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女俠亂燉
-
2 # 哈咯北鼻Cooky
女子本弱,為母則剛。
原本每個女生都是爸爸媽媽的小公主,她們時而撒撒嬌,時而又任性,她們可以為所欲為。但是有一天,她們嫁給了心愛的男士,她們開始學做家務,開始學會怎樣去支配自己的生活,開始接觸柴米油鹽醬醋茶。
然後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懷孕了,這是多麼幸福的事情。一個小生命在你的身體裡,孕育,長大。你暗暗下決定,你要像以前父母愛我一般,給他們更多,過上更好的生活。
小傢伙呱呱墜地,多麼可愛。他們那麼依賴你,你甚至連眼淚都不願他們滴落。你多想成為世界上最好的媽媽,把你的寶貝捧在手心,含在嘴裡。
小傢伙慢慢長大,學會走路,牙牙學語,慢慢他們有了自己的思維,他們對世界上所有的一切都很好奇,他們會故意打翻水杯,為了可以在地上踩水。他們開始學會吐口水,說髒話,他們會在你的肚子上跳來跳去,在你無比睏倦之時,不斷糾纏你。他們開始叛逆,開始聽不見你在說什麼。
慢慢,你開始咆哮,開始拿起大鞭子,一次,兩次…你慢慢變成了自己最厭惡的樣子。曾經你想當這個世界上最好的媽媽,然而你卻做不到你母親一般的溫柔。你總是很容易動怒。每個深夜看著甜睡的孩子,他們那麼可愛。你開始懊惱,其實他們只是好奇,而你,不能站在他們的角度,去探索和理解。
其實你也只是一個小女生,你的肩膀扛不起那麼多,你也會難過,會生氣,會有崩潰的時候。你微笑起來很美!這不是你想要的,但是我知道,你很努力!你是個好媽媽。只是我們也要慢慢長大
-
3 # 媽媽休息室
看到你對自己孩子深深的愛,你希望自己可以給孩子更加柔軟的愛。
也看到了你的自責,對孩子的愧疚,和無力感。
我想說這不是你的錯。
曾經有一個媽媽在她的孩子鬧覺時,就會忍不住的打她的孩子,孩子哭了一會就會睡了。看著熟睡的孩子又聚德非常愧疚,自己不是個好媽媽。直到有一天,她和自己的媽媽聊天才知道,她小時候要睡覺的時候媽媽就會掐一下她的大腿,她哭累了就會睡。
可是她自己都不記得這件事情。
當自己還是個孩子的時候,我們的父母怎麼對待我們,我們在成為父母后就會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這種行為是無意識的,但也並不是不能改變的。
你能夠察覺到自己的這種行為模式就是個很好的開始了,說明一切都已經在往好的方向發展了。
這裡我給幾個方法,但是具體使用起來,還需要指導和練習:
1、停止責怪自己。
當我們吼完孩子後,第一反應都是會責怪自己,覺得自己不是個好媽媽。這裡你要指導自責並不會幫我們改善,只會讓我們在這件事情上體會到更深的挫敗感。
有害無利。
2、更多的去了解自己的情緒。
其實我們遇到某一件事情,覺得生氣的背後是我們產生了某一種想法。我們需要去認識和了解自己情緒背後的想法和產生的原因。
3、給自己更多的稱讚和關愛。
4、找到一個能夠給你支援和愛的團體。這一點對於長期的改變非常重要。
5、學習情緒管理的方法,尤其是憤怒管理的方法。
如果你想要學習情緒管理,可以關注到我,後面我會專門寫情緒管理的文章,願我們都能成為更好的自己。
-
4 # 愛理財的寶媽
唉呀這個有點太難了我也跟你一樣,以前經常
打我兒子,現在每次暴怒時都握緊拳頭對著我
兒子都要忍出內傷來了,真怕一個不小心把他
打出個好歹,總會感嘆別人家的孩子怎麼那麼
