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鍛彰趣義
-
2 # mei了個mei
這個世界上活的艱難的太多,我們何必去抗爭和抱怨這種命運呢?人最不該做的,就是妄自菲薄,將自己看的可憐兮兮,需要人疼。既沒有衣不蔽體,也沒有食不果腹,何苦嘆一句“生而為人,對不起”來抱怨人生的難?我只希望,每個人在年老之際,回望自己的一生,生而為人,不要抱歉。活著,真是一件幸運的事。
像我這樣可愛聰明又機智,單純善良又無邪,人見人愛智商高的美少女,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因為本來我該上天成仙的。
-
3 # 徐鵬遠
理解這句話之前不妨先看看《人間失格》中的一個情節,寫到他跟第二個女人靜子相處時,照例是去當鋪當掉女人和服喝的酩酊大醉回來,卻在門縫裡看到母女兩個追著一隻可愛的小白兔玩耍。阿葉心裡想:真是幸福啊,為什麼我這個笨蛋要把她們搞的亂七八糟!旋即離開了這間公寓。
好讓人難受對不對?從字面上看,那就是:我生而為這樣的人,一個不能給別人帶來幸福的、一個花女人錢的、一個懦弱自私的人,我感到很抱歉。注意,隨後還有一個轉折,除了離開死亡以外,我沒準備改。
在中國的讀者中,《人間失格》是太宰治最為出名的作品,但我跟包括止庵老師這樣的日本文學鐵粉交流過,大家更喜歡的都是《維庸之妻》。《維庸之妻》的劇情概括起來也很簡單,主人公有著一個特別“太宰治”的丈夫,這個丈夫酗酒,欠債,跟其他女人走了不沾家,回來一趟也是為了偷點小錢。這個女人呢,為了還賬去了酒館工作,當她在酒館裡遇到她丈夫的時候,她好開心啊,心想:這樣多好啊,我一邊工作還一邊能見到我丈夫,我丈夫也願意多看我幾眼了呢。這個女人,人格身體地位通通低下到無以復加,原文是這麼說的,“女人沒什麼幸福不幸福的。”但我相信太宰治是帶著憐憫和愛寫這個女人的,我甚至不覺得這種“願打願挨”的情愫是太宰治的嘲諷,很可能他確實是這麼想的,就這麼寫了。所以這句話或許可以做這種解讀:認識到為人(為男人)的羞恥,我感到很抱歉。
當然了,很多人都是結合太宰治的人生經歷來看“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大家認為這是一種“自殺”宣言,因為生而為人太痛苦,我很抱歉,我選擇去死。太宰治一生多次自殺多次,被救回來了繼續求死,外人看來會覺得不可思議,這就是神經病嘛。但是如果真的讀了太宰治的作品就會明白,他不是“作”,正是因為了解了人世的無可奈何,他才選擇放棄。《論語•子張》裡有句話叫“如得其情,則哀矜而勿喜。”張愛玲在1945年為自己的小說集作序的時候也引用過,她說,當我們明白了一件事情的內情與一個人內心的曲折,我們也都“哀矜而勿喜”吧。也用這句話在這裡理解太宰治好了。
-
4 # 地下哥特蛾子
可能是名著太深奧,可能我理解不當,也可能我還只是個too young too simple的中學生。請不要笑話我。
(其實它最早出自《二十世紀旗手》?但是大家都把它與人間失格聯絡)
原著方面
人間失格,指失去做人的資格。原著中的主角葉藏是以太宰治自身為原型寫的太宰治什麼樣葉藏就什麼樣,這本書可以說是作者的自白。他們同樣出生在富貴家庭,從小到大一直缺愛。葉藏,可以說是一個紈絝子弟。但是他的一生好像沒什麼是不悲慘的。從開始到最後他似乎也沒做什麼一個堂堂正正的“人”該做的。他不停的換住所,女人,不停的尋死。膽小怕事的他一直在不停的逃避,自殺,酗酒,自暴自棄。可以說是苟活於世。他本身就是一個缺愛的人,可是人越長大心越小。人類社會(或者說是日語中的人類一詞人間)十分複雜,世態炎涼,人心險惡。作為一個人,除了傻子,絕對樂天派或者天真的傢伙,難免會看到這些黑暗的東西。脆弱的傢伙可以被任何東西壓垮,甚至是紙。恰巧葉藏是一個脆弱的人,他承受不住這些,並把它們放大。綜合他的性格,經歷,成長環境。他這個人只能在這個世界或者可以說是地獄掙扎。他害怕當人。不過這不足以構成他的人間失格。一個“人”,不是人類這種生物,是一個“堂堂正正的人”,我們認為“人”應該具備好的品格,正當的行為。再看看葉藏,懦弱,逃避,自我麻痺,酗酒。他自己也許愧於當人。或許他用他最後人具備的羞恥心,說出了這一句話。又也許葉藏和太宰治都掙扎的太累了。
我們所認識的阿葉,又誠實又乖巧,要是不喝酒的話,不,即便喝酒……也是一個神一樣的好孩子吶。
沒有這些黑暗的,葉藏也好,太宰治也好,我也好,誰也好,那個人會自殺?誰又不是那個好孩子阿葉,誰又會生而為人,感到抱歉呢?
