:

    第一,首先不考慮任何因素,僅僅只看成是周瑜和黃蓋兩個人之間的事情,正如歇後語一樣,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此事旁人就無須多言。甚至只需看成是,黃蓋一個人願意,周瑜也不願意的事情。只要真正的當事人願意,任何人的干預都顯得微不足道。這是對黃蓋權利的尊重,是滿足了其想被打的心願。

    第二,當把這件事情,反之孫劉大戰曹操的策略中,毫無疑問,也是對的。正如《三國演義》中一樣,其效果確確實實的達到了。因為,對於曹操的多疑,只有真實才能保證萬無一失,才能在在曹操和曹操眾多謀士那裡過關。

    第三,至於這個願意捱打,假裝投降人選,也是黃蓋比較合適。首先,這個人要對曹操有足夠吸引力,也要在東吳舉足輕重,捱打後心不服選擇投降,才更合理,曹操也才更容易相信,更願意接受投降者;其次,這個投降的人,要能以大局為重,願意為東吳犧牲;再者,這個人要與周瑜關係良好,見解相同,才能配合這個局的搭建;最後,這個人要有魄力,有一定的智慧,有勇氣當擔這樣的重任。綜上幾點,黃蓋都非常適合。
  • 6 # 原度拾趣

    黃蓋這樣做,我認為是對的,完全符合東吳開國元勳的行事風格。

    黃蓋,字公覆,零陵人,東吳開國功臣。

    孫堅江東打天下的時候,黃蓋就追隨在左右,一起南征北戰。孫堅死後,黃蓋跟程普等幾位老將全力支援孫策回江東東山再起,這無疑給了孫策巨大的信心。

    孫策跟他的父親孫堅一樣英年早逝,弟弟孫權接替哥哥執掌江東大業。孫氏在江東經歷三世,黃蓋等老將捨身忘死,一心輔佐。

    黃蓋忠心耿耿,堪稱孫氏鐵桿戰將。為了孫氏江山,黃蓋什麼都可以獻出,別說苦肉計,就是拿走他的性命眉頭都不會皺一下。孫氏能在群雄逐鹿的東漢末年始終能佔有江東之地,君臣一心,人人以大局為重,是決定因素。作為開國元勳的黃蓋自然更是如此。

    黃蓋早年跟隨孫堅討伐董卓時,就曾見到過曹操,深知曹操機謀善斷,城府頗深。所以他叮囑周瑜一定要把苦肉計坐實,千萬不能手軟,否則一旦被曹操識破,將前功盡棄。

    現在不少人認為,以曹操的智商肯定不相信黃蓋會真心投降,一個輔佐孫氏三代的開國功臣是不可能背叛自己主公的。的確沒錯,曹操其實比誰都清楚,但仍然會接受黃蓋來降。原因有二:

    第一、赤壁一帶冬季刮西北風,不可能出現東南風,這樣就排除了火攻的可能性。曹操認為,既然不能火攻,黃蓋就算是詐降,也不可能馬上做出對自己不利的舉動,畢竟在我的地盤。只要你黃蓋敢來,我就能讓你露出狐狸的尾巴。這點自信,曹操還是有的。

    第二、做給手下人看。如黃蓋這樣的開國功臣都不堪忍受碧眼小兒,可見江東君臣並非鐵板一塊,揮師江南必將摧枯拉朽,一舉蕩平。曹操這麼做的目的是想提振將士計程車氣。

    另外,曹操也想透過接受黃蓋這樣的忠臣良將,向世人特別是手下表明他求賢若渴的心情,這是曹操籠絡人心的慣用手段。

    然而,令曹操萬萬沒有想到的是,凡是皆有意外。冬季一向不刮東南風的赤壁前線,在黃蓋來降的當夜卻東南風大作。這個時候,曹操就算有天大本事也來不及了,最終只能吞下慘敗苦果。