乖。這個到底是不是親生的啊咋這樣,有時反
思自己是不是我太兇了脾氣暴躁所以兒子不愛
學習,然後慢慢的試著忍著不打他,換別的方
法,前幾天開始讓他讀多長時間的書才能做多
長時間的昨業,有時間就跟他一起讀書。不知
養成好的習慣
-
5 # 寶爸寶媽的育兒知識匯
謝邀。看到這個問題時,我有點難過,小時候在媽媽的教育下長大,因為覺得媽媽對自己一點都不好,所以自己當時的想法就是自己一定不要變成媽媽這樣,不要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但是真正到了這個時候,自己卻是控制不了的。在看到孩子調皮不聽話時,自己心裡有火,因為一個觸發點,就會“爆炸”,變成自己最討厭的樣子,變成自己小時候最不願意看到的樣子。
這個很無奈,每次自己對孩子發火之後都會自我反省,明明之前自己很溫柔,為什麼自己會因為一件小事發火,對孩子也不好,但是也是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緒。我害怕自己變成我所討厭的樣子,因此想盡各種方法來緩解自己,來控制自己。運用正確的方式教育孩子,自己也慢慢的有所轉變。
-
6 # 小六六的媽媽
我現在感覺自己就是這樣的媽媽,但是我已經努力在改變了,說真的,每個媽媽都不容易,打罵對孩子起不了什麼作用,同時也改變不了什麼狀況。再遇上不同性格的孩子,真的是打也不行罵也不行。但是總歸打罵孩子是不對的,要找到正確的溝通方式才可以。
我現在帶著兩個孩子,一個女兒是6歲半,一個男孩是3歲,現在女兒特別難管,我家的簡直比神獸還神獸,最近領著孩子回孃家,我媽都說我女兒簡直比男孩還皮,真的很皮,一天在床上蹦,總是上躥下跳,蹦上蹦下,把我家床跳塌,又來姥姥家跳,家中一會兒和泥,一會兒掃水,基本上不停歇,而且家中一來鄰居,就更張狂,我教的規律一點都不照著做,特別是家中有人的時候,我就想上去抽兩個大嘴巴,昨天特別生氣,總是犟嘴,特別皮,你給人家講道理,人家也給你講,由於大人的好勝心理,我扇了一巴掌,簡直給我氣的不行,之後老實的躺著睡覺去了。
事後我也琢磨著,自己沒壓住火氣,孩子天性就是皮,但是揍人就不對了,孩子和我反駁,是孩子自己有想法了,自己也是沉不住氣,沒好好引導。人家都說7歲8歲狗都嫌,果真是這樣的,我真的很嫌棄她,感覺你讓她幹嘛,她就不幹,要麼壓根都不理你,你說的話簡直都是空氣,直接忽視你,要麼就是纏著你問,今天去哪裡玩,買什麼?吃什麼好吃的?只關心這些話題,但是你讓她寫作業,直接就忽視了,裝著聽不見,這麼大還愛耍心眼,但是自己何嘗不知道,這是孩子長大的表現,但是真的頂你的嘴,和你叫板,真的是氣人。
最近準備好好研究一下親子關係問題,感覺自己教育方式有問題,現在的我們和孩子溝通,都是需要學習的,也不知道自己小時候是怎麼過來的,好像是風吹大的一樣。之前的教育方式真的不適合現在的孩子,所以還是好好學習親子關係比較好,這樣才更有指導意義。
沒有不愛孩子的父母,也沒有不愛父母的孩子,良好的教育方式才能讓孩子走的更遠。
-
7 # 去看看你的世界