自身經歷
第一次看這本書是我剛剛有抑鬱傾向的時候。我從十歲接觸哥特,並一直認為自己是吸血鬼,他們也說我是吸血鬼像吸血鬼。總之我就是不像當人類。可吸血鬼是人類的一種,也有人的感情和看到與人類差不多的世界。307歲(以人類思想講就是度日如年,甚至過了幾百年還沒有等到死),我認為自己活的夠了 ,看完這本書,給自己打打氣就可以說出那句話並離開了。以玄學講,做一次人是六輩子一次,而且要積德,修煉。可這難得的機會卻被我浪費。一個靈魂成為人可能是為了救贖,報恩,抱怨。而我,是為了禍害。我偽裝成高興,偷偷自殺只為了贖罪(?)和不帶來麻煩。太宰治因為得到了夏裝,堅持活到夏天。我也如此,這樣苟活。也許因為我是過於細膩的A型血,也許我的成長經歷,也許我的內源性精神病。(←有人說阿斯伯格值得顯擺,有人說不。可我生怕別人不知道我有病,只怕別人指責我這個不值得當人的傢伙)我一直認為我只能帶來麻煩,還是早點騰出位置給那些積大德,配當人的吧。死亡本是人最害怕的,我確在歌頌死亡之美。死亡,膽小鬼逃避的最終武器,意味著不勞永逸?死亡,是所有膽小鬼嚮往的烏托邦。
生而為人,我真的抱歉。
關於作者
太宰治出生於富貴家庭,從小缺少關愛。自己似乎也不是最重要的。他是無賴派的代表作家。《人間失格》這本書的主角可以說是如是他人。一生的波折,生的掙扎,已經自己崇拜的芥川龍之介(也是我喜歡的作家,懷疑派)的自殺對他的打擊,讓他想要自殺。他自殺好幾次均未遂,在一九四八年,在他39歲時,他投河自殺成功,心願終於了了。我想他和葉藏想的是一樣的吧。
說了好多,還有很多說不出來話。這可能只是藏在心裡,無法用語言表達。感覺最後越來越跑偏,也說了不少廢話。我再怎麼努力也不如那些大V,也估計沒幾個人看。只是個人觀點,看不看無所謂。我只是個感觸很深的中學生,不是什麼教授,我努力寫了。就不要笑話我了,有感觸的看看。望採納(標準土下座)
寫到最後,夏末北京的夜下雨了,我哭了。看似天在下雨,實則在流淚,看似流淚,實則在滴血。不知道這個世界上的誰因為什麼又以自殺離開人世,是否感到人間失格。
生まれて,すみません。
-
5 # 愚翁良知
我沒看過此書,看了描述了以後才知道大概內容,我是不看這種書的,我勸青年朋友也不要看這種書。為什麼要自找煩惱呢?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是一個病態人的悲鳴。書名,人間失格,是社會病態揭露殘酷的揭露和控訴。
日本社會,表面是繁華的,現代化的,是文明的。也不是假的。而社會的深層次問題非常嚴重。 有人說,一些日本人,他們白天是人,晚上是鬼。日本人的黑社會是嚴重的,人的等級制度依然嚴重,孔孟的尊卑有序,現在仍然保持的很好。日本的下層人到現在有些還非常 盲從。日本人的自殺率,尤其是老年人的自殺率,也是很高。人們的勞動強度實際上也是很大的。繁華,也不是白來的。日本上層是很虛偽的,像他對外政策一樣,是典型的資產階級兩黨政治。書是好書,如果不是研究社會何必讀這種影響情緒的書,自找煩惱。
-
6 # 史前鹹魚幹
活得沒魄力,尋死沒勇氣。人能放棄求生的本能,是因為沒死過一次。“面對死亡時最好的辦法不是要反覆思量死亡,因為每個瞭解死亡的人都將之視為極其恐怖的事而心生畏懼。”“
如果死亡的來臨方式不是他們所選的自殺方式,那麼他們也會與其他人一樣驚恐不安。”“去依賴自己的本性而不是依靠經常出錯的理性。”“妄想自尊心能使我們無視那些註定要將其摧毀的力量。”“
頭腦所能為我們做的,也就是勸說我們不要直視死亡,要將目光轉移到其他目標上。”“平民的蔑視則是因為目光短淺,對死亡認識有限,這也使他們得以免受死亡干擾,可以自由地考慮其他事情。”以上均摘自《道德箴言錄》——第504條
