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恩啟關愛自閉症
-
2 # 向日葵之語
一般表現為:
1.很容易從椅子上跌下來。
2.經常碰掉書桌上的東西。
3.一般而言,行為有些混亂、無組織。
4.與同年齡小孩比較,動作較笨拙且不協調。
5.容易被外界聲音或鄰座同學的舉動所分心。
6.上課時左顧右盼,維持注意力的時間短暫。
7.對壓力的忍受度低,或容易感到挫折。
8.做白日夢或無法注意周圍事物,但聽力正常。
9.容易興奮。
10.情緒轉變快速。
11.有攻擊性行為,如碰撞或推倒他人。
12.厭惡別人的觸控。
13.排拒從事較髒的活動,如玩泥巴、用手指畫畫等。
14.亂動,如無目的性地動個不停。
15.活動過少且動作緩慢。
16.語言能力有問題,如拼音障礙。
17.精細動作協調性不佳。
18.智力正常,但對閱讀或數學的學習有困難。
-
3 # 教育秀秀看
感覺統合是指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指機體在環境內有效利用自己的感官,以不同的感覺通路 (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等)從環境中獲得資訊輸入大腦,大腦再對其資訊進行加工處理,(包括:解釋、比較、增強、抑制、聯絡、統一),並作出適應性反應的能力,簡稱“感統”。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訊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兒童感覺統合失調”意味著兒童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了控制和組合的能力,這將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人的認知能力與適應能力,從而推遲人的社會化程序。現代化都市家庭中,感統失調的孩子高達85%以上,其中約有30%的孩子為重度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的臨床表現可分為:本體感覺失調、前庭感覺失調、視覺系統失調、聽覺系統失調,以及觸覺系統失調。本體感覺失調又分為左右腦平衡失調和動作協調不良,前庭感覺失調又分為前庭平衡失調和前庭網膜失調,觸覺系統失調又分為觸覺過分敏感或過分遲鈍。
1.本體感覺失調
表現多為喜歡他人用力推、擠、壓。手腳喜歡用力揮動或用力做某些動作。動作模仿不到位,常望著手腳不知所措。俯臥地板時全身較軟,把頭、頸、腦提起特別困難。坐姿不夠穩定,坐時會東倒西歪。力度控制較差,常會因太用力而損壞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東西。速度控制較差,跑起來難以按指示停止。對蹦跳的要求高,喜歡摔跌自己的身體,喜踮腳走。
2.前庭感覺失調
表現多為喜歡自轉,而且轉很久不覺頭暈。喜歡看、玩轉動的東西。經常喜歡爬高,邊走邊跳。平衡差,走路東倒西歪,經常碰撞東西。頸部挺直時間較同齡兒童短,常垂頭。
3.視覺系統失調
即使常看到的東西都會讓他害怕;喜歡看手發呆;對特定的顏色、形狀、文字特別感興趣甚至固執;喜歡將物品排隊;喜歡斜眼看東西;喜歡躲在較陰暗的角落;喜歡看色彩鮮豔、畫面變換較快的廣告;喜歡看風扇或轉動的東西;喜歡坐車,對窗外景色變化非常著迷。
4.聽覺系統失調
常會掩耳朵或按壓耳朵;對尖銳或拉高的聲音一點也不討厭,甚至喜歡;
有時對很小的聲音感興趣;喜歡無端尖叫或自言自語。
5.觸覺系統失調
表現為害怕陌生的環境,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過分緊張。偏食,暴飲暴食,逃避咀嚼。喜歡吮吸手指,咬指甲,觸控生殖器。對某種感覺特喜歡;如:玩沙,刮東西。甚至顯得固執而又會拒絕。拒絕使用某質地的用材。如:膠泥、漿糊等。
對於剖腹產的孩子和嬰幼兒時系統運動缺失的孩子以及爬行不足的孩子更容易有感覺統合失調的問題。家長們要多關注孩子的行為問題,如果有孩子的視覺不能對視他人,身體協調以及平衡差的情況建議要到醫院做專業的感覺統合測試,並要配合醫生進行感覺統合的訓練,失調嚴重的孩子要到專業的機構或是醫院早些接受系統的科學的訓練。如果情節不是很嚴重可以在家或者幼兒園內進行結合性的訓練。
0—3歲要進行”感統失調“的早期預防。3—6歲是”感覺統合失調“的早期干預階段。家長們要把握好最佳訓練階段,給孩子多觀察,多爬行,多做搖擺,舉高的活動;多給孩子做視覺追蹤與聽覺追蹤的訓練;鼓勵孩子多玩滑梯,鞦韆,攀爬,跳床類的器械活動;多玩球類的遊戲,踢足球,打羽毛球等;多玩滑板車,輪滑,小腳踏車等等。
馬秀老師:長頸鹿幼兒園園長,兒童心理行為諮詢師
-
4 # 懶豬媽咪早教
一、什麼是感統失調?
感統是感覺統合,是人體透過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等感官獲得的外界刺激感受,傳入大腦,由大腦進行分析處理,指揮身體作出正確反應。它是一種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能力,與大腦和身體的發展息息相關。
我們會從語言行為氣味等認知一個人;吃飯的時候我們會夾自己喜歡的菜;走路的時候我們會繞開障礙物;嬰兒可以抬頭、爬、走等都需要感覺統合!
二、感統失調的總體表現1、好動不安,做事不專心;
2、動作笨拙,協調性、平衡性差,易摔跤;
3、膽小怕事、怕生、粘人、愛哭鬧,難以適應新環境;
4、吃手、咬指甲、咬人;
5、討厭被他人觸控;
6、偏食或暴飲暴食;
7、做事情或寫作業磨蹭;
8、不專心聽別人說話,也不會用語言表達自己;
9、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
10、方向感很差,容易迷路。
如果你的孩子有這些問題,那很可能是出現了感統失調!