曾經一度的以為以後我當媽媽了,我的孩子一定是幸福的,一定會有快樂的童年,但是等我真當成為一個母親的時候就明白了有些事不是你想要就能達到的結果,小孩子有哭有鬧的時候,剛開始還會覺得很稀奇,但是時間長了就會產生厭煩,甚至心裡感到壓抑的時候火氣更是蹭蹭的往上冒根本無法控制自己,事後又特別後悔,說好的有耐心呢,他只是一個不懂事的小孩,有了這種心思後有懊惱自己沒有耐心不是稱職的媽媽。從我記事起,我就特別喜歡孩子多的地方,有小孩在就有歡聲笑語,我從小就喜歡弟弟妹妹,也許家裡的哥哥姐姐對我太好了,讓我特別想長大保護他們吧。我十一歲那年小姨生了一個女寶寶,當時我特別開心,終於有小妹妹可以讓我逗著玩了,於是我一有空就去小姨家幫忙看孩子,從表妹出生呱呱墜地之時到現在她長大,我對她的照顧算是姐妹中最多的了,一到放假休息的時候總會有我的出現,接著就是大姨家的姑娘出生,小姨家的二姑娘出生我都幫忙帶過她們,所以在帶孩子我算是經驗很豐富了,喂她們吃飯,逗她們開心,有時候還會帶著她們去玩,買好吃的,在我們童年生活中有她們在我覺得多了好多樂趣,現在我結婚了,小表妹們也長大了不少,懂事了很多,她們會幫我帶孩子,有她們在我很輕鬆,每次去了都是她們在和我的孩子玩,完全和我之前對她們的相同,在我的感染下她們也很快的學會了照顧人。結婚以後真正的當了媽媽以後,身上也有了一份責任,媽媽並不只是一種稱呼也是對孩子心靈教育精神教育的領路人,要時刻給孩子樹立榜樣。當媽媽之後才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好好唸書的時候爸爸媽媽總會很生氣,有時候還會動手打我,就為了以後我的生活比他們好點不要像他們一樣靠吃苦過日子,他們怕我被時代所淘汰,但是那時候我根本不懂他們的苦心只有自己經歷過之後現在才徹底明白,如果你不努力讀書,會被人看不起,因為而失去很多好的工作,好的發展前途,就是因為沒有好好聽父母的話才導致現在的我變成了家庭主婦,沒有工作,沒有高的學歷,每次看到同齡人有了好的前途好的工作,家庭也比我幸福美滿,我就時常反思自己不珍惜以前學習的日子,現在我的孩子絕不能輸在起跑線上,從小我就給他買很多的書,也經常教他看書,識字,有時候孩子不聽話了,就會很生氣,突然就火冒出來了,因為自己的自身控制不行,總想要大人的方式要求孩子,其他想想都是自私,不應該這樣強要求孩子把自己當初丟失的從孩子身上找回來,自己的不足雖然自己心裡都清楚,總因為面子原因還要在孩子面前撐住,慢慢的自己都特別討厭自己,我怎麼會變成這麼討厭的媽媽呢。
-
8 # 插著翅膀的小兔子
因為我們沒有走出原生家庭的魔咒,心裡一邊排斥,一邊再複製父母的老路。
我們從原生家庭中學到的經驗是根深蒂固的。比如,你母親在家庭中十分強勢,你雖然反感,但是這是你從母親身上繼承到的唯一的處理家庭問題的方法,所以當你成為母親的時候,這些原始的記憶又會出現在你身上。但是,這並不是不可以改變的。你已經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了,這個就是改變的開始。
1.尊重孩子,給他們無條件的愛。
你想培養什麼樣的孩子,你做的事情有沒有私心。當你發脾氣的時候,你更多關注的是自己的權威是否受到挑戰,而沒有想到孩子的自尊受到了傷害。你的愛此時就是自私的,你將孩子當成你的所有物,沒有給他們尊重和愛。或者你的愛是有條件的,需要孩子用自己的服從來換。
2.學會剎車,控制情緒。
生氣的當下,是最不適合解決問題的時候。在處理一個問題之前,先讓自己冷靜下來,直到能夠用理性大腦來思考時再解決問題才有意義,這也是我們應該教給孩子的一項重要技能。你可以深呼吸,或者換個空間待十分鐘,冷靜下來再處理問題。
3.用3R法則教育孩子
《正面管教》書中提到承認、和好和解決三個步驟。先承認自己的錯誤,再與孩子和解,最終落腳點到解決問題上,與孩子共同協商解決方案,讓他感受到你的尊重和愛,也讓他體會到自己的價值感。