-
7 # 時光信件
《人間失格》這是太宰治自殺前所寫的最後一本書。他一生數次追求自殺,這次終為圓滿,像是寒塘葬月。在書中作者透過三段人生經歷來寫一個在世俗定義為失敗的男人的一生。這三段分別是少年、青年、中年。少年時,主角開始透過扮演搞笑來消彌自己在家族裡的存在感。青年時則將自己比作滑稽演員來不讓同齡人發覺自己心中的那份偽裝。中年時他成為一名三流漫畫家流浪於幾個女人的感情,最後在落魄中自殺。這三段人生,正是從卑微到卑怯再走向軟弱。太宰治描述這樣灰慘人生,不過是想表達世間亦有這種存在的現象。在生死麵前,你能評判這是對是錯嗎?無疑,《人間失格》的主角和松子一樣,倘若存在正統的社會環境中,是被人嫌棄的、不被認可的。可惜,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我抱歉的是,我這一生從出生開始就無法選擇我的性別,家庭。再大一點,我們該抱歉的是在該學習的時候,無法知道自己想要學什麼;在需要感情的時候,無法知道想要什麼結果;在面對人生七苦的時候,茫然失措不知道如何應對;可最該抱歉的事,是在回頭看那些稀疏平常的一天中,自己困縮一處,沒有自由。
-
8 # 風飛逐霧
本來不知道出自哪裡,看了大神們的回覆才知道出處,突然覺得很傷心,我在一個幸福的家庭長大,生而為人,我很知足,也知道這是我的幸運,所以也知道不幸有多令人窒息,最不幸的是這個人控制不了自己,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控制不了自己自卑的心理,控制不了去妒忌別人的感受,辛苦了自己,又害了別人,活著,對於這種人來說,可能真的很痛苦,他們在負能量下生活,活在影子裡,見不得Sunny,因為Sunny會刺痛他們的眼睛,但是同時他們又渴望Sunny,因為那是一個他們接觸不到又給他們希望的世界,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9 # 蘭闍藝文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日本作家太宰治的小說《二十世紀旗手》中的一句話。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女主松子悲慘的一生將這句話演繹得淋漓盡致。也正因如此,這句話在很大範圍內傳播,被很多看見人生灰暗色彩的人引為至理名言。
其實,松子是對人生、愛、溫暖等比較主流的價值很認可的人。她才會幫助偷東西的學生、落魄的作家。只不過這個心極善的女子看不見人間的種種醜惡,人性的不可靠,不懂得自我保護。所以哪怕一次次被冷酷的現實打擊,她也不改要幫助別人,要拯救別人的心腸。最後死於非命,算是命運的玩笑?相比於松子的單純、執拗,太宰治則在一開始就很清醒,就對主流的價值觀非常不屑,他是自我放逐的一類人,是自願被邊緣化的一種人。這與他高度敏感的性格有關,人們或許覺得他冷漠、自私、不負責任。但有些人天生如此,看不到俗世生活有什麼幸福可言,反而滿眼皆是荒誕和無聊。世俗生活太難應付了,也不值得絞盡腦汁、誠摯地對待。於是死亡就成了唯一的救贖。
這句話也可以說是“喪文化”的強力宣言。相比於臺灣小確幸文化的知足、小樂趣,小情調,這種基調的文化只能是大虛無、大放棄。如果以後都沒有改變,整個人生就會坍塌、破碎。佛教說“眾生皆苦”,也提供了超脫的方案。但是“生而為人,對不起”則在預見了人生的不幸之後,對人生進行了全面的否定。既然人生不值得一過,那又談什麼樂趣呢?