    成事在天,謀事在人。當初,黃蓋向周瑜獻苦肉計的時候,憑著對東吳的一片忠誠,從來不會想計策一旦被曹操識破,將會招來殺身之禍。

    也許是黃蓋的赤膽忠心感動了上天,也許是上天不忍看到東吳成為曹操囊中之物,最終成全了黃蓋。

    要知道,凡是有價值的事,就是對的,就應該全力以赴,即便天不作美,也問心無愧。東吳名將黃蓋如此,我們亦應如此。

  • 7 # 追風少年老曹

    首先我們來大概認識一下他,黃蓋,三國時期吳國的著名將領,今湖南省人,能征善戰,有勇有謀,一生立過無數戰功,總體來說算是一位正能量人物。

    不知道提問者所提到的黃蓋的做法對不對一事,具體指他的哪些做法。所以我這裡就梳理一下他比較知名的一場戰役,也是他主導獻計的,那就是火燒赤壁。

    黃蓋最先追隨孫堅打天下,孫堅死後,便追隨孫策,孫策死後,繼而追隨孫權。赤壁大戰時,黃蓋提議火攻,配合周瑜,行使苦肉計,並詐降曹操,最後火燒曹操水軍,立下大功。我想提問者應該指的就是黃蓋詐降的這個做法吧。兵不厭詐,是那個年代為了打勝仗,奪取天下的一種智謀手段之一,相信換做其他人,在當時那個作戰環境中,有這麼好的想法也會去實施的。所以個人認為黃蓋在火燒赤壁戰役中,詐降曹操的做法總體是妥當的。

  • 8 # 劉坤忠120

    黃蓋是東吳三代老臣,為孫氏盡心盡力,雖為江東十二虎臣之一,武藝一般,但能赤膽忠誠,為江東屢建功勳。。。赤壁之戰前夕,曹操屬下蔣幹以周瑜學友身份過江探刺軍情,周瑜與黃蓋計議,上演一曲苦肉計,周瑜與眾將商議軍情,黃蓋以老臣身份頂撞周瑜,周瑜為在蔣幹面前不失顏面,也是為了嚴肅軍規,令人將黃蓋拿下,剝去衣服,重打八十軍棍,打得黃蓋皮開肉綻,死去活來。當晚周瑜與蔣幹喝得大醉,同床就寑,實際二人非常清醒,各懷心事。蔣幹呼喚周瑜不醒,起身下床,搜尋周瑜室內檔案,見案頭有破曹機密軍情,納入懷內營離開,吩咐下人划船回曹營。一切都在周瑜佈置之中,軍情是假的,暗囑巡邏士兵放行。。。蔣幹將盜取檔案獻於曹操,又說及黃蓋被打之事,後黃蓋差人到曹操處聯絡投靠事宜。208年秋冬之際,赤壁之戰拉開帷幕,黃蓋詐降曹操,用引火之物靠近曹營連環大般,藉助東風火燒曹操戰船,把曹操軍馬燒得鬼哭狼嚎,一敗塗地,孫劉聯軍大獲全性。。。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為了江東利益,為了東吳生死存亡,黃蓋吃點苦頭是值得的,他的做法是對的。

  • 9 # 今生情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句在群眾中流傳很廣的口頭語,是赤壁之戰中的一個重要情節。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這個在這次大戰中,雖然諸葛亮首立頭功,在南屏山設壇,借來了東風,但倘若沒有黃蓋駕扁舟去詐降曹操,那麼赤壁之火還是燒不起來。所以,儘管黃蓋被周瑜打得遍體鱗傷,這幾十板子捱得還是很值得的。周瑜打黃蓋這個故事,也叫苦肉計。

    黃蓋,字公覆,零陵泉陵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

    黃蓋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建安十三年(208年)赤壁之戰時,黃蓋前往曹營詐降,並趁機以火攻大破曹操的軍隊,是赤壁之戰主要功臣之一,以功拜武鋒中郎將,他也因為此事蹟而被後人廣為傳頌,小說《三國演義》在刻畫黃蓋這一人物時描寫了“苦肉計”的故事。不久武陵蠻夷反,攻打城邑,黃蓋以五百人,放其半入,攔腰截擊,大破諸賊。春去夏來,寇亂盡平。後又平討長沙益陽縣山賊,加偏將軍。官至偏將軍、武陵太守。

    周瑜打黃蓋的故事

    “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這句歇後語陪伴了我們很多年,那麼到底周瑜打黃蓋是個怎麼樣的呢?