三、感統失調,含多種失調,你的孩子是哪種?感統失調,保含前庭覺失調、本體覺失調、觸覺失調等。你的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你要判斷是感統的哪方面出現了問題,才能針對治療。
四、幾種關鍵感統失調的表現1、前庭失調錶現
多動不安、注意力不集中,如上課分心、多小動作;
玩旋轉的遊樂設施,久玩不會感到頭暈或者玩一會就頭暈;
容易迷失方向,左右分不清,鞋子常穿反;
動作笨拙,容易摔跤、碰撞;
害怕運動,怕高。如不愛跑、跳、翻跟斗,害怕被舉起等;
難以掌握球類運動,閱讀畫畫困難;
坐姿不正,筆姿不當,閱讀姿勢不正確等;
語言發育遲緩,開始說話較晚,語言表達不清,語言表達困難等;
2、本體覺失調錶現
方向感很差,容易迷路;
上下樓梯時顯得特別緊張;
不能控制力量的大小,比如寫字時過度用力把紙張戳破;
嘴舌不靈活,口齒不清;
眼睛看不到時,無法完成正確的動作。比如,閉上眼睛時,不能準確指出五官的位置;
動作笨拙,容易碰撞或摔倒;
速度控制差,比如跑步很難暫停下來;
站無站姿,坐無坐相。
3、觸覺失調的表現
怕生、粘人、愛哭鬧;
討厭被他人觸控;
吃手、咬指甲、咬人;
難以適應新的環境;
不合群,容易與別人發生衝突;
挑食、偏食;
情緒不穩定,固執,愛發小脾氣。
五、失調的治療方法關於如何治療感統失調,如,觸覺敏感的孩子,給她抓癢、梳頭、按摩等;前庭覺訓練,可以攀爬走、爬樓梯、踢球、滑滑梯等;本體覺訓練,被動操、學坐、捉迷藏、倒水、拍皮球等。
另外,遊樂場的海洋城、沙馳、搖搖馬、跳床、羊角球、隧道、滑梯等,都是很好的感統訓練材料。
-
5 # 水亦田
一、感統失調一般在孩子兩歲左右便可出現症狀,包括:
1、肢體不靈活,運動不協調,甚至出現障礙,比如動作笨拙、不協調、抗拒運動、精細動作不能完成等。
2、語言發育相對比較遲緩,或者有大舌頭、結巴等現象。
3、空間和結構的感知能力弱。
4、聽覺、視覺障礙,比如一直叫都沒反應,視覺轉移遲緩。
5、觸覺障礙,比如重心不穩,反應遲鈍,或這具有某些特殊的動作,比如喜歡咬指甲、吸手指、觸控生殖器等。
二、如何預防寶寶感統失調?
孩子的感覺統合失調主要的原因是環境因素和遺傳因素兩種情況造成的,懷孕期間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也會給日後的孩子帶來許多的隱患。
1.孕期:
母親懷孕期間活動不足,情緒不穩定,胎位不正,早產,刨腹產;準媽媽在進行胎教時,經常選擇聲音過於尖銳的樂器或強節奏的搖滾樂造成胎兒情緒困擾等。因而應選擇胎兒喜歡的柔和、寧靜的音樂,且孕期保持適當運動與良好情緒。
2.嬰兒期:
出生後搖抱少,與撫養人、周邊環境溝通不足、爬行運動缺乏。
不要讓寶寶哭得太久,對入睡困難的寶寶要以輕輕搖晃等方式幫它入睡,並可採用多種睡姿。在寶寶清醒時鼓勵它進行俯臥位活動。媽媽平時要多跟寶寶說話,多讓寶寶看色彩對比的大圖案,鼓勵寶寶探索環境,讓寶寶嘗試多種食物。
3.幼兒期:
都市化小家庭生活使孩子喪失了友伴,侷限了他們的經驗,無法和其他孩子有良好的溝通;幼兒活動空間不足, 不利於感覺學習。並且小學內容提前化使得孩子在幼兒階段就面臨劇烈競爭的教育方式,家長對孩子的教育要麼過於嚴厲,使親子關係僵化和緊張;要麼過分溺愛,過於保護。都會造成了神經體系無法健全發展,大腦功能有成長不全現象。
不要過多限制孩子的活動,可與寶寶玩拋高高等遊戲,鼓勵寶寶參與家庭生活,如做飯、打掃衛生等及戶外活動。
三、孩子感覺統合失調的訓練方法?