-
10 # Q小姐的自愈室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我曾看過另一種翻譯。“生而為人,對不起”,我更喜歡第一個版本,並不是我對前後都是四個字的排版,情有獨鍾。而是這兩句有著一樣的意思的句子,卻有著雲泥之別。
對不起,就如同對陌生人說的,對別人說的那樣,那樣直接,那樣灑脫,請求得到別人的原諒。而抱歉,卻像對熟悉的人說的,和自己說的那樣。那樣委婉,那樣無奈,只能一層一層刻進心裡,無人知曉。
當初看到這句話時,我的心不禁一震,壓抑,卑微,恐懼,油然而生。這本書便對我產生了巨大而又神秘的吸引。
當我看完前部分,人間失格這篇小說時。(《人間失格》是一本包含了人間失格這一作品,和太宰治其它幾部作品的書籍。)太宰治所塑造的主角形象——葉藏。不深不淺,不偏不倚的印在了我的心裡。無奈,同情,窒息,甚至是共鳴。
對太宰治並不太熟悉的我,搜尋了一下太宰治的資料。
日本無賴派文學代表作家,1909年出生,一生4次自殺未遂,最後第5次,跳河自殺。時年39歲。
看到這,葉藏的形象,在我心裡印得更深了。那種莫名的沉重感,讓我的心脫離了原來的位置,如同鉛塊一般,懸吊在我身體的某處,卻又不至於斷絕。
我看書時就一直思考,一個怎樣的人,才能塑造出這樣一個形象,最後才發現,太宰治只是在寫自己。 他只是在向世人描繪自己。一個身體上的巨人,心靈上的侏儒。
他本出生在一個富足的家庭,但心靈殘疾的他,害怕世人,害怕世界。他用盡自己的天賦,來隱藏自己的缺陷,他把自己的外表,裝飾得完美無瑕。就像文章最後,別人對他的評價竟是,他是一個完美的,如神一般的男子。
可是他的心靈,沒有一絲一毫的抵抗力。當外界的災難來臨,他那殘疾的心靈,只能站在原地,赤裸裸的接受全部的衝擊,他只能挨下每一滴暴雨,每一陣狂風,每一片尖刀。任由心靈被摧殘得遍體鱗傷。
就像他面對,在他面前被凌辱的妻子。
就像他面對,交友不慎所帶來的困擾。
就像他面對,酒精和毒品對他的肆虐。
就像他面對,真正的幸福來臨時,他的逃亡。
面對悲慘,他不能反抗,只能承受。而面對幸福,他只能逃亡,因為膽小鬼連幸福都會害怕,碰到棉花都會受傷。
文章的最後,太宰治還多寫了幾篇用來解釋的短文,短文是太宰治以自己作家的身份出發,闡述自己並不認識葉藏這樣一個瘋子。而前文的故事,只是無意得到的他人的文字。
我無從得知這篇解釋的短文所表達的真實性。或者葉藏只是和太宰治無關的人物;或者太宰治已經改變了,不再像原來的自己;或者太宰治並不想把自己體無完膚的展示給世人。
或者,太宰治和葉藏一起。
這才是,
人間失格。
散文 讀書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我曾看過另一種翻譯。“生而為人,對不起”,我更喜歡第一個版本,並不是我對前後都是四個字的排版,情有獨鍾。而是這兩句有著一樣的意思的句子,卻有著雲泥之別。
-
11 # 自救式情感語錄
女主角,從小就覺得自己被忽略,要特地做鬼臉才能吸引父親的注意力,這就給她埋下了沒人愛的種子,所以她走得義無反顧,覺得家裡沒人需要她。
愛情上,不是被小三就是被家暴,男的自殺時,說了這句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看到這裡,別人都覺得,這句話就是給那個男的。
其實,最後,你會發現,那句話就是給女主的。
她對這個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卻和別人一樣呼吸著同一個世界的空氣,還讓家裡人為自己擔心,父親死了,她也不知道。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彷彿把她跟整個世界隔開了,她不屬於,也不配跟大家一樣,生而為人。