    赤壁之戰,三國時期最著名的戰役之一,當時曹操帶著他的百萬大軍南下準備一舉殲滅蜀吳聯軍,劉備和周瑜知道,自己區區五萬兵力,遠不是曹軍的對手。正當劉備和周瑜兩人無計可施的時候,黃蓋來到帳中找到周瑜,說:“大人,我可以假裝投奔曹操,讓曹操放鬆警惕,之後再找機會把曹操的大軍一舉拿下!”周瑜想了一下,便同意了黃蓋的方案。

    於是在一次軍事會議上,周瑜和黃蓋大吵了起來,黃蓋甚至出言不遜,讓周瑜下不了臺來。周瑜大怒,下令要把黃蓋趕出軍營。在眾多將領的苦苦哀求之下,周瑜沒有把黃蓋逐出軍營,但還是被周瑜打了五十軍棍。

    這件事被曹軍派來的探子知道了,便把這件事迅速報告給曹操。後來曹軍的探子又聽說黃蓋對周瑜懷恨在心,想投奔曹操。曹操大喜,滿心只等著黃蓋前來投降。赤壁之戰當天,黃蓋帶著幾名士兵駕著一艘小木船駛向曹操龐大的艦隊。黃蓋的船上裝著整船的乾草。

    曹操看到黃蓋,自以為這仗贏定了。沒想到,黃蓋竟然點燃了船上的乾草,隨後和士兵一齊跳入水中,遊走了。無人駕駛的木船衝向曹軍的船隊,頓時,火光沖天,哭喊聲、爆炸聲響成一片。赤壁之戰也成為戰爭史上以少勝多的典型案例。

    可以說黃蓋是赤壁之戰重要功臣,此次現役保得江東免遭曹操血戮保得江東太平,所為這幾十辮子還是值得的!

  • 10 # 夏冷

    俗話說:兵不厭詐。《三國演義》中,赤壁大戰是一場重頭戲,這場戲的結果,奠定了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面。為了打好這一場大戰,三方都在各使計謀,首先曹操派蔣幹來到東吳,以老同學的身分探望周瑜,企圖從周瑜這裡探聽虛實,看周瑜的戰前準備,得此訊息的周瑜立即召開帳前會議,做好了如何應對蔣幹的一系可計策。在蔣幹到訪時,黃蓋頂撞周瑜,被周瑜在蔣幹面前痛打八十殺威棍,打得黃蓋皮開肉綻,使蔣幹看到他們之間的矛盾,然後,周瑜帶蔣幹觀看軍營,使蔣幹看到周瑜的破綻之處,晚上睡覺時,又讓蔣幹看到周瑜的軍事佈局文書,使蔣幹將軍事情報連夜帶回,周瑜又故意使巡邏隊網開一面,使蔣幹的不辭而別,驚險中又安全迴歸曹營,使一切成為合理而無懈可擊。周瑜做的這個局天衣無縫,使蔣幹中計。然後黃蓋詐降曹操,使曹操將水軍船隻連在一起,待東風來到時放火燒船,使曹操大敗而歸,周瑜贏來了赤壁大戰的勝利。

    黃蓋在東吳將陣中,功夫一般,年齡最大,堪比劉備陳營中的黃忠,二人均以忠於主上而著稱。赤壁大戰中,黃蓋主動獻出苦肉之計,雖然自己身體受傷,有所犧牲,但以自己的犧牲,贏來了戰爭的勝利,在這一點上,黃蓋是值得的。

    苦肉計巳成為歷史上有名的計策。黃蓋以後,後人也借鑑這一計策,演出了一些有聲有色的故事。王佐斷臂,就是岳飛傳中為了陸文龍而採用的一個成功故事,不僅破了金兀朮,也挽回了陸文龍。這是後話。

  • 11 # 周志國

    黃蓋的做法完全是正確的,《三國演義》中有一個經典的片段就是“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主要原因有以下分析:

    黃蓋的做法主要是想詐降,與周瑜聯手上演一場苦肉計給曹操看。當時赤壁之戰在即,曹操水陸聯軍有八十萬之多,而孫劉聯軍只有區區的十幾萬相差懸殊。想要打贏這場以少勝多的戰役,就必須要使用計謀智取,黃蓋提議採用火攻的方法才可取勝。但是曹操是何等的聰明啊,想要騙過曹操的慧眼可不是那麼容易的。