1、推球回去:訓練手臂的運動能力及手眼協調能力。
方法:開始時需要在一手臂的距離內進行推、接球,鼓勵寶寶雙手接球。推球則用右手從右往左推。接著逐漸地把距離拉大,並鼓勵寶寶用雙手往外推球,用單手接球。
2、呵癢癢:加強肌膚的接觸刺激。
方法:媽媽用手撓寶寶的頭頸、胳肢窩、腳底等面板觸覺敏感處,手的力度一陣輕一陣重,如果寶寶害怕,可以維持時間短一些。
3、小小飛行員:提高寶寶平衡能力。
方法:媽媽躺在地板上,讓寶寶呈俯臥姿趴在小腿上,拉著寶寶的雙臂,慢慢地伸展開來,順勢抬腿,讓寶寶呈飛翔姿勢,重複若干次。
4、擺毛巾:提升寶寶注意力集中。
方法:用一塊大毛巾把寶寶包在裡面,由你和你的伴侶各拉一頭,左右或上下拉動毛巾,使寶寶隨著毛巾擺動。同時可以讓寶寶拿著小球,一邊擺動一邊向固定目標投球。
5、梳頭遊戲:鍛鍊寶寶手指的精細運動和了解自身形象。
方法:用梳子的尖端刺激寶寶的頭皮,順勢梳頭。也可以讓寶寶在鏡子面前自己動手。
6、四肢運動:鍛鍊寶寶身體協調能力。
讓寶寶平躺,大人分別抓住寶寶兩腿、兩手,上下屈伸、開合,左右搖晃各4個節拍。再抓住右腳,向左搖過左腳位置,接著換左腳、右手、左手同樣運動。
-
6 # 孩子王育兒顧問
她說孩子幼兒園的老師很委婉地告訴她,孩子有些感統失調。身體平衡能力相對較弱,比較容易摔跤。注意力也很難集中,已經上中班了卻連5分鐘的連續注意力也達不到。吃飯也是班上最慢的……
乍一聽到“感統失調”這個詞彙,朋友感覺懵圈了。聽了老師後面的描述,更覺挫敗。由於小編平時經常在同學群裡發育兒知識,小H加了微信問小編:感統失調聽都沒聽過,到底啥意思啊?老師還問我是不是剖腹產,說這個感統失調一般多發生在剖腹產的寶寶身上……
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是指將人體器官各部分感覺資訊輸入組合起來,經大腦統合作用,完成對身體外的知覺做出反應。感覺統合失調,大腦和身體就不能協調發展。
寶媽們聽到“感統失調”這個詞無需太緊張。它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病症,而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的很輕微的障礙。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孩子的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暫時表現不出來。
寶寶感統失調和剖腹產有關係嗎?目前醫學界並沒有確切的資料證明順產的寶寶比剖宮產的寶寶更靈活,肢體協調性更好。關於剖宮產和感統失調之間的關係,得到很多專業人士認可的說法是:
面板是人體接受外界刺激的最大感覺器官,是神經系統的外在感受器。剖宮產寶寶沒有經歷產道的擠壓刺激,大腦與胎兒的機體所發生的各種動作也沒有機會進行整合和反饋,也就失去了人生中第一次的“感覺統合”訓練的機會。所以,剖宮產寶寶在感覺學習和感覺統合訓練方面可能存在著先天不足。
3.感統失調寶寶如何改善?家長不能懶,“糙”養寶寶是王道
感統失調現象增多的一大原因,家長餵養得過於精細了,存在過度保護的現象。6個月以內多做些被動操,撫觸,抬頭練習,1歲以內多一些坐跪爬站立姿勢的轉換,儘量少抱,多帶寶寶出去玩,接觸不同群體,適應新的環境。
6個月以內的寶寶,尤其是沒有經歷產道擠壓和刺激的剖宮產寶寶,要堅持每天給娃做撫觸和被動操!撫觸能給寶寶腦細胞和神經系統以適宜的刺激,促進他們神經系統發育和智慧發育。
針對性地和寶寶一起玩一些感統訓練遊戲
其實我們小時候玩的 “彈玻璃球”、 “跳皮筋”、“跳房子”等遊戲都是很好的感統訓練遊戲,現在孩子都不太玩了,取而代之的是玩電腦、看圖書、看電視,孩子的活動越來越少,大多數時候都被圈在家裡。
家長可以根據寶寶的具體情況設計不同的訓練專案。比如跳羊角球,海洋球洗澡,滾筒內爬行,盪鞦韆等等。
0-12歲是孩子做感統訓練黃金時期,三歲以前是感統失調預防階段,非常重要。嬰兒撫觸和被動操是早期給寶寶進行感統訓練很好的方法。
-
7 # 何秋光學前數學
在聊這個話題前,家長要先知道,到底什麼是感統失調!
什麼是感統失調?感統失調,全名是感覺統合失調。就是孩子大腦在發展過程中出現一種輕微的障礙,屬於大腦功能失調的一種。
感統失調不影響孩子的智力,反而很多孩子都十分敏感聰明,只是大腦和身體各個部分的協調出現障礙。
感統失調,在12歲之前,是可以透過感統訓練加以糾正的。
但如果家長沒有意識到問題,錯過時機,對孩子之後的學習能力會產生極大影響,不僅僅體現在運動上,甚至包括寫字、英語和數學....
感統失調的5大表現
1.視知覺失調孩子可以長時間看電視,卻不能流暢閱讀,容易漏字、錯字、添字,並看了就忘、記不住。
這樣的孩子在學校的學習時,甚至考試時,也容易看錯題、寫錯題,家長也會認為是孩子自己粗心。
2.聽知覺失調這類孩子聽覺能力比較弱,受不了大聲或嘈雜的環境,容易被影響注意力不集中。
嚴重的話,還會因此形成一種聽覺上的保護膜,導致聽不到別人說的話,產生“聽而不聞”的情況。
這樣的孩子在學習英語時,往往聽力都不會太好,明明會讀會寫理解單詞語法,可聽力就是不會。
3.前庭系統失調主要表現為重心不穩易摔跤、多動停不下來、方向感不好(分不清左右)、坐姿和握筆姿勢不正確。
這樣的孩子空間思維也會比較薄弱,對圖形認知學習也比較慢。
4.本體系統失調這類孩子精細運動能力差,手工能力不好,寫字磨蹭不好看,書寫時還喜歡過分用勁。
比如,繫鞋帶、拿筷子、扣扣子學的都比較慢。
5.觸覺系統失調這類孩子適應力差,往往到新環境時容易焦慮,還會存在偏食挑食的毛病。
以上5個問題,孩子若有2條甚至多條能夠對應,家長在早教中就要注意孩子的感統訓練了,千萬不要過分責怪孩子!
像游泳、跳繩等運動,以及專注力小遊戲視覺追蹤都是很好的感統訓練,家長可以多多瞭解。
感統失調,絕不是簡單的協調性不好,不好好加以引導,會影響到孩子自身發展的方方面面,家長一定要謹慎!