-
12 # 轉角遇到love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意思就是從出生下來,我的存在或許是不合理的,對不起,自己不夠好,對於帶來的麻煩,我表示很抱歉。這句話出自日本詩人寺內壽太郎的一行詩中,此句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名言之一,曾經在太宰治的著作《人間失格》中作為副標題使用,這句話之所以被人們所廣泛傳用,是因為它還是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經典臺詞。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根據山田宗樹所著同名小說所改編,電影講述了松子曲折的一生,松子一生即使遇到無數挫折,但是她都沒有放棄生活的希望,放棄對於真愛的追隨,她渴望被愛,她總能點起生命之火,不停的在失望與希望之中迴圈。但是無奈命運的坎坷,最終只能留下一句“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松子的經歷也是完全詮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的含義。
-
13 # 陶薰讀書
他沒有抱歉,他覺得整個世界都錯待了他
毀滅了自己,傷害了別人,即使抱歉,又有什麼用?
太宰治,本名津島修治,青森縣人,父親津島原右衛門曾任眾議院議員和貴族院議員,經營銀行、鐵路。
他家境富裕,小時候物質豐足,卻極度缺乏關愛。父母都漠視他,在傭人的“不正確對待”中長大。
小時候被家人冷漠對待的痛苦,使他慣於出醜露乖以博取關注。
雖然體弱多病,卻因智力超群而學業優異。
他長成了一個讓父親充滿希望的大男孩。
生活不快樂,他憑藉自己的掙扎也還過得去。
最初是因為父親的干預,沒能去上他喜歡的美術學校。
不喜歡的學業,他用逃學來應對。
時間不能被佔據的空虛,他用酒和妓女來應對。
酒和妓女留給他更多的問題,最要緊的是缺錢。
他用典當衣物被褥來應對。
繼之而來的,貧窮、空虛、無聊、頹喪,已經讓他感覺到自己的失敗。
他開始放棄自己。
他讓喜歡他的陪酒女替他買酒喝,從她身上尋求同病相憐的慰藉。
貧困無望的生活,帶有罪惡感的愛情,兩個同樣掙扎的男女,生活中充斥著痛苦。
兩個人用投海自殺來應對所有的痛苦。她葬身大海,他卻被人救起了。他沒有抱歉:“我沒有讓她去死”。
他的父親,因之與他斷絕了父子關係。
此後他開始男妾生涯。依附於一個又一個迷戀他的女人,也傷害她們,作踐自己。
但這點天賦,他都用來換了酒錢。
他喝酒,喝壞了胃。
遇到了最後一個與他一見鍾情的女人,她教他注射嗎啡。說這樣可以戒酒。
當對嗎啡上癮之後,他的人生完全徹底淪喪了。
先被送進了精神病院。後被哥哥們接回老家,在一個岌岌可危,卻臨近溫泉的危房中,
在一個老保姆的慢待與侮辱之中,行屍走肉一般地與這個讓他無比淪喪的人間告別。
原生家庭的痛苦,不能選擇自己喜歡的專業的痛苦,這些很多人都經歷過。
酗酒,糾纏不清的愛與慾望,他也掙扎過,卻還是隻剩了一路滑落的灰心。
從酒精麻醉到毒品幻想的絕望,人間失格的主人公,一路從煩惱到頹喪。
想想一個人要這樣沉陷,也不過就是幾步而已:
放棄求學上進,放棄個人興趣,放棄生命,放棄尊嚴,放棄到無可放棄。
他的悲劇,有幾分是天生,又有幾分是家庭的失職,有幾分是他的脆弱呢?
被生活錯待的人,就該自棄到人間失格的境地嗎?
舊式家庭的孩子,有多少被愛的童年體驗呢?