-
9 # 斑影清晨
媽媽本是世界上最親切最溫暖的稱呼,可稍不留意就會成為最討厭的字眼。孩子眼裡最討厭的媽媽到底有那些標籤呢? 第一類“嘮叨婆婆”。孩子最討厭嘮叨婆媽媽,他們整天渾渾噩噩,蠻不講理,嘮嘮叨叨,怨天尤人,很討孩子嫌棄。管住嘴,就會改變自己的地位。第二類“不修邊幅”。孩子心中的媽媽應該是漂亮的,整潔的,靚麗的。而在歲月的風雨洗禮裡,慢慢地變得不修邊幅,孩子就很討厭。尤其是開家長會時,如果媽媽打扮的精緻優雅,被同學羨慕,就會覺得很有面子。反之,你的孩子就會受到奇恥大辱。不管何時,一定要當個精緻的媽媽,體現在每一個細節裡。孩子眼裡的精緻與錢無關的。第三類“孝道綁架”。孩子最不喜歡媽媽處處用傳統的孝道觀念綁架孩子。媽媽天天將孝順掛在嘴邊,會給孩子造成多大的壓力和負擔!愛出者愛返,你都沒有付出,沒有盡到媽媽的責任,孩子怎麼會接受呢?孝道是建立在愛的基礎上,只有愛才能維繫和傳承。第四類“唯錢至上”。如果把金錢掛在嘴邊,孩子就會十分討厭,畢竟金錢永遠都是一個敏感的話題,最好不要惡化親子關係。尤其不能抱怨養育孩子的花費,這是你應該付出的,也是你的責任和義務。媽媽一定要撕掉這張黑心的標籤,不要成為孩子心中的陰影。給孩子健康的成長環境,才是媽媽應該做的事。第五類“唯分數論”。分數是一把刀,眼裡只有分數,會隔斷母子的情感。淡化分數,也是拉進母子關係的最好辦法。否則,孩子對考試充滿恐懼,就會經常因為心理負擔而受挫。媽媽淡化分數,孩子就會樂觀,媽媽悲觀地抱怨就是孩子成長的殺手。第六類“強迫症患者”。家庭教育最和諧的場景就是父母一起教育,但是有些家庭就成了媽媽的獨角戲。這時候,有的媽媽就會與寶爸吵架,還會硬拉著孩子幫腔,這是特別常見又卑鄙的做法。孩子不會偏袒一方,詆譭另一方,不要為難他。稍微大一點的孩子就有能力判斷是非黑白,用不上你的強迫。好好愛孩子就是最正確的,但不是溺愛!第七類“語言骯髒”。在孩子美好的生活裡,乾淨純潔就是他的榜樣,說髒話的媽媽最噁心,孩子通常很鄙視。媽媽是孩子的榜樣,你的文明發聲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第八類“缺乏善良”。人之初性本善,媽媽聽到孩子講別人家的事,尤其是需要幫助時就要耐心傾聽,樂於助人。不要一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冷漠無情,孩子會很討厭的!第九類“自以為是”。在今天的家庭裡,自以為是是矛盾的焦點,媽媽常常成為自以為是的罪魁禍首,干涉家人的自由生活。比如她睡覺你們就得都關燈休息,她餓了你們就得陪她吃飯,儘管還沒到飯點,她可以浪費,但你們浪費就得捱罵,諸如此類,都會討人嫌。第十類“絕不妥協”。太過強勢的媽媽一般都這樣,明明知道自己錯了,從不低頭回眸,承認錯誤,還有加大音量狡辯,換來一家人心底的埋怨。不管是誰,做錯了道歉,天經地義,應該成為習慣。家庭裡,這樣的媽媽也是討人嫌棄的!好媽媽勝過好老師!如果你已經有了上面列舉的標籤,請嘗試改正。你的這些不討人喜歡的缺點,會成為折斷孩子追夢的翅膀。你可以不優秀,但是一定不要討人嫌,不要把孩子逼瘋,不要阻礙孩子健康快樂成長。媽媽如Sunny,孩子如小樹,每一縷Sunny都是最好的滋養。即使你是一位平凡的媽媽,也勝過“上面列舉的媽媽”。愛是孩子成長的階梯,希望每個孩子都會遇見最好的媽媽,都成為孩子喜歡的模樣!您是否贊同我的看法呢?請留下您的建議吧!