-
8 # 眾艾感統教育
每個孩子都會存在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眾艾感統專注兒童感統訓練11年,培養孩子專注力、膽量、自信、人際交往、語言能力、運動能力全方面提高。
存在視知覺失調的兒童往往可以長時間的看電視,卻不能順利的閱讀,經常錯字、漏字、添字等現象,或者在寫字時經常性的部首偏旁顛倒,看了就忘,常抄錯題或抄漏題。視覺跳動是嬰兒的本能反應,隨著年齡的增加和活動範圍的增加,嬰兒的視覺會逐漸的成熟,但是自閉症患兒的視覺往往不穩定,很難長時間的將注意力盯在一個物體上。
2、聽知覺失調
具有聽知覺失調的兒童表現在對別人的話聽而不聞,丟三落四,經常忘記父母或者老師的話。幼兒的聽覺能力一般較弱,所以受不了大聲的刺激,長期處在嘈雜的環境中,可能會讓兒童在聽覺上形成一層自我保護膜,久而久之就可能會造成聽力不佳,容易忘卻,脾氣古怪等特點,自閉症花兒表現的尤為明顯。
3、前庭系統失調
主要表現為多動,易摔倒,旋轉不會眩暈,分不清左右,方向感不強等,自閉症兒童還會出現語言發展遲緩,語言表達能力有限,重心不穩等現象。由於前庭網膜的協調和掌控功能不足,患兒的重力感和平衡感都會失常,這就可能導致孩子好動不安,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看起來有些笨手笨腳的,與普通孩子有著較為明顯的差別與異常。
4、觸覺系統失調
存在有觸覺系統失調的寶寶,往往不合群,愛去招惹別人,害怕陌生環境,容易產生焦慮,還存在有偏食或者挑食的現象。觸覺反應遲鈍的寶寶還伴隨有反應慢,動作遲鈍,缺乏自我意識,無法保護自己等特徵。
5、本體系統失調
本體系統失調的兒童容易走失,對捉迷藏,系攜帶,扣紐扣,用筷子等動作較為遲鈍,還伴隨有手功能力差,動作協調能力差,走路容易摔倒等現象。
-
9 # 醫教寶育兒助手
我是“一路童行”兒童的健康顧問
我們之所以能認識這個世界,正是因為我們的大腦可以接受到這個世界中豐富多彩的“資訊”
眼睛讓我們識別顏色
耳朵讓我們識別聲音
鼻子讓我們識別氣味
舌頭讓我們識別味道
前庭覺讓我們掌握身體的平很
我們透過這一系列器官才能正常的接受外界“資訊”,然後透過這些器官神經組織傳達給“大腦”,面對這些顏色、聲音、氣味、味道、感覺在我們腦海中感知,接下來我們會做出對應的指令指揮身體反應。
簡單來說,感覺統合就是我們接受、處理、輸出外界資訊的過程,也是一個正常大腦必備的功能。
哪些行為是感覺統合失調的表現?感統失調的表現很多,這裡舉一些例子:
多動,磨蹭拖拉,自制力弱,注意力缺陷,經常迷路,缺乏安全感
學習障礙,無法分辨圖形或物體(常呈現把數、字顛倒寫、左右混淆),亦或是無法區分顏色
動作笨拙,可能經常碰、磕、絆容易把自己弄傷,拿東西容易出現失手掉落,精細的事比同齡孩子更慢,如繫鞋帶、拿筷子、寫字、繪畫等等
語言發育遲緩,可能出現口吃、口齒不清,分辨不清語音等等現象
情緒不易控制,容易和人發生衝突、爭吵,攻擊性強,不易交友,易哭鬧
注意:感覺統合失調不能僅憑一條兩條就下結論,正常孩子也可能存在這些表現,必須綜合評定。
下面是本體、前庭、視、聽、觸覺等的主要表現(太多就用圖片代替)
-
10 # 心連心好月嫂
害怕陌生的環境、吮手、咬指甲、偏食、挑食;愛哭、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或過分緊張;愛惹別人、脾氣暴躁、固執。容易與人衝突,愛挑剔,很難與其他人同樂,也很難與別人分享玩具和食物,不能考慮別人的需要;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小動作多;冒險行為,自傷自殘,不懂總結經驗教訓。 “感統失調”這個詞,現在媽媽們並不陌生。當寶寶出現以上症狀時,媽媽就懷疑寶寶是否感統失調了?