錢鍾書小時候,最喜歡玩兒的遊戲是“石屋裡的和尚”,就是一個人在帳子裡喃喃自語。
是多麼孤獨的童年呢。
三毛曾經寫道:
荷西小時候,作業本用完了,卻不敢跟父母要錢買新的。
就把作業本兒上面用鉛筆寫的字擦掉,可是老師打的紅勾勾是擦不掉的。
急得那個可憐的小男孩掉眼淚。
他們都該自我放棄,在爛泥裡尋求溫暖嗎?
生而為任何生物,都要面對生命的種種問題。能把每個問題都弄糟,讓自己深陷爛泥,沉迷放縱的人,抱歉什麼呢?
他沒有真的抱歉,他覺得整個世界都錯待了他。
-
14 # 冷麵狐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觸動了我心中的痛,加之時節是清明,剛與逝去的父母及先輩作心靈的告白,愧疚之情油然而生,不覺淚流滿面,汲泣而聲。
回想父母生養我輩的艱辛,父母病危時對生存的渴望,心痛如絞,而又無能為力。愧疚之情油然而生。
父母生養我輩至成年,本指望能頤養天年,身前盡孝。然我輩為了生存,背井離鄉,漂流外地,沒能床前盡孝。更可嘆母親正值壯年,身染痼疾,不治身亡。二十年後,父親雖已年老,也不過七十有三,得了絕症,不幸仙逝。
我雖至壯年,碌碌無為,事業無依。整天為了生存而東奔西跑,無暇顧家,與妻子兒女常年分開,難得一聚。做為兒子,愧對父母;做為丈夫,愧對妻子;做為父親,虧欠兒女。身前欠情,何以償還?唯有不斷努力,加以償還。可憐父母已經亡故,無從盡孝!兒女已經成家,各自安好,無須再為操心。唯一可報的,就是多陪陪妻子,以享天倫之樂。
結尾祝願大家,能盡孝時早盡孝,莫待後來空悲傷!
-
15 # 深度讀書了嗎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在《人間失格》裡葉藏看見第二個女人和她的女兒,在房間裡在玩兔子的時候,心裡所想
偽裝,人除了接受與拒絕,還可以偽裝。《人間失格》裡的葉藏,從小就懂得偽裝自己,書中開頭描寫的三張照片的表情上“握著拳頭微笑”“缺乏生機的笑”“讓人無法記住的臉”,從內心抗爭-妥協-融為一體,偽裝久了就會忘記自己原本的樣子。小時候就知道討父親喜歡,透過搞笑來偽裝自己內心真實的想法。讓別人喜歡自己,是唯一一件他做得最成功的事情
生而為人,葉藏一直在偽裝著。一個人什麼時候會說出我很抱歉這樣的話,當一個人意識到這樣做是不對的時候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一句無奈,又不得不去這樣做的話。
作者太宰治,是一個試圖自殺5次的人。從《人間失格》對照他的個人經歷,可以把《人間失格》看成是他個人的自傳,為情殉情,結果女生死了,自己活了下來。參加面試落選之後,也去自殺。最終相約一名女性讀者,一起自殺。如果光看太宰治的人生,完全可以用自殺未遂來總結,也是一個憂鬱的人生
當一個人說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那證明他的內心意識到這樣做不合適,但實際上又不能違背,或許已經是因為偽裝太久了,忘記自己原本是什麼樣子了
更多的是無奈的一句話
-
16 # 獵旗-翟越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是一個只會在日本出現的思想,它來自日本的恥感文化,以及凡事不願意給別人添麻煩的社會共同價值觀。
我生下來,嗷嗷待哺,給父母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是兒童,長身求知,給大家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是少年,桀驁不馴,給社會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是青年,蠻橫強勢,給周遭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是中年,混吃等死,給公司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是老年,萬事俱廢,給子孫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在等死,風中殘燭,給國家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去自殺,血腥噁心,給渡者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我解脫了,年關清明,給後輩添麻煩了,我很抱歉。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
17 # 2306471821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不知是在哪裡,只記得當時認為這句話很深奧: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當時仔細想其中的內涵,得出的結論是:我們作為人類,享受著這個大自然給予我們的一切,可我們卻不知報恩,甚至去殘害大自然,砍伐樹木、排放有毒氣體、汙水入河、食用動物......