    黃蓋要演苦肉計,就要演的真實,不能讓曹操看出破綻。為了取得曹操對自己的信任,在會上故意頂撞周瑜,自認為功高蓋主倚老賣老,完全不把周瑜放在眼裡,大放厥詞敵強我弱不能與曹軍開戰的言論,周瑜認為黃蓋在動搖軍心,下令處斬。好在眾將求情,念在黃蓋平日有功,改為重打100軍棍。可憐年過古稀的老將軍,被打的皮開肉綻臥床不起,心生反意想投奔曹操。黃蓋的想法被曹操安排在孫劉聯軍的奸細知道,把訊息傳了過去,曹操對此很是高興深信不疑,決定招降黃蓋老將軍。

    黃蓋見到曹操上當時機已成熟,就帶領士兵趁著夜色乘船偽裝詐降,這才引發了火燒曹營,孫劉聯軍在赤壁之戰以少勝多大勝曹操的故事。

    所以說黃蓋的做法完全是正確的,首先為了獲取信任與周瑜唱反調錶示不和,然後親自上演苦肉計忍受血肉橫飛之痛,最後獲取曹操的足夠信任才有機會乘船詐降火攻曹軍取得大勝。

    歷史上也對黃蓋的老當益壯、精忠報國的精神充分肯定和讚揚,有黃蓋湖、黃蓋鎮等地名以示紀念,表達了對黃蓋老將軍最崇高的敬意!

  • 12 # 文史百家

    三國時期東吳的大將黃蓋受命詐降到曹操的軍營,為了取信於曹操,周瑜故意藉故痛打黃蓋一頓,讓黃蓋假裝氣憤而投敵。

    龐統勸曹操將戰船連在一塊,給周瑜利用火攻創造條件,最終孫劉聯盟取得赤壁之戰的勝利。

    黃蓋這麼做有沒有錯呢?其實這本無對錯之分,因為那個時代便是如此。

    三國是一個亂世之秋,軍閥混戰,爾虞我詐,本就是常事。

    在那樣一個時代弱肉強食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則。面對曹操的大軍壓境,東吳為了保全更大的利益選擇犧牲一個黃蓋,實在算不得什麼。

  • 13 # 金旺之都

    周瑜打黃蓋

    一個願挨

    一個願打

    演奏了三十六計當中的一計

    苦肉計

    不論對錯

    最終達到了

    他們都想要得到的目的

  • 14 # 雲舒庭

    黃蓋老將軍真了不起,佩服他這種奉獻精神。

    獻計破曹

    《三國演義》作為四大名著之一,一直受到人們的喜愛,其中“火燒赤壁”的故事,在民間也廣為流傳,可謂婦孺皆知。人們都佩服周瑜有勇有謀,佩服諸葛亮能巧借東風,但往往忽略了獻計又“獻身”的老將軍黃蓋。

    黃蓋可以說是智勇雙全的人物,在東吳和曹魏兩軍對峙於赤壁之時,他根據時局,提出了火攻戰術,可見除了周瑜和諸葛亮能在手心上寫出“火”字之外,還有黃蓋能洞察戰局形式,他又向周瑜提出用詐降的辦法,最後實施了苦肉計。周瑜假意下令杖打五十,打得皮開肉綻,為了不讓蔣幹看出破綻,老人家被打得著實不輕。

    我們知道有個歇後語:周瑜打黃蓋 ———— 一個願打,一個願挨。就是因為他心中有自己的國家,所以他承受能巨大的痛苦,甚至是不怕犧牲的危險。

    赤壁大戰之後,武陵發生蠻族叛亂,被他設計蕩平;長沙益陽受到山賊侵犯,黃蓋再次平定。

    奉獻精神

    長路奉獻給遠方,玫瑰奉獻給季節。總有一些人甘願奉獻,為了他人的幸福。比如這次新冠疫情的醫務人員,明明知道有危險,他們也衝向疫區的中心。在困難面前,他們成了中流砥柱,很多英雄級人物被人們記住,還有更多的無名英雄,他們在默默地付出,就是為我們國家和人民的平安。

    黃蓋也好,抗疫英雄也好,還是軍人也好,消防官兵也好,他們在付出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值不值得,他們心中有大局,他們聽到自己在心在召喚。如果黃蓋苦肉計失敗、如果赤壁之戰東吳輸了,那他後悔嗎?不會,他們就是頂天立地的英雄。

    他們的愛,會開出最美的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什麼配置的SUV跑五千公里的自駕遊在高速上開四個小時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