很大一部分剖宮產的媽媽,尤其擔心孩子會不會“感統失調”。一旦孩子出現學習能力差、平衡感和運動不協調,甚至是孩子有比較多的暴力行為時,媽媽們就很容易把孩子往“感統失調”這方面去想。 這使得“感統失調”這個詞有些妖魔化的味道了。提起它,媽媽們就心悸,感覺似乎有些嚴重,又搞不明白它到底是個什麼意思。 今天就想跟媽媽們說說“感統失調”的那點事兒,希望幫父母們對“感統失調”和“感統訓練”有更多瞭解。什麼叫“感統失調” “感覺統合失調”是指外部的感覺刺激訊號無法在兒童的大腦神經系統進行有效的組合,而使機體不能和諧的運作,久而久之形成各種障礙最終影響身心健康。 再簡單點說,感統失調就是“兒童大腦在發展的過程中出現很輕微的障礙”,透過藥物治療配合康復訓練才能糾正。簡言之,感統失調並不是一種真正意義上的病症。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透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超過12歲就容易定型,不易改變。這就是為什麼有的孩子小時候很聰明,但長大後卻很一般了。容易造成孩子“感統失調”的原因1.孕期 (1)先兆流產引起中樞神經系統不健全,造成孩子發育遲緩; (2)懷孕期間妊娠反應嚴重,造成孕婦營養吸收能力差,進而造成胎兒營養不良或早產; (3)懷孕期間孕婦主動或被動吸菸,大量飲酒,飲濃茶、咖啡,會造成臍帶的毛細血管萎縮,使孩子出生後在不同階段出現不同程度的感統失調; (4)胎位不正所產生固有平衡失常。2.餵養 (1)母親看護不當造成幼兒觸覺刺激缺乏及活動不足; (2)孩子出生後家長擁抱少,孩子靜坐比較多,過分限制孩子的活動範圍; (3)過分溺愛孩子,不讓孩子哭,造成孩子心肺功能減弱,口腔肌肉缺乏鍛鍊; (4)不注重孩子適齡基本能力的訓練,缺乏運動、缺乏遊戲; (5)缺少夥伴,群體生活不足,造成語言發育遲緩。3.教育 (1)小家庭和都市化生活,大人對幼兒過度保護;劇烈競爭的教育方式造成兒童心理緊張而引起的感覺統合不足; (2)過早地進行認知教育,對孩子要求過高、限制過多,人為切斷孩子身心的有效統合、聯結; (3)不尊重幼兒的基本權利,不注重個性培養,素質教育; (4)電視、遊戲機成為孩子的主要玩具,孩子交流、活動過少; (5)生活環境過於封閉,孩子聽得少、說的少,孩子的堅持性和等待性差,遇到事情的變通能力差; (6)物質上過於寬鬆精神上有些苛刻,對孩子的情感愛撫不夠,使孩子肌膚飢渴。感統失調的治療與干預 兒童進行感覺統合訓練前,首先由專家測查孩子的感覺統合能力和智力發展水平,然後制訂一對一的訓練方案,透過一些特殊研製的教具,以遊戲的形式對孩子進行一系列的行為和腦力強化訓練,使兒童能充分感知各種刺激,在大腦中進行感覺的統合,促進全方面的發展,包括提高注意力、記憶力、自我控制能力、概括推理能力等。 不管孩子是否有“感統失調”,都請父母不要過於焦慮。下面,特分享一些簡單實用的遊戲。經常陪孩子玩下面這些遊戲,能夠有效預防或輔助治療“感統失調”。新生兒(0-1個月)——撫觸(觸覺) 在孩子睡醒的時候或是換尿布的時候,媽媽可以給孩子做做按摩操,雙手搓熱,輕輕地從上至下按摩孩子的四肢、手腳、胸腹、後背,動作要輕柔。同時可以輕喚孩子的名字,告訴他你在做什麼,或為他念一段上口的童謠。孩子會因此感到舒適和愉快,並且可以促進孩子的血液迴圈。這種按摩每天可以進行5至6次,每次3至5分鐘。如果冬季室內溫度較低,可以給孩子蓋上一層薄被,隔著薄被進行按摩,以免孩子著涼。2個月,親子瑜伽,讓孩子“飛”(平衡覺) 當你躺在床上或地板上時,輕柔地將孩子舉起、放下,或者摟著他的胸部或腹部,讓孩子向前“飛”,向後“飛”,或從一邊“飛”向另一邊。緩緩地放低他的頭,然後放低他的腳,讓他慢慢而輕柔地朝各個方向移動,使孩子沉浸在一種舒適的飛翔的感覺中。你可以在孩子剛會抬頭時玩與孩子一起玩這個遊戲。3個月,找找媽媽在哪裡(視覺、聽覺) 用手矇住自己的臉,然後移開,同時說:“媽媽在哪裡?”“媽媽在這裡。”或者,在傢俱或屏風後面,然後突然把頭伸出來叫孩子。也可以用絲巾蓋住孩子的頭,再掀起,同時說:“孩子在哪裡?”“孩子在這裡。” 4個月,重複唱“哆來咪”(聽覺) 試著反覆唱2、3個音符,比如唱著“哆來咪”,如果你經常唱,這就很容易成為他早期口語表達的一部分。5個月,坐“電梯”(空間知覺) 讓孩子在兩個大人之間,每人握住他一隻胳膊,,另一隻手拖住孩子臀部,反覆舉起和放下他,並說:“上”和“下”,他會從遊戲中初步瞭解上升與下降的含義。6個月,認物(認知、記憶) 外出散步的時候,指給孩子看他所生活在的社群,並告訴孩子如何才能適應社群生活。和孩子談談他所看到的事物,如救火車、警車、公共汽車、火車、飛機、救護車、醫院、學校、百貨商店、圖書館、公園、操場等。下次,在路過這樣的場景,可以讓孩子指一指“醫院在哪裡……”7個月,拋扔遊戲(授受關係、因果關係) 準備一個小球和一個空盒子或廣口瓶子,讓孩子坐在地板上,把罐頭盒放在他前邊。把小球放在他手中,並讓他把手懸於罐頭盒上方,然後讓他張開手,使小球落入盒中。當聽到小球撞擊盒時,你可口中發出“嘭”的聲音。重複若干次,孩子很快就可以自己扔球了,但需要你幫他把球撿回來。8個月,玩具在哪裡 (視覺、空間知覺) 把玩具的一部分放在衣物或毯子下,讓孩子去找。這項遊戲有助於孩子理解客體永存性。9個月,爬行遊戲(大動作) 七八個月大時,孩子應該慢慢學會爬行,透過不斷努力地抬頭、仰脖子,來鍛鍊前庭覺。