可若是我們不做這些的話我們就無法生存,我們深知這樣做是錯的,卻必須去做。所以對大自然說出這樣的話:生而為人,我很抱歉。後來,我尋找書籍查閱資料。得出這句話在太宰治的《人間失格》中與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出現。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
太宰治之所以說出這樣的一句話,是因為他認為他的存在極其不合理,他認為他活著只能為別人添麻煩,為世界添麻煩。
他對自己的懦弱、執迷不悟、無節制、任性的悲哀而感到愧疚。所以他認為他的存在就是一種錯誤,於是他開始自殺,一生中自殺了五次。
我認為對於這句話可以有很多很多的理解,可以認為是人類對大自然的傷害,可以認為是人類對自己的不滿意,亦可以認為是對自己的人生沒有意義的一種悔恨。
每個人的理解都各不相同,發掘自己內心最可行的答案,也可參照這篇文章作為指引,必然能得到你最認同的答案。
-
18 # 希望星晨58298869
我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上世紀九十年代末!有深度自責的意思。一鄰居七歲死父,靠含辛茹苦的母親拉扯成人,高中畢業後以簽證旅遊的名義去日本打工賺錢。當時,只要肯付出,收入就相當可觀,他每天赴在工作上,幾乎沒有關心、問候、探望母親的機會,只是薪水發放日,週期性地寄生活費給姐姐轉交母親。每每收到錢,母親就託姐姐寄來兩句話:“好好賺錢聚媳婦”,“我很好不要掛念”。日月如梭,光陰似箭,轉眼十多年過去了,有了豐厚積蓄的他衣錦還鄉,攜自己的戀人回國探母。到家才知母親早於七年前離世,為他在外安心工作,姐姐姑意隱瞞了資訊,而照常寄話給他!跪在母親芳草萋萋的墳頭,他磕頭流血,涕泗橫流,悔恨交加,向冥冥上蒼喊出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深悉箇中原委的人眼淚也奪眶而出,後來引起哭聲一遍。“子欲養親不待”是人生遺憾的事,無法彌補。此情此景憾天動地,令人痛徹心扉。
往往,在養老撫幼方面沒盡到義務,如兒女性格偏激、不求上進,老人本該頤享天年卻還在勞作,愛人優秀卻因為自己無能而沒過上幸福生活。自知之明的男士脫口而出,來這麼一句!
浪子回頭時經常引用!如年輕時胸無大志,飽食終日,無所事事,終至走入社會後身無硬器,處處碰壁,一事無成。回想自己浪費了的大好的時光,悔恨“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時也喊出這話。
啟發我們:人生在世,赤條條來去無牽掛。與鄰居、朋友、親人、親戚要友好相處,力盡所能在他人危難時施以援手,不欠下任何人的情份,不給短暫的人生留下任何遺憾。
-
19 # 芝麻談世界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意思是:對不起,我過得如此狼狽,但我依舊想努力活下去。剛瞭解了,這句話出自寺內壽太郎的詩歌《遺書》,在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推廣,確實能代表太宰治的人生觀,也因此廣為人知。 太宰治在《女生徒》中寫道:“我好愛這世界!”我熱淚盈眶的想。注視著天空,天空慢慢改變,漸漸變成了青色,我不停的嘆息,好想褪去自己的衣裳。就在這時候樹葉、草變得透明,已看不見他們的美麗,我輕輕觸控草地,好想美麗的活下去。 看過電影,缺愛型人格的松子表達出來的是一種“活下去”的力量。“生而為人,我很抱歉”不是想表達“我不想活了”而是在傳達“對不起,我活的如此狼狽,但我還是想努力試著活下去”,無論是不能死還是不想死都是一種向死而生的願望。 “你們赤足若無其事走過的地面,對我們而言則鋪滿被燒得通紅的石頭。” 很多人無法理解這種心理與行為相違背的事,因為對於“遲鈍而健康、興高采烈地活在這個世界上的人來說,是無論如何也理解不了那些敏感而柔弱的人的世界的。” 對於任何無法理解的事物的評價都是信口開河,而人與人之間是永遠無法徹底相互理解的,最親密的人尚且如此,更何況是陌生人,但是每當這種時候,其實只是需擁抱對方就可以了。 請始終保留對世界的善意。 也請永遠努力活下去。