-
10 # 桃源老衛
人,走著走著就沒了
人,活著活著就變成曾經最討厭的樣子
不是誰變了
你真得老了
-
11 # 阿娥你好
看到“兒子先低頭認錯哄媽媽”的描述,孩子如此早熟也是受了家庭環境的影響,孩子知道媽媽得”病“了,所以每次發生衝突都充當情緒穩定的”小大人兒“角色,用安撫媽媽情緒的方式平息事態。
一個愛孩子的媽媽卻對自己經常性的情緒失控深感無奈,的確很悲哀。
我這裡分享3個錦囊妙計給你,如果你真心想改變,照做即可。
一、提高自身能量。把提升自己當成每天必做功課。人是環境造就的,與其每天盯著孩子的缺點、不停暴露自己的缺點,不如建設自己,讓自己成為有力量、有光芒的人,你越強大,孩子從你身上感受到的積極能量越多。
推薦讀《你是孩子的光》。
二、學習愛自己。看描述說了自己不少缺點,能內省是好事,但內省之後會反省,才是為改變自己真正邁出了第一步,只會內省不會反省,只是自我攻擊罷了,你活得很辛苦了,就不要再為難自己了,從現在起,要學著接受自己、愛自己。
推薦讀《超越原生家庭的養育》。
三、堅持成長。過早放棄自我成長的媽媽,終將和孩子漸行漸遠,你有這麼好的兒子,捨得將來和他只做1、劍拔弩張的母子?或者2、冷淡客氣的母子?孩子懂得安撫你,一方面是他因為愛你所以容忍你,另一方面是他現在年紀尚小為生存不得不示弱於你,你真心想親情和睦,就不能放棄成長,不能一味讓孩子看低。
推薦讀《內在革命:一本關於成長的書》。
-
12 # 小小蒲公英飛滿天
因為在我們的成長中,母親的所作所為都會印在我們的記憶裡。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問題,有時懶得想辦法,又或是沒有好的辦法。這時,就會以母親為參照物件,把母親的生活方式方法引用到自己的身上。
以前小時候,抱怨母親太省吃儉用,沒有給自己想要的富裕生活。現在自己做了母親,也成了當年的母親,不隨便給孩子花錢。整天教育他們要節約。
這就是原生家庭留跟下一代,總有一些是無法磨滅的痕跡。
-
13 # 檸檬換了wu甜心
從小到大,身邊生活的人,多多少少會影響你得性格,脾氣。
生活,無論是高興,興奮;還是煩躁,鬱悶,焦慮不安,跟發生過的事情有很大關係。想做個溫柔的媽媽(跟我想的一樣),首先要自己安靜,跟孩子說話,自己就不能太大聲,有時候自己也控制不住,可是必須,必須要在那個時候緩衝一下情緒,在跟他說“為什麼這樣?或者問他想怎麼做嗎?”可以自己先安靜幾秒鐘,或者深呼吸調節。我也是同感…
僅個人意見
-
14 # 坦坦蕩蕩的晴雪影視剪
知道自己已經活成了自己心中討厭的媽媽的樣子,那你就改啊。以後遇到事情或者在自己要發脾氣的時候就控制好自己的脾氣。可以試著先在心中默數十個數字,或者在你想要發脾氣的時候轉移一下注意力,告訴自己不要發火,要忍忍。堅持一段時間你會有所改變的。因為就算你發脾氣了有的事情還是發生了,就像小孩不聽話,你發火了,他還是那樣。於事無補對吧。
-
15 # 枯木齋
沒事沒事,自己真正意識到了這個“自己”很討厭,迴歸那個自己就完成了一大半。
你原先不這樣,從什麼時間起就開始這樣?細細回憶,找到第一次,為了什麼事發火的...。
兒子開始不聽話?他爸不幫著管或根本不管?...