向前爬行的過程對孩子來說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能夠提高孩子的手眼協調、視聽能力。九個月的孩子通常對這些動作很熟練了,因此,家長應鼓勵孩子多爬行,例如媽媽躺在地上,讓孩子慢慢爬上媽媽的身體;或者媽媽手腳著地彎成拱形,吸引孩子從底下爬過去。 對於一些本身不愛爬行的孩子,家長可以採取一些誘導措施,如把孩子放在小被子上,拉著他(她)的兩條腿慢慢向後拖,並在孩子面前放上色彩鮮豔或者能發出聲音的玩具,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引導他(她)抬頭、逐漸向前爬行。 10個月,紙盒遊戲(大動作、精細動作、模仿、學習) 準備比較結實的、底淺、面積稍大的紙板箱一隻,玩具數個。紙盒裡的玩具讓孩子隨意地拿進取出,開始可能需要媽媽示範給孩子看。 當孩子把大紙盒裡的玩具拿出來時,家長可逗引孩子爬進紙盒裡,“這是孩子的家”,讓他坐一坐,扶著站一站。當孩子把玩具裝進大紙盒裡時,你可教孩子推動大紙盒,“嘀嘀嘀,大卡車開來了,送貨來啦!” 這是一個很有趣的綜合訓練遊戲,等孩子懂得玩法後,可鼓勵他單獨玩。11個月,練習走(大動作、平衡感) 和11個月孩子玩學走路遊戲時,應該在平坦的地面上進行。爸爸或媽媽一隻手抓住木棍的上端,一隻手抓木棍的下端,讓孩子雙手抓住棍子的中間部位,讓孩子練習邁步向前走。12個月,爬樓梯(空間知覺、大動作) 在和12個月孩子玩爬樓梯遊戲時,爸爸媽媽可把孩子喜歡的玩具放在樓梯的第四、五層臺階上,以此引導孩子爬樓梯拿玩具。練習時,爸爸媽媽雙手扶著孩子的腋下,幫助孩子兩腳交替爬樓梯。幫助的力量可逐漸減小。此遊戲能增強孩子腿步的力量,為今後獨立行走打好基礎,但應注意每次練習的時間不宜過長,10-20分鐘為宜。1-2歲,抓泡泡(手眼協調、精細動作、大動作、平衡能力) 父母用泡泡瓶吹出泡泡,逗引孩子注意,鼓勵孩子追逐泡泡、並用手去抓泡泡。遊戲可貫穿1-2歲的孩子。選擇安全的玩耍區域,以防孩子追逐時發生危險。2-3歲,分糖果(精細動作、認知能力、分辨力) 準備孩子喜歡吃的糖果若干,與糖果大小相似的珠子或小球若干,空瓶子一個。 將糖果和珠子混在一起放在一個盤裡,鼓勵孩子把糖果和珠子區分出來,將糖果(或珠子)用手挑出來放入空瓶子裡。挑完後蓋上瓶蓋,搖晃瓶子。讓孩子傾聽瓶子裡發出的聲音。糖果可以作為孩子的物質獎勵,但不要吃太多哦。3-4歲,一起投籃(大動作、肌肉力量、手眼協調、社互動動) 家長及孩子輪流投籃;家長投完後把球撿起來給孩子投。可以隨著孩子對遊戲的熟練,適當增大距離,以增加難度。遊戲過程中多鼓勵和稱讚孩子的好表現,增強孩子的自信心和成就感。4-6歲,走平衡木(平衡能力) 讓孩子在不扶持,保持身體平衡的情況下走,走過規定尺寸的平衡木。難度可逐漸提高,比如,只走一半的距離;走完全程;雙手持物走;單手持物走。 開始時父母需要反覆做示範,並跟在孩子後邊走,給予身體協助,如拉著孩子雙手或扶其雙肩;熟練後,父母站在平衡木一旁,孩子行走時拉著他/她的一隻手給予扶持;最後能夠達到,只在需要時給予扶持。
-
11 # 多特兒童專注力
容易跌倒、膽小愛哭、偏食暴躁,大一點了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記不住老師家長的話、唱歌跑調、口吃等,家長們常以為這些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也常常把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但事實上,出現這些問題並不是孩子不用心,而是他的感覺統合發育出現了問題。
感覺統合失調是什麼?
感覺統合,就是大腦統合包括視覺、聽覺、味覺、嗅覺、觸覺、前庭覺和本體覺在內的不同感覺通路,並透過對資訊處理作出相應的反應,使大腦和身體相互協調的學習過程。這一過程是否能有效完成將會對寶寶的成長造成極大的影響。
你的孩子感統失調嗎?
常態感統失調的孩子可能會有以下表現,但不能僅憑一條兩條就下判斷,需綜合評定:
1.本體感覺失調
喜歡他人用力推、擠、壓;手腳喜歡用力揮動或用力做某些動作;動作模仿不到位,常望著手腳不知所措;俯臥地板時全身較軟,把頭、頸、腦提起特別困難;坐姿不夠穩定,坐時會東倒西歪;力度控制較差,常會因太用力而損壞玩具或因力度太小抓不住東西;速度控制較差,跑起來難以按指示停止;對蹦跳的要求高,喜歡摔跌自己的身體,喜歡踮腳走。
2.前庭感覺失調
喜歡自轉,而且轉很久不覺頭暈;喜歡看、玩轉動的東西;經常爬高,邊走邊跳;平衡差,走路東倒西歪,經常碰撞東西;頸部挺直時間較同齡兒童短,常垂頭。
3.視覺系統失調
即使常看到的東西都會讓他害怕;喜歡看手發呆;對特定的顏色、形狀、文字特別感興趣甚至固執;喜歡將物品排隊;喜歡斜眼看東西;喜歡躲在較陰暗的角落;喜歡看色彩鮮豔、畫面變換較快的廣告;喜歡看風扇或轉動的東西;喜歡坐車,對窗外景色變化非常著迷。
4.聽覺系統失調
常會掩耳朵或按壓耳朵;對尖銳或拉高的聲音一點也不討厭,甚至喜歡;有時對很小的聲音感興趣;喜歡無端尖叫或自言自語。
5.觸覺系統失調
害怕陌生的環境,過分依戀父母、容易產生分離焦慮,過分緊張;偏食,暴飲暴食,逃避咀嚼;喜歡吮吸手指,咬指甲,觸控生殖器。對某種感覺特喜歡,如:玩沙,刮東西;顯得固執,拒絕使用某質地的用材,如:膠泥、漿糊等。
哪些原因造成感統失調?