-
20 # Q君莫笑W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此句經常被誤認為是日本小說家太宰治的名言之一,曾經在太宰治的著作《人間失格》裡出現這句話完全是借用,是《二十一世紀旗手》中作為副標題使用,這句話之所以被人們所廣泛傳用,是因為它還是日本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中的經典臺詞。電影《被嫌棄的松子的一生》根據山田宗樹所著同名小說所改編,由中島哲也執導,中谷美紀、瑛太、伊勢谷友介、香川照之等人主演,電影講述了松子曲折的一生,松子的經歷也是完全詮釋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句話的含義。
“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意思是說,我的存在不合理,對不起我活著就是添麻煩,太宰落入了一種無以為繼的生存現狀,因為無法控制自己所厭惡的本性而感到萬分愧疚,絕望。“純真無邪,何罪之有?”同樣的,太宰在對他一直所信賴的,純真女性的救贖失掉了信任後,(對自己的執迷不悟,懦弱,無節制,任性的悲哀)最終放任自流,失去了為人的資格。
太宰一生自殺五次,作為無賴派的代表作家,他的經歷也很好地代言了“生而為人,我很抱歉”的觀點,想要真正體會理解太宰,不妨多閱讀他的作品瞭解他的生平,太宰可是個非常偉大且有趣的人呢!
回覆列表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學認為人除了生欲、愛慾(libido)之外,還有死欲,也就是死亡驅力(Death Drive)。死亡驅動力(death instinct / death-drive)又被稱為毀壞衝動、攻擊本能或死本能;這是一種要摧毀秩序、回到前生命狀態的衝動。每個人的身上有一種趨向毀滅和侵略的本能衝動。這種衝動起初是朝向我們自身的。
弗洛伊德認為死亡本能驅使個人走向死亡,因為那裡才有真正的平靜。只有在死亡裡,個人才有希望完全解除緊張和掙扎。這種本能是本我的組成部分,在自我和超我的壓抑之下,處於潛伏狀態,但它並不會被消除,當一個人陷入極端情緒或內在壓力過大導致精神世界失衡,人就可能會被這種本能攫住。
太宰治父親津島原右衛門曾任眾議院議員、貴族院議員,同時經營銀行與鐵路。母親體弱多病,自小他由姑母及保姆照顧下長大。他的父親非常強勢,又自幼缺少母愛,上有五哥四姐,在家近乎小透明,長期得不到關注,這影響了他對自己的價值認知和人格發展。
而他後來在弘前高等學校時,先是受到自己最喜歡的作家芥川龍之介自殺訊息的影響,陷入為什麼他死了而我還活著的悲觀思緒中,又在參與《文藝細胞》同人刊物創辦的過程中受到馬克思主義思想的影響,因為自己的家庭出生而不自覺將自己代入到壓迫者和博學者的角色中,使他思想上承受了自己並沒有犯的罪,導致內在矛盾無法化解。
身而為人,他體會不到自己的價值,自小缺少父愛母愛,顛沛流離,求學期間又受到馬克思主義影響,受到芥川龍之介自殺噩耗的打擊,精神上出現了諸多矛盾和焦慮,而沒有及時接受治療將之化解,最終演化成自己無力承受的精神壓力。
他一生中多次自殺,最終自殺成功,可以肯定他的自我和超我不僅沒有能夠抑制他的死亡本能,還某種意義上參與了他的死亡操演,原因是他本身社會化程度不足,自我的發展過多朝向自己而不是外在世界,超我的道德規範和準則並沒有能夠建立起來,他思想的前後搖擺,性格的孤僻,都是這種情況的外在表現。
所以可以看到,自殺已經成了太宰治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芥川獎落選,他自殺,母親亡故,他自殺,失戀,要自殺,他不僅希望可以殺死自己,還希望有人可以和自己一起死,在他看來,這種殉情代表了至高的肯定,只有死可以滿足他的愛慾。
所以太宰治會說出生而為人,我很抱歉這樣的話並不奇怪。