愛發火的媽媽都是進了一個思維誤區:“包打天下”一一對家中任何人任何事都不放心,不滿意任何人做的任何事,得! 你厲害,你來...
生理心理累得賊死,互為因果惡性迴圈,天長日久終於不能自拔....
討厭自己沒用, 要“叫醒”自己!
警惕,出格到自己都討厭時,小心身體在發警報一一怒傷肝、憂傷肺.....
一一方清平說:兒子是嶄新的,愛人.八成新吧? 歸別人所有?! 我不甘心啊
-
16 # 放飛的泡泡
也許,媽媽命令式的語言、暴跳如雷的樣子已經深深嵌入你的思想裡,所以,當你遇到不聽話的兒子,你腦子裡的第一反應也是像媽媽那樣把兒子責備得體無完膚,即使你不知道你當時的樣子有多可怕。不過現在的孩子都是精力旺盛的,大人的體力根本就跟不上,自己脾氣暴躁也是有原因的。
回覆列表
為什麼我慢慢地活成了最討厭的媽媽的樣子?看到這個問題的瞬間,有想流淚的感覺,只有在原生家庭裡受過很多苦的人,才會這樣無語問蒼天吧。
我媽媽是被家裡逼著,嫁給我爸爸的。她一輩子活在痛苦的婚姻裡,唯一的希望全部寄託在孩子身上。
我媽媽愛孩子,信奉的是棍棒底下出人才,打罵孩子是家常便飯,打罵的時候還不許哭,越哭越打。我曾發誓絕不像她那樣對待孩子。
然而當我孩子犯錯的時候,我不打孩子,用最嚴厲的語氣批評孩子,而且我也不許孩子哭。
有一次孩子覺得委屈哭,看著孩子哭,我心裡像有團火在燒,有個衝動的魔鬼鼓動我想暴打孩子一頓,當我怒吼著不許孩子哭的時候,孩子驚恐地看著我,抽噎聲止不住打起嗝來,那一瞬間我崩潰,因為我看見了同樣驚恐的小時候的自己。
我不知不覺活成了自己最痛恨的媽媽的樣子。
從那天開始,我學習心理學,慢慢地知道,我越憎恨逃避媽媽,潛意識越讓我靠近她,因為孩子總是不自覺地忠誠於父母。
而最觸動我的,是不要再將悲劇的習性傳給孩子。我嘗試做一個與原生家庭,與父母和解的人。
我看見我的媽媽,在痛苦的婚姻裡,對孩子她已經做了她能做到的最好。(她沒有自殺,沒有拋棄孩子離家出走,忍痛撫養大孩子,供孩子讀書。)
如果她暴打亂罵孩子是錯,她已經做了錯誤的示範,作為孩子我深受其苦。那就讓我帶著覺察,終結這種讓孩子痛苦的打罵教育。
我改變不了自己的原生家庭,可是我正在創造我孩子的原生家庭。
養育好孩子,照顧好家庭,活出不一樣的人生,努力讓自己幸福,也是對媽媽受苦養大我的感恩。
這就是我自己的歷程。看見真相,接納父母真實的樣子。在每一次被原生家庭習性控制的時候保持覺察,創造新的習性,直到新的模式成為習慣,活出全新的自己。
#原生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