1分娩方式因素
孕期工作緊張忙碌、壓力過大、焦慮、運動不夠、家務勞動過多或姿勢不佳,導致胎位不正等情況,會影響到胎兒平衡的學習,使寶寶重力感不足。
早產、剖腹產的嬰兒由於被動娩出、受產道擠壓不足,必要的刺激和鍛鍊被剝奪,在生長髮育中導致感覺統合失調。
2缺乏必要的爬行
爬行對於孩子來說極其重要,孩子在利用四肢、軀幹相互協作的過程中與外界充分接觸,不斷鍛鍊觸覺、本體覺、前庭覺等,沒有經歷這一過程的孩子缺少這方面的鍛鍊,就會容易出現感統失調。
3家庭教育不當
家長對孩子保護過度、嬌寵溺愛,造成孩子操作能力欠缺;要求太多、管教太嚴,產生拔苗助長的挫折;延誤矯正,造成孩子自信不足和不良習慣的定型化等這些情況都有可能造成孩子感統失調。
4沒有足夠的運動空間
現代城市空間擁擠,孩子在視覺上容易受到空間的侷限性,另外,由於空間狹小,孩子通常沒有足夠的運動空間,從而影響了感統發育。
改善感統失調有什麼辦法?
感統失調的孩子,智力都很正常,只是大腦和身體各部分的協調出現了障礙,使得許多優秀的方面表現不出來。
通常孩子在12歲之前透過訓練很容易糾正感統失調的現象,超過12歲就容易定型,不易改變。
在專業的測評和觀察下,制定符合孩子發育狀況的訓練計劃,堅持正確規律的感統訓練就可以糾正。
01前庭平衡訓練
透過旋轉、搖晃、平衡、跳躍性、姿勢反應性、速度感、位置感、距離感的體驗等訓練刺激前庭覺的發展。
金雞獨立
家長可以先手把手地教孩子用雙手扶著椅子的靠背,提起孩子的一條腿懸空約5秒,然後放下。過程中用簡單的語言告訴孩子怎麼做。
跨繩
繩子的兩端分別固定在柱子或椅子上離地15CM高,讓孩子雙腳輪流抬高跨過繩子。
搖擺毛巾
用一塊大毛巾把孩子包在裡面,左右或上下拉動毛巾,使孩子隨著毛巾擺動。
02本體覺訓練
透過羊角球蹦跳、平衡木、腳踏車、攀爬、翻滾等訓練刺激本體覺的發展。
深蹲
讓孩子身體挺直,雙手向前平舉或雙手抱頭,雙腳分開與肩同寬,屈膝蹲下至大腿與地面平行。
背起
手影
這是晚上玩的一種小遊戲,用手做成一些姿勢,燈光一照,在牆上顯出好玩的影像。其作用在於透過一些有趣的表象吸引孩子活動自己的肌肉關節,形成本體覺。
03觸覺訓練
透過大籠球、刺球、穿爬隧道等刺激孩子的背部、腹部、腕部、手腳等部位,促進觸覺的健康發展。
大籠球
讓孩子仰躺在地墊上,家長用大籠球在其身體各部位進行擠壓。
翻滾
讓孩子躺在地毯上,雙手抱頭,然後向左右兩個方向滾動,這對發展孩子的觸覺、動作平衡、協調性都很有幫助。
毛巾卷
找一條略微粗糙的大毛巾,將孩子整個捲起來。然後輕輕滾動或下壓毛巾卷,強化他身體各部位的觸覺感受。
04聽知覺訓練
聽知覺訓練,主要靠遊戲來鍛鍊孩子對聲音的敏感性,讓他們學習集中注意力聽別人說,及時獲取資訊或者快速做出反應。
倒著說數字
家長念一組數字,孩子聽這些數字後並記住,然後把數字倒過來複述。
仿說句子
可以選擇一本孩子愛看的課外書,家長讀裡面的一些句子,孩子認真聽,並記住,然後一字不錯地仿說出來。
聽詞拍手
家長念一組混合詞語,孩子認真聽,當聽到電器的詞語時就馬上拍一下手。
05視知覺訓練
父母可透過各種各樣的遊戲訓練,幫助孩子學會判斷簡單的空間關係,辨識物體大小、長短和形狀,以及認識簡易圖形和字形等多種能力。
倒著找數字
給孩子一張數字表,在數字表中依次找到100~1,要求嚴格按順序勾選,時間一分鐘。
控制類劃消
讓孩子在圖中找出目標圖形,找到以後圈出來,要求從第一行開始。從左到右,從上到下,逐個逐行地找。
找不同
可以利用計算機遊戲或者根據孩子比較感興趣的東西如小豬佩奇,喜羊羊等找主題性的兩張圖,從兩個圖中找出不同的地方。
-
12 # 一起春節倒計時
第一類:好動:坐不住
第二類:注意力不集中,坐住了,不老實
第三類:膽小愛哭
第四類:沒有指令回饋,自己瘋跑,愛誰誰
第五類:身體不協調,動作遲鈍
第六類:語言發育障礙
第七類:人際關係不好,而且不自信
第八類:學習困難,寫反字,記不住,不理解
第九類:以上問題都沒有
-
13 # 一起春節倒計時
第一類:好動:坐不住
第二類:注意力不集中,坐住了,不老實
第三類:膽小愛哭
第四類:沒有指令回饋,自己瘋跑,愛誰誰
第五類:身體不協調,動作遲鈍
第六類:語言發育障礙
第七類:人際關係不好,而且不自信
第八類:學習困難,寫反字,記不住,不理解
第九類:以上問題都沒有
-
14 # 樂學感統
我們手眼所有的行動,都需經過大腦進行分析處理,最後做出相應的反應,這種能力叫做“感覺統合”。
感統失調,通俗地講,就是心裡想的,與身體做的,很難統一起來,即身心發展不同步。結果導致注意力不集中、學習跟不上。
語言發育遲緩、黏人、愛哭怕黑、脾氣暴躁、不安、學習障礙、性情孤僻、笨手笨腳、運動協調性差,無論是在生活上還是學習上,都要比同齡的孩子讓家長多操心。
這很容易產生相應的連鎖反應,導致孩子不自信,性格孤僻,暴躁或難以融入團隊。
感統失調的兒童,在智力上大部分並沒有缺陷,但是這些兒童在學習和行動上經常會有困難,因此可能會被誤以為是智力上的發展不足。
通常這些孩子智力發育正常,卻有學習或行為上的障礙。
他們與正常兒童相比,在許多方面存在一定的差異,如:繫鞋帶、扣扣子、做手工、語言表達等都不如其他孩子,這些孩子會看、會聽,但他們看得不夠仔細,聽得不夠認真,不能很好地集中注意力!
感統失調的本質是大腦整合能力的不足,也應該屬於智力發育的一部分,它是一種中樞神經系統的障礙。
一般的智力測試、腦波檢查或官能檢查都很難發現,其實它不能歸於一般的兒童內科、外科的就診體系,而更偏重於兒童心理學和行為醫學的範疇,媽媽還是要重視起來,及時治療。
-
15 # 使用者1859972570553876
容易跌倒、膽小愛哭、偏食暴躁,大一點了可能會注意力不集中、記不住老師家長的話、唱歌跑調、口吃等,家長們常以為這些是很多孩子都會出現的正常現象,也常常把原因歸咎到孩子身上。
回覆列表
這是 10個最容易被家長忽視的兒童感統失調訊號
01 避免運動:
如果您的孩子害怕攀登遊樂場裡的設施,不喜歡大吵大鬧的遊戲,怕盪鞦韆,他們很可能是在透過避免前庭和本體覺(也就是我們的第六和第七感官)的輸入,來掌握身體的平衡並增加身體的意識。
02 看到、嚐到或者聞到食物就想吐:
這種情況不一定是感統問題, 但是如果每次面對食物就作嘔,很可能是因為口腔系統負擔。
03 經常踮腳尖走路:
孩子踮腳尖走路經常是因為他們對腳部接觸地面的感覺過於敏感,所以寧願儘量減少與地面的接觸。有些時候,他們喜歡踮腳尖走路時增加的對腳踝骨的壓力,也就是增加的本體覺的反饋。
04 笨手笨腳:
如果您的孩子比一般小孩更容易摔倒,總是跌跌撞撞的,這後面可能會有很多原因。一個最容易被忽視的原因是,可能孩子的本體覺和前庭覺系統出了障礙。
05 逃避聚會或者乾脆躲起來:
如果您的孩子不願意參加聚會或者去其他公共場所,那麼噪音、燈光、不小心碰到他們的人。。。這一切可能對他們來說都太過刺激。由於感官處理資訊時遇到困難,這些孩子才會有這種反應。聲、光和不可預料的觸控對他們來說就是“痛苦”的同義詞,於是一個聚會變成了一場折磨。
06 喜歡穿多層或者緊身的衣服:
有些孩子喜歡穿好幾層衣服,或者穿很緊身的衣服,因為這樣能帶給他們更多的本體覺輸入。家長可能不太理解,但是這種感覺能有助於孩子平靜下來並集中注意力。
07 鬧騰的孩子:
孩子過於活躍,總是蹦蹦跳跳,有很多原因。透過不停地跑、跳、爬高、推擠和大吵大鬧的遊戲,孩子們其實上是在尋求本體覺或者前庭覺的輸入。由於家長忽視了他們的需要,這些孩子經常被稱做“壞孩子”、“野孩子”,實際上他們只是在滿足自己感統方面的需要。
08 喜歡看色彩明亮、快節奏的電視節目:
我知道很多孩子都喜歡看這一類的節目,但是如果您的孩子只想看快節奏、色彩明亮的節目,那可能在暗示他們需要更多的視覺刺激。如果是這樣,您的孩子可能還喜歡看燈光,喜歡讀色彩鮮豔或反差強烈的書。
09 沒人招惹就咬人,咬玩具:
如果您的孩子經常沒緣由地咬人或者玩具,他很可能是在尋求強烈的本體覺的輸入。
10 當別人跟他講話或者給他指令的時候,孩子或者表現為沒聽見,或者經常要求別人重複指令:
是的,有些時候孩子不理我們是正常現象。但是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得過於頻繁,那是因為孩子的聽覺系統無法很好地加工和處理資訊。
以上行為代表孩子的感統系統出了狀況,也是孩子跟您溝通他的特殊的感統需要的一種方式。這種需要可能是要避免強烈的燈光,也可能是需要拿個玩具放在嘴裡咬著。
我要強調的是,如果您的孩子符合上面十條裡面的一條或者幾條情況,並不能證明您孩子患有自閉症,或者應該有別的診斷。
我們每個人都有感統處理的需要,這個需要是什麼?因人而異。
我想強調的是,如果家長能從感統需要的角度來觀察孩子的行為,就能更好了解並支援孩子的需要,減少每天的迷茫和沮喪。
更多相關文章請關注恩啟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